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佛者的苦悶
從來學佛的人,常常會發生這樣幾種情況:
第一.已認識佛法理論的精闢圓滿,也常常看經研教,讚嘆隨喜,但只當作學術性來研究鑒賞,不肯毅然決然地用認真嚴肅的態度來躬行實踐。有的還曲解「本來是佛,不屬修證」的說法,認為修行證果是不必要的,因此終日閒散,任情放逸,自以為隨緣自在,但一接觸到實際問題,卻沒有抵抗和化除的辦法。
第二.雖已肯發心實踐,卻不明修持的道理,仍處處執著,說物就著於物,說心就執於我,甚至必求最高無上的法與德高望重的師,好像只有這樣,才能從速解脫自己的煩惱;可是在日常生活中,貪瞋等習氣發露的時候,卻隨它奔騰流浪,並不去回頭照顧。他們心存依賴,一味向外尋求,仍不曾抓住問題的重心。
第三.曾經滄海,備嘗艱苦,於是認真學佛,願求解脫,知見很正,卻又苦於摸不著一個下手處,雖也誦經持咒,念佛打坐,但終覺得左不是右不是的找不到一條出路來,往往學佛十年,煩惱依舊,求法無量,痛苦如昨!於是很多人因久無消息,自怨業障深重,以為終身無望,從此萎靡不振,退失初心。
我們如果根據上述一些例子,來作一下主觀上的分析,那麼第一種人是由於不知實踐的重要;第二種人是由於不明實踐的宗旨;第三種人是由於不詳實踐的方法。因此,求法的很多,而實踐的就較少,至於從實踐而明悟心性的那就更少。所謂「入寶山而空回」,這真是學佛者的苦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