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菩薩戒本經講記 會性法師主講

菩薩戒本經講記 會性法師主講

四十一輕戒─倒說菩薩法戒第十一

[日期:2011-01-2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會性法師主講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四十一輕戒──倒說菩薩法戒第十一

對菩薩法顛倒說,即犯此戒。

若菩薩,作如是見,如是說,言:「菩薩不應樂涅槃,應背涅槃;不應怖畏煩惱,不應一向厭離。何以故?菩薩應於三阿僧祇劫,久受生死,求大菩提。」作如是說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

此條戒,若不懂佛法教義者,則不會違犯。而對聲聞、菩薩法懂得不徹底,致生顛倒見者,才會有此說法。

「菩薩」含在家、出家。「作如是見」,如是指下文其心裡所生之見解,即指其見解思想之偏差。「如是說」,如是亦指下文,不但心想,且又說出。「言」是所說下文之邪見。「菩薩不應樂涅槃,應背涅槃」,是說菩薩不應如聲聞人喜歡證阿羅漢果,證偏真涅槃,自了生死,目的即達到:菩薩欲度眾生,則不應愛樂涅槃,須和涅槃相違背。「不應佈畏煩惱,不應一向厭離」,聲聞人為了生死,而害怕見思惑等煩惱之束縛,故能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以求速證涅槃。此須斷煩惱,今菩薩為度眾生,不必愛樂涅槃,甚至違背涅槃,蓋彼既不求證涅槃,即不應怖畏煩惱,要在三界內、煩惱毒中度眾生。既不怖畏煩惱,亦不速求解脫,則不必「一向厭離」此世間、身體、煩惱。故云菩薩不應一向厭離,亦不應怖畏煩惱。

「何以故」,為何菩薩不應怖畏煩惱,不應一向厭離,亦不應愛樂涅槃,甚至要背涅槃?因為「菩薩應於三阿僧祇劫,久受生死求大菩提」,經云:「欲成佛,須歷三祇修福慧。」阿僧祇即是無數,歷三大無數劫之長時,修自利利他之六度萬行,求福慧二嚴,故於三大無數劫中,久受輪迴生死,做度化眾生之事業,以「求大菩提」,即求成佛。彼云菩薩應如此,故不必速求厭離世間,速斷煩惱,亦不必求速證涅槃。

此段即明菩薩「作如是見,如是說」是為顛倒說法。「作如是說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如是」是指上文所說。若菩薩顛倒說菩薩道,則犯「眾多犯」、「染污起」之罪過。

何以故?

下文解釋為何如此說,即犯染污起之罪過。

聲聞深樂涅槃畏厭煩惱,百千萬倍不及菩薩深樂涅槃畏厭煩惱。

因為聲聞雖深深愛樂涅槃,怖畏煩惱求速斷除,亦厭離此世間,欲速超三界;然與菩薩相比,則不及菩薩之百千萬倍,由此可知菩薩絕非不求涅槃、不斷煩惱,不一向厭離。

下文解釋菩薩愛樂涅槃、厭畏煩惱,較聲聞超過百千萬倍之情形:

謂諸聲聞但為自利,

「謂」是以下文解釋上文。所謂聲聞人,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羅漢等階位。這些聲聞人「但為自利」,只求自己斷煩惱證涅槃,不願度眾生。

菩薩不爾,

菩薩不如此。

普為眾生,

菩薩自度度他、自利利他,普遍度化一切眾生。

彼習不染污心,勝阿羅漢;成就有漏,離諸煩惱。

「彼」指菩薩。菩薩修習不染污心,使心地不被煩惱所污染,是為「不染污心」,勝過阿羅漢甚多,故前文言「百千萬倍」。因菩薩在世間要度化眾生,要「成就有漏」,漏比喻煩惱,如茶杯有洞,則裝不住茶水,是為有漏。(有漏喻眾生有煩惱,無漏喻煩惱去除。)眾生有煩惱,則流漏三界、輪迴生死。菩薩度化眾生,其成就不染污心超過阿羅漢,在世間有漏煩惱法中,要「離諸煩惱」,離一切煩惱,此乃為難。這四句較難了解,蕅益大師箋注:『「彼習不染污心勝阿羅漢」謂聲聞阿羅漢所習不染污心,乃是成就無漏,離諸煩惱。譬如水中蓮花,是不為難。今菩薩所習不染污心,以普為眾生故。須要成就有漏,而仍離諸煩惱。譬如火中蓮花,是最為難也。設非百千萬倍深樂涅槃,畏厭煩惱,何能涉有漏而不起煩惱過患耶?倘不畏厭煩惱,則是以染污心受生死果,不久必當迷失大菩提道,其為倒說矣。』再舉一例以明:若聲聞人和菩薩人皆在煩惱之苦海中漂流,未得出離,聲聞人只須想法游到岸上,即解決問題,而菩薩則須在苦海中學會游泳以求自救,再進一步學習救人之法,將沉淪苦海之眾生一一救起,此功夫則較聲聞人高千萬倍矣。由此可明白:菩薩愛樂涅槃,深畏煩惱、厭離苦海之痛苦,而欲自利利他,得到解脫;比聲聞之深樂涅槃、畏厭煩惱,一向厭離,勝過百千萬倍。依上文,菩薩作如是見,如是說,即犯顛倒說菩薩法之罪過,而看此文,似與菩薩道差不多,究竟錯在何處?我們必須進一步研究。主要在勿誤以為菩帷於三界內度眾生,自己即可不必斷煩惱。若如此,則菩薩尚且無法自救,遑論救度眾生?故文中「菩薩不樂涅槃」,毛病出在「不應」二字,「應背涅槃」錯在「應背」二字。怎可背涅槃?背涅槃即是大錯誤。「不應怖畏煩惱」,有時大乘甚深教典亦有此說。當然以菩薩立場而言,是不用怕煩惱。而此所謂「不應怖畏煩惱」,並非口說即可,要在煩惱將起時,能否控制不起現行,能否轉煩惱而不為煩惱所轉,能否對治煩惱,此方為真功夫。今依修行斷惑之情形說明:聲聞人全為自己,一步步先伏後斷──先壓伏住煩惱,使不起現行,然後斷除之。彼專為自度,不顧他人,較易做到。而菩薩福慧雙修,於修行中,只要伏住煩惱,使種子不起現行,或精進自修,或隨緣度眾,皆無妨礙。比較聲聞人專為自己,邊伏邊斷,要難上千萬億倍!故蕅祖喻之為「火中蓮花」實有過之而無不及。

由上可知,菩薩之偉大在於只伏惑而不斷惑,即能做菩薩道之事業。吾等學菩薩道須先學伏惑,能壓伏煩惱種子,使不起現行,有此功夫,方可言於三界內做二利之菩薩事業,否則乃說大話耳。

很多受過菩薩戒之同修,其言行舉止與未學佛前相差無幾,而自稱菩薩,已發菩提心,要行菩薩道,恐怕還差太遠!

須知吾等為何要念佛,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因在此娑婆,須行菩薩道,須伏住煩惱使不起現行,此甚不易,吾等未必能做到,故須深信切願,一心念佛努力精進,懇切求生西方,得以親近彌陀,於七寶池八功德水中,時時沐浴在佛之法海中,常聞佛法,不離三寶,於上善聚會之好環境中修行,當生即得不退轉,而後到十方世界廣度眾生,才能滿菩提大願。

此條戒,不懂佛法者不會犯,懂佛法對性修二理了解者,亦不致違犯,只怕偏執一邊,認為菩薩只須於三界中度眾生,不必求了生死,有此見解,則易生錯誤。故吾等研究佛法須多方觀察,面面俱到,對佛法能體會貫通,理事圓融,才不致有所違犯。若只看一、二部經,即依此經所說之理而生,硬性主觀之偏見,則會犯此過患。

又吾等莫因菩薩道難修而生退轉心,以致不敢求受,學習菩薩戒。要知世間沒有一件事是容易的,即如吃飯最容易了,若上戒壇,才知連吃飯都不知從何下手呢?更何況佛法是菩提大道,豈能易易?吾等應學常精進菩薩之精神不要怕難,愈困難愈須修學,愈困難更應發菩提心,努力學習菩薩戒法,充實自己,隨分隨力自利利他,希望盡此一報身,往生極樂國,成就了生脫死,得不退轉,再隨佛到十方世界度眾生。倒說菩薩法戒第十一至此講竟。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菩薩戒本經文
第3頁:菩薩戒本經講記 第4頁:菩薩戒本類別
第5頁:四重戒─自讚毀他戒第一 第6頁:四重戒─慳惜財法戒第二
第7頁:四重戒─瞋不受悔戒第三 第8頁:四重戒─謗亂正法戒第四
第9頁:四十一輕戒─不供養三寶戒第一 第10頁:四十一輕戒─貪財物戒第二
第11頁:四十一輕戒─不敬同法戒第三 第12頁:四十一輕戒─不應供戒第四
第13頁:四十一輕戒─不受施戒第五 第14頁:四十一輕戒─不施法戒第六
第15頁:四十一輕戒─不教悔罪戒第七 第16頁:四十一輕戒─不同聲聞戒第八
第17頁:四十一輕戒─住邪命戒第九 第18頁:四十一輕戒─掉戲戒第十
第19頁:四十一輕戒─倒說菩薩法戒第十一 第20頁:四十一輕戒─不護譏嫌戒第十二
第21頁:四十一輕戒─不折伏眾生戒第十三 第22頁:四十一輕戒─瞋打報復戒第十四
第23頁:四十一輕戒─不如法懺謝戒第十五 第24頁:四十一輕戒─不受懺謝戒第十六
第25頁:四十一輕戒─嫌恨他戒第十七 第26頁:四十一輕戒─貪心畜眷屬戒第十八
第27頁:四十一輕戒─貪睡眠戒第十九 第28頁:四十一輕戒─世論經時戒第二十
第29頁:四十一輕戒─不受師教戒第二十一 第30頁:四十一輕戒─隨五蓋心戒第二十二
第31頁:四十一輕戒─取世禪戒第二十三 第32頁:四十一輕戒─毀聲聞法戒第二十四
第33頁:四十一輕戒─背大向小戒第二十五 第34頁:四十一輕戒─不習學佛戒第二十六
第35頁:四十一輕戒─不信深法戒第二十七 第36頁:四十一輕戒─歎己毀他戒第二十八
第37頁:四十一輕戒─憍慢不聽法戒第二十九 第38頁:四十一輕戒─輕毀法師戒第三十
第39頁:四十一輕戒─不同事戒第三十一 第40頁:四十一輕戒─不看病戒第三十二
第41頁:四十一輕戒─不諫惡人戒第三十三 第42頁:四十一輕戒─不報恩戒第第三十四
第43頁:四十一輕戒─不慰憂惱戒第三十五 第44頁:四十一輕戒─不施財戒第三十六
第45頁:四十一輕戒─不如法攝眾戒第三十七 第46頁:四十一輕戒─不隨他戒第三十八
第47頁:四十一輕戒─不隨喜功德戒第三十九 第48頁:四十一輕戒─不行威折戒第四十
第49頁:四十一輕戒─神力不折攝戒第四十一 第50頁:總結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