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集解 會性法師敬集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集解 會性法師敬集

華座觀

[日期:2010-12-2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會性法師敬集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庚初、正明觀佛分三

初、觀佛坐處(第七、華座觀)

二、觀聖像(第八、聖像觀)

三、正觀佛身(第九、佛身觀)

辛初、觀佛坐處(第七、華座觀)分五

初、正明觀境  二、明座本因  三、總示觀法  四、顯觀利益  五、簡觀邪正

壬初、正明觀境分三

初、總示  二、別說  三、結成

 

 

癸初、總示

佛告韋提希:「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於七寶地上,作蓮華想。

演義云:「韋提代請觀三聖法,如來先示座像二觀者,意謂:真像微妙,不易成觀;言佛必坐座,故先觀華座;要觀真像,先觀似像,使觀心流利,先說座像二觀也。」靈芝疏云:「華座觀者:欲瞻尊境,先觀坐處。如對君上,目視階陛。」

直指疏云:「佛所坐者,蓮臺為座,故當想蓮花也。」七寶地上作蓮華想者,總明臺座所依處也。靈芝疏云:「華依於地,顯是臺座,非池蓮也。」

癸二、別說分二

初、明華葉  二、明華臺

子初、明華葉

令其蓮華一一葉上,作百寶色。有八萬四千脈,猶如天畫。脈有八萬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見。華葉小者,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蓮華,具有八萬四千葉,一一葉間,有百億摩尼珠王以為映飾。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蓋,七寶合成,遍覆地上。

演義云:「先觀整朵蓮華,華葉有八萬四千,每葉有百寶色,又有微細紋脈,好比天然妙畫。又有八萬四千光。華葉之量,有二百五十由旬。華葉兩間交處,有如意寶珠以為莊嚴。珠放寶光,猶如傘蓋,覆於蓮華之上。」靈芝疏云:「光形如蓋,下覆其地。」

子二、明華臺

釋迦毗楞伽寶以為其臺。此蓮華臺,八萬金剛甄叔迦寶、梵摩尼寶、妙真珠網,以為校飾。

初、明臺體。此蓮下,明校飾。演義云:「此華內之臺也。毗楞伽,見前。甄叔迦,此云赤色。西土樹名。華赤色,形如手。此寶似之,因以名焉。」

於其臺上,自然而有四柱寶幢。一一寶幢,如百千萬億須彌山。幢上寶幔,如夜摩天宮。復有五百億微妙寶珠,以為映飾。一一寶珠,有八萬四千光。一一光,作八萬四千異種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寶土,處處變化,各作異相:或為金剛臺,或作真珠網,或作雜華雲;於十方面隨意變現,施作佛事。

此明臺上寶幢。即土臺面四向立柱。上擎網幔,以覆佛頂。(靈芝疏)演義云:「須彌,此云妙高。四寶所成曰妙,超出七金為高。」直指疏:「前觀寶樹,止高八千由旬;今寶幢高百千萬億山王,觀境展轉深勝可知。」演義云:「夜摩,此云善時,謂以蓮華開合,善適晝夜時分也。」靈芝疏:「夜摩,即欲界第三空居天。彼天華光,莊嚴最勝,故多取為比。」復下,明珠放光。直指疏云:「幢幔周圍,皆有如意珠瓔珞垂也。」一一金下,明光色變現。靈芝疏云:「其色變現為三:金臺、珠網、華雲也。更有別相,故云隨意等。」施作佛事,謂隨機利物。直指疏云:「見臺,則悟如來妙覺果。見網,則解心地眾法門。見雲,則知菩薩萬行因。故隨現佛事,機無不被其澤也。」

癸三、結成

是為華座想,名第七觀。」

壬二、明座本因

佛告阿難:「如此妙華,是本法藏比丘願力所成。

阿彌陀佛昔為國王,遇世自在王佛,棄國出家,法名法藏,發四十八願。(詳見無量壽經)彼國依報境界,身壽光明,種種莊嚴,一切果相,皆願所成,豈唯華座?寄此點示,使知淨土即佛願體,願由心發,即佛心體。故知願力理絕言思矣!(靈芝疏)

壬三、總示觀法

若欲念彼佛者,當先作此華座想。作此想時,不得雜觀,皆應一一觀之。一一葉、一一珠、一一光、一一臺、一一幢,皆令分明,如於鏡中自見面像。

靈芝疏云:「不先華座,則觀佛不成。」故觀佛須先觀華座也。

演義云:「首句,念作觀看。觀想須專一,不可夾雜,少一不慎,觀即不成。故囑以不得雜觀。皆當一一觀之,謂:葉、珠、光、臺、幢,循序而進,依次不紊。」靈芝疏云:「一一觀之,貫下五種。華葉及幢,皆有珠光。臺不明光,在文少略。鏡中見面,喻其無差。」

釋論云:「了了分明,皆令得見:然外境可同時具現,一覽無餘,以用眼根故;作觀只憑心力;用心與用眼,成反比例,必待前念既滅,後念始生。只能為時間之繼續(豎義),不能為空間之普遍(橫義)。蓮華之瓣、脈、光,各有八萬四千,何能同時皆令得見?此非眼根所見,乃定慧之境。謂修三摩地(或稱三昧),如菩薩四智中之『隨觀察者智轉智』,謂得勝定,隨觀一境,眾相現前。三摩地分大小二類,如瑜伽說:『云何小三摩地?謂或由所緣故小,觀少色故。.........此中大心三摩地者:謂於一樹下,想諸天光而生勝解。.........遍一樹下,乃至大地,大海邊際,發生勝解。』又有一分修、具分修之別:『一分修三摩地,謂於此中,或唯作意思惟光明相,或唯作意思惟色相,而入於定。具分修三摩地,謂具思惟而入於定,亦了光明,亦見眾色。』準此,如『分別次地,一一觀之』,為一分修。若將瓣、脈、光,總攬觀之,則為具分修。要非借定力不為功。然佛之本願,有憶想者,必得成就。其他珠網臺幢,皆一一於定中觀之。不取別宗外道方法,不作世事雜念,即是正觀。成與不成,皆屬順益,而無違損。」

壬四、顯觀利益

此想成者,滅除五萬億劫生死之罪;必定當生極樂世界。

演義云:「此觀若成,滅罪多矣,故云五萬億劫。罪滅,則福生,塵去,則明生;生極樂國,無可疑也。」

靈芝疏云:「此是觀佛最初方便,滅罪猶少。次至像觀,滅罪乃多。後至佛觀,得無生忍,即破無明。」

壬五、簡觀邪正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書籍目錄】
第1頁:本編所據典籍一覽表 第2頁:壹、釋經題
第3頁:貳、明譯史 第4頁:序分
第5頁:正宗分 第6頁:別明淨觀
第7頁:明十六觀法 第8頁:觀落日(日觀)
第9頁:水觀 第10頁:地觀
第11頁:樹觀 第12頁:池觀
第13頁:總觀 第14頁:華座觀
第15頁:聖像觀 第16頁:佛身觀
第17頁:觀音觀 第18頁:勢至觀
第19頁:普往生觀 第20頁:難明佛菩薩觀
第21頁:上品生觀 第22頁:中品生觀
第23頁:下品生觀 第24頁:流通分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