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弘願與佛心

[日期:2011-01-0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見愚居士選集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弘願與佛心

阿彌陀佛像讚

悲哀眾生,無所恃怙。孤露伶俜,如逃逝子。

縱聞佛法,依教修行,自力劣弱,難破無明。

猗歟世尊,慈悲心切,四十八願,三根等攝。

普令眾生,信願持名,仗佛慈力,帶業往生。

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感應道交,如磁吸針。

如來恩德,窮劫莫讚,唯冀含識,悉副佛願。

阿彌陀佛像讚

四十八願度眾生,逆惡歸心也來迎。

非是混濫無簡擇,憐彼是佛尚未成。

佛於往劫發大願,欲令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同悟本具佛性,同出生死輪迴,同成無上覺道,同入無餘涅槃。從茲普為法界眾生,久經長劫,行菩薩道,但有利益,無不興崇,六度齊修,一法不著,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其行施也,國城妻子,頭目髓腦,悉無吝惜。

故法華經云:我見釋迦如來,於無量劫,難行苦行,積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有如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為眾生故,然後乃得成菩提道。(佛遺教經解序)

佛視眾生皆是佛,眾生視佛皆是眾生。佛視眾生皆是佛,故多方化導,種種折攝之,縱令絕無信心,亦不棄捨;曲垂方便,令種善根,待其因緣時至,自然發生增長,依教奉行耳。

眾生視佛皆是眾生,故聞佛之言,不生感激,反以己之邪知謬見,多方譭謗。須知父母於逆子,尚生棄捨之心。佛於逆惡不信之流,愈生憐愍。何以故,愍其惑業深重,失本心故。以雖則現時背逆於佛,而即心本具之天真佛性,仍復絲毫不失。如焦模中金像,敝衣中寶珠,蒙塵之秦鏡,在璞之荊璧。愚人但見其外相,而不知其內容;佛則遺外相而論內容,故無一眾生或生棄捨也。然佛尚不輕眾生,眾生何可輕眾生乎?(放生殺生現報錄序)

佛之愍念眾生,前自無始,後盡未來,上自等覺菩薩,下至六道凡夫,無一人不在大悲誓願彌綸之中。譬如虛空,普含一切,森羅萬象,乃至天地,悉所包含;亦如日光,普照萬方,縱令生盲,畢世不見光相,然亦承其光照,得以為人。使無日光照燭,便無生活之緣,豈必親見光相者,方為蒙恩乎?(佛遺教經解序)

大覺世尊,視諸眾生,縱昏迷倒惑,備作五逆十惡,永墮三途惡道之人,佛無一念棄捨之心;必伺其機緣,冥顯加被,與之說法,俾了幻妄之惑業,悟真常之佛性,以至於圓證無上菩提而後已。於罪大惡極之人尚如是,其罪業小者,其戒善具修,禪定力深者,亦無一不如是也。(傅大士傳序)

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有四十八願,願願度生,不但上善稱名,可以向往。即五逆十惡,苟能起大慚愧,發露懺悔,無論一念十念,佛亦必攝受之。時雨潤物,萬物無不沾益。大海納川,百川悉足彙歸,萬修萬去,的實非謬。

世之人悠悠泛泛,不真參力究。不真信切願;或復兼修餘門,皆可謂無禪無淨。雖感得來生福報,而因福造業,因業墮獄。鐵床銅柱無人依靠,雖有佛力亦莫奈何!截流大師說,修行人不了生死,為第三世怨,可懼也矣。(上海法藏寺念佛開示)

阿彌陀佛於往劫中發四十八種大願。有一願云,若有眾生,稱我名號,求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是知佛念眾生,如母憶子,眾生若能生信發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如子憶母。自然上契佛心,感應道交。現生蒙佛加被,業障消滅,諸緣順適。臨終蒙佛接引,帶業往生極樂世界。從茲入聖超凡,了生脫死較彼仗自力修戒定慧,直至惑業淨盡,方了生死者,其難易奚啻天淵之別。(岳步雲為親所設佛堂說)

須知吾人本具真性,與佛無二,但以惑業深重,不得受用。今既歸命於佛,如子就父,乃是還我本有家鄉,豈是分外之事。又佛昔發願,若有眾生,聞我名號,志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故一切眾生,臨終發至誠心,念佛求生西方者,無一不垂慈接引也。千萬不可懷疑,懷疑即是自誤,其禍非小。

況離此苦世界,生彼樂世界,是至極快意之事,當生歡喜心。千萬不可怕死,怕死則仍不能不死,反致了無生西之分矣。以自心與佛相違反故,佛雖具大慈悲,亦無奈不依佛教之眾生何?(臨終三大要)

一切法門,皆仗自力,縱令宿根深厚,徹悟自心。倘見思二惑,稍有未盡,則生死輪迴,依舊莫出。況既受胎陰,觸境生著,由覺至覺者少,從迷入迷者多。上根猶然如是,中下又何待言。斷見惑如斷四十里流,況思惑乎?了生脫死,豈易言哉!以是不能普被三根,暢佛本懷。

唯念佛求生淨土一法,專仗彌陀宏誓願力,無論善根之熟與未熟,惡業之若輕若重,但肯生信發願,持佛名號,臨命終時,定蒙彌陀垂慈接引,往生淨土,俾善根者,頓圓佛果。即惡業重者,亦預聖流。乃三世諸佛度生之要道,上聖下凡共修之妙法。由是諸大乘經,咸啟斯要,歷代祖師,莫不遵行。(淨土決疑論)

淨土法門,不論富貴貧賤、老幼男女、智愚僧俗、士農工商一切人等,皆能修習。由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攝取娑婆苦惱眾生。凡我有情,聞是淨土法門者,當信娑婆極苦,西方極樂。當信多生已來,業障深重,匪憑佛力,驟難出離。當信求生決定克期得生,當信念佛定蒙慈悲攝受。

由是堅定一心,願離娑婆,如囚之欲出牢獄,絕無繫戀之心。願生西方,如客之思歸故鄉,豈有因循之念。從此隨分隨力,至心持念阿彌陀佛聖號。無論語默動靜,行住坐臥,迎賓待客,著衣吃飯,務令佛不離心,心不離佛。譬如切事繫心,凡百作為,不忘此事。或有公私眾務,了無少暇,須於早晚十念念佛,至心發願,亦能往生。

以阿彌陀佛曾有願云: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故十念念佛,亦得往生也。(淨土法門普被三根論)

念佛之人,若是一心念佛,不念世間家業兒女,決定可以蒙佛慈力接引往生,無論修持久近,乃至臨終始得善友開示,一心念佛,或止念上十聲即命終,亦得往生。

以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十八願云:若有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求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一切念佛人往生及不往生之證據)

佛法深廣,猶如大海,薄地凡夫,孰能窮源徹底,一口吸盡。雖然,倘能生正信心,自可隨己分量,各得其益。而末世眾生,業障深厚,善根淺薄,心智狹劣,壽命短促,加以知識希少,魔外縱橫,修餘法門,欲於現生斷惑證真,了生脫死,誠為甚難希有之事。

唯淨土一法,專仗佛力,以故不論斷證,唯恃信願。信願若具,雖罪大惡極,將墮阿鼻地獄之流,尚可以仗十念之力,徑蒙佛慈,接引往生。噫!如來大慈普度,一物不遺,唯此一法,最為周摯。(淨土釋疑序)

夫一切法門專仗自力。淨土法門,專仗佛力。一切法門,惑業淨盡,方可了生死。淨土法門,帶業往生,即預聖流。又佛在世時,眾生色心業勝,依仗自力,或可證道。今當末世,根劣障重,知識稀少,若捨淨土,無由解脫。

修持淨土念佛法門,當以信願行為宗,當篤信佛力,彌陀如來在因地中,發四十八願,願願度生,中有念我名號,不生我國,誓不成佛。今者因圓果滿,故我今念佛,必得往生。次信佛力慈悲,攝受眾生,如母憶子,子若憶母,如母憶時,定蒙接引。次信淨土法門,如永明禪師四料簡所言,較諸餘法,其間大小難易得失,迥然不同。雖有餘師稱讚餘法,不為所動,乃至諸佛現前勸慰,令修餘法,亦不退轉,此乃真所謂信也。(淨土法門說要)

念佛求生淨土法門,乃如來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普被三根,等攝凡聖,上之則等覺菩薩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則逆惡罪人亦可預入其中。有教無類,生正信者,咸得實益,即生了辦,具煩惑者,亦預聖流。猶大海之普納百川,若太虛之遍含萬象。設如來不開此法,則末世眾生,誰能斷煩惑以了生死,出五濁以超三界乎!

依念佛法門,生信發願念佛聖號,求生西方。無論出家在家、士農工商、老幼男女、貴賤賢愚,但肯依教修持,皆可仗佛慈力往生。此全仗阿彌陀佛大悲願力,與當人信願念佛之力,感應道交,得此巨益。念佛法門雖遍攝禪教律密諸法,而在凡夫地修持,固當以純一不雜為本也。(念佛懇辭序)

夫彌陀願王,十念尚度,況精進修持已二、三年,又有何疑?世有種人,志意下劣,雖常念佛不求往生,唯欲求人天福報,此種人縱畢世修行,只得來生癡福而已!有正信者自己以信願感佛,佛以慈悲攝受,感應道交,必能仗佛慈力,帶業往生,又何須問彼見佛與否,方可斷判也。(復郁智朗居士書)

無量壽,乃至十念,咸皆攝受。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者,此約平時說,非約臨終說。以其既有五逆之極重罪,又加以邪見深重,誹謗正法,謂佛所說超凡入聖,了生脫死,及念佛往生之法,皆是誑騙愚夫愚婦,奉彼教之根據,實無其事。由有此極大罪障,縱或有一念十念之善根,由無極慚愧極信仰之心,故不能往生也。

觀經下下品,是約已見地獄至極之苦相說。其人恐怖不可言宣,一聞佛名,哀求救護,了無餘念唯有求佛救度之念。雖是乍聞乍念,然已全心是佛,全佛全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故雖十念,或止一念,亦得蒙佛慈力,接引往生也。四十八願,乃約平時說,觀經下下品,乃約臨終說。由時事不同,故攝否有異。(復善覺大師書)

須知佛開念佛法門,唯期一切眾生現生即生淨土。若人順從佛言以修,必能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校比生入大富大貴處尚容易。何也?以依佛言教,佛必垂慈加被故也。(復冒善甫居士書)

佛即是心,心即是佛,乃約吾心之本體而言。由其有無量無邊之煩惱惑業,必須仗惑業淨盡,福慧圓滿,有大誓願之阿彌陀佛大慈悲力為之加被,令其往生,漸次修習,以至究竟親證此是佛之心而後已也。多劫不能成佛,由修自力法門故。須知淨土法門,縱臨終始聞,能生信願而念,即可往生西方,了生脫死,況未至臨終,即已預修乎!(復丁普靜居士書)

淨土法門以深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不可發來生及生生世世之願,有此願便不能決定往生矣。一切法門,亦有現生即了生死者,然不過千萬之一二耳,故須發生生世世之願。汝謂盡未來際,帶業往生,此話殊失淨土宗旨。現生即求佛慈接引,帶業往生。何可云盡未來際乎?行菩薩道,當以盡未來際為限。現修淨土,何可以盡未來際往生乎?(復東海居士書)

青樓女子所作下賤,果能信仰於佛,常生慚愧,常念佛號,求生西方,尚可蒙佛接引,直登九品,與諸上善人聚會一處。

佛種種方便引誘眾生種出世因,故於五戒,任彼受一二三四及全。何以令不全受,以彼或有勢不能守故,如屠戶不能持殺戒,尚可持餘四戒。娼女不能持邪淫戒,酒保不能持酒戒等。佛之深恩厚德,如天普覆,如地普載,不以一眚棄其本具之佛性。世之自高自大者,見人一短,即有千長亦不以為然,佛則不如是。(復恒慚法師書)

如來特開淨土一門,不獨為接引普通行人,實為保護於宗於教有所悟證,而未至凡情聖見俱不可得,煩惑淨盡,翛然解脫者。夫已悟已證,未至其極。若無淨土法門為之保護攝持,則此諸行人,再經受生,沈沒者居多,而進修者甚少矣。感佛恩德,不禁令人哽咽涕零!(佛祖心燈禪淨雙勖合編流通序)

健庵居士歸西,觀其平生信心,臨終正念,雖未聞見佛,而能隨家人默念,亦可往生。以佛昔有誓,若有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健庵居士平素修持,臨終正念,足可往生,況又有異香頂溫之證乎!此係仗佛力往生,往生即了生脫死矣,則可決定,斷其了無含糊。若修餘法門,勿道如此景象不能了生脫死,即有大智慧、大神通,要去就去,要來就來者,不能了生死者,尚有一半多,是以必須要專志修持淨土法門也。(復崔益榮居士書)

佛念眾生,比眾生念佛,當切百千萬倍。若肯依佛言教,念佛求生西方,決不至仍留娑婆。

小乘法任運自力了生死者,得七返六欲天,然後生人中證阿羅漢。七返六欲天,其為年月莫能算也,是知了生死之難!

若生信發願,念佛求生西方,則無有不於現生即生西方者,生西方則生死已了矣。當發懇切心,此念佛法門實為佛大慈悲,普渡一切無力了生死之眾生,而令其即生速了之無上要道也。(復葉聘臣居士書)

夫古今緇素名人,以誦經念佛濟孤者何可勝數。

樂邦文類第四本,五十八九頁,臨終請僧念佛二次,即獲往生。由此令宗門大老,發心念佛。可知佛慈廣大,有願必從。固不計久修暫修,等垂攝受也。

觀經下品下生,乃五逆十惡圓具之人。臨終地獄已現,而遇善知識教念佛名。彼念或十聲,或數聲,即便命終,尚得往生。今以純孝慕親之心,若能發弘誓願,稱念佛名。以此功德,為親消除罪業,增長福慧,求佛慈悲,接引往生。

須知淨土法門利益,唯佛與佛乃能究盡。念佛時,毫無感應。係不知佛力,心不懇切。不知佛力,由未深研淨土經論故也。(復劉觀善居士書)

夫念佛一事,當隨各人力量,隨便出聲默念,大聲小聲,皆無不可。何得一向大聲念,致令傷氣受病耶?

然汝此大病,雖由傷氣而起,實無量劫來業力所現。以汝精進念佛之故,逐轉後報為現報,轉重報為輕報。即此一病,不知消幾何劫數三途惡道之罪。佛力難思,佛恩難報,當生大慶倖,生大慚愧,生大淨信。

以淨土一法,自行化他。俾家中眷屬,與一切有緣者,同生西方。(復劉智空居士書)

凡有心者,皆堪作佛。何得謂盲聾喑啞不得往生?

佛說八難中有盲聾喑啞,謂其難以入道而已。果能專精念佛,雖聾子不能聽經,及善知識開示。瞎子不能看經,究有何礙?喑者無聲,啞者不會說話,但能心中默念,亦可現生親得念佛三昧,臨終直登九品,何可云此等人不得往生?此等人不認真念佛,則不得往生。非此等人雖念佛亦不得往生也。

至於殘廢缺手缺腳者,與此盲聾喑啞者同。此之說話,蓋是誤會往生論偈之所致也。偈云,大乘善根界,等無饑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乃是說西方極樂世界,是大乘善根人所生之世界,絕無有可以譏毀可以厭嫌之名字耳。下即列出議嫌之名數種,即女人六根不具足之人,及聲聞緣覺之二乘人。故曰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乃謂西方無有女人,與六根不完足人及小乘人,(西方雖有小乘人名字、然皆屬發大乘心者、絕無不發大心之聲聞緣覺人耳、)非指此世界之修行者說。無智慧人,認做此等人不得生西方,其錯大矣。(復宗靈法師書)

若欲此生親得實益,當依淨土法門,信願念佛,求生西方,則可決定了生脫死。若不依念佛法門,且莫說未得佛教之真傳者不能了,即得亦不能了。何以故。以得真傳,乃大徹大悟,非是實證。證則可了,悟則未了。修餘法門,皆須斷惑證真,方了生死。

淨土法門,但具真信切願,持佛名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正助合行,不但決定往生,而且品位優勝。不但精粹純篤之人,決定往生。即五逆十惡之流,臨終能生大慚愧,生大怖畏,志心念佛數聲,隨即命終者,亦得決定往生。

以佛慈廣大,專以度生為事。一念回光,即蒙攝受。所謂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也。末世眾生,不依淨土,修餘法門。但得人天福報,及作未來得度之因緣而已。以無力斷惑,則生死根尚在,何能不發生死之苗芽乎哉!(復岳仙嶠居士書)

凡做功德,仍以念普佛為事,不必改念地藏經。念佛一法,最易得益。以文少而易念。是知最危險之時世,當以念佛為主。彼矜奇競異者,皆不注重在救苦難,注重在顯己之智識高超耳。

華嚴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其數有無量無邊,皆受普賢菩薩教,以十大願王功德,回向往生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此其人為何如人,此其事為何如事。況我輩值千古未有之刀兵大劫,何可改向之念佛為念經乎?地藏菩薩救苦心切,然比阿彌陀佛臨終接引,令得往生,則又相去懸遠。(復陳慧恭居士書)

佛所說一切法門,雖高深玄妙,圓頓直捷,皆須斷盡煩惑,方可了生脫死。若斷而未盡,則尚不能了。況完全未斷者乎?

唯念佛法門,仗佛慈力。若有真信切願,至誠念佛,無一不往生者。然念佛人多,往生人少者。以愚癡無知,只求來生人天福報,或不生慚愧,常行不孝不慈,不忠不義等事,心與佛背所致。過在自己,非佛不慈悲也。

若其人未發心念佛前,曾作諸惡,今既念佛生大慚愧,痛改前非,則亦可決定往生。佛視眾生猶如親生兒女,兒女不依父母之教,父母無可奈何。眾生若肯改過遷善念佛,佛決定於彼臨終親垂接引也。(復鄭琴樵居士書)

菩薩多眾生少,佛菩薩少眾生多,此二語,須在佛菩薩所居地土看。譬如鄉間小民,只知鄉間之平民多,並不知國家輔弼,其多無數也。然世間法不足敵喻,汝何不看華藏海眾之多,非佛剎塵數可喻乎!

佛能度眾生,而不能度無緣者。故有番番示生示滅,令眾生番番種,番番熟,番番脫。而眾生界無盡故,佛菩薩之誓願無盡。汝以斷滅知見論,故有此種種之問也。其問似乎有理,不知乃眾生之情見,渺不知佛菩薩之境界。汝果能一心念佛往生西方,將歎其菩薩多而眾生少也。吾故曰,當於佛菩薩之居處看,不當在眾生之居處看也。(復恒慚法師書)

菩薩度脫眾生之誓願,無窮無盡。隨類逐形,種種方便而為感化。所謂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所云說法,亦不專指口說。或以身說。或以歿後異跡說。

菩薩欲化外道以入佛道,若不現外道之跡,則彼外道無由而生信仰,以起修持也。所示之跡,非言說所能窮其方便。普門品所說,不過舉其大概而已。(復馬宗道居士書)

【書籍目錄】
第1頁:【來自靈巖的法音】自序 第2頁:【來自靈巖的法音】新編序
第3頁:弘願與佛心 第4頁:靈巖遺風
第5頁:光明善導 第6頁:淨宗之門
第7頁:至心之道 第8頁:信願心海
第9頁:自力與他力 第10頁:迷妄與魔心
第11頁:名號與念佛 第12頁:故鄉風月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