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學的真實面目 妙澤居士著

佛學的真實面目 妙澤居士著

36:如此而已話「神通」

[日期:2010-07-20] 來源:轉載  作者:妙澤居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36:如此而已話「神通」

神通有六種: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

只有證得「漏盡通」的人六種神通都具備,但除了普渡眾生示現方便外,已無以為用。除此,眾生的神通不但沒有「漏盡通」,其餘的神通還有著許多相對性和不究竟。只有佛的六種神通才會究竟圓滿。

1、以下簡介六神通:

1)天眼通:

一般來說,佛家概括性地分類六道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越右者為修行越好的人來世所投生處。其中,色界天以上的人,其身體構成純淨(已非地球人類之物質身體了),其眼根可知遠近粗細之形色,并可看到六道眾生在何處死、又於何處再度投生。這種能打破不同空間屬性的眼功就稱為天眼通。現今催眠家亦對此有論述,日本人稱之為千里眼。其來源,有「修行而得」與「投生而報得」二種。

2)天耳通:

修行人於禪定中,能聞六道眾生語言及世間種種音聲,是謂天耳通。比如一些修行人能「聽」 超聲波和次聲波,其耳根對應聲波的頻率範圍已超出常人,有的還能超越三維空間。

3)他心通:

簡單來說,就是能夠知道其他眾生心中在想什麼的特異功能。

4)宿命通:

一般而言,就是指沒有隔陰之迷,能夠了知自己以前投生在何處、作過什麼事等的特異功能。某些氣功師和算命先生一定程度上也有此神通。據《楞嚴經》所載,證得阿羅漢果位的修行人,至少可回憶起數百、數千生的事,甚致可回憶起宇宙所有眾生的前世。而佛則是對一切眾生在一切時間、空間上的生命存在都洞悉無誤。

5)神足通:

可分身自在往來、行事的特異功能。絕對來講,就是「成佛」 時法、報、化三身成就中的化身成就。相對來講,什麼意生身、陰神陽神等出竅也是一種神足通。

6)漏盡通:

漏盡通者,佛學修行之極致,諸漏斷盡的無礙者。成就此漏盡通,限於三乘之聖者(即大、中、小三乘)。只有有了漏盡通,人才永不會墮落,此為所有修學佛法之人所得的終極成果之一。

2:為何佛門禁止佛弟子追求神通?

佛世尊當年傳法時處處在示現神通,古往今來一些高僧大德們也同樣如此。可為什麼佛門一再禁止佛弟子追求神通呢?這首先是因為神通同智慧解脫是兩碼子事,其次是我們凡夫修行求神通的根源在於心之「貪得」,由此心地來修行,為害甚大。

捫心自問,世上的人沒有不想要求神通的,但是不知道「神通」之自性,因而盲修瞎練,誤己誤人。眾生的神通,屬生命本有的機制和屬性,譬如燈之有火,火本有光,火不發光者,非無光也,其咎在阻礙不通,為血肉身軀,五蘊、六根、六塵所遮蔽,有「體」 而不起「用」。可惜一些人不懂得這個神通的道理,或懂了後也超越不了心性,總以為自己神奇和不得了,白白走彎路。因此佛弟子一定要以平常心來看待神通。

在末法時期,會神通者滿地都是,但就「神通」 的性質、來源、功力的高低,又有五種:a、妖通:如狐狸老蛇所變、木石精靈依附之類。b、報通:如鬼神逆知,神龍隱變,或宿世所修天眼未成,今世童年視聽方面的特異功能者之類。c、依通:如乘符往來,藥餌咒水,以及放光引神,必有所依藉的形式等類。(藉由「催眠」來回憶前世,應該是屬於此一類。)以上三種,也假名為神通,其實并非真通,因為不究竟,層次極低,肯定有退轉不靈的那一天。假如心性低,人品不好,以此造惡業,惡報更大,必墮三惡道。d、修通:三乘聖者修戒、定、慧三學而可得六神通;氣功外道仙人修禪定而只得五神通。e、變通:三乘聖者以神通力變現種種運用的現象或境界。

一切神通僅是智慧的一種「附產品」 ,是生命本來就俱足的潛能,也就是同佛性一樣,是人本來就有的機制和屬性,我們切記不要顛倒是非、本末倒置。佛家於「漏盡通」先下手(以善慧為本),以道為「體」 ,而其他五種神通為「用」 (不過僅是渡人的方便示現,不會有其他任何目的)。世間法為有漏,出世法為無漏,通於二者,概不染著一切,名曰漏盡。所以修行者必須先明心地、開發覺慧,證得真空以為「體」,然後緣化萬有萬物,無心應物以為「用」。

按《寶藏論》中所述,智有三種,一真智,二內智,三外智。博覽古今,通達俗事,是外智。割斷煩惱,心意寂靜,乃小乘、中乘弟子所修,是內智。這兩者都不究竟,真智是聖凡不二(漏盡明),體用如如。因此「漏盡通」 又叫道通。佛弟子的修行,道通為「體」,其他五種神通為「用」 。未得「體」而起「用」,只知「用」 的靈驗,卻無慧力洞悉其「用」 的因緣、因果,必致造業墮落,必招惡果。此「用」的層次、境界肯定就不能究竟和圓滿。只有證得佛果,出「漏盡通」 後,以根本慧,明其根本,起「用」其餘五種神通才是無上正道。

【書籍目錄】
第1頁:本書的緣起(前言) 第2頁:1:佛學是怎麼一回事?
第3頁:2:「佛」是一種什麼概念? 第4頁:3:佛學不是宗教
第5頁:4:什麼是「佛法」? 第6頁:5:所謂的「佛教」
第7頁:6:存在的「實相」 第8頁:7:哲學與佛學
第9頁:8:漫談生命與存在 第10頁:9:「業」 是什麼?
第11頁:10:從生命的種類說起 第12頁:11:關於練氣功
第13頁:12:佛教反對迷信與宿命 第14頁:13:「佛渡有緣人」是什麼意思?
第15頁:14:修行與入世 第16頁:15:何謂「涅槃」?
第17頁:16:關於「末法時期」 第18頁:17:從「不二法門」說起
第19頁:18:什麼是「五毒心」? 第20頁:19:該不該吃素?
第21頁:20:正信才是真佛教 第22頁:21:誰才算是佛門弟子?
第23頁:22:什麼才叫「去執著」? 第24頁:23:簡述「八正道」
第25頁:24:從供奉佛像說起 第26頁:25:佛弟子對現實生活的態度
第27頁:26:有為和無為 第28頁:27:如何才有正確的佛學知見?
第29頁:28:虛懷若谷方是真修行 第30頁:29:「開悟」僅是一個起點?
第31頁:30:誰是「善知識」? 第32頁:31:誰該是「外道」?
第33頁:32:從佛門的戒律說起 第34頁:33:佛弟子應該博學多聞
第35頁:34:關於「在家人」 第36頁:35:從大乘「六度法」說起
第37頁:36:如此而已話「神通」 第38頁:37:如何做功課?
第39頁:38:念佛的心要 第40頁:39:什麼是「咒語」?
第41頁:40:關於「淨土三資糧」 第42頁:41:真實不虛話「往生」
第43頁:42:閒話「道交感應」 第44頁:43:做功課有何要領?
第45頁:44:一部經典能有多長? 第46頁:45:解悟空性很重要
第47頁:46:也談禪、密、淨 第48頁:47:修行的本質
第49頁:48:必須走的「中道」 第50頁:49:魔障即菩提
第51頁:50:煩惱即菩提 第52頁:後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