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歸程(聖嚴法師自傳) 聖嚴法師著

歸程(聖嚴法師自傳) 聖嚴法師著

第八章 軍中十年 - 醒世將軍

[日期:2016-07-01]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醒世將軍
  
  民國四十四年(西元一九五五年)的春天,我隨著一個電臺,配屬到高雄要塞,就是住在現今的壽山公園裡,當時的公園,漫山是雜草,以及成叢的相思樹,沒有開放遊覽,也不像一座公園。但我住在那裡,卻是很大的方便,常常去市立圖書館,一坐就是半天,看不完的書,可以借出來,看完了,再去換。因此,我自那時到民國四十五年(西元一九五六年)下半年止,在哲學、宗教、歷史、文學方面的書,看得很多,並且做了好多筆記。其中以文學作品看得最多,幾乎在當時所能借到或租到的中外名著的中文本,我都找來看了;同時費了一股子傻勁,為那些著作寫心得,編入名錄,分析書中人物的性格特點,注意作者表達人物的技巧。另一方面,我也勤奮地學著所謂小說的「創作」。
  
  我寫了很多的短篇小說、散文,和自以為是新詩的詩,用幾個筆名,投向各處發表。到民國四十七年(西元一九五八年),我能於《佛教青年》上發表〈文學與佛教文學〉,並引起教內一時的爭論,那也要歸功於此一時期對文學、對寫作的研究。只以我的技巧尚未成熟,文藝的思想也未通透,所以,既未因此成名,更未因此成功。那時,我自己買了一張竹製的書桌,絕大部分的時間,便消磨在那書桌上。
  
  我有幾位同學,也很用功,多數是為軍事教育的深造用功,用功的重點,很多是在英文,他們希望有機會去美國受訓,所以常往教堂裡跑,聽英語講道。另有一些則是為高普考而用功,用功的重點是在社會科學。他們見我用功的方向,不倫不類:看佛經、看文學、看哲學,又看宗教,所以好心的勸我,教我認定一個目標。其實我是有目標的,我既不想以軍人為終身的職業,也不想到行政機關討一碗飯吃,我是藉此機會打一打文學的基礎,然後再專志於宗教哲學中去,因為我的宗旨,很希望在可能的情形下仍做一個出家人。憑良心說,我之能夠塗鴉寫文學,主要是在軍中磨鍊出來的。
  
  到了鳳山之後,我常去煮雲法師的佛教蓮社,在他那裡,我可借到一部分的佛書,並向他請教一些佛學的問題。那時的煮雲法師,已在全臺灣聞名了,他經常環島佈教,我說他是一座活動的佈教所。同時,在民國四十四年(西元一九五五年)十二月間,他又出了一本《佛教與基督教的比較》的演講錄,轟動一時。至民國四十五年(西元一九五六年)六月,基督教有個叫作吳恩溥的牧師,出了一冊《駁佛教與基督教的比較》,當我看了煮雲法師及吳恩溥牧師的兩書之後,覺得自己也可以寫一冊《評駁佛教與基督教的比較》。於是,僅以十來天的時間,寫成了五萬餘字,交由煮雲法師出版。這是民國四十五年(西元一九五六年)八月下旬的事。
  
  正在這時,我也為著調換工作單位而忙。那是由於友人的介紹,考取了國防部的一個機關。至九月二十五日,我便奉准調到新店去了。
  
  因為新店離臺北市很近,我與臺北佛教界的接觸,也就容易得多了。

  自民國四十六年(西元一九五七年)開始,我為好幾家佛教刊物寫文章了。最先是因性如法師接編《人生》月刊,他知道我會寫文章,所以硬是逼著要稿,他對我一向也是不錯的,礙於情面,我就寫了,並且我也從此有了一個「醒世將軍」的筆名,這不是因了軍人的身分而取,乃是為攝化眾生與喚醒世人而取,這個筆名,一直用到民國四十八年(西元一九五九年)冬天第二次出家後,才停止使用。另外我從民國四十七年(西元一九五八年)元旦開始,同時用了一個「張本」的筆名,在《海潮音》及《今日佛教》上寫稿。

  

  ▲為攝化眾生、喚醒世人,作者以「醒世將軍」之筆名在《人生》月刊上發表文章。
  
  佛刊很多,為《人生》寫開了頭,其他幾家,也向我索稿。因此,我就放棄文學的習作,專寫佛學性的文章了。
  
  寫文章的路子一開,思想一通,理境一現之後,便會源源不絕地一直寫下去,寫了一篇又有一篇,路線雖只一條,境界卻是越開越寬了,又像滾雪球似地,知識一天天地增進,文思也一天天地廣闊,不論看什麼書,不論吸收何種知識,均會匯集到我所歸宗的中心思想上去,漸漸融合,慢慢凝聚。做學問做到此一地步,真是一大樂事。但此在我,到了民國四十六年(西元一九五七年)才開始活潑起來的,雖然那也只是我在學問之門中見到了一線曙光,在思想之海中嘗到一滴之味而已。但是好多人以為我是開悟了。
  
  有時候思潮澎湃,不能自制,即於抱病之際,也要執筆一吐。我在新店時的工作很苦。而且常常通夜工作,我不慣夜間生活,夜間工作之後的第二天日間,並不能夠將晝作夜,補足夜間的睡眠,故而每於夜間工作之後,次日又於白天讀書、寫文章。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第一章 我的童年 - 滄海桑田
第3頁:第一章 我的童年 - 水災 第4頁:第一章 我的童年 - 求學的生活
第5頁:第一章 我的童年 - 窮苦的家 第6頁:第二章 江南的家 - 新年 扶乩
第7頁:第二章 江南的家 - 巫醫.鬼怪 第8頁:第二章 江南的家 - 日本軍閥
第9頁:第三章 美麗的夢 - 把我送掉 第10頁:第三章 美麗的夢 - 偷香錢
第11頁:第四章 狼山的狼 - 菩薩顯聖 第12頁:第四章 狼山的狼 - 張狀元
第13頁:第四章 狼山的狼 - 大聖菩薩是誰 第14頁:第四章 狼山的狼 - 七個房頭
第15頁:第五章 哀哀父母 - 父親的笑 第16頁:第五章 哀哀父母 - 噩耗
第17頁:第五章 哀哀父母 - 哀哀父母 第18頁:第六章 上海與我 - 上海外灘
第19頁:第六章 上海與我 - 懺儀的淵源 第20頁:第六章 上海與我 - 趕經懺
第21頁:第六章 上海與我 - 出醜 第22頁:第六章 上海與我 - 鬼月
第23頁:第七章 學僧天地 - 僧教育運動 第24頁:第七章 學僧天地 - 我進了佛學院
第25頁:第七章 學僧天地 - 糾紛 第26頁:第七章 學僧天地 - 學僧的苦悶
第27頁:第七章 學僧天地 - 從軍 第28頁:第八章 軍中十年 - 採薇
第29頁:第八章 軍中十年 - 啟航 第30頁:第八章 軍中十年 - 到了臺灣
第31頁:第八章 軍中十年 - 幻想中的花園 第32頁:第八章 軍中十年 - 上等兵
第33頁:第八章 軍中十年 - 終於考上了 第34頁:第八章 軍中十年 - 槍彈的眼睛
第35頁:第八章 軍中十年 - 通信隊 第36頁:第八章 軍中十年 - 鬧營 鬼叫
第37頁:第八章 軍中十年 - 行軍 第38頁:第八章 軍中十年 - 一條棉被的故事
第39頁:第八章 軍中十年 - 宜蘭受訓 第40頁:第八章 軍中十年 - 醒世將軍
第41頁:第八章 軍中十年 - 因病退役 第42頁:第九章 回頭的路 - 東初老人
第43頁:第九章 回頭的路 - 再度出家 第44頁:第九章 回頭的路 - 靜思
第45頁:第九章 回頭的路 - 受戒 告假 第46頁:補述一 一任清風送白雲——聖嚴老人自述
第47頁:補述二 我是風雪中的行腳僧──法鼓山的未來與展望 第48頁:補述三 與李總統及俞院長談禪修
第49頁:附錄一 我為取得日本學位而要說的幾句話 第50頁:附錄二 菩薩清涼月──訪果祥師談聖嚴法師
第51頁:附錄三 轉眼四十年 第52頁:附錄四 建設人間淨土的巨匠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