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居士學佛100問

居士學佛100問

居士學佛100問—做一個合格和如法的佛門弟子

[日期:2010-12-3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佚名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9、學佛的目的是什麼?

我們學佛的目的並不是要把佛教搞成一個宗教,更不是為了拉幫結派,而是讓自己和周圍的人走上一個正確而又光明的道路,消除我們內心的貪婪、嗔恨和愚癡,開顯慈悲與智慧,解脫生老病死憂悲煩苦,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體動心靜),離苦得樂。

如果學佛後不僅不能清除自己內心的貪嗔癡煩惱,反而增強了貪、嗔、癡,使人們相互間的矛盾激烈,那麼你這個佛法是消除煩惱呢,還是增強煩惱!?應該打一個大問號!我們通過學修佛法,應該把我們的心變得比以前更清淨、更快樂,相互間的關係就像親兄弟一樣,內心不存有排斥心,家庭和社會關係非常融洽,不為任何利益而爭搶,內心也沒有以前那麼大的傲慢、自私、執著、排斥、貪、嗔、癡等等的無明煩惱,如果這樣,我們學佛法就學對了。不然,不要說往生到極樂世界或某一個佛國,就是下地獄也是很有可能的。現在很多居士學了佛法之後把家庭鬧得一塌糊塗,行為變得瘋瘋顛顛。有些居士搞這個派、那個派,講這是我們的傳承,那是你們的傳承。在此必須說清楚,我們現在的佛教不是鬧內部家事的時候,我們應該共同攜手,互相幫助,把我們整個佛教大家庭搞得紅紅火火,這就是我們學佛的人當前最緊要的責任。而絕不能像個不幸的家庭一樣,父親說母親如何不好,母親說父親不對,兒女一個比一個不聽話,家庭鬧得四分五裂。你們說這樣的家庭會有長進嗎?會幸福嗎?我們佛門家庭也是一個大家庭。只不過人數比一個個小家庭人多一點罷了。我們說淨土法門如何不好、禪宗如何不好、天臺宗如何不好,或者說紅教如何不好、黃教如何不好、白教如何不好、薩迦派、花教如何不好。好啊,你說我不好,我說你不好。那究竟到哪里去找好的呢?你說你的師父傳承如何如何,不學者要下地獄。他說他的師父傳承如何如何,不學者要下地獄。這樣鬧了之後變成什麼樣子了呢?!對個人修行而言,修煉不會有任何進步,反而會帶來更多的煩惱,更多相互間的嗔恨。學佛也因此變成了專門入地獄之門了。所以說,現在我們不是鬧糾紛的時候,我們都應該把釋迦牟尼佛講的一切教法做為自己的教派。

10、什麼是自知之明?

現在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外道都出來了。尤其是顯宗排斥密宗,密宗排斥顯宗。修顯宗的人認為密宗是外道,修密宗的人認為顯宗是小乘佛法,不值得學。因此,顯宗與密宗之間弄得水火不相容。我們居士不要參與這種宗派之爭。

確實有很多居士對學佛法非常迷惑。迷惑到什麼程度呢?就像一個餓了七、八天的人,因為對食品要求很強烈,一見到食品,根本就不考慮有沒有什麼病毒、細菌,能不能吃,找到東西他就不分好壞地吃了。最後中毒疼痛時才知道原來吃錯了。現在有的居士就如七、八天沒吃飯而感到信仰饑渴的人那樣,不分什麼好壞,有信的就行,最後遇到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發現上當受騙或覺得學佛後給內心增加了壓力、苦惱和煩惱的時候,又開始懷疑究竟這個佛法好不好呢?其實這不是佛法不好,而是自己走錯了路。

去年我在深圳遇上了一個居士,他說從某個金剛上師那得到了最頂勝、圓滿的法。我問他得到了什麼法?他說大圓滿的什麼什麼咒,即刻成佛。周修周成佛,月修月成佛。我請他念念讓我聽聽。(他念了六句蓮花生大師的祈禱文)。這只不過是六句蓮花生大師的祈禱文而已,從何談起大圓滿六句咒能夠周修周成佛,月修月成佛?因為他聽了這個法有好幾個月了,他自己也迷迷糊糊地認為差不多快成佛了。如果這樣的法也能成佛的話,我說藏地的人們都成佛了。我想很多牛呀馬呀都成佛了。因為它們經常聽到老太婆們大聲地念這些祈禱文。雖然這些牛馬的嘴巴不會念,但它們的耳朵非常熟悉這個聲音。我為什麼要說這些話呢?因為有些人在藏地無所事事,也沒進過任何寺院。就算親近過一些善知識,懂了一句半句的佛教字句,或一些修法。然後用這個當作生存的手段,到處流浪。尤其在漢地講這些是如何如何高、如何如何深的法,他們很吃得開,因為那些善良、天真的居士正好遇到了這樣的人,自認為得到了無價之寶,可以即身成佛了。於是第二天醒來時還合計著,我昨天晚上是否成佛了?

其實(如果)學佛、成佛有這麼容易的話,那米拉日巴大師何必還要苦修8年?哪位藏族大成就者沒有苦修十年八年才行呢?你說有這麼簡單地話,為什麼還要到山洞裏閉關,少吃少喝,十年二十年地修煉呢?如果要問有沒有這樣的法。我必須說有。為什麼說有呢?假如我們已經修成九地、十地菩薩了,一旦得到了非常殊勝的竅決,立刻成佛或者周修周成佛,一點都不假。但這只對九地或十地以上的菩薩才會有這種效果,為什麼呢?已經是碩士、博士研究生的人,他在一個問題上一直有迷惑,然後有一天,一句話突然激發了他的靈感,馬上悟出很多道理,他的研究因而得到了極大的成就,這不是沒有的。假如小學都沒有畢業的人,你給他講高科技的研究成果,講了一百年他也不會明白。因為他一點點基礎都沒有,怎麼可能得到這樣的成果呢?因此修學不能高攀,要切合自己的根基。現在很多人都認為自己確實早就發了菩提心(為利眾生願成佛),是不是菩薩一點都不懷疑。但是,說句不好聽的話,假如一天有個嚴重傳染病人坐在旁邊,如果讓自以為已經發了菩提心的那個人把病人扶起來,睡在他的床上,那時他心裏開始合計了,這個傳染病會不會傳給自己。因此就不敢碰。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他距菩提心有千里之遙。修學佛法不要先高攀什麼無上瑜伽密法的生起次第、圓滿次第,三歲小孩讓他吃成年人的藥量只會喪他的命。就像沒上過小學、中學、大學,直接給你上博士課一樣,聽了半年,一句話也聽不懂。因此,學修佛法要按菩提道次第(三士道。參見第二問:什麼是佛教?)。

11、善知識的標準是什麼?

我們要學佛首先不能沒有師父。別說學佛,就連我們從武漢到四川,也得要知道坐什麼車,到哪里去買票,開車的時間,這些都要向明白人打聽清楚。我們學佛呢,沒有從這裏到四川這麼簡單,而是要從六道輪迴的苦海達到涅槃聖果的彼岸。從根本利益上來講,這直接關係到我們生生世世徹底了脫生死的問題,這條通往聖果的道路在這個世間極少有人能夠得到的,除釋迦牟尼佛和極少數大成就者外,沒有人達到過目的地。因此,在這樣的路途上更需要引導者。

下面先講一講什麼樣的師父是合格的師父,或者說善知識的條件是什麼。到漢地來的藏傳佛教的活佛不少。但有些人居心不良、心術不正,把本來沒有那麼多煩惱的、善良、天真的居士弄得一塌糊塗。你首先必須有觀察師父的標準或條件,如果不能如法觀察師父的話,就不能確認是善知識還是惡知識。儘管依止善知識的功德極大,但依止惡知識好比是接近毒蛇一樣會喪失你的三善道的命。因此你要確認善知識,觀察善知識,這是非常重要的。你們別認為這個活佛是黃教的,在黃教當中信這個,在紅教、白教不信這個,就不要觀察了等等,千萬不要有這樣的想法。這裏講的法不是黃教的法,是釋迦牟尼佛的法,也是彌勒佛的法,是包括藏傳佛教的六大教派,也包括漢地淨土宗、天臺宗等在內的都要聽的佛法。為什麼呢?這不是藏傳佛教,而是佛法。我們分別佛法的真正標準是什麼呢?就是釋迦牟尼佛留下的遺產,也就是經、律、論三藏一切經典。如果不把這個做為憑證的話,那麼我們根本就沒有辦法得到任何一個其他的憑證。

因此,在這裏要講一講《菩提道次第廣論》所寫的,彌勒佛開示的親近善知識(師父)的方法和善知識的條件。然後,再加上華智仁波切《大圓滿前行引導文》當中所講的善知識的標準。這兩個標準跟大家講一下之後,讓大家對如何親近善知識的問題有所瞭解。首先,我們要親近什麼樣的善知識。彌勒佛在《大乘莊嚴經》中非常明確地講了,總共有十個德相。這十個德相就是作為一個合格的善知識的標準或條件。

即:「知識調伏靜近靜,德增具勤教富饒,善達實性具巧說,悲體離厭應依止。」這就是善知識的十個條件。其中第一句話,「知識調伏靜近靜」是什麼意思呢?作為一個師父、善知識,他必須要具備三學的功德。一個是以戒學能夠調伏自己的行為,一個是以定學而使自己非常清淨,一個是以論學或慧學讓自己的心非常精進。什麼叫以戒學調伏自己的行為呢?比如說,一個醫生連自己的病都治不好,怎麼能治好別人的病呢?因此一個善知識要調伏一切弟子和眾生,首先要能調伏好自己,才能具備調伏他人的能力。怎麼調伏呢?消除一切缺點,能夠攝受一個清淨的戒律,這叫調伏。

第一個條件:調伏 

在《別解脫戒經》中,釋迦牟尼佛比喻說:「心馬常馳奔,恒勵修難制。」野馬是非常難調伏的。要調伏它,用什麼樣的方法呢?口夾是調伏馬的最好方法。同樣,我們的心好比是一匹野馬。用什麼方法調伏它呢?就是用別解脫戒的口夾,用這個使心調伏。因此你要觀察師父是不是戒律清淨之人。戒律有三種:一個叫別解脫戒,一個叫菩薩戒,再一個叫密宗戒。別解脫戒為一切戒之根本。在《俱舍論》中講,戒律如大地,是生長出一切功德苗的基地。沒有大地的話,不可能生長出任何苗。沒有田的話,不可能生長出糧食。同樣,如果沒有戒律,就不能生出任何一個功德。因此,要看這師父是否具備一切戒律:

1)居士戒、沙彌戒或比丘戒等是不是非常清淨。

2)菩薩的十八根本戒和四十五戒是否非常清淨。

3)密宗十四根本戒等密宗的一切戒律是否非常清淨。

如果自己胡作非為,連居士都不如,那就可以肯定地說,他根本不具備調伏他人的能力!

說到這裏必須和大家說明,在佛教中也未必非是比丘,也有一些上師從來沒受過比丘戒,從來沒有當過和尚,以居士身份授灌頂的也不是沒有的。因此,哪怕他是在家人也可以諒解他,但他是不是一個像樣的在家人,要看他:一、是不是不殺生,二、是不是不偷盜,三、是不是不邪淫,四、是不是不妄語,五、是不是不飲酒和不吸毒。連以上這些都做不好的話,那就可以確定他根本就不能調伏任何眾生。

第二個條件:靜 

清淨就是定學,內心非常清淨。修禪定修得非常好,修定的經驗非常豐富。修定時把自己內心中存在的貪圖、嗔恨、愚昧無知等拿定來壓住了。在修禪定的過程中,能知道如何對治掉舉56和昏沉57,而且知道的竅訣也非常多,包括顯宗的禪定和密宗的生起次第等修法。

第三個條件:近靜 

三個是近靜。近靜是什麼呢?就是慧學,尤其是性空正見,諸法自性虛空。龍樹菩薩說一切諸法「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58在這個一切諸法自性空方面,至少在比量59上能有所體悟叫近靜。

第四個條件:德增 

「德增」是指善知識要比弟子的功德大,比弟子的佛學水準高。如果你不親近一個「德增」的善知識,學修佛法就不會有長進。龍樹菩薩在《親友集》中這麼說:「諸人依劣當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勝者獲尊勝,故應親近勝自者。所有具最勝,戒近靜慧尊,若親近是師,較尊勝尤勝。」第一句話「諸人依劣當退失」,是說如果你依止一個比自己功德更低的人,那你就會退步。「依平等者平然住」。如果你親近與自己佛學水準差不多的人,就會停滯不前。「依尊勝者獲尊勝」。如果你依止一個比自己修行功德更高的善知識,就會得到更大的進步。我們拜師父,一定要拜一個比自己智慧更高、修證功德更大、三藏經典學問理論水準更高、完全有能力把你引導到具有無上正等正覺、至高無上的智慧、慈悲,即最殊勝的善知識,才能使自己真正有長進。

第五個條件:具勤 

於利他之行,能精進勇猛地行持。

第六個條件:教富饒 

什麼叫「教富饒」?教法非常豐富。一個師父不能只會說單獨某一個法或知道某一個傳承,而必須通達一切教法,通達釋迦牟尼佛所傳的經、律、論等一切教法,以及顯宗和密宗的一切教法。因此,一定親近一個「教富饒」者。這樣他才能夠使你的佛法修持得以健康地進行。比如一個醫生的職責是維護人們的健康。假如他只懂得治一些頭疼感冒等小病,那就沒有必要要這個醫生。我們需要的應該是醫術比較高明的醫生。不管什麼病,他一摸脈就能判斷出是什麼病,用什麼藥能治好。有了這樣的醫生,我們就能夠健康地成長。同樣,我們學佛的醫生就是師父。這個師父要會調伏好我們內心的貪圖、嗔恨、愚昧無知、自私、傲慢等一切病症。第一,他會判斷,第二,用各種配藥的方式能夠把我們的一切病症治好。不但治好,而且要用最佳、最快的辦法治好。

第七個條件:善達實性 

「善達實性具巧說」。「善達實性」跟剛才所說的近靜差不多。不過有一點,剛才所講的近靜包容了所有的五明智慧:聲明、因明、內明、工巧明、醫明。不過在這裏就不包括了。這裏是指通達萬物諸法虛空的本性,也就是說通達實性。實性是緣起性空,諸法的本性。因為一旦發現了諸法的實相和本性,不管是只用比量60所證,還是現量61所證,都算是證悟。因此,師父要有很高的比量的水準,至少能夠以比量的方式通達諸法的本性,或者實相。

第八個條件:具巧說 

什麼叫具巧說?其實師父儘管是非常好的師父,具有剛才所說的三學智慧和德增,也具備非常豐富的教法,並通達實性。但若不能具備善巧說法的話,就不一定能讓人聽懂。比如說,今天我用藏語講了一個小時或半天,做了半天的灌頂,拿著寶瓶然後念經,將寶瓶在一個一個頭上放著。居士們糊里糊塗的,不知道對寶瓶該觀想什麼,這個寶瓶是什麼意義,也不知道授這個灌頂的時候自己觀想某一個佛或菩薩,更不知道每次授身口意等加持時的寶瓶灌頂、莊嚴灌頂、金剛杵灌頂、天衣灌頂、金剛上師灌頂、智慧灌頂、秘密灌頂或言辭灌頂等。每次灌頂該以何種方法去接受這個灌頂,他都不懂。他想:可能是灌頂了吧。灌頂之後也不知道怎麼去修,念什麼咒。這不是善知識不具備其他功德,而是不具備善巧說。因為不具備善巧說的話,你就聽不懂他說什麼。這是由於語言的障礙不具備善巧說法。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由於本身表達能力有限而不具備善巧說法。有些上師通達一切三藏經典,一上講臺,三句話也講不出來,這是因為語言表達能力差。對初學佛法的人來說,善巧說非常重要。

第九個條件:悲體

「悲體離厭」。「悲體」是什麼呢?就是內心非常慈悲,把眾生或自己的弟子當成兒女一樣,內心根本沒有一點隔閡,或執著心,傳佛法完全是為了救度弟子或眾生。不為錢財、名利,只為了救度一切眾生,這才是真正具備慈悲心的悲體。要是沒有這種慈悲心,講的法究竟如法不如法,就有很大的疑問了。

第十個條件:離厭

「離厭」是什麼呢?就是脫離厭煩。例如一個弟子成天總是問問題,吃飯時問,做事時也問。如果師父心裏感到非常煩,不想回答,這就是沒有脫離厭煩。「離厭」就要求師父不能有厭煩,弟子什麼時候請教問題,師父就應該非常歡喜地回答。只要是真心學佛的弟子,師父就應該歡喜地回答任何一個問題,這就叫離厭。這十個標準就是師父所具備的條件。

以上所說十點,乃完美的大乘明師之特徵。所以,我們不僅在求法前必須以此十點來審查欲依止的師長,若以後當為人師表者,亦應以這些準則勉勵自己。

在末法年代,具足十項明德的師長不能說沒有,但到底是難求了,以我們的這少許功德恐怕并不易遇上。所以,我們若能尋得次一等的好師長,亦可作依止了。什麼是「次一等的好師長」呢?首先他必須具有歷代輾轉傳下的清淨不斷傳承;即使他并未能完全做到心中只有眾生而沒有自己,起碼要是關心眾生比關心自己為多;即使他未能完全超越世俗心態,但起碼要視修行比世俗瑣事為重;即使他未能完全不顧現世福樂,但他起碼要是一個把未來生之福樂看得更重要的人。如果能有這樣的師長,暫時來說也已算足夠了。

我們雖應熱衷於學法,但觀察師長絕不能草率貪快。現今的人,常常讀到宣傳的文字,便一窩蜂地跑去拜名師,這是不安全的做法。我們應當在未成立師徒關係之前,長期觀察這位師長的德行等,在觀察幾年後,認定其為合格師長,方決定拜其為師。平時我們參加聽法等活動,只要心中沒有生起「這位是我的師長!」的決定,師徒關係便未成立,可以繼續慢慢觀察,暫時只把說法者視為一位佛法上的長輩或朋友。如果你向他求法了,例如是你主動求了口傳或灌頂,或參加了灌頂傳法、口傳儀式等,又或者你在心中默默生起了「這位是我的師長!」的決定,師徒關係便告成立,觀察過程亦告結束,從此便必須視師為佛了。

觀察師長合格與否,必須在師徒關係成立以前進行,而非依止了以後才做的,但現在的人常常把這次序倒反了,此為佛教的不幸。沒有人逼我們去拜師長,這完全出於自己的決定。如果自己疏於審查便草草拜師,錯的是自己,并不能怪別人。

總之,一旦師徒關係成立了,便必須視師為佛,雖可另拜其他師長學佛法,但絕不可把其中任何一位不視為佛,乃至批評、譭謗等。師徒關係之成立,不一定經過拜師的儀式,一旦你在心中默默生起「這位是我的師長!」的決定,即使對方并不知道,關係也便已確立,又或你向該師父求法或受其傳法,師徒關係亦成立了。一旦成立了師徒關係,如果後來發現師長所說、所作與佛法的確背道而馳,亦只許默然另拜其他師父,心裏仍必須視這位為諸師中的一位師長。其他無關係的人或許尚可批評此人的過失,但作為徒弟的你,絕對不宜參與批評。

如果是傳密法的師父那要求就更高了。剛才說的十條,再加上二十個條件,共三十個。

1)身清淨:

就是戒律守得非常好。不論受的是居士戒、沙彌戒、菩薩戒、比丘戒,還是密宗的金剛戒,都守得非常好。尤其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

什麼叫不殺生呢?不為了自己的利益殺任何一個眾生,也不為自己托別人殺任何一個眾生,不吃為自己殺眾生之肉,也不隨喜殺生。

第二不偷盜,不搶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偷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或不會用卑鄙手段騙取別人的東西。

第三不邪淫,就是自己有家庭,決不做對不起任何一個家庭的事,不能有第三者。如自己沒有家或沒有妻子、丈夫,也不做破壞別人幸福家庭的第三者。還包括托別人做或別人做了隨喜他們的所有行為都不行。這些叫身門清淨。

2)言門清淨:

不說妄語、讒言、非常難聽的惡言、無聊的語言。這四個同樣也是不自做,不教他做,也不隨喜。這些叫言門清淨。

3)心門清淨:

內心不管別人修法如何好,內心不產生任何一個嫉妒心,別人擁有了多少財產,內心不產生任何貪圖心,還有自己所不喜歡的人跟自己作對,不產生任何傷害他的心,內心相信因果,對三寶不產生任何懷疑。這些叫意門清淨。因此作為一個密宗上師必須做到三門清淨。

4)大智:

密宗上師必須是大智慧者。因此他必須通達一切三藏62經典。必須通達顯密的一切教法。必須通達一切大乘小乘的法門。沒有這樣的大智,不可能證到至高無上、具有無上正等正覺智慧的如來聖果。因此必須要具備大智慧。

5)具忍:

什麼叫具忍呢?在修行上非常有耐心,不怕吃苦,不怕時間長,要有絕對吃苦耐勞的忍心。同時也必須具備對金剛兄弟或對他人能夠忍受一切委屈的忍辱心。沒有這種忍辱心很容易產生相互嫉妒、相互排斥現象。所以要絕對有忍心。

6)正知:

就是顯宗所說的正住。所謂正住就是在教派與教派之間、上師與上師之間、宗派與宗派之間、宗教與宗教之間沒有任何一個偏見心。

7)無諂:

對於他人沒有任何卑鄙不擇手段之心。

 

8)無誑:

心不欺誑。

9)通達密咒:

非常通達密宗的事部、行部、瑜伽部和無上瑜伽部的每一個咒子和每一種修法。

10)通達密續:

通達密續與通達密咒有什麼區別呢?密咒主要指修習的手段和方法。密續為釋迦牟尼佛講的經典。因為密宗的事部續、行部續、瑜伽部續、無上瑜伽部續都是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每個咒子的修行方法都來自於密續當中,所以要通達釋迦牟尼佛所講的一切密宗的續(密宗的經典)和密宗的理論。

還有十個條件叫十真實,這是密宗上師必須具備的條件。

1)壇城:

對壇城的繪畫、觀想非常通達,也可教授弟子,同時還包括做佛像、畫佛像的工巧。否則他根本沒有辦法明確解釋密宗的每一個金剛壇城的形態、生起次第中的觀想方法。因此必須通達壇城。

2)密咒:

在圓滿次第當中最關鍵的是密咒。這個密咒是什麼咒呢?不是我們經常念的這個咒、那個咒。這些咒是體內每個部位所需要觀想的咒,比如頂輪咒、言輪咒、心輪咒、丹輪咒和密輪咒及身體每個部位咒的觀想方法。

3)手印:

手印在密宗裏非常多,尤其是在事部、行部、瑜伽部中,手印占主要位置。特使是事部,手印是最關鍵的,因此上師要對手印非常通達。

4)守護我及處等:

這個就是怎樣保護我和我所在之處。用什麼方法呢?比如自己用每個部位的金剛忿怒來保護自己的身體,或用金剛壇城或火輪保護自己和自己所住的地方,不讓任何一個妖魔鬼怪接近。

5)迎聖儀軌:

就是迎請一切智慧身的儀軌。我們修煉任何法的時候必須迎請很多聖尊。比如,迎請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金剛手菩薩等身、口、意一切智慧功德,因此,上師必須要通達任何迎聖儀軌。

6)儀軌念誦:

口頭的都不會念,更談不上觀想了。念誦的目的是什麼呢?是觀想。口頭念不出來更沒有辦法有次序地去觀想。因此要通達念誦,非常通達修行的方法,每個次第修行方法。

7)修習:

通達每個次第的修煉方法。

8)內外火供:

外火供是用火炕如法地做火供(將供養一切佛菩薩的物品在火炕裏面燒)叫外火供。內火供指觀想自己吃的東西到了丹田後,化為一切供品供養體內的一切諸佛菩薩的方法,這叫內火供。

9)收攝:

最後把一切觀想部分收回。

10)送神:

把一切迎請的智慧神、諸佛菩薩送回原地的儀軌。必須要通達這些才能當一個密宗的金剛上師,因此,密宗的金剛上師要比一般的師父多二十個條件。上面講的三十個條件就是一個密宗善知識的標準。

在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講,有些人說黃教是這樣,那我們白教可以不必要這樣,紅教也不必要這樣。還有人說紅教不需要守任何一個戒律,只要是一心一意依止善知識,依止上師就行了;或說紅教可以胡作非為,可以有不尋常的男女關係。這簡直就是胡說八道,這樣的說法和做法徹底破壞了佛教,徹底破壞了藏傳佛教。因為這些敗類來到漢地亂搞亂整,最後弄得漢地信佛居士心裏非常不愉快,開始懷疑這個密宗是不是如來聖法。

因此要特意講一下《大圓滿前行引導文》當中所講的善知識的標準。這是紅教最主要的一位活佛,叫華智仁波切所講的大圓滿引導。在這裏一一介紹給大家。本來凡夫很容易被世間的友伴和其他一切因緣所改變。由於隨時隨地依止善知識和善友,比如說,親近一個合格或標準的善知識,就如一個普通的木塊,長時間放在檀香木裏,再將它拿出來後,發現它同樣會發出很好的檀香味。如果你經常和善知識在一起,經常聽受善知識的教化,你就被薰染上善知識的功德妙香,一切威儀也將與善知識一樣。這個例子就是這個道理。

什麼樣的善知識是圓滿的善知識呢?

第一、未違犯別解脫戒、內菩薩戒和密乘三味耶戒。用菩薩戒來規範自己的內心,用別解脫戒來規範自己的外在行為,密修密宗三味耶戒(密宗不可逾越的金剛誓言。)

第二,廣聞博學:了知顯密一切教法,就是俗話說的博學多才之人。

第三,對無邊的眾生如母對獨子一樣慈愛,具備大悲心。

第四,通達顯密:就是精通外在的戒、律、論三藏經典和密宗的四續金剛密法。如不通達,就像剛才講的那個醫生的例子一樣。他只能治感冒、頭痛。

第五、顯現端正:依靠修持與自相續,顯現殊勝端正功德,也就是通過自己得到的證悟把自己調伏得非常圓滿。還要修四攝,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講,以布施、愛語、同行、同事來攝受弟子。密宗金剛上師還有許多特殊的條件:

1)成熟相續:

必須具有一個能夠不間斷的灌頂傳承。如果沒有灌頂傳承,就是講了很多法都不可能有加持。

2)淨持律儀:

不但是受了灌頂,而且灌頂時所受的戒律,絕不違犯。

3)相續調柔:

煩惱和分別心越來越弱。

4)通達密乘金剛的基、道、果:

基是基礎。道是修法。果就是所得到的果等。一切密乘非常通達。

5)修念圓滿:

對所受的每個灌頂都修持得非常圓滿。

6)解脫相續:

至少在現量或比量以上能夠得到性空正見。如果沒有得到證悟的話,就無法讓別人解脫。

7)唯求利他:

具備慈悲心,不為個人名利,完全是為利益眾生而傳法的一個師父,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上師。

8)瑣事鮮少:

要斷除今生世間法的貪執。因為,今生的貪執還在,修持就根本不如法。

9)精進修持:

為了來世精進修煉正法。

10)厭世勸他:

發出離心。若無強烈出離六道的心願,根本無法解脫。

 

11)攝受弟子:

非常善巧、方便地調伏弟子內心的一切煩惱,讓他變得非常清淨。

12)具有加持:

就是具備教言的加持和傳承的加持等等。

這些就是作為密乘金剛上師應具備的條件。

在這裏華智仁波切也講了一些不良現象。他說有些身心中無有少許聞思修的功德,卻自以為是的人,還說自己是某某上師的兒子,某某貴族的兒子、子弟,應勝過他人,所傳的法也理應正確。這種傳法好像婆羅門的傳承。因為,婆羅門沒有嚴格的修持。婆羅門的兒子就是婆羅門,可以擔任婆羅門的最高職務,是不是成就者並不重要。因此,不要因為是活佛的弟弟,我們就覺得他了不起。你們千萬不要忘記釋迦牟尼佛的弟弟提婆達多。他是佛的弟弟,但修法最不精進的是他,死後下地獄的也是他。另外,還有一些人雖然具有少許聞思修的功德,但不是為尋求來世清淨心而修持,而是擔心失去某一利益,或上師的地位,所作所為只是為了今生的目的,這就不是如法的善知識。

我們做任何事應當考慮到,如何才能使釋迦牟尼佛的教法永住世間。當前,我們面臨很大的挑戰,外在的壓力、內在的混亂,我們應該以正直心和正義感共同攜手,把完整的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弘揚廣大,弄得紅紅火火!

我們還應該用真正的佛法和戒律來規範自己的行為,讓周圍不信佛的人也能產生信心。如果我們不能調伏自己,人家就會恥笑我們,同時也為佛法造了很大的惡業。因此,奉勸諸位善知識、諸位居士,以及所有對佛教事業有責任感和正義感的同修,共同攜起手來,修行正法,弘揚正法。

附:是否一旦參加了灌頂或隨許法會,授者就成為受者的師長?

如果我們對一個法門、一個本尊或一位法師生起歡喜及尊敬心,繼而參與了其灌頂或隨許法會,授者的確就成為了我們的師長,我們必須把他視為自己的一位師父,同時要視師若佛。如果你對一位法師並無生出尊敬依止的心,或對他沒有什麼認識的話,不要只看報紙的宣傳文告,要好好地觀察,不妨參加他的佛法開示及多作拜訪,在對他有信心時才求法、參與接受灌頂或口傳等。如果只是聞法,你可以視講者為善知識或長輩,不一定就構成了師徒關係。但如你心中生起了依止之念,即使說法的人並不一定知道,你與他的師徒關係也一樣成立。如果你由一位師長處得受了口傳,少至一段法偈甚至只一個字,他也成為了你的其中一位師長。

12、做弟子的標準是什麼?

不僅善知識需要嚴格的標準,做弟子的也有嚴格的標準。如果現在不具備,應該修煉改善,讓自己逐漸具備這樣的條件,不要認為只要有好師父就行了。因為你能否得到無上正等正覺,不僅是善知識的問題,直接與自己的修行有很大關係。佛經上有個比喻,醫生給病人非常好的藥方。這些藥一味比一味名貴,一味比一味有效。可是病人卻不肯吃藥,只把藥方藏在口袋裏。這樣的病人永遠不會好。同樣,我們遇到了如此殊勝、能讓你得到無上正等正覺佛果的善知識,聽聞了顯密合一的無上如來聖法,而且自己也得到了修煉圓滿教法的條件,如果自己不珍惜佛法,不去修煉,從何得到聖果呢?因此,要學佛法,得到證悟,不僅僅是善知識的問題,更主要的還是自己。龍樹菩薩在《寶鬘論》中說:「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救星,只有自己才能徹底地拯救自己。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除了自己之外,沒有任何人能徹底地毀滅自己。」因此,我們不能自做自敵呀!前面講的善知識是傳授佛法的嚮導。可是有了嚮導還不夠,自己必須一步步地往前邁步,否則不可能到達目的地。這正如想從武漢去北京,既問了路,也看了地圖,指路的人也告訴了你如何走,講得一清二楚。但是你只問路,而不前進,那永遠也到不了北京。同樣,要想成就無上佛果,不僅要聽聞殊勝的教法,還必須要如實的修行。因此龍樹菩薩說:「我給你指出了解脫之道,是否能到達涅槃彼岸,就要看你自己的了。」大家對修煉千萬不要有簡單的想法,就算一個小小的企業,搞了十幾年,能否成為一個好企業,還得打一個問號,更何況我們所做的這個工程是為了解脫生死,徹底斷除所知障和煩惱障,得到至高無上的智慧、慈悲、德能,到達涅槃聖果彼岸的工程。如果成佛這麼容易就能得到的話,為什麼這麼多人還沒有成佛呢?

此外,不要太盼望有什麼奇異的現象。做個好夢就高興得發瘋,看到什麼離奇的顯相,就以為自己得到了感應。看見佛菩薩又能怎麼樣?如我們不如法修煉,就是佛祖站在我們面前也愛莫能助。為什麼呢?因為佛不會以個人的感情和關係把你拉到淨土佛國。如果只想抱著阿彌陀佛的大腿,不修福德和智慧,也不發出離心、菩提心,更不需要性空正見,就像買彩票一樣,想一下子得到一大筆錢,即使得到也不穩定。像這樣墮落的人多著呢!

月稱菩薩在《入中觀論》中明確地講:不是為了貪心和嗔恨,完全是為了力爭正確的真理,而對某些有錯誤和偏見的觀點批評指正,不但不為過失,反而有功德,而且功德無量。

那麼作為一名合格的佛弟子,應具備哪些相應的條件呢?在聖天菩薩著的《中觀四百論》中明確提出了作為弟子的標準。他說:「正住具慧,希求為聞器。」這裏提到了三個問題,正住、具慧和希求,作弟子必須具備這三個條件。

第一、正住

什麼叫正住?就是站在比較公正的立場,不偏執任何一個教派、宗派、傳承的觀點,只要是正確的佛法,內心就無比恭敬地修煉,這就叫正住。對學習佛法的人來講,這是非常非常關鍵的。過去曾有一個婆羅門教的大師,最初他信仰婆羅門教,後來他遇到了佛法,經過研究,發現佛法原來如此殊勝。從此他成為佛教徒,還寫了一個讚頌,讚歎釋迦牟尼佛。讚頌中講:「我和婆羅門並無冤仇,與釋迦牟尼佛也不沾親。但誰要是講了正法,我不得不服從他。因此,我就入了佛門,學了佛法。」他還說:「在無邊無際的六道輪迴中,我就像小孩子一樣迷惑、流浪。我究竟該皈依誰呢?誰能做我的引導呢?」他自己回答:「誰能消除內心的一切煩惱,具備一切智慧、慈悲功德,若我有一點點正義感和正信的話,為什麼不皈依這樣的人呢?」

第二、具慧

如果不具備智慧就不知道什麼是正法,什麼是邪法,不知道站在哪個立場,也不知道怎麼去修煉。因此,學佛者必須具備一定的智慧。這智慧主要是指鑒別能力,能分別什麼是正,什麼是邪。上面講的親近善知識,若有智慧的話,你就能用此標準來衡量一個師父。

第三、希求

必須具備希求,如不希求佛法,你遇到再好的善知識也不會去求正法。

這三個叫聞器,即具有聽聞佛法的條件。《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又加上要對佛法和法師尊重。因為不對佛法和法師產生尊重的話,就無法修成任何一個法。所以《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講:「若如是者可攝為四,謂於其法具大希求,聽聞之時善住其意,於法、法師起大敬重。棄捨惡說,攝取善說。」第一是對佛法有廣大的希求心。第二是聽佛法時,要善住其意,也就是正住。第三是對佛法和法師起大敬重。第四棄捨惡說,攝取善說,也就是具慧。如果不能分別出惡說和善說,根本就不具備聽法的條件。這四個是佛弟子的合格標準,也就是弟子的條件。如果不具備,就爭取具備。如果已經具備,應生歡喜。

具備了這些條件,拜了剛才所講具備條件的師父,但還要注意一點,如果你拜了不如法的法師,受了灌頂,但發現他有些缺點,那怎麼辦呢?不能馬上背叛師父,首先盡可能不去想他的缺點,盡可能想他的優點,他說了不如法的事,放在一邊,不與師父爭論就是了。然後,善巧的吸收、接受正確的部分。《三摩地王經》中,佛打了個比喻,說有一個人專門讚歎旃檀香是如何的好。這時候有人問他:你有沒有少許的旃檀香呢?他說我是專門讚歎旃檀香來生存的,卻沒有這種旃檀香。原來他讚歎了半天完全是為了活命的。佛又說在末法時,就會有很多諸如不修瑜伽,自己不去修煉,只是讚歎守持戒律是多麼的好,自己完全違背戒、定、慧三學的人。同樣,尋找善知識,必須尋找一個戒律清淨,戒定慧修得非常好的人,具備圓滿條件,不能找用佛法來活命的人。

在末法年代,具足十個條件的大師不能說沒有,但到底是難求了,以我們的這少許功德恐怕并不易遇上。所以,我們若能尋得次一等的好師長,亦堪作依止了。什麼是「次一等的好師長」呢?首先他必須具有歷代輾轉傳下的清淨不斷傳承;即使他并未能完全做到心中只有眾生而沒有自己,起碼要是關心眾生比關心自己為多;即使他未能完全超越世俗心態,但起碼要視修行比世俗瑣事為重;即使他未能完全不顧現世福樂,但他起碼要是一個把未來生之福樂看得更重要的人。如果能有這樣的師長,暫時來說也已算足夠了。

我們雖應熱衷於學法,但觀察師長絕不能草率貪快。現今的人,常常讀到宣傳資料上的文字,便一窩蜂地跑去名師處依止,這是不安全的做法。我們應當在未成立師徒關係之前,花好一段時間,好好觀察這位師長的德行等,在觀察幾年後認定其為合格師長,方決定依止。平時我們參加聽法等活動,只要心中沒有生起「這位是我的師長!」的決定,師徒關係便未成立,可以繼續慢慢觀察,暫時只把說法者視為一位佛法上的長輩或朋友。如果你向他求法了,例如是你主動求了口傳或灌頂,或參加了灌頂傳法、口傳儀式等,又或者你在心中默默生起了「這位是我的師長!」的決定,師徒關係便告成立,觀察過程亦告結束,從此便必須視師為佛了。觀察審查師長資格必須在師徒關係成立以前進行,而非依止了以後才做的,但現在的人常常把這次序倒反了,是為佛教的不幸。沒有人逼我們去依止一位老師,這完全出於自己的決定。如果自己疏於審查便草草依止了,錯的是自己,并不能怪別人。總之,一旦師徒關係成立了,便必須視師為佛,雖可另拜其他老師學法,但絕不可把其中任何一位不視為佛,乃至批評、譭謗等。師徒關係之成立,不一定經過拜師的儀式才成立,一旦你在心中默默生起「這位是我的師長!」的決定,即使對方并不知道,關係也便已確立,又或你向該師父求法或受其傳法,師徒關係亦成立了。一旦成立了師徒關係,如果後來發現師長所說、所作與佛法的確完全背道而馳,亦只許默然另拜其他師父,心裏仍必須視這位為其中一位老師。其他無關係的人或許尚可批評此人的過失,但作為徒弟的你,絕對不宜參與批評。

因此,我們學佛法,受灌頂一定要慎重。不過有人認為,既然這麼複雜,乾脆我不去拜師,在家裏看書就得了。不成!沒有師父不可能得到任何加持和成就;沒有傳承,修佛法簡直是盲人摸象。如果以前親近過的完全是惡知識,你應該完完全全地遠離他。如果既不是善知識,也不是完全惡知識,善惡各半,可以放棄他。如果具備50%以上這些條件,主要功德還是具備的,還可以繼續親近他,在未見到真正善知識之前,只好在他那裏學,力求自己有所長進,有所提高。當有一天你遇到了圓滿的善知識,也應敬重過去的善知識,凡是在他那裏傳的,還是在他那裏聽授,不具備的部分還是找一個真正的善知識來繼續引導。

總之,你求師學法的目的是為了自己有所長進。達到了最高境界,不能繼續引導時,再尋找一個更得力的師父,在原來的基礎上繼續修煉。但以前修的法也不是完全扔在一邊,應該修。因為他是你師父。你入佛門,也是他的功德。說真的,他對你恩重如山呢。但在修他的法的基礎上找個突破口,從一個一個突破口往前一步步邁進。不要只念誦就行了,應從三皈依開始學,具體實修方法再一步步學。修完三皈依還幹什麼,發出離心作為第二個突破口,然後再修菩提心,而且也別拋棄原來的善知識,只要是善知識就不要拋棄。

13、親近善知識的殊勝利益是什麼,親近惡知識的果報是什麼?

首先講親近善知識的殊勝利益。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講:「近諸佛位,諸佛歡喜,終不缺離大善知識,不墮惡趣,惡業煩惱悉不能勝,終不違越菩薩所行,於菩薩行具正念故,功德資糧漸漸增長。悉能成辦現前究竟一切利益。」這就是親近善知識的功德。如果親近了善知識,等於接近了釋迦牟尼佛的聖果,諸佛菩薩就會對你如獨子一樣歡喜,並且永遠不會缺少善知識,生生世世都會遇到圓滿的善知識,永遠不墮三惡道。只要你親近善知識自然就不會違背菩薩行道,具有正念,也具備菩薩行。所以,你的功德資糧漸漸增長,不僅現前得到利益,而且無上聖果的究竟利益也能很快得到。因為「承事師故,意樂加行悉獲善業作自他利資糧圓滿。」所以,親近善知識者,內心就會非常快樂,能努力修行,也能做自利利他的一切資糧,功德圓滿。

《華嚴經》也講:「善男子,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正所攝受,不墮惡趣。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思念者,則不違越菩薩學處。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守護者,勝處世間。若諸菩薩承事供養善知識者,於一切行不忘而行。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攝持者,諸業煩惱難以取勝。」因此,親近善知識的功德極大。又說:「善男子,若諸菩薩,隨喜知識所有教誡,諸佛世尊,心正歡喜。若諸菩薩,於善知識所有言教,安住無違,近一切智。於善知識,言教無疑,則能近於諸善知識。作意不捨善知識者,一切利義,悉能成辦。」可見親近善知識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如剛才說的一個普通的木塊,幾十年和檀香放在一起,當你把它取出時,雖不是檀香,但它的香味和其他檀香一樣,非常微妙。同樣,若能親近善知識,長期聽聞善知識的教誨,即使自己沒有學過深奧的教理,你也能夠得到非常高的智慧和廣博的佛法知識。有句俗語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就是說善知識的功德會感染周圍的人。

第二親近惡知識的果報。親近善知識固然是功德殊勝,但是親近惡知識、不善知識的惡果也是不可思議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又講:「若親近不善知識及罪惡友,亦令諸德漸次損減,一切罪惡漸次增長,能生一切非所愛樂,故一切種悉當遠離。」《念住經》也講:「為貪嗔癡一切根本者,謂罪惡友,此如毒樹。」周圍的樹叢只要粘上這毒樹就會喪命。同樣,跟隨惡知識會把自己帶進三惡道,喪了三善道的命。《涅槃經》講:「如諸菩薩怖畏惡友,非醉象等,此唯壞身,前者俱壞善及淨心。」意思是說,你接近一頭瘋狂的大象和一個惡知識,親近惡知識的危害比這頭大象要大得多。為什麼呢?再凶的大象只會奪去你的生命,但你的惡友、惡知識不僅會破壞你的身體,而且還會破除善心。龍樹菩薩寫過一本《親友集》,這是專門給國王寫的信。信中講了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做人的道理和菩薩行道都講得非常圓滿。書中說:「無信而慳吝,妄語及離間,智者不應親,勿共惡人住。若自不做作惡,近諸作惡者,亦疑為作惡,惡名亦增長。人近非應親,由彼過成過,如毒箭置囊,亦染無毒者。」意思是說,雖然你沒有做壞事,但親近了惡友、惡知識,也會對你有影響,讓人們認為你是他的同夥,你的名聲受到損毀,這就像箭囊中的毒箭,將無毒的箭也染上了毒。所以,我們在拜師前一定要認真觀察,千萬不要親近惡知識。

14、親近善知識後該如何修行?

這是很關鍵的問題。有了善知識而不去修行,猶如將要餓死的人周圍有一大堆食物而不去吃。遇到善知識卻不依教修煉,死後墮落惡道,實在可惜!

我們學習佛法一定要端正認識,不是求神仙來幫我們,而是自己要修煉自己。佛在經典中講得清清楚楚:「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眾生苦,非移自證於余者,示法性諦令解脫。」佛無法用水來洗掉眾生的罪業,也不是用手消除眾生的煩惱,更不能將自己證悟的聖果轉移到眾生的身上,他唯一能做的是給我們講正法,讓我們自己修煉得到解脫。曾經有一個噶當派的大師,一次他在山洞修菩提心時,看見一個高大如山的黑影來到洞口。他以為來了什麼妖魔鬼怪,就問到:「你要什麼?」那黑影說:「我要你的頭。」他毫不憂鬱地說:「那你拿去好了。」他閉上眼等了好久,結果沒有人砍他的頭。他睜眼一看,原來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站在面前,莊嚴無比。他看了後只是笑了笑,合了合手,然後又繼續修煉。

你知道這位大師為什麼見了觀世音菩薩只是笑了笑,合了合手就完了,而不去向觀世音菩薩祈禱呢?因為佛法不是求他可以得到的,而是自己修煉所得。就算見到了佛菩薩,頂多是問問他我這樣修行如不如法?佛菩薩只能助我們一臂之力,真修者不求那麼多,應達到無所求,求的越多,說明貪嗔癡就越重。我們應該求自己的內心發生改變,讓自己的心變得更善良、更慈悲、更有智慧。修行者應該團結,不要互相指責對方的門派和傳承,一起修煉佛法、弘揚佛法,為眾生、為國家做出更多的貢獻。

做個好佛弟子,就是做個守法的公民,就是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並且要經常回向 。

把我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給如來聖法,祈願如來聖法永住世間,讓一切眾生得到永久脫離苦惱之道。回向一切修持如來聖法的高僧大德,願他們心如法,法如道,道如果。回向給一切六道眾生,祈願地獄眾生脫離冷熱之苦,餓鬼眾生脫離饑餓之苦,畜生眾生脫離愚昧及一切苦惱,人類眾生脫離生老病死等苦惱,阿修羅眾生脫離互相殘殺之苦,神仙脫離墮落之苦等,讓他們得到暇滿人身,修行佛法,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之大覺佛陀。回向給自己和周圍的眾生,祈願他們早日從無明和迷惑中覺醒過來,得到如來智慧。祈禱你的師父永住世間,祈禱父母去病消災,身體安康,生活快樂,最終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之大覺佛陀。回向給自己的全家,願消除一切病苦災難,幸福美滿,最終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之大覺佛陀。也可以回向給自己所做之事業,希望得到圓滿成功。或者,回嚮往生西方淨土,成佛度眾生。

 

15、凡師長或者上師的話都要無條件地服從嗎?

在學佛的道路上拜師是最重要的一環,因此,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中稱拜師是修道的根本,作了詳細的論述。尊師重教是文明社會的美德,對學佛的人來說,對上師的尊敬和一般意義上的尊師還有所不同,應將合格的上師視為代佛傳道的佛的化身和三寶合一的皈依對象。因此,對上師尊敬與否,忠誠與否,就會成為學道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因此,不能不重視師道,在拜師之前要十分慎重,要從品德、學問、教派傳承各方面對投拜物件進行瞭解,慎重決定取捨。上師的品德、學問必須按佛教的標準衡量,不能靠商品社會的虛假廣告,要經過可靠的途徑瞭解。經過慎重選擇而決定投拜的上師,就應該看作入道之本,加持之源,尊敬供奉,不能有三心二意。只要上師所做所為,合乎教義,就應服從支持。如果有些上師的行為不合教義法規,弟子應該像子女對待父母的錯誤那樣,善言奉勸改正制止。這就是《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指示的對待上師錯誤言行的態度。這有以下經典根據:《律》中說「所說背離教義,應制止。」 《寶雲經》中說,「對善法行,應隨從奉行,對惡行為應當背棄」,這就是說,對上師的服從並不是無條件的。

附:修持一定要依從師長嗎?不可以自學嗎?釋迦牟尼不就是無師而自證嗎?

從師而修學是唯一成就之道。單單自己看看書、打坐一下,當然也有一定的利益,但絕對不足以得到真正的成就。修持佛法的人,不但需要佛學上的智慧,還需要傳承歷代祖師不斷之加持,才能生出如法的證悟。由入門皈依三寶起,乃至受戒等都需要有師長之傳授才能得到清淨之傳承。即使佛學上的智慧,也要有足夠福德資糧才能得證,而師長正是一個有力量的福田,我們藉著供養師長、承事師長及奉行師長的教法,可以積累無量功德。佛陀曾說:「對諸佛供養可生功德,但不一定令諸佛生喜。在一位眾生對其師長恭敬承事時,則又能生供養之功德,亦同時能生令三世十方諸佛歡喜之功德。在一位眾生對師長承事供養時,十方三世諸佛皆歡喜垂視!」。再者,佛學上的智慧,亦非可單靠自己揣摩就能正確地理解,還需師長依歷代祖師之傳承開示去釋義,方能得見佛語之密義真髓。師長的口訣及心要就似是開啟佛法成就寶庫的鑰匙,不用鑰匙而盲目地自己亂摸的話,是不可能開啟寶庫的。釋迦牟尼本師並非沒有師長。如果你讀《佛陀本生經》,就會知道佛陀在過去生曾遍訪明師修學,甚至犧牲身命為求一偈佛法。在歷史上,從來沒有單靠買一本書自己讀一讀就成佛的先例!以上所說的並不限於藏傳佛教,在原始佛教中,從師而學是一向的學修方法。在今天,各派佛教中不乏明師,你不要只因為不願謙虛拜師而斷送慧命。即使世間的學問,也必須從善師而學,何況出世間的妙法真義?

附:親近師長應注意什麼?

(一)勿離師長。

對於修行人來說,暫時與究竟的一切功德之源泉就是師長,大格西博朵瓦是這樣說的:「攝集一切竅訣的基礎就是不捨棄殊勝的善知識。」格西又說:「如果不離師長恒時追隨,那麼此人已經擁有了一切佛法。」依此而言,我們必須恒常不離師長。

(二)晉見師長。

如果自己有教言上的疑問要請教或者有事彙報,需要去晉見師長前,就必須搞清楚師長此時是否在百忙之中,是否心情愉悅,在上師悠閒自得、舒心悅意時可以前去討教,而在師長事務繁忙、心緒不佳時萬萬不可莽撞去打擾。在未得到師長的開許之前,自己不管三七二十一大搖大擺地來到師長面前,由於根本不知曉此刻師長是否心情很好,倘若正巧趕上師長心情不好,那麼就會導致對師長不敬以及擾亂上師的心這兩種極其嚴重的過失。

因此,首先應當到師長的侍者前詢問可不可以前去拜見,瞭解上師心情好不好的狀況,再以晉見師長尊容比獲得如意寶還難的心態來到師長前,對師長毫無怠慢之心、謙虛謹慎、畢恭畢敬,如此可得到廣大的功德。所以,到師長的面前時,先讓侍者去請示,師長獲准後方可前往,這一點是極為重要的。

可是,有些人對此卻不以為然,他們說:我們既然已經依止師長,所以隨意到師長跟前這是理所當然的,如果不可以隨便去見,那麼依止師長有什麼用呢?這說明他們壓根不懂依止善知識的方式。例如,世間上那些百姓們也沒有說「因為他是長官所以什麼時候想去都可以」,而隨便前去見,那麼對於法主、法王、如意寶般妙法源泉之師長,懷有不敬之心,口出非禮之詞說「不管師長開不開許都要去見」,便徑直而入,這是對師長的最大不敬。再說,就算是要去拜訪世間的大官員、大人物們,也不能亂了方寸,而必須首先通過他的下屬,依次引見,否則也不能見到。對於師長竟然都不能像世間人對待大官員、大人物那樣尊重敬仰,那還有什麼比這更不恭敬的態度呢?自己只是私下認為拜見師長是天經地義、理所應當的事,於是趾高氣揚地直入其內,這種草率舉動,恰恰將他沒有把上師視為真佛的清淨觀之內相暴露無遺。

(三)真實作想。

本來,我們應當有見一次師長的尊容、聽一次師長的言教就如同親睹佛陀的金顏、親聆佛語一般極為稀罕難得的想法。如果沒有這樣想,那就是一大錯誤。即使心中確實已生起了面見師長的身相與聽受師長的教言極為不易的念頭,但是在去往師長面前的途中,仍然需要如是憶念:我的師長的的確確就是真正的佛陀,我雖有這樣的問題要請教,卻不知能否如願以償,如果有幸在上師面前討教,並獲得了滿意的答覆,那真是太有福報了。面見一次師長的身相,就相當於親眼目睹了所有佛陀的身相。如此可以清淨無始以來多生累劫中所積的一切罪障,實在具有廣大深遠的意義。之後,在侍者尚未通知,師長是否准許之前,一直耐心等待。

按理來說本該如此,然而我們這些人即便是一百次見到師長的身相、一百次聽聞師長的言教,仍舊將師長看成是一般的普通人,從未體會到親見師長的身體難得、聆聽師長的教授難得、見師身聞師言意義重大這一點。如此一來,勢必會導致自己身心原有的一切聞思修行功德喪失無餘、前所未有的功德不會生起的不良後果。博朵瓦格西曾說過:「對上師不恭是失去智慧的主因。」

如果偶爾因沒有得到開許而未能如願面見師長,也不能心煩意亂,心裏應當這樣想:我應該明白,這是對自己最殊勝的教誨,這明明是在暗示我:因為你的惡業罪障太深重了,你若誠心誠意想見真佛師長,就要淨除自己的罪障。

如果一請求即刻得到開許,自己應該想到:在自己罪孽業障尚未清淨時,師長就慈悲恩准前去面見,這說明他老人家一方面是在用強制的方法淨除自己的深重罪障,一方面是為了讓自己積累廣大的福德,現在有幸去參見師長,應當趁此機會積累福德,於是心裏一邊默默觀修七支供,虔誠祈禱,一邊恭恭敬敬地向師長獻上曼茶羅或供養。

倘若師長聲色俱厲地對你進行訓斥呵責,那麼要認識到這是師長在賜給自己竅訣;假設師長大發雷霆,對你大打出手,你也應當認識到:他老人家是在顯示採用強制性方便法門淨除我的罪障、摧毀我的煩惱。長期如此修學成為習慣,平時也必須與師長形影不離,集中精力精勤修學依止師長的方法。

(四)斷顛倒想。

對此有些人顯出一副頗有見地的神態說:就像如果與火靠得太近必將遭到焚燒一樣,如若與師長過於親密,那必然會出現矛盾重重的不良後果。所以,求法時依止師長,在不求法時就遠遠避開師長,到別處去安住,這樣還是很好的。說完便在距離師長一個月路程的遠處住了下來。這種現象俯拾即是,極為常見。

這種人往往口頭上會說出諸如「我唯一依賴上師」這樣冠冕堂皇、漂亮動聽的言詞,實際行動中卻充分顯露出,他對於如理如法依止師長根本毫無興趣的心態。一般而言,具有將師長視為真佛的無偽清淨心確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但是我們如果能做到口中經常說師長就是真佛陀,心裏也反反復復這樣觀想,夜以繼日對師長修清淨觀,那麼與師長越親近,對依止師長之道理的理解程度也相應會越來越提高。

還有些人顧慮重重地說:「因為我心裏對師長沒有信心、恭敬心與清淨心,如果呆在師長身邊,只能積累惡業而已。」這些人本來自己就已經不具有清淨觀,加之又不願意長期持久地修清淨觀,他們認為反正我沒有清淨心,就順其自然吧,如此也是很快樂的,而不願意改正自己的惡行。(這些人純粹是破罐破摔、將錯就錯、自暴自棄、自甘墮落,孰不知沒有清淨心也是可以改變的。如上所說,與具正信的道友相處,多觀想師長的功德,逐漸就會改過自新的,並且親近師長也有無量功德。)

有的人也滿不在乎地說:「既然對師長不能觀清淨心,那也是無所謂的,獨自住在偏僻的山裏修法也是很好的。」你們對師長連一顆清淨心都不能觀想,那煞有介事地修法又能有什麼利益呢?難道佛陀沒有說過大大小小的一切功德均依賴於師長嗎?而且,對師長能生起信心、觀清淨心的主因就是要在師長身邊住下來,隨後全神貫注聽聞依止師長的甚深竅訣,交往那些對師長觀清淨心的同修道友,與此同時對師長修清淨觀。大成就者曾經請問金剛手菩薩:「生起信心之因是什麼?」金剛手菩薩答言:「如若依止如第二佛陀般的師長便可生起信心;如果與具有正信的道友相處也可生起信心。」

也許有些人會有這樣的想法:只要將師長觀想在頭頂上修清淨心就可以了,守在師長身旁又有什麼必要呢?這種人也實屬愚昧無知、智慧淺薄之徒。如果不在師長身邊,怎麼能聽受師長的講經說法?如果聽聞不到師長的講經說法,怎麼能斷除對教言的滿腹懷疑?如果沒有斷除對教言的滿腹懷疑,又怎麼能生起五道十地的功德?再說,如果我們要杜絕師長不歡喜的一切事情、對於師長歡喜之事盡力而為的話,如果說需要以三供養令師歡喜,無論是哪一種供養都必須親近師長才能做到。供養財物必須要面見師長而供養;恭敬承侍也必須在師長身邊,才能辦到;依教修行的供養也是同樣,要遣除修法的歧途障礙必須向師長請教,方能成就。

所以說,只有在師長身邊才能以這三種供養令師生喜。如若與師長遙遙相隔,那以三供養令師長歡喜就成了癡心妄想,根本是無法辦到的。

(五)相形見絀。

在當今時代,大多數人都認為依止師長的目的就是聽受教言,因為必須在聽聞教言的基礎上才能實地修行,所以應當首先在一年或幾個月當中依止師長,求得所有的教言後自己另找一處地方去修法,就可以了。有這種想法的人不乏其數,到處可見。

這些人求完教言後便像烏鴉銜著肉飛到別處去一樣,不顧一切地跑到其他地方去實修了。可是,你這樣做根本無法得到任何加持,恐怕只是徒勞無義而已。仲敦巴格西在依止色尊者師長期間,對其精心承侍,甚至包括放牧、清掃人糞、馬糞在內的事都盡心而做。後來拜見阿底峽尊者時,他心有疑慮地請問尊者:「先前我所作的善事中哪些最有意義?」尊者極為肯定地說:「在你做過的所有善事中,再沒有比你恭敬侍候色尊者師長更有意義的了。」如果以那諾巴尊者依止諦洛巴師長、瑪爾巴尊者依止那諾巴師長、米拉日巴尊者依止瑪爾巴師長那可歌可泣的事蹟來衡量的話,現在的有些人從師長那裏取得教言後,為了師長竟然連身上出點汗水的苦行都不能做,自己隻身一人去修行當然不可能生起任何功德了。前輩的大成就者們悉心畢力承侍師長,身語意付出了何等的代價,可以說是不惜粉身碎骨來積累福德資糧。

所以,僅僅憑著對教言的一知半解如何能生起功德,這樣做的人到底又是為了什麼呢?

(六)令師長歡喜極重要。

有些人根本未曾慎重觀察師長高不高興,一開始就心急如焚地對師長說:「希望師長儘快賜予我教言。」就這樣糾纏不休,最後他終於如願以償,得受了完整的教言。但因為上師是在無可奈何、心不歡喜、極不情願的情況下傳授的,所以這樣的教言不僅僅不能使他受益非淺,反而會深受危害。從前有一個人在博朵瓦格西毫無情緒時求得了不動佛的修法,結果事隔不久他就一命嗚呼了。坡穹瓦尊者對此表態說:「我認為他的死完全是由於在格西心情不悅的情況下求法的緣故。」如《藍色手冊》中云:「一切大乘之教規,令師歡喜最重要,師長極為喜悅故,一切所為具大義。相反教言雖具全,然彼不會得加持,故當努力令師喜。」

 

如果師長在滿心歡喜、心甘情願之下賜授教言,那麼所傳的教言即便是無頭無尾,也會得到巨大的加持;師長在心緒不佳的時候,所傳授給你的教言就算完整無缺、毫無錯謬,你也不會得到絲毫的加持。因此我們一方面要盡可能以三種方式(供養財物、恭敬承侍、依教修行)令上師歡喜,與此同時就是為了一、兩句教言,也需要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專心致志地聞受。如果一心只想儘快獲得教言,好去別的地方,這種惡心劣意只能斷送一切善根功德,對此我們應當時時刻刻謹慎提防,盡力避免。

我們為了能夠得到前所未聞的教言,此前要慷慨供養珍貴的財物,並且為了侍奉師長,必須有粉身碎骨、肝腦塗地也在所不惜的忠誠。已經獲得了教言後,為報答師長的深恩厚德也能一如既往地供奉自己珍愛的財物,以不顧生命、粉身碎骨的精神承侍師長。如果首先做到了這一點,那麼再循序漸進修行教言,便可源源不斷地填充福德資糧,從而自身心毫無費力就可以生起善妙的功德。

(七)掌握尺度。

最初依止63師長以三種供養如理如法令師歡喜,此後,自己在沒有達到對於美不勝收的妙欲、利養恭敬,如同肉食野獸對面前擺放青草一樣無動於衷,絲毫不生世俗貪戀的境界之前,萬萬不可冒冒失失脫離師長與同修道友的群體。離開師長道友、獨自避隱山中的修行人,必須是猶如獅子一樣完全具有獨立自主之境界的人。是在通過長期依止師長與道友斷除對教言的增益疑問,得到了真修實證的較高境界之時。到那時候即使一些大施主、大官員、大人物們對自己畢恭畢敬、頂禮膜拜,供養如天界的受用般令人眼花繚亂的財物,但自己卻能毫無貪執地拒絕,並能像見到不祥之噩兆一樣將這一切棄如敝屣瀟灑而去。在尚未達到如此高的境界卻如此而行,自己獨居一處,對於豐富多彩的財物以及眾星捧月般的尊敬愛戴貪執強烈、不知滿足,以此毀壞自相續,到那時不用說如日月般周遊,甚至會淪落到我執大得連世間人也不如而在碌碌無為中庸俗慘死的地步。

當前多數修行人由於依賴於某位大官員、大人物、大富翁提供豐厚的閉關資糧,仰仗這些達官顯貴得到名聞利養,於是非常內行地曲從這些人的情面、也善於運用虛偽狡猾詐現威儀的手段,口頭上也是巧言令色、甜言蜜語地恭維奉承,最終就會像耶哦的生平那樣白白地虛度了人生,這樣的修行者大有人在。我們應當深深省察自己究竟有沒有如此荒廢光陰。否則,隨著利慾薰心、貪得無厭惡習的驅使,在居心叵測地妄加袒護施主情面的過程中,不知不覺人生的旅途已走到了盡頭,這是多麼令人痛心的一幕啊!

16、一個人可以有兩個師父嗎?

有一個具備資格的師長就足夠了,但遍禮依止一百位師長也一樣沒有不對之處。師徒關係不一定是有特別儀式才建立的。如果你向一個人求法,他亦應求教了你,即使他所教的少至只是經上的一個字,你與他的師徒關係也就建立了,你必須終生視他為師長和視他與佛無異。如果在建立了師徒關係後對師長不尊重,就成了修行成就上的障礙。如果你有一百位師長,而你對其中一位不尊重,在其他九十九位師長處所學的都難以成就。一般來說,雖然你也可以依止多位師長而修學,但師長太多時反而有可能令你對修持之道的理解混淆,倒不如好好依止一至數位具德師長,老老實實地去承侍及修學。如果只是去聽佛法開示,而自己並非求法的人,心中亦未生出:「他是我的師長!」之念,則不一定要視講者為自己師長,但當然仍要對說法者生起如佛想之正確聽法心態。如果參與灌頂或自己求法,則師徒關係肯定是建立了,必須視授者為自己的其中一位師長。在一些較多人參與的灌頂或授戒法會中,授者不一定記得所有得法或得戒者,但這不代表師徒關係就不成立。

附:什麼是「根本上師」?一個人可以有多位「根本上師」嗎?

「根本上師」的藏文是Tsawai Lama,他是我們成就無上佛果的因。所有佛法的成就,無不源自依止根本上師。依止上師就似是一棵大樹的樹幹,一切佛法成就與證悟好比支幹及樹葉、果子等,它們都依靠樹幹而生出,全部源自大樹的主幹。如果缺少了主幹,就不可能有支幹、樹葉及果實了。「根本上師」並不是西藏獨有的新概念。不論南傳佛教、漢傳佛教或藏傳佛教,都源出於傳統印度佛教,而「根本上師」及依止師長的概念正是佛教的基礎概念。初修持的人,不需刻意尋找根本上師,應先行好好學習皈依及因果法門等,並尊敬依止所有你曾向其學習的師長。「根本上師」 就是最能令我們的心得益與進步的一位師長。誰是你的 「根本上師」,不需要你刻意決定,而往往是到時你自然知道的。你可以有多位師長,有些師長可能很有名氣,但有些或許只是默默無名的僧人。在師長之中,哪一位的教法對你最有益處,他就是你的根本上師。你的根本上師未必有名氣,也不一定說法善巧,甚至可能是從未正式登座說法的一位普通僧人。一旦你心中生起覺受,感到這個人就是你的根本上師,他就成為了你心中的根本上師,這過程並沒有任何儀式,你也毋需向這位師長請求或表白,即使他不知道你視他為根本上師也不要緊。自己的根本上師是哪一位,你要視為秘密,並無需要向人宣傳。事實上,「根本上師」似像是一個概念多於一個人物。如果你視某人為根本上師,你就要視他為你所有師長的總體,你所有的師長你都視為是他的化現;你應想著所有師長的體性是一體,也就是你的根本上師。透過供養承侍根本上師,你想著是正在承侍所有你的師長。你只需一位根本上師,而你要視自己的其他師長是他的化現,所以毋需多於一位根本上師,反正其他師長你一樣要去尊敬侍奉。一旦認定了根本上師,我們最好不要改變心意,否則利益不大。

附:如果發現自己之師長所作所為與佛法背道而馳,怎麼辦好呢?

我們必須在依止一位師長前詳加觀察,不是看到報紙宣傳便一窩蜂地前去依止。世間上的學問,我們尚須擇明師依止而學,何況生死、成就大事?如果已經依止了一位師長,我們就應該看他的功德,而不是去挑他的過失。如果他有什麼過失,你應該早在觀察期中決定不去依止。一旦已經在心中生起了依止心,再反悔就已太遲了。沒有人逼你去依止一位師長,這純粹是你個人的決擇。如果並未好好去觀察便盲目依止,只可怪自己了。如果我們以批評及狹窄的心胸去看,世上全都是有過失的人。即使佛陀再世,在你眼中也一樣會是充滿過失的。佛陀在世時的俗家親戚提婆達多便是一個好例子:他眼中的佛陀不但並非圓滿的聖人,反而是他的敵人,所以他還處處陷害佛陀。若透過智慧的眼光去看,你會發現原來每一個凡夫都有值得你去學習及尊重的特質,何況自己的師長呢?你眼中的師長之過失,極可能是你內心的反映而已,並不一定是師長真的有過失。如果你真的肯定師長在客觀上有過失或根本沒有真正之不斷傳承等情況,最好是悄悄地疏遠而另尋師長,但絕不可批評已依止之原來師長,心中仍要視他為自己的師長中之一位。在傳統中,一個修行人可以有多位師長,所以再依止其他大德是沒有過失的,但謗批自己之任何一位師長則是不如法的。如果你已與某人建立了師徒關係(即使只是在心中依止而並無告知師長),就不要再批評他。你儘管可再依止其他師長,但不要評謗原來的師父。其他人如果與他並無師徒關係,這個人又的確真的有很大的根本過失,或許還可出言以維護正信佛教的形像,但作為徒弟的你就不要插嘴了。總而言之,依止一個師長前要觀察入微,依止後就要視師如佛了。

17、應該怎樣聽聞佛法?

(一)聽聞的規則與道理。

(1)思維聽聞佛法的殊勝利益。龍樹菩薩在其《聽聞集》中寫道:「由聞知諸法,由聞遮諸惡,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大意是說,由於聽聞講經說法,就能知道、明白宇宙萬事、萬物的真相,建立正確的見解,得大智慧,解除疑惑,明辨善惡,從而避免錯誤,解脫煩惱,身心健康,快樂無憂,脫離生死大苦。如禪宗六祖慧能,就是聽聞《金剛經》而開悟,得大智慧、大辯才、大快樂,其《六祖壇經》,傳遍天下,影響中國文化至深至遠,公認為中國文化之經典。

一位學佛的醫生慶倖自己能聽聞到佛法,她說:我們在學醫時,我們念病理、內、外、婦、兒……種種的科別,裏面所講的眾生種種痛苦,就是佛經的註腳,可以說是給佛經的「苦諦」作註解。念下來,會發現我們所學的東西,樣樣不離佛法。在念組織學的時候,電子顯微鏡顯示告訴我們,細胞膜上有孔,後來又發現,孔上又有膜。所以,當我們在念《華嚴經》的時候,更容易瞭解到「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一一佛處眾會中,我見恒演菩提行」的偉大。念一念「在一毛孔中轉大法輪」的句子,就覺得很有意思。

佛陀在古時候就講過,我們的身體裏有好多、好多的蟲啊!當我們念了醫學以後,發現白血球的運動、變形蟲的運動,它一下子在血管裏頭,一下子鑽到血管外頭,哪里有問題,它就奔赴而去了。這些佛陀在二千多年以前就已經講得很清楚了,不需要搬一個電子顯微鏡,這是何等的大智慧啊!他老人家也不需要拿一個天文望遠鏡就可以說:「有世界如盤形,有世界如洄復形。」(不同的星系)

我們上解剖的時候,更容易瞭解「緣起性空」的道理,而容易練習不淨觀。一個人的眼睛、鼻子、頭髮都還在,可是他的呼吸沒有了,一切都停了,本來你可以跟他握握手、談談話的,但是,現在你看著他竟然無語以對。再把他一樣一樣的割開,發現人在哪里呢!我在哪里呢?我們應該由這種分析上慢慢的來思考一下,進而體會《心經》上所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的道理。以前在法師講到淨色根的時候,曾經回想到我們在念「神經」的時候,講到「痛覺」,或是其他的感覺傳導,說穿了,只不過是細胞內外的一些鈉離子、鉀離子出出入入電位改變,一些化學物質傳送而已。它出它入然後又大概各自回去,就是這樣,那就是平常我們所執著的「痛」,或是我們平常所執著的觸覺、歡悅或是痛苦啊!從這些裏頭,一樣一樣的來回想,才發現,其實佛陀老早就把這些醫學的道理說得很清楚了,只是我們現在用不同的文字、不同的敘述來看而已!

佛經天天念,不懂也念,但願書念千遍,其義自現。後來,發現這都用上來了,最近才慢慢體會到《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裏頭所講:「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當我到醫院去以後,我發現不僅是「十二如來在一劫當中」,我發現每天都有好多的「如來」(病人),敲了我診察室的門,進來告訴我苦、集、滅、道的道理,來教我念佛,來提醒我要提起這一念佛號,免墮生死輪迴。本來學佛學得很散漫,在過去總是覺得念一句阿彌陀佛,這是很簡單的,五逆十惡念個十句都能夠往生,這有什麼難呢?哎呀!像我這個樣子,決定沒有問題!行醫以後,每天那麼多尊的「如來」(病人)來「演戲」教我,演出了這種念佛的困難性,才叫我整個心境改變了,不敢再輕忽,也才發現到佛菩薩是何等的慈悲!佛菩薩為我們,如此倍嘗辛酸!當我到腫瘤科以後,更加體會到佛菩薩在教導眾生的時候的那種心境。

無始劫以來,佛陀眼看著我得那麼重的「病」,伸著手一直要拉我,但我一直不肯接受治療,至今流浪生死,備受眾苦。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裏面互相猜忌、互相懷疑,習慣了以後,我們不能夠相信任何的好事,我們不敢相信阿彌陀佛老早老早為我們苦心設計了一個極樂世界,在那邊等待我們,每天每天在那裏等待我們,伸著手,準備接引我們到那裏去,我們已經失去了這種相信的能力了,在這段時間,我才慢慢體會到,佛說淨土法門是難信之法。在醫院裏幾乎每一位病人來告訴我一個不一樣的故事,告訴我一段不一樣的法,來提醒我們念佛;用一種不同的角度,一種不同的激勵方法來教我們念佛,這時候才發現到:原來每一個眾生,都是我們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物件,他來教我們怎樣往上求佛道,怎樣往下度眾生,就好像觀世音菩薩所拿的楊柳枝一樣,楊柳枝心是向上的、堅實的,但是它的枝條是柔軟的、向下的,我們在學習當中,必須要同時學得楊柳這種堅硬的枝心向上,以及這種柔軟的枝條向下。當我們換了一個角度的時候,當我們用一種學佛的心來學醫,用學佛的心來行醫的時候,這一切似乎都變了!慢慢才體會到所謂的「平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有一個十五歲的小女孩,是鼻咽癌,她告訴我:「喝牛奶的時候像刀子割喉嚨一樣,幾天幾夜喝不下一點東西。」 她只是一個小小的孩子,這麼大的壓力與恐懼,常使她瞪直了眼睛,呆呆地躺在床上。由於觀察病人的痛苦,聽他們細訴,我才明白原來餓鬼、地獄的苦,不是像我原來所想像——「是佛怕人做壞事講來嚇人的。」也才深信佛是真語者、實語者。我也感受到烤鴨的呼喚——我的內心跟看到病人是一樣的難過!「菩薩畏因,凡夫畏果」。我們怎麼曉得,今天我們加在烤鴨身上的痛苦,來日不是這樣的加在自己的身上呢?這種痛苦使她念佛,她和她媽媽也發心皈依,受五戒了,當我為她們講解殺生戒時,她的媽媽流著眼淚說,一直到她看見女兒在生死邊緣的掙扎,皮膚焦爛的苦,她才瞭解過去殺雞時,刀子加給雞脖子的痛苦。佛菩薩教人念佛的方法有很多,為什麼一定要等如此千般受苦才回頭呢?

還有另一位鼻咽癌患者,他的腫瘤很大、爛穿了皮肉,頸總動脈都可以看得見,一個眼睛大,一個眼睛小,臉都已經歪了,頸動脈大血管破裂,血流得一蹋糊塗,在這個時候,我教他念佛,沒有想到,他真的能夠把持住這一句佛號,一句又一句地念,他的聲帶已經受到了腫瘤的破壞,念佛已經不能夠念出聲音來,他用沙啞的聲音告訴我說:「我在這裏修身養性,我在這裏反省我一生所作所為,什麼事做錯了,我很想去做一些善事,當我好起來的時候,請你帶我到寺廟去。」我心裏很難過,為什麼我們一定要等到這一天,才想到「我要去做善事,我要去寺廟?」請問大家,我們平常身體健康、精神飽滿的人,每天有沒有這樣的用功來念呢?我們一定要等到這種力不從心的時候嗎?當我們像他一樣痛苦的時候,有沒有像他這種忍耐力來念佛呢?若靜坐的時候,念佛有十分的工夫,亦即念得一百句是一百句,沒有一句打失;念得一萬句是一萬句,沒有一句打失,才是十分的工夫。靜坐中有十分的工夫,動中只有一分;動中有十分的工夫,睡夢中只有一分;睡夢中有十分,病中只有一分;病中有十分,臨命終只有一分,我們有多少的工夫能夠來經歷這種生死的考驗呢?我看著他的時候,陪著他念佛,念到我淚流滿面,想到佛在《地藏經》裏面咐囑地藏菩薩的話:「勿令眾生墮於惡道中一日一夜。」看著他人也看著自己,在這個六道輪迴中生死流轉,不知要到幾時?而佛菩薩那麼慈悲,甚至不忍心讓我們墮到惡道中一日一夜,輾轉反覆,一勸再勸,誠如靈山寺佛堂上題的對聯:

累吾化身八千次

為汝說法四九年

若不覺悟,我們怎麼對得起佛陀呢?

另外一個鼻咽癌的女病人,才二、三十歲,半夜裏她在別的醫院裏,呼吸困難(因腫瘤壓迫呼吸道),被送到我們醫院來急救,作氣管切開術。而氣管插管急救無效,早上就斷氣,血壓、心跳也都測不到了,家屬在辦離院手續!我一看,人已經斷氣了,那時候內心感到很難過,在耳邊跟她說:「你在短短的生命中,已經經歷了那麼大的痛苦,在這個時候,請你提起正念跟我來念佛。」因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此時唯願佛慈悲攝受。我在旁邊一句又一句地念,沒有想到,她竟然淚流滿面,當時,我把加護病房的護士請過來,告訴她們:佛法所說的人在呼吸停止以後,「八識」 64還沒有離開,得到了證實。我們千萬要善待一個臨終的人,我們千萬要善待一個所謂「死掉的人」。面對死亡,我每次都會記得她流下來的眼淚,希望大家也能夠記得!

當深入瞭解一個眾生的苦楚,傾聽他們夜晚的呻吟時,才會體認到佛為什麼要一再一再地來說這個「苦」字,佛法並不是悲觀的,佛已經用他的大智慧,看到我們所受的種種苦,所以,他才來說這些法,為的是叫我們不再吃這樣的苦頭。

在我值班室的隔壁住著一位年老的病人,從他的臉可以看得出來,他是一個相當有學問修養的人,據說他以前是大學教授,每天我進去的時候,從來沒看他張開過眼睛,大、小便不能控制,就泡在這個屎尿堆裏面,過去曾經是一位有學問、有地位的教授,今天卻躺在這個屎尿堆中,不省人事,也沒有家屬來照顧他,每天我進病房的時候,就在他耳朵邊喊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總是把他叫一叫,搖一搖。這天,他竟然很出乎意料之外的,念了二聲阿彌陀佛,而且他奮鬥著合掌,他想要念,但是那二聲過後,我卻沒有再聽到第三聲的佛號。大家想想看,這就是「老」啊!想要合掌念一句的佛,想要奮鬥出一句的阿彌陀佛,都這麼難,我從他的眼睛裏面,看到他的意願,卻聽不見那個聲音,原來,老來念一句佛,是娑婆世界的大難事啊!想想生、老、病、死,想想人生的種種痛苦,現在就應該加緊用功學佛、念佛啊!

因此,我們應以五種思維,聽聞佛法:第一、思維佛陀在世極其珍貴難遇,佛法在世也極其珍貴難遇,因此,應作珍寶想。第二、思維聽聞佛法,能不斷增長智慧,因此,應作眼目想。第三,由於得到大智慧,能有正確的見解,對於事理才會有正確的認識,才能通達宇宙、人生一切之總相(空相、真相)和別相(差別相),因此,應作光明想(象徵智慧)。第四,思維聽聞佛法,身體力行,最終能得到涅槃菩提果(佛果),快樂無憂,因此,應作殊勝利益想。第五、思維聽聞佛法,現在也能得到成就佛果之因緣,即得到止(定)觀(慧)之樂,法喜充滿,因此,應作法喜無過失想。如此思維,即是思維聽聞佛法之殊勝利益。應反復思維,方能歡喜聽聞,方能入佛門,方能接受佛陀之教育,方能得到殊勝的大利益。

(2)對佛法和法師恭敬供養。《地藏經》云:「專信恭敬聽聞法,不應於彼起譭謗。於說法師供養者,謂於師起如佛想。」大意是,要專一、淨信、恭敬地聽聞佛法,不可譭謗。對講經的法師,要像對佛陀那樣,恭敬供養,不應挑剔法師的毛病,諸如持戒不嚴、出身低下、相貌醜陋、語言粗俗、話不悅耳等。聽聞佛法時,應按照以下六條要求自己:第一、謙虛律己。所謂慢(傲慢)如高山,法水(比喻佛法)不入。第二、按時聽聞。第三、恭敬供養。第四、不應瞋怒。第五、如法修行。第六、不求法師過失。所謂:觀德莫觀失。所謂: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這樣才能身心受益,有所長進。正如印光大師所說:「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無恭敬而致褻慢,則罪業愈增,而福慧愈減矣。」 (《(正)復鄧伯誠書一》)

可見,得到佛法殊勝利益的關鍵,就是懇切至誠,十分恭敬。

(3)正式聽聞的規則與道理。首先,斷除三種過失。第一、人雖在場,心不在焉,聽而不聞。第二、雖然在聽,但心不清淨,自以為是,聽不進正法。第三、心不專一,不能堅持,不能牢記。

這樣聽聞佛法,得不到殊勝的大利益,因此,應斷除以上過失。聽聞時,應一心專注,如理(按照佛法)思維,反復憶念。還應作以下六種觀想,對治上述過失。

其次,具足六種觀想。第一、應觀想自己像病人。什麼病?貪(貪得無厭)、瞋(憤怒報復)、癡(不信因果、任意妄為)等,此乃三毒,害人害己,引發種種痛苦和煩惱。第二、應觀想說法師65像醫生,親近聽聞,恭敬供養,依教奉行,治療病苦。第三、應觀想說法師所講佛陀的教誡像藥品,能治大病,故應珍視、憶念,牢記在心。第四、應觀想精勤修行像服藥治病。如果看了醫生不吃藥,病能好嗎?對法師所講佛陀的教導,若不依教修習,則不能對治貪、瞋、癡等大病;若不持之以恆、認真專一、長期修行、身體力行,則無法解脫種種痛苦和煩惱。第五、應觀想說法師就是佛陀,至誠恭敬。第六、既然佛法有如此功效,我們當然希願優秀的法師來弘揚,使正法久住世間,造福社會,利益一切眾生。

正如印光法師所說:「大覺世尊,善治眾生身心等病,善使天下太平,人民安樂。心病者何?貪瞋癡是。既有此病,則心不得其正,而逐情違理之念,熾然而起。此念既起,必欲遂己所欲,則殺盜淫之劣心,直下現諸事實矣。所謂由惑造業,由業招苦,經塵沙劫,無有了期。如來憫之,隨彼眾生之病,為之下藥。為彼說言,貪瞋癡心,非汝本心。汝之本心,圓明淨妙,如淨明鏡,了無一物;有物當前,無不徹照。物來不拒,物去不留;守我天真,不隨物轉。迷心逐境,是名愚夫;背塵合覺,使入聖流。人若知此,心病便愈。心病既愈,身病無根;縱有寒熱感觸,亦無危險。心既得其正,身隨之而正。以既無貪瞋癡之情念,何由而有殺盜淫之劣行乎?人各如是,則民胞物與,一視同仁。又何有爭地爭城,互相殘殺之事乎?以故古之聰明睿智之王臣,無不崇奉而護持者,以其能致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不識不知,致太平於無形跡中也。」 (《(續)香光蓮社三聖殿記》)

總之,應如此發心:為利益一切眾生,我希願成佛;為了成佛,現在應修學成佛之因緣;要知道此因緣,需聽聞佛法。因此,應思念聽聞佛法的殊勝利益,持之以恆,經常反復聽聞,勇猛精進,斷除三種過失,正確聽聞。

18、講經說法的規矩是什麼?

在佛教傳統上,開大座講經說法時,有一定的規矩。這種規矩有兩種主流,一出自印度那蘭陀佛教大學,另一乃印度超戒寺傳統,這兩種說論規矩都是正確的。超戒寺說法的規矩,是要在說正題前,先說明:第一、造論者之權威性;第二、所說教法本身之特點;第三、說法者與聞法者該依的規矩。前二者是為了令聽眾知道將說之法的來源清淨(源於佛陀)、有傳承(歷代祖師)、有依據(經、律、論),而且令聽眾生出敬信心。

講經說法必須有清淨的傳承。想聽或講一個法門的人,首先要弄清楚其傳承來源。如果是學一部論,有一些問題我們必須弄清 —— 這是誰著的論?傳承依據是什麼?是否繼承印度諸宗大師之思想與傳承?抑或是著者自己的「創作」?如果是自己的「創作」,如果來源、傳承及依據不能確定清淨及可靠,則所學到的不一定是佛法!若依之修持,所得之「證悟」極可能是連本師釋迦牟尼也沒聽過的「證悟」 ,便有捲入歪門邪道的危險。

口傳必須是口耳相傳,歷代不斷。很多人以為自己看看經文就行,其實傳承是十分重要的,傳承之加持亦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只靠自己的猜測、想像,以凡夫的心態理解,信口開河,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很容易誤解、歪曲,甚至流於歪理邪說,誤導自己,也誤人子弟。實為佛門之不幸。因此,《憨山66大師費閑歌》中說:

修行容易遇師難,不遇明師總是閑;

自作聰明空費力,盲修瞎煉也徒然。

得到明師(參見12問:善知識的標準)的指教,就是傳承,可以避免盲修瞎煉的危險。如果是「我認為如何如何」,「我的看法如何如何」,「我要如何如何」,「我的見解如何如何」 ,「我想如何如何」等等,那所說很可能是「我」法,不一定是佛法!這樣的「我」法,最好不說、不聽,否則有走入錯路的危險。而應該說:「經、律、論如何寫的」,「佛陀、菩薩如何教導的」,「祖師如何講的」等等。佛弟子必須保持這種傳承的清淨無誤,不要令此傳承變質、歪曲或受到污染。否則必害人又害己,為佛門之大患。

講經說法之規矩分四部分來講述,一為思維說法的利益;二為對法及佛尊敬;三為說法的正確方法;四為應否說法之準則。

(一)思維講經說法的利益。

《勸發增上意樂經》中寫道,講經說法有二十種殊勝利益,例如成就智慧、諸佛護持等等。我們雖不為自己的利益而說法,但講經說法的確能感召這許多益處,這些利益亦有利於我們的修持。

以上所說利益,不限於開大座講經說法者方能獲取。在日常中,不論出家或在家眾,亦不論是否師父之輩,如果我們對朋友非正式地講說佛法,或對畜牲念誦真言67使其聽聞,甚至是在誦經咒時觀想非人68、龍族、鬼類等也來聽聞,都屬於法布施69,所以亦得同樣利益。

(二)對佛法及佛陀尊敬。

佛陀在說法時,尚且要對自己所說之法表示尊敬而親手佈設法座。我們在說法時,也應像佛陀般對將說之法生敬重心,說法者同時也應憶念佛陀的恩德。

(三)講經說法的正確心理與方法。

在內心上,說法者不應有贊自謗他的心理,不可因自私而存有密不示人之心,亦不可因為懶惰而拖延說法,而應有慈悲心。為了名聲及吸引徒眾而說法的心態,是最要不得的。同時,前述聞法者之六種想法,除卻第四條對說法人并不適用以外,說法者亦應具備,即必須把聽法者視為病人、把佛法視為良藥、把自己視為醫師、對佛陀念恩及願正法久住。

在說法程式上,我們應先作沐浴及換上乾淨的法衣。在步向法座時,應發起清淨的說法動機(為利眾生願成佛),(在藏傳佛教中還要)觀想當天將說之法的歷代祖師,最上方為第一代祖師,最下方是得自該法傳承的恩師,然後我們對法座頂禮三拜,方可上座。上座後,觀第一代祖師降下融入第二代祖師,第二代祖師又降下融入第三代祖師……最後他們輾轉全融入了自己的上師之中,然後上師降下而融入坐在法座上的自己的身心中。

在上座坐好後,必須誦念《金剛經》文句: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樣做是為了提醒自己:「我現在雖暫時在高座上說法,但這也是無常!」以防自己生出傲慢的心,自以為是個大法師。

然後,聽者與講者共誦《般若心經》,再由聽者供曼達及誦求法偈句,說法者先以額頂觸將說之經論以示尊敬,然後全體同誦皈依文。

法會中誦皈依文時,聽眾與講者所誦內容有少許差別。

聽者應誦:

行者皈依直至成正覺,佛陀正法以及聖僧眾,

因作聞學等諸修持故,願證佛境利普有情生。

說法者則誦:

行者皈依直至成正覺,佛陀正法以及聖僧眾,

因作講說等諸修持故,願證佛境利普有情生。

最後,說法者應作說法手印,并誦:

天與非天人與非人王,及帝釋等護持正法眾,

佛陀善說寂靜安樂因,我今宣說請臨聽正法。

有些天神及非人眾生亦信佛法,但他們天性有極度的潔癖,不能忍受與人一起坐在地上。我們雖無天眼能看到天神及非人等,但他們或許亦會來臨聽法,所以我們在心中准許他們坐於虛空中聽法。

然後,我們便可開始說法。在說法中,應依據佛說經典,輔以諸論所說,再加上個人或自己師父的體驗心得,絕不可憑個人臆測而主觀地亂說,亦不可夾雜地、無條理地演說,更不可跳過難講的部分而專挑易講的部分。在正常情況下,我們應儘量保持舉止優雅及舒顏微笑,令聽者對正法心生歡喜。

(四)應否講經說法之準則。

除特殊情況外,在無人請求時,我們不應主動正式登座說法。立者不應為坐者說法,坐者不應為臥者說法,坐低座者不應對坐高座者說法。此外,對帶著武器、騎在馬上或者戴帽來聽法的人,我們亦不應說法,以示對法之尊重。當然,這些是為了尊重佛法的緣故而存在的規矩。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可以略為開許,譬如聽法者已病至不能坐起時,因為他并非因不敬法而臥著,我們亦可說法;在某些地區的民族文化中,他們是終生必須戴帽的,而這并非不尊重佛法,在這些情況下亦或可酌情開許。

有關這些,其實聽法者也應留意,例如在聽法時不應戴帽及帶兵器、應恭請說法者居上座而說法等等。這些都是佛教的教法傳統,是為了表示對佛法的尊敬,并非是為了讓說法者感到高人一籌。

以上所說的或許較為沉悶,但如果我們沒把初始的部分搞對,後來所作的一切均為浪費時間,所以我們必須重視這些前面的細節。

日後大家聽法時,乃至日後大家有機會應求而說法時,都應依循。

附:所謂「自創的佛法」,算不算佛法?

佛法是指佛陀所傳之法。佛法分顯密兩個部分,顯法佛經稱「三藏」,即經、論、律三藏;密法佛經稱「四續」,即事、行、瑜珈、無上瑜伽等四續經。三藏、四續都是佛陀所說,或大菩薩所說,而佛陀親自認可之法,是佛祖開寂後,由菩薩、阿羅漢大弟子經過數次結集,整理成文字資料流傳下來,後來又翻譯成各種文字的。凡是顯宗佛法都有三藏經典和龍樹、彌勒、無著、世親等佛陀親自授記解經的大菩薩所作的經論的經典根據;凡是佛弟子所作的論釋,都是佛經的解說,沒有一樣是自己新創的;凡是密法都有密續部佛經的根據。「佛法」只有立教、宣傳的教主佛陀才有資格說,因為佛法是斷二障,證四身,獲遍知的無漏大法,只有親斷二障,親證無上果位成就的佛陀才有現量經驗和說法的「四無礙」和「四無畏」智慧,別說無明覆蓋的凡人,就連十地菩薩都沒有創造佛法的資格。懂得這個道理,我們就會知道,那些所謂「自創」、「自悟」之法,都是魔入心竅,弄虛作假,亂法害人者的所為,一律不可信奉。若三寶正信弟子,信奉宣揚此類「人造佛法」,虛假佛法,就會違犯三皈戒律而毀壞善根。

附:講經說法和聽聞完結時應該如何做?

講經說法和聽聞完結時,聽、聞雙方應恭誦《菩提道次第願文》等回向文,或《回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所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在離開時,聽眾不可像電影院散場般一哄而散,而應猶如不捨得走似地魚貫離場。這些是為了依循傳統及為了積集吉祥的緣起。應將所有功德回向眾生和佛果(為利眾生願成佛),這樣,才能得到上述所有殊勝的大利益。正如印光法師所說:

「日用之中,所有一絲一毫之善,及誦經禮拜種種善根,皆悉以此功德,回嚮往生。如是,則一切行門,皆為淨土助行。猶如聚眾塵而成地,聚眾流而成海;廣大淵深,其誰能窮?然須發菩提心,誓願度生;所有修持功德,普為四恩70三有71法界72眾生回向。則如火加油,如苗得雨;既與一切眾生深結法緣,速能成就自己大乘勝行。若不知此義,則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見;雖修妙行,感果卑劣矣。」 (《(正)與徐福賢書》)

「須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間福報,而自得世間福報。【如長壽無病,家門清泰,子孫發達,諸緣如意,萬事吉祥等】若求世間福報,不肯回嚮往生,則所得世間福報,反為下劣。而心不專一,往生便難決定矣。」 (《(正)與陳錫周書》)

「你要曉得,來生做人,比臨終往生還難。何以故?人一生中所造罪業,不知多少。別的罪有無且勿論,從小吃肉殺生之罪,實在多的了不得。要發大慈悲心73,求生西方,待見佛得道後,度脫此等眾生,則仗佛慈力,即可不償此債。若求來生,則無大道心,縱修行的功夫好,其功德有限;以係凡夫人我心做出來,故莫有大功德。況汝從無量劫74來,不知造了多少罪業;宿業75若現,三途惡道76,定規難逃;想再做人,千難萬難。是故說求生西方,比求來生做人尚容易。以仗佛力加被故,宿世惡業容易消;縱未能消盡,以佛力故,不致償報。」 (《(三)復智正居士書》)

「當須發決定心,臨終定欲往生西方。且莫說碌碌庸人之身,不願更受,即為人天王身,及出家為僧,一聞千悟,得大總持77,大宏法化78,普利眾生之高僧身,亦視之若毒荼罪藪,決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如是決定,則己之信願行,方能感佛;佛之誓願,方能攝受。感應道交79,蒙佛接引,直登九品80,永出輪迴81矣。」 (《(正)復高邵麟書三》)

「回向發願心,謂以己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一切眾生,悉皆往生西方;若有此心,功德無量。若只為己一人念,則心量狹小,功德亦狹小矣。譬如一燈,只一燈之明;若肯轉燃,則百千萬億無量無數燈,其明蓋不可喻矣,而本燈固無所損也。世人不知此義,故止知自私自利,不願人得其益。」 (《(三)復章道生書》)

「回向者,以己所修念誦種種各功德,若任所作,則隨得各種之人天福報。今將所作得人天福報之因,回轉歸向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作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以至將來究竟成佛之果,不使直得人天之福而已。用一回字,便見其有決定不隨世情之意;用一向字,便見其有決定冀望出世之方。所謂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也。所作功德,人天因也,回而向涅槃之果。所作功德,生滅事也,回而向不生不滅之實相妙理。所作功德,原屬自行,回而向法界一切眾生,即發願、立誓、決定所趨之名詞爾。有三種義:一、回向真如實際,心心契合。此即回事向理之義。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圓滿。此即回因向果之義。三、回向法界眾生,同生淨土。此即回自向他之義。回向之義大矣哉!回向之法雖不一,然必以回向淨土,為唯一不二之最妙法。以其餘大願,不生淨土,每難成就;若生淨土,無願不成。以此之故,凡一切所作功德,即別有所期,亦必須又復回向淨土也。」 (《(三)復愚僧居士書》)

印光法師慈悲心切,再三囑咐,深恐我們走錯路,受大苦。我們應當反復念誦,牢記在心。一心念佛、學佛,求生西方,成佛度眾生,報父母恩,報師長恩,報祖國恩,報眾生恩。

19、佛教是宿命論嗎?

佛門常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有人便以為這是宿命論。其實不然。講因果報應,正是為了改造命運。因為,所謂命運,就是因果的相續,榮辱毀譽、成敗得失,皆有其因。所謂幸福不是毛毛雨,不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因此,要得善果,要得健康、幸福、快樂,要得財富、智慧、長壽,必須先種善因,必須為其創造條件。因此,生死輪迴有其原因,而解脫生死輪迴也必須從因入手。因此,改善原因和條件,就是改造命運。因此,明瞭因果報應,正是為了改造命運。因此,佛教的人生觀是積極、快樂的人生觀,而且是大積極!絕無悲觀厭世之消極!因此,佛家講因果而又不落宿命。這正是佛家的善巧與智慧所在,這也是佛家對人類的最大貢獻。試想,還有什麼比改造自己與人類的命運更重要的事情呢?因此,佛陀先講四諦,闡明人生之苦,分析苦之原因,發現滅苦之道,徹底改造命運。因此,講因果,既意味著隨緣,又意味著精進;既意味著逆來順受、泰然處之,又意味著改造命運,順受果報而又當下努力,耕耘未來。正是精進與隨緣不二,順受與能動不二。因上精進,果上隨緣。

為什麼要隨緣?為什麼要逆來順受?為什麼要泰然處之?因為是自己造的因果,當然要由自己來承擔。所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為什麼還可以改造命運?因為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裏,自己可再造善因善果,解脫痛苦、煩惱與不幸,走上快樂與智慧之路。那麼,如何改善命運呢?佛家認為,要福慧雙修。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修福,自淨其意是修慧。因為,智慧就是清淨心的起用。這就是學佛,這就是修行,這就是人生。

為什麼要福慧雙修呢?正如一位法師所說,福與慧猶如水和魚,要以福德之水養智慧之魚。淨空法師40餘年學佛的歷程便是明證。他40歲以後命運開始轉變,得到大福報、大智慧,得到健康、長壽,正是遵循佛陀的教導,弘揚佛法,利益眾生,造福社會的果報。明朝人袁了凡,以其一生的實踐,驗證了因果報應、命自我立、命由我造的真諦。因此,印光法師大力提倡學習《了凡四訓》。

印光法師在序文中說:「袁了凡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命自我立,福自我求。俾造物不能獨擅其權。受持功過格,凡舉心動念,及所言所行,善惡纖悉皆記。以期善日增而惡日減。初則善惡參雜。久則唯善無惡。故能轉無福為有福,轉不壽為長壽,轉無子孫為多子孫。現生優入聖賢之域,報盡高登極樂之鄉。行為世則,言為世法。彼既丈夫我亦爾,何可自輕而退屈。」

淨空法師闡發道:我們要扭轉自己的命運,改造自己的體質,只要如法地做,快的,三個月就能辦到。再慢,就是講業障深重,三年一定見效,可見得不難。我們願不願意改造自己的命運?「福自我求」,那一個人不想求福呢?求得到求不到呢?答案是求得到。如果懂理論,懂方法,如理如法,便能自求多福。若不明道理,不懂方法,誤以為初一、十五到廟裏面去拜拜,燒幾枝香,供養幾根香蕉,福就來了,那有這種道理!真正的福報是什麼?「心地清淨」就是最大的福報,這是福德的根基。

功過格一書,規定一切善惡行為,應得功過數量。了凡居士有耐心,天天記。不但他自己記,他的夫人也是如此。她不識字,用鵝毛管點朱砂,功點紅的,過點黑的,她用這個辦法去記。我們想想看,不識字的人,她也能修,也能改造命運。

先賢如周濂溪、朱晦菴、邵堯夫及韓魏公、蘇文忠公、俱受持此功過格,信受奉行。這幾位都是過去的大儒,韓魏公是韓琦(宋朝的宰相),蘇文忠公是蘇東坡,這些人都是這樣來受持功過格,是我們要認真學習的。

最初修的一定是善惡參雜,我們每天記下來的,有善有惡,混雜在一起。慢慢地善多惡少,幾時做到「唯善無惡」,功過格一打開都是善沒有過惡,只要做到這一天,命運就轉變了。換句話說,三個月做到,三個月就轉變;三年做到,三年就轉變了。怎麼轉法呢?我們哪一天功過格一打開,只有善沒有過了,從那一天開始,命就轉過來了。袁了凡就是這樣改造命運的。

我們要回頭來想想自己,是不是自暴自棄?如果不能效法前賢,就是自暴自棄。換一句話說,我們要不能在三年之內把命運改轉過來,就是自暴自棄。

講因果而又不落宿命,改善命運的的理論基石,則是緣起論。佛陀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證悟一切萬有都是從因緣所生起的,沒有一件事物能夠例外;所以「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緣起性空,性空緣起」,就成為一條永久不變的定律;佛就叫這定律為「緣起」。

緣起的人生宇宙,是一個處處關連的關係之網。如像花園裏的一棵樹,要靠種子水分土壤種種因緣,才能夠生起存在,這叫「緣起」。其實生長這棵樹的種子水土等「因緣」,本身還是要靠別的因緣;因緣又要靠因緣,這樣推廣開去,可以牽涉到一切萬有。反過來說,這棵樹可以培植風景,長大後木材可以砍來做家器,而家器又可以供人應用;由因緣所生的樹,又可以做別的東西的因緣,推廣開來說,物物相助,又可以關涉一切萬有。萬物助長於一物,一物又可以關連到萬物,宇宙萬有,就是這麼樣一個互相關連的關係之網。

又如一個人的生存,小時要靠父母的養育,長大了要受學校的教育,還要靠朋友的幫助;衣食住行一切生活物資,要靠農人、工人、商人的供給;生存的保障,要靠國家的組織,軍警的衛護。必須要有這種種的「因緣」,一個人才能夠生存。同時,一個人也必然要盡他的智識能力,去替社會做事,給別人作「因緣」。「你種田,我織布,他蓋房屋給人住」;人類是社會的動物,社會是群眾分工合作的組合,它的相依共存緣起關係,是更明白的。所以,人生社會也是這麼樣的一個互相關連的緣起之網。

萬有都是緣起相關的,宇宙間沒有一件事物,可以離開別的事物而單獨存在;社會上也沒有一個人,可以離開其他的人而單獨存在的。個人既需要社會群眾的助力才能夠生存,也就應該貢獻自己的能力給社會群眾,去幫助別人的生存。「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一切來自群眾,一切還歸貢獻給群眾。不要把私人的利益看得太重,而忘記了我所依存的社會群眾。而應該將個人融化在社會群眾中,去為社會群眾服務謀福利,明白緣起的道理,才能真正的「無我為人」,互助合作。

「業」這個字,就是行為或造作的意思。凡是有意向的任何行為,出自身口意的,都可以叫做業。一般人所說的,一切善或惡的行為,都可以構成業。換句話說,業可以解作道德或不道德的意志力,即一切意志力的動作反應,或結果。「業」這個字也可解釋為因果。

「業」既是意志力的反應,那麼,由意志力造作的善惡諸業,這些業的種子,都藏在阿賴耶識中,種子遇緣會現行的,到現行時果報分明,一定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即所謂業力不滅的因果律。《雜阿含經》說:

「你所播下的種子,

你便由此收到同樣的果子;

作善的人收到善的,

作惡的人收到惡的;

播出來的是什麼種子,

你便嘗到什麼果子。」

上面說的正是業力的因果律,是人人自作自受,誰也不能代替。你有了這個結果,就是那個因種而來。好比種子生出了果子,果子就是從那種子而來。這正是因果不昧,果一定是從因中的種子,開花結成的。

佛陀教人信業力,信因果,依業力的因果律說業報有三時業:(一)順現受業,即現生造業,而現生就受果報。(二)順次受業,即現生造業,而次生受果報。(三)順後受業,即現生造業,而二生或多生後受果報,這就是從過現未三世,說明因果是不會消滅的。如是因得如是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就是業力因果律的定理,誰也不能逃避。只有把握純正的善意,使行為純善,有慈愛、容忍、寬恕、不爭、不執的美德,向利他的善業去努力,幸福的花果才能成熟。。

因緣生萬法,是佛法中重要的理論,由於因緣,而說果報。因是事物的本源,緣是一種助力或條件,果報是後來的結局。由因得果,全是緣的力量助成,所以緣對於因的關係之重要,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緣,是指一切事物之間生起一種互相交涉的關係。佛教把這些關係加以研究分析,可以心、色二法分別論之。心法依四緣生起:一、因緣,亦名親因緣,即自心中業識的種子,彼為成熟心法之主因,故名親因緣。二、無間緣,亦名等無間緣,即眾生攀緣的心、前念、後念接續不斷,故名無間緣。三、所緣緣,指眾生心念所攀緣的對象,經云:「心本不生,因境有」,故一切外境皆為所緣之緣。四、增上緣,除前三種緣外,其他所有增加上去的力量,皆名增上緣。此四緣生法,譬如會抽煙的人,想抽煙是出於自心中習氣的種子,即是親因緣;抽煙的欲念不斷即是無間緣;得遇見了香煙即是所緣緣;煙癮大發即是增上緣;此四緣成熟了抽煙的行為。色法依二緣生起:一、親因緣,比如一粒椰種具有能生椰樹為因,是最有親切的關係名親因緣。二、增上緣,比如肥沃的泥土以及陽光、空氣、溫度、水份等等幫助椰種發育長大的助力,名增上緣。世間一切諸法的生起都離不了這四緣的關係。

果報的「果」研究起來,也可分成現果、來果、後果的三種。所做的善惡之因,在現在這一生成熟招果的叫做現果;在來生成熟的,叫做來果;在後後多生成熟的,叫做後果。這是從三世的時間上,說明因果是每一事一物生長和成功的必然性,有如是因,招如是果,其間關係雖極複雜,而是有條不紊,毫釐無差的。同時果報所以有現生成熟的,有來生成熟的,有後生成熟的,其原因約有二種:一是因的力量有遲早,如一粒瓜種和一粒桃種同時種在地下,瓜種當年生成可結瓜果,而桃核出生,須經三四年才能結桃;二是緣的力量有強弱,如四緣並進,條件具備,成熟自然早些,否則助緣只有一種兩種,力不充足,或因土壤不良,或因陽光不夠,空氣缺乏,那末這瓜或桃的成熟,自然又要延遲了。

有些人不明白因緣果報的定理,就懷疑因果倘是可靠的,如何眼見世間許多做善的好人,不得好死,或受苦報?而那些做惡的壞人,反而晨夕享樂,過著很富裕自在的生活呢?這道理憑三世因果的眼光看來,是很簡單的,即好人今生受苦報,因他過去所種的惡因,今已緣熟,須先受苦果;而今生雖然做好事,善因薄弱,善緣未熟,要待來生,才受好果。反之,惡人做惡反得好報,亦是這個道理,因他前生種的好因已熟,先享福報,今生所造的惡因,業緣未熟,苦報還在來生,任他怎樣也逃不了的。「因果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這話是值得我們玩味的。

因果的定律還有兩個要點:一是因果不會消滅,除非你不做因,如果做了,不論好惡,種子永留識中,不會壞滅,遇緣便起現行,招受果報,如果做了惡因,要想不受惡報,那是沒有辦法的;要想有辦法,唯有修習佛法,求生淨土,斷盡三界煩惱,成就佛果,方可免除輪迴受報的痛苦。二是善惡不相抵銷,已種惡因,分受其報,不可以為再做點好事,就可把這應得之罪抵銷去。不過多做善事,多增善緣,使惡報由重轉輕,所謂「重報輕受」,這是有可能的;同時由於善緣增多,惡緣漸減,也是使善果速疾成熟的最好辦法。可見欲從好的因緣,得到好的果報,人生在世,多做善事,還是極為需要的。

因果報應,命自我立,是真是假,我們不妨親自試驗,所謂事實勝於雄辯。

20、佛教只講隨緣嗎?

隨緣二字隨處可見,口語中,文章中,精品店裏的條幅中,皆司空見慣。試問:隨緣何意?隨緣乃佛家語,緣即原因和條件,隨緣即隨順因緣,順應根機。換言之,即好壞隨緣,得失隨緣,不怨天、不尤人,榮辱毀譽泰然處之,坦然自如。為什麼要隨緣?因為好壞得失、榮辱毀譽皆過去宿因所感,皆是自己的思想言行所招,緣盡還無。故當自作自受。何謂精進?精進亦佛家語,即精勤努力,修善斷惡,不斷上進。為什麼要精進?因為精進有諸多功德利益:得現法樂住;得世間法;得出世間法;得資財;得動靜和諧;得解脫煩惱;得菩提(大徹大悟)。(參觀:《大乘莊嚴經論》卷八)換言之,精進向上,才能得幸福、得快樂,才能成人,進而成佛。何謂佛?佛不是萬能的神,而是覺悟的人,是自覺而後覺他的人,是大慈大悲的人,是無我利他的人。所謂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佛,意味著人生的最高境界!

故近代高僧印光法師說:「學佛一事,原須克盡人道,方可趣向,良以佛教,該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故於父言慈,於子言孝,各令盡其人道之分,然後修出世之法。譬如欲修萬丈高樓,必先築地基,開通水道。」(《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第231頁)

因此,僅僅隨緣是不夠的。僅僅隨緣,就有點守株待兔,無可奈何的味道。所以,要精進與隨緣不二。何謂不二?即對立互補。隨緣與精進既對立又互補。隨緣不忘精進,精進而後隨緣。這樣既能不斷向上,又能得失隨緣,泰然處之,體動心靜,心境平和、安詳,不至於疲累失衡,怨天尤人,煩惱不斷,傷害身心。

正如一位同學在作業中所寫:有因便有果,有果便有因,世間萬物的存在自有他的道理。考試考得好,是自己努力的結果;考不好,那肯定是自己還不夠到家。沒什麼可煩惱的,也沒什麼可害怕的,繼續努力就是了。

另一位同學的作業所見略同:因果關係告訴我,任何成功,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會自己從地裏長出來,而是靠努力爭取的。我明白了,「幹」才是真的,再也不去空想、作白日夢,再也不去張口說空話。現在我總是默默地幹,堅信因緣到了自然會有結果。事實證明,好成績總是向我飛來。當然,許多事情是不可強求的,因為因緣未到。如果我們執著追求——太執著,我們註定是痛苦的。於是,我對自己說:「努力去幹,結果如何,就隨緣吧!」這樣,我總是以良好的心態去學習、考試,成績就更好;這樣,使我永保活力,永保旺盛的競爭力。

這就是精進向上與隨緣自如不二,這就是既精進又隨緣,這就是中道,這就是智慧,這就是生活的藝術。吾國哲人謂之「和而不同」。試看錢鐘書《管錐編·左傳正義》之五六:

齊景公曰:「和與同異乎?」晏子對曰:「異!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泄其過。……君臣亦然。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聲亦如味,一氣、二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以相成也,清濁、大小、短長、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濟也。……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壹,誰能聽之?同之不可也如是!」按《國語·鄭語》史伯對鄭桓公曰:「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聲一無聽,物一無文,味一無果,物一無講。」《論語·子路》章「君子和而不同」句,劉寶楠《正義》引《左傳》、《國語》之文釋之,當矣。《管子·宙和》篇論君臣之道如「五音不同聲而能調,五味不同物而能和」,已蘊晏、史之旨。

這裏以羹與音樂來比喻、說明「和」乃對立因素之輔濟,專壹則無和諧,無藝術,無審美。故同必至不和,而諧出於不一,對立互補,相反相成。還值得注意的是,「和實生物」之「生」字,揭示了「和」的創構性或生成性,而這恰恰是單一之「同」所不具有的。對立互補、相輔相濟之「和」,其價值,正在於這一過程能生成新的東西。對藝術家而言,就是生成了新的意味,新的境界,新的人物,新的世界,新的審美價值。對人生而言,則創構健全、平衡的生活。兩極中和的要義正在於此。其實,中國的「和」本身就意味著兩極對立互補,意味著對立因素的相濟關係。所謂和而不同,相反相成。

兩極中和,對立互補,乃儒、釋、道之共通思想,亦是東方不同於西方思維模式之關鍵。在西方,希伯萊人的傳統和希臘人的傳統是一致的,「創世說」對促成超越的語言,以及被用來將這種語言具體化為二元論範疇,具有深刻的影響。二元論也存在於受「創世說」影響的哲學體系中。把永恆的世界與非永恆的世界加以分離,這種思想影響深遠。它認為,在變化的現象背後,有一個永恆的實在。這必然導致二元論。二元論一直是西方人解釋存在時的主要範疇,如實在和現象,形式和質料,一般和特殊等。這樣,世界就成了本質上不連續的存在。這種二元論以多種形式出現,在西方宇宙論的發展中,始終是一種支配的力量。它一直是一隻真正的潘朵拉盒子,釋放出構造西方形而上學沉思的多種精巧的二元論形式。

二元論對關係的解釋,導致了本質主義。世界的要素被視為分離的和獨立的。相反,對關係的兩極性解釋,則是情境主義的,即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互相依賴的。在中國古代形而上學的濫觴和發展中,兩極性一直是一種主要的解釋原則。因此,二元論範疇,不僅不適合將兩極性形而上學化的東方傳統,甚至還會成為歪曲的禍根。(參觀:〔美〕郝大維、安樂哲:《孔子哲學思微》,第176頁)

在道家和孔子的傳統中,「天」的功能等於「道」,它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並由互補力量的相互作用推動。這種過程是循環往復的:上升和下降,盈和虧,聚和散等等。一切存在都是連續統一體,它的每一方面都是轉換的過程。中國佛教中的宇宙模式與此相通,試看法藏的「鏡屋」。唐朝時,在武宗的要求下,佛家華嚴宗的祖師法藏對《華嚴經》作了解釋。在一間上下左右都是鏡子的房間中央,法藏放了一尊佛像。法藏手裏拿了一塊能反射的水晶體,他說,從鏡子中反射過來的每一個佛像都包含在水晶體中,並反照回各面鏡子中去。一切事物都是這樣相互交融。

我們認為,法藏的鏡屋所說明的「相互交融」,具有中國古代宇宙論的共同性。儘管孔子沒有興趣對自己宇宙論的含義加以解釋,但我們還是要說,如果他這樣做了,它的觀點將和道家或華嚴宗沒有根本的不同。

這就是和而不同,對立互補。它落實在我們的人生中,就意味著,出世與入世對立互補(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業),身與心對立互補(身心互動互制),動與靜對立互補(體動心靜),得與失對立互補(沒有付出,就沒有得到),自利與利他對立互補(愛護他人,就是愛護自己),修德與賺錢對立互補(為顧客著想則財源滾滾),現代與傳統對立互補,中國文化與外國文化對立互補,人類與自然對立互補(污染、破壞環境,滅絕動物,就是毀滅人類),人文、宗教與科學技術對立互補(愛因斯坦說: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瞎子,沒有宗教的科學是瘸子),精進與隨緣對立互補。

21、人生最寶貴的是什麼?

人生的第一件事,應是追求「智慧」。這裏說的「智慧」有別於「聰明」與「天才」,所謂「智慧」,乃是由那光輝圓滿的靈性所流露出來的一種領悟力;有了這領悟力,則萬事萬物在它之前,了了分明,無所遁形,所以,它能領悟一切真理而無所遺漏。靈性和領悟力與真理可以說是三位一體的東西。譬如鏡子一樣,一面平坦光滑而無塵垢的鏡子,我們可比作「靈性」;鏡子有「照」的功能,我們可比作「領悟力」;所照見的物像,可比作「真理」。所以,一個靈性未經啟發的人,我們不認為他有智慧,正如我們不認為遍佈灰塵的鏡子有「照」的功能。啟發一分的靈性,才可以有一分的智慧,才懂得一分的道理;啟發十分的靈性,才會有十分的智慧,才懂得十分的道理。所以我們說某某人不懂道理或不講理,與說某某人無智慧,或說某某人無靈性,意思是一樣的。因此,我們也可以說人生最寶貴的是靈性或真理。

然而,我們為什麼要強調智慧而不強調靈性或真理呢?理由是:智慧乃是一種能力與作用,在三者之中,它居於樞紐的地位。有了靈性,若不加運用、訓練,依然不會有智慧,依然不能了悟真理;正如鏡面雖無塵垢,若不用以照物,依然不能發揮它的用途,不能顯現各種物像。

智慧乃是以全體的靈性為根本,所以它與「聰明」和「天才」有所不同,因為「聰明」二字乃係耳聰目明之謂,偏指感官的發達。雖然所謂「聰明」有時意謂「較高的智商」,畢竟不如智慧之圓滿與深沉,因為,有時聰明反被聰明誤。所以我們不會形容佛、菩薩為「聰明的人」,而形容他們為「具有大智慧的人」。 至於「天才」,往往指某方面的天賦而言,如天才音樂家、天才數學家。固然,聖哲多具天才,但天才並不等於聖哲,因為聖哲的智慧具有全面性與統一性。

根據儒家的經典,我們可知儒家也把智慧列為第一優先。如《中庸》講三達德,亦智為第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之意為明白本有的光輝的德性,亦即啟發靈性。

擱置聖哲的言論不談,當我們靜心而思,我們每一個人都能領悟到智慧的重要性。試問有了智慧以後,我們還怕沒有辦法、沒有希望嗎?有了智慧,則如撥雲霧而見青天,則人生一切問題都會豁然開朗,雖不一定能一時獲得解決,卻總有解決之日。宇宙人生的問題不外乎以下三種形式:「……是什麼?」「為什麼……?」「如何才能……?」比如說:「權力是什麼?」「為什麼人會熱衷權力?」「如何才能獲得權力?」「快樂是什麼?」「為什麼有人會不快樂?」「如何才能獲得快樂?」無邊無盡的問題都逃不出這些形式。一旦有了智慧,問題都可得到解答,然後進一步解決。

關於名利富貴……乃至男女愛情對人都是利弊參半,都有副作用與危險性。這些東西被人所享受,但是擁有越多,則越容易招災惹禍。如何能擁有這一切而不致於招災惹禍,就看擁有者有無智慧。有了智慧,則他的言行做法都能合理合情,妥貼穩當,則世間種種身外之物在他手中都能獲得最佳運用,而不致為他引生煩惱。而且,在取捨之間,他能有明智的決定,在必須捨棄之時,他也不會黯然神傷,神魂顛倒,這是因為智慧發揮了作用。

當我們靜心觀察,我們可以知道,舉凡古今聖哲,大都是提得起,放得下的人。當他們居高位、掌大權、享受厚祿之時,他們都能善用其聲望、權力和地位,擔天下之重任,發揮一己之長以利濟生民;若不幸而時不我與,小人道長,他們也都能「遁世無悶,不見知而不悔」(《易經》語),悠游林下,了其餘生。道理安在?一言以蔽之,曰智慧而已矣。諸位也許會問,為什麼智慧能使人看得開、放得下呢?原因是:智慧根源於靈性(亦即無我),靈性一經啟發,則小我觀念日漸淡薄,其心廣大開闊,能「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莊子語),能「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孔子語),其境界是「圓滿」、「光明」、「空靈」、「輕鬆」、「自在」。其精神能力達於最高,所以能化解許多無謂的煩惱。此時他不必再重視物質、聲名、地位、權力,他所需要的只是最低限度的物質條件而已。莊子說:「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的確,我們的軀體有限,容量有限,只要精神修養提高,智慧顯現,我們原無需太多的物質,當然,更不需要虛名來安慰自己,權力來陶醉自己。一個君子,或是一個聖賢,如果他也追求財富、權位、聲名的話,那麼他一定是要借財富、權位、聲名以完成他的偉大理想,護國利民,而不是用這些東西來填補私欲。

反過來看,一個沒有智慧的人,那麼他肯定是個對萬事萬物執迷不悟的人。他一定活得很痛苦,沒有希望,一定得受人愚弄,受環境擺佈。他不能自甘淡泊,他的欲望極高,可是他不知如何去獲得所欲之物;若一旦得到了,反而招來更多的煩惱,因為他不知要如何處理、運用;若一旦失去了,更是懊悔不堪;這就是所謂的患得患失。以錢財為例,一個缺乏智慧的人,沒有錢他感到苦惱,有了錢往往苦惱更甚,有了錢再失去,其苦惱又復加倍。他可能財迷心竅,挺而走險,然後誤蹈法網;若僥倖而成暴發戶,便窮奢極欲,沉淪酒色,乃至玩物喪志;或者因不懂理財而旋復失去,到頭來往往落得身心交瘁,狼狽潦倒,其結局甚至比原先貧窮的境況更糟。何以故?無智慧故。舉一反三,餘可類推,我們可以瞭解無智慧之人真是一無是處。推而言之,他們有錢是苦,無錢也是苦;生病是苦,健康也是苦;孤獨是苦,群居也是苦;做事是苦,閒著也是苦;有地位是苦,無地位也是苦。總之,他們提不起也放不下。

一個有智慧的人,他對人生有最合理的安排;他能明白事物的本末先後;他能在各種場合中說出最適當的話,做出最適當的事,表現最適當的態度,他能應付各種問題;他能見微知著,鑒往察來;他不但能自知,也能知人,所以他對己對人都不會低估,也不會高估;他能慧眼識英雄,也能慧眼識小人;他深悟人性所具的潛能皆無限而平等,並深知人人成功的可能性相等,所以他知道沒有理由自卑,同樣也沒有理由自大;他深知道德之重要性,故隨時提倡道德;他了悟「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莊子語)的道理,所以他具有民胞物與的精神,不僅愛家、愛國,也愛全人類,而且能推而愛萬物。

一個國家需要有睿智的領袖,一個學校需要有高明的校長和教師,一個家庭需要有明理的家長,一個男人需要有賢慧的太太,一個女人也希望嫁給有靈性的丈夫(呆頭鵝怎會受歡迎?)。世界上有哪一件事不需要智慧去完成?有哪一門學問不需要智慧去領悟?有哪一個人不需要智慧?有哪一個人不希望以智慧者為領袖、為師長、為配偶、為上司、為屬下、為朋友?

名利富貴對擁有者多少會有副作用和危險性,容易招災惹禍;惟有擁有智慧的人不必擔當什麼風險,因為智慧本身即是出險的舟筏。而且名利富貴往往須由爭取得來,到手之後便為眾矢之的,所以難得易失,難保久遠。智慧之為物,求其在我,不必與人爭奪便能擁有,既有之後,不怕被人掠奪,因為它無聲無臭無形;而且真正的大智慧總是深藏若虛,不尚賣弄炫耀,所以不怕招來嫉妒、攻擊。有人說,智慧愈高則煩惱愈多,那是因為智慧未成熟的緣故,智者也可能由於其他的原因而遭到譏諷、譭謗、歧視,但是這些譏諷的冰、譭謗的雪、歧視的霜都將在智慧的日輪之照耀下,在心中消融無蹤。

智慧是諸德之母,一切美德若無智慧為其眼目,必多趨於邪路,所以說:「諸德如盲,智慧為導。」今聊舉數例以明之:不智之忠是為愚忠,不智之孝是為愚孝,不智之信是為迷信,不智之愛是為癡愛,不智之仁容易被人利用,不智之勇往往自召其禍,缺乏智慧的果決名為武斷,缺乏智慧的堅定名為頑固,精進而缺乏智慧可能愈精進而入邪愈深,創新而缺乏智慧往往只是表面功夫、換湯不換藥。

真的,當我們踏上人生的寬廣大道,內心會有多麼美妙的感受!但是若不能開啟智慧的大門,這條寬廣大道在哪里呢?

因此,佛門提倡三學,又稱戒定慧三學,或三增上學。三學可以說是統攝所有佛教修行內容的總綱,任何修行法門都可以歸屬於三學之下。(1)增上戒學:又名增戒學、戒學。指止惡行善,不斷維護、提升身口意業的端正與清淨。(2)增上心學:又名增上意學、增心學、增意學、定學。指克服精神的散亂、昏沉,而達到精神的凝定與專一。(3)增上慧學:又名增慧學、慧學。就是了解諸法的真實相。三學是相資而不可或缺的。戒是定的資糧,定又是慧的資糧;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止觀雙修,由慧得解脫,這是佛教的通說。

22、為什麼掐珠念、追頂念、觀想念、隨息念等法應慎用?

既然由定發慧,那麼,如何修定呢?方法很多,最簡便的是念佛。印光大師囑咐我們:「既有真信切願,當修念佛正行82;以信願為先導,念佛為正行;信願行三,乃念佛法門宗要。有行無信願,不能往生;有信願無行,亦不能往生;信願行三,具足無缺,決定往生。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言念佛正行者,各隨自己身分而立,不可定執一法。如其身無事累,固當從朝至暮,從暮至朝,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穿衣吃飯,大小便利,一切時,一切處,令此一句洪名聖號,不離心口。若盥漱清淨,衣冠整齊,及地方清潔,則或聲或默,皆無不可。若睡眠及裸露澡浴大小便時,及至穢污不潔之處,只可默念,不宜出聲。默念功德一樣,出聲便不恭敬。勿謂此等時處,念不得佛,須知此等時處,出不得聲爾。又睡若出聲,非唯不恭,且致傷氣,不可不知。雖則長時念佛,無有間斷,須於晨朝向佛禮拜畢,先念阿彌陀經一遍,往生咒三遍畢,即念贊佛偈,即阿彌陀佛身金色偈。念偈畢,念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隨即但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或一千聲,或五百聲,當圍繞念。【須從東至南至西北繞,為順從,為隨喜。順從有功德。西域最重圍繞,此方亦與禮拜均行,見正編復馬契西書五。】若不便繞,或跪或坐或立皆可。念至將畢,歸位念觀音、勢至、清淨大海眾菩薩,各三稱,然後念淨土文,發願回嚮往生。念淨土文者,令依文義而發心也。若心不依文而發,則成徒設虛文,不得實益矣。淨土文畢,念三歸依,禮拜而退。此為朝時功課,暮亦如之。若欲多多禮拜者,或在念佛歸位之時,則拜佛若干拜。九稱菩薩,即作九禮,禮畢即發願回向。或在功課念畢禮拜,隨己之便,皆無不可。但須懇切至誠,不可潦草粗率。蒲團不可過高,高則便不恭敬。若或事務多端,略無閒暇,當於晨朝盥漱畢,有佛則禮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盡一口氣為一念,念至十口氣,即念小淨土文;或但念願生西方淨土中四句偈,念畢禮佛三拜而退。若無佛,即向西問訊,照上念法而念。此名十念法門,乃宋慈雲懺主,為王臣政務繁劇,無暇修持者所立也。何以令盡一口氣念?以眾生心散,又無暇專念,如此念時,借氣攝心,心自不散。然須隨氣長短,不可強使多念,強則傷氣。又止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傷氣。以散心念佛,難得往生;此法能令心歸一處。一心念佛,決定往生。念數雖少,功德頗深。極閒極忙,既各有法,則半閒半忙者,自可斟酌其間,而為修持法則也。」 (《(正)與陳錫周書》)

「念佛之時,必須攝耳諦聽,一字一句,勿令空過,久而久之,身心歸一。聽之一法,實念佛要法,無論何人,均有利無弊,功德甚深。不比觀想等法83,知法者則得益,不知法者多受損也。」 (《(續)復劉惠民書二》)

「至於念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心不至誠,欲攝莫由。既至誠已,猶未純一,當攝耳諦聽。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默念雖不動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猶湧妄波,即用十念記數,則全心力量,施於一聲佛號;雖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淨土者,尚未談及,以人根尚利,不須如此,便能歸一故爾。光以心難制伏,方識此法之妙。蓋屢試屢驗,非率爾臆說,願與天下後世鈍根者共之,令萬修萬人去爾。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爾。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晨朝十念,盡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84,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捨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85,淨念相繼,大難大難。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臥,皆無不宜。」(《(正)復高邵麟書四》)

「追頂易受病。大聲、小聲、金剛、默念,隨自己精神調停而用,何可死執一法,以至受病乎?隨息不如靜聽,以隨得不好,也會受病。靜聽不會受病。」 (《(三)答幻修學人》)

顯然,掐珠念、追頂念、觀想念、隨息念等法,用之不當,容易生病,故應慎用。

總之,戒定慧三學也就是福慧雙修,就是要具足慈悲與智慧,福慧具足、悲智具足,就是圓滿的人生。

佛陀就是覺者,就是悲智具足,就是大智慧、大福德的人。而且人人皆可成佛。

23、什麼是五戒?

在家男女應受持的五種制戒。即不殺生戒、不偷盜戒、不邪淫戒、不妄語戒、不飲酒戒。

佛制受持三歸五戒之在家眾,方稱優婆塞(或優婆夷)。故《毗尼母經》卷一云(大正24·802b):「優婆塞者,不止在三歸,更加五戒,始得名為優婆塞也。」

關於五戒的分受與具受,各經持有不同的看法,如《增一阿含經》、《優婆塞戒經》及《大般涅槃經》等提出了分受之說。《薩婆多毗尼毗婆沙》、《雜阿毗曇心論》則認為所謂少分行、多分行、滿分行優婆塞之說,乃欲明持戒功德之多少,並非有如是受戒之法,故不允許分受。

此五戒中,前四者屬性戒86,後一者為遮戒。又前三者在防身,第四在防口,最後一種通防身防口,在防護前四者。故《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云(大正23·506c):「優婆塞五戒,幾是實罪?幾是遮罪?答曰:四是實罪,飲酒一戒是遮罪。飲酒所以得與四罪同類結為五戒者,以飲酒是放逸之本,也能犯四戒。」

五戒十善,是修學佛法的基礎。如果五戒十善沒有做好,人天資格都沒有,他還能成菩薩嗎?還能成羅漢嗎?不可能的事情。五乘87佛法好像是五層樓,菩薩是最高一層,沒有下面四層怎麼會有最高一層?所以我們要重視五戒十善,想學佛,想成菩薩、成佛,一定要認真修五戒十善。

修持五戒,就是我們一般講的人格,做人的資格,在六道裏取得人道的條件。

不殺生是仁,不偷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妄語是信,不飲酒是智,這是配合中國傳統倫理而說。中國傳統社會是倫常的社會,倫是五倫,五倫是講我們社會的組織,夫婦、父子、兄弟、君臣、朋友,由一個家庭到社會國家,是五倫組織。維繫五倫社會的道統就是五常,這是道德的基礎,就是仁、義、禮、智、信,這五條是中國人基本的道德觀念,人人都必須遵守。每一個人從小就要接受這個道德教育,所以一般人一生在社會上所作所為,有這個道德規範著,不至於越軌太大。所謂以德治國。我們民族在這個世界幾千年來能夠長治久安,一直到今天還沒有被淘汰、沒有滅亡,與此有關。所以我們要發揚光大中國傳統文化,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道德與法律互補。

(一)不殺生,跟儒家所講的「仁」意思相通。

仁是會意字,是兩個人,意思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仁的意思。一切眾生(動物),沒有不愛惜自己生命的,沒有一個動物甘心情願被人殺,被殺是沒有抵抗的能力,可是這種怨恨之心不會消失。殺生的人有失仁慈,被殺的眾生懷恨在心,念念要報復,這就是佛家所謂欠錢的要還債,欠命的要償命,冤冤相報沒完沒了。為什麼?兩方面都迷。被殺的眾生不會想到,過去世我曾經殺他,這是一報還一報;就這樣算了,那這個事就完了,就沒事;若還要殺他報復是迷,這是沒有做還債想。你殺我,我將來有機會再殺你、再報復,報復一次比一次要慘烈。戰爭是非常殘酷的事情,佛告訴我們,殺生招感世間刀兵的劫難。佛法教我們不殺生,不但是不與一切眾生結冤仇,同時更是培養自己的大慈悲心。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從不殺生上來培養,幫助我們明心見性,這條戒律有這麼大的功德。殺生業障非常重,障礙明心見性,障礙我們得一心不亂。因為一個好殺的人,嗔恨心必定重,嗔恨心重的人,念佛怎麼會得一心?修禪怎麼會得禪定?所以佛法把不殺生列為一切戒條裏第一條戒,是有道理的。

因此,上至諸佛聖人師僧父母,下至蜎飛蠕動88,微細昆蟲,凡有命者,不得故殺。此不殺生戒五緣成犯:(1)是人,(2)人想,(3)殺心,(4)興方便,(5)前人命斷。雖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然其中有重有輕。若殺父母師僧聖人,是為逆罪,此罪深重。若殺其他人,是犯根本性罪,不容懺悔。若殺諸非人89,是犯中罪;若殺畜生,名犯下罪。此中下之罪,皆可懺悔。故殺生雖同,然應詳細分別。

印光法師答疑:「或曰:鰥寡孤獨,貧窮患難,所在皆有,何不周濟。而乃汲汲於不相關涉之異類,其緩急輕重,不亦倒置乎哉。答曰:子未知如來教人戒殺放生之所以也。夫人物雖異,佛性原同。彼以惡業淪於異類,我以善業幸得人身。若不加憫恤,恣情食啖。一旦我福或盡,彼罪或畢。難免從頭償還,充彼口腹。須知刀兵大劫,皆宿世之殺業所感。若無殺業,縱身遇賊寇,當起善心,不加誅戮。又況瘟疫水火諸災橫事,戒殺放生者絕少遭逢。是知護生,原屬護自。戒殺可免天殺、鬼神殺、盜賊殺,未來怨怨相報殺。鰥寡孤獨,貧窮患難,亦當隨分隨力以行周濟。豈戒殺放生之人,絕不作此項功德乎。然鰥寡等雖深可矜憫,尚未至於死地。物則不行救贖,立見登鼎俎以充口腹矣。又曰:物類無盡,能放幾何。答曰:須知放生一事,實為發起同人,普護物命之最勝善心。企其體貼放之之意,中心惻然,不忍食啖。既不食啖,則捕者便息。庶水陸空行一切物類,自在飛走游泳於自所行境。則成不放之普放,非所謂以天下而為池乎。縱不能人各如是,而一人不忍食肉,則無量水陸生命,得免殺戮。況不止一人乎。又為現在未來一切同人,斷鰥寡孤獨貧窮患難之因。作長壽無病、富貴安樂、父子團圞、夫妻偕老之緣。正所以預行周濟,令未來生生世世,永不遭鰥寡等苦,長享受壽富等樂。非所謂罄域中而蒙福乎,何可漠然置之。子審思之,戒殺放生,畢竟是汲汲為人,抑止汲汲為物,而緩急輕重倒置乎。」 (《(正)極樂寺放生》)

(二)不偷盜,與儒家的「義」相通。

義是公正,以正當的手段獲得利益,盡職守則和履行義務。對一切眾生貢獻是盡義務,不需要報酬。而「不與取」就是偷盜,不與取是別人沒有同意、沒有答應,你就取來,這就犯偷盜。我們沒有得到別人同意,隨便把別人東西移動,都是偷盜;不一定說據為己有才是偷盜。如我的書放在桌子上,你沒有得到我同意,故意把我的書拿到另外一邊,讓我找不到,就算偷盜。而且戒律訂得非常微細,就是一草一物、一針一線,再微小的東西都不可以偷盜。若常住90物,若信施91物,若僧眾物,若官物,民物,一切物,或奪取,或竊取,或詐取,乃至偷稅、漏稅等,皆為偷盜。此不與取戒,以盜僧物的罪過最重。此戒具六緣成犯:(1)他物,(2)他物想,(3)盜心,(4)興方便取,(5)值五錢,(6)離本處。六緣具足,失無作戒體92,不通懺悔。盜四錢以下,及盜鳥獸等物為輕,可以懺悔。這一條戒是幫助我們修學清淨的布施,幫助我們放下身心世界,使我們恢復自性清淨心。無偷盜之事發生,社會既可安寧,個人與家庭也能得到幸福。

(三)不邪淫,相當於儒家講的「禮」。

即舉止文明,通情達理。不邪淫是指在家人,居家學佛,未能全斷淫欲,只許於正常夫婦間行之,此外與一切男女不得行淫。即正式結合之夫妻外,不得行淫。若非己妻,苟合淫欲,即名邪淫。能端正男女間之欲情,叫做不邪淫,也就是貞良守禮。亦即組織家庭之後,夫婦須相敬如賓,不有其他淫亂行為,便能和睦相處,成為美滿家庭。若在家男女,能進而受持遠離非梵行93等五種學處94,是為受持增上五戒,得名為最勝優婆塞、優婆夷,然非離先所受五戒律儀更別有體。此邪淫戒三緣成犯:(1)淫心,(2)是道,大小便道、口道隨一,(3)事遂,入如胡麻95,即失戒體。

邪淫會危害家庭的和諧,損害身心健康,傷及子女及他人,乃至身敗名裂,有害於安定團結。因此,印光法師教導我們:「吾常謂世間人民,十分之中,由色欲直接而死者,有其四分。間接而死者亦有四分。以由色欲虧損,受別種感觸而死。此諸死者,無不推之於命。豈知貪色者之死,皆非其命。本乎命者,乃居心清貞,不貪欲事之人。彼貪色者,皆自戕其生,何可謂之為命乎。至若依命而生,命盡而死者,不過一二分爾。由是知天下多半皆枉死之人。此禍之烈,世無有二。亦有不費一錢,不勞微力,而能成至高之德行,享至大之安樂,遺子孫以無窮之福蔭,俾來生得貞良之眷屬者,其唯戒淫乎。夫婦正淫,前已略說利害,今且不論。至於邪淫之事,無廉無恥,極穢極惡。乃以人身,行畜生事。是以豔女來奔,妖姬獻媚,君子視為莫大之禍殃而拒之,必致福曜照臨,皇天眷佑。小人視為莫大之幸福而納之,必致災星蒞止,鬼神誅戮。君子則因禍而得福,小人則因禍而加禍。故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世人苟於女色關頭,不能徹底看破。則是以至高之德行,至大之安樂,以及子孫無窮之福蔭,來生貞良之眷屬,斷送於俄頃之歡娛也。哀哉。」 (《(正)欲海回狂序》)

「最易犯者唯色欲。當常懷敬畏,切勿稍有邪妄之萌。若或偶起此念,即想吾人一舉一動,天地鬼神,諸佛菩薩,無不悉知悉見。人前尚不敢為非,況於佛天森嚴處,敢存邪鄙之念,與行邪鄙之事乎。孟子謂: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若不守身,縱能事親,亦只是皮毛儀式而已。實則即是賤視親之遺體,其不孝也大矣。故曾子臨終,方說放心無慮之話云: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未到此時,尚存戰兢。曾子且然,況吾輩凡庸乎。」 (《(續)復徐書鏞書》)

印光法師教導:「在凡夫地,誰無煩惱。須於平時預先提防,自然遇境逢緣,不至卒發。縱發,亦能頓起覺照,令其消滅。起煩惱境,不一而足。舉其甚者,唯財色與橫逆數端而已。若知無義之財,害甚毒蛇,則無臨財苟得之煩惱。與人方便,究竟總歸自己前程,則無窮急患難求救,由惜財而不肯之煩惱。色則縱對如花如玉之貌,常存若姊若妹之心。縱是娼妓,亦作是想,生憐憫心,生度脫心,則無見美色而動欲之煩惱。夫婦相敬如賓,視妻室為相濟繼祖之恩人,不敢當作彼此行樂之欲具,則無徇欲滅身,及妻不能育、子不成立之煩惱。子女從小教訓,則無忤逆親心、敗壞門風之煩惱。至於橫逆一端,須生憐憫心,憫彼無知,不與計校。又作自己前生曾惱害過彼,今因此故,遂還一宿債,生歡喜心,則無橫逆報復之煩惱。然上來所說,乃俯順初機;若久修大士,能了我空,則無盡煩惱,悉化為大光明藏。」 (《(正)復高邵麟書四》)

(四)不妄語,與儒家的「信」相通。

信是誠實守信。不妄語就是不欺騙他人,凡不如心想而說,皆是妄語。妄語有大小:如見、聞、覺、知說不見聞覺知;不見、聞、覺、知說見聞覺知等,是名小妄語;可通懺悔。若未證聖果96,而說我得須陀洹果97等;乃至實未得定98、見好相99等,而說得定、見香、見花、見菩薩、聲聞、天人、神鬼等,皆大妄語,犯則罪重,是不可悔。此妄語五緣成犯:(1)所對是人,(2)是人想,(3)有欺誑心,(4)說自證聖果及見佛見鬼等,(5)前人領解100。即是失戒。

如能遠離妄語,便能做到誠實不欺,則父母、兄弟、親屬、朋友,以及人事的接觸,彼此都能互相信任,實為得樂之道。如果欺騙人,定會失去信任,斷送自己的前程,其實是害自己。

(五)不飲酒,與儒家的「智」相通。

智是明辨是非善惡的能力。酒能致醉,令人神志昏迷,故一切酒不得飲。若有重病需酒治療,告眾101或告師長後方許飲服。自己不飲,亦不得教人飲。製酒、酤酒,尤非所應。不飲酒這一條戒是屬於遮戒。前面四條是性戒,不管你有沒有受戒,犯了都有罪。遮戒是防止、是預防,它本身沒有罪。譬如喝酒,本身不是罪,但是酒醉之後會做出殺盜淫妄;由此可知,佛制訂不飲酒,是防止犯前面的四條戒。過分飲酒必定誤事,且有害健康。社會上許多犯罪與酒幾乎都是關聯的。不飲酒則身心安定,平安無事,且能節省一筆開支。

24、什麼是十善?

是佛教對世間善行的總稱。它是以三種身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四種語業(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及三種意業(不貪欲、不嗔恚、不邪見)所組成的。又稱十善道、十善業道、十善根本業道或十白業道。

就原始佛教的原義而言,十善業是世間善行的總稱,是死後不墮惡趣102,往生天道的條件。如《雜阿含經》卷三十七云(大正2·273a):「十善業跡因緣故,身壞命終得生天上。」 《中阿含經》卷三〈伽彌尼經〉云(大正1·440b):「此十善業道,白有白報,自然升上,必至善處。」

至大乘佛教時代,提出了「十善為總相戒103」的說法,賦予十善更重要的意義。如《大智度論》卷四十六云(大正25· 395b):「十善為總相戒,別相有無量戒。(中略)說十善道則攝一切戒。」

十善業,分身口意三類。身善業有三:不殺生、不盜、不邪淫,與五戒的前三相同。語善業有四: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妄語,與五戒同。

不兩舌是:不存破壞他人和好的動機,不搬弄是非,不離間他人感情。世人不修口業,東家說西,西家說東,搬弄是非,挑撥離間,常有兩舌之患。所謂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兩舌災禍,可導致無風生浪,是非煩惱,擾亂身心,甚至動武傷人,實為殺人不見血之罪魁。如能遠離兩舌,說正直話,豈有是非之爭端?

不惡口是:不說粗惡的、使人難堪的語言,如呵罵、冷嘲熱諷、尖酸刻薄的批評、惡意攻訐等;不說毀辱他人的話,及咒詛他人的惡毒言語。常人多患惡口罵人,且傷人父母祖宗三代,是為大惡口。經云:「犯惡口者,當受畜生果報。」故不惡口而出言慈和,可積德成善,為人敬愛。供養各位一個故事,《惡口的報應》:

 

從前,舍衛城中有一個富翁,名叫師質,信奉佛教。有一天,他準備了美好的飲食,虔誠地供養佛陀和僧眾。佛陀受過供養,又開示一番,就領著眾僧回到精舍。歸來的半途,佛和僧眾在河邊的大樹底下休息的時候,從樹上跳下一隻猿猴,求借佛陀的缽具。猿猴接過佛缽後,速去速來,並且在缽中盛滿了甜蜜,雙手恭敬奉給佛陀。佛陀接受後,又把它分施給眾僧,令猿猴多得福報。猿猴看了,歡喜跳躍。過了不久,猿猴死了,轉世為人,生於師質的家中。出生的時候,家裏所有的食具,都滿裝蜜糖。師質夫婦覺得奇異,就此把他取名,叫做蜜勝。

光陰如箭,歲月賓士,一轉眼,過了幾年,蜜勝已長大了,他厭煩塵俗,要求父母,允許他出家,父母高興地答應了。

得到父母的贊許後,蜜勝到祇園精舍,投佛出家。因為他前世的善因,很快證了果。

有一次,他和同修比丘們出外度化的途中,感到熱渴異常,大家都想有一杯飲料。這時蜜勝比丘,將空缽向空中一擲,然後,雙手去接時,缽中已盛滿著佳蜜,送給眾僧解渴。回到精舍時,有一位比丘,就向佛陀請教道:「蜜勝比丘,過去修的是什麼福?為什麼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都能夠方便求得蜜糖?」

佛陀答道:「你們記得在很久以前,有一隻猿猴,求借缽具,裝了佳蜜,來供養佛和僧眾嗎?由於他的喜心施捨,死後就轉生為人;由於他的誠心,供佛佳蜜,所以今生隨時隨地都能夠得到蜜。」

佛陀說過以後,比丘又問道:「佛陀!蜜勝的前世,又是什麼因緣,才墮生為猿猴呢?」

這時佛陀的四周,已圍繞著很多弟子,佛陀看了看他們後,才說道:「蜜勝會墮為猿猴,那已是五百生以前的事,也就是迦葉如來,在世的時候,有一位青年比丘,在偶然間,看見另一位比丘,跳過一條小溪,就笑他的姿態,如猿猴一樣,因此犯了惡語的罪。所以他墮落為猿猴,後來他知道自己的錯,曾向那比丘求懺悔,免墮地獄受苦,並因此勝緣,猿猴能遇佛得度,今生也很快證了羅漢果。」

佛陀講完以後,諸比丘們都知道了,一句惡言,就能招來苦報,因此,大家再也不敢有戲言和惡口。因為因果是不會饒過人的。

不綺語是:不說無意義語,如誨盜誨淫、情歌豔曲、說笑撘訕,或者天南地北,言不及義。花言巧語,輕浮無禮,說不正經的話,誘人生諸邪念,或出言戲弄,胡亂開口,以為取樂,都叫做綺語。說此綺語者,不但浪費時光,而且有害身心;不僅無益自己,且能加害他人,業報所在,死墮惡道,生而為人,永遭輕賤。故要說合於禮儀,真實的正經話,便叫做不綺語。如能遠離綺語,則心正言順,彬彬有禮,莊嚴威儀,也必為人所敬仰。供養各位一個故事,《宏亮的聲音》:

人家做了功德,我們雖然沒做,但只要隨著發歡喜心,一樣會有功德。相反,如果你不隨喜,而生憎惡心,出口嘲笑譏諷,那以後的苦報,是不能避免的。

釋迦牟尼佛在說法的時候,有一位比丘起來問佛陀道:「佛陀!我們的世尊!善和比丘,以什麼因緣,會長得那麼醜陋?可是,他的聲音卻是那麼清脆和雅?而且,在同道中,很快就獲證羅漢果,請佛陀指示!」

無論什麼問題,佛陀都能為大眾解說。佛陀說道:「你們要知道,善和比丘,在很久很久以前,當人的壽命有四萬歲的時候,也就是拘留孫佛在世度完有緣的眾生而進入涅槃後,當時的國王,得到佛陀的舍利,就招來很多土木工人,要建造一座巍峨的七層寶塔。這時,有一個工人,對同伴說:「僅僅幾粒舍利,國王為什麼要建築這麼大的寶塔來供奉?這樣,不是既浪費金錢,又浪費人工。」

同伴們聽了這些話,很不以為然,並勸他別多嘴。因為建塔是好事情,不要出口破壞。當寶塔快完成時,那工人又再生起輕慢心,但沒有人理睬他。七層寶塔終於完成了,很多來觀光的人,都同聲稱讚,生歡喜心。這時,那個造塔的工人,知道自己犯了錯誤,不該對莊嚴的寶塔,起輕慢心。為了懺悔前罪,他辦齋供眾,多結善緣,並且在塔尖上,行大布施,懸掛一個金鈴。

弟子們!當時起輕慢心的,就是現在的善和比丘。由於他的輕慢佛塔,所以有醜陋之身的果報。後來他能夠悔改,並奉獻金鈴,所以今生他有和雅的聲音,使聽到的人都能覺得心情舒暢,感到歡欣。

普賢菩薩的十大願中,有「隨喜功德」一個大願。學佛的人,應該深深思考,學習菩薩的大願,切實去做到。

十善業的重視語業,正說明了這是人類和樂共處的根本德行。人類以語言而傳達彼此的情意,如人與人間,儘是些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試問人類的和樂──齊家治國平天下,從何說起?語言的傳達,雖說「人口快如風」,到底還不易傳播。自從有了文字,就能傳遠傳久;加上近代發明的電話、電視等,這一世界的人類意識,更是息息相通。然而息息相通的,充滿了妄語、兩舌、惡口、綺語(黃色黑色等),我們現在正進入這樣的世界。希望建設人類的永久和平,而違反人類的正常德行,真是緣木而求魚了!

意善業有三:離貪欲、離嗔恚、離邪見(愚癡)。

離貪欲是:對於他人的財物、妻子(丈夫)、權位等,不起貪戀而欲得的心理,不作取得他人財、物等計畫,自己安分知足,離貪欲心。不慳貪而慈心捨施——自己的財物不肯施人,叫做「慳」,他人的財物,但欲歸我,叫做「貪」。慳貪的人追求財、色、名、食、睡五欲,貪得無厭,不擇手段,便會造出種種罪業,故要遠離慳貪,不慳吝自己的財物,也不貪求他人的財物,把謀生得宜的錢財,用以奉養父母,教育子女,家庭費用外,對於貧病孤苦者,能給與同情慈濟,或捐助社會福利事業,即是慈心捨施,經云:「能捨施者,可得富貴。」但不可有貪,佛陀說「貪多業亦多,取少業亦少,萬般苦惱事,除貪一時了。」人生因貪而受苦,因貪而違法亂紀,危害他人社會,到頭來自食惡果。因此,佛教乃勸人慈心捨施,以對治慳貪,離苦得樂。供養各位一個故事,《買富賣貧》:

迦旃延在阿槃提國宣化後,想回到舍衛國去聽聞佛陀說法,途中,見到一位婦人手持水瓶,坐在河邊大聲嚎哭。尊者一見,油然生起憐憫心。他怕這個女人因什麼失意的事想不開,而投水自殺。

因此,他就向前問道:「婦人!什麼事情使你傷心,要在這裏嚎哭?」

「不要你管,告訴你有什麼用?」婦人哭的聲音更大了。

「婦人!告訴我,我是佛陀的弟子,我可以幫助你解決苦難的問題。」

「你是沒有辦法的,你看世間上這麼不平,貧富如此懸殊,我是一個苦命的窮人,一生都受苦,我給貧窮的苦難折磨得實在不想活了!」

女人說後,像要往水中跳的樣子,迦旃延趕快上前一把拉住她,非常慈悲地開導她:「婦人!你不要傷心,世間上的窮人很多,不僅是你一個人。同時,窮人並不一定是苦或不幸,富人並不一定就是快樂。你看那些擁有奴婢和田宅的富人,他們天天仍然為貪欲瞋恚的煩惱受苦。為人只要平安的生活就好,貧窮值得什麼悲傷?」

女人不耐煩的掙扎著說道:「你是一位出家的沙門,你能看得開世情,但我們不能。你要知道,我是這裏大富豪的奴隸,我窮年累月做奴役,衣食不周,沒有自由,而且我那黑心的主人,慳貪暴惡,沒有絲毫慈心,我們做事,稍有差錯,打罵交加,叫我們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想到這些痛苦都是由於我的貧窮所致,怎麼不叫人為窮苦悲傷呢?」

「婦人!既然如此,你不要悲傷,我告訴你一個解脫貧窮和發財的方法。」

「是什麼方法啊?」婦人把眼淚揩拭一下,望著迦旃延。

「這個方法很簡單,你既然為貧窮而受苦,那你可以把貧窮賣給別人!」

「貧窮可以賣給別人?」女人驚叫起來:「你不要這麼亂說,如果貧窮可以賣給人,那世間上就沒有窮人了。又有什麼人肯買貧窮呢?」

「賣給我,我肯買!」 迦旃延回答。

「貧窮可以出賣,而且也有你買,不過,出賣的方法,是怎樣的呢?」

「要布施!」尊者開示道:「你要知道,人生的貧富各有因緣。貧窮的人所以貧窮,是前生沒有布施和修福,富貴的人所以富貴,是前生肯布施和修福。因此布施和修福是賣貧買富的最好辦法。」

女人聽後,智慧開朗,她想,到了今天才明白致富之道。但她隨後就苦著臉問道:「尊者!你說得不錯,我確實明白了發財的方法。不過我極其貧困,我是一無所有的人,就是我手中的水瓶,還是我那愛財如命的主人所有,你叫我怎麼樣布施呢?」

迦旃延把自己的缽交給女人,說道:「布施不一定要錢的,見到別人布施,自己歡喜也可以。現在你持此缽盛水給我,作為你對我的布施!」

女人此刻真正明白布施的意義,當即依教奉行,後來她以供水功德,得生忉利天享樂。

佛法,不分貧富,是什麼人都可以奉行的。

布施不一定是富人才能做,因為佛教所說的布施,並不僅是錢財,就是看見別人行施,不起嫉妒,不生瞋恨,而同生歡喜心,就此,你的功德,也和布施的人同等。這麼易做的善事,我們為什麼不作呢?(摘自《佛教故事選集》第八輯)

 

離嗔恚是:對他不起嗔恚忿恨心,不作損害他人的設想。不嗔恚而慈忍積福——嗔恚即遇事不順,埋恨於心,發怒於形。甚至脾氣爆發,可導致殺害災禍。常人說:「火燒功德林」,這話是說一個人無論做多少善事,嗔恚之火一發,動怒於人,以至動武打鬥,發生種種不幸,因此曾做過的善事功德,便被它燒得淨光。故要以慈悲容忍對治嗔恚,即所謂「忍字上面一把刀,為人不忍禍自招,能忍得住片時刀,過後方知忍為高。」故要勤修慈悲忍辱美德,以遠離嗔恚過患,是名不嗔恚,即可成就自利利他大事業。

印光法師教導:「瞋心,乃宿世之習性。今作我已死想,任彼刀割香塗,於我無干。所有不順心之境,作已死想,則便無可起瞋矣。此即如來所傳之三昧104法水,普洗一切眾生之結業者,非光自出心裁妄說也。」 (《(正)復裘佩卿書二》)

「所言瞋心,乃宿世習性。今既知有損無益,宜一切事當前,皆以海闊天空之量容納之;則現在之寬宏習性,即可轉變宿生之褊窄習性。倘不加對治,則瞋習愈增,其害非淺。」 (《(正)復裘佩卿書一》)

「瞋心一起,於人無益,於己有損;輕亦心意煩燥,重則肝目受傷。須令心中常有一團太和元氣,則疾病消滅,福壽增崇矣。」 (《(正)對治瞋恚等義》)

離邪見:就是正見,正見有善惡、業報、前生後世、凡夫聖人等。意業雖是內心的,但發展出來,就會成為身語的行為。為什麼有邪見?因為愚癡。所以,要多聞增智而不愚癡——愚癡是無明,迷昧,沒有智慧,對事理無所明瞭,不能辨別是非,不信因果法則,固執邪見,無正見正信,胡作亂為。如能接受佛陀教育,聽聞佛法,增進智慧,便可導入正見,做個事理明白的善人。佛經說,修般若慧以對治愚癡,使令遠離邪見,是名不愚癡。供養各位一個故事,《宿  業》:

是一個晴朗的早晨,竹林精舍的比丘們剛從城裏乞食回來,各人在寮房裏整理衣物,忽然感到房子和地面無端地搖動起來。接著,聽到外面有人傳說佛陀受傷。大家不由一怔,急忙放下工作,相繼趕到佛陀的住處。

佛陀端坐在房中,傷口在腳上,阿難尊者正細心地為他敷藥包紮,一根沾有鮮血的木棍橫臥在地上。大家都明白,一定是被木棍所傷。可是就不明白,為什麼一支木棍能傷及佛陀的身體,佛陀不是有無邊的神通法力嗎?

佛陀的腳傷並不輕,眾弟子都守侍在旁邊,有不少人竟躲在人後啜泣。佛陀看著,內心很感動,微笑著安慰他們道:「大家不必擔憂,些微的創傷很快就會好的。」

「佛陀金剛不壞的身體,為什麼一根木棍能傷害呢?」有幾個弟子齊聲問道。

 

「這就是業緣。凡是地、水、火、風四大和合的眾生,都有這樣的苦受。說起來已經是很多世前的事了……」

說到這裏,阿闍世王也聞訊帶了名醫耆婆趕到,國王滿面焦急,邊跑邊喘來至佛陀面前。

「佛陀!傷勢可要緊嗎?」阿闍世王的聲音在顫抖,顯然,他的內心非常焦急。

「沒什麼,你放心!」佛陀笑答道,一邊叫他坐下,繼續說道:「當時我是個商人,有一次和朋友合夥渡海到外埠經商,我們的計畫很周到,也進行得很順利,所以不多久就賺得一大筆錢。歸途中,我們的船停靠在一處港口,那是個很繁華都市。一上岸,就忘記回家,尤其是那兒的美女,我的朋友被迷惑得六神無主。這時,有個好心的船夫告訴我們,再不離開此地,危險就要降身了。原因是,這個地方每年都要遭受海嘯的襲擊。海嘯的季節就將到來,不走,將會人財兩亡。我的朋友全無動於衷,我勸他,嚇他都沒有用。他完全失去了理智,一味迷戀那城市和女人。船隻有一隻,我不能忘卻道義,拋棄他,獨自先走。一天晚上,我們為此爭吵起來。在生命存亡的關頭,我急昏了,怒火上升,顧不了許多,抓起身邊的木棍向他揮打過去,他的腳被我打傷。

「現在,你們不難知道我受傷的理由了吧?如你們說,佛陀還會受傷嗎?應該知道,不會受傷的,那是佛陀的法身和報身。佛陀的應身105和眾生一樣,有生老病死。佛陀的神通法力雖然不可思議,但敵不過業力。種如是因,就應承受如是果,佛陀也不能違背因果法則。

「四大假合的肉身,本來就不真實,成住壞空在所必然。一切事物的法性原是這樣,順應法性才能稱佛陀。

「不錯,我已經證得真如法性成為佛陀,但現在我也是人,我由父母生養,和你們一樣具有人相。佛陀的應身除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和眾生並沒有兩樣,沒有什麼玄奧。」

大家聽佛陀這麼一說,才瞭解業力因果最勝的道理。(摘自《佛教故事選集》第八輯)

印光法師教導我們:「愚癡者,非謂全無知識也。乃指世人於善惡境緣,不知皆是宿業106所招,現行107所感;妄謂無有因果報應,及前生後世等。一切眾生,無有慧目,不是執斷,便是執常。執斷者,謂人受父母之氣而生,未生之前,本無有物;及其已死,則形既朽滅,魂亦飄散,有何前生,及與後世?此方拘墟之儒,多作此說。執常者,謂人常為人,畜常為畜;不知業由心造,形隨心轉。古有極毒之人,現身變蛇;極暴之人,現身變虎。當其業力猛厲,尚能變其形體;況死後生前,識108隨業牽之轉變乎?是以佛說十二因緣109,乃貫三世而論;前因必感後果,後果必有前因。善惡之報,禍福之臨,乃屬自作自受,非自天降;天不過因其所為而主之爾。生閉環,無有窮極;欲復本心以了生死者,捨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不可得也。貪瞋癡三,為生死根本;信願行三,為了生死妙法。欲捨彼三,須修此三;此三得力,彼三自滅矣。」 (《(正)對治瞋恚等義》)

「因果者,聖人治天下,佛度眾生之大權也。約佛法論,從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約世法論,何獨不然。故孔子之贊周易也,最初即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夫積善、積不善,因也。餘慶、餘殃,則果矣。又既有餘慶餘殃,豈無本慶本殃。本慶本殃,乃積善積不善之人,來生後世所得之果,當大於餘慶餘殃之得諸子孫者,百千萬倍。凡夫不得而見,何可認之為無乎。經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洪範乃大禹所著,箕子以陳於武王者,末後五福六極之說,發明三世因果之義,極其確切。宋儒謂:佛說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乃為騙愚夫愚婦奉彼教之據,實無其事。斷以人死之後,形既朽滅,神亦飄散。縱有剉斫舂磨,將何所施。神已散矣,令誰受生。在彼斷其必無因果,而春秋傳、史漢中,每有冤殺者作祟,蒙恩者報德,種種事實,悉是前賢為佛教預為騙人之據乎。既無因果,無有後世。則堯桀同歸於盡,誰肯孳孳修持,以求身後之虛名乎。以實我已無,虛名何用。由茲善無以勸,惡無以懲。」 (《(續)標本同治錄序》)

「經云: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恐遭惡果,預先斷除惡因。由是罪障消滅,功德圓滿,直至成佛而後已。眾生常作惡因,欲免惡果,譬如當日避影,徒勞賓士。每見無知愚人,稍作微善,即望大福。一遇逆境,便謂作善獲殃,無有因果。從茲退悔初心,反謗佛法。豈知報通三世,轉變由心之奧旨乎。報通三世者,現生作善作惡,現生獲福獲殃,謂之現報。今生作善作惡,來生獲福獲殃,謂之生報。今生作善作惡,第三生,或第四生,或十百千萬生,或至無量無邊劫後,方受福受殃者,謂之後報。後報則遲早不定。凡所作業110,決無不報者。轉變由心者,譬如有人所作惡業,當永墮地獄,長劫受苦。其人後來生大慚愧,發大菩提心111。改惡修善,誦經念佛,自行化他,求生西方。由是之故,現生或被人輕賤,或稍得病苦,或略受貧窮,與彼一切不如意事,先所作永墮地獄長劫受苦之業,即便消滅。尚復能了生脫死,超凡入聖。金剛經所謂:若有人受持此經,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即轉變由心之義也。」 (《 (正)與衛錦洲書》)

「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利人即是利己,害人甚於害己。殺人之父者,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者,人亦殺其兄。善事其親者,其子必孝。善事其兄者,其子必弟,如屋簷水,後必繼前。由是觀之,孝親敬兄,愛人利物,皆為自己後來福基。損人利己,傷天害理,皆為自己後來禍本。人雖至愚,斷無幸災樂禍,趨凶避吉者。而究其所行,適得其反何也。以其未遇明理之人,為彼詳細發揮因果報應之事理故也。天下不治,匹夫有責。匹夫何能令天下治乎。使天下之人,同皆知因識果,則貪瞋癡心不至熾盛。殺盜淫業,不敢妄作。愛人利物,樂天知命,心地既已正大光明,則前程所至,無往不是光明之域。」 (《(續)到光明之路序》)

十善業的反面,是十惡業。離十惡,行十善,實為任何人所應行的德行。

諸善業,原本是極多的,但從顯見的重業來說,是十善。所以善業的根本,佛說就是十善業,是菩薩、聲聞、緣覺、天、人等一切善行的根本。在佛法中,十善業是徹始徹終的德行,也是基本的修行要求,如《海龍王經》說:「諸善法者,是諸人天眾生圓滿根本依處,聲聞獨覺菩提根本依處,無上正等菩提112根本依處。何等名為根本依處?謂十善業。」

25、什麼是六度?

又譯事究竟、到彼岸、度無極,簡譯為度;音譯波羅蜜、波羅蜜多、播羅弭多;梵漢並譯六波羅蜜(多)。度即渡之意。謂菩薩乘此六度船筏之法,既能自度,又能度一切眾生,從生死大海之此岸,度到涅槃113究竟之彼岸。為大乘佛教的中心教義。1、施度(檀波羅蜜或檀那波羅蜜):總有財施、法施和無畏施三種114。謂菩薩由修布施,能對治慳吝貪愛煩惱,給與眾生利樂。2、戒度(尸波羅蜜或尸羅波羅蜜):包括出家、在家、大乘、小乘一切戒法和善法,謂菩薩由修一切戒法和善法,能斷身口意一切惡業。3、忍度(羼提波羅蜜):謂菩薩由修忍度,能忍受一切眾生罵辱、擊打及外界一切寒熱饑渴等,即能斷除瞋恚煩惱。4、精進度(毗梨耶波羅蜜):謂菩薩精勵身心,精修一切大行115,能對治懈怠,成就一切善法。5、禪度(禪度波羅蜜或禪那波羅蜜):止觀116雙運名禪,亦名靜慮、三昧、三摩地、定。謂思維真理,定止散亂,心一境性,調伏眼耳等諸根,會趣寂靜妙境。有四禪、八定及一切三昧等。6、慧度(般若波羅蜜):謂通達諸法體性本空之智,及斷除煩惱證得真性之慧,能對治愚癡無知(無明)。

(一)布施。

我們有些什麼病?第一是貪病,貪慳 ,這是病根,可以說無量無邊的煩惱業障、生死輪迴,都與它有關。所以菩薩修學是從根本入手,得用個方法來對治它。「貪」是貪求,凡夫欲望沒有止境,對於世間名聞利養、五欲117六塵118貪而無厭。慳吝與貪可以說是同類的,已經得到的不能放下,叫做「慳」 什麼叫做迷?什麼叫做悟?所謂迷,不知道貪慳是病,認為是應該的,是一樁好事情,這就是迷惑。覺悟了,知道它是病根,它給我們帶來無盡的苦難,如果真正從心地裏面把慳貪拔除,就會離苦得樂。無量的煩惱可以歸納為一百零八類,百八煩惱;《百法明門論》再歸納為二十六種,二十六種再歸納就是六個根本煩惱119。六個如果你還嫌多,還可以歸納為貪嗔癡三毒煩惱。因為有這三毒,心裏頭有毒素,果報就是生死輪迴。三毒煩惱,哪一個最嚴重?就是慳貪。所以菩薩行法把布施列在第一條,布施是對付慳貪的。

佛陀教人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能夠以清淨心、真誠心,服務一切眾生、服務社會、服務人民,而不求回報,這是布施。雖然不求回報,但自然會有善報。

(二)持戒。

持戒對治惡業120 。惡業的果報在三惡道121。我們不想得三惡道的果報,一定要把惡業斷除;不造惡業,當然就不墮惡道。除惡業用什麼方法?持戒。持是保持不失,戒是戒律;戒律是善業,是惡業的反面。戒律也歸納為三大類:第一、律儀戒:律,有條文規定,像法律一樣,譬如五戒、十戒、菩薩戒、比丘戒,都有條文;儀是講威儀122、儀態。戒律裏面關於威儀的地方非常之多,威儀就是小節;連小節都不犯,這叫不犯威儀。也就是說,禮節、戒律在生活中都要遵守。第二、善法戒:一切善法,對自己身心有利益的,可以增長善根的,雖然戒律裏沒有,我們要遵守,也算是持戒。第三、益眾戒:對於眾生有好處,是利益眾生的,菩薩也應該捨己為人;這是屬於菩薩戒,菩薩能夠犧牲自己、成就別人。持戒的功德是清涼、解脫。能持戒的人,心地清涼、煩惱少。解脫是自在,戒律清淨,就得自在。由此可知,戒律不是約束人,而是真正教我們得到自由自在,把我們一切無明123、煩惱除掉。

(三)忍辱。

忍辱對治嗔恚。嗔恚:這是非常重的一種煩惱,果報也非常可怕,慳貪是餓鬼道的業因,嗔恚是地獄道的業因。佛法常講「火燒功德林」 ,這個火就是嗔恚之火,功德指定慧,一發脾氣,定沒有了,慧也沒有了,定慧都燒掉了。功德能斷煩惱、能破無明,如果嗔心不斷,我們煩惱、無明一定會增長。為了要拔除這個病根,菩薩修忍辱波羅蜜。六度裏面只講忍,辱是翻譯經典的大德加上去的。中國人很有耐心,能忍;可是有一樁事情不能忍,「辱」不能忍。所謂「士可殺,而不可辱」 ,殺頭可以忍,沒有關係,侮辱不能忍。中國人自古以來把辱看得很重,譯經的祖師大德認為辱都能忍,還有什麼不能忍?忍加上辱,這是專門對中國人說;能忍辱,那就無有一法不能忍。忍要有智慧,通達空性而忍,而不是強忍。忍辱,不把需要忍受的放在心裏,忍辱波羅蜜就廣大而無有邊際,都把它化成智慧,都把它變成禪定。

忍辱,分為三大類:

第一、人害:別人想盡方法障礙你、傷害你,你要能忍。但不是強忍,一定要明瞭這裏面的道理。那個人為什麼障礙我、傷害我?他為什麼不障礙別人、傷害別人?佛門常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他傷害我是自己的果報,果之前一定有因,一定是自己以前傷害過他;如果真正覺悟到這樣,我們可以做還債想,生歡喜心,這一筆債務還了,再也沒事了。菩薩在世間是個覺悟的人,菩薩會不會受到傷害?會。躲不躲避?不躲避,他知道這個債一定要還,躲不過的。凡人迷惑顛倒,於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覺悟的人,樣樣事情都給你了斷,絕對沒有報復的念頭,只以慈悲與智慧待人,廣結善緣。你善待別人,別人才會善待你;害人就是害己。

第二、世苦 :世間的苦難要能忍受。饑寒之苦,物質環境上缺乏之苦,都要能忍受。這也是屬於自己的業力,譬如財物缺乏,過去生中沒有修財布施,今天得的果報樣樣缺乏,是因果相應,我今天受這個貧窮也是應該的;看到別人富足,應當明瞭,前生修財布施,他得財富,他今天享受是應該的。覺悟的人不怨天不尤人,曉得因果相應。如果想改善自己的環境,就修因,不必去羡慕別人。我們要想得財用,多多修財布施,財用決定不缺乏。

第三、修法:佛法的修學要能忍耐。佛法的修學要無量124劫的時間才能成就,你要有耐心,沒有耐心就不能成就。所以我們修學要有耐心、要有恒心,鍥而不捨才能有成就。大多數的人退墮,都是因為沒有耐心。古人親近一個老師,至少都在十年以上。《高僧傳》裏,親近一個善知識二十年、三十年的很多。師友具足,同學互相切磋,老師指路,才能成就。像江味農125居士、周止庵居士,一生在一部經上用四十年的時間,所以人家的成就不是偶然得來的。任何人有這樣的毅力、耐心,都會有成就。古人說得好: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有耐心、有忍辱的心,就會成就。

忍辱的功德:第一、不失:布施是能修功德,忍辱是能保持功德,不會讓它失掉。第二、成就:保持就能成就,世出世間126法都能成就。俗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世出世間法的成就都要靠耐心,要能夠忍耐,無論做什麼事情,不要衝動,要沉住氣,循序漸進,才能成就。現代人急躁,什麼事都要快速,弊病很多。

(四)精進。

精是得其精華、純而不雜;進是進步。天天求進步,儒家講日新又新,佛法講精進,永遠進步。精進也分為三類。第一、披甲精進:這是比喻,古代打仗,士兵披盔甲衝鋒陷陣,現代戰爭戰車列在第一線,也是披甲精進;這是比喻勇猛的意思,沒有畏懼,向前精進。如果自己肯努力,什麼樣的障礙都擋不住我們。什麼東西能障礙自己?懈怠懶惰障礙了自己,外面的力量是沒有辦法障礙的,無論順境逆境都不能障礙,就怕自己懈怠放逸,那就沒有法子。第二、攝善精進:這是講精進法的內涵。我們的精進,要向一切善法去追求、去努力,千萬不要向惡法精進,那就壞了。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這是佛教導我們的精進法。第三、利樂精進:於一切眾生有利益,一切眾生能夠得到樂受,這個事情我們要努力去做。諸位要曉得,令一切眾生真正得到福利安樂,就是佛法,這是真實的利益、真實的安樂。我們自己要努力修學,要把佛法發揚光大,介紹給一切眾生,幫助他修學,使他得到福利安樂,這是精進波羅蜜。只有利益眾生,才能利益自己。

精進的功德是增善、不退。增長一切善法,使不退轉,這是我們現前得到的利益。能增善、能不退轉,懈怠的毛病自然就斷掉。懈怠懶惰,使我們世出世間法的修學都不能成就,都不能夠圓滿,所以這個毛病一定要對治克服;能克服,一定能成就。

(五)禪定127。

這是佛法修行的關鍵、樞紐。前面四種都是為修禪定做前方便。你放不下,不能得定,你有惡業、不能忍辱、懈怠懶惰,也不能得定,可見得前面所修都是為禪定做預備功夫,禪定才是真正主要的修學。禪這個字是梵文音譯,定是中國字,定的意思與印度禪那的含義很接近,所以古人翻譯就把這兩個字合起來,這種翻譯法稱為梵華合譯。禪的意思是不著相,《金剛經》所講「不取於相」 ,這是禪;「如如不動」 ,這是定。禪定並不是天天盤腿面壁打坐,那是坐禪;禪定範圍廣大,這不過是修學禪定的第一種而已。禪定著重心不動,身要動;身是一部機器,機器不動就不能發揮它的功能,所以機器一定要運作,身要動,心不能動。佛法常用圓(法輪)來表法。圓周要動,圓周不動的話,圓就不起作用,我們今天一切的文明,可以說都是圓帶動的;但是圓心動不動?心不動。所以禪定著重在心不動,身要動。所謂體動心靜。

 

六祖大師在黃梅八個月,他修的禪定就是這種功夫。黃梅那時住一、兩千人,他每天替常住128工作,舂米劈柴,身一天到晚要動,沒有休息,心不動。他在黃梅八個月是真正在那裏修禪定,所以五祖把法傳給他。《六祖壇經》實在了不起,這本書是中國人自己說的,不是從印度經典裏面翻譯過來的,它的內容幾乎包括全部佛教的原理原則,把一部《壇經》念通,所有大小乘法全部都通達,這是非常好的書,是我們中國的國寶。我們認真去學習、體會,知道什麼叫做禪;禪應用在生活上,行住坐臥、穿衣吃飯,沒有一樣不是禪。表現在藝術上,像中國的繪畫、書法、雕刻、詩歌,都帶有非常濃厚的禪家色彩,這就是禪的藝術化、禪的生活化,使我們整個生命都變成禪定。從禪定裏透出的智慧稱為般若智慧,是真正的智慧。

禪分三大類。第一、世間129禪定:指四禪八定。這一種禪定修成之後果報在四禪天、四空天,色界、無色界,三界130裏面最為殊勝。第二、出世間131禪定:佛學名詞稱為九次第定,就是第九定。前面八定是世間的,色界有四種禪定,無色界有四種禪定,一共是八種,禪定功夫淺深不一樣。定功更深,再往上超越,就是第九定,第九定是屬於出世間的,超越三界六道。第九定指小乘的阿羅漢,阿羅漢與辟支佛所修的是出世間的禪定,乃至於諸菩薩們所修也是出世間的禪定,都超越了世間。第三、上上禪定:是諸佛與大菩薩們所修。如果將範圍擴大來說,凡是能見性的禪定都可以稱為上上禪,六祖大師所修所傳的就是上上禪定。

禪定的功德是靜慮,靜慮是我們現前就能得到的好處,身心清淨,頭腦清楚,不迷惑顛倒。心清淨、頭腦清楚,這是禪定的好處。它能成就一切世出世間法,對你的學業、事業,都有很大的幫助,這就是禪的生活化。更殊勝的功德是見性,明心見性。禪定是佛法修學的重心,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都是修禪定,不修禪定不能稱為解脫門,不修禪定不能見性。為什麼有這麼多法門?為了適應不同眾生的需要。法門是方法、手段,修禪定有無量無邊的方法,並不只有盤腿面壁,盤腿面壁是無量無邊的方法裏的一種。念佛也是禪定,一心不亂就是禪定,事一心不亂就是出世間的禪定,理一心不亂就是上上禪定;用念佛的方法來達到,所以念佛也是修禪定。禪定能對治散亂,散亂就是精神意志不能集中,這是障礙。精神意志不能集中,智慧不能現前,這也是大病,要用禪定的方法來斷除。

(六)般若。

漢譯為智慧,即通達真理的無上妙慧。這是佛法修學的目的。關鍵的手段是禪定,因定開慧。智慧是從清淨心裏面生的,智慧是從定中生的;心要是散亂,決定沒有智慧。般若有三種:實相、觀照、方便。實相是體,是般若智慧的本體。觀照是自受用,是自修自證。方便是教化眾生,善巧方便。

般若的功德是大覺,大覺就是成佛,圓滿徹底的覺悟。自覺之後一定要度他,要幫助別人覺悟。般若能對治愚癡。愚癡就是根本無明,根本無明斷盡就成佛。成了佛,九法界132有情眾生,他都有能力教化,而沒有障礙。

六度,如果不能除障,就不叫做「度」 ,那是修六種福。如果能除貪慳、惡業、嗔恚、懈怠、散亂、愚癡,這才叫做六度、六波羅蜜。儒家三達德:大智、大仁、大勇,與佛法講的六波羅蜜非常接近。布施、持戒是大仁;布施是能夠推己及人,持戒能夠令一切眾生歡喜,對你不恐怖、不會害怕,因為持戒的人不會傷害任何人。忍辱、精進是大勇,禪定、般若是大智,豈不是智仁勇三達德具足!這是菩薩修學的綱領,可見得佛法沒到中國來之前,儒家所修學的接近大乘教義。

26、什麼是正信?

正信即正直之信念。係相對於邪信而言,即指虔信佛所說正法之心,此信心不因遭逢諸異道而稍生疑念。

《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大智度論》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 學佛以信為入門。有了虔誠的信仰,即可長養善根,所以信為一切正道助道功德生長之母。由於各人的根性不同,對所信仰的法門也有不同的偏重。有的居士,偏信五戒十善人天因果的善願行。有的居士,偏信聲聞乘的解脫行,發出離心,厭離三界的苦難而希求解脫。有的居士,利樂有情的心識特勝,偏信發菩提心,修四弘誓願133、六波羅蜜多、四攝134化度。有的居士,厭離欲界粗苦,修習四禪八定,以得寂靜為樂。有的居士,厭離三界苦,欣求極樂往生淨土,以專一念佛為志。有的居士,參禪學道,真參實悟,以開悟為期。有的居士,誦經禮佛、寫經弘法。以上都是正信的一分,隨力行持,都能獲益。我們必須樹立正信,堅持正信,遇事應變,隨處皆通,無著自在,心安理得,不粘著於事相,雖處逆境,任運解脫,是真學佛的自在人。

對於佛陀所宣說的真理事實,相信是真實不虛的。對於佛菩薩聲聞所具有的功德,相信是無偽的存在;對於佛所宣說的真理事實和佛的功德,相信自己能證能得。對於真理事實,能深刻思考決定即得無礙忍解。對佛菩薩聲聞所具有的功德,希望好樂欲求,以能證能得的堅定信受不疑,不為非理之說所動搖,就是清淨的正信心。

真理事實,即佛陀宣說的教法。如四諦135、五蘊136、十二緣起137、六度、二無我138、三法印139等,都是佛陀親證親知而宣說,皆是真實的事相理體。對這些真實事相理體堅信不疑,是為正信。 從四諦來說,就是苦集滅道四種真實不虛之相,明染淨兩種因果。苦集是雜染因果,滅道是清淨因果。苦是逼迫義,凡是有漏140的法,一切皆苦。所謂樂者,不過是暫時的相對的領受,究其本質遷流變壞來講,還是行苦。所以世間的有漏法,都是苦苦、壞苦、行苦141所攝,是真實不虛的。人的一生,擴而易知的為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僧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略攝一切五取蘊苦142。這八種苦,一個人只要不是幼年死亡或中夭者,大都不可避免要受八苦的逼迫。這裏以三苦舉例來說,如有人遭受到了不如意的事,或身體上已經有殘廢疾病等痛苦,再給與針灸服藥刀割治療,則是苦上加苦,是為苦苦。一種心愛的東西或親戚朋友,遭到破壞因緣,心生痛苦,是為壞苦。一切有為法143,都是剎那遷流變易的,給人以不安定的逼迫感受,這就是行苦。這些都是真實不虛的事相,所以一切遷變流動的有漏法,都決定是苦。

苦是果法的表露,追究其原因,都是由煩惱業行招感而來的,所以苦果的因,就是集諦。這苦集二諦,就構成有漏雜染的因果;滅是滅盡義,即斷除煩惱業行因果的苦集二諦而得到的寂滅解脫,是一種清淨寂滅無為144的境界,是修道所得的結果。道是出離義,即證得寂滅的因行,修行道諦,可以離苦集而證得圓滿寂滅的涅槃。道有正道和助道,正道即諸無漏的智慧,助道即諸有漏對治的方便善法。由此道故,知苦斷集、慕滅修道。道是能證得滅諦的因,滅諦是道證之果,故由滅道二諦構成出離的清淨因果關係。

解說四諦的意義,在經論中說得很多,也很深細,這裏只作了簡單的介紹,使我們知道四諦是真實不虛的真理事實。佛陀在菩提樹下成等正覺後,首先就是到鹿野苑為憍陳如等五人說苦集滅道四諦法,五人聽了之後,漏盡145結解146,證阿羅漢。佛陀最後在雙林樹間入滅時說《遺教經》,又重宣四諦法門。世尊初轉法輪147和最後說法都是說四諦法門,可見四諦法的重要了。

又如業果148,是佛教教義上最重要的內容,即一切眾生的生死流轉,聲聞獨覺聖人的斷染證淨,菩薩的修行六度四攝,證得無上正等正覺149,都是染淨業力的體現。依業流轉,依業出離,此理不虛。《妙法聖念處經》說:「業果善不善,所作受決定,自作自纏縛,如蠶等無異。」業果決定,說明一切眾生,畢竟都無主宰自在的實我150我所151,隨善惡染淨的業力,各自受報。業是身語意的造作,順理利人的造作是善業,違理損人的造作是惡業。善業有生樂果的力用,惡業有生惡果的力用。善惡業招感果報的功能勢力是堅強的,如善業未為邪見損害,惡業未修善法對治,縱經百千萬億大劫152,也不會消失,到因緣成熟的時候,決定招感果報不虛。所以佛陀在許多經典裏都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在業力感果上,又有別業和共業的差別。個人所招感的一切稱為別業,如身相好醜,智慧高低,壽命長短等,為別業所感,是為正報。與別人共同享受的衣食住行,山水環境,醫藥衛生等各種共同的東西,是大家過去的共業所感,稱為共業,是為依報。詳細分析起來,還有別中別,共中不共的差別。這種業果決定的道理,是甚深的真理。如果每個人都相信這個真理,則人人斷惡修善,人人互相尊重愛敬,自然清淨和諧,天下太平。

總起來講,信有三種差別:一信「實」有,即對於佛陀所說一切法的真理事相,深信忍可153為有,就是「忍」義。二、信有「德」 ,即對於佛菩薩聲聞聖者所證清淨功德,深信思可為有,生起愛樂,就是「樂」義。三、信有「能」 ,即對於真理事實以及世出世間有漏無漏善法,深信自己及他人,只要依著佛陀的教導去修習,都能成就。學佛者在自己思想意識上生起這樣的信心,便是正信,能對治一切的邪念和不信,專心一意地修習善法,堅信不疑。所以《成唯識論》說「信」乃「心淨為性,對治不信,樂善為業」 。勇往直前無掛礙,堅持正信必成佛。 學佛的人,樹立和堅持了正信,就決不會去做不符合正信的事。如問卦、抽籤、燒紙錢、看相、算命、堪輿(風水)、觀星等等,本為佛陀所禁止,豈能信受宣傳?作為一個佛弟子,應以所知所解的正法,宣傳弘揚,不應做違背佛教宗旨的事情。我們要珍惜自己的正信,自己要依教而行,也要做宣傳解釋工作,令非正信者捨邪歸正。一個佛弟子的言行,關係到佛教的興衰存亡,我們要隨時隨地莊嚴三寶,光顯正信。 有正信才能行善積德,身心清淨,自、他皆受益。

【書籍目錄】
第1頁:居士學佛100問—護法與愛國 第2頁:居士學佛100問—做一個合格和如法的佛門弟子
第3頁:居士學佛100問—學佛修行也在日常生活中 第4頁:居士學佛100問—破除邪見與疑惑
第5頁:居士學佛100問—註釋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