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西方要決釋疑通規白話淺譯 法宣法師白話譯

西方要決釋疑通規白話淺譯 法宣法師白話譯

第十四

[日期:2010-12-1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法宣法師白話譯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十四

第十四,簡略地說明淨土法門修業的方法儀軌。疑惑曰:此淨土宗說明至心念佛,可以作為往生淨土之因。不知道修行者的心念思慮,應當作何等之理解?念佛的方法儀軌,其相狀又是如何?

會通曰:回過頭來探尋以前無量無際之生死,乃是經過無數劫以前的造作而流轉,設使曾經在過去修習因地,但是多是虛妄而少有真實。只是不斷地追求名利,虛妄計度我相人相之分別。縱使能夠廣泛造作種種善緣,可是卻不符合於真正的真理。不斷沉淪於種種惡趣之間,所受的痛苦無窮無盡。西方極樂世界的至聖教主阿彌陀佛,流佈名號而攝受教化眾生,已經成就了究竟的佛果,成佛之後如今已經經歷了十劫之久。

而我等眾生仍然愚癡無知,唯有貪戀虛妄的身心而造作種種的惡業。雖然也在學習佛法,可是只有追求現世之名利,往往自以為是而非責他人,恒常生起傲慢之心。只知道追求衣物飲食,日夜不停辛勞勤苦,設使有些餘的功業時間,也把它用來追隨惡黨劣友。若是不能夠遭逢真正的善友,極樂淨土之事理教法豈能夠聽聞了知。一旦生命無常之後,還又再度歸於種種惡道。

如今有幸能夠遭逢大善知識,和我等有殊勝之因緣,教我如理思惟佛法,捨棄諸般造惡之行,得以聽聞阿彌陀佛名號,及其本願功德大慈大悲,其成佛已來已經經歷了十劫之久,恒常流佈究竟之正法。而我等由於種種障礙之故,今日始能聽聞淨土之正法,內心當中五臟六腑深感悲痛,因此特別生起羞恥悔恨自己心中的瞋心起動、貪愛盛行和愚癡生起,是故如今只作四種修行,以作為往生淨土之正業:

一者,長時修,首從最初發心的開始,乃至成就無上菩提,恒常修習淨土之因,終究無有退轉之時。

二者,恭敬修,此又有五種:

1、恭敬有緣的聖人,這是說在行住坐臥之間,從不背向於西方,乃至涕唾大小便利,也不背向西方也。

2、恭敬有緣的聖像教典,這是說恭造西方阿彌陀佛的聖像,若是不能廣泛變造聖像與眾生結緣,只有作一佛二菩薩像也可以。教典者,《阿彌陀經》等,以五色袋盛放之,自己讀誦並教導他人讀誦。如此的經典聖像,安置於清淨的屋室當中,二六時中禮拜懺悔,以種種華香而供養之,心中要特別生起尊崇敬重之心。

3、恭敬有緣的善知識,這是說若是有宣揚淨土法門的善知識者,不論其是有千由旬或十由旬的距離,同樣都必須恭敬尊重,並且親近而供養之。學習別種法門之人,也全部都要生起恭敬心,與自己不同志向的人,只有深深加以敬重。若是心中生起輕慢之心,其所招得的罪業無窮無盡,是故必須全部恭敬之,即能消除修行的障礙。

4、恭敬和我同行而有緣的伴侶,就是指那一些一同修習淨土行業之人。我們自己雖然障礙很重,單獨修業也不容易成就,因此要假借良善的朋友,才能夠激勵而修行,並且扶持危難救拔困厄,輔助力量互相資助。因此有同行有緣的善知識,應當要深深互相保護珍重。

5、恭敬三寶,不論是同體三寶或別相三寶,都應當深深地恭敬尊重,在此不能全部摘錄同體三寶、別相三寶之意義,這是因為初入佛道的粗淺修行者,沒有辦法依照此法而修。而所謂的住持三寶者,能夠給與如今對佛法只有粗淺知識的人,作為其修行的廣大殊勝因緣。如今粗略地加以分科簡別:

所謂的佛寶者,是指不論其是雕刻檀木或刺繡綺羅而成,是簡素的形質或黃金之容顏。不論是刻鏤寶玉或圖紙彩繪,研磨巨石或削切土泥而成的佛像,如此種種不可思識之聖像,都是應當要特別尊敬承事供養的。即使是暫時觀見其形像,便可罪業消除增長福慧,心中若是生起些少的我慢驕心,則會增長惡業善行消亡。因此心中只應當把此尊貴之容貌,當作是見到真佛來想。

所謂的法寶者,三乘的教典旨意,清淨法界等流之正法,由名句文字所詮釋的,能夠令人生起理解之緣,是故必須珍重而仰望,以其乃是發起佛法智慧之基礎。是故應當恭敬抄寫尊貴之經典,令其恒常安置於清淨的屋室,並以整齊的箱函來盛放貯藏之,並且應當莊嚴恭敬之。讀誦經典法寶之時,身體和雙手都應當清潔乾淨。

所謂的僧寶者,不論聖僧菩薩,或是毀破戒律之僧人,都應當以平等心而生起恭敬,千萬不可生起輕慢之想。

三者,無間修,即所謂的能夠心中常常憶念阿彌陀佛,作期願往生極樂淨土之心,於一切時一切處,心念皆應作此微妙之憶想。就譬如若是有人被他人搶劫掠奪,身居於下劣低賤之處境,備受種種艱難辛苦。忽然之間思念故鄉的慈愛父母,想要逃跑奔走而歸於故國,可是行李裝備尚未整辦,猶然滯留於他鄉異地,因此日裡夜裡不斷地思惟憶想,其煎熬痛苦不堪忍受,沒有短暫的時間捨棄而不思念故鄉的爺娘。如果種種計劃準備既已成就,便能夠歸向故鄉而終於到達,可以長時親近慈愛的父母,自在任意而歡喜愉悅。

如今修行淨土者亦是如此,過去因為煩惱覆心,破壞撓亂善念之心,福德智慧等珍寶財產,全部都散落失去,長久以來流浪於生死輪迴。受制於三界內而不得自由,恒常與魔王眷屬為伍,而作其僕人奴役,奔波驅馳於六道之間,痛苦逼切自我的身心。如今遇到良善殊勝之緣,忽然之間聽聞到有阿彌陀佛慈悲之父,從不違背其弘大之誓願,拯濟拔度一切群生,因此日夜之間驚覺忽忙,發菩提心求願往生。所以從此精進勤勞而不倦怠,常常憶念阿彌陀佛之恩德,以此一生果報命盡為期,心念恆常憶想記念。

四者,無餘修。這是說心念專一求生極樂世界而不改變,禮拜稱念阿彌陀佛,而其餘種種的身口意業行,不令其間雜而生起。所作之淨業,每日都必須特別而勤修,唯有念佛讀經,不遺留時間而作其他的功課也。

因為我們出生居止於像法末法時期,距離釋迦聖人的時代已經非常遙遠了。雖然也接近佛道學習三乘之佛法,可是卻沒有方法可以得到契入悟解。在此世界即使是人道和天道這兩種果報,也是躁動撓亂而不得安定,只有智慧廣博悲願弘深之人,才能夠忍受長久時間之居處。若是知識癡迷、修行淺薄之人,恐怕會陷溺於幽暗痛苦的三塗之中。因此必須遠遠離去而絕跡於娑婆世界,棲息心神於西方極樂清淨的國土。

仰望期願有緣的眾生能夠一同依循正法,恭敬發起身心之行,依於此念佛法門之一宗,決定而有拒絕割捨,千萬不要縈心貪戀於世間的小小利益,應當要堅定畏懼生死之無常。即使是美好的聲望可高追道安、慧遠等大師之風評,這又何殊於閃電幻影;即使德行超過僧肇、道生的節操,也難免逃避於其如同乾達婆幻化之城市。三空和九斷之經文,其道理幽深而言語廣博;十地和五修之教法,其義旨深奧而詞句繁多。修行的功業就如同高山之堆積並非一簣之土所能成就,道業必須要成就於無數年歲之思慮修習。豈是在剎那短暫的時分,便能如其心念而堆積如塵沙之功德。正當宣說四生九有的奇妙不可思議之心性功德,可是心念卻恒常攀緣於境界;對於境界能夠敘述其是無我無法之妙法,而意識卻貪戀於邪魔之道。期望高遠達到透徹消除虛妄之根由,而生命之期限卻分分地催促;等待根植通會真性之智慧,而死亡之路卻不求而至。

那麼則不如安心地屏除思慮奉持齋戒,止息追求知識多聞之廣大業行,安定心神於智慧法水,興起專志學習之堅定修行。運心竭盡遠離污穢之方所,高涉於遙遠蓮邦之最上園苑;使心靈神居於清淨的極樂國土,依託微妙形質於蓮池金臺。大家一同追求至上佛道於阿彌陀佛慈悲之容顏,時時去除疑惑而不停止;親身感受大悲音聲於佛陀的聖德,悟解證會無生之理。此阿彌陀佛淨土法門弘大之利益廣大而繁多,只可以簡略地加以說明而已。我粗略地陳述一小蠡之飲酌,以簡別良善之淨水。起而修行則全在自己個人的功業,這不是佛陀聖人可以俯垂而親就贈予也。

西方要決釋疑通規終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 第2頁:第二
第3頁:第三 第4頁:第四
第5頁:第五 第6頁:第六
第7頁:第七 第8頁:第八
第9頁:第九 第10頁:第十
第11頁:第十一 第12頁:第十二
第13頁:第十三 第14頁:第十四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