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聖者賢行願王釋義 湯薌銘居士譯

聖者賢行願王釋義 湯薌銘居士譯

釋論註釋

[日期:2010-08-3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湯薌銘居士譯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釋論註釋〕

(1)編註:請參見53頁:「上來略述陳那疏義,此與龍猛所造會疏、總義(綱領)、分釋(節目)多分相同」,及55頁本文作者語:「今於彼等,亦不意樂廣破廣立,唯由顯說自內宗法,而令了知諸餘建立。」按本釋論作者  至尊章嘉游戲金剛之傳記具善教法嚴飾中所述,其一生稟承  至尊法王宗喀巴之宗風,以依止佛所授記智者—龍猛菩薩之宗義,開顯聖教之本意,令眾了知。故「龍尊俱胝善依止」一語,當指依止智者龍猛菩薩所造釋論。

2)謂菩薩為諸佛之子。

3)曼殊室利,即文殊師利,亦即妙吉祥菩薩。

4)即俗所謂登地菩薩。

5)瑜伽師地論云:「又此種性,已說名持,亦名為助,亦名為因,亦名為依,亦名階級,亦名前導,亦名舍宅。」

6)瑜伽師地論中譯為所為。攝大乘論世親釋中,譯為所用。如云:「今造此論有所用者。」

7)一切大願,皆以積集資糧,淨治罪障,為成就因。

8)身所依者,謂佛身像;語所依者,謂佛說經;意所依者,謂窣堵坡。

9)別譯「世間」:始從欲界,乃至有頂,諸薩迦耶皆名世間。

10)心為能緣,心所對境名為所緣。緣者,攀緣之義。

 

11)師即是獅。釋迦知識云:「獅子摧伏世一切獸,彼一切獸無有氣力摧伏獅子。」如是如來不為他論、外論諸獸之所摧伏,普能摧伏一切他外,與獅子同,故名「獅子」。陳那云:「一切無所怖畏名獅,天人世間諸佛亦爾。」無所怖畏,與獅子同;現人壽故,亦即是人,是獅子故,名人獅子。

12)陳那釋云:『言「以清淨身語意」者:謂能發起最勝清淨。由能發起清淨心故,其身與語亦皆清淨。』

13)亦名發起。

14)十方三世。

15)有如親對面前,現矚現見。

16)亦名五輪投地。

17)五輪據地,名為身禮,如瑜伽戒品云:「下至以身一拜禮敬,是名身禮。」

18)別稱法界性。究竟圓滿,遍於十方,名法界性。

19)瑜伽戒品云:「下至以心一清淨信,隨念三寶真實功德,是名意禮。」釋迦知識云:『言「意禮」者:謂能令彼功德自性,皆現在前;又後於彼一切功德,心懷信樂。』

20)大毗婆論云:「造是因義。」

21)善逝:為如來十號之一。

22)是故不空譯云「以諸音聲功德海」。菩提道次第釋云:『謂於諸佛功德,堪讚不可窮盡。化一一身,有無量首;化一一首,有無量舌;出和順音,而廣稱說。此中「音」者,即是讚辭。其「支」者,謂因,即是舌根。「海」者:眾多之辭。』般若所譯本經第四十卷長行云:「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讚歎一切如來諸功德海。」先以言音稱說功德,名為語禮。如瑜伽戒品云:「下至以語一四句頌,讚佛、法、僧真實功德,是名語禮。」

23)有過其上者。

24)中圍,亦名曼荼羅。

25)妙高峰亦名須彌山。

26)菩提道次第釋云:『言「妙華」者:謂人天等處,甚奇希有,諸種散花。言「鬟」者:謂種種花,編綴成鬟。如是二種,或以真實或以造作。言「伎樂」者:謂或弦奏,或復吹奏、或敲、或鳴。言「塗香」者:謂香泥膏。言「勝傘蓋」者:謂諸傘中最勝者。言「燈明」者:謂酥油等芳香光明,及放光明摩尼妙寶。言「燒香」者:謂是配合多種能燒香物,或用一種能燒香物。言「妙衣服」者:謂一切衣中最勝妙者。言「最勝香」者:謂妙香水堪飲供水,此以能興芳香之氣,遍三千界,如是諸香所薰染水。言「末香」者:謂以妙香為末,可散可燒。即以此末積為包等或與繪造中圍粉色和合,次第高廣,有如妙高峰狀。言「一切最勝莊嚴具」者:謂當一一加於前後方。此復含有眾多之義,嚴飾之義,種種之義。』

27)無過其上者。

28)瑜伽師地論云:「謂從一種,變成多種,如是廣說,乃至梵世身自在轉,是名神境。」又俱舍論云:「依毗婆沙所說理趣,神名所自,唯勝等持,由此能為神變事故。諸神變事,說名為境。此有二種:謂行及化。行復三種:一者、運身,謂乘空行猶如飛鳥。二者、勝解:謂極遠方,作近思惟,便能速至。三者、意勢,謂極遠方,舉心緣時,身即能至。此勢如意,得意勢名。此復二種:謂欲、色界。」

29)舊稱三昧。

30)勝解。

31)信有三種:一、深欲信,謂欲出離三界輪迴,希求佛果。二、清淨信,於三寶處,起清淨信。三、誠信,心無變遷,決信因果。此中但言二信。

32)陳那釋云:『言「深心信受賢行力」者,謂於賢行引起勝解,引起信心,決定信順,由此力故。言「賢行」者,有多契經說為菩薩種種相狀供養。如其所說,故今攝受頂禮供養,是故云:頂禮供養諸如來。』

33)瑜伽論中已得眾具自在菩薩所設供養,與此相同。如彼論第四十四卷云:「已得眾具自在菩薩,化作化身,或一、或二、或復眾多,乃至百千俱胝等數。此一切身,皆於如來及制多所,恭敬禮拜。復從如是一一化身,化出多手,或百、或千、或過是數。此一切手,皆持無量過諸天上妙華香,殊勝可愛種種珍寶,奉散如來及制多所。復從如是一切化身,化出無量上妙音聲,歌讚如來廣大甚深真實功德。後從如是一切化身,化出無量最上最妙環瑕璩印寶莊嚴具,幢蓋、旛燈種種供具,供養如來及以制多。如是等類,已得眾具自在菩薩所設供養,皆養自心。如是菩薩,不更希求如來出世,何以故?由此菩薩已得證入不退轉地,一切佛土往來供養,皆無礙故。」

34)舊譯果報。

35)謂作者、作具、作業。三輪無性,即三輪體空。

36)言「別別」者:謂非總悔,應分別悔。廣如漢譯戒品纂釋所明。

37)菩提道次第釋云:『依止三毒而為其因,以身、語、意為其所依,我所造作為其自性。又此自性,復有三種:一、親自所作;二、教令他作;三、於他所作起隨喜。所言「諸所造作」者:謂總攝一切所造罪惡,應令此等所有過患,悔愧已往,陳護當來,以至誠心而露悔已,往昔已作,斷除增長,諸未來者,令其斷滅。』

38)亦名緣覺,又名辟支佛。

39)即凡夫。

40)所言趣者,如大毗婆沙論云:「是諸有情所應往,所應生結出處,故名趣。」瑜伽師地論二卷云:「如是安立世界成已,於中五趣可得。」般若本經第四十卷長行云:「一切世界、六趣、四生,又此六趣,別稱六道。」

41)亦名現等覺,又名阿毗三佛陀,謂佛成正覺。

42)瑜伽三十八卷云:「所知障斷故,於一切所知無礙無障智;復有異門,謂清淨智、一切智、無礙智。」

43)佛動成道已,不即說法,經爾許時,有勸請者,方轉法輪。此頌第二句,梵本意謂菩提道次第清淨圓滿,獲得無礙。陳那釋云:「菩提道次第清淨圓滿者,謂於無上菩提現淨滿已,即是現等正覺之義。言無滯者,謂即由彼現菩提力,了知無餘一切事性,越度所有一切滯礙。」

44)佛地經論云:「令修善因,名為利益;令得樂果,名為安樂。又令離惡,名為利益;令其攝善,名為安樂。又拔其苦,名為利益;施與其樂,名為安樂。此世他世,世出世等,應知亦爾。」

45)涅槃者,謂一切依,皆寂滅故。或名泥洹、名滅、名寂滅、名圓寂、名滅度。

46)諸身口意三業之善,固不可拔,故謂之根。又由此善能生妙果,能生餘善,故謂之根。

47)此如攝大乘論三卷云:「一、方便善巧波羅密多,謂以前六波羅蜜多所集善根,共諸有情,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故。」

世親釋云:「共諸有情者:謂於此善共諸有情,如所共有。今當顯示:謂以此善,願求無上正等菩提,作諸有情一切義利,要證菩提此意方遂。是故若有如有思惟:所有善根皆悉迴向無上菩提,作諸有情一切義利,如是名為共諸有情。方便善巧顯示般若及以大悲:謂以前六波羅蜜多所集善根共諸有情,此由大悲迴求無上正等菩提,不求帝釋等富樂果。由了知故,不起煩惱,此即般若。」

48)菩提道次第釋云:「此中敬禮、供養、勸轉法輪、請不涅槃、隨喜福善,如是五支,名為積集順緣資糧。悔罪一支,名為淨治逆緣諸障。為令長養自善事故,隨喜品中,於自作善亦修慶喜。迴向一支,謂令於所已積集、所已淨治、所已長養諸善,雖極欲少,增為多廣,及現在世所感果將罄盡者,令永無盡。以要言之,此為積集、淨治、增長無盡,三種所攝。」

49)意樂,即是思。

50)離苦得樂之道,獲十善業道之道,成佛之道。

51)陳那云:『言「願無錯誤」者:謂當願其恆常遠離身心疾病。』釋迦知識云:『言「願無疾病」者:謂當願令一切時中,解脫無餘其俱生苦,及諸客苦之義。言「眾生法利悉順成」者:謂令無餘有情成就法求。言「法利」者:謂獲法利,永不離失十善業道,即名為獲。言「順成」者:謂彼於法,無有修行及防護等一切煩惱,至極順適。言「所有意望亦成滿」者,此中意望,是彼有情所有意樂。謂諸有情為欲成就所求義利所有意樂,亦復令其圓滿成就。

上來三頌,明勝解行所攝發菩提心。』

52)於過去生自體差別,明了記憶,名念宿住。別譯宿命通。

53)即念本生。瑜伽論云:「又由隨念宿住智故憶念本生。」

54)願菩提心及趣入菩提心,廣釋於拙譯戒品纂釋卷上第五十九頁。

55)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廣釋於拙譯戒品纂釋中。

56)亦名夜叉,又名捷疾鬼。

57)即甕形鬼。

58)瑜伽師地論第八十一卷云:「能治義者,以要言之,一切清淨行。如貪是所治,不淨為能治;瞋是所治,慈為能治。」

59)謗大乘法,其罪重於五無間業。

60)所治品,即違逆品。瑜伽師地論第八十一卷云:「所治義者,以要言之,一切雜染行。四黑法者:一、謂若欺誑親教、軌範、尊長、諸應供處。二、謂以引起悔愧意樂,令他有情,於其非所應悔愧處,而生悔愧。三、謗說正趣大乘有情惡稱、惡名、惡譽、惡聲。四、於諸有情,現行諂誑。」

言「業障、煩惱障」者,如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九卷云:「言業障者:謂五無間業及餘所有故思造業、諸尤重業。彼異熟果若成熟時,能障正道令不生起,是名業障。煩惱障者:謂猛利煩惱、長時煩惱,由此煩惱,於現法中以其種種,淨行所緣不能令淨,是名煩惱障。」

61)瑜伽論云:「所受異熟,界地決定故,是故約與異熟不可移轉,名為不動。」

62)謂眼所識可愛、可喜、可樂、如意能引欲,可染著色,乃至身所識可愛、可喜、可樂、如意能引欲、可染著觸。又五妙欲,別譯「五欲樂」。

63)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九卷云:「云何魔事?謂諸所有能引出離善法欲,生耽著諸欲增上力故,尋還退捨,當知此即是為魔事。若正安住密護根門,於諸所有可愛色、聲、香、味、觸、法,由執取相、執取隨好,心樂趣入,當知此即是為魔事。若正安住於食知量,於諸美味不平等食,由貪愛故,心樂趣入,當知此即是為魔事。若正安住精勤修習初夜、中夜、後夜悟寤瑜伽,於睡眠樂、於偃臥樂、於脅臥樂,由懈怠力心樂趣入,當知此即是為魔事。若正安住正知而住,於往來等諸事業時,若能見幼少盛年美色諸母邑等,由不如理執取相好,心樂趣入;或見世間諸妙好事,心樂趣入;或於多事多所作中,心樂趣入;或見在家或出家眾,歡娛雜處,或見惡友共相雜住,便生隨喜,心樂趣入,當知一切皆是魔事。於佛、法、僧、苦、集、滅、道,此世、他世,若生疑惑,當知一切皆是魔事。住阿練若、樹下、塚間、空閒靜室,若見廣大可怖畏事,驚恐毛豎;或見沙門、婆羅門像,人、非人像,欻然而來,不如正理勸捨白品,勸取黑品,當知一切皆是魔事。若於利養、恭敬、稱譽,心樂趣入;或於慳吝、廣大希欲,不知喜足;忿、恨、覆、惱及矯詐等,沙門莊嚴所對治法,心樂趣入,當知一切皆是魔事。如是等類無量無邊諸魔事業,一切皆是四魔所作。隨其所應,當正了知。」

64)瑜伽師地論云:「我當饒益一切有情,非於有情有所見覓。」

65)地獄、餓鬼、畜生之趣。

66)一、福資糧。二、智資糧。

67)軟中上根部分差別。

68)種性之義。

69)煩惱品所有粗重隨附依身,說名隨眠。

70)所言福智二資糧者,如瑜伽師地論三十六卷云:「云何為福?云何為智?謂略說福,即是三種波羅蜜多:一、施波羅蜜多;二、戒波羅蜜多;三、忍波羅蜜多。智:唯一種波羅蜜多,謂慧波羅蜜多。精進、靜慮波羅蜜多,應知通二分:一者福分。二者智分。若依精進,修行布施,受護淨戒,及修慈等四種無量,如是等類所有精進,名為福分。若依精進,習聞、思、修所成三慧,修蘊善巧,修界善巧,修處善巧,修緣起善巧,修處非處善巧,修能觀察苦為真苦、集為真集、滅為真滅、道為真道,及於一切善不善法,有罪、無罪,若劣、若勝,若黑、若白,并廣分別緣生法中,皆能如實思擇觀察,如是等類所有精進,名為智分。若依靜慮,修習慈等四種無量如是相類所有靜慮,名為福分。若依靜慮,能修如前精進中說,蘊善巧等如是等類所有靜慮,名為智分。如是福智略有六種,一一分別,應知無量。」

71)以無染心。

72)謂清淨之法眼。

73)攝大乘論世親釋七卷云:「法流即說在三摩地處,於定中見諸佛故。」

75)一、契經,二、應頌,三、記別,四、諷頌,五、自說,六、緣起,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廣,十一、希法,十二、論議。

76)別稱八萬四千法門。

77)亦名總持,謂總任持無量佛法,令不忘失。於一法中,持一切法;於一文中,持一切文;於一義中,持一切義。

78)抉擇修行踐法理趣,作用軌則。

79)既抉擇已,如所抉擇,如實修行。

80)集論云:「謂有資糧道,皆是加行道;有加行道,非資糧道。謂已積集資糧道者,所有順決擇分善根。」

81)瑜伽師地論第四十五卷云:『云何菩薩法陀羅尼?謂諸菩薩獲得如是念慧力持,由此力持,聞未曾聞、言未溫習未善通利名句文身之所攝錄,次第錯綜,次第結集無量經典,經無量時,能持不忘,是名菩薩法陀羅尼。

云何菩薩義陀羅尼?謂如前說,此差別者,即於彼法無量義趣,心未溫習未善通利,經無量時能持不忘,是名菩薩義陀羅尼。

云何菩薩咒陀羅尼?謂諸菩薩獲得如是等持自在,由此自在,加被能除有情災患諸咒章句,令彼章句悉皆神驗,第一神驗,無所唐捐,能除非一種種災患,是名菩薩咒陀羅尼。

云何菩薩能得菩薩忍陀羅尼?謂諸菩薩成就自然堅固因行,具足妙慧,獨處空閒,寂無言說,曾無有物。見路而行,知量而食,不雜穢食,一類而食。常極靜慮,於夜分中少眠多寤。於佛所說得菩薩忍諸咒章句能諦思惟。其咒詞曰:「壹胝  密胝  吉胝毗  □底  缽陀膩  莎訶」即於如是咒章句義,審諦思惟,籌量觀察。彼於如是咒章句義如是正行,不從他聞,自然通達。了知如是諸咒章句都無有義,是圓成實,但唯無義,如實了知此章句義。所謂無義,是故過此不求餘義,齊此名為妙善通達咒章句義。彼於如咒章句義正通達已,即隨此義不從他聞,自正通達一切法義。謂於此義,如是通達一切言說所說諸法自性之義,皆不成實,唯有諸法離言自性是自性義。彼於諸法此自性義正通達已,過此更無餘義可求。由於此義善通達故,獲得最勝廣大歡喜,由是菩薩得陀羅尼,當言已得此陀羅尼章句所立菩薩勝忍。得此忍故,是諸菩薩不久當得淨勝意樂,已依上品勝解行地勝忍而轉,當知是名菩薩所有能得菩薩忍陀羅尼。

此中菩薩法陀羅尼、義陀羅尼,若過第一無數大劫,已入清淨勝意樂地,所得決定堅住廣大;從此以下,或以願力,或依靜慮,雖有獲得,而不決定,亦不堅住,亦不廣大。如說法、義二陀羅尼,咒陀羅尼當知亦爾。能得菩薩忍陀羅尼,如前所釋,即如是得。』

82)名為三有,亦稱三界。

83)別名輪迴。

84)謂四攝事,又復略有六種方便:一隨順會通方便,二共立要契方便,三異分意樂方便,四逼迫所生方便,五施恩報恩方便,六究竟清淨方便。廣於瑜伽師地論四十五卷。

85)謂從煖法、頂法、順諦忍法、至世第一法。

86)加行無間,此智生時,體會真如,名通達位。初照理故,亦名見道。

87)由此通達所取能取無性真如故。大般若經第五十二卷云:「謂若住此三摩地時,於諸垢穢,縱任棄捨,如獅子王自在奮迅,是故名為師子奮迅三摩地。」

88)現觀莊嚴論云:「緣佛等淨信,精進行施等,意樂圓滿念,無分別等持,知一切法勝慧,共為五。此攝道為五法:一、謂於緣佛諸道果法,發起淨信。二、於布施等行境,勇悍精進。三、意樂圓滿大乘發心所攝正令。四、虛空藏等無分別定。五、二諦所攝諸法,一切種了知勝慧。」

89)梵土、西藏稱師父為父,稱徒為子。龍猛之子,即是月稱。

90)器:謂器世界。情:謂有情世界。別稱依報、正報。

91)大乘為內,此外名外。瑜伽論云:外者,內相違義。顯揚論云:外者,翻內義。

92)顯揚論云:「靜慮者及諸佛,二種境界中,真如及無漏性,皆不可思議。」

93)亦名受用身,別名報身。佛地經論云:「受用身者,一切功德圓滿為相,一切佛法共所集成,能起一切自在作用,一切白法增上所起,一切如來各別自體。微妙難測,居純淨土,任運湛然,盡未來際,自受法樂,現種種形,說種種法,令大菩薩亦受法樂。」

94)釋迦知識謂此二頌,明第一地,極喜地。

95)即六十四梵音。

96)即是思。

97)即是種性。

98)釋迦知識謂此一頌,明第二地,離垢地。

99)知不現見境,名智。

100)釋迦知識謂此一頌,明第三地,發光地。

101)謂極少時。雜集論云:「剎那者,謂於所知境,智生究竟,名一剎那。」

俱舍論云:「眾緣和合法,得自體頃;或有動法,行度極微。」對法諸師說:「如壯士一疾彈指頃,六十五剎那,如是名為一剎那量。」

102)釋迦知識謂此一頌,明第四地,燄慧地。

103)釋迦知識謂此一頌,明第五地,極難勝地。

104)釋迦知識謂此一頌,明第六地現前地。

105)即十二相成道。大般若經第六分二行品云:「或現昇睹史多,或現從天下生至瞻部洲,或現處胎,或現初生,或現童子,或現遊戲,或現出家,或現苦行,或現往詣菩提,或現轉法輪,或現般涅槃。」

寶性論教化品云:「從天退、入胎,現生有父母。在家示嬰兒,學習諸伎藝,戲樂及遊行,出家行苦行,現就外道學,降伏於天魔。成佛轉法輪,示道入涅槃。諸薄福眾生,不能求如來。」

106)釋近知識謂此一頌,明第七地,遠地行。

 

107)瑜伽戒中,開身三不善,謂殺生、不與取、欲邪行。語四不善:謂妄語、離間語、麤惡語、綺語。善巧方便菩薩於諸身語不善,皆能轉變為最勝道,而生功德。拙譯戒品纂釋中廣釋其義。

108)此名熏修靜慮。如瑜伽十二卷云:「謂如有一已得有漏及與無漏四種靜慮,為於等至得自在故,為受等至自在果故,長時相續入諸靜慮有漏、無漏更相間雜,乃至有漏無間、無漏現前,無漏無間還入有漏,當知齊此熏修成就。」

109)亦名健相三昧,又名健行定、勇健定、勇伏定。大般若經云:「謂若住此三摩地時,能受一切三摩地境,能辦無邊殊勝健行,能為一切等持導首,是故名為健行三摩地。」

110)無垢三摩地,亦名清淨三昧。

111)釋迦知識謂此二頌,明第八地,不動地。

112)一、蘊魔,二、煩惱魔,三、死魔,四、天子魔。廣釋於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九卷。

113)如來十號之一。此有六義:一、自在,二、熾盛,三、端嚴,四、名稱,五、吉祥,六、尊重。

 

114)釋迦知識謂此一頌,明第九地,善慧地。

115)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七卷云:「三神變者:一、神境神變,二、記說神變,三、教誡神變。」

116)生死、涅槃二種怖畏。

117)顯揚論:「一、壽自在,二、心自在,三、眾具自在,四、業自在,五、生自在,六、願自在,七、勝解自在,八、神變自在,九、智自在,十、法自在。」

118)初善、中善、後善,名為三善。謂其所行,於初、中、後三時皆善也。

119)甚深賢行、廣大賢行。

120)藥師經、般若理趣經、八大菩薩經等,皆說大菩薩八,其名曰:「妙吉祥菩薩、觀自在菩薩、慈氏菩薩、虛空藏菩薩、普賢菩薩、金剛手菩薩、除蓋障菩薩、地藏菩薩。」今取方便般若第一,但說二大菩薩。

121)釋迦知識謂上六頌,明第十地,法雲地。

122)亦名補處。

123)釋迦知識謂上二頌,明第十一地,普光佛地。

124)即十地經所云:十百千萬阿僧祇大願。

125)附論文。(編註:即十地經論)論曰:「云何校量勝?菩薩住此地中,勝聲聞、辟支佛故。校量勝有三種:一、願勝,一、修行勝,三、果利益勝。何者願勝?所謂十大願。」

126)論云:「是初大願無餘者有三種:一者、一切佛無餘。二者:一切供養無餘。三者、一切恭敬無餘。

一切佛者,有三種佛:一、應身佛,二、報身佛,三、法身佛。一切供養者有三種供養:一者、利養供養,謂衣服、臥具等。二者、恭敬供養,謂香、花、旛、蓋等。三者、行供養,謂修行信、戒、行等。一切恭敬者,有三種恭敬:一、給侍恭敬,二、迎送恭敬,三、修行恭敬。是故作願供養恭敬。如經所謂:「無餘一切諸佛,一切供養一切恭敬故。」

「一切種具足」者,無量種種,復有勝事等供養故。「上深信清淨」者,增上敬重故,願迴向菩提決定信故。「廣大如法界」者,一切餘善中勝故。「究竟如虛空」者,無常愛果無量因故。「盡未來際」者,此因得涅槃常果故;一切劫數、一切佛成道數,大供養恭敬無有休息故。

此初願中,有六種大,名為大願:一者、福田大。如經所謂:「無餘一切諸佛一切供養一切恭敬故」。二者、供事大。如經:「一切種具足」故。三者、心大。如經:「上深信清淨。」四者、攝功德大。如經:「廣大如法界」故。五者、因大。如經:「究竟如虛空」故。六者、時大。如經:「盡未來際」故。』

127)論云:『第二大願有三種法:「一切諸佛所說法輪皆悉受持」者:謂教法修多羅等,書寫、供養、讀誦、受持,為他演說故。「攝受一切佛菩提」者:所謂證法,證三種佛菩提法,攝受此證法,教化轉授故。「一切諸佛所教化法皆悉守護」者:謂修行法。於修行時,有諸障難,攝受救濟故。

復名三種成就:一者、於諸佛所說修多羅等阿含次第,令法輪不斷成就故;二者、證三種正覺,得證成就故;三者、修行,乃至如實修行正覺成就故。是故名三種成就。三種佛菩提者:聲聞、辟支佛,亦名為佛故。』

128)論曰:『第三大願、「一切成佛無餘一切世界住處」者:一切應佛無邊,遍滿一切世界住處故,隨何等世界,諸佛住處應感相順眾生見故,從兜率天來下,乃至示入大涅槃。「我於爾時盡往供養攝法為首」者:隨彼眾生供養佛方便,以如來所說攝法方便,集功德智慧助菩提法故。「一切處、一切時成一時轉」者:示非前後故。

何故示現彼處住,不在色、無色處?此難處來,不為我故;起於輕心,不生恭敬,為遮此等故。何故不住他化自在天等?如來有力能勝處生,捨而不生,為念眾生故;來生兜率,如是生大恭敬心故。何故人中捨上天樂?愍我等故,來生人中,生增上敬重心故。何故處胎?示現同生增長力故。何故自成正覺?示非餘佛教化,現丈夫力成就,非因他得菩提故。何故示現入大涅槃?為令懈怠眾生,勤心修道故。』

129)論曰:『第四大願,「心得增長」者,以何等行令心增長?一切菩薩所行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長故。彼菩薩行有四種:一種種,二體,三業,四方便。以此四種教化今其受行。

何者是菩薩行種種世間行有三種。「廣」者:從初地乃至六地;「大」者,七地;「無量」者:從八地乃至十地。「不雜」者:法無我平等觀出世間智故。如經:一切菩薩所行,廣大無量不雜故。「體」者,如經:諸波羅密所攝故。「業」者,如經:諸地所淨,生諸助道法故。「方便」者,如經: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故,說一切菩薩所行如實地道,及諸波羅蜜方便業故。』

130)論曰:『第五大願,教化眾生故。何者是眾生?為何義故化一切眾生?有六種差別:一、麤細差別:二、生依止差別;三、不淨、淨處差別,四、苦樂差別,五、自業差別,六、自體差別。

何者麤細差別?麤者有色,細者無色。色中麤者有想,細者無想;無色中麤者非無想,細者非想非非想,是名麤細差別。如經: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無想、非想非非想故。

生依止差別者,如經:卵生、胎生、溼生、化生故。化生者云何依止?依止業生故。

 

不淨淨處差別者,如經:三界所繫故。

苦樂差別者,種種身故,如經:雜入六道故。自業差別者,如經:一切生處故。

自體差別者,如經:名色所攝故,是名眾生。

為何義化者?為三義故。一者、為信入諸佛所說法中,如經:為教化成就一切眾生界,令信入諸佛法故。二者、已入佛法中,令入二乘菩提故,如經:斷一切世間數道故。三者、已入二乘菩提,令入無上菩提故,如經:令住一切智智處故。」

131)論曰:『第六大願,無餘一切世界者,有三種相,隨入如是世界,智皆現前知。一者、一切相,二者,真實義相,三者、無量相。

一切相者,如經:廣大無量乃至正住故。「廣大無量」者,一千世界、二千世界、三千世界故。「細」者,隨何等世界意識身故。「麤」者,隨何等世界意色身故。「亂」住者,非次第住故。「倒住」者,不造舍宅住故。「正住」者,造舍宅住故。是名一切相。「如帝綱差別」者,真實義相故,如業幻作故。

無量相者,十方世界無量差別入故,無量相故。

真實義相者,唯智能知。餘相者,可現見故。』

132)論曰:『第七大願,淨佛國土相七種:一者、同體淨。如經:一切佛土一佛土,一佛土一切佛土故。二者、自在淨。如經:一切國土平等清淨故。三者、莊嚴淨。如經:一切佛土神通莊嚴,光相具足故,光明莊嚴眾寶等莊嚴故。四者、受用淨。如經:離一切煩惱成就清淨道故。五者、住處眾生淨。如經:有無量智慧眾生悉滿其中故。六者、因淨。如經:入佛上妙平等境界故。七者、果淨。如經:隨諸眾生之心所樂而為示現故,顯智神力等故。』

133)論曰:『第八大願,不令餘乘故,如經:一切菩薩同心同行故。』

菩薩行有十種:一者、共集善根無怨嫉故。二者、一切菩薩平等一觀故。三者、常親近諸佛菩薩,不捨離故。四者、隨意能現佛身故。五者、自於心中,悉能解知諸佛神力、智力故。六者、得不退隨意神通故。七者、悉能遊行一切世界故。八者一切佛會皆現身相故。九者、一切生處普生其中故。十者、成就不可思議大乘故,具足行菩薩行故。

於中,初句顯功德行故。第二、住寂靜等觀故。第三、聚集解說論佛法故。第四、隨心示現成佛故。第五、自發勝心,合如來法身故。第六、得常不退神通故。餘四者以通業得名:一、往餘世界,二、自餘異身示現,三、同生往故,四、入不可思議大乘故。」

134)論曰:「第九大願,顯不空行菩薩行,復行菩薩行,顯乘不退輪行菩薩行故,於中「不空」有二種:一、作業必定不空,身、口、意業所作不空故。聞我音聲即得真實智慧者,明口業不空。心喜恭敬即斷煩惱者,明意業不空。二、所作利益不空。一切眾生有二種苦:一、種種諸苦,二、貧窮苦。對治是二,如經:得如藥樹王身故,得如如意寶身故。』

135)論曰:「第十大願起大乘行,云何大菩提?云何作業?大菩提者,如經: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作業者,有七種:一、示正覺業。二、說實諦業。三、證教化業。四、種種說法業。五、不斷佛種業。六、法輪復住業。七、自在業。

初業者,於一凡夫道不離一切凡夫道處,乃至示大涅槃故。一凡夫道者,一閻浮提義。閻浮提凡夫道者,可化眾生住處,名為凡夫道。第二業者,現諸佛境界大神通智力故,隨一切眾生界所應度者,於念念中示得佛道,度諸眾生滅苦惱故,隨諸世界一切可化者,隨心示現佛身。示現佛身者,除諸難處,彼彼勝處生,示除苦、斷集、證滅、修道。第三業者,以一三菩提觀法無我,一切法性淨涅槃,令眾生信解故。第四業者,以一音聲,隨種種信解可化眾生,一時皆令心歡喜故。第五業者,示現大涅槃而不斷菩薩所行力故。第六業者,復(往)佛智地一切修多羅等所說法,軌則不失故。第七業,法智通者,觀一切法無性相故;如意神通者,自身現生、住、滅,修短隨心自在故;幻通者,轉變外事無不隨意故。初法智通,不住世間故;如意神,通、幻通,不住涅槃故。

何故唯說此十大願?初願、功德行滿故。第二願、智慧行滿足故。次五願為教化眾生故:一、以何身?二、以何心?三、何者眾生?四、眾生住何處?五、自身住何處能教化眾生?後三願顯自身:一得地校量勝故,二得菩薩地盡校量勝故,三得一切地盡究竟故。此三示現如實教化眾生故。發諸大願者,隨心求義故。起如是大方便者,成彼所作方便勇猛故。如是大行者,彼所作行成就故。菩薩住此地,漸次久習起此三行,非一時故。何以故?此十大願一一願中,有百千萬阿僧祇大願以為眷屬故。如經:諸佛子菩薩如是安住歡喜地,發諸大願,起如是大方便、如是大行,以十願門為首,生如是等滿足十百千萬阿僧祇大願。是菩薩住菩薩歡喜地,起如是等願故。何故名大願?光明善根轉勝增廣故。此校量菩薩願勝,有二種勝聲聞、辟支佛:一、常勤修習無量行故,二、與一切眾生同行故。同行者,十盡句示現。

136)論曰:「於中,眾生界盡是總,世界盡乃至智轉界盡是別。何等是眾生界?眾生界盡故。何處住?世界盡故;所有虛空界,虛空界盡故。說何法教化?法界盡故。隨化眾生置何處?涅槃界盡故,佛出世界盡故。以何方便善巧?如來智界盡故,復隨所緣心緣界盡故。復隨以何界?佛境界智入界盡故。此事已說。盡者:示現不斷盡,非念念盡故。此九種盡,略說三種三轉示現。此十盡句增上力故,諸佛以此力常為眾生作利益故。如是已說願校量勝。」又如瑜伽師地論第四十五卷云:「若請菩薩,願於當來,以一切種上妙供具,供養無量無邊如來,當知是名第一大願。若諸菩薩,願於當來,攝受防護諸佛世尊所有正法,傳持法眼令無斷壞,當知是名第二大願。若諸菩薩,願於當來,從睹史多天宮降下,如前乃至入大涅槃,當知是名第三大願。若諸菩薩,願於當來,行一切菩薩正行,當知是名第四大願。若諸菩薩,願於當來,普能成熟一切有情,當知是名第五大願。若諸菩薩,願於當來,一切世界皆能示現,是名第六大願。若諸菩薩,願於當來,淨修一切佛土,當知是名第七大願。若諸菩薩,願於當來一切菩薩皆同一種意樂加行,趣入大乘,當知是名第八大願。若諸菩薩,願於當來,所有一切無倒加行,皆不唐捐,當知是名第九大願。若諸菩薩,願於當來速證無上正等菩提,當知是名第十大願。」

又第四十七卷云:「由得清淨勝意樂故,為欲供最勝有情、真實福田、大師、法主,是故引發第一大願。為欲受持彼所宣說無上正法,是故引發第二大願。為欲勸請,轉未曾有妙正法輪,是故引發第三大願。為欲順行菩薩行,是故引發第四大願。為欲成熟彼器有情,是故引發第五大願。為欲往趣諸佛國土,奉見如來,承事供養,聽聞正法,是故引發第六大願。為淨修治自佛國土,是故引發第七大願。為於一切在所生處,常不遠離諸佛菩薩,與諸菩薩常同一味意樂加行,是故引發第八大願。常為利益一切有情,曾不空過,是故引發第九大願。為證無上正等菩提,作諸佛事,是故引發第十大願。」

137)謂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碼瑙。

138)顯揚論第五卷云:「十種資具:一、飲食。二、衣及莊嚴具。三、眾具。四、戲笑。五、鼓舞。六、歌詠。七、音樂。八、香鬘塗飾。九、眾明。十、男女承事。」

139)謂能於境印可。

140)謂謗正法,此有四相:一、謗說所詮下劣,非智所依,不能引義。二、謗說能詮下劣,非福所依,不能引法。三、謗說作者下劣,非如來說。四、以是義故,謗其不能利益安樂有情。

141)謂諸應供處:若三寶,若親教師,若軌範師,若父母等,皆名福田。此為菩薩生起福德所依之處,故名福田。

142)謂其能以種種惡緣,轉(成)菩提道。

143)地即十地,道即五道,亦名五位。

144)談五明處:即內明處、醫方明處、因明處、聲明處、工業明處。

145)悉彈多,亦名悉檀。惡悉檀多,謂邪宗、謬理。

146)亦名金剛喻定。謂最後邊學三摩地,上無煩惱能摧伏故,摧伏一切諸煩惱故。譬如金剛,其性堅固,諸摩尼等不能穿壞,穿壞一切摩尼寶等。此定亦爾,故喻金剛。

147)釋迦知識云:「言受持者:謂能無倒修其文義,不依言音而作稱誦。言開演者:謂能為他開演文句,及與義理。言論誦者,謂讀誦經卷。」瑜伽八十三卷云:「言瑜伽者:受持、讀誦、問論、抉擇、正修加行。」

148)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九卷云:「謂若生處,聖道依彼不生不長,於是生處,異熟果生;或有生處,聖道依處,雖得生長,而於其中異熟果生。聾驅、愚鈍、盲瞽、病啞、以手代言、無有力能解了善說、惡說法義,是名異熟障。」

149)即授記。

150)亦名那由他,即大千世界之量。

151)方便為悲,般若為慧;慧悲雙轉,不捨有情。

152)如身禮拜等。

【書籍目錄】
第1頁:賢行願王(藏文漢譯) 第2頁:凡例
第3頁:聖者賢行願王釋義譯序 第4頁:甲一、釋經題
第5頁:甲二、釋譯師敬禮 第6頁:甲三、釋所為相屬
第7頁:甲四、釋經義—經中所明緣起理趣 第8頁:甲四、釋經義—梵土諸疏所釋理趣
第9頁:甲四、釋經義—正釋經義—成就願因,積集淨治修學次第 第10頁:甲四、釋經義—正釋經義—正修菩薩願之次第
第11頁:甲四、釋經義—正釋經義—作意思惟此願勝利 第12頁:甲四、釋經義—正釋經義—誦持文等一切勝利
第13頁:自序註釋 第14頁:釋論註釋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