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 徐自民老師主講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 徐自民老師主講

第十二講(六度萬行)

[日期:2010-07-18] 來源:轉載  作者:徐自民老師主講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十二講表(六度萬行)

 

 

甲、六度

第十二講表「六度萬行」,這是菩薩法。修菩薩道,中國菩薩道學大乘法,各宗有各宗修的正功夫的方法。但是無論那一宗,「六度」是共通的,是通用的法。「度」,是中國的意思,印度文叫做「波羅蜜」,金剛經是金剛般若波羅蜜,心經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波羅蜜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度」,就是度到彼岸。波羅蜜加一個尾音叫波羅蜜多,簡單叫波羅蜜。波羅蜜多翻成中國意思就是「到彼岸」,到達彼岸了,到了彼岸就是度。比如說在海裡面,有一條船,坐了船就是渡上岸了,就是這個意思。這是比喻的話,海是生死苦海,我們在六道裡的眾生都是在這個苦海裡面。在這個苦海裡面,誰能夠自己渡到上岸啊?那只有憑佛法,菩薩用六種度眾生的方法來行他的菩薩道,六度就是六波羅蜜。還有「萬行」,行這個字在古印度叫「ㄏㄥˊ」,萬行(ㄏㄥˊ),你現在「ㄏㄥˊ,ㄏㄥˊ」一般人聽不懂,就萬「ㄒㄧㄥˊ」好了,讀萬行「ㄒㄧㄥˊ」。行是除了六大類以外,其餘太多太多,用四弘誓願把它包含住了。

布施

六度,第一個度,第一個波羅蜜就是「布施波羅蜜」。布施,布這個字就是當普遍的意思講,布是由一個經線、一個緯線,一直一橫的這兩根線織起來的,衣服的纖維都是一直一橫的織起來,推廣起來我們這個地球是經度、緯度交織成的。就拿這個意思,就一直一橫的,表示直的線是無限制地延長,橫的這個線也是無限制地延長,縱橫無限制地延長,這就是布這個字,用這個字來作代表,普遍無論在那裡都用得上的。這個「施」呢,施是施捨,給人家一種好處。你對那一類眾生施捨呢?不要選擇,普施、布施,就是普遍地來施捨,對人要施捨、對動物、對一切的眾生都要施捨。就人類來講,你不管這個人他是為親戚朋友、還是我的敵人、還是什麼,你通通平等地來布施。親戚朋友固然要布施,敵人也要布施給他,敵人來向你問佛法,你是行菩薩道的,你說:你是我的敵人,我不跟你講佛法。你這是菩薩嗎?不會這樣的,平等布施。平等地布施就是普遍地布施,所以佛法講普度眾生。

所施的有三類:一個是「財物」。再是「諸法」,用佛法來勸化人家當然是法,這是法。還有不是佛法,是世間法,世間之學術,各種藝能、藝術、技能,這都是法。你是菩薩,你不但懂得佛法,世間任何學術、任何技能、任何藝術,你是菩薩道的話,你要會畫畫、你要會寫字、你要會音樂等等都會,科學什麼技能你也會,有眾生來向你學,把這個方法傳授給他,這叫做「法施」。任何眾生來學佛法,你就是把這個佛法傳給他。所謂諸法包括世間法、出世間法,平時修菩薩道、行菩薩道不是那麼簡單的,佛法固然要明瞭,世間法一切都要明瞭,雖然世間法不必澈底那麼明瞭,也要懂得一些,不懂得一些,藏經裡面講的那些名詞,現代人沒有學,或不知道,那怎麼講法呢?對於現在的學說名詞,雖不是專家,也要了解一點,然後才能夠把現代大家學的把他引導到佛法上面去,這樣學人家才方便,不然沒有方便,人家沒有辦法學,所以諸法就是包含這一些。

還有「無畏」,畏就是畏懼、害怕。世間是痛苦的、逼迫的,在世間的這些眾生他時時刻刻都是遭遇到恐怖、畏懼,一般人都知道一個人心裡沒有安全感,他就是有恐懼,包括他心理上面,包括他事實上遭遇到的那些環境。你是大菩薩,你要行菩薩道的話,你就要給眾生一個安全感,結束他畏懼的那種事實環境,這叫「無畏施」,無畏施就是讓眾生沒有任何害怕的。你是個政治家,你行菩薩道,菩薩道並不是你坐在那裡講經說法就是行菩薩道,不是那麼單純的。觀世音菩薩「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所謂說法,眾生他是什麼因緣,他要用什麼方式能夠得度的話,你就用什麼身分去讓他能夠得度。所以觀世音菩薩有用宰官身,做宰相的,在朝廷做大官,用居士身,當然也用其他種種的,高僧當然不必說,世間各種身分他都會現身。就算你是做了宰官身,辦政治,古代是宰相,現代是大國家的國務卿、外相、首相,在中國來講是行政院長。再高層次的話是國王身,現在也有國王,日本還有天皇,英國還有女王,泰國還有泰皇,民主國家總統,這都是。你當總統、當國王,國王民主還有首相,你做首相的話,你就要把你的國家建立一個安全的社會,在你國家之內的老百姓,凡是做你國家的老百姓,你就得讓所有的老百姓都要心理安全,沒有恐懼,這樣你才是給那些眾生沒有畏懼的一種心理,你就是給他一種無畏施,建立一種安全感。當然這社會上少數那些流氓、黑道,那些搶劫,社會治安不大好。社會治安怎麼好?不是說誰犯法就派警察把他抓起來,這個不是辦法。你要從教育上著手,要讓所有的人不願意做黑道人物,不願意犯法,從道德教育上著手。再者,整個國家不要讓老百姓有戰爭的恐怖,自古到現在,老百姓最苦的就是受到戰爭來的痛苦。古代不必說,就是民國開始到現在,開始國內的軍閥割據,內部打仗,到後來是日本來侵略,發生中日戰爭。那場戰爭,前線戰場固然死的人多,慘得是雙方死的人都多,後方一徵兵到戰場,家人、眷屬、父母、妻子、兒女,一到戰場上受慘痛的傷亡,一出門等於是投入戰場,就是送死,那種痛苦誰都受不了,太痛苦了,那都是戰爭。人家來侵略的戰爭,被迫沒辦法,如人家不侵略,你大菩薩做國王的話,就不要挑起這個戰爭,國內國外都做好,就不要輕易起戰爭,讓老百姓受到戰爭的畏懼那種痛苦,這個都是叫無畏施。

布施有這個三大類,三大類布施有功德,六度每度都有它的功德,布施這樣的功德一個是「除怨」、一個是「不乏」。無論拿財物、諸法、無畏,用這些布施出去,沒有怨恨的,沒有怨家。用財物、用諸法去布施,當然不必說,這很明顯。你用無畏去布施,譬如說你行菩薩道辦政治,辦政治總是樹立政敵,政治上一定有敵人,有敵人就有怨家,但是你做菩薩道就不會有的。中國哲學、儒家學說「仁者無敵」,儒家講仁者就是佛家慈悲,菩薩布施就是慈悲,真正是仁者,就是天下沒有敵人,任何人不會來結怨,所以沒有怨恨。古代那些政治家,如諸葛亮帶兵打仗,用空城計,後來斬馬謖,馬謖對他沒有怨恨。中國這個例子多得很。就拿現在泰國泰王就特別了,登基做泰王做了幾十年到現在,一般老百姓對於國家領袖或多或少總是有點怨言,有很多到泰國去觀光遊覽回來,都知道,泰國民眾,包括政府的官員,對於泰王都非常尊敬。泰王自己不想幹的,那些老百姓、政府官員一致地要求他,非讓他做不可,這樣的話他沒有政敵,這就是除怨。因果必然要深信,果然你自己行菩薩道,你是一心一意、真心真意來對待老百姓、對待一般人、對待眾生,你自自然然地就沒有怨家。

還有「不乏」,就拿財物來講,行菩薩道,今天拿這麼多財物去布施人家,過些時候你財物又來了,不會有缺乏的。就拿諸法來講,無論是佛法、是出世間法,你多多地布施,你別認為我懂得這個法,我保留一部分,我不保留一部分,恐怕我把全部說出去,然後人家跟我一比較的話,我就不比人家高明,我總要保留一點。大菩薩道沒有這樣的,他盡量地說出去,佛法是無邊啊,他自己一邊在弘法,一邊在學法,上求下化,說出去以後,他又再研究、再學,佛法更多。相反地,吝惜自己,自己保有這麼一點點法,不肯說出去,那真是有虧佛法。世間法更是如此,世間法我自己研究出來,我要保持,不肯傳授給人家,你不肯傳授給人家,你就到此為止,不再研究,沒有進步了,那你有乏的時候。反過來說,你盡量地布施出去,盡量傳出去,傳出去你繼續還有,學無止境,佛法無邊,你盡量學也學不完盡,等到你學完全了,那就成了佛,那更好。所以「諸法布施」也是不乏的。「無畏布施」你盡量地用出去吧,你這個能力是愈用愈多,也是不乏。這是功德。

除了功德以外,六度那一度除了有功德,另外還有好多,「去除障礙」,布施去什麼障呢?我們一般人都有「貪」,貪圖人家的東西,任何一個眾生都有貪心。下面是「慳」,慳也是貪的一類的,不過它稍微有點不同,怎麼樣不同呢?貪這個東西,貪的心理,人家的名也好,人家的利益也好,你想從人家貪求過來。這個慳字呢,自己有的,捨不得給人家,這叫慳。無論是貪、是慳,都是一種障礙,都是見思惑。貪是根本惑、根本煩惱;慳是隨煩惱,隨煩惱也是從根本煩惱衍生出來的。學菩薩道肯這樣布施,布施到什麼程度,障礙就去到什麼程度,所以這是去障的。

持戒

「持戒」,持戒這個戒,前面講簡單的有五戒,在家除了五戒以外,還有菩薩戒;出家有出家的戒,出家戒也很多,有沙彌戒、有比丘戒、比丘尼戒。這個戒不受則已,受了之後就要持,持就是手裡拿一個東西,拿在手裡「持」,不要放棄,一放棄這個戒,就破了戒了,那就不行了,所以受了戒必得要持戒。菩薩,無論是在家菩薩、出家菩薩,菩薩有在家菩薩、有出家菩薩,凡是受了菩薩戒,就要持菩薩戒,不能犯戒,等於不能放棄這個戒。菩薩戒內容,一條一條寫出來有很多。

「律儀」,律是戒律,佛制定出來,一條一條寫得清清楚楚的。儀是儀容、儀表,戒律故然不能犯,儀也不能犯。行菩薩道,他要莊嚴,他有他的威儀,這就是戒律。還有「善法」,除了一條一條的戒律,還有講清清楚楚的威儀。就中國的儒家來講,我做個比喻來講,中國講禮「禮經三百,威儀三千」,禮有禮經,禮經這經字來講,有三百那麼多,一條一條寫在那裡,講到威儀的話,叫「威儀三千」,更多了。佛法也是這樣,戒律、威儀,這個是寫出來的。「善法」就是沒有寫出來的,凡是根據經典所講的道理都是讓人得好處,都是有善於人的,這叫善法。根據經所講的道理來對待一切眾生的話,就是善法。譬如說,雪公老師在世講:「你不要惱害眾生」,不要惱害眾生就是根據佛經所講的道理,從佛法慈悲這個精神說出來的,這是是善法。

還有「益眾」,戒律與威儀能夠益眾。比如說,印光祖師在靈巖山閉關的時候,也沒有出來講經說法,但是那時候政府裡邊那些達官貴人,還有當時第一流學術界的學者,那些學者的眼睛都是長在最上面,誰都看不起,那些有學問的人,從前清到民國時代交替的時候,多少在前清都是有功名的人,一見到印光祖師那種道德威儀,自自然然就肅然起敬,他能夠肅然起敬就對他就有益處了。做學問、修道,特別是修道,最怕的是一種傲慢心,有這傲慢心自己不謙虛的話,學問不能進步的,修道更沒辦法修。所以見到高僧祖師,把傲慢心一折伏,有恭敬心了,自己能夠謙虛了,就把他的煩惱能夠壓伏了多少,他然後再研究學問、求道,他就能夠入門了,否則的話就不能入門的,這就是益眾。譬如講善法,佛講的隨便一句話,你把他變化變化講給人家聽,自己用行為表現出來讓人家感受,你都是對眾生有益的,這叫益眾。

持戒有持戒的功德,功德在那裡呢?一個是「清涼」,戒的本身就是清涼。一般不懂得受戒的人,覺得受了戒,這個也不准許,那個也不准許,這個多麼不自由啊,是不是限制太多了?他不知道,戒是戒我們眾生那些不合理的行為,是戒我們眾生不應當的言行。我們眾生不合理不正當的言行,平時自己不感覺到,那種不合理的言行、不正當的言行,我們表現出來,固然對人家是有傷害,但是自己也是一種苦、一種煩惱。比如說受一個基本的五戒,得了戒體,得了戒有一個戒體在身體裡面,遇到任何一個犯戒的因緣的時候,自自然然地那個因緣不會到身上來;遇到那種因緣,受了戒就有大菩薩來保護你,你身體就有一種戒體,不會讓你犯戒的,心裡始終是清涼的。不管受戒、不受戒,受戒沒有守得乾淨的人,或社會上的人,他成天地起煩惱,起煩惱就不是清涼。所以受戒功德,就是清涼。受戒清涼的話,在人世間就了不起了,自己所受用的就不得了了。不管這個社會上人家打架也好、鬧翻天也好,自己心裡很清淨,清淨自在的。再一個功德就是「解脫」,必須持戒才有解脫,不持戒,生死解脫不了,六道出不去的,所以唯有持戒才能夠了生死。

再講到「去障」,障礙什麼呢?一般的眾生沒有不造惡業的,一般眾生就是殺人放火,那固然是惡業,一舉一動造的業就非常多,造的殺業、偷盜的業等等,非常多。受了戒,真正得了戒體,像近代律宗的祖師慈舟大師,每天早晨一起來,準備要下床走路的時候,就念個咒,心裡就存著不要殺害眾生,咒子最後兩句「若於足下喪身心,願汝即時生淨土」。慈舟大師是再來人,他的境界我們凡夫眼睛看不到,他真正證了果的時候,一腳踩下去,地下小蟲自自然然避開了,他殺不到,沒有殺業了。再舉一個淺近的例子,如果大家受了五戒的時候,五戒當中不殺生,大家在做事情,小蚊蟲跑來在桌上,嗡嗡嗡,普通人的話,不知不覺一巴掌就殺了那個蚊子,就殺生了。受了五戒不殺生戒,隨時就注意到,把牠趕走就算了,這種趕走的行為,比一掌打出去,一掌打出去普通人也是自然的反應,受了戒用手揮一揮,也是自然反應,這種自然反應,不殺生戒的戒體在那裡讓你有這種自然反應,不讓你有打下去的自然反應,持戒就去這個惡業障礙了。蚊蟲都不願意殺、不能殺害牠,更不會殺人了。再進一步說,當兵是要開殺戒,表面上是開戒,實際上內心還是要持戒。在台灣當幾十年的兵,也沒有真正作戰過,沒有機會讓你殺人,所以說在台灣是福報。所以持戒持得清淨的話,就自然去了惡業了,一定的,無論殺盜淫妄,他自然去得乾乾淨淨的。

忍辱

「忍辱」,辱是什麼呢?一個是「人害」,是人為的傷害,是不應該承受的傷害,人家沒有理由地來加害於你,你要忍。還有「世苦」,除了人為,個人的也好,還有世間的苦。世苦是天然的一種苦難,要忍受,天然苦難太多了,就不必細舉。就說我們到這個世間來,做了人的時候,身為一個人,就遭遇到種種天然的苦難,這一定是有的,所謂天災人禍的世苦。還有「修法」,修的佛法那不容易的,比如說各位短期在這裡暑假講座,這也是法,各位都很用功,這十四表還沒有完全了解,有那些名詞沒有講清楚,就感覺很困難了,對困難要忍受,為什麼呢?這難是必然有的,要想辦法忍耐,再請問別的同學,將來自己找佛學字典,翻翻字典,都要求其了解,目前所遭遇的困難要忍受。修法還不止於此,破了見思惑,見惑第一個就是身見,人家對你身體一種侵害、用言詞對你人身的攻擊、毀謗你,你這就受不了了。自己要斷思惑貪瞋痴,貪心你要把它伏得住,一般都不容易的。見到人對不起你的事情,起瞋恨心的時候,心裡就要發覺了,知道佛理,就不能發出來,要忍得住,這個是修法。忍不住,就沒辦法修,修法難在這裡。但是難忍能夠忍,忍辱的這個辱是什麼意思?尤其讀書人,中國人有一句話「士可殺,不可辱」,一個士農工商的士人,就是讀書人,殺頭可以,侮辱他的人格,他就受不了。但是你行菩薩道的話,眾生對於你怎麼樣侮辱,你要忍受,這叫忍辱。這三者都忍得下來,菩薩道忍辱的功夫就可以了,忍辱功夫由淺入深,不是一下就忍到家了,先從淺近處忍,愈忍你功力愈顯現出來,忍到最後像金剛經的所謂「忍辱仙人」,大家聽到過嗎?忍辱仙人,人家把他四肢割下來,他都能夠忍,沒到那個程度辦不到的。

它的功德是「不失」,你有一分忍辱,你這一分功德、力量就失不掉的,不但不失而且「成就」,一天一天增長,增長到大菩薩的時候,就有功力,人家對於你人身的攻擊能夠忍得住,到最後人家真正對於你身體侵犯殺傷,並不是不怕殺傷,而是人家傷不了你了。孔夫子就是大菩薩,孔夫子周遊列國的時候,司馬桓魋也要殺害他,到了匡地,匡人也要殺害他,他說:「天生德於予」我有德在,「匡人其如予何」,他能夠把我怎麼樣呢?那就是你修忍辱的大菩薩功夫到了,能力修一分就有一分力量,不會失掉的,不但不失,一天一天地增長,你就成就,遇見任何世間的人害、世苦、修的法,都能夠成就,到最後就能夠成佛,這是功德。

「去障」,去什麼障呢?「瞋恚」,瞋恚開始的時候不起現形,最後瞋恚的種子也破除了,澈底地破除了,那就斷惑了。

六度開始就是布施,菩薩為什麼布施擺在第一位呢?菩薩弘法要跟眾生結緣,緣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布施,跟眾生有了緣了,菩薩度化眾生就一切順利了。第二度講「持戒」,持戒持得有功夫的時候,再講到「忍辱」,普通人講忍辱,辱是最難忍的,普通還可以忍,侮辱這種事情最難忍,所以菩薩道到了第三步的時候「忍辱」。

精進

「精進」,「精」是精粹,不會攙雜其他的法進去,菩薩法修得很精粹。「進」是一直往前進,不要後退。精進也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是「披甲」,甲是在古時候作戰的,盔甲,盔甲穿在身上,敵人的武器傷害不到本身,作戰時候,可以衝鋒陷陣。菩薩又不作戰,披甲幹什麼呢?這是比喻的話,菩薩所謂披上這個甲,就是由於前面布施、持戒、忍辱已經懂得很多佛理,佛家教理他都明瞭了,這就等於是穿上、披上盔甲了。明瞭這個道理,披上這個盔甲做什麼呢?菩薩主要摧折的,對自己來講是煩惱的魔軍,對外面是降服外面的外魔。魔道有內魔、有外魔,外魔如釋迦牟尼佛要成道的時候,那個天魔來了,天魔一來的話,種種的現象就出來了,又是天的魔軍、天兵、天將、天女,這些全部出來了,我們大家現在剛剛學佛,在不學佛之前,我們成天跟世間那個人日常行為,講的五欲六塵,都是魔道所講究的這一套,跟他共同生活在一起,他不會著魔的。注重的是內在的心魔,心裡的魔是什麼呢?就是貪瞋癡慢疑。貪是只要自己一貪求什麼東西,就是等於著魔了。就拿我們學道的來講,學佛的人,最重要的是,固然是對外面的色聲香味觸不能夠貪,就是在佛法上面,我們修持的話,也要很平穩地去學,如果不平穩地去學的話,一開始學佛,明天就要證一個羅漢果給人家看一看,這就是貪了,羅漢果豈止是一兩天能夠證得到的啊?你要這樣急切的心去求的話,心裡就著了魔了,貪心招來的魔,這是心理的魔。我們同學最怕這些由貪瞋癡慢招來的這些心魔,心理自行起的這個魔。普通人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道的力量也是非常強悍的。所以學佛,從開始一直到大菩薩,只要還沒有成佛,都不能夠離開善知識、不能離開老師,新菩薩,小菩薩就要靠大菩薩教導,大菩薩就是老師。大菩薩登上地上菩薩當然都是大菩薩了,還要親近更高的菩薩,初地菩薩對於二地菩薩,第二地菩薩就可以當初地菩薩的老師。若登上初地了,就不要老師,在初地這一個階段,所學的佛法,路摸不清楚,問題不能解決,問題就多了,起了心魔,招了外魔,都不知道,那就不能進步了。所以一直不能離開老師。這個「精進」他是披了甲,披了甲就是懂得很多佛理了,對內可以摧伏心魔,對外面,這些大菩薩外魔來的時候,他以正確的佛理來破除它,這是「披甲」。

「攝善」就是修種種的善業,凡是菩薩對於惱害眾生的事情固然不去做,凡是有利於一切眾生的事情他都要去做,觀世音菩薩是修成功了,祂「有求必應」,眾生凡是有求於祂的,祂都答應了,滿足眾生的要求,對於眾生種種的幫助,讓眾生得到好處,這就是「攝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眾善奉行都要去做,叫攝善。

「利樂」,凡是眾生所需要的安樂,眾生得的利益,錢財還是事小,菩薩利樂眾生最重要的是幫助眾生覺悟,用佛法開導眾生,讓他們明瞭怎麼樣脫離生死苦海,讓他們得到真正的安樂,這是真正的大利益,所得的樂也是真樂。雖然給他一些錢財,生活所需也得到滿足、得到快樂了,那個樂那不是真樂,前面研究人生當前之所受就知道,那種喜、那種樂都是一轉眼之間就變了,就變化不存在了,所以那是假的。這裡菩薩給人家的樂是真樂、利樂。這三者就是精進。

精進功德是「增善」,增加的是一些善業。再來就是「不退」,愈是精進愈是不退,將來自己受菩薩戒,就知道愈做愈感覺到往前進步,不肯往後退,中間如果懈怠的話,那就不得了了。大家在學校上學,過去在中學也好、現在在大學也好,無論那一門課,開始的時候興趣都很濃厚的,上到中間興趣就減低,就逐漸退了,心裡學習的高原現象出現了,在沒到高原之前,一直直線式地往上攀,攀到高原,停止不想進步了。高原的現象一出現的時候,就非常心急不想聽了,開始的時候,第一次不去聽課覺得還是很勉強,不大好意思,下了很大的決心不去了,不去之後第二次就很自然了,真的不去了,第二次不去,第三次再要去那就是勉強了,再恢復就是非常勉強了,那就退啦!有這個經驗就了解這個。行菩薩道精進,就不能夠有一步懈怠,一步懈怠下來,往後就是一直往下懈怠下去,退了。那要怎麼呢?那就是一步不肯放鬆,在學校裡面無論那一門功課,一遇到高原出現就是欣厭的現象出現了,心裡就厭倦了。欣厭現象一出現,愈是提醒自己不能懈怠,那就是勉強自己,每一堂課都不能缺課,這一段時期過去了,那又是一個境界了。菩薩道精進就是這樣,他隨時要提醒自己,一直往前進、往前進,絕不肯自己懈怠一步啊,這樣做的話一個是「增善」,一個是「不退」,這是功德。

他有障礙,去障,去障是「懈怠」,我們一般人做任何事情都有懈怠的時候,就是自己看一本書,看到中間也有懈怠的時候,都有這個現象。所以了解這種狀況,我們遇到這種情況自己就要提醒自己,不可以懈怠,修道更是要這樣。但是要這個樣子的話呢,只有精進,在精進這一方面,它就能夠對治懈怠這個障礙。

禪定

第五度「禪定」。禪是印度的名字,單獨講禪,翻譯得比較完全來講「禪那」,有時候讀「禪那ㄋㄚˋ」;有時候讀「禪那ㄋㄨㄛˊ」,尾音比較輕一點,不是那麼的很重。禪那ㄋㄚˋ就是很重,前後音重音、輕音沒有分得清楚,叫作「禪那ㄋㄚˋ」。輕重要是分清楚,前面重音,後面輕音,自然就讀做「禪那ㄋㄨㄛˊ」。單講就選重音就是禪,再加上中國的一個字「定」,「禪定」是這麼來的。所謂「禪定」是梵文與中國文兩個字合起來講的,合起來講,禪這個字就是功德下面的「靜慮」,翻成這個意思就是靜慮,也就是定功。禪定有三項,一個是「世間禪」、一個是「出世間禪」、再就是「上上禪」。

所謂「世間禪」,欲界沒有什麼禪定功夫的,欲界天的眾生主要是做了十善業,十善業在壽命終了的時候,就能夠生到欲界天那兒去。要生到色界天的話,那就要靠禪定功夫了。在印度那個時候很多外道,學的禪定功夫很好,按照禪定功夫深淺的程度,所以四禪天有十八層天,按照他的程度有十八種層次,禪定功夫修成功了,壽命終了,就生到那個禪天。還有無色界天,無色界有四空天,四空天就學四空定,四空定修成功了,壽命終了就是生到四空天去。無論是四禪、四空定都是世間禪,世間禪出不了世間,就是出不了三界。

要出三界、要了脫六道輪迴生死,必得要修「出世間禪」,出世間禪現在我們中國就是從達摩祖師西來之後,傳的是祖師禪。除了祖師禪以外,還有如來禪,凡是懂得教理的,從教理上明瞭這個理,把這個教理明瞭透澈了,知道人人都有真如本性,這就等於祖師禪的禪宗「明心見性」是一樣的,禪宗明心見性之後還是要修,不修不能成功的。所以如來禪就是研究教理的。無論那一宗,教理研究明白了還是用正功夫,這些功夫都是要學定功的,出世間都要學這個禪定。出世間禪,開始修的時候,也跟世間禪一樣的,從四禪定這些禪定來開始學,幾乎完全一樣。出世間禪既是跟世間禪定完全一樣,世間禪在修的時候也是打坐,出世間禪也是在打坐,那有什麼不同呢?不同就是這樣的,必得要澈底,澈底的在那裡呢?先講世間禪定,世間禪定也不容易,否則他不能夠生到四禪天四空天去,生到四禪天、四空天,他在修禪定的時候,也要把欲界天的種種欲望,都要把它離開,不能夠貪戀那些個欲望,我們人世間的欲望太多了,這個欲界天的欲望比較單純一點,三種大欲,前面講過的。修禪定的話也要離開,不能離開那三種大欲,禪定修不好,這是世間禪,由此可以了解世間禪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那麼出世間禪怎麼樣呢?將來研究教理、中國的經書,或者研讀中國的詩,一個字你也不能放過去,一個字有一個字的作用,而且每個字裡面含的意思非常多。佛經的文字更是這樣,所以佛經的一個字叫做含多義,一個字含很多的意義在當中,每個字每個字不同的。就拿這個世間禪、出世間禪來講,世間禪它要離開欲望,離開欲望是不錯啊,出世間也要離開欲望,但是它有不同的方向,他不但要離開欲望,而且重要的要斷,斷欲界的這些煩惱。所以辨別不同的就是說,一個是離字,一個是斷字。離開欲界這個欲,欲就是種種煩惱,離開欲界的煩惱,好像世間禪定離欲界煩惱,煩惱好像沒有了,清清靜靜的在那裡,多麼好啊。不懂佛理的啊,以為這就是好多修世間禪修成功了,他把它當做究竟涅槃了,那就是外道。懂得這個道理呢,所謂離開的話,只是不起現形而已,種子沒有斷。那麼出世間禪呢?他要斷種子,不單是離開,不起現形,而且種種欲望煩惱的種子全部把它斷乾淨了,這才是出世間禪。

出世間禪功夫有淺有深,一般菩薩修出世間禪,小乘羅漢他也修出世間禪,尤其是小乘那些羅漢他一定要坐在那裡。菩薩開始學當然也是那樣,修到功夫深了,他不一定就是在家裡打坐,在家裡打坐那就是禪了,不是那麼回事情,不僅僅是那樣。大菩薩到禪定功夫好了,不是在打坐的話,他也是在那裡也有他的禪定。到了如來成了佛了,成了佛作什麼呢?無時不在禪定之中。大菩薩雖然放開了打坐的那種禪定現象,他跟你說話也好,在什麼時候說法也好,在定中,除了這以外,他有的時候還可以出定,證了佛果是沒有一個時間不在定中,這是佛的禪定,叫「上上禪定」。

我們要學出世間禪定,出世間禪定學好能夠成功了就是上上禪定。這個出世間禪定在這裡講,是普通的禪定,禪定是個原則,禪宗的祖師禪參禪固然是禪定,其他各宗沒有不是禪定的,天台宗講止觀,那個也是禪定,三論宗依照三論的法來修也是禪定,華嚴宗根據緣起法門來修也是禪定,唯識宗把這個教理明瞭之後,他修唯識觀也是禪定,密宗持咒也是禪定,我們念佛一句阿彌陀佛提起來就是修禪定。所以各宗修禪定的方法不一樣,總歸來一個名稱都叫做禪定。

它的功德呢,一個是「靜慮」,一個是「見性」。禪那翻成中國的名字就是靜慮,靜就是定的意思,慮是一種思慮,用思想、考慮來研究,這叫做慮。靜是定功夫,慮是智慧的慧。我們藉用別的宗來講,天台宗講止觀,靜就是止,慮就是觀。慮就是觀照,用智慧來觀照叫慮。靜就是安安靜靜地把一切放下,一切煩惱都能靜下來,定在那裡,止住了。再拿中國文化曾子作的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那個止就是定功,後來講那個程序「定、靜、安、慮、得」,它也是講慮啊,定、靜、安、慮、得,儒家學道修禪定的功夫,就是講靜慮的。所以把佛法跟中國文化處處比對比對,五經裡面每一部經都有佛法在裡面。這是靜慮,靜是體,慮是用。

再一個功德就是「見性」,靜慮用得好就證道,見到自己的本性。所謂見有兩層意思,對於一個道理了解了,接受了這個學理了,叫見了。比如說見解如何,看法如何,那就是對於這一個理、一個事情,明瞭了叫見。見的話,對於事情不必用眼睛看,明瞭這個理。再一個見是什麼呢?就是真正證道了,就是接觸到了,親身接觸到了、體驗到了。體驗到了,比喻親眼看見了,親眼看見與接觸到那個道理,「親見」與「看法」的那個見,兩個的意思不一樣的。這個見性指的那個證到本性了,親自見到了本性,禪定功夫是這樣的功德。

障呢是去障,去了散亂。我們不能入定,做任何事情不能成功,心裡就散亂,散亂就是精神不能集中。各位在學校裡研究學問學習的時候,無論自己看、或者在教室裡聽老師講,精神一不集中,聽也聽不進去,自己看也看不明白,就打瞌睡啦,打瞌睡那就是什麼都不了解,那就是散亂的關係招來的。禪定功夫去的障就是散亂,不會散亂,精神抖擻,集中精神,這才能夠有了定功。定功一出現了,什麼功德都會出現了。所以我們一般世間人也知道,遇到什麼麻煩問題來的時候,他要靜一靜,靜下來,讓他心裡那個散亂心不要再繼續了,保持自己單純,單純地在那裡靜一下,讓他本有的智慧出現,也是同樣的道理。

般若

最後是「般若」,般若也是梵文,這個般若也是含多義。因為它一個意思翻譯不完全,乾脆直接地翻譯,把它的音翻譯過來,不要意譯,音譯就是般若。勉強把它中國的意思意譯的話,又分成三方面來講,主要的是般若者智慧,為什麼不直接把般若翻成智慧呢?就是智慧這個意思不夠,掛一漏萬,就把這個智慧再分開來講,有這三方面,一個是實相、一個是觀照、一個是方便。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方便般若。「實相般若」就是天台宗講的實相,實相指的就是真如本性。「觀照般若」跟實相般若不同的,實相般若是本體,是心本體,是真理的本體。觀照般若是從體起來的觀照作用。觀照的作用又分兩種,這個作用是實質上的,是本有、本來的,本來這個觀照般若,我們講的智慧有實智、有權智。真實的智慧叫實智,觀照的般若就是實智。「方便般若」它也是作用,也是觀照的作用,可是它是權智。菩薩實智是自己在受用的,他必須證到了實相般若,就是見到自己本性了,實相般若出現了,然後他才有觀照般若,他才發現實智。實智是自己的一種功能,如果要度化眾生,它叫方便般若,那叫權智。就拿一個鏡子來講,菩薩就是一個鏡子,他自己有了實智,這個鏡子開發出來它有照明的這種功能,但是菩薩坐在那裡不動,他固然能夠照啊照啊,世界的眾生,這個也是眾生,那個也是眾生,眾生多得很,如果有個眾生正好到你前面來,他得到你的照顧。那沒有到你面前來的那些眾生你怎麼照他?照顧不了啊,做菩薩的這個智,必得到處感應,那裡的眾生有求必應,眾生的心理不一樣,能夠適合眾生的根機,千處祈求千處應,那裡眾生來求的話,菩薩都要感應、答應他,就必得要權智了。權智完全是來照應眾生的,能夠符合度化眾生所需要的智慧,這叫權智。在今日之下,菩薩的權智,他不但是懂得三藏十二部的教理,除了這個以外,世界上那些哲學、科學、文學、藝術、社會這些學術他通通都明瞭,這叫作權智,這叫方便。有了這個方便,才能夠普度眾生;沒有這些方便的話,度眾生就不能夠普度,只能度某一類的眾生。

功德是「大覺」、「度他」,菩薩道行到前面的五度,最後是開發智慧,由禪定來開發智慧、開發般若,般若開發到最究竟是到大覺了,大就是佛的圓滿,第一表「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也就是「自度度他」兩者都圓滿了,覺行圓滿。一個是度他,一個是自己能夠證到佛果,是大覺。去「愚癡」障,凡夫無一不是愚癡,就是證到羅漢果,羅漢果在佛還稱呼他是愚人,還是智慧不夠,所以說是菩薩開了般若,把這些愚癡都能夠去得乾乾淨淨的,這是去障。

乙、萬行

乙「萬行」,萬是表示無窮無盡地,拿一個萬字來作代表。中國字有些是指確確實實的數目,有的就用那個數目代表一個意義。比如說華嚴經裡邊,每講任何一個法,不講則已,一講就是十個,十是圓滿,表示最圓滿、最周全的意思。萬字也是這樣,萬行就是一切菩薩行的菩薩道,萬是代表一切的。

一切菩薩度眾生的那種行,有四句話「度無邊眾生,斷無盡煩惱,學無量法門,成無上佛道」。普通一般做功課的人所念的四句偈,本來是七個字,這裡簡化為五個字。七個字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誓就是發誓,願就是發願,誓願。「法門無量誓願學」,最後「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叫作「四弘誓願」,這下面注解就講了,這個名字叫作四弘誓願,弘是弘大的,四大誓願。能夠照著這四弘誓願來實行的話,萬行就完全盡包在其中了。要是一條一條地舉出來,就是枚舉,枚舉就是一條一條地列舉出來,就不勝其煩。這就是概舉的意思,是用四弘誓願的四句話來概括起來。概括起來四弘誓願就了不得了,這每一句,推敲一下,自己分析分析看看。

第一句「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是無邊的,絕對不是說我們在台灣所見的這麼幾個人,普通說我們台灣是兩千一百多萬,兩千一百多萬在全球占有多少?三千大千世界磨成微塵,一粒微塵又代表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那些代表微塵的大千世界又把它化成微塵,每一微塵又變成無數的大千世界,那個大千世界數都數不了,每一個大千世界裡有多少眾生?眾生也不完全指的人道眾生,人道眾生以外還有畜生道,六道都叫作眾生,菩薩豈只度人道眾生,其他畜生道,狗不去度牠嗎?地下螞蟻不去度牠嗎?鬼道那貧困的鬼,無財鬼、多財鬼、城隍爺不去度他嗎?地獄道,地藏菩薩他發的願就更了不得了,地獄、惡鬼、畜生這三惡道是他度化眾生的重點,他偏偏找出最難度的眾生,最苦的眾生來度化他。這些眾生有六道眾生,世界又無邊的,眾生又無邊的,菩薩要誓願度,願力有這麼大。

「煩惱無盡」,普通人不學佛,自己有多少煩惱真是不知道,學了之後我們自己不要以為,我們現在懂得我們自己有多少煩惱,現在還不知道。我們都不知道!那些菩薩還要時時刻刻用功在研究,他才弄得清楚。普通講頭髮三千煩惱絲,三千煩惱你怎麼算?你覺悟了之後,一念之中就有三千,起了一個念頭就有三千,你不覺悟,一念之中就有三千煩惱,那你知道嗎?煩惱有多少?這還是簡單講的,真正講煩惱是無窮無盡的。因為煩惱無盡,佛法才是無邊。無邊的佛法為的就是對治眾生無窮無盡的煩惱,眾生有無盡的煩惱,佛才有無邊的佛法來對治,所以我們眾生個人自己的煩惱,實在是無盡的,多得很。見思惑要相信研究已經是很困難、很麻煩了,要把每一個見惑、思惑再詳細分析研究,那就是無窮無盡地。要了生死、要成佛,都要把它斷乾淨了。

「法門」就是對治每一個眾生的那些無盡煩惱的,當然就是無盡無量的法門,無量法門那麼多,誓願學,一定要立下個誓願,一定要學,不學,菩薩道沒辦法去實行。

再說難的是「成佛道」,佛道才難成,成任何一尊佛,都是要經過三大阿僧祗劫來修行才能夠有成就。三大阿僧祗劫,一大阿僧祗劫數都數不清的,連那個劫都數不清楚,何況那個時間更是數不清楚。難的是無上的佛道,無上就是最究竟,也要發誓願一定要完成。我們學佛如果不發這個誓願,佛道那麼遙遠、那麼難,我還是不要發這個願,我只學學把我們人生這個痛苦減少一點就好了。這個願是太小了,不管用。學佛就是要成佛,成無上的佛道。

這四種包含一切了,行菩薩道不論是那一宗的菩薩道都是要這樣學的,各宗修的法不一樣,正功夫不一樣,但是六度萬行都是這麼做的,修普通法門,華嚴宗、禪宗、密宗、唯識宗、天台宗都是這樣,淨土宗也是這樣。淨土宗是大乘佛法也行菩薩道,不是例外的。不過他有例外,下一表就要講到了。佛道這麼難成是在我們娑婆世界這麼難,換一個環境就不難了,換環境到極樂世界行六度,所謂布施,是在我們這個世間才要布施,我們的世間眾生缺乏這個、缺乏那個,所以菩薩道要布施。到極樂世界,一切一切都不缺乏的,菩薩布施給誰啊?一切都不需要,用不著布施。持戒,在我們世間有持戒,我們的世間是五欲六塵不好,有了五欲六塵你不能學道。到了極樂世界那個方法特別了,眼所看、耳所聽的那些五塵,別說我們人間沒有,天上的拿到極樂世界也比不上。在我們這個世間的五欲六塵不能要,極樂世界專門給你,你不要還不行的,你必須要。你要什麼呢?它那個就是佛法。聽見眾鳥在唱歌,那個歌裡面就是佛法,七寶池流的水往上噴上去。在我們世間亞哥花園裡邊也有,看一個小時就耽誤你研究的時間,浪費時間,這還不算,你還要拿錢買門票。到極樂世界七寶蓮池,成天地就在那裡,水噴出來,水裡面有光,光裡面有聲音,那個聲音裡面就有佛法,聽的那個聲音既是音樂、又是佛法,看見那個五光十色的既是色塵,又是佛法,用不著持戒的,不需要持戒。忍辱,在我們世間才有這個忍辱,到那個時候諸上善人,大家都是有修養的,誰來冒犯你呀?不需要忍辱。所以這個六度到極樂世界的話,自自然然的那個環境,你一定是能夠成就的,不要吃那些辛苦。所以我們要修這個特別法,一定要換環境。

菩薩是自度度他,在我們這個世間修普通法門,自度也困難,度他更困難。到極樂世界就容易了。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講(先明佛義) 第2頁:第二講(研究佛學須先略知別相)
第3頁:第三講(消除幾種誤會) 第4頁:第四講(人生當前之所受─觀受是苦)
第5頁:第五講(人生三際之抉秘─十二因緣) 第6頁:第六講(宇宙有情概況)
第7頁:第七講(宇宙器界概說) 第8頁:第八講(內容設施梗概)
第9頁:第九講(方便五乘解脫) 第10頁:第十講(五戒十善)
第11頁:第十一講(四諦十二因緣) 第12頁:第十二講(六度萬行)
第13頁:第十三講(行門中一特別捷徑) 第14頁:第十四講表(吾人應有之警覺)
推薦 打印 | 錄入: | 閱讀: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