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 徐自民老師主講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 徐自民老師主講

第十講(五戒十善)

[日期:2010-07-18] 來源:轉載  作者:徐自民老師主講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十講表(五戒十善)

 

 

 

第十講表「五戒十善」。五戒前面講到是人乘,必得要保持人身的話,一定要守五戒;十善要升天的話,就是要修十善,十種善業。

甲、五戒

「五戒」,第一個是不殺生、第二是不偷盜、第三是不邪淫、第四是不妄語、第五是不飲酒。

「不殺生」,不但是不能夠殺害人類,畜牲、無論那一道都不能殺害,人道眾生固然不能殺,畜牲道也不能殺,鬼道也不能殺,鬼怎麼能殺呢?你不知道了。中國有個道士,有很多道士是專門捉妖怪、捉鬼的,他們鬼萬一捉過來的話,他不殺他,捉鬼來幹什麼?就是把鬼消滅掉啊。這一套我們不要相信,不要學那一套。鬼神也好、畜牲也好,甚至於阿修羅道,人道不必說了,一切的眾生,換句話說,無論那一道的眾生,都不能殺害,這叫「不殺生」。儒家所講的「仁」,仁談何容易啊!學仁,要是我們一學就會了,孔夫子一講,那些弟子馬上就會了,那還用得著說嗎?所以孔子的大弟子顏回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為仁」。儒家講的禮就是佛家的戒,守住這個禮,不要犯禮,就是不犯戒。孔門當中,智慧領悟的能力最強的就是顏子,所以孔子教他從禮上面去學,等於佛家是從戒上面去學,是一樣的。

第二「不偷盜」,我們不要認為不偷盜是很容易做到,也不容易。到一個朋友家裡邊,朋友家裡有很多用品,沒有得到朋友的同意,什麼用具,或一個打火機,我隨便拿來就用,用過之後,不小心就放在口袋裡,就帶回家了,這就犯了偷盜了。雖然物品這麼小,值不了幾個錢,沒有經過主人同意的話,就是犯了偷盜了。佛法講這個偷盜「不與取」,與是贈與,法律的名詞叫贈與,人家沒有贈與你,你取過來,叫不與取,這叫偷盜了。想想看,我們不留心的話,這就犯了偷盜了。尤其我們在公家做事情的時候,我在沒有退休之前,在公家印的寫信的紙,那是公用的,你辦公用當然可以啊,公事寫一封信給人可以啊;如果不是公事用的話,你拿來寫一封信給自己的朋友的話,公家沒有給你,公家不是叫你寫私人的信的,那這個就是不與取。有一種權宜的辦法,你跟保管的人講,你領一卷信紙來,你跟他說明,我領的這個紙,有時候我自己要私人用的,免不了自己要用一兩張,總務人家那計較這什麼呢,「可以啊」,「可以」這兩個字就夠了、就行了,那你不算是「不與取」了,這個手續要到啊。講這些道理,我們守這個戒不是這麼簡單的呀。

「不邪淫」,不邪淫大家都了解,就是不要犯這個禮。

「不妄語」,不妄語就是不要說與事實不符的話,講的話與事實不對的話,那就是妄語。普通人不妄語,那比較容易;學佛的人最容易犯的,而且不犯則已,犯了就是犯了大妄語。怎麼犯大妄語呢?為了引起人家的信心,我編造一個故事出來,讓人家相信,這就不得了;或者是更嚴重的話,自己沒有證果,自己沒有神通,譬如說我有了神通啦,我證到什麼果位啦,這是大妄語啊。祖師常常講的:「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未證,你還沒有證到這個果位的話,謂證,你沒有證果你說是證果,你沒有得了某種的道業,你說得了道了,這叫「未得謂得,未證謂證」,這是犯大妄語。犯這種大妄語非墮地獄不可。

「不飲酒」,不能喝酒。

這幾種拿儒家的修持來講,不殺生合乎「仁」的,天地有好生之德,我們做一個人應該效法天地好生之德,不能殺生。所以儒家禮記有一篇月令,月令裡邊就講到,春天草木剛剛生出來,地下小蟲在冬天跑到泥土裡邊,泥土裡邊可以保暖的,它可以維持牠的生命,春天暖氣地上發了,牠跑到地面上了。所以月令上就講,到春天「啟蟄不殺」,蟄是蟄居在土裡邊的。到春天有個節氣叫「驚蟄」,驚蟄是驚醒蟄居在地下,讓牠跑出來,起蟄從下面起來了,起到地面上,不要殺害牠,「啟蟄不殺」,這是對於動物來講。還有對於植物,那個草啊,往外抽、往外長,叫「方長」,剛剛往外長,不要折它,叫「方長不折」。這都是好生之德。所以儒家講到仁,不單對於人、對於動物,對於植物也是不要隨便把它傷害、不要殺害它。這個為什麼呢?這是養自己的仁思,培養自己的慈悲,這是儒家的。

不偷盜是「義」,天地之間物各有主,人家沒同意,我們取過來,不管是大的物品、是重要的、不重要的物品,你不經過人家允許同意的話,我們取過來就是犯了盜,這是不對的。義者宜也,偷盜不合宜的。

不邪淫是「禮」,犯了禮,為什麼男女結婚要行大禮呢?有了禮,中國「六禮成婚」,結為夫婦,有六種程序完成大禮,犯了這是犯了禮了,犯了禮就是犯了戒了。

不妄語是合乎儒家的「信」,一個人的言語最重要就是信,信是信實,實實在在的,什麼事情說出來,不合乎事實說出來就是不對的,就是不信,人家聽了以後,以後不敢相信了。

不飲酒是「智」,一飲酒言語顛顛倒倒,行為自己不能控制,就沒有智慧,失去了理智了,不飲酒保持正常的智慧,這叫合乎智。

前面不殺、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這是「性戒」,性是就體來講的,這四者,不管守戒、不守戒,犯了之後就是犯罪的。受了五戒固然要守持,就是不學佛、不受過五戒,也不能犯,犯了重的要墮地獄,輕的要墮畜牲道、鬼道,那都失去了人格了。至於說不飲酒呢?這是一種「遮戒」,所謂遮戒是什麼呢?因為一飲了酒,前面那幾個性戒都會犯的,它能夠引起來前面那幾個戒,犯了戒,所以佛制定不飲酒戒。飲酒的本身不是性戒,所謂不是性戒,飲酒本身不是什麼罪惡的,它沒有傷害任何;可是你一飲酒飲醉了,自己言行不能控制了,可以犯上前面那幾條罪,都能犯的,一犯前面那幾條罪就傷害人家了,所以叫做遮戒,「遮」就是雖然不是性戒也不許做。

這五戒有「開遮持犯」,「開遮」就是佛在制戒的時候,有些戒可以開,有些戒就不准開,就一直禁止,禁止就是遮戒,不管那一條戒都不能開,都是禁止不能做的。開,有時候這個戒不能守了,他要開了,開個方便。開戒有開戒變通的辦法,那不是隨便的。比如說男子當兵的時候,當兵不去殺人當什麼兵啊?那就殺人要開殺戒了。開殺戒,受了這個戒,暫時把這個戒放下來,在當兵期間可以開一開。一服兵役完了,又要重新再守。「持犯」是對於守戒的人來講,不受戒則已,受了戒就要一直持戒,持是執持不要放棄,持守不犯叫持戒;持到不夠清白的時候,犯了戒叫犯戒,有這些情形,這個必須要注意的。

這個是「人乘因」,守住五戒就能夠保持人身了,不失為人身,人格完整,生生世世可以得個人身。但是不保險啊,你在這一世因緣好,懂得五戒,懂得儒家無常;再一轉世,那些外道把他變化,社會上風氣一天一天不好,再一轉世也許連佛法這個都學不到啊,人格就不夠健全。拿現在這個社會來講,除了學佛,現在社會上誰講仁義禮智信啊?誰講五戒啊?這樣子看起來,那些人壽命一完了之後,下一輩子他還想到人間來,沒有這個道理,這個多危險啊!假使說我們這一生,我們受五戒就夠了,不求出世法,我們生生世世都守五戒,靠不住啊!一轉世,一隔陰之迷,把今生這些事情通通忘記了,那就很危險了,跟一般人一樣啦。所以守五戒,佛法講五戒這個方便法,五戒打下來基礎,你要念佛,一定要念佛,學普通法門還不夠的,普通法門你學得好,有隔陰之迷,這一生學的這些佛法雖然是出世法,再一轉世也忘了。再一轉世到人間來,把這事又忘了,社會風氣一受影響,又跟那江河的水一樣直下,衝下去啦,必得要學淨土法門念佛。

乙、十善

「十善」還是根據五戒來的,五戒無論如何要守得很好。前面比如說持與犯,持是怎麼樣持法?罪惡的事情就要「止持」,絕對不能做,止惡就是持住;善的事情呢,不能不做叫「作持」。一個止、一個作,就是前面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眾善必須要作,叫作持,不作就犯了戒了,犯了持戒。諸惡必得要莫作,諸惡必須要停止,諸惡不止的話就犯了止持的戒了。「持」有這兩個意思:一個是止持,該止的就要止,該作的就作,止是止惡,作是作善,兩者都不可犯,兩者犯任何一種,持就是不夠。犯有作犯、有止犯。我們的身口意三業,隨時在輕舉妄動地,三業自己不能控制,都在作業、都在造惡業了,都能觸動我們的止持,所以犯要特別注意的。我們要注意作犯,「止犯」也要注意的,我們的三業一懈怠的話,該止的不止,該作的不作,又犯了。所謂犯就是這方面,就是針對前面持這一方面,持這一方面該止的不止、該作的不作,該作的不作你就犯了作犯了,該止的不止犯了止犯了,我們凡夫都非常容易犯的,因為一動念就讓我們身口意不能控制,所以在持戒的話,隨時起任何一個念頭,自己就要注意了。

這個基礎好了,再看十善業,十善業把「身三業」,身體這個三業:「不殺」,我們造殺業是身體造的,「不偷盜」、「不邪淫」,不邪淫也是身體造的呀,這個身三不造業。

「口四」在五戒裡面是不妄語,在十善業裡面把不妄語分開來詳細來講。第一條還是「不妄語」,不妄語就是不要講不符合事實的話。再有就是「不惡口」,惡口就是出口就是傷人的,說這一句話就讓人家心理受到傷害了,罵人的話,這是惡口。「不兩舌」,當然講的話都是對兩方面的人,對甲來講:「乙對你不好」,對乙來講:就是「甲對你不好」。甲也許講了一句話,他就加上好幾句話,他傳到乙那邊去了;乙也許講了一句話,他就加上很多話,對甲來講了,這叫兩舌,撥弄是非,挑起人家種種的糾紛。還有最後是「不綺語」,綺語說的話很動聽,大家聽起來就很容易接受,現在電視裡邊那些節目主持人,說那些似是而非的話,那些話說出來,男女主持人對於女性主持人說那些引起人家非想非非想,想入非非的話,大家一聽起來覺得很有興趣,這叫做綺語。這些綺語就引起人家,壞人家心術的,這叫綺語,這都是造口業了。

「意三」在心意方面,意業這方面要「不貪」,不貪就是不要愛取,在講十二因緣的那邊有「愛取有」嘛,不要愛、不要取。「不瞋」不要發了瞋恨心。「不痴」就是不愚痴,最重要不要有那些邪知邪見,邪知邪見最主要的就是不相信三世因果,不信因果。

身口意三業,十善業怎麼守啊?在身業這方面,「約身如繩」,如繩是什麼呢?繩墨,那是木匠要裁木材,他用鋸子把木材鋸成木板,他拿一個繩子,繩子染上墨色,那一頭定住,這一頭拉到這邊來很直,然後在中間彈一下子,那個墨就彈在木料上面了,然後按照這個木料鋸下來,這個木頭很直,這叫「繩墨」。身業要保持得很清淨,就像木匠來裁木料的時候,用繩墨先把木料讓它很直,然後再把木料裁得很直。把身業修得很清白了,就把不合理的行為裁掉,用繩墨把它取得很直,然後不合理的行為自動地不要犯那些行為,這叫約身如繩。約是約束,約束自己的身體行為,如同那個繩墨是一樣,很直,保持得很正直,這樣的話身業清淨了。

口四業怎麼呢?最重要的「守口如瓶」,瓶口一個一個把它紮起來,瓶子裡面東西倒不出來,那就清淨啦。我們人的口就跟瓶口一樣的,瓶口不紮起來,一天到晚話往外講,講得多了,言多必失啊!雖是無心的,無心當中說著說著,我們凡夫的習氣很重,說著說著妄語就出現了。孔子到周家看見那個「金人三緘其口」,金色的神像把口紮起來、蒙起來,弟子問他:「為什麼呢?」,孔子講:「金人三緘其口,他要守口如瓶啊!口業要清淨啊!」你想想看,孔子不是大菩薩,他怎麼了解這些道理?能夠守口如瓶,「口業就清淨」。

意三呢,「防意如城」,意是我們第六識駈N 識,很難防,就像古代守住城牆一樣的,外面的賊寇不能夠進來,侵犯不進來,我們內在有什麼不好的事情也不要讓外面知道。古代作戰,裡應外合,家裡出些賊寇,跟外面的賊寇一應合,這個城就是攻破了。我們內在有些貪瞋痴,必得防範不要出現,外面色聲香味觸那種六賊就進不來,這樣「意業就能清淨」了,防意如城。這是「天乘的因」。

丙、應辨

第三段應該要辨別「因果」,因就是講人乘的因、天乘的因;果就是人的果、天的果,人天的小果。這個因有真的、有假的、有真偽」。真的,譬如說,五戒守得乾乾淨淨的,心裡不殺生,行仁,確確實實在那裡學,那是真的呀。還有假裝的,表面做給人看的,內在他不是啊。所以一般人講某某人假仁假義,假仁假義的時候是假裝的,叫偽。這個是因,真因才管用的,才有果;假的因就沒有果的,不會結果的。還有「純雜」,純是雖然有真的,但是有雜了,攙雜著、不純粹也不行。所以真還要很純的,很純粹是真的。什麼是不純粹、是雜的呢?你做了善業,拿了很多錢去幫助人家,街上有什麼乞丐,拿十塊錢硬幣、銅幣施給他,就想著明天我作生意就能一本萬利賺回來了,這個是雜的、有企圖、不純粹。還有「大小」,種的因有大因、有小因,大有大果,小有小果。做善事有發大心,比如說我們學佛的人,同樣受了五戒,能同時學出世法,行菩薩道,這就是大因;你不了解,只學人世間的小果,這是小因。

「轉變」呢,就性質方面來講,這個性質雖然是做善事,你先發心做善事,到後來一想,做善事,我能力有限啊,然後又轉變了,不想做了,後來又退轉了。或者先不想做善,然後聽從別人的勸告,又發心做善了,這個當中有轉變的。果有「依正二報」,得的果也就是說得的人天小果是得了人身、得了天道,這是「正報」。得了人身的話,到人間來,環境生活享受各有不相同啊,這是「依報」。這個當中差別太大了,叫「千差萬別」。

再就因果來講,有「有漏」的、有「無漏」的。什麼叫「有漏」呢?做世間的功德,修五戒、修十善,你只要著了相了,我今天做了多少善了,心裡有做這個善的相,我求的目的,我將來得了很多福報,福報來了,我就享福。這一著相、一求福啊靕u 著相求福」,這就是有漏的。漏什麼呢?就是漏在生死,漏在生死六道裡邊,世間出不去,死守在六道裡邊輪迴。「無漏」的怎麼呢?就出世間的功德,出世間的功德也並不是說,做這個善業是世間的善業,那個善業是出世間的善業,沒有這樣分別的。同樣地拿了十塊錢來施給乞丐,我也是拿十塊錢給那個乞丐,並不是說你拿了十塊錢是世間法,我拿一百塊錢或是拿一千塊錢出來,我是出世間的功德,不是這麼講法。只要是「離相去障」,離了相,人家拿十塊錢,他就著了這個相了,他就變成世間功德。拿了十塊錢,甚至於拿了一百塊錢、一千塊錢、一萬塊錢出來,只要不著相,離了相,就變成出世間的功德了。反過來講,不能夠離相,譬如說拿了一千塊錢出來,十萬塊錢出來,不能離開相,一著了相了,這還不是出世間,還是世間功德。佛家講心法,完完全全在了解心法,心法最重要的就是離相,所以金剛經裡面講「不要著相」,教人不要有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特別重要。要著了相就有障礙了,這種障礙,障礙生死不能了,一離開這個相,不著相就離了相了,離了相沒有任何障礙,這個六道那一道也障礙不了,三界任何一界就障礙不了。著了福報的相,那天上的福報就把你障礙住了;一離相,天上再好的福報也不是障礙,也沒有障礙,這就是無漏的出世間功德。這個辨別清楚了之後,你每一天隨便幫助人家一點,即使沒有能力幫助人家,看見人家做善事你幫著歡喜,隨喜也有功德,妙就妙在這一點。

所以這個辨別清楚了,五戒十善雖然是世間法,懂得方便法,可以把它轉變成出世間法,由有漏的轉變為無漏的,這就在乎我們覺悟不覺悟的問題,懂得這個方法,也能覺悟了,這就是大學問了,那就是幫助了生死。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講(先明佛義) 第2頁:第二講(研究佛學須先略知別相)
第3頁:第三講(消除幾種誤會) 第4頁:第四講(人生當前之所受─觀受是苦)
第5頁:第五講(人生三際之抉秘─十二因緣) 第6頁:第六講(宇宙有情概況)
第7頁:第七講(宇宙器界概說) 第8頁:第八講(內容設施梗概)
第9頁:第九講(方便五乘解脫) 第10頁:第十講(五戒十善)
第11頁:第十一講(四諦十二因緣) 第12頁:第十二講(六度萬行)
第13頁:第十三講(行門中一特別捷徑) 第14頁:第十四講表(吾人應有之警覺)
推薦 打印 | 錄入: | 閱讀: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