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江劉洙源先生說
弟子廖寂慧記
佛言:大慧,菩薩摩詞薩,依諸聖教,無有分別。獨處閑靜。觀察自覺。不由他悟。離分別見。上上升進,入如來地。如是修行,名自證聖智行相。
此段經文,佛答自證聖智行相,為頓教根本,今逐句釋之。
依諸聖教(宋譯作:前聖所知,轉相傳授。)依諸聖教者,先佛相傳之教,為聖教。所傳何法?廣則本經所明。其下手處,即達摩「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三句之義。(此偈共四句,第四句「可以入道」是果,用功只在上三句。)可知此言,是先佛所傳,非達摩杜撰,故應深信受持。 依者,言謹守此法,不得一絲出入,以期徹悟。
無有分別(宋譯作:妄想無性。) 此句是修行正軌,最要最要。何為分別心?即第六識。根塵相對,或憶念過去未來,枉造輪回,經中呼為六賊。今欲入法,應先停止此心,莫起分別。今作三段解:一初,二中,三後。初入觀時,先將根塵過未事,一齊放下,始為外息諸緣。教門謂之修止,宗門謂之休心息慮。妄念一息,心便寂靜,心若寂靜,般若乃生。先德喻之如珠吐光,還照珠體。珠喻涅槃心,(涅槃即寂靜。)光喻智慧。(智慧即般若。)光從珠生,喻般若從涅槃生。還照珠體,喻般若光明,還照法身。顯宗論云:「涅槃不生,能生般若。」故息緣為入手最要。中時,外緣已息,般若漸生。此刻應一心不動,故云內心無喘。(喘者,動也。)此不動時,即是無念、無住、無相。相雖有四,(不動、無念、無住、無相。)其行則一。後時,心如牆壁。此句狀無分別不動之相,最為吃緊,即是離識功夫。禪宗所謂如大死人,永絕餘想。又謂絕後再甦,欺君不得,即是此境,珍重珍重。枯木生花,於是乎在。
獨處閑靜(宋譯作:獨一靜處。)此句有兩義:一。獨處,謂一人專修,不約伴侶,華嚴經云:「獨一發心,不求伴侶。」是也。可知近世成群打七之非。二。閑靜者。謂擇清淨處所。遠離憒鬧也。獨處對人而言,閑靜對地而言。
觀察自覺(宋譯作:自覺觀察。)此句若如字面解,有觀察心,有警覺心,心緒紛然,成何事體?今謂不然,作三段釋:初釋觀,次釋察,後釋自覺。初釋觀,觀謂觀心,觀何等心?曰觀無明心。何以不觀真心?曰:真心自無始以來,為無明所熏所蔽,不能顯現。此無明,依何處住?依真心上住,如膠著漆,不得解脫,故曰住地無明。此無明。為生死根本,一分不盡,生死永在,故曰根本無明。學法欲求真,當從此住地無明下手,何也?伐木不斷根,灸病不得穴,絲毫無益。故二乘人與權教菩薩,斷得四住無明,不知住地無明:能免分段生死,終受變易生死。(輪回有二重:一。界內十二因緣,受分段生死。二。界外十二因緣,受變易生死。)一乘人從觀心下手,為破住地無明,生死永斷,所謂從咽喉上取血,此是成佛妙訣,最真最實,李長者曰:「根本無明,即是根本不動智。」永嘉云:〔無明實性即佛性。〕台宗云:無明體即是明,即是實相,即是法性。經中不勝繁引,皆指此著而言。初時觀生滅心,不執不著,不隨不斷,或一味休心息慮。兩法是一。常常觀照,即是般若熏無明。無明一破,法身頓現。一超直入如來地,不歷僧祗護法身,故稱之為圓頓法門。次釋察:察。謂監察,謂觀心時,有兩種監察:一者正念,二者正知。正念者,一心守護觀境,不准起第二念。遺教經云:「制之一處,無事不辦。」金剛三昧經云:「制之一處,眾緣斷滅。」制之一處,即是正念。先德云:「若不守心,得成佛者,無有是處。」正知者,如起信論云:「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若不攝還,增長無明。監察機關,有此二種權力。禪門有喻云:「坐禪者如官吏,門外有二衛兵站岡,此二衛兵,一名正念,一名正知。」可謂善喻。三釋自覺:自覺者,言此監察機關,時常令正念守心,正知攝心,不令放逸。
不由他悟(宋譯作:不由於他。) 不由他悟者,到大徹大悟時,萬法自然從心顯現,不是他人授予。所謂無師智,自然智,是也,即是無生法忍。
離分別見(宋譯作:離見妄想。) 此句作兩句釋:一離分別心,二離諸見。先釋初句:此分別心,與上文不同,上是凡夫攀緣外境,此是行者攀緣觀境。不然,便是重複。云何攀緣觀境?此是無相法,不許有相。若現殊勝境界,或現佛菩薩像,或聞說法聲,皆是魔境,應嚴加拒絕。
若有取著,即是分別心起,便入魔網,故曰離分別。
次釋第二句:見者諸見,障人不能見道。諸見者,或云五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或云六十二見。起見者,謂於觀中,現出境界,以為或劣或勝,或與某經相合,或與某三昧相應,認為聖境,此即是見,必入魔網。佛藏經云:「發菩提心,只是離耳,離何等?一離欲,二離見。」「欲即是無明,見即是憶念。」華嚴論云:(見在即凡,情亡即佛」四祖云:「不用求真,惟須息見。」見之過患,可謂至重,故須離之。
上上升進(宋譯同上。) 上上升進者,觀心到此地位,應加精進,不間修行,暗中長進,不可限量。上上者,如在信位,升進十住,十行,十向,十地。步步增高,謂之上上升進。
入如來地(宋譯同) 如來地者,為大徹大悟之果。觀行純熟,不覺趣入,故此法門,謂之如來禪。
如是修行,名自證聖智行相(宋譯作:是名自覺聖智相。) 自證聖智行相者,自身內證聖智修行之相也。自證聖智,宋譯為自覺聖智。證者,見也。覺即是證,證即是見,二名無異。此即根本智,經論多名,華嚴謂之普光明智,即是本性寂照之用。華嚴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即說此義。此智成就,即為成佛。楞伽云:(如來以智為身,智為體故。)又云:(佛非人非蘊,但是無漏智。)此智即是行者報身佛。
云何名一乘行相?謂得證知一乘道故。云何名為知一乘道?謂離能取所取分別,如實而住。大慧,此一乘道,唯除如來,非外道二乘梵天王等之所能得。
此段經文,佛答一乘人入觀行相。大慧以與上章修法或異,佛以離分別為答,仍與上章義同。今略釋之。 何謂一乘行相?行相者,謂心念不住而住之相。一乘行相者,謂修一乘法安心之相也。離能取所取分別者,能取是見分,所取是相分,能所宛然,即是分別,應當離之。如實而住者,如作靜詞解,如即真如,實即實相,言住真如實相也。如作動詞解,如即如是之如,如實相而住。如實相而住者,不住根塵識,住於如如之理。此義最大,當引經證成。金剛三昧經云:「如如之理,具一切法,善男子,住於如理,(即如實而住,)過三苦海。(即三界之苦。)又云:「若住大海,(譬佛果,)則括眾流,(譬三乘,)住于一味,(譬守心一法,)則攝諸味(譬信、住、行、向、地。)」大涅槃經云:「譬如有人,在大海浴,當知是人,已用諸河泉池之水。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修習如是金剛三昧,當知已為修習其餘一切三昧。」觀心入理,即是修習金剛三昧,此三昧成,一切三昧,無不具足,故為圓頓。又金剛三昧經云:「大力菩薩言:何謂存三守一,入如來禪?佛言:存三者,存三解脫。守一者,守一心如。入如來禪者,理觀心如,入如是地,即入實際。)實際即真如法身。存三解脫者,言不證三解脫也。守一心如,即如來禪。經語分明如是,而世人不知,悲夫。華嚴經云:「初發心時,即成正覺,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即是此境。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即是此經之如實而住。而生其心,即自證聖智現前也。本經偈云:「捨離此一切,(上文列各種禪,皆應捨去。)住於無所緣,是人則能入,如如真實相。)住於無所緣,即是如實而住。入真實相,即是如來禪。涅槃經云:「一切眾生,無漏智性,本自具足。」依如是修,無不得證。奈何不信?而甘沉淪三界乎。先德云:(妙得其門,成佛匪離於當念。若失其旨,修因徒困於多生。)思之 思之
華嚴經偈
若有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
遠離妄想及諸取,令心所向皆無礙。
若有欲得如來智,應離一切妄分別,
有無通達皆平等,疾作人天大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