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 徐自民老師主講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 徐自民老師主講

第十一講(四諦十二因緣)

[日期:2010-07-18] 來源:轉載  作者:徐自民老師主講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十一講表(四諦十二因緣)

 

 

 

第十一講表「四諦十二因緣」。四諦法門就是小乘聲聞乘修的法,十二因緣就是中乘緣覺所修的法。我們現在就一段一段地看。

甲、四諦

「四諦」。諦就是真實的意思,就是佛所講的四種法,這個法就是真實的道理,一點都不虛假,這是「諦」。一般的字典講,這個諦字就是我們把這一樁事情看得清清楚楚,一點都沒有錯誤,這叫做諦,叫做「審」,審視,審就是審察,審察得清清楚楚,非常真實。釋迦牟尼佛講這種真理分四個字來講,這叫「四」,那就是這個表裡面所說的「苦、集、滅、道」這四個字。苦是苦諦,集是集諦,滅道也就是這樣的。

先講「苦諦」,苦諦就是說實實在在是真的苦,就是第四表講的三苦、八苦。所謂苦是什麼呢?「身心酬業」,以我們人道的眾生來講,我們人道的眾生到人道來,為的是什麼呢?憑什麼到人間來呢?無論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心理,到人間來是人的身體,在心理方面也是人心,人的身、人的心來了就是為了酬業。酬就是來報酬的意思,所謂報酬就是我過去造的業,那個業是合乎人道的業,因此我們這一生就到人間來了,酬過去所造的業,來就是受業報的。

受的是什麼業報呢?「患累逼惱」,患是憂患,累這個字是當束縛,縛就是用繩子把一個人的身體束縛起來,叫縛的意思。這個憂患,就像被別人用繩子把我們身體捆綁起來,這叫累,捆綁得非常緊就是一種憂患。逼是逼迫,惱是煩惱,這種逼迫、煩惱,就是束縛,束縛得愈緊,愈感受到逼迫。現代人常常講的壓力,承受壓力愈重,煩惱也感受得愈苦惱,我們人到人間來,就是這個樣子,從小到老我們承受的壓力非常大,一直到老死都是解決不了這個問題,這是世間的一個果啊。來到世間就是要酬業,就是受這個苦果的。

那麼要問這個苦果是怎麼來的呢?要看「集」了,集是什麼意思啊?集是招集的意思,憑什麼招集呢?就是過去在這一生以前起的種種迷惑顛倒的惑,由惑然後再造業,叫起惑造業。惑是什麼呢?惑就是貪瞋痴種種煩惱,那就是見思惑。有見思惑,再造了種種的惡業,善業惡業都有,所造的都是生死業。過去的惑與業,都能夠招集生死,叫「集」。就是因為過去起了惑、造了業,由這個惑與業招集未來的苦果,過去的惑業招集今生的苦果;今生再繼續起惑造業,那又招集來世的苦果,因此這個集是世間的因。

佛法只說這兩個有什麼用呢?沒有用啊!那必得講「滅諦」、「道諦」。滅是「結業已盡」,結就是惑,業就是造業,結業這兩個字也就是起惑造業的意思。惑業已盡了,已經把它破除、斷除得乾淨了。「無生死累」,累就是一種束縛的意思,前面講的十使就是那個累,拴住我們出不去,結業已經盡了,就是無生死累了,這就出了世間,就是出世的果。

也許要問生死怎麼了啊?怎麼樣得到滅的這種境界啊?那必得要修道。道是怎麼個修法子的呢?那就是「正助雙修」。無論佛法是那一宗的,都有正功夫、有助功夫,沒有正功夫,但有助功夫,當然不行的;但是只有正功夫,沒有助功夫,也是不行,所以正助雙修。能夠正助雙修就「能至涅槃」了,涅槃是梵文的名辭,翻成中國字有好幾種翻譯的法子,最簡單的就是「滅」字,滅就是涅槃。把生死那種惑業都已經滅盡了,就得了涅槃境界。再加一個字,叫「滅度」,滅度也就是涅槃的意思。因為惑業都已盡了,業盡了,己經度過了生死苦海,到了涅槃岸了,這叫滅度。還有「寂滅」,寂就是把一切的生死現象都滅得沒有了,這叫寂滅,又叫做不生,不生就是無生。為什麼叫不生呢?或者叫無生呢?因為有生必有滅,這是相對的,無生就是沒有滅了,那個滅字是生滅的滅,是相對的,與這個滅字是不一樣。所以同樣是一個字,用在什麼場合,它是什麼意義的。無生就是不生,就是滅。

苦集滅道就是四諦,這個四諦前面是世間果、世間因,後邊是出世果、出世因。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首先就到鹿野苑,跟當初他們最初隨釋迦牟尼佛出來修行的五比丘,首先就跟五比丘講四諦法門,是修小乘的。

四諦法門有三轉,佛說法叫轉法輪,輪如車輪,法是佛法,如壓路機碾到那裡,路上高低不平就平服了。佛法也是這樣,佛法這個大輪子一碾過來的時候,把眾生的煩惱就把它碾平下去了。「三轉法輪」,三轉是按照學佛人的智商有高低不等,智商最高的只要一轉就行了,智商中等的一轉不夠要二轉,智商再低一等的話要三轉。

第一個是「示轉」,示轉就是上等根基的人,智慧程度高的人,釋迦牟尼佛就跟學習能力最好的人就講了,這是苦,苦什麼呢?苦就是「逼迫性」,它這個特性是逼迫的,能夠逼迫人的,學習能力很強的人一聽到這是逼迫性的苦,怕受逼迫,趕快就要結束痛苦了,這是「示」,稍微批示一下就行。那麼講到集諦呢?佛就說了,這是集,它是感招,招感,招是招集,感是感應來的,造了那個起惑造業,惑業就是一種招感,招感未來的苦果,所以說這是集,它是「招感性」。再講到滅,前面世間的果、世間的因都講清楚了,再要把世間因果把它轉為出世間,那就是說也要批示一下,佛說這是滅,是「可證性」,即是「滅」,人人都可以證到這個滅。怎麼樣能夠證呢?這是道,道是「可修性」,是人人都可以修的,只要這麼一個提示就行了,上等智商的人,他一定就行,當下就了解,就可以照這個修持去。

智商次等的人,佛就再說一遍,除了重複四諦之性外,再加一個勸告,佛說這些苦是逼迫性,程度差的人逼迫就逼迫,與我有什麼關係啊?佛就勸告,有關係的,這些苦啊它是逼迫性,汝應該知道,汝就是,應該知道啊,為什麼應該知道啊?與有關係的。再講到集呢,集是招感性,別把招感性認為與沒有關係,那就是汝應斷,汝就是,應該斷,斷這個集。再講到滅呢?滅是可證性,不但是佛證了,不但是羅漢證了,應該證,說到他本身去。再講到道,這個道是可修性,這個可修,汝應修,應該修。都加一個「應」字是勸告中等根器的人。

下等根機的人怎麼樣呢?一想,佛這樣勸告我,我能夠這麼做嗎?有什麼事實?佛提他做什麼呢?那就要現身說法了,佛自己現身說法了。第三轉法輪就「證」證明,拿佛自己來證明,就是說,這是苦,是逼迫性,汝應知,不但汝應知,對它有疑惑:能不能夠證啊?就告訴他,我已證了。我是過來人,我已經知了。佛說的苦,佛自己就吃那些苦,說的話才能夠讓眾生相信;如果自己沒有吃過那些苦,沒有感受那些苦,那話說出來,人家是很難以相信的。再說集,集是招感性,汝應斷,佛說我已經斷了,我早就把這個已經斷除了。滅呢,我已經證到了,證到滅的這種境界了。道呢,我已經修了。

這是三轉法輪,這是聲聞乘,雖是同樣的聲聞乘修這個四諦法,還是按照學習的能力、領悟的能力,有三個層次,要三轉法輪。雖然大家不是學小乘的,但是這個是基礎,怎麼是基礎呢?學阿彌陀經就知道了,阿彌陀經註解,最好的註解是藕益祖師註解的,藕益祖師阿彌陀經要解,他解釋到眾鳥演法的三十七道品的時候,講到四諦就是有四種次第,天台宗講四諦就是有四種次第,分成藏、通、別、圓四種。藏教的次第就是生滅四諦,通教是無生四諦,別教是無量四諦,圓教是無作四諦,一層一層地往上,境界愈高,在這裡只講個生滅四諦。各位不要認為現在講生滅四諦太淺近了,通教的生滅四諦是通小乘、通大乘,別圓教講的純粹大乘,圓教是最高的,高雖是高,我們現在就拿小乘生滅四諦來講。

現在要問苦集滅道這個苦,就拿苦這個字,我想問問各位這個苦字學到了沒有啊?實在是沒有學到。前面講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這幾種無論那一種各位都還沒有學到,我可以肯定這麼說。就拿愛別離這一項來講的話,們都沒有學到,必得在戰爭亂世,經過妻離子散的時候,親戚朋友遭遇生離死別那種痛苦,才覺得,哦!愛別離是這樣的苦啊,必得是這樣,那對於這個苦才了解,才感受到世間無常,這個世界真正是苦啊。愛別離一苦就這麼不容易知了,生老病死,老苦知不知道?各位現在還沒到老的時候,也不見得每個老人都有這樣苦。八苦無論那一苦,真是有感受到了,在世間就不會跟人家一爭短長,爭來爭去的,沒有心思跟人家計較這個計較那個,還跟人家計較這個計較那個,跟人家爭取這個爭取那個,那就是對於這個痛苦的世間還沒有了解,苦字還沒有真正的學到。這一點特地說出來,往後研究的時候,就特別強調這一個,人家了解的話就不會說:「唉喲!這個十四表一眼就會了,我也會講了。」不是這麼容易的。這個表,每一張表,不研究則已,研究的時候必須要用這個方法深入地研究,真正用功夫把自己的修持地往裡邊去研究,才得出這個味道出來。不然的話,那都是表面文章,自度談不上,度人效果就差了。必得要這樣完整地研究。

集是招集,既是招集,研究世間的一舉一動都是招集啊。懂得招集的道理,我們在世間做任何事情,甚至於我們起的這個念頭,想任何事情的話,自己隨時都不能隨便。雪公老師在世常常講,我們學佛的人,最重要的不要惱害眾生,這句話聽來簡單,仔細想想看,一舉一動說話也好、行為也好,在公家辦事、在私人機構、自己創業,什麼事情也好,不要讓眾生起煩惱,身口意三業都不要讓眾生起煩惱,那我們這個三業都不會造業了,就沒有招集了。沒有這樣的話,我們都要招集,都會造業的。有形的當然我們不能做,就無形當中也避免不了的,所以不發願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在世間生生世世來修,修到何年何月才能成就啊?這個集字,就這麼難。滅、道是講出世法,修持更難了。

這雖是小乘,但是我們學佛就要從這個生滅四諦開始,對於世間一切的狀況,都是看得實實在在的,這是一個痛苦的世間。各位要問的話,我們只有苦沒有樂,那麼世間還有樂啊,學佛還有樂啊,得了法喜,這不是樂嗎?不錯,得了法喜是樂。必得研究佛法,得了法喜那是樂,那個樂是從本性出來的樂,是極樂世界的樂。可是不學佛,在世間一般得的樂,比如發了財得了樂,就是得了諾貝爾獎金那種樂也是虛假的,那也不是真樂,那都是名利這一方面的樂,名利一到手隨時就會轉變的,它不是真樂。真樂必得要到了極樂世界那個樂。我們這個世間研究佛法,得了法喜了,對於苦集滅道真正了解了,心裡感覺到法喜的那個樂,那才是真樂,因為那個樂沒有變化的,不會再變成苦的。

乙、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十二因緣在前面講過啦,有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是「流轉生死門」,這屬於苦集二諦,也還是四諦,從四諦上面再把它推演出來,這是流轉,生死流轉的。現在學佛,學這個十二因緣,要把它倒轉過來,看那些劃的箭頭,現在從老死、生轉過來,轉過來叫作還滅門,「還滅涅槃門」,這是滅道二諦,這是緣覺乘。

緣覺乘怎麼樣由流轉生死而能夠到達還滅涅槃呢?那還是從原來流轉的十二因緣著手,那就是愛取這兩個字。在前面跟各位講到十二因緣生死流轉的時候,人生三際之抉秘跟大家講過,一個人到壽命終了的時候,就出現自體愛,自體愛然後發生中有,中有然後到處飄蕩、遊蕩,後來遇到父母緣的時候,發生境界愛,這就是愛。有愛、有取,發生境界愛,就取那個境界,這就有生了,又有未來的生死了。

現在要怎麼樣修還滅門呢?十二個因緣,無論在那一個因緣斷都可以,但是最有效果的就是愛取這兩個,把這兩個破除、斷除掉。十二因緣就等於十二個環,連環不斷,連環不斷要破除一個環節的時候,其餘就連不起來了,就斷了,斷了三世因緣,也斷了六道輪迴,出三界了。這是中乘的,就是緣覺乘。無論緣覺、或獨覺,他都了解了三世因果,才能夠這樣修得好,才能修成功的。

丙、三界迷諦

第三段「三界迷諦」,四諦怎麼個迷呢?起見惑有八十八品,起思惑有八十一品。見惑、思惑,就是十使配合四諦。苦諦之下有多少個,在欲界的十使是滿滿的,到了上面色界、空界的十使有減少一些,有幾點沒有,這個不必詳細講了,為什麼呢?詳細講的時候就要照著那樣做,做起來是很複雜的、很麻煩,這個不必,為什麼呢?我們大家都是學的淨土法門,淨土法門念了一句佛號,不知也能行,見思惑多少品數沒有詳細了解,佛號念得很好的話,照樣能夠斷,不斷也能夠壓伏得住,伏了惑,就帶業往生,也能夠離開這六道的。見惑有八十八使,各位知道重要的原則就是了,思惑也是配合三界九地,在欲界貪瞋癡慢這四種全部都有的。色界就貪癡慢三種,瞋恨心沒有了,因為色界沒有瞋恨。到了無色界瞋恨也沒有,就是貪癡慢。三界一共九地,一地分九品,每一地分上中下三品,上當中有上中下,中當中有上中下,下當中有上中下。欲界一地是九品,色界有四禪就是四地,無色界也是四地。色界四地也是九品,四九三十六。空界就是無色界,也是四地,也是四九三十六。三十六加上三十六,七十二品。欲界九品加七十二品,八十一品。見惑,就是把十使配合四諦,再配三界,這樣算出來八十八品,這個不再詳細講了。我這裡不講並不是說不告訴你,不是跟補習班老師一樣故意留一手,讓你們去補習去,不是這樣的,為了節省時間,時間不許可。最好一個辦法,各位查佛學辭典,實用佛學辭典也好、佛學大辭典也好,就查見思惑,佛學辭典一翻到見思惑它那個表,列出來清清楚楚的,比我講的還更清楚,我講的話大家還用腦筋用心記,把佛學辭典一翻開來非常清楚在那裡,把佛學辭典翻開來之後,要想記得住,那很簡單,用複印一下就留下來了,多麼簡單,這是個方法,不必詳細講了。

羅漢果、聲聞乘就把見思惑全部斷了,斷盡了見思惑就證果「斷盡證果」,證的果有小乘、中乘不同,聲聞乘就斷事,所謂「斷事」,就把見思惑的種子全部斷得乾淨了。緣覺乘不但是斷事,種子不但斷,斷了種子以後,還有那些習氣也要把它斷得乾淨,習氣斷乾淨了,那就更澈底了,那就緣覺乘。

說到這裡的時候,要跟各位交待一句話,這個不交待的話,們將來跟別人講恐怕別人提出一個問題,但是新聽的同學也不見得就提得出來,但不管提得出來提不出來,自己總要有個預備,就像我剛才講的,就講貪瞋癡慢,欲界貪瞋癡慢都有,色界只有貪癡慢,無色界也是貪癡慢,沒有瞋恨,沒有瞋恨的話,本來了生死要全部斷乾淨,但是只斷一種也就不錯,見思惑一品都沒有斷的話,根本就沒有這個分。一般外道、世間禪定,他連十使、見惑、思惑無論那一品,他根本就不能斷的,比如說習氣不斷,連種子都不能斷。既是不能斷,就提出一個問題了。四禪天是世間禪,無色界四空天也是世間的四空定,也是世間法。四禪天、四空天沒有瞋恨,見思惑當中他不是斷了嗎?那究竟是斷還是沒有斷啊?說他能夠斷,能夠憑世間禪定斷這一種,其餘的也可以斷,講唯識學、講因明的話,三支比量的話,這一比,瞋恨他能斷的話,那麼貪他也可以斷。這怎麼講法呢?跟各位講,他在色界、無色界,雖然沒有瞋,它只是不起現形而已啊,種子還是滿滿的在那,一點也沒有動,種子絲毫沒有斷、沒有破除啊。必得要這樣了解、這樣研究,否則的話,各位只是聽過去了,不從這個當中仔細留心去研究的話,不遇問題則已,遇到問題的話就是,解答不了就是問題了,對於這張表就還沒有學到。應該分清楚,我們不要認為我們自己對人也很和氣,也不會發脾氣,對於世間的名利,我們也不跟世間人一樣,也沒有跟人家爭名奪利,再說到將來學了若干年的時候,有年輕人跟著學的時候,人家對你一恭維,你是了不起,看起來就很不錯,人家說您老人家是斷了煩惱了吧,證了果位。一想:大概我真的是斷了煩惱了吧?好啦,人家一恭維,自己認為真是斷了煩惱,真是證了果,那糟糕了,這是真正大煩惱了,那不是小煩惱,那就是「未得謂得,未證謂證」。那就是平時學佛,自己有一點點小的功夫不跟人家爭名奪利,自己不敢隨便發脾氣,只是控制住,自己不起現形而已,種子還早得很呢!這一點必須知道。自己到什麼程度自己不了解,自己都不能度。儒家講「誠其意者,毋自欺也」,什麼叫誠意?誠意正心就是自己把學問研究清楚,我確實在這上面做,做得一點都不虛假,然後人家怎麼樣,我們拿真話跟人家講,自己也不要懷疑自己,那才真正是誠實了。所以印光祖師講:學佛的秘訣,就是一個「誠」字、一個「敬」字。誠與敬,首先把這個道理研究明白,然後自己實實在在地在這個上面下功夫,不下功夫不會學好。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講(先明佛義) 第2頁:第二講(研究佛學須先略知別相)
第3頁:第三講(消除幾種誤會) 第4頁:第四講(人生當前之所受─觀受是苦)
第5頁:第五講(人生三際之抉秘─十二因緣) 第6頁:第六講(宇宙有情概況)
第7頁:第七講(宇宙器界概說) 第8頁:第八講(內容設施梗概)
第9頁:第九講(方便五乘解脫) 第10頁:第十講(五戒十善)
第11頁:第十一講(四諦十二因緣) 第12頁:第十二講(六度萬行)
第13頁:第十三講(行門中一特別捷徑) 第14頁:第十四講表(吾人應有之警覺)
推薦 打印 | 錄入: | 閱讀: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