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自在菩薩】
“觀自在”,即觀世音。
智悲雙遠、
┌約智:觀理事無礙之境,而了達自在。——自利之妙用┐
自利利他,
│ ├
故得觀自
└約悲:觀一切眾生之機,而化度自在。——利他之妙用┘
在之名
“菩薩”,“菩提薩埵”之省文,是梵語。
┌菩提——覺……以智上求佛法。
└薩埵——有情……以悲下化眾生。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淺……人空般若——二乘人入。(人空者,人體為五蘊之假和合,
深│ 其中無有真實之我體。)
└深……法空般若——菩薩入。(法空者,五蘊亦空,如後所明。)
【照見五蘊皆空】
“五蘊”,即舊譯之五陰也。世間萬法無盡。欲研高深哲理及正當人生觀,應先於萬法有整個之認識,有統一之概念。佛法既含有高深之哲理及正當人生觀,應知亦爾。
此五蘊,即佛教用以總括世間萬法者。故僅研五蘊,與研究一切萬法無異。蘊者,蘊藏積聚也。五蘊亦稱為五法聚,亦即五類之義。乃將一切精神物質之法歸納於此五類中也。
┌色蘊:障礙義,即一切相障有礙之處境。 ──┐
│ 與物質之義相似而較廣。 ──┴境處
├受蘊:領納義,即對於外境或苦,或樂及不苦不樂等之 ─┐
五 │ 感受。此與今時人所習用之感情一詞(即是隨官 │
│ 感印象而生之官感感情)甚合,若作了別解之感 │
│ 覺釋之則非,因了別乃屬識蘊也。 ├內心
蘊 ├想蘊:取像義,即取著感受之印象而思想。 │
├行蘊:造作義,即對外境之動作。 │
└識蘊:了別義,即了別外境,變出外境之本體。 ───┘
┌由外境色……而感著種種受——輪轉
├由種種受……而引起種種想——生死
├由種種想……而發起種種行
├由種種行……而薰習內心之識循環
└由內心之識……而變成外境之色不絕
“空”,此空之真理及境界,須行深般若時,乃能親見實證。
今且就可能之范圍略說。
五蘊中最難了解其為空者,即色蘊。因有物質,有阻礙,似非空也。凡夫迷之,認為實有,起諸分別。其實乃空。且舉二義。
(一)無常:若色真實不虛者,應常恒不變,但外境之色蘊,乃息息變動。山河大地因有滄海桑田之感,即我自身,今年去年,今月上月,今日昨日,所謂我者亦不相同。即我鼻中出入息,此一息我,非前一息我;後一息我,非此一息我。因於此一息中,我身已起無數變化。最顯者,我全身之血,因此一呼吸遂變其性質成分,位置及工作也。
若進言之,匪唯一息有此變化,即刹那刹那中亦悉爾也。
既常常變化,故知是空。
(二)所見不同:若色真實不空者,應何時何人所見悉同。但我等外境之色蘊,乃依時依人而異。
如恒河水,魚龍認為窟宅;天眾認為琉璃;人間認為波流;餓鬼認為猛焰。皆依其識、而所見不同,故外境之色,唯是我識妄認,非有真實。
┌魚龍……窟宅
恒河水┼天眾……琉璃
├人間……波流
└餓鬼……猛焰
有如喜時,覺天地皆春;憂時,覺景物愁慘。於同一境中,一喜一憂所見各異。
既所見不同,故知是空。
上略舉二義,未能詳盡。
既知色空,其他無物質無阻礙之受想行識,謂為是空,可無疑矣。
“照見”,者非肉眼所見,明見也。
【度一切苦厄】
“苦”,生死苦果。
“厄”,煩惱苦因,能厄縛眾生。
此二皆由五蘊不空而起。由妄認五蘊不空,即生貪嗔癡等煩惱。由有煩惱,即種苦因,由種苦因,即有苦果。
“度”,若照見五蘊皆空,自能解脫一切苦厄。解脫者,超出也。
以上為結經家敘引,以下乃正說般若。皆觀自在菩薩所說,故先呼舍利子名。
【舍利子】
是佛之大弟子,舍利此雲百舌鳥,其母辯才聰利,以此鳥為名。舍利子又依母為名,故名舍利子。以上皆依法華玄贊釋。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即前雲五蘊皆空之真理,以五蘊與空對觀,顯明空義。
能知色不異空,無聲色貨利可貪,無五欲塵勞可戀。即出凡夫境界。能知空不異色,不入二乘涅槃,而化度眾生。即出二乘境界。如是乃菩薩之行也。
故應於不異與即是二義詳研,不得僅觀空之一邊,乃善學般若者也。
不異——粗淺色與空互較不異。仍是二事。
即是——深密色與空相即。空依色、色依空、非空外色、非色外空。乃是一事。
【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受想行識不異空,空不異受想行識。
└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
依上所雲不異即是二者觀之。五蘊乃根本空,徹底空。
┌斷滅空───────┐
├偏空 │
—非
├離有之空 │
又由此應知前雲之空┼與有對立之空────┘
├即有即空──────┐
├不空而空之空 ├是
└離空有二邊之空───┘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諸法”,前言五蘊,此言諸法,無有異也。
“空相”,此相字宜注意,上段說諸法空性,此處說諸法空相。所謂空者,非是但空,是諸法之有上所顯之空,是離空有二邊之空。最宜注意。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菩薩依般若之妙用,既世間諸法,由凡夫觀之。
┌出生┬體 照見五蘊皆空,則無生滅諸相。故雲不生等也。
├消滅┘
有 ├垢染┬相生滅等相←起分別心←執著我見←五蘊不空。
(五蘊不空) ├清淨┘
├增加┬用五蘊空→不執著我見→不起分別心→諸法空相,
└減少┘不生不滅等。
由此可知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眾生即佛,而不厭離生死,不畏煩惱,舍棄眾生。乃能證不生等境界。如此乃是菩薩,乃是般若,乃是自在。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以下廣說五蘊皆空之義分為三段:
(一)空凡夫法:經文“是故空中無色”至“無意識界”。
(二)空二乘法:經文“無無明”至“無苦集滅道”。
(三)空大乘法:經文“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五蘊,如上所明,為迷心重者說五蘊。
│ ┌眼處 ┌眼界
│ ├耳處 ├耳界
│ ├鼻處│ ├鼻界
│ ├舌處│六根界 ├舌界
├十二處,(六根六塵名 ├身處│ ├身界
│十二處)亦雲十二入。 ├意處│ └意界
│入者根塵互相涉入之義, │ │ ┌色界
│為迷色重者說十二處。 ┼色處│ ├聲界
│ ├聲處│ ├香界
│ ├香處│ ├味界
│ ├味處│ ├觸界
│ ├觸處│ └法界
│ └法處│ ┌眼識界
└十八界,界者區分為義。十八 ─┤ ├耳識界
種作用不同故。為色心俱迷 │ ├鼻識界
者說十八界。 ├舌識界
├身識界
└意識界
雖分三科,皆總括一切法而說。因學者根器不同,而開合有異耳。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蘊處界三科經文─┼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
此乃空二乘法,上四句約緣覺言,下一句約聲聞言。
緣覺者,常觀十二因緣而悟道。
聲聞者,(聞佛聲教)觀四諦而悟道。
┌無明───┐
├行────┴過去所作之因
├識────┐
├名色 │
├六入 ├現在所受之果
十二因緣├觸 │
├受────┘
├愛────┐
├取 ├現在所作之因
├有────┘
├生────┬未來所受之果
└老死───┘
此十二因緣,乃說人生之生死苦果之起源及次序。借流轉還滅二門以顯示世間及出世間法。流轉者,無明乃至老死之世間法。還滅者,無明盡乃至老死盡之出世間法。
若行般若者,世間法空。故經雲:“無無明,乃至無老死。”出世間法亦空。故經雲:“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盡。”
┌苦諦:生死報——世間苦果┐
├集諦:煩惱業——世間苦因┘
四諦(諦者真)—
├滅諦:涅槃果——出世間樂果┐
└道諦:菩提道——出世間樂因┘
亦分二門,前二流轉,後二還滅。若行般若者,世間及出世間法皆空。故經雲:“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此乃空大乘法。
大乘菩薩求種種智,以期證得佛果。故超出聲聞緣覺之境界。
但所謂“智”,所謂“得”,皆不應執著。
所謂“智”者,用以破迷。迷時說有智,悟時即不待言,故雲“無智”。
所謂“得”者,乃對未得而言。既得之後,便知此事本來具足、在凡不減,在聖不增,亦無所謂得,故雲“無得”。
以無所得故一句,證其空之所以。
以上經文中,無字甚多,亦應與前空字解釋相同。乃即有之無,非尋常有無之無也。若常人觀之,以為無所得,則實有一無所得在,即有一無所得可得。非真無所得也。若真無所得或亦即是有所得。觀下文所雲佛與菩薩所得可知。
菩提薩埵等——說菩薩乘依般若而得之益。
三世諸佛等——說佛乘依般若而得之益。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菩提薩埵”,即菩薩之具文。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羅”者,無上也。
“三藐三菩提”者,正等正覺也。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咒”者,秘密不可思議,功能殊勝。此經是經,而今又稱為咒者,極言其神效之速也。
是“大神咒”者,稱其能破煩惱,神妙難測。
是“大明咒”者,稱其能破無明,照滅癡暗。
是“無上咒”者,稱其令因行滿,至理無加。
是“無等等咒”者,稱其令果德圓,妙覺無等。
“真實不虛”者,約般若體。
“能除一切苦”者,約般若用。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以上說顯了般若竟,此說秘密般若。
般若之妙義妙用,前已說竟。尚有難於言說思想者,故續說之。
咒文依例不釋,但當誦持,自獲利益。
戊寅三月講於溫陵大開元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