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 徐自民老師主講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 徐自民老師主講

第九講(方便五乘解脫)

[日期:2010-07-18] 來源:轉載  作者:徐自民老師主講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九講表(方便五乘解脫)

 

 

 

第九講表題目是「方便五乘解脫」。這個「乘」字,照名詞讀的話讀「ㄕㄥˋ」,孟子過去講車輛「千乘之國,百乘之家」,一輛車子叫一乘。當動詞講,講「ㄔㄥ ˊ」。「ㄕㄥˋ」與「ㄔㄥˊ」兩個不同。我們學佛的大部分把這個字當作比喻的話,比喻大菩薩或者是小乘,一共有五種。比如說菩薩在苦海裡邊度眾生,他開了一條大船,乘載的人非常多,那是大乘。這個字現在很多人讀成為「ㄕㄥˋ」字,那是一般人這樣讀,你若讀「ㄔㄥˊ」字也不能說是不對的,說到車輛當然讀「ㄕㄥˋ」,可是大船、其他的各種工具來裝載的話,讀「ㄔㄥˊ」也可以,但是你在外面最好讀「ㄕㄥˋ」,因為一般人都讀「ㄕㄥˋ」,你不讀「ㄕㄥˋ」的話,人家說你這個字都不會唸。

還有「解脫」,一般讀「ㄒㄧㄝˋ脫」,解脫是什麼呢?古來犯了罪的,國家把他這個犯罪的人抓來,腳上用鐵鍊子把他拴起來,手要拷起來,腳鐐手銬,這還不算,還有兩塊板把頸子托起來,那就叫「解」。「脫」就是通通把它撤開來,手、腳、頸子都能夠自由自在了,這叫作解脫。但是你現在說「ㄒㄧㄝˋ」脫,反而人家不了解,你什麼解脫啊?讀解「ㄐㄧㄝˇ」脫反而一般是比較容易懂。這個也在乎各位你自己怎麼讀,你讀解「ㄒㄧㄝˋ」脫當然是正確的,讀解「ㄐㄧㄝˇ」脫也不是不正確,解就把你解開來,受了種種的約束,甚至於被繩子捆綁了,然後把它解開來,他就脫離了痛苦,解「ㄐㄧㄝˇ」脫也未嘗不對,所以這個讀法各位你怎麼讀都可以。但是在古人講經的時候,他首先要交代清楚。

「方便」,佛法必得講方便,不講方便的話,人家沒有辦法學,所以必得要講這個方便,契合學的人的程度,他才能接受。這張表分為三段,後邊還有附帶地講那些名詞。

甲、契機施度

第一個先解釋「契機施度」,機是學的人,學佛的人他什麼程度、什麼根機。契是契合,正好合乎他的根機,普通講法:他是什麼天分,再用現代的教育學來講就是智商,他是什麼樣的智商,他的智商到多少分數,你就用什麼樣的教育的教材來教導他,過高了他不懂,過低了他學了沒有興趣,所以一定要契合他的智商。施度,施就是布施,菩薩度化眾生平等地布施。契機布施來度化眾生,就要看根機了。「鈍根」,大致來講,比如切菜的刀來講,刀口很鈍的、切不動的,當然不大鋒利。「利根」,刀口很利的叫利根,它的作用很厲害。拿這個比喻,智商很低的叫作鈍根,根是根機;利根他智商很高的。

對於智商低的人—「鈍根」,「心思昏昧」,他的心理、他的思考能力昏昏沉沉的、不明白,就是他的心理不明白、昏暗。「眼光很淺近」,看不遠。所謂淺近,只看到眼前的好處,對於長遠的利益、長遠的好處他看不到。這種人你只能夠跟他「講些世法方便」,世法就是世間法,什麼是世間法呢?就是做人的道理,按照做人的道理,可以保持一個人格,這一生是人,再來世還是可以到人間來。比人程度高一點是可以生到天上去,不像在人間有各種痛苦,生到天上享福,那享得更多了,講這人天之法,叫世法。方便呢,就是隨著他的知見來說這些方法。如果說是跟他講那些出世法,比如說六道輪迴啊,一定要出六道,這個他不了解,沒辦法—「與上法不解」。這種世法,釋迦牟尼佛那時就是分成五個層次,講五乘解脫。在今日之下,講世法,講做人的道理,佛家要守住五戒,儒家講「仁義禮智信」五常的話,現在人家也不懂了,那你這個方便呢又要變通變通辦法了,你現在逢人就說,你要講仁、講義、講禮、講智、講信用,現在人家講什麼信用啊,人家不理會這一套,那你講的話,又要把它變更變更辦法,你這個道理還是不能變更地,但是說的言辭、方法要變動。至於說做人的道理人家都聽不懂了,生天的道理更不懂,那更需要方便法。

再講到「利根」,利根是什麼呢?「心思敏捷」,所謂心思敏捷,敏是很聰明的,捷是一聽到這個道理,「聞一以知十」,子貢說顏子的話。孔子問子貢:你跟顏子你們兩個學習的能力究竟誰高誰低啊?子貢說:「回也聞一以知十」,顏回是聽到老師講這一件事情,他能悟解到十方面的;「賜也聞一以知二」,賜就是子貢自己,我聽到一件事情我只能夠領悟到一兩方面而已。聞到一兩方面也就不錯了,聞一以知十那當然是非常好。心思敏捷就是聞一以知十的意思,十是個滿數,就是說聞一樁事情,所有的道理、這句話的所有含義,他都明白了,這是心思敏捷。這樣的人他的眼光很遠大。所謂「眼光遠大」,不只是看見這一生的事情,而從過去,他了解過去有很長的時間,未來他也看得到,他也了解,這是眼光遠大的。這樣的人你要「說出世法的了義」,出世法一定要脫離六道輪迴。了義,了是究竟的,比如說把任何事情完了,所謂完了是完完全全地了了,了了是了結了,最澈底,做到最圓滿的了,所以生死問題叫了生死,了生死就把生死問題整個就澈底解決了。對於這種人要說了義法,不是說方便法。所謂方便是引導他,讓他先了解目前的利益,他接受了目前的利益,進一步再引導他再往前進,孔子的教學就是這樣,循循善誘,一步一步地誘導他往前進,這樣的話就是方便的方法。了義就是一下就把究竟的意義說出來,這是對於利根的人這樣講法。對於利根的人,「與下法不滿」,與就是給他,說給他次一等的法,就不是了義法,換句話是用方便法跟他講,他不滿意。

乙、世間

「世間」法,世間法就是「人乘」,「現世的福報」,「不失為人身」。既是講現世福報,一般心思昏昧的人,他只看得見、注重的也就是現世,這一生的福報。換句話說,你跟他講福報,你的福報要自己一方面享福,一方面自己培養福報。藉著這個福報來引誘他、來誘導他,讓他來學人格,他不但接受了人格教育,他就不會失掉這個人身了。這個在佛家來講,無論如何要勸他「受五戒」,對於這種人講,你受五戒有多麼好處,你本身也沒有災害了,家庭裡面什麼都好,一切都是順利啊,這個他聽得進去。只要他聽得進去,能夠守得住這個五戒了,進一步地守得很好,實實在在,雖然是講的方便法,只要他能夠照著這樣做,確實是有好處。比如說講這個五戒,在家人拿夫妻關係來講,五戒當中就有一條戒邪淫,你跟他講你守住邪淫的話,無論是丈夫是太太,能夠守得住邪淫的話,夫妻的婚姻就能夠鞏固的,家庭的幸福、夫妻兩人一生的幸福,自自然然就會有安全保障。他真要記住這樣做的話,果然效果一定是兌現的,兌現了之後,他就覺得有信心了,對於其他的殺、盜、妄語連著他都有信心了。都是這麼做的時候,原來是勉強做,然後做到很自然的時候,再給他講生天的,告訴他人間還有痛苦啊,生天道要修十善了,他也能夠修十善,是這樣,這就是方便。這是人乘。

「天乘」當然又進一步了,就跟他講天上有「勝妙的天福」,非常殊勝的、非常美妙的那種福,不是人間所能享受到的。無論是吃的東西、住的房屋、聽的聲音,就音樂來講,我們人間再好的音樂也比不上天上的音樂,杜工部作的詩是諷刺的話,「此曲祇應天上有,人間那得幾回聞」(杜甫,贈花卿),他形容皇宮裡面那種音樂,從虛空裡面飄下來那種美妙的聲音,他說好像祇應該是天上的音樂,人間怎麼能夠享受到?這個意思就是說帝王皇宮的音樂,我們民間聽不到的,只有帝王高高在上享受這個音樂,人間沒有這個福分,他是有諷刺的話。其實人間再好的音樂、皇宮裡再好的音樂也比不上天上的音樂。所以我們道場裡邊唱的讚子,那叫梵音、梵曲,梵就是梵天,天上的音樂。這就是勝妙的天福,講給人家聽,他覺得這個好,我們人間的色聲香味觸都比不上天上的。你要想到天上受那種福報,那你就要先「行十善」,對於這種人講,他只知道天福好,他把天的福報「誤為究竟」了,在過去印度的外道、現在世界上的那些一般宗教都把生到天就是究竟了,那就是一種誤會。生天當然有條件的,就是行十善。

保持人身、能夠生天這都是「偷安小果」,暫時偷安,就是前面講表裡講,人在生死苦海當中,到了人間、到了天上只是頭浮出來,浮到海面上吐一口氣而已,這是偷安。這個人乘、天乘壽命完了之後,再到三途裡邊去,享福當時就造業的,後來再到三途裡邊去,這是不究竟的。

但是佛法呢,學佛的時候,人乘、天乘是一個基礎,有了人格、有了生天的善行,這是學佛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來幫助正功夫、來學佛,這樣才能過渡到出世法,如果只在這上面,那就跟一般的宗教不一樣。所以佛法雖然也講人道、也講天道,跟一般的宗教絕不相同。一般宗教止於天道,佛法講天道是一種方便,在這方面打下了人格善的行為的基礎,這樣做到很純熟的時候,再誘導他走上出世法,所以佛家講天道跟一般的不一樣,如果是一樣的話,那就說人家講的跟我們講的有什麼不同呢?這當然是不同的。

丙、出世

「出世」法,出世法就是以世間的作基礎,這個又分出「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這三個層次。

「聲聞」就是佛在世間那些小乘弟子跟著佛,佛在那裡說法,他是一直跟著佛來聽佛法,聽佛那種聲音叫聲聞,不能離開佛,這樣他當然學得好,這樣他能夠證果的。佛講的這個法,佛對於小乘的弟子這種根機,跟他講見思惑,要「斷見思惑」,見思惑一斷乾淨了,「證到羅漢果」。他們「修四諦法」,四諦法後來有講的,這裡不再詳細講。

「緣覺乘」比聲聞乘要高一等的,為什麼高一等呢?所謂緣覺,有兩個意思,一個是佛在世的時候,他當然也是跟著佛,聽佛說法,但是他聽了佛說法,他的理解的能力比小乘的弟子要高一等,他領悟的能力比較強。再一種的,他也曾經聽佛講過法,後來離開了佛;或者是在佛不在世間,沒有佛在世的時候,他單獨的自己能夠有自修的能力,他看見世間這些飛花落葉,看見世間花草長出來了,很茂盛,但是沒有好久花也落了,像紅樓夢裡面林黛玉「黛玉葬花」,「花落人亡兩不知」,那種葬花詞一讀的時候、一看的時候,覺得人世間無常啊!他能開悟,覺得萬法無常,他要解決生死問題,生死這個問題很嚴重,他就從自然界無常的現象,領悟到人生無常,人生無常再領悟到草木風吹猶再發,草木一到春天來,它又發了,草木又再發,人不能說死了之後就沒有啦,他知道有三世因果,所以人死了以後還有來世,他也領悟得出來,所以他能夠斷見思惑。斷見思惑為什麼比聲聞乘要進一步呢?聲聞乘斷見思惑,緣覺乘可以「斷見思習」,惑的種子斷了之後,習氣—羅漢果還沒有斷乾淨,緣覺乘他能斷乾淨了。這個「緣覺」是兩層意思,一個還是跟佛,始終不離佛,他能夠斷除習氣,比羅漢果又高明一步。另一個就是看見自然界自己領悟,獨自能夠領悟萬法無常,這叫「獨覺」,這是緣覺另外含有獨覺的意思。緣覺、獨覺證的這個果,不叫作證羅漢,而是「證了辟支佛」,辟支佛是印度文的名詞,翻譯為中國的意思叫緣覺。他是「修十二因緣」,十二因緣基本的也是四諦法,不過把四諦法更詳細的列開,生死的流轉是十二個循環不斷的因緣。

無論是聲聞乘、是緣覺乘,都是叫「自了的小乘」。自了,自己了了自己的生死,這是屬於小乘的。小乘什麼呢?比如說拿車輛來講吧,不是大乘,大乘是開了一列火車,一個車箱、一個車箱,旅客載了很多。小乘呢,大巴士還不能算,摩托車後面還可以載一個人也不算,騎個腳踏車好了,自己開、自己載的、自己行駛,這是小乘。自了的,他不能夠度化別人的,這不是菩薩。

「菩薩」是「自行化他,證成佛果」,所謂菩薩是什麼呢?菩薩就是菩提薩埵,印度文的名字,翻成中國文字,照這個音把它簡化為菩薩。菩薩翻成中國意思很多的,主要的意思就是「覺有情」,這是覺悟,他是有情。為什麼有情呢?凡是各類眾生都叫有情,他是有情識的。我們凡夫眾生雖然有情識,但是迷惑顛倒的眾生不是覺悟的,菩薩是覺有情,是覺悟的有情,我們凡夫眾生是迷惑的有情,所以菩薩不同的。菩薩是覺有情,一方面自己覺悟了,另一方面他也讓人家覺悟,就是自覺又來覺他,這就是「自行化他」。他要成佛,在修持成佛的過程,一方面自己修行,一方面教化他人,他人就指的眾生,自行化他就是自度又度他。將來成功了,就是證果了,證的什麼果呢?「證的是成佛的大果」,既不是羅漢果,也不是辟支佛,那是佛果。菩薩主修的是六度,「六度萬行」是普度大眾的。這六度後面專門有張表講,這裡也不再仔細說。普度,平等地度化眾生,怎麼平等度化呢?任何眾生只要有緣的,無邊無際的眾生只要有緣,菩薩他都去度化,絕不選擇,不是說某人是我的親戚、是我的朋友,我就去度化他;或者雖然是普度,那個不是我的朋友,我跟他說話說少一點,對於朋友我跟他多說一點,這是什麼菩薩?這不算是菩薩。菩薩只要有緣的話,眾生怎麼樣他能接受的,就是傾囊相授,巴不得那些眾生把你所知道的全部拿去,全部教給他,任何一個眾生不問是親的、是疏的,都這樣平等地度化他,這是「普度大乘」,大乘菩薩是這樣的。

這出世法分成三等,這個三等,釋迦牟尼佛是鼓勵人人都學菩薩乘,不要學二乘。佛有一句話「二乘是焦芽敗種」,什麼焦芽呢?那是一個稻種,稻種放在泥土裡發了芽了,發了芽了你不能讓它在泥土裡邊完完全全長出來,再把它拔出來,把種子發出的芽在鍋子一炒,炒焦了,這叫焦芽,這芽焦了它還能生嗎?沒辦法生了。還沒有發芽的種子把它敗壞了,叫敗種。佛為了勉勵人家要學大乘,不要學小乘,就說小乘是焦芽敗種,這個意思就是說人人都學小乘的話,都學著去證羅漢果、去證辟支佛,自己是解脫了,那麼多眾生怎麼辦呢?不度化眾生,不行菩薩道,佛法就傳不下來,佛法的種子就等於敗了,敗了種子了,佛法的芽也發不出來,發出來也一下就斷了,也就是焦了。

所以佛法要到中國來,大乘佛法就特別盛,為什麼盛呢?就是好在中國文化。孔子就講,子謂子夏曰:「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孔子對子夏講的:你要做個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小人儒是什麼呢?小人不是講那個專門做壞事的小人,不是。孔子講的小人儒,專門管自己的,做個好人,這個好人不錯啊,在今日之下這種小人也難找了。但是在孔子說的,這種小人是不可取的。你專門做自己的,一切行為都很好、人格也很好,別的事情不管,你這個也不夠,孔子認為不夠,他說你應該做君子儒。君子儒是什麼呢?就是菩薩道一樣的,你要把你所懂的這種道理,你要教化一般人。再說小人是處處執著,他不能夠往上學形而上學。君子儒呢?君子不器,君子不執著,不要執著器世間、不要著相,他才能夠通大道的。所以中國有這種文化,可以說孔子在中國文化,佛法沒有到中國來,孔子就是個大菩薩,先在中國出生,早就把大乘佛法鋪下路了,所以佛法一到中國來,這種大法立刻就興盛起來。南傳佛法,就是小乘,小乘當然有他的好處,注重戒律,人格一切都修持好,但是講到了義,成佛的大法,那小乘佛法不夠啊。講到這裡我們必須對佛法與中國文化互相地研究,你才知道佛法高明處,自自然然地我們也會發這個大心來行菩薩道。

(附)

見惑、思惑歸併起來講,叫作「十使」。這個使字不是外交大使,他是等於警察一樣的,或者是一個凶神惡煞一樣的,這十件事情在我們眾生的身邊,跟在我們身邊,使得我們不得自由的,我們時時刻刻被這十個使者看管著我們,我們得不到自由。這個十使,一個是五種利使,一個是五種鈍使,五利使、五鈍使。身見、邊見、戒取見、見取見、邪見,這五種是「五利使」。貪、瞋、痴、慢、疑,這是「五鈍使」。五利使是見解上面的迷惑,五鈍使是修持上面的迷惑。惑就是煩惱。

「身見」,任何一個眾生就把人的這個身體當作自己,人問:你在那裡啊?看看自己,這就是我,或者指著鼻子「這就是我」。自己的「自」字,你畫一個象形字,就是個鼻子,那個鼻字古時候就是自己的「自」,每一個人指著自己,這就是本身。身見就是我見,就是自己啊。

「邊見」,就是根據身見起來的,拿人的生命,對於生命有兩種見解,一個是這個人身壽命完了,你死了什麼都沒有了,這叫「斷見」。再說人死了以後還有來世,可是這個來世還是到人間來,這叫「常見」。還有一種在這個兩點之間的,比如說學那個外道,學長生不老的,他認為這個人身可以永久的活下去,這個也是常見。不過在佛法裡邊講的常見,就是死了以後再到人間來,再是人身;畜牲死了以後,下輩子還是畜牲,這叫常見。這個或者是斷、或者是常,都是邊見,偏於一邊的叫作邊見。

「戒取見」是外道,外道也有他的戒律的,他這個戒律是不正確的戒律。印度那時候有很多外道,他看見外道有相當功夫的,他也有天眼,他看見一條牛死了以後生到天上去了,他一想,這個牛怎麼可以生到天上去呢?大概這個牛吃的是青草,每天出勞力。還有他看見一隻狗死了以後生天,他也想狗能夠生天,狗的生活牠給人家看門,在古代你知道狗不跟現在一樣,狗吃的食物是吃大便哦,吃人的大便、其他動物的大便,狗是吃屎的。他認為牛能夠生到天上,他就學牛的生活方式、學狗的生活方式,所謂牛戒、狗戒。在印度有牛狗外道,牛外道、狗外道。後來佛弟子就問釋迦牟尼佛,持牛狗外道、持牛狗戒,將來得的什麼結果啊?佛就告訴弟子,他持牛狗戒持得好的話,他可以保持牛狗的生命,下一輩子還是牛,下一輩子還是狗,不過持牛狗戒很辛苦,牛要吃草,狗要吃大糞。雖然持得很辛苦,守得很清白的話,不過是保持牛的生命,下一輩子還是牛的生命、狗的生命。那弟子又問了:守得不好怎麼辦呢?守得不好要墮地獄的,這個很危險。為什麼外道他看這個牛戒、狗戒?他因果沒有看清楚,牛能夠生天,牠是過去造的生天的業,牠這個牛的壽命完了以後,牠是過去天道的善業成熟了,生到天上,狗能夠生天也是這個道理。外道三世因果沒有看明白,所以才有這個,這個是「非因計因」。戒取見是:不是這個因,它把這個因當作是一個因,這是錯誤的,這是戒取。取那個「不是真正的戒」,他守這個戒,那很冤枉的,這是一種邪見。

「見取見」呢,比如說外道,他把天道看作都是究竟的啦,認為生天是一勞永逸的,他就想盡辦法能夠生天就好,他就不知道天上壽命也有一定的,生到天,壽命完了之後,一下來的話又要墮落了,這是見取見。見取見,見到天道,就取那個天道,把天道當作涅槃的境界,就是「非果計果」,那個不是真正的果,他把它當作最後真正是一個果,這叫非果計果。

「邪見」,不信三寶,撥無因果,……比如說不明瞭三世因果,世間任何事情也看不明白,道理也看不通,這些都是邪知邪見。

這個五者就是五利使,五利使要破除還比較容易,這個見解上你真正懂得學理的話,他可以一次就斷除了,一次斷除見惑就是證到小乘,證到初果。

「思惑」就是「貪瞋痴慢疑」,這幾個內涵大家一看就明瞭。貪名利,最重要是貪圖美色。瞋恨心、愚癡心、傲慢心、懷疑心,任何聖人道理他都不相信,三世因果他更不相信,這叫疑心太重的人,這是非常危險的。

這是五鈍使,真正講思惑的時候,疑是歸到見惑這邊來,貪瞋痴慢這四點是思惑。思惑分為三界,欲界是貪瞋痴慢這四種;上面色界、無色界只有貪痴慢,瞋恨心沒有。三界一共有這幾種,分成八十一品,分成九地斷,九九八十一品,才能斷得乾淨,斷乾淨之後,證到羅漢果。這是見思惑,在這裡附帶地說明。

方才講的後面附帶的「見惑」、「思惑」只是扼要地跟各位講講,你們各位後來自己研究的時候,這個特別注意,為什麼要注意呢?我們凡夫眾生不能夠了生死,就是這個十使,十使在看住我們,我們在六道裡面出不來啊。其中這個「身見」最難斷,身見一斷,後邊的邊見、戒取見就容易了。再就「思惑」的貪瞋痴當然是難了,譬如說,天道欲界天也有貪瞋痴慢;生到色界天,瞋就是沒有了,無色界天,瞋當然更沒有。換句話說,我們修道的人,如果說是有什麼事情不對,馬上就發了瞋恨心的話,別說不能了生死,生天都很困難的,生到色界天都很困難的,這個我們時時刻刻自己要了解的。

再說講到前面五利使,戒取見、見取見,我們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了不起,但是,從古印度一直到現在,雖然是末法時期,還是有佛法。印度的外道,從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有幾十種外道,到現在印度還是很多啊,那些外道不斷地從印度傳播到世界各國,又傳到我們國內來。它要直接傳到國內來,還好辦一點。尤其先傳到美國,從美國一來的時候,那不得了,教從美國來的,那非學不可了,那危險了。一般人都沒有這種分別能力,只看從那裡來的,大家認為它是對的,這就要特別小心。台灣現在有很多,什麼上人啦,什麼那個來的啦,他們一說法,動輒有幾千人幾千人,那豈止我們這個小局面?那是不得了的啊,但是你要說他,那都是外道,這個要特別小心。我們學佛法,釋迦牟尼佛早就告訴我們「依法不依人」,所謂依法不依人,你要把這個佛法考察清楚,是不是純粹?是不是真正佛所說的法?不要因為人,某某人在說,那個人說法是有多少聽眾,那個人說法是社會的影響力有多麼大,那就是「依人不依法」了,那個不行的。必得「依法不依人」。

這裡都是佛講的法,你把這裡所講的什麼是「五利使」、什麼是「五鈍使」,時時刻刻記得。比如說那個戒取見,印度外道多得很呢,除了牛戒、狗戒、雞戒,還有饑餓不要吃飯,他就能夠得道了。釋迦牟尼佛出家的時候,也曾經饑餓的時候,他為什麼饑餓啊?他就表演給人家看,他也跟外道學,學不吃飯,到後來捨棄了,還是要吃飯。以這個行為很明顯地來告訴人家,一直不吃飯行不通的,那不是一個中道。這一層我們要特別了解,了解這個之後,你不管現在從國外、從那個來的話,他提倡什麼,不合乎佛法,我們一概不要採取。這個跟大家要補充的。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講(先明佛義) 第2頁:第二講(研究佛學須先略知別相)
第3頁:第三講(消除幾種誤會) 第4頁:第四講(人生當前之所受─觀受是苦)
第5頁:第五講(人生三際之抉秘─十二因緣) 第6頁:第六講(宇宙有情概況)
第7頁:第七講(宇宙器界概說) 第8頁:第八講(內容設施梗概)
第9頁:第九講(方便五乘解脫) 第10頁:第十講(五戒十善)
第11頁:第十一講(四諦十二因緣) 第12頁:第十二講(六度萬行)
第13頁:第十三講(行門中一特別捷徑) 第14頁:第十四講表(吾人應有之警覺)
推薦 打印 | 錄入: | 閱讀: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