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薌銘
此願,梵名「賢行願王」(1),其義詳於釋經題科。梵疏(2)所釋,亦各不同,略舉二說:
一、陳那菩薩釋云:「賢,即是善。於善能行,是名賢行,即菩薩行。希願賢行之願,是名為願。」義謂此願,即行善之願,亦即行菩薩行之願也。
二、釋迦知識釋云:「所言賢者,謂普賢菩薩。以此菩薩雖一煩惱所作,亦不可得,普於一切加行、正行,一切種中,至極妙善,故名普賢(3)。賢行願者,即此菩薩修行相中所有正願。」
以要言之,普賢菩薩綜合一切菩薩修菩薩行所有諸相,制立為願,名賢行願;勝過所餘一切正願,故名為王。中土古德皆譯之為普賢行願,名雖不符,義則未失。何以故?以彼一切菩薩之行,即是普遍皆賢之行,亦即普賢菩薩之行。是以陳那所造釋論,名為普賢行願攝義。章嘉所造弁頌跋頌中,曰:「普賢行願廣大海」,又曰:「俱到普賢行海邊」,仍皆稱為普賢行也。惟此願義,是願修習普賢行之願,不應讀為「普賢菩薩行其願耳!」夫經名者,總攝經義;經名不正,經義難明。今為正名,故略徵引而辨證之。除經名外,拙譯頌文尚有多處異古譯者,但參釋義,其理自明,今不具述焉。讀者幸勿於其異乎古譯之處,誤謂專依藏本所傳,須知梵本今猶存在,可對證也。
昔清涼國師云:「西域相傳:普賢行願讚為略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為廣普賢行願讚」。故知此願勝利極大,廣如經文釋文所明。梵土(4)、西藏兩地行人,或自課誦,或為他人起修福事,或大眾中會修福事,無不誦之,發願迴向。唐代不空三藏專譯願文,藏土亦以願文單行流通,供眾持誦。然持其文,不明其義,但依口誦,未獲思惟,不名「圓滿」。故今依據藏本章嘉游戲金剛所造釋文,傳為華言,使後學者得依其文而思其義也。
考此釋文,廣取梵土菩薩所造釋論綜輯成書,文義完美。梵土釋論原有六種:
一、聖者賢行願王疏……………龍猛造
二、普賢行願攝義………………陳那造
三、聖者賢行願王廣疏…………釋迦知識造
四、聖者賢行願王大疏…………莊嚴賢造
五、聖者賢行願王註……………世親造
六、賢行四疏釋義備忘錄………智軍造
往昔清涼大師科釋此願,依據般若三藏譯文。然此譯文,與不空譯、燉煌二譯及藏譯本,文句次第極為殊異。欲依其文科判願義,是為甚難!此義別於五譯合行緒中明之。為求翻譯章嘉譯文,不得不依藏本經文譯其句頌,庶幾讀者依頌尋釋,即能明了諸地菩薩願之次第也。豈敢以此啟諸宏達?但欲利益僻壤窮鄉諸初發心者耳!良以此類初修業者,既乏經論參究其義,復無辭典探考其名,故今譯文特立四種殊勝方便焉。
一、翻譯名辭:就中一分,沿用般若三藏所譯,為順此土熟讀舊譯諸士夫故,一分改用奘師所譯,以其譯名堪能契合梵、藏語故。當知譯名,或譯文句,若求專合中土習尚,雖易通俗,畢竟失去本來面目,亦必遺漏本來精義。且於餘處不通用時,定須別譯通俗名文,以資補救。若一名辭,或一文句,出演多種不同譯法,後之讀者將焉會通?
二、註釋名辭:為令利益初發心者,於釋名辭不厭繁瑣。又此訓釋引奘譯外,有時復引舊譯經論,俾初學人易於了解。
三、註釋釋文:章嘉釋文廣取經論精義為註,此於藏人習見習聞,殊易了解。其有中土所未見聞,或雖見聞,隱僻未顯,故釋文下補加小註,略釋其義。
四、略添梵疏:藏譯願文雖為句頌,然文顯了,無異長行,易於通曉。華言厄於字數句法,諸多難解。今為略添陳那、驛迦知識二師所造釋論,補釋經中難解文句。
中土相傳,此願在華嚴經中;然勘藏本,所謂六十華嚴、八十華嚴之全部,實名大方廣佛經也。華嚴經為大方廣佛經之一部分,如:佛馱跋陀羅所謂大方廣佛華嚴經第四十四至第六十卷中之第三十四品入法界品;實叉難陀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第六十至第八十卷中之第三十九品入法界品;般若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及西秦聖堅所譯羅摩伽經,則名華嚴經也。蓋十地、華嚴等經之隸於大方廣佛經中,亦猶三律儀等經之隸於大寶積經中,此則部品所屬,不可不辨者也。
上來略述新譯經名、釋文、頌文,舊譯部品所屬諸事,甚矣譯經之難也。藏稱譯師為世間眼,其尊重翻譯也如彼。吾土古法建立譯場,先由西方智者依於梵本口授,次由眾多精通華言大德筆受,證梵、證漢,各有專司,其敬慎將事也如此。然者藏本,猶有舊譯、新譯不同。後依梵本,并參釋論,幾經審訂,方成善本。又考吾土,即此古譯五種願文,略為會勘,尚復顯出種種文句不同之處。況我下愚,孑然一身,以管窺天,依文揣義,敢云無失於本義乎?謹效章嘉所造露文,用以自露。文曰:
「牟尼密意深且細,以我愚夫極愚者;
當有顛倒傳譯過,至心露於菩薩所。」
民國壬午季春 蘄水湯薌銘誌於北海公園正覺殿菩提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