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怎樣實踐佛法 徐恒志居士著

怎樣實踐佛法 徐恒志居士著

六、實踐的過程

[日期:2010-07-17] 來源:轉載  作者:徐恒志居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六、實踐的過程

(一)除習氣的過程

實踐佛法的過程,也就是降伏、斷除煩惑習氣的過程,習氣除到怎樣程度,就是開發佛知佛見到了怎樣程度。所謂習氣,原是自心的虛妄作用,有善、惡、無記的三性,是由六塵緣影的妄心,數數薰習造作而成。我們現在既要斷除煩惱習氣,還得從煩惱習氣上下手,躲避壓制是絕對無用的;而且習氣是往往隨人事而發露,因此借一切順逆人事來磨練,把病苦作良藥,把患難作解脫,甚至「受惡罵如飲甘露,遇橫逆如獲至寶」,歷境驗心,刻苦忍受,實是除習氣的重要關鍵。二祖開悟以後,韜光混穏,或入酒肆,或習街談,正是做這個除習氣功夫。我們平時的習性,不論好壞善惡,凡是執著不捨、不易化除的,就是苦惱生死的根本,便應用大精進力、大忍耐力,常常與自己習氣戰鬥,練個無住無著的功夫,由小戰而大戰,由小勝而大勝,學習再學習,深入又深入,才是成佛作祖的樣子。華嚴經說:「善觀諸法,慧根增長,勇猛精進,摧伏眾魔,無量智慧,威光熾盛。」

「理可頓悟,事須漸修」,除習氣當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且在實踐過程中,功力愈深,習氣翻騰出來也愈多,它常會忽然而來,突然興起,如果不經過長久的努力磨練,督飭照顧,絕不能一覺便直下頓消,必得用種種善巧方便,使它消落,這正是力量和功夫的問題。概括說來,除習氣有下列的過程:一般人們終日煩惱妄想,認妄作真,總是墜入於主觀的迷陣而不自知。一旦因痛苦而感覺,知妄想習氣為害不淺,方肯修習佛法,來作對治。但在初修時,其意境必定是半信半疑,忽明忽昧,只有理解,沒有事證,說戒則偏於事相,說定則執於死定,說慧則用禪門的口習,習氣來時,仍無力和它相抗,正是「說時則有,用時則無。」經過專精地修習佛法,千百次的磨練、抵抗之後,意境逐步開朗,力量逐步充足,便能悟見自己本來的體性。這時便知一切是非、順逆、美醜、憎愛等等,無非都是自心的虛妄分別作用,而能不隨其流轉,並逐步滅除自己的習氣:由粗重轉輕微,由長時轉短時,由濃厚轉平淡,由大事轉小事,由勉強轉自然,由無力轉有力,由著意轉不覺。總之,習氣之根,已經拔鬆,不像過去的堅固執著。這樣,再繼續不斷以般若掃除習氣,定慧力便日益強盛,有沛然莫之能禦的情況,對自己習氣,能處處圓照,時時成覺,自性漸漸成為一渾然圓明的整體,寂寂然了無一念,卻又活潑潑地不可思議,不必去著意收攝,自然能心不散亂,習氣來時,一轉就了不可得,無可捉摸,迷固捉不著,覺也摸不到,無動無靜,非凡非聖,超然於思議之外,這正是所謂「圓覺」。

修一切法門,離不開覺照,因心和境相接時,不照就不轉,不轉就不空,不空就不定,不定就不慧。在掃除習氣過程中,覺照力量的進步,可分為下列幾個層次:一、心起在前,覺照在後,且必須竭力提起;二、雖覺照在起心之後,但提起可不甚費力;三、起心時就能覺照,但還是略有先後;四、起心時,覺照也同時而起;五、覺照在前,心念在後,但也有時忘照;六、覺照能時時在前,但還是顧及覺照(以上在用功地);七、不知有照,卻未離照,明知有境,本來無礙;八、入於常寂常照的地步。我們可以考問自己,究竟到了哪一境界。

(二)階段和位次

關於覺性顯發的過程,假使用教理來說明其位次,那麼各經所說,各有廣略開合的不同。像仁王般若經說五十一位;瓔珞經加上「等覺」說五十二位;楞嚴經加三漸次、乾慧地及暖、頂、忍、世第一等位,共說六十位;大日經則依十住心而說十位,及說十地的十位。天台智者大師,將流入此土的一代化導眾生的佛法,根據對機說教的深淺,釋成藏、通、別、圓四教。現在我把圓教斷惑的程度和所證入的位次,來扼要介紹一下,以供修學同仁的參考。

根據天台智者大師的發揮,把自性覺悟的過程,分為六個階段(六即佛):

1.理即佛。就是說一切眾生雖然迷惑顛倒,生死浩浩,但就其不思議理性的本體來說,隨拈一法,無非法界,本來智慧覺照,與佛不二。

2.名字即佛。就是說,我們從經卷或師友處,聞到自性是佛的名字,因而能通達悟解,明白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也就是說,了知一切法不離自性,一切法皆是佛法。在這一階段,就是教家所謂大開圓解,宗下所謂徹見本來。

3.觀行即佛。就是由名字位大開圓解之後,即起妙觀,境觀相資,正式修持的時候。在這一階段,已能圓伏見、思、無明的煩惱,就是圓教的五品弟子位,也叫做外凡位。

4. 相似即佛。就是這時氣氛已經與佛接近。這一階段就是圓教的十信位,也叫內凡位和六根清淨位。到初信位時,是已斷了見惑,不再有疑、邪見、身見、邊見、見取見及戒禁取見等妄見,這時便不再退轉凡夫之位,叫做位不退;到七信位時,是已斷了思惑,不再有貪、瞋、痴、慢等的妄情(見、思惑是粗惑),修持到這一地步,便脫離了三界分段的生死流轉,出凡聖同居土,而生方便有餘土;到十信位時,是已斷了三界內外的塵沙惑(塵沙惑是細惑),這時能應病與藥,以若塵若沙的無量法門,度無量眾生,悲智雙運,利濟眾生而不怯懦,叫做行不退。

5. 分證即佛。這一階段,就是圓教的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等位次,也叫做聖位。由十信位斷塵沙惑後,進破無明的一品(無明惑是微細惑),就到了初住位,居於實報無障礙土,也分證常寂光土,從此親見佛性,得真智不動的無生忍力,中道正念,永不退失,叫做念不退;(這是大乘的見道位,小乘斷見惑的初果,便叫見道位。)以後破除一品無明,就證到一分覺性,到等覺位共破四十一品無明。

6. 究竟即佛。就是到等覺位,更破一品生相無明之後,便成為究竟妙覺的佛,居於究竟常寂光土,也叫上上實報無障礙土,這樣才算徹底成就了清淨的法身,徹證了圓滿的真理。(圓教一行一切行,一位一切位,所以本無位次,就以「六即」為位次。所說五品弟子位,依法華經,其餘依瓔珞經,是借用別教的。)

此外,我們再把念佛九品往生的情況來說明一下。凡具足真信切願,但念時仍散亂的,是下品下生;念時散亂漸少的,是下品中生;念時便不散亂的,是下品上生;以上雖還沒有斷見思惑,但能生安養的同居土(極樂四土都是清淨的),一得往生,就是位不退。(其他的教相中,必須斷見惑,才談得到位不退。)若能在一切時,念念相續,不散亂、不昏沉,在事上念到一心不亂的,便同斷見思惑的羅漢,是中輩三品生,生安養的方便土。若能體究到萬法皆如,心佛不二,在理上念到一心不亂的,便同破無明惑的大士,是上輩三品生,生安養的實報和寂光土。這裡也可見念佛法門的可淺可深、圓融普攝、利鈍全收的優越性了。

(三)成就正覺的時間問題

在佛法上,對於成就正覺的時間問題,根據自始至終有系統的說法,須經三阿僧祇劫,這譬如讀書由小學、中學而大學,必經一定的時間和程序,不能越級超登。經歷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等位次,為第一阿僧祇劫;從初地到七地為第二阿僧祇劫;從八地以後為第三阿僧祇劫(依別教位次)。

所謂阿僧祇,譯意為無央數,正是說時劫的久遠,我們就自性上煩惱垢污所積的深厚來說,當然必須有相當修治的時間,原是可以理解的。但這不過是就一般教義普遍性的說法,實際上,佛法並沒有一定的時間相,要看個人執著深淺、學法因緣和主觀努力的不同,來決定其成就的遲速;而且學佛一事,原不能只就今生一個時期來論斷,所以不要作一般情見上的呆板執定。像密宗對這三劫,就不取其時間的意義,而是配合於粗、細、微細的三種妄執。根據密宗教義,那些夙植深厚、上根利智的人,由於用自宗不共的異勝方便,得三密他力的加持,現行又能苦到精純,這樣,在一生中修完一切學程,頓斷三種妄執,即身開、示、悟、入佛知見,並非完全不可能,正像有些學校讀完一定的學分,即得結業,而不限定其時間。(應當指出,既說「夙植深厚」,可見過去也曾修學,仍有積漸成頓的意義。)此外,密宗有三種即身成佛的說法:

1.理具的即身成佛。就是說明我們的身心,本是大日、金剛兩部的本體,換句話說,除我們現前肉身之外,更沒有本覺的體性,這正相當於台宗「六即」中的理即佛。

2.加持的即身成佛。就是我們本具的自性功能,與覺者三密的加持力相應,互相融會貫通,便能即身表現覺者超然的動作,顯示本尊所具的德相,這大略相當於「六即」中的相似即佛。

3.顯得的即身成佛。就是由於自身成就三密妙行,而能顯發本具的萬德,圓成自性的實相,這便相當於「六即」中的分證和究竟即佛。所以密宗「即身成佛」的意義,正與台宗「即佛」圓義,有其共通的地方。

此外,禪宗又有「見性成佛」的說法,由於宗下是圓頓教,直截根源,先破無明,而粗垢也隨之而脫落,所謂一斷一切斷,本來沒有位次,也不取時間相;且見性之後,一切便易於為力,所以見性時,就是成佛時。華嚴經說:「初發心時,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正是圓頓的教相。不過就事修上來說,同一明心見性,而有透破初關、重關、末關的不同,這三關正是除粗惑、細惑、微細惑的各階段。

至於淨土法門,以生佛感應,如磁石吸鐵的力量,使即生往生為目的。一得往生,由於境緣殊勝,就可由一位不退而圓證三不退,由一同居土而橫超上三土,一生便得成就,中途並無留礙,這正是淨土法門的殊勝和圓滿!

總結以上論述,禪密諸宗所說,是不取時間相,先後不二,有力承當,視為當然,正是「六而常即」;而一般教義,則是示修證的宏軌,又是「即而常六」,理事不二,本來圓通。我們正不必偏執一面,懷疑莫決,但事耕耘,不問收穫,虛空有盡,我願無窮,百福莊嚴,自致成佛,實是我們實踐佛法的正確方向!

【書籍目錄】
第1頁:一、學佛者的苦悶 第2頁:二、實踐的重要
第3頁:三、實踐的宗旨 第4頁:四、實踐的意義
第5頁:五、實踐的方法 第6頁:六、實踐的過程
第7頁:七、後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