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六祖壇經講記 淨空法師講述

六祖壇經講記 淨空法師講述

唐朝徵詔第八

[日期:2010-10-0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淨空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唐朝徵詔第八

神龍元年上元日。則天中宗詔云。朕請安秀二師宮中供養。萬機之暇。每究一乘。二師推讓云。南方有能禪師。密受忍大師衣法。傳佛心印。可請彼問。今遣內侍薛簡馳詔迎請。願師慈念。速赴上京。師上表辭疾。願終林麓。

唐朝中宗神龍元年正月十五,武則天與中宗曾有一道詔書詔請六祖大師。詔書說明,則天與中宗請嵩嶽慧安國師及神秀大師經常在宮中供養,在宮廷裡講經說法,可是講到一乘佛法,這兩位大師都非常謙虛,互相推讓,告訴皇帝說,南方有惠能禪師,這個人是真正了不起的人,他密受忍大師衣法,是禪宗承傳中的第六代祖師,是一個傳佛心印的人,如果要討論一乘佛法,可以向他請教。於是皇帝派遣太監薛簡帶著詔書到曹溪迎請六祖大師,希望六祖大慈大悲,念著皇上的恩典趕緊到京師來。六祖接到詔書之後,也非常謙虛,於是上表,認為自己年歲大,身體也不好,願意老死在林麓。

這樁事情,我們在此地讀起來似乎是很平常,實際上含的意思很深。因為在世間法,名與利是每一個人所追求的,甚至於不擇任何手段去追求。在過去,能承蒙帝王詔請,在一般來講稱得上是最高的榮譽,而在大師眼裡看來是非常平淡,所以特別推辭。是不是真的他年紀大、身體不好?不是。此處說「上表辭疾」,就是有意不肯奉詔。這並不是認為自己很清高,我們這樣看法就錯了。實在是大師給後人做一個典型、做一個榜樣。學道之人,必須要把名利捨棄,名聞利養若不能捨得乾乾淨淨,於道業必定會造成嚴重的障礙。這是祖師的苦心用意,我們應當要能體會得到。

薛簡曰。京城禪德皆云。欲得會道。必須坐禪習定。若不因禪定而得解脫者。未之有也。未審師所說法如何。師曰。道由心悟。豈在坐也。經云。若言如來若坐若臥。是行邪道。何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無生無滅。是如來清淨禪。諸法空寂。是如來清淨坐。究竟無證。豈況坐耶。

薛簡說:「京城禪宗大德都這麼說法:要想得道,必須要坐禪、要習定,若不因禪定而得到解脫的,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大師你以為如何?」六祖說:「道由心悟,豈在坐也。」這兩句話是大師指示心要的綱領。因為一般人往往誤會,認為開悟一定要參禪打坐,而不曉得道是從心地覺悟的。《金剛經》云:「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六祖說:「如果說如來若坐若臥,這個人是行邪道。」為什麼?經中說得這麼清楚,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無生無滅,是如來清淨禪』。如來清淨禪,簡單的說就是如來禪,是《楞伽經》所說四種禪之一。如來所證得的禪定,就是《楞嚴經》所說的「首楞嚴大定」。古德說:「如果頓悟自性,本來清淨,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來具足。此心就是佛,畢竟沒有兩樣。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禪,也叫做如來清淨禪,又叫做一行三昧,這是一切三昧禪定的根本。如果能念念修學,自然漸漸的成就無量三昧。達摩祖師一代一代輾轉相傳的,就是這種禪定。」永嘉大師《證道歌》云:「頓覺了如來禪,六度萬行體中圓。」我們從這些經論來看,都是以如來禪為究竟的法門,這就是達摩祖師所傳的宗旨。禪這個問題,六祖扼要的為薛簡說明白。下面講「坐」,尤其是所謂打坐、習定。

『諸法空寂,是如來清淨坐。究竟無證,豈況坐耶?』大乘佛法所講的「坐」,是表法的意思。「坐」是不動的意思,比喻我們的心,心不動叫做「坐」。我們盤腿面壁坐在那裡,心中還想東想西,妄念紛飛,那就錯了;若我們心清淨,沒有妄想,走路也叫做「坐」。「坐」並不是著重在形式,而是著重在心。「諸法空寂」,《法華經》云:「一切諸法,皆悉空寂。」慧海禪師說:「心無起滅,對境寂然,一切時中,畢竟空寂,即是常不離佛。」空與寂,我們確實不容易證得,這是諸法的真實相。祖師說,這才是「如來清淨坐」。《法華經》云:「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法空」就是諸佛自己所證得的平等妙法,實相真空,所謂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教坐如來座者,決不是小乘人空座。現在既然講作佛,作佛就應當要坐法空之座。說一切諸佛方便法、真實法,使我們覺悟無二亦無三,唯有一乘法,餘二非真,這個時候才能證得常住寂滅之相,這是大乘佛法所講的空義。法空,心才真正到清淨寂滅,這個時候,於一切法得最自在,稱為座。坐此座者,像釋迦牟尼佛,終日說法,不見有法可說;說而無說,無說而說,所以說「究竟無證」。無證亦無無證,不得已建立一個名詞叫做畢竟證。

佛法是要破執著的,凡是有執著就是毛病。我們說一個「證」,一定就會牽連到「能證」與「所證」,一有能所,就不是真正的證。祖師在此地講「究竟無證」,無證,不但「能證」無,「所證」亦無,所以叫做畢竟證。於外不染五欲六塵,於內不起絲毫妄想,在這種情形之下,我們就稱為「證」。實際上,他在這個境界中決不會起一個念頭:「我已經證得清淨寂滅的境界。」如果有這一念,那就錯了。所以,「究竟無證」是真正的證。為什麼?得此「無證」之時,他也沒有「無證」的想,這是真正之證。可見,悟、證並不是坐禪習定就能達到,這是純粹的心地功夫,所以說道由心悟、道由心證。

簡曰。弟子回京。主上必問。願師慈悲。指示心要。傳奏兩宮及京城學道者。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冥者皆明。明明無盡。師云。道無明暗。明暗是代謝之義。明明無盡。亦是有盡。相待立名故。淨名經云。法無有比。無相待故。

薛簡說:「弟子回到京師之後,主上必定問我,願師慈悲指示心要,我傳達於太后與皇帝,以及在京城的一些學道人。」這些人得不到祖師的開導,於正法不能了悟,希望祖師說法,能藉他的口傳到京師,「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六祖聽了這話之後,就借題來教導他,說:「道沒有明暗,明暗是代替的意思。如果講明明無盡,還是有盡。為什麼?因為它是相對建立。凡是相對建立的,都不是真實法。」祖師引《維摩經》云:「法無有比,無相待故」。相待就是相對。佛法講的一乘法,不是相對的,不是有比的,是「絕對」的。實際上,說「絕對」,「絕對」與「相對」還是對立的,真正的絕對是說不出口的,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簡曰。明喻智慧。暗喻煩惱。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煩惱。無始生死憑何出離。師曰。煩惱即是菩提。無二無別。若以智慧照破煩惱者。此是二乘見解。羊鹿等機。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薛簡說:「經中時常以光明比喻智慧,以黑暗比喻煩惱,修道人若不用智慧去照破煩惱,無始生死怎麼能出離?」這話不錯,是佛門常講的。但是,這是接引初機的方便,不是一乘真實的大法。六祖說:「煩惱就是菩提,煩惱與菩提是無二無別。」這個理有相當的深度,如果不是上根利智,實在很難了解這句話。六祖說:「如果以智慧照破煩惱,這是聲聞、緣覺的見解,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本經第一章六祖曾說:「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成佛道。」這些意思薛簡已經懂得,換句話說,薛簡也有相當的程度。六祖今天在此地說這幾句話,用意是破薛簡的執著,使他能更進一步,更上一層樓。由此可知,祖師說法是應機而說,正如同佛在大經所說「佛無有定法可說」。薛簡執著前面的說法,這一執著就成了毛病。佛法,尤其是一乘了義的佛法,目的就是破執著,沒有執著就對了。嚴格來說,佛法它什麼都不是;執著是眾生的病,堅固的執著就是最深、最重的病,破除執著,執著沒有了,這病好了,法也沒有了,這就是佛法。

簡曰。如何是大乘見解。師曰。明與無明。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減。在賢聖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

薛簡問:「如何是大乘見解?」大乘見解是指大乘法,尤其是指一乘佛法。六祖說:「明與無明」,明是光明,無明就是暗,「凡夫見解是兩樁事,明不是暗,暗不是明,智者了達其性無二。」我們要注意「性」字。智是具有智慧的人,所謂上智大根性的人,他曉得明暗之相是有二,相不同,可是明暗之性是一不是二,所以說是不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就是真如本性。《仁王經》云:「諸法實性,清淨平等,非有非無。」實性就是哲學講的「宇宙萬有之本體」。我們迷惑了實性,被稱為凡夫,雖然我們在凡夫位,我們的真如實性並沒有減少;縱然是在諸佛如來的地位上,真如實性也沒有增加。《大乘起信論》云:「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不減。」六祖說:「住煩惱位上,實性它不亂。像佛與大菩薩住在禪定之中,真如實性也不顯得特別的寂靜。」從這些形容的語句中,我們要細心體會實性的樣子。經上講,實性是「不斷不常」,《楞伽經》云「非斷非常」,它不是斷滅相,也不能說是常住相。它「不來不去」,無來無去,不來不去就超越三世(過去、現在、未來)。它「不在內外,亦不在中間」,如《楞嚴經》裡的七處徵心,俱不可得,不在內,不在外,也不在中間。它是「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實在沒有法子形容,稱它作如如。「常住不遷」,不遷就是永遠沒有改變,永遠就是這個樣子,《楞嚴經》云:「眾生迷惑顛倒,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無二之性,就是常住真心性淨明體,也就是此地所講的實性。這個實性,名之為道。你不是要問「道」嗎?這個就叫做道。

簡曰。師說不生不滅。何異外道。

薛簡問:「祖師所說的不生不滅,何異於外道?」印度六師外道也講「神我不滅」,「神我」就是世俗所講的靈魂。印度一些宗教家們也有相當的定功,他知道我們的身是有生有滅,他看到六道輪迴,見到一切眾生在六道中捨身受身,所以他知道身是無常的,身是生滅的。到六道裡投胎,捨身、受身的那個主人,中國人講的靈魂,佛法講的神識,好像是不生不滅,於是就錯認這個神識是不生不滅。佛法告訴我們:神識不是真的,是虛妄的。這在唯識說得特別詳細。佛法,它是要將世出世間一切法的真實相,徹底的了解,認識清楚,所以不同於外道。要認識清楚,必定要親證,絕對不是記聞之學。別人這麼說,我們就相信,這在佛法裡是講不通。佛法是必須要自己證得這個境界,才算是真實。自己沒有證得,釋迦牟尼佛為我講的,阿彌陀佛為我講的,也不能代表就是自己的境界,這是佛法與一切宗教、一切世間學說不同之所在。薛簡誤會了,認為這是外道的思想。在《楞嚴經》中,阿難尊者當年親聽釋迦佛所說,也免不了有許多誤會,其中不少處所認為佛所講與外道所說很接近。當然,佛所講的決不是外道所說的。可是自己有疑,一定要請教,要請老師為我們斷疑生信。

師曰。外道所說不生不滅者。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不生。我說不生不滅者。本自無生。今亦無滅。所以不同外道。

六祖說:「外道所說不生不滅者,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不生。」這幾句話答得很妙,實在是高明。外道的概念,還是脫不了相對的思想,也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相對論。它講的「不生不滅」,生滅是兩端,它是將滅來止生,以生來顯滅;換句話說,它是生滅法,它是有生有滅。既然是有生有滅,是屬於相對的,相對就是錯誤。它說的滅,滅還是不滅,它所說的生,也不見得就是真正有生。為什麼?有滅才顯得生,有生才顯得滅,這是在相對的境界,一句話就說破外道的境界。

六祖說:「我說的不生不滅,不是相對的,而是本自無生,今亦不滅。」這與外道的見解完全不同;換句話說,它不是相對的。根本就沒有生,哪來的有滅?「不生不滅」一句懂得,前面說的「不斷不常,不來不去」的意思,統統可以大徹大悟。這是佛法不同於外道所說。我們在這裡得到一個結論:佛法是超越相對的,外道沒有超越相對;凡是超越相對的就是佛法,凡是未能超越相對的都是世間法。

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恆沙。

這幾句話很重要,對於我們初學的人來說是很精要的開示。六祖說:「汝若欲知心要」,想要真正了解修心的要訣,「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恆沙。」學佛,有些同修是初入門,有些同修已經修學三十年、五十年,試問問:在這許多歲月之中,我們的修學到底成就在哪裡?學禪的,我們是不是得禪定?有沒有明心見性?念佛的人,我們有沒有證得一心不亂?有沒有把握了脫生死、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連消息都無,我們就應當認真檢討。我們這些年來所修所學一定有差錯,否則必定有顯著的成績。我們見到六祖大師會下這些學生們,他們修學的時間,少的三、五年,多的十幾年,都有顯著的成績表現,這值得我們深深反省。「一切善惡都莫思量」,我們是一切善惡一天想到晚,心從來沒有清淨過,這是我們不能成就最大的原因。不但你想一切惡,心不清淨,你就是想一切善,心還是不清淨。

許多學人對我說,希望能求得佛教的大義,做為自己修學的方針。我自己學佛也將近三十年,三十年之中我所體會的,佛教的教學沒有別的,只是教導我們「一心不亂」而已。所以,我把它歸結為「平等心、清淨心、慈悲心」,佛法的修學只是如此而已。我們的心,是不是一天比一天平等、一天比一天清淨、一天比一天慈悲?果然如是,我們就大有進益;若是相反,我們的路就走錯了。我們能把握到這個綱領,就應當將一切善惡都莫思量,心就清淨、心就平等了。這兩句話大家要特別注意到,不是叫你一切善事都不要做、惡事也不要去斷,那就錯了。斷惡修善是事,是我們一天到晚必須要做的,要斷惡、要修善,但是斷惡修善的心不能有。事上要斷,心上(心就是念頭)莫思量,斷惡不作斷惡想,修善也不作修善想,心一味清淨,這是學佛人。如果說,「我心清淨,我惡事不做,我善事也不做」,這是外道,這是小乘,這不是佛法。如果是這樣作法,六祖怎麼能說「妙用恆沙」?「恆沙」是比喻「多」,像恆河沙一樣,這是大用無方。懂得這個要領,你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清淨心體就是實性,也就是淨土宗講的理一心不亂。「湛然常寂」是清淨心體之相,心清淨極了。從清淨心中生出來的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這是妙用恆沙。

簡蒙指教。豁然大悟。禮辭歸闕。表奏師語。其年九月三日。有詔獎諭師曰。師辭老疾。為朕修道。國之福田。師若淨名托疾毘耶。闡揚大乘。傳諸佛心。談不二法。薛簡傳師指授如來知見。朕積善餘慶。宿種善根。值師出世。頓悟上乘。感荷師恩。頂戴無已。拜奉磨衲袈裟及水晶缽。敕韶州剌史修飾寺宇。賜師舊居為國恩寺。

薛簡承蒙六祖這一番指教,豁然大悟!可見,他也是有相當根基的人。「禮辭歸闕」,回到朝廷,把六祖大師的開示轉達給皇帝。就在這一年九月初三,皇帝有詔書獎諭六祖大師,說:「大師不肯奉召,而以年老多病為辭。你為皇帝修道,為國家的福田。」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真正有修道的人,就有龍天護法,此地一定蒙福報,就會消災免難。「師若淨名托疾毘耶,闡揚大乘,傳諸佛心,談不二法。」這是將他比作維摩長者。維摩長者當年示現生病,佛弟子、舍利弗尊者這些人都來問候,他藉這個機會為這些修學大乘佛法的人開導,告訴他們不二法門及學佛的心要。薛簡傳達六祖大師指授如來知見,皇帝聽了之後也非常高興,感覺到自己是積善餘慶,宿種善根,這才能遇到大師出世,頓悟上乘。為了感謝六祖大師的恩德,將袈裟、水晶寶缽贈送給他作禮物,並賜六祖大師的故鄉舊宅名為國恩寺。這是禮遇有加。

【書籍目錄】
第1頁:前言 第2頁:經題
第3頁:本經大意 第4頁:悟法傳衣第一
第5頁:釋功德淨土第二 第6頁:定慧一體第三
第7頁:教授坐禪第四 第8頁:傳香懺悔第五
第9頁:參請機緣第六 第10頁:南頓北漸第七
第11頁:唐朝徵詔第八 第12頁:法門對示第九
第13頁:付囑流通第十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