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教與人生 文珠法師講述

佛教與人生 文珠法師講述

一、何謂佛教?

[日期:2010-12-2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文珠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一年七月十三日於香港沙田政府大會堂

何謂佛教?何謂人生?佛教對人生的看法如何?佛教與人生有何關係?佛教對人生有何影響?這些,都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

一、何謂佛教?

現在,先讓我們理解何謂佛教?欲想理解佛教,可以從佛教的歷史,佛教的思想,以及佛教的精神,三方面來研究。

(一)佛教的歷史

講到佛教,我們應該知道,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絕非佛教徒幻想中的人物:更非統治人類生命的神祇;亦不是來自其他星球的生物,而是人類史上一位偉大無比的聖哲,是在二千多年前,降生於印度迦毗羅維國,以太子身份,來到人間的救世者。當時的印度,神權統治,階級不平,人民苦惱不堪。悉達多太子,面對現實,眼所見的是在沒有真理,沒有正義,沒有自由統治下掙扎的廣大群眾;耳所聞的是在不平等階級制度壓迫下,各階層人物,所發出悽慘的哀鳴。再加上暢遊四門時,所獲得生、老、病、死的啟示,於是激發太子尋求人生真諦的意志,與拯救世人的悲願。但智慧超群的太子,深知道真正能夠成功拯救世人的革命,是真理,是正義,是仁政,是身教,是德化;否則,以暴易暴,何止無法拯教天下蒼生,反而徒增民生困苦,給社會製造混亂,給世界釀成彌天浩劫,結果,雖曰愛之,實則善之,這又何必?因此,悉達多太子為了實現其理想中,以真理為基礎,以正義為武器,以慈悲為出發,以道德為力量的不流血革命,毅然自我犧牲,放棄王位的承繼,拋棄物質的享受,出家修行,謀求發掘人生的真理,開拓人類的智慧,甚至希望將自己鍛鍊成德性獨特,智慧超群的聖人。然後,以自己的品德去感召一切人,以自己的智慧,去啟示一切人,使一切人自覺自奮,自立自勵,使一切人皆能摒棄小我,完成大我,共存共榮。

如是經過十多年的奮鬥與磨鍊,終於夜睹明星,成等正覺。不但發現人生至高的真理,同時體會人類本具甚深的智慧。自此,世界人類史上,平添一頁光輝燦爛,永垂不朽的史實;而印度迦毗羅維國,也出現一幕以理性代替衝動,以真理代替權威;以教育代替殺戳:以因果的警誡,代替政治的懲罰;以慈愛的感化,代替武力的征服;以自由平等的待遇,代替奴役與逼害的不流血革命。何止解救了當時印度人民的悽苦,也解救了數千年來人類精神的饑渴,充實人性的空虛,彌補人生與社會的種種缺憾。使凡是接觸佛教的人,都獲得日常生活的指導,理解人生的意義,增加生活的情趣,建立生活的理想,提高人生的價值;同時令人在平等的僧團中,出家修行,徹底取消生老病死苦,獲得生命的自由與真理的歸宿!

釋尊自從出家修行,覺悟成佛後,立即開始傳播真理,以道德教育訓導世人,以因果定律規勸眾生。在一連串慈悲感化的操作過程中,絕無炫耀自己的嫌疑,無野蠻的心態,無侵略的行為,無殘酷的政策,無毒辣的手段,更無仇恨鬥爭,敵視,不和諧,不合作的表現。有的是六和共處的制度,是「國家安寧兵革銷」的祈禱,是「風調雨順民安樂」的願望,是普度眾生共成佛道之目的。雖然,在佛教流傳世間二千多年來的悠長歲月中,不知道遭受過多少次外來的欺侮,遇過多少次外教的攻擊,但佛教徒們總是寬恕、容忍,避免正面的衝突,止息流血的鬥爭,處處表現著佛教和平與利他的精神。

佛教利他的精神,不止令人解除現實生活的悽苦,還要徹底解除人類生死的痛苦,使人獲得真理生命的歸宿。不特令人止息於小乘涅槃自由自在,清淨快樂的境界;還鼓勵人回小向大,自利兼他。教人在自利利他的行為中,取消煩惱的束縛;在自利利他的行為中,廣修福慧,覺悟成佛。所以佛教的歷史,是慈悲的、和平的,佛教成立之目的,是自利利他,覺悟成佛的。

(二)佛教的思想

佛教的思想,是自由平等,慈悲博愛的。釋尊自從成佛後,一直以真理為基礎來實現他的理想,以道德的感化來推翻當時印度四種階級的不平,而提倡「四河入海,同一鹹味;四姓出家,同一釋子。」的平等思想。佛教僧團中,不分階級,不問種族,無論貴賤,皆可以出家,正是實行種族平等。僧團中利和同均,不受別請——不獨自享受他人的供養,不私蓄金錢,是實行經濟平等。佛弟子們一定要嚴持禁戒,知因識果,是實行法律平等。凡出家學佛,皆可以修行証果,皆可以覺悟成佛,是實行理性平等。

佛教僧團,何止實行種族平等,經濟平等,法律平等,理性平等;同時實行思想自由,行動自由,言論自由。人皆可以自由選擇,適合自己個性的法門修學,(無論大乘或小乘),人皆可以自由選擇,適意的修行環境(無論山林或精舍),人皆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或自由的向佛提出各種不同的問題(不管是請示或辯論)。這種平等,這種自由,在二千多年前的社會,除了佛教,無論如何,是無法找尋或享受得到的。所以,釋迦牟尼佛,無異是自由平等思想的先鋒,亦是實踐自由平等的始祖。

由於釋尊親自証得真理生命永恆的自由,親自發現人生理性的平等,因而同情一切人的不覺,可憐一切人的沉淪,愍念一切人無法拋棄人間疾苦,無法解脫生死煩惱的束縛,於是本乎人性的同體大悲,無緣大慈來愛一切人,救一切人,甚至救凡有生命的眾生。可以說:佛的慈悲,是基於理性的平等;佛教的博愛,是來自同體的大悲。所以佛教慈悲博愛的思想,是理性與情感的平衡發展,是大悲與智慧同時並運。

這種悲智雙運,情理並茂的慈悲博愛,并非儒家的仁愛,墨子的兼愛,與耶穌的博愛可比。因為孔子的仁愛,是由「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的思想,演變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及「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甚至「樂與天下,憂與天下」的精神。僅屬於推己及人的愛,每以自我為出發,不能做到無我的境界。至於墨子的「摩頂放踵以利天下」,和耶穌的「愛你的敵人」,皆只限於人類,未能恩及禽獸:唯有佛教本乎理性平等,而演變成悲智雙運的慈悲博愛,是無條件的,無止境的愛一切人,愛一切生物。無論是胎,卵,濕,化,甚至十二類眾生,無論是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等六道眾生,甚至九法界聖凡(六道凡夫,加聲聞、緣覺、菩薩三乘聖人。)都一律平等愛護,慈悲救濟。

可惜一般人,迷失覺性,不了解平等的真理,乖曲自由的意義,不知慈悲,不肯博愛,反而將人性本具的慈悲博愛縮小成為五倫之愛。是君臣,是父子,是兄弟,是夫婦,是朋友便愛,反之則不愛。但人畢竟是自私的動物,在不知不覺中,竟然由五倫之愛,縮小為只愛自己的私愛。由於愛的範圍越來越小,鬥爭的機會也就越來越大,自此,人與人之間便失去愛的溫暖,社會失去愛的維繫,國與國之間,也失去愛的和衷共濟。而在冷酷無情的現實中,竟然展現了互相戰爭,互相殘殺的世界;人間的災難,當然層出不窮,而人類的苦惱,也就無量無邊。

佛教自由平等慈悲博愛的思想,不但可以針對人類的自私,還可以擴展人類的愛心;如果世間人都肯學佛,都能夠了解佛教自由平等的真義,都能夠學習佛教慈悲的思想,實行佛教博愛的精神,自然可以解除人間的疾苦,取消人生的災難,還可以止息戰爭,導致和平。

(三)佛教的精神

佛教的精神,是以無我大悲為出發,以積極救世為目的。因為人們所執著的自我,其本性雖然真實,但其色身的形相卻是因緣生法,緣聚則生,緣散則滅,生滅無常,原非真我。可惜世人不知,妄執此四大五蘊所組合的假我為我,妄執由因緣條件聚合而產生的物質,為我所擁有;時刻都在為我設想,甚至為了我的財富,我的幸福,我的名譽、我的地位,我的權力,我的家庭,我的兒女,我的一切一切,而抑人揚我,損人利我,薄人厚我……。人皆如此,自然形成人與人間的嫉妒與仇恨,導致國與國間的對立與鬥爭;人生的苦惱,遂由是而生。

學佛的人,從佛教所啟示緣起性空的真理,了解四大五蘊所組合的身體,是無常的、苦的、空的、無我的,不應該為了此短暫色身的享受與佔有,而損人利己,作諸惡業,招致生死輪迴,飽受憂悲苦惱的煎熬。所以能夠寡慾知足,安貧樂道,擴展德性,淨化身心。從不斷克制自己,不斷持戒修定,不斷體悟真理的過程中,斷煩惱,了生死,親証我空真如的理性,獲得真理生命的歸宿;自此,破除三界凡夫的我執,進入無我的解脫境界。但無我的解脫境界,只是小乘聖人修學的結果,不是學佛的終點,更不是佛出世教度眾生的本懷。所以佛在方等會上,彈偏斥小,歎大褒圓,使小乘聖者,恥小慕大,進而回小向大,修學大乘法門,悲心救苦,自利兼他,這就是:「無我與大悲」。

但真正無我大悲,入世救世的精神,是指大乘菩薩,行菩薩道時,能夠深入諸法空相,知理性平等,生佛一如,但因為憐借眾生無知,枉受生死輪迴的苦惱,所以興慈運悲,入世教化眾生,平等拔苦與樂。在菩提道上,並不急於尋求個人的解脫,而著重於利他的事業;時刻都以眾生之苦為己之苦,以眾生之樂為己之樂。長時期在生死苦海中,為眾生而出生入死,為眾生而勤勞忍苦,使自己作為亂世的暮鼓晨鐘,苦海慈航。救濟人之不幸,鼓勵人之向上,愛護人的生命,加強人的意志,驚醒人的迷夢,使人自覺自奮,努力向上,勤求佛道。

由於菩薩理解諸法空性,雖然終日度眾生,但內不見有能度之我,外不見有可度的眾生,於其中間,亦無拔苦與樂的方法與財物。所謂:三輪體空,度無可度;但基於理性平等,生佛體同,應救應度。是以,雖然不見有眾生可度,不妨終日度眾生。如是長住世間,無相利生,無住布施;永遠擔當「覺世益群」的使命,這就是無我大悲的精神。

因為大乘佛教之目的,并不止於小乘的修證,而是在於無上菩提的証得;所以身為菩薩,必須本著無我大悲的精神,捨巳為人,入世救世,實踐六度四攝等大乘法門,利益眾生。希望從利他的事業中,開發智慧,成就自利的功德;也希望從利他的事業中,長養慈悲,饒益眾生。如是福慧雙修,直至福慧具足,因圓果滿,自然證得佛果無上菩提。是以真正學佛的人,不應該但求個人斷煩惱,了生死,還要深入社會,普度眾生;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達到我與眾生,共成佛道的願望。所謂:「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薩從此初發心。」這才是佛教無我大悲,積極救世的精神。

【書籍目錄】
第1頁:一、何謂佛教? 第2頁:二、何謂人生?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