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問題很多,但如果給以高度概括,那便不外「生死」二字了。通常人們關心生活,然而,生活只是生的一部分。哲學、宗教重視探討生的來源及死的歸宿。佛教作為生命的科學,人生的智慧,對於有情生死問題,不但有深刻的研究,還有解決的方法。
《經》中從無明至老死,這是揭示了有情生命延續的十二個過程。其具體內容: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下面一一解釋其含義,並說明關係。
無明:明是光明,佛教以光明代表智慧,因為有人生倘有智慧,前途才是光明的;而愚癡的人,前景必然暗淡。無明就是沒有智慧,因為我們缺乏人生的大智慧,因而人生充滿著困惑,前文「人生的大智慧」那一部分中,我們列舉了人生種種認識上的困惑,那都是因為無明的關係。無明,是人類煩惱痛苦產生的根源。
行:是行為,我們的行為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思想上的行為,如舉心動念想幹好事或壞事;一是語言的行為,指日常生活中各種語言,有善的:如愛語、真實語、利他語;不善的:如兩舌、惡口、妄語。一是身體的行為,有殺、盜、淫的惡行,或禮佛、懺悔、布施的善行。
人類由於我見的關係,對自己的行為,總是很自信,以為我想的、我行的都是很合理,可你何曾知道我們的行為是在什麼狀態下產生的嗎?《經》曰:無明緣行,是說無明是我們行為產生的心理基礎。那麼,我們的行為有多少準確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作為人的行為,通常我們以為一件善行或惡行,隨著行動的結束也就完,這又不然,一種行為雖然發生過了,並不意味著影響就此消失。比如我們幹一件好事,捐款二十萬給希望工程,在客觀上來說,有社會效益;從自身而言,心靈上得到一種快慰,並且會牢記在心上。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在行善或行惡時這種善行或惡行它會變成一種潛能,蓄藏到我們生命主體中,成為我們未來生命延續的一種推動力量。
識:《經》上說:有情生命的存在,要依靠三種力量:即壽、暖、識。壽,一期生死的期限;暖,是健康身體具有的暖命延續的主體。生命的延續三者不可缺一,一個人壽命期限到了,識會離開,身體馬上變冷;識離開身體,壽命就會結束,色身立即敗壞。那麼識是有情生命存在的重要組成部分。
通常人們認為,人死如燈滅,這是因為只看到肉體,而看不到識的存在的關係。色身作為生命存在形式,是有形的;而識是生命的主體,是無形的。平常我們只看到有形的色身,然而色身只是暫時存在,而識才是永久的延續因此,所謂人死,僅僅是一期生命形式的結束,識還在繼續,它將以另外一種生命形式出現。
行緣識,是說識在下一期生命的接生相續時,需賴「行」,這裏「行」是指過去善惡行遺留下的種子,或稱業力,由此業力推動著識去投生,就像火箭推動衛星上天一樣。《瑜伽師地論》卷一對這個過程做過深刻的描述。《論》曰:「彼於爾時,見其父母,共行邪行,所出精血,而起顛倒。起顛倒者,見父母行邪行時,不謂父母行此邪行,乃起倒覺,見已自行,見自行已,便起貪愛;若當欲為女,彼即於父便起貪愛,當欲為男,彼即於母起貪亦爾,乃往逼趣,若女於母,欲其速,去若男於父,心亦復爾,生此欲已,或唯見男,或唯見女,如如漸近,近彼之處所,如是如是,漸漸不見父母餘分,唯見男女根門,即於此處,便被拘礙」。人類投生,雖然是業力推力下,但卻由淫欲心的驅使,足見淫欲在有情生命中的地位。
弗洛依德在精神分析中,有戀母、戀父情結的說法,從《瑜伽論》來看,弗氏的說法是有道理的,因為有情者投生,就是基於求愛的心去受胎,男子於母親起貪愛,女子於父親起貪愛。在現實生活中,也有這種傾向,就是女孩子對爸爸特別有感情,而男孩子對媽媽特別有感情,看來所謂:同性相斥,異性相吸,乃是人類本性使然也。
那麼,有情在受生時,當時看到什麼樣的情景呢?大家想必都已忘記,《瑜伽師地論》對此也有說明。《論》卷一曰:「若薄福者,當生下賤家,彼於死時,及入胎時,便聞種種紛亂之聲,及自妄見入於叢林、竹葦、蘆荻等中;若多福者,當生尊貴家,彼於爾時,便自聞有寂靜、美妙、可意音聲,及自妄見升宮殿等可意相現。」投胎者的福報不同,在受胎時妄見的境象也不一樣。
生命的構成,唯物者以為物質派生意識,意識是在物質的基礎上產生的。《瑜伽師地論》認為意識也有它的精神根源。《論》卷一曰:「爾時父母貪愛俱極,最後決定各出一滴濃厚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合為一段,猶如熟乳凝結之時,當於此處,一切種子異熟所攝,執受所依阿賴耶識,和合依託,雲何和合依託,謂此所出濃厚精血合成一段,與顛倒緣中有俱滅。」生命的物質基礎是父母的精卵,精神基礎則是阿賴耶識。此期生命形式最初的形成,是由父母精卵與阿賴耶識和合一處,才完成了生命的最初狀態。
那阿賴耶識與父母精卵是什麼關係呢?同《論》卷一說:「又此羯羅藍色與心心法安危共同,故名依託,由心心法依託力故,色不爛壞,色損益故,彼亦損益,是故說彼安危共同。又此羯羅藍識最初依託,即名肉心,如是識於此處最初托,即從此處最後捨」。阿賴耶識與父母精卵相互依賴,安危與共。並且是最後離開色身,宣告一期生命的結束。
名色:名指受想行識四蘊,色即色蘊。現有的生命體不外乎是五蘊的和合,名色就是五蘊。問題來了,前面專談「識」義,此地五蘊中又有「識蘊」,二者豈非重覆?不,前面「識」義,是指生命的根本識。《經》中稱曰「阿賴耶識」或「第八識」;而這裏的「識蘊」,是由根本識派生出來的前六識,《解深密經》卷一說:「廣慧,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六識身轉,謂眼識,耳鼻舌身意識。」此處阿陀那識是阿賴耶識異名。由阿賴耶識為根本依止,前六識才能生起活動。
阿賴耶識住胎之後,在它的執持下,生命的最初結構發生了變化。《瑜伽師地論》卷一說:「由一切種子識功能力故,有餘微細根及大種和合而生,及餘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搏生,於此時中,說識已住結生相續,即此名羯羅藍位。」由根本識投胎已,進入住胎狀態;又由根本識的執持,生命形式開始完成。
六入:即六根,是有情生命接收外部資訊的六個視窗,因而又稱六入。六入: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名色緣六入:即六入是在名色的基礎生長起來的,前面講到有情住胎,生命在最初住胎階段,身心都處於混沌狀態。生理上,根身尚未形成,心理上,六識的活動不明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名色逐漸形成了六入。
這個過程《瑜伽師地論》卷一也有描述。《論》中說:「此羯羅藍中,有諸根大種,唯與身根及身所依處大種俱生,即由此身根俱生諸根大種力故,眼等諸根次第當生,由彼諸根及所依處具足生故,名得圓滿依止成就。」諸根大種,是地水火風四大,四大為所依止,生起眼等六入,這是色身的形成情況;精神方面:根本識種子為依止,根身為緣,六識隨緣生起。
觸:是一種心理狀態。在《百法明門論》所說的人類五十一種心所中,是五種最普遍活動的心理之一。《成唯識論》卷三說:「觸謂三和分別變異,令心心所觸境為性、受、想、思等所依為業。」十二因緣中,以六入生觸,但《成唯識論》將六入只列為生起觸的因緣之一,提出三和生觸。三和:是根、境、識三種相應,如眼根、色塵、眼識三種和合,始能生起眼觸,那麼,六根、六塵、六識的和合,便能生起六觸。可知六入緣觸,是以六入為觸生起的重要因緣,但並不代表一切。
觸,是感覺。由根境識和合的情況下,所產生感覺心理。觸心所作為人類精神領域的最基本心理之一,它又是其他一切心理活動產生的基礎,五遍行中的受、想、思三種重要心理都是在觸的前提下生起的。十二因緣中的「觸緣受」也是基於這種情況說的。
受:是一種心理狀態。《成唯識論》卷三說:「受謂領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起愛為業,能起合、離、非二欲故。」受,是領納義。領納什麼?領納順適的境界,領納違損的境界,領納非順非違的境界。當我們面對順境,會生起苦受、憂受;面對逆境,會生起樂受、喜受;對非順非逆的中庸境,會起捨受,由於感受上的不同,於是自然出現愛與非愛的兩種不同態度。十二因緣中但講受緣愛,因為愛是有情生死延續的主要因緣。
愛:是一種心理狀態。愛:依戀義。當我們在接觸順境時,內心感到快樂,感到歡喜,於是我們對所緣境生起依戀之情。通常我們所說的「依依不捨」、「留連忘返」都是愛的表現,由於人類貪著的天性,在生活中處處都表現出愛戀的情結。比如朋友的友誼,優越的物質條件,舒適的居住環境,和諧的家庭,漂亮的妻子,可口的飯菜,支配一切的政治地位,乃至冬天早晨的眠床,當然在這些愛戀中,男女之間的愛,力量是最大的。
愛,是一種佔有。我們愛一件東西,或者愛一個人,我們對它產生了依戀,就希望得到它,好比上街看上了一件衣服,就會想方設法把它買下。男女之間兩情相悅為什麼會從戀愛發展到結婚,這個問題我曾經請教過一位女士,她說兩人相愛到了一定程度,依戀越來越深到了不忍分離,可大家都有自己的家庭,又不能不分離,為了能夠兩個人長期在一起,於是就結婚了,結婚是雙方的佔有。十二因緣中「愛緣取」就是反映了人類情感從戀愛到獲得佔有的這一過程。
愛,是一種束縛。愛像膠水,能把兩件不同的東西貼在一起,分不開;愛像兩塊磁鐵,彼此互相吸引;愛像一條繩索,一旦被捆住誰也別想逃脫。我們對物質環境的愛,我們想佔有它,那是因為我們喜歡和它在一起,覺得生活中有了它,就感到舒適,如果沒有它,就難過,那麼你的心豈非被外物束縛了。又如男女之間的戀愛稱為掉進情網,因為戀愛中人誰也不願意離開誰。這就被感情束縛了。
愛,是一種牽掛。你假如愛你的家鄉,不論走到天涯海角,總會關心家鄉的變化;你愛你的事業,時時都會在為你的事業操心;你愛你的兒子,你就會時常耽心兒女的安全、就業以及他的了展前途;你愛你的情人,你會經常想她,關心她的身體,她的心情,她的人際關係,她的工作,她的安全,乃至她的一切,都會讓你去掛念。
取,是獲得、佔有。《經》上說:取,有欲取、見取、我語取。欲取,是對五欲境界即財、色、名、食、睡的獲得和佔有;見取,是對自己的見解觀念執以為是,執以為真,於是要強加於他人;我語取,就是在五蘊法中執我,以為老子天下第一。愛緣取:是說我們對自己所有看上的東西都想佔有它,並執著它。
有:是業有。我們對自己喜歡的事物想得到它,於是採取行動,這行動也可能是道德的,也可能是不道德的,但不論是通過什麼方式,這種行動都會遺留下痕跡,即業種子,蓄存到阿賴耶識中,作為推動未來生命發展的動力。
生:是受生。生命的延續要通過四個不同的時期。即生有、本有、死有、中有。生有,投生注胎的那一剎那;本有,是從投生後的一剎那起到死亡的前一剎那止,這中間的一期生命發展過程;死有,是死亡的那一剎那;中有,是死亡的那一剎那後,一直到投生的前一剎那。一般總以為人死,生命就算徹底結束了,其實不然,當我們這一期生命形式正當死亡時,另一種生命形式「中有身」,以化身馬上形式出現,《經》中形容:如秤兩頭,高低同時。中有身的出現與本有色身的敗壞是同一時間的。中有身生存的期限,是隨生有的出現而完結,一般為七天或四十九天。
有緣生:是說因為業力決定我們的投生。經中說:業有兩種:一曰引業,二曰滿業。引業是總業,它將有情引向了六道中任何一趣;滿業,是別業,它決定有情在那一趣的生存狀態,諸如男女、胖瘦、貧富、美醜都是滿業決定的。《唯識三十頌》曰:「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業習氣,是業種,由於業種的力量,招感有情生死果報,前期業果完了,其他業因隨即成熟,如是業力無盡,眾生生死無窮,沒完沒了。
老死:老是衰老,死是死亡。有情受生了,必然就會走向衰老、死亡。有情生命的延續,就是由這樣的十二個步驟構成,這十二支在佛法中稱為十二因緣。因緣:是條件,相互依賴的。佛經中給它下了定義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四句話可以簡單歸結為三個字:此故彼。彼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有此的存在,結合十二因緣看:無明的存在,故有行的存在;行的存在,故有識的存在。乃至生的存在,故有老死的存在。十二因緣中前支都是作為後支生起的條件。
十二因緣,在佛教中有的學者將它分為三世二重來說明:以無明行為過去因,以識、名、色、六入、觸、受為現在果;以愛、取、有為現在因;以生、老、死為未來果。當然,在這裏我們不可以做機械的理解,比如無明,它雖然是過去因,但在眾生生死過程中,無明無論何時何地,它都是存在的。
十二因緣,佛教中又將它歸納為惑、業、苦三法。其中無明、愛、取三法為惑。惑是困惑,代表著有情生命現在所處的狀態;行、有為業,業是業行;識、名、色、六入、處、受、生、老、死為苦果。生命的延續就是由惑造業,由業感果,有情在生死苦果中又起惑,依惑又造業,業感苦果,眾生生死就在這樣情況下,盡未來際,無有窮盡的輪迴著。
在所處的狀態;行、有為業,業是業行;識、名、色、六入、處、受、生、老、死為苦果。生命的延續就是由惑造業,由業感果,有情在生死苦果中又起惑,依惑又造業,業感苦果,眾生生死就在這樣情況下,盡未來際,無有窮盡的輪迴著。
《經》曰:無明盡到老死盡。這是佛陀教導聲聞弟子修行的方法。十二因緣的相續,是因為眾生隨順著十二因緣的發展,由此有故彼有,導致了有情生死輪迴的繼續。那麼,如何才能從這十二因緣中解脫出來呢?這就需要在認識十二因緣發展的規律下,從還滅門來觀察十二緣起,前面說過十二因緣的道理: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
比如說老死,老死誰都討厭,我們怎麼會有老死呢?那是因為有生,當時為什麼會受生,而且又是選擇了那樣一個不討人喜歡的家庭,這是誰安排的,那是因為你自己過去造下的業力決定的,在業力面前人人平等,誰也沒有辦法;為什麼會去造業,因為當時只想佔有,今朝有酒今朝醉,並不知道人生還存在因果,以為幹完就罷了,為什麼要佔有,因為愛上了。這樣一一的從果推到因,是十二因緣還滅門的觀法。
聲聞的解脫,就是從還滅門下手的。依還滅門的觀法中,發現老死是因為生,生是因為有,乃至行是因為無明。「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沒有生就不會有老死,乃至沒有無明,就不會有行,於是聲聞人從聞思經教中,樹立正見;從戒、定、慧三無漏學的修行中,開發無漏智慧,徹底打破生命的無明狀態,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從而獲得人生的大解脫。
《經》曰:「無無明亦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是菩薩境界。有無明,有老死,隨無明到老死而流轉,這是凡夫;認識到無明至老死延續的過患,滅盡無明乃至滅盡老死,這是聲聞;以般若慧觀照無明乃至老死,照見無明乃至老死皆空,認識到:無明不異空,空不異無明,無明即是空,空即是無明。這是菩薩。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盡。」這句話譯為白話是:沒有無明,也沒有無明的消失;沒有老死,也沒有老死的消失。從邏輯上來說當然是這樣,在聲聞人的智慧中:因為他們覺得有實在的無明,這才有了無明的滅除;因為有老死,才有老死的滅除。而菩薩境界觀照無明乃至老死都是無自性空,無明乃至老死的存在只不過是一種假相,夢幻泡影,因此菩薩不滅除生死,也不必厭離生死,在生死中通達生死了不可得。在生死中超越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