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安樂集白話 凡夫居士譯

安樂集白話 凡夫居士譯

第十一大門譯

[日期:2010-12-1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凡夫居士譯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十一大門譯:

第十一大門中,分二部分講,第一、勸一切的眾生,要委託善知識,作往生西方的打算。第二、分辨死後因緣的殊勝與陋劣。第一、勸眾生委託善知識,法句經中說,要成為眾生的善知識。寶明菩薩問佛陀說:「世尊,什麼叫做善知識?」佛陀回答說:「所謂善知識,是能夠說深奧之法的,譬如說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知道諸法是平等的,是沒有造業也沒有果報的,是沒有因緣也沒有果報的,是究竟如此的,是住於實際的。然而在畢竟空之中,又熾然能建立一切諸法。能說這些深法的,就是善知識。

「所謂善知識,就是你的眼睛,因為它能夠見到一切的善惡道之故。

「所謂善知識,就是你的大船,因為能夠運度你們,出離生死的大海。

「所謂善知識,就是你的救命繩,因為能把你們,拉拔出生死大海之故。」

經上又勸眾生說:「雖然當眾生的善知識,但仍必須要往生淨土,為什麼?因為住在三界火宅之中的話,違逆的境界多,因此大多數人會退沒,而難以出離生死之故。」所以舍利弗在娑婆世界發心修菩薩行,修了六十劫之後,遇到一位惡知識,要向他乞討眼睛,結果他就退心了。因此我們知道,在三界火宅中修道是很困難的,所以要勸大家往生西方。只要一往生,戒定慧三學自然會有殊勝的進步,六度萬行很快就能具備。所以無量壽經說:「阿彌陀佛的淨土,沒有像毛髮那樣大的地方,是造惡之處。」

第二、分辨眾生死後的受生,殊勝與陋劣的不同。娑婆世界的眾生,壽終命盡之後,全都乘著善業和惡業,帶著虛妄的貪愛煩惱,隨著管壽命的獄卒,向該受生之處投胎。這種情形,從無始劫以來,一直都逃不脫。如果眾生能夠相信往生淨土,發憤精進修行,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和觀世音等聖眾,就會拿放光的蓮花臺來迎接行者。這時行者就很歡喜的合掌,乘上蓮臺,隨從聖眾而去,一下子就到了極樂世界。在那兒,一直到修成佛果,都沒有任何的不快樂。一切眾生由於所造的業不同,而有上中下三品,不過全都要到閻羅王那兒去聽取判決。如果眾生能夠信佛,發願往生淨土,把所修行的功德,全都迴向往生。這樣命終的時候,佛就會親自來迎接,而不必到閻羅王那兒報到。

【書籍目錄】
第1頁:緣起 第2頁:前言
第3頁:復鄧伯誠居是書一本文 第4頁:復鄧伯誠居是書一譯
第5頁:復鄧伯誠居是書二本文 第6頁:復鄧伯誠居是書二譯
第7頁:(1)第一大門 第8頁:第一大門譯
第9頁:(2)第二大門 第10頁:第二大門譯
第11頁:(3)第三大門 第12頁:第三大門譯
第13頁:(1)第四大門 第14頁:第四大門譯
第15頁:(2)第五大門 第16頁:第五大門譯
第17頁:(3)第六大門 第18頁:第六大門譯
第19頁:(4)第七大門 第20頁:第七大門譯
第21頁:(5)第八大門 第22頁:第八大門譯
第23頁:(6)第九大門 第24頁:第九大門譯
第25頁:(7)第十大門 第26頁:第十大門譯
第27頁:第十一大門本文 第28頁:第十一大門譯
第29頁:(9)第十二大門 第30頁:第十二大門譯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