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法鼓山故事 聖嚴法師著

法鼓山故事 聖嚴法師著

景觀篇 深心隨喜 - 三個三門

[日期:2010-07-24]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三個三門
  
  山上的景觀設計,主要由蘇喻哲設計師主持,後段則由建設工程處李孟崇處長完成,工務部也做了很好的配合。
  
  至於我們使用的家具,全都是從柬埔寨進口的柚木家具;柚木耐潮不易蠹蝕。這批家具,工夫細、材料好,而且價錢,包括運費在內,只有台灣本地的一半。原因是我有一個美國華僑弟子李耀文(果照),他原來在大陸和柬埔寨設工廠專門製作紅木家具,當我提起法鼓山正在尋找柚木家具,他馬上把工廠全部改做柚木家具。李果照居士和他的同修李滴筠(果嵩)菩薩,是法鼓山非常資深的悅眾;他們夫婦倆非常發心,也非常忠心護持我們這個團體。山上的木製家具,木料和運費由我們自己負擔,家具製作則由李果照夫婦發心護持。山上禪堂的地板,本來他們也想提供,但因花紋不合適,改由陳文與胡秋玉夫婦發心供養。禪堂的地板相當好,材質佳、色澤溫潤,讓人看了很舒服。這麼好的家具、地板,全由菩薩們發心護持,真是不簡單!
  
  山上許多的建築物、景觀和材料,除了是用社會大眾護持的建設基金之外,也有不少是各別的菩薩發心成就的。比如設在聯外道路入口處的山徽石,也是由菩薩提供的;那是建設工程處陳洽由總工程師的老菩薩送給我們的。這塊石頭有四公尺高,重六十五噸;我們雇了兩台拖車才把它運回。
  
  曾經有人建議我,道場的入口總要做個門面,我說:「無門為門!」也有人說,起碼要設個標幟,我則希望是一件藝術品;也有人建議,要用名家作品,我說最好是一件新創作;最後我說,只要一塊大石就好,最好有兩層樓高,但不要拼湊,要完整的一塊石頭。那時,陳總工程師想到他父親田裡就有塊觀音石,於是說動他的父親把石頭布施出來。後來請景觀設計師陳念舟菩薩在石頭上雕刻法鼓山山徽,果然非常出色,就是現在大家所見到的入口處山徽石。
  
  法鼓山山徽石本身就是一件創作,非常自然,也極具特色。很少道場或者機關團體選用石頭當成門面,我們以一塊古樸的山徽石當成法鼓山的三門指標,這是「以無門為門,從無門入門」,也是「本來面目」的精神展現。至於將來是否再造另一三門,就要看因緣了。
  
  山上另有一塊「靈山勝境」石,也是由一位居士捐獻。它的位置就在大停車場對面,屬花蓮頁岩,高五公尺,重三十六噸。此處乃是法鼓山的第二三門。石上的「靈山勝境」四字,是由書畫家連勝彥居士所寫,另有「莊嚴十方國土,成熟大千眾生」二句,刻於碑石之後,乃是廖世覺居士的力作。
  
  「靈山勝境」的典故,也是從《法華經》而來。往昔釋迦牟尼佛對著無量無數的四眾弟子、十方諸佛和護法諸天宣講《法華經》之地,就是在印度王舍城外的靈鷲山上,因此而有「靈山聖會」之說。在佛經裡,「靈山勝會」是佛弟子深心嚮往的兩大勝會之一,世尊說法的另一勝會是「華嚴勝會」。由於《法華經》的盛行,中國大陸已有多處道場立有「靈山勝境」的石碑,例如五台山、雞足山皆是。「靈山勝境」是指宣講《法華經》之地,其實只要是有正法的地方、只要是弘揚正法之處,都可稱為「靈山勝境」。
  
  一般到訪法鼓山,會漸次經過三個「三門」:第一三門是雙面觀音路入口處的山徽石,第二三門是「靈山勝境」石,第三三門才是臨時寮前方懸掛「觀音道場」匾額的三門。前面二門是象徵性的,到了第三三門,才是具象的三門。當中,「靈山勝境」石代表的第二三門,示意由此進入人間淨土法鼓山。前第一三門與第二三門之間,雖已進入法鼓山園區,其間仍有少數的民宅;直到過了「靈山勝境」石,才是全然淳淨的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此外,園區內的朝山步道,也由「靈山勝境」石為起點。

  

  

【書籍目錄】
第1頁:楔子 第2頁:土地篇 觀音菩薩道場 - 來法鼓山觀音道場,參北台灣第一聖地
第3頁:土地篇 觀音菩薩道場 - 現成的一塊地等著我們 第4頁:土地篇 觀音菩薩道場 - 補「天窗」煞費周章
第5頁:土地篇 觀音菩薩道場 - 走自己的路 第6頁:建築篇 本來面目 - 法鼓山建築的一些想法
第7頁:建築篇 本來面目 - 大好氣勢 第8頁:建築篇 本來面目 - 忽然眼前一亮
第9頁:建築篇 本來面目 - 建築師的承擔與挑戰 第10頁:建築篇 本來面目 - 一個堅持
第11頁:佛像篇 慈悲的海洋 - 選擇佛像先考慮材質 第12頁:佛像篇 慈悲的海洋 - 獨一無二的大殿三佛
第13頁:佛像篇 慈悲的海洋 - 慈悲觀音和藥師古佛 第14頁:景觀篇 深心隨喜 - 如地涌出的建築群
第15頁:景觀篇 深心隨喜 - 法華鐘鳴,靈山勝會 第16頁:景觀篇 深心隨喜 - 三個三門
第17頁:步道篇 走進人間淨土 - 走觀音大道,溯法印與曹源 第18頁:步道篇 走進人間淨土 - 步道、溪流與公園
第19頁:步道篇 走進人間淨土 - 山神廟增修一二記事 第20頁:修學篇 山居生活 - 菩薩上山來
第21頁:修學篇 山居生活 - 我講的一堂課:「高僧行誼」 第22頁:修學篇 山居生活 - 山的迴響
第23頁:農禪篇 飲水思源 - 從一塊菜圃開始 第24頁:農禪篇 飲水思源 - 農禪寺成為台北市歷史建築
第25頁:農禪篇 飲水思源 - 法鼓落成,農禪增建,雲來不思議 第26頁:附錄 - 法鼓歌曲輯
第27頁:附錄 -- 禮讚法鼓山 詩文/鄭石岩 第28頁:附錄 - 編輯後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