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見性好像是參禪者唯一的目的,實則學佛的人,都必須明白自己的心,知自己的性,否則不是學佛了。若然人人都要參禪嚕?明心見性,也深淺不同。參禪而大開大悟,故為可貴。依文字去瞭解人的心性,然後修行用功,豈不是更易體悟心性。
欲明心見性,先須明白,心是什麼?性是什麼?向來說,「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那心在那裡呢?迷則心只在我們身軀所接觸範圍之內。覺則心盡虛空遍法界——無所不在。大乘起信論說,「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迷則六道輪迴不息——心造惡業,覺則三大千世界,都是我們心中大宇宙的幾位粟而已。
性是什麼?善性、惡性、無記性。偏計執,依他起,圓成實性。迷則偏計執,覺則圓成實。業識(靈魂)則善惡雜陳本性則靈靈覺覺,清清淨淨。迷則貪瞋痴等習,覺則慈悲喜捨等覺性,覺性本有,而貪瞋痴等,則生生世世所積習。如此認識是否明心見性?
心的大小如何?俗說,「量大福大」。心量大的人,才能做大事,成為大人物。心量小的,永遠都是做小事,而是小人物。譬如我們做事,只為一家人的利益,或只為箇人的利益則心量小。日日做事都為國家,為社會,為人類而做事其心量即大。佛為無量無邊的眾生,故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是故心量的大小,則福報也有大小。
凡是皈依三寶者,都必須發四宏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有人謂這廣大的願發出口來,沒有實行,或做不到,豈不是虛願。而且騙了自己,又騙他人。我們每做一件事情,要以最高的目標,慢慢的去實行,生生世世不達目的不休的志願,才算是學佛。
信仰宗教,若只是求求平安,添福壽。設使作再多的功德,也是人天的福報而已。況心邪則邪道,心正才能入正道。心是邪是正,是大是小,我們自己不是明明白白的嗎?我們日日的行為,講話做事,是貪瞋痴,或是慈悲喜捨,是善是惡,我們不知道嗎?心理上所行算的是財色名利,或是為戒定慧,修心修性之事我們也應該明明白白才是,迷則日日皆依業識作事,覺則依靈靈覺覺的本性利己利人,故謂菩薩。迷則五欲——財色名食睡,色聲香味觸法所包圍。覺則慈悲喜捨皆具足。我以謂也是明心見性。
佛法每一句話,能體得深即深,體悟淺即淺,甚至邪知邪見,衡量佛法,佛法也變成魔法,時值末法,外道說法如牛毛。有人謂奉天命,一點即得道,有人謂印心即開悟。有人修靈即成活靈等,五花雜色之教門。何者是正,何者是邪,我想依上所說去衡量,就可以知道其輪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