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歸程(聖嚴法師自傳) 聖嚴法師著

歸程(聖嚴法師自傳) 聖嚴法師著

補述一 一任清風送白雲——聖嚴老人自述

[日期:2016-07-01]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補述一
  
  一任清風送白雲——聖嚴老人自述
  
  成立財團法人
  
  民國六十六年(西元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十五日,東初老人無疾坐化之後,我在美國紐約接獲了越洋電話,旋即於隔日夜裡飛抵臺北,接著,並在十七日召開第一次圓寂會議,商討如何處理東老人的身後事宜。
  
  當時與會人士包括樂觀、悟明、靈根、妙然、成一、雲霞、蓮航、聖開、鑑心等法師,張少齊、陳志臬、張國英、王士祥、方甯書等居士,近二十位,皆是老人生前的僧俗道友及學生弟子。
  
  東老人留下的遺囑共有三份,分別寫於:1.民國六十四年(西元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二十日,2.民國六十六年(西元一九七七年)二月二日,及3.民國六十六年(西元一九七七年)十月二日,其中第一份與第三份時間相距了有兩年之久。在第三份遺囑的尾款中載明:「在此以前,本人所遺囑文獻,應以此為準則,其餘留作參考之用。」意思是唯有第三份遺囑的內容方可作為決定性的依據,其餘的僅供參考。

  

  ▲民國六十六年(西元一九七七年)東初老人圓寂,作者由美國趕回臺灣辦理後事。
  
  由於這三封遺囑中所提及的人選稍有出入,使得我在籌組文化館財團法人的董事會時,很費一番周折。
  
  於法的立場,我忠於東老人最後的指示,是做對了,於情的觀點,因這些人都是東老人生前護持有功,為其所信賴的人選,若能全部聘為董事,當可為我分憂分勞;結果我畢竟是遵照了第三份遺囑的指示辦理,因此,使得我留下不夠圓滿的遺憾。
  
  好的是,這幾年來,在全體董事的支持下,使我為了維持、發展文化館所付出的努力,並未叫人失望,那些關係人,見到我所作所為均很放心,在此我也感謝他們對我的體諒。
  
  民國六十七年(西元一九七八年)三月份,在準備妥了法人登記的各項手續之後,召開了第一次中華佛教文化館董事會成立會,會中,我被選為財團法人董事長兼任館長。至四月二十九日再度赴美之時為止,已完成的下列幾樁事:1.文化館財團法人已經組成,並經法院公告完成了法定程序。2.鑑心、錠心兩位尼師是東老人一再交待要照顧的文化館原有住眾,均被請為監院,3.東老人的子孫都列入財團法人的成員。4.與美國佛教會合辦譯經院於文化館下院農禪寺,由文化館補助生活費及提供場地,薪水和辦公費用則由美國佛教會支出。5.籌備印行《東初老和尚永懷集》。為文化館成立了兩個護法團體,一是徐范五妹居士領導的慈善放生會,一是郭正順老居士領導的觀音消災會。這些工作均是在東老人圓寂以後,短短的一百多天之內陸續完成的。
  
  繼承遺志
  
  有關東老人留下的產業狀況,曾受到許多人的矚目。雖然他自稱已夠我作為發展佛教事業的酵頭。事實上,在董事會的處理過程中,卻發現並不那麼單純。東老人的確是交代下了一些產業,但不動產在成立財團法人之後,就不能動用了。現金部分,他在遺囑中也自稱有限,除去了圓寂時間的費用外,又因繳納以下多筆款而告用罄:1.老人在生之日,未能辦好法人登記,以其個人遺產捐助變更為財團法人名下時,必須照章課徵遺贈稅。2.東老人生前以分期付款方式買下的文化館地基,繼續以一年多的時間付清尾款。3.東老人已申請要買文化館另兩筆地基,有一百多坪,在不久之後,我們也替他買了。4.東老人在生時,代替信徒及原住眾經手的有幾筆款子,不論有無單據,一律代為償付。
  
  這絕非東老人始料所及的,也無形中變成了我的負荷。所以當我承擔起繼任人之後,即在東老人的遺像前稟告:1.盡力維護原有住眾生活,2.竭智實踐東老人遺志,3.絕不動用東老人的遺產。東老人的遺志可在其遺囑中一再見到,乃是「興辦佛教教育文化事業及社會慈善事業」。
  
  自回國後,我仍有一半時間在美國,行政事務便倚重方甯書董事,財務則交由鑑心當家師代勞。記得我在國內的第一次過年,當家師向我訴窮,我便把皈依弟子們供養的拜年紅包,悉數轉交給常住,嗣後數年都是如此。東老人過去的經營方式我不會,事實上,我也不清楚他老人家的經營之道。加上我業重障深,福薄慧淺,從未有過經營道場及調教住眾的經驗。對於人事的處理,常現捉襟見肘的窘態。因此,有位住在文化館的老菩薩看見我的情形後,很同情地說我是從東老人處接受了一頂愁帽子。這頂帽子使我在一百天左右,突然白了一半的頭髮!
  
  文化播種
  
  根據東老人遺囑所列財團法人的目的事業,已經做和正在做的有如下各項:
  
  (一)文化事業有四項:
  
  東老人生前便勤於寫作,並從事影印《大藏經》等出版事業,民國六十九年(西元一九八○年)我們正式成立了「東初出版社」(法鼓文化前身),除了出版文化館原有的書籍外,主要是我的著作,至今已出版了四十多種,並繼續出版新書中。
  
  《人生》雜誌:在停刊了二十一年後,於民國七十一年(西元一九八二年)八月以小型報紙形式復刊。最初是季刊,第二期改為雙月刊,十三期以後至今已是三十四期,一直維持月刊的形式。發行量從最初的幾千份,增加至目前的一萬多份,訂戶約佔其中一千多戶。因此,經費來源主要是靠主動捐募及讀者發心捐贈、助印。
  
  《人生》純粹是服務性質,為的是宣傳正信佛教,內容以我的開示為主,其他各篇文章也都很有可讀性,新聞稿倒在其次。先後已經過果梵等多位弟子的編輯,大家均很努力;自第八期開始,增加了不定期的訪問稿,許多讀者表示喜歡,我們計畫著,若因緣許可,將在五十期以後,恢復它「雜誌型」的面貌。
  
  印經書贈送工作:我們曾印了《課誦本》、《地藏經》、《金剛經》的合訂本,林文忠公手書行輿日課。最近也印了「佛學小叢刊」五十開及三十二開的精美小冊子贈送,包括《怎樣做一個居士》、《怎樣修持解脫道》、《原始佛教》、《為什麼要做佛事》及為方便老年人閱讀而特別設計的《念佛與助念》。這些文字上的宣傳,希望能使得佛法普及。
  
  《東初老人全集》:將東老人的遺作整理精校,集為精裝本二十五開的一大冊,現已出至六冊。
  
  百年樹人
  
  (二)教育事業有四項:
  
  接辦佛學研究所:民國六十七年(西元一九七八年)十月,中國文化大學的創辦人張其昀先生請我和成一法師兩人接辦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最初是研究機構,聘請了正在國內外各大學或佛學院教書及學有專長的僧俗佛教學者,作為我們的研究員,每年出版一期《華岡佛學學報》,受到海內外學術界非常高的評價。民國六十九年(西元一九八○年)起發展為教育機構,每年招收五至十名已經大學畢業的僧俗研究生,給予碩士課程的訓練,三年為期,以研讀中國佛學為主,印度佛學為副。同時,特別注重梵文、藏文、巴利文、日文、英文等語文教育。
  
  佛研所在招收了三屆學生之後,始終無法向教育部請准立案,因此停招了一年。民國七十四年(西元一九八五年)我們另外成立中華佛學研究所,繼續招生,其課程、師資、學生、素質,都較以往更充實了陣容和內容。目前,已有兩屆學生修完學分,第三班也即將於今夏畢業。他們之中,已有人提出相當於碩士的論文,但無法授予碩士學位。更有出國深造的,像威斯康辛麥迪遜校區的梅迺文以及留學日本東京大學的惠敏法師,研究所本身及我個人都多少給了他們一些獎勵。
  
  研究生上課不收學費,並供給零用錢的獎學金。每年的預算約新臺幣三至四百萬元,這筆錢的來源,主要是依靠我的關係和華嚴蓮社成一老法師的關係,籌募而來的。
  
  三學研修院:民國六十八年(西元一九七九年)美國佛教會駐臺譯經院,為了多種因緣而停辦,遂以譯經員和幾個參加我在國內主持第一次禪七的年輕學生為成員,共十名,藉農禪寺而成立了三學研修院。不設年限,以訓練弘揚佛法及住持三寶的青年僧眾人才為宗旨。直至目前,進進出出的有近四十位,現有學員二十三名,最初,文化館每月支助三萬元經費。逐年漸減,至今文化館已無有餘力支持,而完全由農禪寺以每月教禪坐和一年幾次法會的收入自給自足。
  
  獎學金的設置:以我個人在文化大學教課的鐘點費,成立了「東初老人獎學金」,專門獎勵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學生撰寫佛學論文者。另外,對留學日本的學僧也提供每年一千元美金以上的獎學金為補助。
  
  教書:民國七十年(西元一九八一年)八月,我應聘為中國文化大學終身職的華岡教授,擔任哲學研究所的教職,並為文大哲學研究所及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班及碩士班的論文指導教授,民國七十四年(西元一九八五年)又應聘為東吳大學哲學系兼任教授,在學府中接引知識青年研究佛學的教育工作。
  
  慈濟工作
  
  (三)慈濟事業:東老人在世的時候,早已舉辦北投地區的冬令救濟,現在我們更擴大到臺北縣市的幾個老人院、教養院、育幼院和精神病院。民國六十七年(西元一九七八年),我第一次回國,發放總值約十六萬元,去年是民國七十四年(西元一九八五年),已增加至六十二萬元,今年除了冬賑發放了六十二萬元外,還將歷年來零星籌集的救濟款項共一百萬元,提供給臺北市社會局作為救命救急之用。另外,農禪寺的福慧念佛會有一個福田組,也經由實際的訪問後給予救急救難,並對特定的「廣慈僧伽醫藥慈善會」等團體及個人給予定期定額的資助。對於幾個特定的照顧戶,在每年佳節時期,也固定以金錢資助。

  

  ▲民國六十七年(西元一九七八年)在北投中華佛教文化館主持共修法會。
  
  弘法活動
  
  (四)法會:除了文化館定期的地藏法會及年懺外,最初一年有四次禪七,後來減為兩次,目前是兩次禪七、兩次佛七。禪七限定人數三十名,因常住眾逐漸增加,又擴展為五十名。佛七一為清明佛七,一為彌陀佛七,每次總有兩、三百人,我們的物質條件非常簡陋,主要是提供大眾的修行道場及修行方法,因此便用四句話來勉勵我們自己:「沒有琉璃飛瓦的建築,沒有盤龍雕壁的殿堂,我們只有赤忱的願心,奉獻給你修行的家園。」這四句話是農禪寺的常住眾倡出的,因為他們的感受上是如此。
  
  我個人也盡本分在各大學佛學社團演講,每年並有一、兩次假臺北市法輪講堂公開講經,去年才移來農禪寺。國父紀念館曾講出兩次,高雄、臺南、臺中、嘉義、新竹、中壢、花蓮等各地,也經常有政府機關或民間團體邀我做學術或通俗性的演講。聽講的人多至兩、三千人,少則數百人。有些訓練機構像電信局,政黨機關像市黨部,民間社團如獅子會、扶輪社、青商會等單位若請到我,只要有空,我都會去。這幾年來,在體力、腦力上支出很大,又缺乏時間好好休養,因此,感覺越來越衰老。
  
  農禪寺有一個「般若禪坐會」及一個「福慧念佛會」。「禪坐會」,是民國六十八年(西元一九七九年)成立的,主要是提供給曾在文化館及農禪寺打過禪七的人,每星期都有打坐共修的機會,參加者總有幾十人到百來人。對於禪的開示,即使未打過禪七的人,聽起來也有一番受用。根據「禪坐會」的基礎,而有「般若禪坐會」的籌組。
  
  「念佛會」,成立於民國七十一年(西元一九八二年)。那是一些人自覺不適合打坐參禪,但他們也很喜歡農禪寺,因此,我們便提出念佛法門,藉以接引根性不同的人。念佛和禪本不相抵觸,從宋以後,更有合流的跡象。農禪寺兩方面同時並進,情況也越來越好。念佛會開始只二十來人,現已有二百八十多人。臨時或經常來但尚未入會的,人數更多,這使得北投街上,學打坐和念佛的民眾,漸漸增多,出家人上街也常有居士合掌請安的鏡頭了,這算是農禪寺為地方上提供的一種佛教化的服務。
  
  節流.開源
  
  (五)建築:文化館本身在東老人省吃儉用的開創下,已有不到二百坪的平房,因受地形限制,房子建得不規則,也不實用。所以,東老人一直盼望著將它賣掉,另找山坡地,建新道場。在民國六十六年(西元一九七七年)二月的第二份遺囑中便如此說:「待遷新址,以山坡地為宜,隔絕塵市為要,再議興學辦法。」但找地不簡單,從他老人家到我現在都沒找到。尤其文化館是臺北市的財團法人,依法不能遷出市區另建。因此,在民國七十一年(西元一九八二年)我們便與商人議談,簽定就原地合建的條約,民國七十三年(西元一九八四年)正式建築,我們只提供土地,並且還以無息貸款的方式向商人借了一千多萬元,購買附近畸零地,增加建築面積,但仍然比照合約四六分的分配法,分到了增購地的權利,這固然是因為我們有優先購買權的關係,但建築商漢昇公司的篤信三寶,也是重要的原因。

  

  ▲新建之中華佛教文化館。
  
  新館已建完成,並且在民國七十五年(西元一九八六年)四月十九日舉行落成開光典禮。房子獨立一棟,每層一百坪,不包括地下室共有五層。在另一棟的公寓房子內,尚有二十個單位的房間,還保留了三百多坪土地的所有權,這使文化館的不動產增加了原有的三倍有餘。其中部分將撥為中華佛學研究所使用。
  
  農禪寺原來只有兩層加起來約一百坪,本為農舍的建築,當住眾逐年增加了,由文化館的合建商人義務替我們搭建一些鐵架棚子,又由善信樂助增搭了一些現在像鴿籠式的寮房,可住二十多人,佛七之中,大殿能容納兩百人,全寺並可留宿一百多人。道場雖十分簡陋,來的人,都還相當喜歡,這雖是臨時的,又有什麼不是臨時的呢?能使用便好。不過,如果我還不死,也不遁走,還須準備另外地方安住大眾哩!
  
  新館落成以後,電梯、佛像、家具,各方面添置都需要錢。而文化館及農禪寺,從原有的五人,到現在已增至三十多人,本身既沒有固定的收入做經濟基礎,教育、文化及出版事業又不斷在做,當然維持得十分辛苦,好在鑑心當家師非常節儉,她節流,我開源,共相努力下,仍可撐持下來。
  
  創建東初禪寺
  
  我民國六十六年(西元一九七七年)底回國之前,在美國已有點基礎,有學生跟著我學佛法,而且有人要跟我出家,因此,除了在臺灣進行文化館的維持與發展外,在美國也同時進行另一道場的開創,那便是民國六十七年(西元一九七八年)在美國紐約創建的東初禪寺。
  
  最初身上只有七百元美金,沈家楨先生、仁俊法師、應太太在經濟上面,多少幫了些忙,我很大膽地便以分期付款方式,在紐約的皇后區買了一棟連地下室計三層的房子,又花了兩萬美金,用兩年時間,整理出地下室,打禪七可容納二十五人,聽經可容納百人。
  
  開創之時,我已離開美國佛教會,為了找房子,雖在漫天飛雪的隆冬季節,我帶了美國徒弟,背著睡袋、衣鉢四處奔走,時時準備睡在馬路邊上。有時夜宿信徒家裡,多半在中國城的浩霖法師處掛單,在這裡我很感謝他給予我不少方便;此期間遇到不少的人情冷暖,有的寺院,口上客氣說設備不好,恐怕待慢,實則是拒絕我們借住。我卻過得非常愉快,常聽人說為法忘軀,以天地為家的生活,我多少體驗到了一點。那時,由於美國及中國弟子們苦苦哀求我,不要拋棄他們,我帶著他們從赤手空拳,發展到今天這程度,乃是不可為而為的情形下走過來的。

  

  ▲美國紐約東初禪寺。
  
  到目前為止,東初禪寺的維持,仍是以會員按月繳會費的方式,主要是支持房子分期付款的錢。日常開銷的水電、瓦斯、飲食,則靠我上課、演講、教禪訓班、打禪七收費來供給,最初很艱困,也很踏實,現在已比較穩定了。
  
  民國六十六年(西元一九七七年)三月起創辦了英文季刊《禪雜誌》,民國六十八年(西元一九七九年)十一月起增加發行英文月刊《禪通訊》,對象是英語社會中,對禪有興趣的人。民國七十一年(西元一九八二年)為出版我的英文書,便於紐約成立了法鼓出版社。現正請專人編輯,將我在美國的演講、上課等一系列的東西,系統性向英語社會介紹出來,已出版者有《佛心》(Getting the Buddha Mind),這本書本錢已經收回來了,我們也在翻譯一些佛經和祖師們的詩偈、語錄,集結成小冊子貼錢出版。
  
  隨緣.結緣
  
  非常可惜的是,我的身體始終不好,在美國要趕工作,在臺灣也要趕工作,忙得沒有節制。本(西元一九八六)年三月十九日,在文化館召開的董事會中,董事悟因法師聽了我的報告後,替我捏了一把冷汗,她說:「法師要命,還是要弘化工作?」我倒真的沒想到要命不要命的事,能拖一天算一天,只是越拖好像越累,大概快近六十歲了,畢竟老了罷。所以向董事會提出辭去文化館館務的要求,結果未被會中接受,我再建議將文化館請董事鑑心比丘尼為住持,感謝大家體諒我,已於三月十九日落成之日,正式就任了。
  
  因我目前,往往一睡下去,不知道明天能不能爬起來,第二天早晨總要以很大的意志力才能起床。主要是頭暈,身體不受指揮,但只要每天有一、兩小時打坐的時間,體力就能恢復一些。然在國內期間,有時似乎連這一點也成了奢望。
  
  有段時間,到了美國,就不想回來臺灣,但一回到臺灣,又以為臺灣才是我埋身葬骨之地;既有人希望我在美國,也有人希望我在臺灣,而我個人的力量實微不足道,眾生的業力不可思議,世間的因緣不可思議,我只希望隨緣消舊業、隨緣結淨緣,如此而已。
  
  薪傳
  
  足以告慰於東老人的,他老人家的關係長輩、僧俗道侶、弟子學生,八年多來,仍在竭力護持文化館。文化館的新廈落成日起,已進入一個新階段,本館交由鑑心法師負責,暫時作為紀念東老人的祖庭。而其目的事業,在他老人家及三寶的庇佑之下,逐漸地由年輕一輩的出家弟子們,接替著來做,因為東老人的遺願,便是凡我佛子,人人有責荷擔住持正法、續佛慧命的如來家業。
  
  四月二十二日,我與祖庭及農禪寺的同修,特地去日月潭畔的魚池鄉,探望師弟聖開法師,見其道場莊嚴,出家弟子數十人,威儀整齊,素質優秀,又是另一件可慰之事。(一九八六年六月十五日刊於《人生》第三十四期)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第一章 我的童年 - 滄海桑田
第3頁:第一章 我的童年 - 水災 第4頁:第一章 我的童年 - 求學的生活
第5頁:第一章 我的童年 - 窮苦的家 第6頁:第二章 江南的家 - 新年 扶乩
第7頁:第二章 江南的家 - 巫醫.鬼怪 第8頁:第二章 江南的家 - 日本軍閥
第9頁:第三章 美麗的夢 - 把我送掉 第10頁:第三章 美麗的夢 - 偷香錢
第11頁:第四章 狼山的狼 - 菩薩顯聖 第12頁:第四章 狼山的狼 - 張狀元
第13頁:第四章 狼山的狼 - 大聖菩薩是誰 第14頁:第四章 狼山的狼 - 七個房頭
第15頁:第五章 哀哀父母 - 父親的笑 第16頁:第五章 哀哀父母 - 噩耗
第17頁:第五章 哀哀父母 - 哀哀父母 第18頁:第六章 上海與我 - 上海外灘
第19頁:第六章 上海與我 - 懺儀的淵源 第20頁:第六章 上海與我 - 趕經懺
第21頁:第六章 上海與我 - 出醜 第22頁:第六章 上海與我 - 鬼月
第23頁:第七章 學僧天地 - 僧教育運動 第24頁:第七章 學僧天地 - 我進了佛學院
第25頁:第七章 學僧天地 - 糾紛 第26頁:第七章 學僧天地 - 學僧的苦悶
第27頁:第七章 學僧天地 - 從軍 第28頁:第八章 軍中十年 - 採薇
第29頁:第八章 軍中十年 - 啟航 第30頁:第八章 軍中十年 - 到了臺灣
第31頁:第八章 軍中十年 - 幻想中的花園 第32頁:第八章 軍中十年 - 上等兵
第33頁:第八章 軍中十年 - 終於考上了 第34頁:第八章 軍中十年 - 槍彈的眼睛
第35頁:第八章 軍中十年 - 通信隊 第36頁:第八章 軍中十年 - 鬧營 鬼叫
第37頁:第八章 軍中十年 - 行軍 第38頁:第八章 軍中十年 - 一條棉被的故事
第39頁:第八章 軍中十年 - 宜蘭受訓 第40頁:第八章 軍中十年 - 醒世將軍
第41頁:第八章 軍中十年 - 因病退役 第42頁:第九章 回頭的路 - 東初老人
第43頁:第九章 回頭的路 - 再度出家 第44頁:第九章 回頭的路 - 靜思
第45頁:第九章 回頭的路 - 受戒 告假 第46頁:補述一 一任清風送白雲——聖嚴老人自述
第47頁:補述二 我是風雪中的行腳僧──法鼓山的未來與展望 第48頁:補述三 與李總統及俞院長談禪修
第49頁:附錄一 我為取得日本學位而要說的幾句話 第50頁:附錄二 菩薩清涼月──訪果祥師談聖嚴法師
第51頁:附錄三 轉眼四十年 第52頁:附錄四 建設人間淨土的巨匠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