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聞社會人士,慨歎佛教衰微,多由於僧尼未能精持戒律,不足以感發社會上的信仰。此言誠是,惜未探本。何以故?僧尼所以不精持戒律者,由於不明白戒律也。凡百善事,人不去行,多由不知。中山先生發明「行易知難」的學說,實為千古不磨的讜論。僧尼受戒時,無論五十三天或三十二天,其時間多為講習規矩威儀所佔去,講戒時間很少,故對於《毘尼日用》、《四分律》、《菩薩戒本》,不過提示綱要,宣讀一遍而已。縱有注重講戒的教授阿闍黎,熱心講授,亦不過將根本大戒,抽象剖晰,其他一切戒條,開遮持犯,概無裕餘時間詳細解釋。而一般新戒子,日夜學習規矩禮節,已夠力疲神昏,那有工夫靜心諦聽,詳細研究。所以名為受戒,而實不知所受者為何戒?戒既不知,如何能持?這是末法時代人不持戒的最大原因。
佛制比丘戒律儀:「五夏以前,專精戒律;五夏以後,方乃聽教參禪。」一般僧尼受過具足戒,在五夏以前怎樣去專精戒律呢?所以結夏安居,最為重要。近代佛教結夏的制度很少實行,一般人對於這個名詞,似乎很生疏的。事關佛教前途甚大,不揣冒昧,願陳梗概。
印度曆法,一年只有春、夏、冬三季,每季四個月,缺秋季。且春季自十二月十六日算起,四月十五日以前統為春季,過此日即入夏季了。結夏者就是在夏季四個月內,尋一個地方,結一個界限,大家在界內安居,專門研究並實行戒律。安居因早遲關係,大別有三種:一曰前安居,二曰後安居,三曰中安居。自四月十六日起,至七月十五日止,謂為「前安居」。自五月十五日起,至八月十五日止,謂為「後安居」。過了八月十五日就入冬季。至於「中安居」者,即在前後安居之間,選擇一個日期實行結夏,扣足九十天,即可「解夏」。解夏者就是把結夏的制度解散了,凡是結夏的人,「自恣」以後,分道揚鑣,行化各方而去。要知佛定制度,出家人結夏一次,方為一歲戒臘。受戒後如不結夏,縱令受戒過十年,亦無戒臘,與新受戒者一樣。若結夏五次以上,名為「下座」,可充任教授羯磨阿闍黎;結夏十次以上,名為「中座」,可充任戒和尚;結夏二十次,名為「上座」大和尚,人人禮敬,個個欽仰。由此知結夏制度,在佛教中佔何等重要地位。而佛定此制度,亦多方便,出家人在夏季內,初一、十五「布薩」誦戒,舉行「羯磨」,亦名方便結夏,謂之「對首安居」。雖少數乃至一人,對佛白文,即名結夏,謂之「心念安居」。若多數人,在一山林幽靜的地方,結一個大界,派一比丘唱明界相,大家在界內安居,專精戒律,不得出外住宿。若為三寶事,可以請假出界,准限七日,須行羯磨。佛定制度雖嚴,但不廢世務。由此足見結夏制度,為出家人的本分內事,並非難行之事。
現屆末法,良好的結夏制度,真正大規模的安居,實行者寥寥。個人安居亦多不認真,所以「五夏以前專精戒律」成為具文,何怪乎出家在家的佛教徒皆不嚴持戒律呢?我最後希望緇素大德們,提倡每年一次的結夏制度,著為鴻論,刊登月刊新聞紙類,令佛教徒皆有研究並實行各自所受戒律的機會。結夏的場合,愈多愈好,人人奮勉,蔚成風氣。更希望護法居士、大富長者,發心供養三寶,布施結夏齋糧。我每見一往各戒壇打齋供眾者,踴躍輸將,深歎種大福田,獲菩提果。若以此好善樂施結夏道場,俾僧俗四眾均得安居,學習戒律、精持戒律。從茲振興佛教,挽回劫運,則功德之大,無量無邊,唯佛能知。
——本文曾刊於《菩提樹》第四一、四二期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