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人間佛陀 于凌波居士著

人間佛陀 于凌波居士著

第四講 僧伽——僧團的成立與發展

[日期:2010-12-09]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于凌波居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四講 僧伽——僧團的成立與發展

一、  初轉法輪

<過去現在因果經> 上說, 悉達多太子,在尼連禪河畔菩提樹下,入定思維 :「第三夜分, 破於無明, 明星出時, 得智慧光, 斷於習障, 成一切種智。」成為證悟真理的覺者——佛陀。

佛陀證道後, 並沒有立即離開菩提樹他往, 仍在原處禪定思維, 他反覆思維自證的境界, 自己受用法樂。同時思考, 為未來行止頗為躊躇: 究竟是深入人間, 去宣揚真理, 普度眾生呢? 還是明哲保身, 獨處山林, 自享法樂呢? 反覆思維的結果, 終於決定還是深入人群, 度化眾生。<過去現在因果經>中, 說是受了大梵天王的啟請, 佛陀答大梵天王釋提桓因曰: 「 我亦欲為一切眾生轉於法輪, 但所得法, 微妙甚深, 難解難知, 諸眾生等不能信受, 生誹謗心, 墮於地獄, 我今為此故默然耳。]

佛陀所悟之法, 微妙甚深, 難知難解, 恐眾生不能信受, 固然是使其躊躇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 當時的客觀環境, 可能也是佛陀考慮的因素。佛陀悟道時, 印度社會是一個思想混亂, 邪說充斥的時代。傳統的婆羅門教, 祭司們藉著主持祭祀, 解釋經典的權力,勒索財物, 欺壓百姓。雖然如此, 但它根深蒂固, 不可動搖( 後來佛陀傳教, 始終沒有進入婆羅門教的根據地——閻牟那河地區,由此可見一斑) 。而新的沙門集團, 所謂六師外道、九十六外道、三百六十三論師等等, 雖然各創新說, 但有的否定業報因果, 有的一切歸於宿命, 邪說謬論, 不一而足。但也各有其信徒和群眾, 也各有其地盤和勢力範圍——後來僧伽一直和外道鬥爭, 須達多長者在舍衛城建祗園精舍時, 曾為外道所阻止; 大目健連晚年出外傳道, 為外道亂石砸死; 甚至於外道買通淫女,  「帶盂謗佛」 ,可見鬥爭激烈的一斑。觀乎此, 佛陀最初的躊躇就不為無因了。

不過最後他還是決定了入世度化。最初度化的物件, 是他在苦行林中修道時, 淨飯王派去照應他生活的五名侍者。五侍者後來見太子接受農家女奉獻的乳糜, 以為太子退轉道心, 就離他而去。五人此時在恒河北岸、波羅奈國的鹿野苑修苦行。波羅奈距佛陀證道的伽耶山, 有近三百公里的路程, 佛陀赤足徒步, 由伽耶走到鹿野苑。

所謂五侍者, 是以年長的喬陳如為首, 另外四人的名字是摩訶那摩、跋波、阿舍婆闍、跋陀羅闍。這五個人原是淨飯王宮中的執事人員, 都信婆羅門教。佛陀為他們講解以[緣起 ]為基礎的具體理論[ 四聖諦 ]——苦、集、滅、道四聖諦。由於這是佛陀初次傳道, 佛經上稱此為[ 初轉法論 ]。又因佛陀對五人以不同的角度講解了三遍, 佛經上稱之為[ 三轉法論 ]。佛陀還為他們講解[ 中道 ]——既反對任情縱欲, 也避免極端苦行, 行於[中道 」, 才是正確的解脫方式, 他們五人皈依了佛陀, 成為僧伽中最初的五名比丘——關於四聖諦, 後文再詳為介紹。

這一年, 佛陀在鹿野苑度過了雨安居。在此期間, 還有一段插曲。伽尸城有一位[ 大富長者 ]俱梨迦, 他的獨子耶舍, 生於富家, 終日酒食徵逐, 在女人堆裏打滾。他家中蓄有歌妓, 一日飲酒作樂,醉後沈睡, 夜半醒來, 見那些歌妓在枕席間橫七豎八沈睡。脂粉零落, 口涎直流, 使他有如置身死人堆中的感覺。他一陣憎厭, 披衣而起, 一口氣跑到城外, 口中喊著[ 煩死了、煩死了」。本來,財色名食睡的五欲之樂,可以使一個人麻醉、墮落,但填補不了一個人心靈上的空虛。耶舍就是這樣,他跑到城外,無巧不巧的正跑到鹿野苑, 遇到了正在 「經行」 的佛陀。佛陀見一青年,衣衫不整,急步奔走,不停的喊著[ 煩死了、煩死了 ]就攔住他一問究竟,問明原委後, 說:

[青年人, 這兒有安靜處, 寂滅會脫雛煩惱]。

於是領他到房內,為他講解苦集滅道四聖諦的道理。耶舍原本是天分頗高的青年,只是無人領他走入正途,他聽了佛陀的正法,逐漸覺悟, 當下皈依於佛陀座下, 出家修道,後來, 耶舍的五十多名親友, 都隨佛陀出家,成為繼五比丘後的一群出家弟子。後來耶舍的父母也皈依了佛陀, 因為年邁不能出家, 乃做了在家的優婆塞和優婆夷。

二、  僧伽——早期的佛教

佛陀初轉法輪, 五侍者皈依, 成為最初的五名比丘, 據佛經上說至此三寶齊備,「 佛教 ]由此誕生。三寶者, 佛、法、僧。佛、是釋迦牟尼佛陀; 法、是四聖諦; 僧、是五比丘。不過, 由五名比丘到初具僧伽規模, 應該是三伽葉皈依以後的事。

佛陀在鹿野苑度雨安居時, 想到摩揭陀國伽耶山附近的優婁頻羅村, 住有一個婆羅門種姓的事火外道, 名叫優婁頻羅伽葉。他座下有五百名弟子, 他有兩個兄弟, 座下也各有二百五十名弟子。這三兄弟是摩揭陀國的有名的宗教家, 甚為摩揭陀國人所敬重。如果把這三兄弟度化過來, 則有助於教團的發展。雨安居過後, 佛陀向座下的五十多位弟子說:

比丘們呀! 我脫離了人天世界所有的芥蒂, 你們也脫離了人天世界的所有芥蒂, 而得到解脫。該是遊行(傳道)的時侯了, 為了人們的利益和幸福, 為了人天的利益和幸福, 一條路不必走兩個人。比丘們呀! 無論開頭也好, 中間也好, 末了也好, 都好好講說具備理路和表現的說法。而且,要說圓滿和清淨的梵行。眾人之中,也少有染汙塵者, 如果不能聽到法, 將要墮落。比丘們呀! 為了說法, 我也到優婁頻羅村去吧。 

這一段話,可以說是初期僧伽的傳教宣言。

最初的僧伽, 和外道的不同之處, 就是教團成立之初, 即深入社會群眾中, 積極的展開了傳教活動。這是佛教以後能超越國界, 成為世界三大宗教原因之一。因為當時的婆羅門教是國教, 除了首陀羅的奴隸族外, 是全國上下一致的信仰。六師外道等其他沙門集團, 都是為了自身解脫而出家修道的, 弟子投靠到師父座下, 師父才予以傳授, 並不向外傳道。所以深入群眾從事教化, 是僧伽的特色。[一條路不必走兩個人], 是為了擴大影響,使更多的人能夠聽到正法。

佛陀又托缽徒步行走了兩百多公里, 到了他修苦行的伽耶。他以借宿為名, 住入了老伽葉——年已一百二十歲的優婁頻羅迦葉的聖火堂中, 以神通力降服了聖火堂中的毒龍,老迦葉敬服萬分, 帶著五百名弟子皈依於佛陀座下。他的兩個弟弟都提迦葉和伽耶迦葉,也各帶兩百五十人皈依佛陀。這是構成僧伽的基本成員。後來在王舍城時, 舍利弗和大目健連也各帶了百名弟子皈依佛陀, 再加上鹿野苑的五十多名弟子, 就是佛經中所說的:「一時,佛在某某國某某園,與大比丘僧, 千二百五十人具 ]。

本節中屢屢提到「僧伽」 二字, 這僧伽二字究作何解?

僧伽, 是梵文 Sangha 的音譯, 亦有譯為僧□, 僧企耶。義譯為眾和會、和合眾, 含有群眾的意義。僧伽一詞, 在佛教興起以前, 印度社會早已流行使用。原來恒河中游, 在西元前五、六世紀, 隨著農業和手工業的發達, 連帶著運輸、銷售業也發達起來。這就興起了許多以工商業為主的新都市。像恒河北的迦尸, 就是有名的工商業城市。恒河南岸的巴吒理村,最初只是一個渡口, 後來也發展成為水陸要衝的都市——華氏城。

由於工商業發達, 工商界人士依其職業性質組成不同的職業團體——有如現代的同業公會, 這種職業團體, 稱做僧伽。甚至於當時毗舍離城人民所有的政治團體——會議政治的體制, 也稱做僧伽。這種社會通用的名詞, 後來也為宗教團體所採用。如當時各外道的沙門集團, 也稱為僧伽。佛陀的教團, 由五名比丘開始, 隨著人數的成長, 也成了僧伽。

佛教傳入中國後, 僧伽二字, 成為佛教出家眾專用的名詞。

三、  象頭山的開示

三迦葉的皈依, 是早期僧伽的大事, 有了上千名修道者加入教團, 奠定了教團的基礎。但是, 上千名比丘, 不能在伽耶附近的聚落托缽乞食, 必須到人口眾多的城市中才能生存。佛陀初出家時, 在靈鷲山和頻婆娑羅王相遇, 頻王曾有[他日道成, 願先見度]之約, 佛陀決定帶著眾比丘到王舍城去。   

佛陀帶著眾比丘首途, 一行人登上伽耶山——伽耶山, 又名象頭山。時近黃昏, 晚霞燦爛, 佛陀遊目四顧, 這裏有他許多回憶。東北山麓是伽耶的街市, 東邊有尼連禪河在山下迂緩的流過, 遠處, 有著他證道之地的菩提樹………這時, 山下有野火在燃燒, 火光熊熊, 輝耀奪目。佛陀即以燃火為喻, 對眾比丘開示說:

比丘們呀! 萬物皆在燃燒, 且燒的很熾烈, 你們必須知道這個事實。

比丘們呀! 萬物皆在燃燒有何種意義呢? 比丘們呀! 人們的眼睛不是正在燃燒嗎?

不是在對它的物件燃燒嗎? 人們的耳朵不是正在燃燒嗎? 人們的鼻子不也是正在燃燒嗎? 舌頭不也正在燃燒嗎? 心又何嘗不是正在燃燒? 所有的都對他的物件, 熾烈的燃燒著。比丘們呀! 這些何以會燃燒? 那是為貪欲的火焰所燃燒, 為嗔恚的火焰所燃燒,為愚癡的火焰所燃燒。

火焰在燃燒, 事實上是我們的心識在燃燒, 我人內心的貪婪之火, 嗔恚之火, 愚癡之火, 種種的煩惱之火, 較原野上的火燃燒的更熾烈。因此, 我們所有的感受、知覺、意念、認識, 都是燥熱的火種。我們時時刻刻、都受著這些煩惱之火的熬煎。

貪婪、嗔恚、愚癡, 是我人心頭上的三把毒火, 我們必須熄滅了心頭上這些煩惱的火焰, 才能解脫得到寂靜與清涼。佛教中的[涅槃],就是由此萬物皆在燃燒的思想中產生的。

據說, 千名比丘聽了佛陀[萬物皆在燃燒]的開示後, 皆開悟而證得須陀洹果。

後來西洋人研究佛教, 把這一段象頭山的開示, 比之為耶穌的登山寶訓。

四、  恒河南北的兩大教區

佛陀帶著千名弟子, 步行走向王舍城, 到得城郊, 在一處地名杖林的地方停下來。這時摩揭陀國的頻婆娑羅王, 已經獲知沙門瞿曇證了道果, 帶著弟子到了杖林, 他以最隆重的禮節迎接佛陀, 據說王舍城的人傾城而出, 都要瞻仰一下這位證果的聖者。頻王把佛陀迎入宮中, 以最豐美的飲食供應佛陀和千名比丘, 佛陀也於食後對頻王說法——說施論、戒論、生天論的三論; 和苦、集、滅、道的四聖諦。頻王皈依於佛陀, 他對佛陀行最尊敬的跪拜接足禮。這以後, 凡是皈依佛陀的國王大臣, 都行這種最敬禮。頻王皈依後, 感激而又愉快的說:

當我還是太子的時侯, 我有五個心願, 今日得以全部成就了。第一就是願自己能夠灌頂為王, 這已經得以成就了; 第二是願聖者來到我國, 也已經得以成就了; 第三願自已能夠師事聖者, 已經得以成就了; 第四願聖者能夠為我說法, 也已經得以成就了; 第五願我能夠領悟聖者所說的法, 今日也得以成就了。我的五個心願, 因佛陀而得以全部成就, 佛陀啊, 接受我的供養, 居留在摩揭陀吧!

頻婆娑羅王在王舍城的東南郊, 一處名叫迦蘭陀竹園的地方, 為佛陀起造了精舍, 請佛陀和千名比丘居住, 這就是後來佛經上所稱的[ 竹林精舍 ]。

——於此要把 「精舍」 二字加以說明,說到精舍,使我們誤以為是精美的房舍。其實不是,精舍的正確意義,是:「 精舍者,為精行者之所居,非精妙之謂也。」 其重點在行者精進,不在房舍之華美。

當時的沙門集團, 平時在樹林中修行, 一到雨季, 便各行其適, 雨季過後再回到林中。雨季時在精舍中集中修行, 是僧團的創舉。由於這一座竹林精舍, 使僧團在王舍城紮了根, 這對僧團以後的發展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果然, 沙門瞿曇的僧伽, 很快的在大王舍城地區發展起來, 連六師外道之一的刪闍耶吠羅胝子, 他座下的大弟子舍利弗和大目犍連, 也都帶著兩百名弟子皈依了佛陀, 有名的學者摩訶俱希羅, 大伽葉, 也投入佛陀座下,至於民間青年子弟之投入僧伽的, 更是不計其數。甚至於一度為王舍城造成恐惶不安——許多做父母的、以為沙門瞿曇奪走了他們的兒子, 做妻子的以為沙門瞿曇奪去了他們的丈夫, 滿城議論紛紛。<四分律>三三中載有一首當時流行的偈子, 語譯後的意思是:

在摩揭陀國眾山環繞的都城裏

出現了一個名叫瞿曇的大沙門

他先引誘了刪闍耶的二百徒眾

以後還要引誘那些人家的子弟呢?

當然, 這只是一陣風潮, 風潮過去也就平靜了。

大約是佛陀成道兩三年以後的事, 拘薩羅國舍衛城有一位須達多長者, 到王舍城探望他的老友迦蘭陀長者, 由伽蘭陀長者的引見, 他在竹林精舍拜謁了佛陀。他在佛陀莊嚴慈悲的威儀下, 為佛陀開示的教法所感動。他當時向佛陀表達出他的心願, 他希望在舍衛城也建造一座精舍, 請求佛陀帶著弟子們去度化, 使舍衛城的人也能沾到佛陀的法益。佛陀慈悲接受, 須達多長者滿心歡喜的回到舍城去籌建精舍。

須達多, 樂善好施, 人稱給孤獨長者,「 祗樹給孤獨園 ]的故事盡人皆知, 不再贅述。不過大家所未注意到的, 精舍建造之初, 須達多請佛陀派一位弟子去監造, 佛陀派了舍利弗前去。開工不久, 當地的外道、探知是為釋迦族的沙門瞿曇所造, 大為不平, 許多外道去遊說須達多長者, 要求中止這項工程。須達多不為所動, 外道提出一個要求, 他們要與瞿曇的弟子開一次辯論會。須達多長者頗為擔心, 而舍利弗卻一口答應下來。原來舍利弗出身外道, 辯才無礙, 在佛弟子中號稱智慧第一, 在辯論會上他折服眾外道, 工程得以繼續進行。

據說在佛陀證道的第五年, 佛陀帶著弟子遊化拘薩羅國, 住進舍衛城的祗園精舍。這以後, 佛陀在恒河南北各有一處弘法據點, 他經常率領弟子往返南北,到各地遊行教化。

五、  戒律的制定

僧團成立之初, 尚沒有律的制定。佛陀也為皈依者說戒, 說的是基本五戒。基本五戒並非僧團所獨有, 像尼乾陀若提子領導的耆那教, 也有五戒的制定。耆那教的五戒是不殺生、真實語、不盜、不淫、無所有。無所有, 是指不持有財物。僧團的五戒前四者相同, 而第五戒是不飲酒。不淫一戒, 對在家弟子說, 改為[ 不邪淫 ]。

據說, 住進竹園精舍精舍未久, 舍利弗曾要求佛陀制定戒律, 以為團體的規範。佛陀        說:

舍利弗, 我此眾中, 未曾有法; 我此眾中, 最小得須陀洹果。諸佛如來, 不以未有漏法而為弟子結戒。

佛陀的意思是: 在弟子們沒有犯過失以前, 如果先訂出一套限制別人行為的戒律來, 是對弟子們人格的不信任和不尊重。不過, 上千人聚居居一處, 也總應有一套生活公約似的東西。這生活公約可能就是[ 六和敬 ]。如舊譯本的<仁王經>稱:

住在佛家修六和敬, 所謂三業, 同戒、同見、同學。

<祖庭事苑>曰:

六者是何, 一身和、共住; 二口和、無諍; 三意和、同事; 四戒和、同修; 五見和、同解; 六利和、同均。

戒、律的制定, 大約在僧團成立三四年以後, 佛陀遊化跋祗國, 在毗舍利結夏, 是年災旱, 弟子們分散到各地就食。其中一個名叫須提那的比丘, 家住毗舍利伽蘭陀村, 他回到家中, 禁不住妻子的挑逗, 破了戒體。事後深為奧悔, 回到毗舍離向佛陀懺悔。佛陀為僧團前途著想, 感到有制定戒律的必要, 於是開始制定戒律——當然, 戒律不是一次完成的, 是遇到問題發生, 由佛陀加以處理, 這就成了一個案例。如此一件一件累積而成的。

本文中剛才說到[ 結夏 ], 結夏就是[ 雨安居 ]。這並不自僧團開始, 是印度傳統的習俗。印度夏季多雨, 外出不便, 在森林中修行的婆羅門或沙門, 雨季也要離開森林,各 自所適。而僧團中的比丘, 平時在外乞食、傳道, 到雨季來臨時要結夏安居。不過與外道不同的, 雨季並不分散, 而是集中在精舍中精進修行。雨安居的期間, 視雨季來臨的早晚, 而有前安居和後安居之分。前安居是自四月十六到七月十五; 後安居是自五月十六到八月十五。

僧團中有[ 自恣 ]的制度。每年夏安居期滿的次日晚間, 比丘齊集一堂, 檢討各人在三個月結夏期間, 在言行上有沒有違反戒律。各人自行反省, 也可以互指別人過失, 若有反戒者, 要當眾懺悔。<增一阿含>上載有[ 佛自乞僧舉過 ],說是佛陀在自恣日的會堂中對眾比丘說:「 我有沒有過失呢? 我有沒有反身口意三業呢? 如果有的話, 你們可以舉出來, 以便我反省懺悔。]

僧團中還有[ 布薩 ]之制。布薩, 梵文Uposatha,義為淨住、善宿、長養。其實就是每半個月一次的定期集會。時間在每月初一和十五,即太陰曆新月之夜和滿月之夜,在一定的區域內, 出家眾都要參加。由比丘輪流誦出波羅提木叉——戒律。參加的比丘要各自反省, 在這半個月內有沒有反戒, 沒有反戒者可保持沈默, 反戒者要在大眾前坦白出來,表示懺悔。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講 佛教誕生的背景 第2頁:第二講 百家爭鳴——思想混亂的時代
第3頁:第三講 長夜中的真理之光——佛陀證道 第4頁:第四講 僧伽——僧團的成立與發展
第5頁:第五講 佛陀證悟的真理——緣起 第6頁:第六講 生命流轉的連鎖環——十二緣生觀
第7頁:第七講 緣起的組成架構——三法印 第8頁:第八講 緣起說的具體表達——四聖諦
第9頁:第九講 證得涅槃的大道——八正道 第10頁:第十講 四十五年遊行教化
第11頁:十一講 佛陀的遺教——以己為洲、以法為洲 第12頁:第十二講 佛經結集與佛教流傳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