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西方要決釋疑通規白話淺譯 法宣法師白話譯

西方要決釋疑通規白話淺譯 法宣法師白話譯

第十一

[日期:2010-12-1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法宣法師白話譯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十一

第十一。解釋三階教之修行者,有五種小疑惑。

第一個疑惑曰:眾生生死流浪於三界六道之間,種種痛苦的事情悉皆經歷,推究此生死輪迴之因,皆是由於心中起於邪妄的貪瞋癡三毒。如今之人專心念佛,期願往生西方淨土,邪妄三毒轉為增多,如是豈非顛倒之見,何以故呢?娑婆五濁的惡世界,凡夫眾生於理而言,本來應當常時居住,而如今心中特別生起厭離捨棄之心,此即是邪惡之瞋恨也。西方極樂清淨的國土,只有聖者才能夠遊行居住,自己不思惟度量自己是下劣的凡夫,卻發願想要往生彼國,此即是邪惡之貪念也。所以如此不了解自他之差別,皆是因為愚癡無明也,此即是邪癡之障礙也。此貪瞋癡之三毒,內在積聚於心田之中,假使真的令其去念佛,也只能感應神鬼邪魔,如何得以前往西方淨土而受生呢?

會通曰:佛陀的言教當中,其旨意各有不同的差別倫類,但是這一切都是為了利益眾生,如果善於知道思惟取捨,則各各皆能隨順眾生之根機因緣。這是什麼道理呢?若是修道而悟得無生之理,就道理上是可以在娑婆世界長久居住;若是尚未高登不退轉之位,則污穢的國土便很難可以居住。若是能夠契入無生之理,則極樂國土與娑婆世界平等不二,不必假借厭離此污穢混雜的世界,而另外再仰望其他清淨的他方國土。可是自己的階位如果還是處於生死輪迴之境界,則一定必須要求生於彼清淨的世界。污穢的國土如果是由菩薩大士所居住,則其契悟理體之知解能夠恒常遊行於穢土、而不被境界隔礙其心地智慧。下劣的凡夫尚未成就殊勝的觀慧,暫時居止於穢土、則還又增長痛苦生死之流。

所以捨棄染污之國土,並不會增長邪惡之瞋心。愛樂西方淨土,邪惡之貪念也不會生起。同時對於穢土和淨土加以分別,則是智慧心所相應而非愚癡。於內心中積集三善根,外在招引佛菩薩眾聖之資助,此方娑婆世界最後的果報辭謝之後,西方微妙剎土清淨的蓮華便來相迎,不必心中畏懼神鬼邪魔,而不精勤修習淨土正業也。

第二個疑惑曰:業道就如同天平之稱,造下善惡業則將來必定要酬對償還。而我們此生感得生死已來,所造的惡業並非只有一種,如何能夠不遭受惡報,而卻可以直接往生於西方淨土呢?設使想要往生西方,而這些惡業難道不會成為障礙嗎?

會通曰:凡是造作諸業者,苦樂之種種果報一定會生起,既然我們是同於凡夫愚癡之輩,長久以來積集了罪業之因,其果報則必定無有錯謬而不可推委,但是如今可以成得人身之果報,那麼其惡業是否已經斷盡了呢?若是說惡業已經斷盡,則如今便無惡業可以去除。如果惡業尚未斷盡,則其受生於如今人道之時何以不作障礙而卻可以作人呢?

三階教的行者,則必定面有難色而說,感得此人道之身而受生時,諸般惡業雖然尚未斷除,但是由於人道的善業較為殊勝,其他的惡業不能遮障。等到此人道的善報既已終止,則惡業的苦果將來必當承受也。

既然如此,那麼三階教的行者更應當指示云:過去的惡業雖然尚未斷除,可是由於人道的善業較殊勝的緣故,並不會阻止此世人道之招感生起。而如今求生西方的淨業,比起人道之業則是轉而更為殊勝強大,惡業怎麼能夠對往生淨土生起障礙呢?

這是什麼緣故呢?受持三歸和五戒,此乃是有漏的善因,然而由於愚癡的顛倒想所牽引,而進於入母親之胎藏。此三歸五戒有漏善因之較低劣的修行,惡業尚且不能遮障,是故可以感得人道之身,其罪業已經無力遮止其受生人道。而無始以來所具有的殊勝正行,以及即於今日又能夠發菩提心修行,誓願窮盡痛苦之根源,期願當來能夠究竟成佛。然後一心精勤剋定心念,發願求生西方淨土。此身果報窮盡之時,又有慈悲的善友們,關懷哀憫護持助念,使其住於正心正念。並且西方極樂世界的聖眾現前,使其心中特別生起渴望仰慕,乘著此種種殊勝之因緣,想要往生彼國豈有困難?因此心中千萬不要懷疑,而不修習求生西方之淨業也。

第三個疑惑曰:依照如今修行的方式,應當以普遍學習佛法為宗旨,如今只有特別稱念阿彌陀佛,乃是成為偏曲之見解,反而成為障道之因緣,不能免於生死輪迴。何不捨棄個別之修行,以隨順修行普遍廣學之法呢?

會通曰:仰望探尋普遍的修行方式,其所得的利益極為深遠,具有大智慧而見識通達之賢人,才能夠措其心意以廣泛學習。而那些力量微薄智慧淺陋之人,則難以依此而修行。釋迦大聖隨著眾生之根機,使令眾生修習個別之行持,此乃是稱合於眾生的根性之故,於道理上並沒有妨礙。此乃是假借著特別的修行法門為因,以達成修習成就普遍之業行也。

第四個疑惑曰:凡是想要修行佛道,首先應當認識痛苦果報之因。而探尋痛苦之根原,皆是由於造作惡業所致。生起惡業之境界,乃是在此娑婆世界,由於不能遭逢佛菩薩眾聖和正確佛法的性相之理,而造作了諸般的惡業,其數量則無有邊際。一切的眾生,總共分為二種:一者乃是其真實的果報。第二者乃是應化之形體。

所謂真實果報的眾生者,其體性唯是佛性,而其相貌即是眾生多生以來普遍皆為父母親眷。由於迷失佛性之體的緣故,虛妄生起貪愛瞋恚之念,於如來藏的體性上,無端橫起愚癡之心。約其眾生種種的相貌雖然有其殊別,而普遍皆是多生以來的父母親眷則毫無差別。只是因為隔離了多生的輪迴而互不相識,虛妄生起貪愛和憎恨之念,恒常於具足佛性的過去父母,攀緣執取而造作殺盜婬等惡業。

所謂的應化之眾生,是指三乘的聖眾們,由於慈悲憐愍憶念眾生之故,應化其形禮而如同凡俗之眾生。然而愚癡的眾生盲目無智不能認識,於是心中生起輕視貶抑之心,增長了造作惡業之因緣。由於昔日不能了知,於是乃生起顛倒妄想,如今得到啟發悟解,而對境界思惟過愆。已經造作之惡業令其消除,將來之過失不令其生起。只應當在此方娑婆世界對一切眾生懺悔謝罪,罪業若盡則痛苦便可以消除。如果厭離此娑婆世界而欣慕西方淨土,豈能消亡昔日在此世界結下之怨結呢?

會通曰:即將探尋佛法之至道,最重要的是斷絕生死痛苦之根原。而止息生死痛苦之因,沒有超過於斷除惡業。造作過失的境界,確實是在娑婆世界,累積了此種種的怨仇嫌恨,已經成就了無量的貪愛情結。今日詳細地加以審察,這些都是由於顛倒妄想所牽纏。若是想要究竟而完全了知一切眾生其實體唯是佛性,而其在事相上面說普遍皆是我多生多劫的父母親眷。或者是由諸佛聖人大慈大悲權巧應化,隨著眾生之身形而化現於六道,使其形跡就如同凡夫眾生。能夠以此理事而去了解眾生之實性的理解心,人人都可以完全體會明了;可是如果論及起而修行,實際地檢驗則全無一人可以真實而行。體悟知解之並非困難,只是想要實際修行者則非常困難矣。

一般人只可以憶想思惟此眾生真實之法,仰望感歎其並非虛妄,已經造作之過愆,心中特別生起深重之懺悔,將來可能生起的過失,立誓不再重新造作行為。然後一心專念阿彌陀佛之名號,以及修習種種的善行,並將其功德迴向於求生極樂淨土,就如同挽救自己頭上之火燃也。

此娑婆世界容易令人沉淪,使人在痛苦的呻吟嗟歎中迷失了正確的道路,是故暫且安神於西方極樂世界,便可果證無生之智。在西方淨土當中自我的修行既然已經成就了,便可回過頭來歸於五濁惡世,以大悲心度化眾生,平等地拔濟一切的根機。千萬不可停留在娑婆世界這一個險途,而不知道要進入另外一個路徑。只要能夠運心動念,過去那些造業之對象、怨家仇敵,發願彼此捨棄痛苦之因,令其一同皆得往生於微妙安樂之淨土,而彼怨仇皆能歡喜領受,便捨棄了怨仇嫌恨之心。千萬不可因為過去在此娑婆世界造業,而心中懷疑不得往生也。

第五個疑惑曰:正當今日之際,距離釋迦聖人之時世已經非常遙遠,下根機的凡夫愚癡之人,正應當適合禮佛懺悔。地藏菩薩,對於如今濁惡的眾生特別有緣,於理應當專門稱念菩薩名號,並且憶念三寶。而阿彌陀佛的西方淨土,乃是上根之人所修行的,第二階根機的人,才能夠生起憶念阿彌陀佛之心。如今既然時當五濁惡世,根性志向卑劣低微,怎麼可以便修行上根機人之佛法呢?上根機者學習下根機之法,則是迂迴停留而不得進步前行。下根機的人起而修行上根之法,則修道有其障礙而必將受苦,佛法和根機不能相應合會,如此念佛修行豈能夠成功呢?

會通曰:仁者你所言的,並非沒有此種經教意旨,只是你修習佛法尚未長久,因此乃會發生如斯之疑惑,如果仔細地停駐思惟而通達佛法,一定可以開啟最切近自身之修行。這是什麼意思呢?一者引用聖教之言,二者辨別義理之門。所謂的佛陀聖教之言者,其各部之種類既然繁多,即使完備的抄錄,也難以在一時之間完全究竟了知其意。如今簡略地陳述五個要點,以啟發初聞佛法之人。

一者,《大集賢護經》云:佛陀告訴賢護菩薩,在我釋迦牟尼涅槃之後,諸多的弟子們,應當弘揚傳持此念佛三昧,然而諸多惡比丘,不能相信受持,毀謗而說此念佛三昧乃是魔所言說的。佛陀又告訴賢護菩薩曰:比丘行造種種惡業之時,諸國家之間互相征伐之時,眾生彼此更相毀謗之時,眾生污濁造惡之時,仍然有四眾之弟子能夠弘傳此念佛三昧之法,以利益眾生。

二者,《藥師經》云:文殊師利菩薩為像法時期的眾生祈請於佛云:佛陀的四眾弟子,發願求生西方淨土而心志不定者,若能稱念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即能斷除其疑惑之迷網,其人臨命終時,八大菩薩引導指示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路。

三者,《阿彌陀經》云:他方世界的一切諸佛皆共同讚歎釋迦牟尼佛,能夠於五濁惡世說此極樂淨土念佛法門的難信之法,而六方諸佛舒展廣長舌相,證實其是真誠而不虛妄。

四者,《觀無量壽佛經》云:韋提希夫人為了被五濁惡世種種的不善,以及被生老病死五道輪迴眾苦所逼的眾生,向佛陀請示往生淨土之法。此外經中說下輩的三品眾生,具足造作種種惡業,也是皆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也。

五者,《無量壽經》云:釋迦如來為五濁惡世的眾生說法,令其遠離五惡,去除生死的五痛,消滅五煩惱燃燒之苦。此外在將來之世,經典佛道完全滅盡之時,我釋迦牟尼以慈悲哀愍眾生之故,特別留下此經,令其更再止住一百年,當時的眾生,只要生起一念的信心,即得往生彼極樂國土。

疑惑者曰:前面所引用經教,乃是佛陀所說而真實不虛,不知道這是方便的修行法門,還是究竟理趣之說呢?

會通曰:釋迦大聖之言說,必定符合於真實的義趣,前面所援引之經教,皆是究竟之法門。何以能夠知之呢?因為不了義之經教,世尊在臨將涅槃的法會上皆解釋而會通之。而淨土這一個法門,在涅槃的娑羅雙樹之間更無疑惑之解決。此外淨土法門乃是十方諸佛,舒展廣長舌相而印證成就的。根據前述二種義理,是故淨土法門並非只是方便之門而已。

上來簡略地引用聖人之言教,以顯示讚說淨土法門之原因。自此以下粗略地解釋其義理之門,以去除懷疑和滯著。佛陀以一音演唱佛法而眾生隨類各得理解,雖然有萬般的殊別而無不同樣契合於佛法。地藏菩薩弘大的願力,是在惡道之中救度眾生;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以十念念佛的法門拔濟眾生。如果眾生不求生西方淨土,恐怕會墮落於三塗惡道;稱念地藏菩薩之名號,是在痛苦之中期望能被救脫。如今勸導眾生專心念佛,立誓發願往生西方,等待大命即將終止之時,諸佛菩薩前來感應相迎,既然能夠往生於清淨的佛國,永遠斷絕三塗惡道之生死,種種痛苦之事不必經歷,因此不必辛勞請求地藏菩薩前來相救也。

三階宗的要義,乃是約佛陀滅度後的時期根機而說的,佛滅度一千五百年後,眾生的根機不適宜修淨土法門。設使有人修習淨土法門者,若能眾行具足而成就,那麼其即是第二階之人,非是下劣凡夫所能修習之業行也。如今觀察三階宗之意旨,其說到第一階的上行之人,在淨土的三輩往生當中,似乎是獨獨說明上品和中品往生的人也。

然而求生西方淨土之法門,不論是定善或散善皆可以通達西方,不論其淨業之行的淺深,同樣得以往生極樂世界。不論是出家的清淨之眾,或是在世俗的尊貴賢者,只要能夠摒除思慮幽深獨居,恬靜心神止息亂意,並且能夠修習觀想之業,皆能夠以定善之業而往生極樂。其他若是能夠斷絕虛浮榮華之追求,在自己的公事私事之外,能夠不貪戀世俗之事務,探問佛道精勤修行,能夠具足淨業三福散善之因,也必定能夠往生彼國。

或是有些家財資具較為匱乏者,謀生的事務牽纏而不能放捨。只要念佛這一行門能夠相隨而不忘,亦可往生於七寶莊嚴之極樂世界。此外即使是今生曾經造作眾罪,乃至是造作五逆的一闡提之輩,在其大命即將終止之時,地獄惡道的眾苦器具來逼迫身心之時,若是忽然能夠遇到善知識,教導他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地獄的惡相既已消除之後,即得往生於微妙的極樂剎土。

凡是具有大乘善根者,下至其一生中沒有造作任何的過失,上至十迴向的究竟之位,約其修行所作淨業之淺深,分為上輩的三品。而小乘根機之眾生,最初從人道的善趣,上而至於世第一法之人,分為中輩的三品往生。而不論其是大乘小乘之根機,約其罪過之輕重,分為下輩的三種品位。因此可知不論其修行佛道之淺深,造作惡業之深重或輕微,只要都能夠發起菩提之心,發願求生西方淨土,不論隨其淨業修習之多少,皆可得以往生淨土。不可以偏執於一個見解立場,毀謗懷疑淨土法門也。

此外三階宗又說如今的時代乃是五濁惡世,不應當修行念佛法門而發願往生西方的這種看法,這並非是廣博之見地。《大無量壽經》云:末法之世經典佛道滅盡之時,佛陀以慈悲哀愍之故,特別遺留了此部經典,居止住世百年,當時的眾生若是能夠聽聞阿彌陀佛名號而生起信心,皆可以往生彼極樂國土。其大義是說:釋迦如來演說教法,滋潤利益眾生是有其時節因緣的。末法一萬年的時間過去之後,其餘的經典悉皆已經消滅,而阿彌陀佛這一個淨土法門之教化,利益眾生反而偏偏增加,釋迦大聖特別令其再停留一百歲。當時經過末法時期滿一萬年之後,一切的諸多經典,全部都隨之而消滅,釋迦牟尼佛的恩德特別深重,留住淨土教法一百年,爾時只要能夠修習淨土之因,即可上生於極樂世界微妙的國土,汝等三階宗之人為何預先判定,而不令人發願往生西方淨土?詳細研究此經文,足以去除憂慮懊悔,千萬不要心懷以管窺天之見,而不通達佛陀經典之義也。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 第2頁:第二
第3頁:第三 第4頁:第四
第5頁:第五 第6頁:第六
第7頁:第七 第8頁:第八
第9頁:第九 第10頁:第十
第11頁:第十一 第12頁:第十二
第13頁:第十三 第14頁:第十四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