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性非本然 要以味時有 其覺不恆一 雲何獲圓通」
他 現在討論的從舌頭嘗這個味道,那麼在二十五圓通藥師佛的修法,所謂口嘗百味這個修法,他說用這個舌觀。他說這個味道是自然化學的一種現象,世界上真正的味 道是淡味,淡是本味是原味,鹹甜苦辣酸這些是變相、變味,所以真正的味性啊並非本然,一切的味都是變相的作用,不是根本,這是一種現象,變化的現象。而且 我們吃味道的時候,吃一切東西的味道,
「要以味時有」,這個「味」是做動詞用了,要我們嘴巴吃東西嘗味道的時候才感覺到有味道。
「其覺不恆一」,感覺上舌頭的感覺不是一樣的,譬如我們吃菜吃飯,這個菜裡頭酸甜苦辣酸同時可以嘗到,沒有專一的,不合於本體。所以要想以此法門起修,而得圓滿通達證佛之果,
「雲何獲圓通」!關於雲何這個道理啊,我們千萬記住,文殊菩薩這句話不是做否定,不是說以舌觀來修持完全不對,當然比較困難,對與不對呢?在他的言句評論裡頭非常圓通,很高明,就叫我們參,由這一個方法進入,怎麼樣能夠證道?是比較困難的,那麼文字就是那麼簡單。
現 在我們檢討這個人類世間的文化,所謂各種修證的功夫,拿現在的觀念就是說這些神秘學,最新的名詞,這些是有關神秘學的,包括密宗啊,道家啊,神通啊等等, 那麼以及許多古今中外都有。譬如有許多人煉這個藥物修道,那麼在中國的道家藥物是屬於外丹,這叫外丹,完全靠藥物的。這種藥物而且多是最毒性的,所謂三英 八石或者五金八石,都是礦物性的,大部分,譬如水銀硫酸啊,金子,銀子啊,鉛哪,都可以煉成丹藥。所謂中國過去練丹方面都是走這個路線的,在中國人文化來 講是了不起的一部分,世界上全世界最初發現藥物化學這個科學的是中國人,那麼中國人這一部人藥物化學的發明,兩千年多前屬於道家的方士,在我們歷史上稱為 方士,所謂方士的意思就是方伎之士,這個方包括了方法,也同時是包括了藥方,伎:特別一種技能,方伎之士所謂方士。所以象煉金術把黃金煉化,化了以後能夠 做成金戒指啊金鏈子啊,打成各種形狀,這些中國發明最早的,這是全世界上科學上公認的。
那麼在我們過去並不是為了應用科學而發展。中國道家的這一方士派的文化理想,即是要把身體這個生命永遠活著,變成金石之堅,所謂要鍛煉這個筋骨五臟金石如黃金一樣如石頭一樣永遠不死,那麼就有各種的方法,大部分都是五金八石,也叫做三英八石,詳細的就很多。
譬 如說有一位修道的神仙,所謂仙家寫了一首詩,批駁,剛才因為他問到這個三英八石搞不清楚了。這位神仙寫得挺有意思啊,三英八石法空空。這個方法是有,很難 得做到真的。乞活何須草木中(就是靠藥來修長生不老)。我自煉心還煉骨,心頭熱血比丹紅。那麼這究竟是人中之仙還是仙中之仙的詩啊,不得而之。不過以我們 人道的立場看修道的人這倒是很真話,這就是說他的立場,這一首詩在道家這個神仙的立場也是方士派。這種方士派不主張用外丹,主張煉內丹的。
所 謂內丹靠自己本身生命的精氣神,鍛煉成功的,所謂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最後成就了呢?變成散而為氣,聚而成形,講起來幾句話,但是千古以來不曉 得幾個人做得到的。那麼他站在內丹的立場批駁外丹的話,三英八石法空空,乞活何須草木中。就是人生的生命本身自然有長生不老之藥,所以說我自煉心還煉骨, 心頭熱血比丹紅。這個意義非常深長。
外丹方面修法在我們歷史上,二十六史兩千多年,譬如說秦始皇當了皇帝以後,想求外丹長生不老之藥,漢武 帝這些都是很有名的,秦漢兩代,跟著下來歷代唐宋元明清都有,因為當了皇帝唯一的希望,就是他的慾望,天下一家屬於他的了,就想活著。所以當了皇帝要成仙 了,那麼多半走這個路線,但是在我們歷史上所看到很多帝王修道家煉外丹都是給丹藥吃死了的,暴斃,就是沒有病突然之間死了,那麼拿現在講都是高血壓心臟 病,修道的人結果都是高血壓、心臟病。不止這些帝王,在中國歷史上歷代的名人還很多,譬如有名的反對佛教的韓愈,最後還是吃丹藥吃死的。譬如明代的王陽明 先生也是吃丹藥吃死的,丹藥這個三英八石包括砒霜,有一點可以毒死人的,砒霜可以吃,王陽明先生吃了,晚年吃了很多年的砒霜,不過最後死的時候身體斷氣以 後一身就變藍了,所謂變發青了,發青就是中毒了,丹藥中毒,很多名人。因此在中國文學上就講啊,本來想服藥求神仙,我們吃藥為了成仙成佛,下面一句反被藥 所誤,結果反是給藥吃死了的,太多,這些都是同舌觀有關係。
可是這一方面在整個中國的文化講對醫藥的發展,對於化學的發展、對藥物的發展那 個貢獻非常大。所以那個英國人寫中國科學史的那位李老先生,前幾個月到這裡訪問,也特別到這裡,要談這個外丹的事情,後來時間很緊迫,很短,沒有跟他多 談。這些藥啊,我們憑良心說究竟神仙的丹藥絕對是錯誤嗎?沒有錯,在我的看法。這些三英八石殺細菌。譬如砒霜,這個人的身體整個的內部啊都是一個細菌的世 界,人身體內部沒有細菌還不大健康呢,譬如象小孩子有蛔蟲不大好,有時候偶然有一條蛔蟲還幫助你消化呢。反正人的身體整個是細菌的世界。
關 於細胞究竟屬不屬於細菌的一類,如果我們拿哲學來講人的細胞組成這個身體啊,細胞也是細菌的一種,也可以那麼講。當然在科學醫學的分類很嚴格,不能歸納起 來講。譬如人會生人,男人的精蟲女性的卵這個蛋,那麼是不是屬於眾生的一類呢?也是個問題。這個生命究竟怎麼一回事?反正人類到現在,不管是宗教不管是哲 學不管是科學還沒有鬧清楚,還沒有搞清楚人的生命究竟怎麼一回事?當然現在已經到達了試管嬰兒了,不過試管嬰兒一來,科學家在擔心,將來這個世界上不是人 了,不曉得什麼怪物了。那麼醫學到達遺傳工程了,遺傳工程很嚴重了,就是假使這個人老了,在後腦隨便腦子裡開個刀,抓出來一個細胞,這個細胞抓出來以後, 東一捏西一捏再把它放進去,馬上返老還童,頭腦沒有記憶力,記憶力就有,可是這個人不是人了,這是人工造的人,那麼也是個機器人。所以以後的世界怎麼發展 還真不知道,你要真瞭解了科學,就會覺得很有趣這個世界,也很可怕。
那麼道家呢?這些用藥物的,他也要改變人。有許多外丹像我們親自也嘗試 過,並沒有關係。可是吃外丹的人吃下去為什麼很容易死呢?這些皇帝、這些名人,吃外丹必須要辟榖了,到達了不需要吃飯了,拿一句文學的話來講就是不食人間 煙火,那麼現在流行啊,尤其日本人把中國道家也推崇叫斷食,不吃飯。有許多人覺得很健康,其實可行不可行?今天順便告訴大家,不要隨便學,不是那麼簡單 的。
譬如有幾位我的老朋友,過去有一位在台灣修道,上海人,地位也蠻高,我們不講人的名字,也許在坐有人知道,我們是朋友。年紀,現在講我 不知道,現在好幾十年沒有聯絡,也許在也許過世了。他修道家,那個時候民國大概四十二三年吧,我還住在基隆,他那位朋友告訴我他完全辟榖了,辟榖就是不食 人間煙火不吃了。我說太早吧?未免太早。我的意思功夫不到吧?那人講怎麼樣了不起。好吧,辟榖那就是他的事了。不久又傳來消息了,說進了醫院了。我說為什 麼?一條腿割掉了。我說為什麼呢?他說辟榖出了毛病,不吃飯,不吃飯結果啊他是胃出血,內出血,內出血血液在內部出血。外出血了以後,上面吐血下面就拉 血,那還好辦,明顯的;內出血在裡面出血外面還不知道。結果他內出血,因為不吃飯胃就內出血啊,這個血液裡走到兩個腿,打坐在那裡走到腿上,這個腿是非切 掉不可了,不切掉再過幾天,這個毒性這個血液中毒的毒性全身慢延就死了。
所以有些人修道家的譬如說提肛,提肛門,把大便,屁都不敢放,認為 放了屁漏了氣了,元氣漏掉,不管好氣壞氣呀,一味的夾緊,夾了以後往往變成了大便便秘,大便會中毒的,中毒了就很嚴重了,就神經了,就瘋了。那麼有些人練 這個小便前陰,在醫學上叫前陰,練小便拚命閉氣,閉氣練久了,就是膀胱發炎哪,各種各樣的毛病都來了。
後來我在講這位先生為什麼呢?因為他 不吃飯,我們這個胃啊橫著一個布袋一樣,吊在那裡,就是那麼蠕動,一個空的布袋一樣這樣蠕動搖動,搖動就是消化。那麼它有東西在裡頭才能搖動,抖動搖起來 就是消化。你老是不吃東西了,它裡頭沒有了,它這個胃的動能還是一樣,慢慢動就縮攏來。縮攏本來是空空那麼搖動,裡頭有東西就消化,消化完了,那個渣子就 過這一邊來,就向這一邊走,經過中間一節空腸,一節空的這一邊,透過了那個渣子送過去了,到大腸慢慢轉過來變大便排泄出來。它這個沒有東西裡頭搖搖搖,這 個胃就縮攏來,結果它還在搖,結果就變成自己摩擦了,這樣一磨擦擦久了,這個皮就破了,就是搓破了,搓破了這個胃就出血,這是一個例子。
另 外有位老先生,現在還活著的,人在美國了,在佛教界還是很有名的,領導青年大專青年的佛學是他開始入的,現在也九十多歲的老朋友了。有一次他來看我,他聽 說你二十幾天沒有吃飯。我說是啊,這有什麼稀奇!他說你那精神百倍。我說那好得很,舒服得很,頭腦清楚不要睡覺了。人如果像你一樣,一天變成兩天,做好多 事啊!我說我不是為了做事的呀!你不睡覺不吃飯,想做更多的事,掙很多的錢,你這個目的就錯了,老兄你是個學佛的,怎麼亂講話呀?開玩笑。他就笑笑,大家 談了。過不了幾天啊,大概十幾天啊,有個年輕學生告訴我,說老師啊,某某老師住醫院開刀。我說什麼事啊?他說胃部開刀。我說他有胃病嗎?沒有啊。他胃出 血。噢我說他胃出血,他素來體質是很弱了。我跑到醫院去,他大概沒有告訴別人。我到了病房,我說你怎麼搞的?他說我胃開刀了,胃出血。我說你怎麼會有胃出 血呢?吃長素啊。他說我學你學壞了。我說我沒有胃出血啊,你說是跟我學壞了。他說我看到你不吃飯,這個好啊,精神百倍,眼神發亮,一天換兩天用,我也回來 不吃飯,搞了七八天啊出血了。我說老兄啊,我以為你跟我倆講講開個玩笑的呀,這個事情不要玩哪,我說好了現在割了一半了,沒有關係,胃也很奇怪,好好保 養。我說開刀了,好了,將來胃裡頭慢慢又會長成的了,又會好一點,自己會補起來的。就是這個人,不過現在還活著,也沒有關係,現在也九十多了,自己還在美 國。
那麼這個道理就是說大家很流行斷食,斷食是應該,我經常勸朋友們,尤其我們大家現在吃得太多了,亂吃,營養太好了,營養太好出的毛病 ---短壽的。你不要看營養不夠啊反是多長壽,窮人多長壽,富貴人容易跑掉,吃壞了,吃死人不是餓死人。真正的餓飯還餓不死人,據我的經驗,尤其古人,我 們前輩老師們告訴我,餓飯最難受是第三天,要死也是第三天到第四天。那麼我個人的經驗也是這樣,那是自己故意不吃了,第三天第四天是差不多了,自己準備要 死了,躺在床上把澡也洗好,準備餓死了算了,心安理得。你只要心安理得,不驚不嚇,當然要懂得服氣,怎麼樣胃還在吃氣,剛才講過你胃還在動嘛,這個胃動 嘛,胃裡頭沒有東西啊,你空氣把它充滿,是個汽車的輪胎一樣,它兩個不靠攏磨擦就沒有問題。你氣也不充滿,那餓的很餓,譬如說我們假使一餐兩餐不吃飯,普 通人餓得很難受,那個並不是餓啊,並不是胃裡沒有東西,還有東西,很多啊,尤其中國人剩下了很多。這個是真的,
這我可以告訴你們一個資料, 我們抗戰的時候,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人打到後來沒有糧食了,沒有糧食,就把人屙出來的大便再經過化學的提練,把那個營養品提練出來,再變成一片一片可以 吃。那麼德國人研究中國人吃的飯,多吃一點飯哪,尤其中國人古人寫信給人家,秋逢多粒呀,秋天到了,天氣不對,強飯,都是這種勸人家的。中國人請人吃飯不 是吃菜啊,尤其鄉下人吃得越多越有意思。那個德國人拿來研究啊,中國人吃的飯譬如吃三碗飯,只有半碗多一點人需要,那一碗多呢?供養身上的眾生---細 菌,還有一碗剩餘的都變成大便出來了。所以德國人說把中國人的,那個時候講五六億人口的大便提練出來做糧食,德國人還可以打仗維持三年的糧食,真的,這不 是個笑話,在做科學的調查。
中國人就是愛吃,朋友來我請你吃飯,你不要請了我請你吃飯,吃過來吃過去吃死了的,真的呀,越吃多了,腸胃沒的 休息。所以常常練瑜伽的人最好有一天能夠空一天腸胃讓它休息,是健康長壽之道。尤其諸位老年朋友更要注意,我們做小孩子時候聽到老輩子講的話:晚飯少吃 口,活到九十九,當然沒有活到一百,九十九也不錯了,就是說叫你不要過分。尤其吃了飯,晚飯,睡眠,我們中國人喜歡晚上又吃又鬧又喝酒,酒字下面連著的就 來了---酒色,再下面財氣都搭上,酒色財氣來,不死何待呀!拿中文四個字,不死還等什麼呢?當然在等死,不死何待。餓不死的,我們兩餐飯不吃覺得餓,那 個真有餓的感覺,那是你習慣性的餓。因為我們人習慣了幾個鐘頭吃一餐,尤其我們鄉下人,在這裡還曉得。
譬如像我在家鄉,小的時候一天總要五 六餐吃嘛,正食的,零食還不算數,像我這個身體大概自己吃壞的,一天沒有吃過飯都是吃零食,家裡這個兒子寶貝呀,尤其是一個兒子,口袋裡身上都是錢,要吃 什麼買什麼,天天生病,後來知道吃壞了,自己也曉得。牙齒也吃壞了,十九歲這一邊的牙齒都沒有,撥光了。那吃糖啊什麼亂吃,飯是不吃,藥是當飯吃,零食當 飯吃。正食我們吃三餐飯,上午十點多鐘有早點,下午三四點鐘又有點心了,晚飯當然還有宵夜呢,一天六次餐哪,那當然會吃壞了,腸胃不對。
所 以到了真正餓飯呢,到了兩三天以後是清完了,這個時候一點力氣都沒有。真的會死,那麼你覺得我要死了,如果逃難啊,哎呀我不得了了,又冷又餓啊,那當然死 掉了,這個死掉是心裡佔了十分之七,不是生理。如果很安祥,懂得練氣,不過你們有許多不要聽得那麼注意啊,馬上回去試驗,我不負責任的,我現在講是批駁批 評現在有許多人流行不吃飯這個錯誤,並不是提倡,大家搞清楚,不要聽錯了話,你說又悟了,那你大徹大誤,耽誤了的誤。過了三天以後第四天一來精神百倍,那 就精神百倍,那頭腦之清醒也不要睡眠了。腸肥腦滿,飯一吃了就愛睡,所以佛的戒律過午不食,是少昏沉,頭腦不昏,飲食吃好了,下面兩個字飲食就男女,連著 來,營養太充足了,連著來。
所以腸胃清理了,慾望就減低了,智慧頭腦就冷靜了,生理上衝動的慾望自然減弱了,換一句話說把那些壞蛋包括精蟲 卵蛋啊,把它餓死去了,餓了它就不作怪了,把荷爾蒙餓死了,這是說笑話的真理啊!所以這個不吃飯,這個道理就是功夫真正修練到辟榖,還吃不吃呢?淡味,本 味,甚至自己覺得口水是香的,有檀香味,又香又甜很好吃,那麼這個以修道來講到這一步,那當然太太們面色都很滋潤,不要擦粉了,這叫做玉液還丹,道家叫做 玉液還丹,常吃玉液還丹當然可以祛病延年長生不老。那麼我們普通人所謂有病了老化了,嘴巴津液就少了干了,所以越到老年人,你看看老頭子老太太,有時候那 麼個像,嘴都張開,他這個元氣沒有了,津液就少了。當然有些人講話連口水都噴出來,那個也是病態,那個不叫做玉液還丹。當然金液還丹那又是一個道理了,那 更一個進步了,一步一步功夫的不同的。
那麼這種情形啊,都是剛才我們講到舌味舌觀的一種,所以有些人專修這個玉液還丹就是這個味性的道理,這個裡頭包括很多,我們只講一部分。另外關於味性「要以味時有」,最流行的呢?
那 麼我記得二十幾年以前,又是日本人專搞中國的東西,又提倡吃水,專吃水,只要喝水就夠了,這個有的,也是中國道家幾千年老修法,有些人辟榖專修水觀吃水, 辟榖最要緊的,飯可以不吃東西可以不吃,水非喝不可,可見水大對身體的作用別有道理。喝水也有喝水的辦法,尤其是像現在這個水很髒了,我們這個水自來水是 不夠乾淨的,這些都是關於衛生的問題。最近也有些人光喝水一天不吃飯,一天喝點水夠了的,也有些人。
不過我希望一般學佛修道不要隨便去搞這 些方法,任何一個東西所謂中國功夫,昨天有兩個教授來談中國功夫一樣,中國功夫。這也是中國功夫之一,修道家的,這一類修道家功夫也不是獨門的方法,不是 說一個方法就能夠成功的。不管學佛修道在我的觀念,推開宗教的立場不講,它是個大科學,必須要把它的理論懂得了,原理瞭解了,它的方式在古人講傳道時,這 個老師的經驗口決,口決就是老師修持過的經驗都瞭解了,這個功夫把握住了,再拿這個身心來試驗,就是佛道兩家的功夫就是這樣,不要拿到一個方法拿著雞毛當 令箭,好像就可以成仙成佛了,這個問題是很大的。
那麼現在我們回復到本經,《楞嚴經》上所講的,文殊菩薩做總結論,我現在給大家介紹有關於 味性,用舌的味覺修道的世界上有很多的方法。那麼我們站在人類文化的立場來講,可見我們人類很會想花樣,想什麼花樣?人總在想盡辦法把這個生命怎麼活著, 結果想了半天呢?猴子偷苞谷,最後還是要空手走路。那麼宗教家就說你不要怕死,死了到我天堂來,或者你不要怕死,我那裡有個好招待所,比天堂高明,叫什麼 世界什麼世界的。所以每人開個觀光旅館,那麼問題都是要解決生命的問題。這裡所談的味性這個二十五圓通的,我們報告一部分,因為現在從現象所瞭解的給大家 講,有些社會上沒有發生現象,我一下也想不起來了,就叫大家小心注意,不能盲目的信迷信去亂說。那對自己過不去,划不來的。
「觸以所觸明 無所不明觸 合離性非定 雲何獲圓通」
色 聲香味觸,這是講六塵的修法,二十五圓通。觸就是身體感受,接觸外界的東西。譬如我們講練鼻觀,練氣功就是一種觸。那麼還有些道家的功夫後來演變成武術 的,譬如八段錦,易筋經,易筋經分好多種,都說是達摩傳授的,哪一種是真實的,各有各的理由。那麼有一種易筋經比較真實的,完全用觸覺來的,那修練起來很 麻煩的,可是比按摩對於身體的健康起了很好的功效,這是一種方法。那麼有許多做內外的功夫,用觸覺來的很多很多,用感覺,譬如說修陰陽之氣了等等,都是用 觸來的。
現在文殊菩薩的總評論,觸用感觸,身體的感觸來做功夫,想證得菩提,想成佛,他說這個有問題。
「觸以所觸明」,要對象,外界有相對,譬如我們做氣功必須要有空氣嘛,有相對的東西。
「無所不明觸」,假使沒有接觸一個對象,所觸的東西沒有,那就不叫做有感受了。無所就不明觸,沒有一個好的對象,那個觸的作用身觸這個作用就不容易達到明白的地方,不容易悟,所謂觸靠感覺來的。
「合 離性非定」,一個東西譬如我們手捏到東西,冷的熱的是觸,觸覺,那麼彼此互相合攏來才有觸的作用,分開了沒有觸的作用。「合離性非定」,它這個性能本身就 是個現象,不是本體。所謂菩提大道求到宇宙生命的本體那個叫道、叫菩提,現象就是作用,一合一離,這個不是道。認為這個就是修道,你基本就錯了。
「雲 何獲圓通」怎麼你能夠達到這個菩提大道這個路呢?況且色聲香味觸隨便走哪一個方法來修,往往人會被方法困住了,方法是個方便,達到那一個最高的形而上道的 一個工具,結果許多人拿著工具當成了究竟,就犯這個錯誤。所以文殊菩薩也並不是完全否定觸受的作用,不過說「雲何」,你看,怎麼樣能夠圓滿通達證得了菩提 呢?你說他不否定嗎?他的確也包含批駁之意,你說完全批駁否定啊,那麼以觸法而成道的也是有很多人。所以我們看文殊菩薩這個偈子,上面總綱他有句重要的 話,遲速不同倫,任何人學佛修道,成就得快、成就的慢各不同,根基不同因緣不同;順逆皆方便,正道乃至非正道都是一種修持的方便法門,不要被它所困。這是 講到觸法他的討論。
「法稱為內塵 憑塵必有所 能所非遍涉 雲何獲圓通」
什麼叫法?「法 稱」不要兩個字連在一起,法是一個名詞。我們說學法,現在中國人尤其學佛的人,跟哪個人學法學道變成一個專有名稱了。在佛學裡頭,講「法」字,什麼叫法? 這個代表了一切事、一切理,一切的道理,換句話代表一切現實的、抽像的;那麼再說代表了我們內在思想的、感覺的這一切等等,所謂我們思維的法則,思想就是 思維的法則,都屬於法。
法塵,法下面有個塵,紅塵的塵,法塵就代表我們思想所累積的,可以說同現在西醫學心理學所講,我們腦子思想有慣性習慣性,用慣了的喜歡用出來。譬如我們曉得在病理的心理的上,任何人有職業性的毛病。
我 也向諸位報告過譬如我有一個朋友,也可以說學生輩也是朋友輩。兩夫妻,太太是做教員,做了幾十年教書,先生是軍人帶兵的。兩夫妻經常鬧小意見,到我前面來 講啊。先生跟我講,哎呀,我那個太太,老師都是你做媒的。所以這個媒就是倒霉一輩子,媒就是霉。我說怎麼不好?哎呀,她教書教了一輩子,她看我就像學生一 樣,我一回家裡,「這樣不對,你懂不懂」,講話就問我「你懂不懂?」把我也當學生看。我說無所謂,你原諒她嘛。這個太太也來講:老師,我的先生真沒有辦 法,他帶兵帶慣了,回來呀,把我都當兵一樣,我有一點不對,「混蛋,你怎麼搞的」。她說完全是帶兵的姿勢。結果有一天兩人,我說你兩個誰都不要講誰了,都 是職業病。那個當老師當慣了,同我一樣,「你懂不懂」?隨便什麼懂不懂,看學生都是不懂的,她那個職業病,腦子嘴巴都用慣了的。你說她絕對有意啊?沒有意 的,等於罵人罵慣了,你這個混賬,那個混賬真是混賬的罵法,根本沒有心罵你的,混賬是代表了一切,好的壞的都叫混賬,它是個講慣了的職業病。
所以這個人性啊,思想所謂法塵,這個叫法塵,所以這個「法」字懂得,就是思維的法則,我們叫思想法則。
「法 稱」:這個「法」的名稱,包括為內塵,我們閉起眼睛我們腦子,乃至於睡眠會做夢,這個是法塵的作用,意識思維的習慣變成法塵,那麼現在邏輯哲學所慣用的名 稱啊,就是意識形成了某一個觀念,我們過去叫意識的觀念,現在就稍稍改一點名詞時髦一點叫意識形態,如果你落伍了就給它騙住了,這個很深的學問,意識形 態,我們當年學的只曉得觀念觀點,實際上都是騙子人的,觀念也好,觀點也好,意識形態也好,就是那個東西,思維的法則,在裡頭會想。用個新的名稱,用外文 翻過來新的名稱,就亂搞一頓,那麼這些人為什麼搞那麼多的花樣呢?也就是他法塵的累積,法塵的變化。
「法稱為內塵」。我們大家念佛打坐,閉 著眼睛好像在修行,最難去掉的就是這個法稱的內塵,思想停不住,清淨不了,求清淨而不可得,求空空不掉。所謂法,一切法。譬如學佛,學了以後,不學佛本來 蠻好,學了佛修行更困難,因為加上了許多佛學的觀念,然後嗯,這個恐怕是第六識吧?第七識吧?第八識吧?第七第八、七七八八的他看都沒有看到過,他亂講一 通,自己加上許多的觀念來了,懂了這個,「法稱」就變成「內塵」,很難清掃。
「憑塵必有所」,這個內塵就是說我們思想的習慣,還是靠一個東 西起作用的,有所起的作用。思想是一個作用是個現象,那個能思想的不在思想。我們現在人有思想呢?透過了所,所起作用什麼?腦神經,沒有腦神經啊,這個思 想的作用在這個肉體上的功能發不起來,至於說死亡以後腦神經壞了,這個思想法塵還存在不存在?存在,中陰身還存在,那個不同了,那是不靠這個機能,所靠的 不是這個。所以我們現在活著這個生命這個身體,這個法塵所起的作用「憑塵必有所」,必須有它所依傍的東西,靠生理機能,頭腦清醒,活著腦筋還在,至少腦子 裡腦細胞沒有完全死光,它還有一點點明明然的思想。
「能所非遍涉」,那個能思、能想、能知、能覺的,那個不屬於思想也不屬於知覺的上面,你 先找到了能,才慢慢可以懂得道。可是凡夫一般人,所謂凡夫我們也是口語話講慣了,名詞講慣了,佛經所講凡夫拿現在白話的名詞來講就是通常的一般人,平凡的 人,不是特殊的人。一般人能夠思想,假使找到了那個能夠思想的根源,不被思想的作用所牽涉的,已經很了不起。我們現在的思想是所思想,能思想的不屬於腦也 不屬於心,也不是唯物的,也不是唯心的,心物一元,即空即有,不過這個形而上的理論就不多講了,大概大家也知道。
那麼「能」跟「所」,「能 思想」跟「所思想」看起來很有關聯,實際它沒有關聯,為什麼道理?「非遍涉」,不是普遍互相有關係。因我們這個思想每一個思想每一個思維的東西,過了就沒 有了,這個思想的東西一過就沒有,所以如夢如幻。你說我雖然沒有了,我再想又來了,那是第二重不是原來那個思想,那麼第三次再想又出來了,那是第三重不是 原來的。那個能思想的「能」不屬於這個所思想,所思想是生滅心,有來有去,有生就有滅。
能思想的那個比較接近於不生不死。為什麼我那麼講呢?能思想還不是道的根本,能所雙亡,那個嘛接近於菩提道了,菩提大道。能思想和所思想的這個現象作用不是互相絕對的關聯性,所以像我們用思想來參究這個成道,要想證得圓通法門很難,要完全成佛大徹大悟它比較難。
那 麼我們檢討,用思想的方法,大部分譬如專門研究佛學的人,經典佛學的道理非常熟,認為把佛經搞懂,思想懂了,空就是空就是這個樣子,那是搞思想了,那佛學 變成普通的學術,所謂普通一種哲學,就是種思想上的作用,沒有求證的可能。那麼一般學佛求證的,譬如後代的禪宗留下來的清朝明朝以後一直到現在,學禪的人 要參話頭,乃至在日本更喜歡的參公案,老實講在玩弄思想,乃至所標榜的日本的曹洞宗,內照默默然,內照打坐靜坐在那裡默照,內照也是在搞思想,內照這些也 屬於法塵之一。因為我們總把眼睛閉起來似睡非睡那個當成清淨的境界,實際上《楞嚴經》的前面,佛講的很清楚,內守幽閒尤為法塵分別影事。我們大家許多念佛 也好、打坐也好,做功夫都犯了這個錯誤,都在那裡內守幽閒,閉著眼睛,守著裡面清清淨淨。你說他有沒有思想?裡面正在開立法院會議一樣,討論的一大堆,空 了沒有?淨了沒有?我氣脈動了沒有?又是光了,又是什麼了,把佛學的名詞記得的通通在那裡在轉,在開會議,都在法塵裡頭在滾。所以佛在第二卷講得很清楚, 一般人,他說現前縱得九次遞定,這個原文,我希望大家年輕背來的,我不曉得諸位原來聽的人在不在?好像中間換來換去,現在又不是原來聽的。現前縱得九次遞 定,佛說的你就是現在能夠得到四禪八定,一步一步都達到了,功夫做到了。所謂修定的功夫,現前縱得九次遞定,內守幽閒,尤是法塵分別影事,就是這個道理。
所 以我們有許多修持的方法,都屬於意識狀態自己在搞,所謂第六意識自己在造作,包括什麼呢?包括道家,也包括密宗,包括許多修各種的方法的東西,都靠這個法 塵在內塵裡頭在玩。所以以王陽明的觀點,當然王陽明的觀點不一定對,他最後他也學過佛也學過道,王陽明也得過定也發過眼通,發過神通。所以他在山上打坐的 時候,三天以後朋友來看他,他早知道了。所以到那個時候,他老遠下山,在山角下等朋友,他說你怎麼曉得我來啊?他說我在打坐中早看到了。後來他都把它丟掉 了,他認為這些搬弄精神而已,非道也,王陽明的氣派到底還是很不同,這些是搬弄精神而已,非道也,那是有它的道理的,這是講法塵方面。不過當然王陽明不算 到家的,這是我們所瞭解。現在這個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的修法,文殊菩薩都做了評論,至於哪一個是哪一個修法的主角,這本書下面我們過去也講過的,註解都有, 下面小字都有,我們不加以報告了,大家對一下就知道了。那麼下面說眼耳鼻舌身意了。
「見性雖洞然 明前不明後 四維虧一半 雲何獲圓通」
有 些人靠眼睛修道的,靠眼睛,練眼睛的,那很多了。我們先講它的原文,這個眼睛看見這個作用,這個眼睛作用是看見東西,我們眼睛看東西呀,看到前面「洞然」 空空洞洞看得很明白、很了然、很清楚。但是眼睛只看前面沒有辦法看後面,「明前不明後」。那麼四面八方,眼睛只看前方的四分之一項,我們眼睛只能看到這樣 子,這兩邊不轉過頭來看不見。所謂四維四方,一半,因此用眼觀看的功能來修證這個菩提道,圓滿通達證得菩提大徹大悟境界,「雲何獲圓通」,他說你參一參怎 麼可能?那麼我們講,檢討這個見性拿眼睛來修道的這個方法也很多,譬如修密宗的有修po ga,藏文的名稱看光;那麼還有些呢?道家的譬如說採取日精月華,修練日月的精華那都是靠眼睛,有許多;最基本普通人類裡頭玩的催眠術,那基本先練眼睛, 都要靠眼睛練的。所以這個並不是說這個功夫不好,順逆皆方便,這種功夫。但是靠眼睛修持見道證得菩提,那是有困難的。所以文殊菩薩也批駁了,雲何獲圓通? 怎麼樣才能證得圓通的法門?那麼跟著下來鼻息。
「鼻息出入通 現前無交氣 支離匪涉入 雲何獲圓通」
這 是講用鼻子做氣功的,由眼看,用鼻子做氣功的。做氣功的人,有許多修氣各種的方法,這個鼻子的呼吸啊,一進一出這個作用。所以我經常告訴一般同學們,一問 他你做什麼修行?我們許多人修所謂小止觀,坐起來數息。小止觀初步依賴這個鼻子呼吸,聽呼吸來修。所謂小止觀有六個步驟叫六妙門,第一個是數息,第二個隨 息。那麼先講這兩個,幾乎我問過所有修數息觀的人,搞了半天都在那裡數息,那麼數息方法很多了。一呼一吸他就數一,心裡記數,數二,再不然聽自己的呼吸, 但是沒有做到過,隨息的人我都很少見。那麼假使做到「靜」,成功了的更少,從來沒有看到過,隨時幾十年當中。那麼我問了半天你修什麼?修小止觀。做的什 麼?六妙門數息法。那麼坐在那裡數了多少呢?呼吸數了幾千下。我說你是學會計還是學統計呢?你數了一萬呼吸又有什麼用?充其量變成氣功。那你變成練氣功, 練氣功還比練這個好,一口氣進來可以很長保持,一出氣的時候渾身毛孔都在呼吸,你也做不到。那個順其自然在那數,數了半天,不要說不能得觀了,得止都做不 到,何況能夠得定呢?而且鼻子的呼吸它是生滅法,一進一出,它本身不是道啊!是利用這個呼吸的方法,先使你心靜下去,所以一數心靜了就馬上隨,隨就是心跟 氣兩個合一了,就是道家後來的名稱,心息相依,心跟呼吸兩個合一了,合成一個了,變成一個了,心和氣兩合成一樣了,中間沒有雜念。然後氣住脈停,念頭也輕 了,心也不動了,氣也不動了,這還是一半的工程,後面還有。結果大家數了半天沒有用,一個都不能成道,不要說不能成道,對身心都沒有利益。所以文殊菩薩在 這裡同樣的,也批評了,
「鼻息出入通」鼻子呼吸之氣一進一出,要知道這是生滅法,這同形而上道沒有關係,這個修持的一種方便,那麼在佛學裡叫加行法,加行,加工的,借用這個工具來達到某一個目的的,達到證道的目的,所以鼻息出入通。
「現 前無交氣」,就是我們呼吸一進一出兩個,進來的叫吸氣,吸進來是我們新的氣進來,吐出去舊的,所以道家練氣功叫吐納,吐納的意思就是吐故納新。把舊的髒的 東西吐出來,新鮮的空氣吸進來,吸進來在裡面自己身體內部吸收氧氣。頭腦缺少氧氣就昏睡,所以大家在那裡剛才空氣不流通,就打起哈欠來了,我在這裡一講就 瞌睡,空氣難過極了,不流通,要氧氣。所以圓通一點,那邊窗戶也應該開了,不然人的頭昏昏的,不清楚,會打哈欠。「現前無交氣」。就是我們呼吸一進一出不 可能停留在那裡,新陳代謝。
「支離匪涉入」,氣是生命活著四大裡頭屬於風大的作用,支離破碎,支離是形容破碎,它零零碎碎的,認為這個是道 你就錯了,你要修道借此啊,把身心鍛煉下去,剛才我們借用那一道詩,我自煉心還煉骨,那可以。借它在鍛煉身心,是一個工具,如果認為這個就是道,大錯而特 錯,已經打了零分了,這個答案就錯了。所以文殊菩薩也告訴我們,靠鼻觀呼吸來修道的,「支離」枝枝節節的,兩個不相干。我們呼吸跟念頭是兩回事,跟思想是 兩回事,「非涉入」它兩個彼此不關聯,他說依此來修道,想證果想證道悟到菩提大徹大悟,雲何獲圓通?他並沒有否定不對啊,就是提起你注意,打個問號,看你 用這個法門怎麼樣才能圓滿通達大徹大悟證得菩提。你怎麼做到?這是關於呼吸的。現在吃東西的。
「舌非入無端 因味生覺了 味亡了無有 雲何獲圓通」
那麼剛才我們也討論過,現在重複的說一下。有些人靠吃丹藥,靠各種舌根的修法,還有些特別的方法,因為一般人不大瞭解,不需要去講它了,講它了更麻煩。講它呀,本來大家心裡頭很乾淨,一講把你染污壞了,所以不必聽它了。主要他講的原理,味道這個味覺靠舌頭靠味覺來嘗到。
「舌 非入無端」舌頭的味道平常舌頭是沒有味,淡味。所以人生的滋味最好是淡,我們古人呢,拿這個道理變成人生的修養,一個人做人一輩子淡,能夠淡是人的本色, 能夠做到這樣就成功了。所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平淡。人生把自己做到平淡無奇,就是最大的成就了,所以人生最難得是平淡。因此講朋 友的交往,我們中國文化的教育,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這是關於中國文化的人與人之間修養。這是學問,很深的,換一個名稱就叫學問了。所以人際 關係,君子之交淡如水,這個中國人叫社會。所謂朋友之道就是社會,朋友這一倫五倫裡頭就是代表了社會,並不是說在五倫之外還要再加一倫叫社會倫,沒有這回 事,那就是根本不懂五倫,朋友這一倫包括了就是社會。人與人之間,人際之間,所以君子之交淡如水,永遠是平淡,從認識開始,從小孩子開始,一直到老了還是 這樣,不過分,那永遠是好。
所以孔子講歷史上一個人宴平仲,善於人際交往,久而敬之。孔子最佩服他,宴平仲就是宴子,宴嬰,歷史上有名,孔 子啊,老子啊,他是宴子,齊國的宰相,有名的矮子,小矮子,長不滿三尺,歷史上有名,不曉得比日本那個矮人還要矮,可是是一個名宰相,賢相。和孔子倆個是 好朋友,孔子很佩服它,所以宴平仲,善與人交,很善於跟人家做朋友,久而敬之,對朋友年齡越大,朋友往返越多呢,越對朋友恭敬,越講禮貌,越客氣,保持距 離以策安全,越好,就是敬。所以我們經常講夫婦之道相敬如賓,永遠同講戀愛那個時候,男的你看這些年青人等女朋友,電影院門口買一張票站一個鐘頭,氣得要 命,女朋友來了,一點都不生氣,「對不起啊,我有事。」「沒關係」。結了婚以後,那不揍死她才怪呢!假使永遠都像講戀愛那麼兩方面相處,當然也不能光要求 男同學啊,女同學也要注意自己啊,相敬如賓,敬,這個道理就是歸於平淡,平淡就是本分。淡與不淡是舌頭的味道,本味,世界上的本味就是淡。
講 到這裡,又想起一件,道家有個修法,專門吃淡齋。在台灣有沒有人試過不清楚,我最近幾十年很少聽到,在我們當年很多。有些人,這位修道的,吃淡齋,怎麼 講?也不吃鹽也不吃糖,什麼味?飯就是白水飯,菜就是白水菜,什麼都不放,這個也叫持齋的人。當年我們沒有注意,也有覺的道貌岸然哪,也有老太太,噢,這 是有道之士,她是吃淡齋的呀!我們聽到,好像小的時候肅然起敬,也搞不清楚,後來才懂。現在假使我知道有人,就要研究研究了,是不是會腸胃秘結?大便秘 結?因為裡面油都沒有,脂肪都沒有,很困難,是不是其他方面有什麼問題?要藥物來補充的?那古人我們那個小的時候,吃淡齋的碰到,還蠻多,現在很少見了, 這一門教。有些聽了不要去試驗,千萬不要試驗。所以有許多故事啊,中國文化老的一輩子人不敢跟你們年青人講,講了以後你們就去摸,摸了以後又去創一教,等 一下又變成什麼道,又報紙上當祖師去了,很可怕,現在人。
所以這個舌根的味道,舌入,他說舌根吃這些進來,舌頭「非入」不靠東西進來,「無端」那沒有理由,無端就是沒有頭緒的,講不出來,那麼舌頭本來味道是淡的。「因味生覺了」,舌頭來是淡的,舌頭的本味一天到晚是淡然無味。
假 使我們早上起來舌頭覺得發苦,就是發炎了。或者胃有炎,消化不良啊,或者嘴裡每個人早上起來都有股怪味的,都是有問題,不是腸胃就是肝臟。如果一個人早晨 自己起來,嘴巴張開自己聞自己,至少吐一滴口水在手心自己聞一下看,哎喲,人有什麼可愛?自己聞自己臭得要命,那個味道真是難聞,可是它是美容品啊。小姐 們聽著啊,不要擦什麼珍珠粉啊,每天早晨起來,最臭的第一口的口水吐在手心,然後把它擦燙在臉上一擦,保你是美容品,一百天擦下來返老還童,比珍珠粉還厲 害,真的呀,絕不騙你,這也是一法,我講《楞嚴經》隨便楞出來了。如果我要傳道,你沒有交一萬塊,我不會傳給你的,不要輕易看了,那是真的呀,這也是道家 的人傳的。的確有作用,的確有作用的。所以擦臉並不是空的擦擦,一定要那個早晨的,那麼古人怎麼辦呢?所以說古人有許多女的修道,五六十歲的老太太看起只 二三十歲的人,她有方法,這也是道家的。小姐們注意啊,都欠我一萬塊錢,七顆黃豆含在嘴裡,不過很難辦了,含著來睡覺,睡醒了,早晨那個豆啊在嘴裡有,胃 裡頭,在腸胃內部就有熱氣,它自然融化,然後一咬就變成豆漿了,自己做的豆漿。可是那個豆漿加上自己腸胃內在的臭味和豆漿的臭味混合啊,自己吐出來味道之 難聞啊!你反正練個氣功,不問不聞。這個搓燙擦臉,搓燙臉上整個要發電使它,先要從中間擦起,這樣擦出來,打坐以後這樣擦法,一直到耳朵,你修上一百天, 保你面如冠玉,古文的形容,你的臉色像一塊玉一樣光潤,這也是道家一法啊!法門多得很,為什麼帶出來?好像是笑話一樣,我剛才故意跟大家開玩笑說是傳道。
因 為我當時聽來是一個老太太,是有道之士,我還特別去拜她,傳了很多法門。這個老太太據當時人告訴我說是貴州人,說她是個劍仙,不過我還沒有看到放出白光一 道飛劍來。可是不管,我那個時候求道啊,何必考察?只要人家說她有道啊,我就跪下來磕頭就是。學完了,真的假的再說,自己的心裡這叫「和尚不吃葷,肚子裡 有數(素)」的,一定何必要先弄清楚呢?學會了自己研究對與不對,這是學佛的精神,釋迦牟尼佛就是這個樣學的,知非即捨,捨掉,不對,不要就是,不練就 是,所以知道的很多。那麼她的確,人家說她那個時候,現在想想還年輕啊,那個這個我們一聽,這個老太太六十幾,在我們看到好大的年紀呀,怎麼看起就是三十 歲的樣子,那個臉型這個皮膚亮,就是這樣,那是我親眼看到,的確如此。那麼這個法門是她同我講的,她同我講了以後,我自己翻道書,古書上藥書上也看到。中 國人所謂修道的人學佛的人有一句話,得訣歸來好看書,有了老師傳授以後,回來書就看懂了,不然看書馬馬虎虎就過去了,過去也看過,看過不留意它,所以修道 的人有一句名言,得訣歸來好看書,才看懂了道書,才看懂了佛經,聽懂她講了才懂,這個經驗如此。
所以現在我們為了舌頭啊,用舌頭講話又說舌 頭,這是很殘忍。「因味生覺了」,這個舌頭的作用,因為有味道才有感受出來。「味亡了無有」,味道沒有了,舌頭本身是淡味,什麼都沒有。文殊菩薩說,客氣 一點:「請問」,不客氣一點:「試問」,試問你們請問你們,在淡中間怎麼樣悟道?雲何獲圓通?雲何不是否定的話,不是批駁了說不對喲,也並沒有說對喲,這 兩個字是用詞妙,妙到極點了。所以要你去參,在這個中間怎麼樣能夠圓滿通達?證得菩提。好,現在身體的修。
「身與所觸同 各非圓覺觀 涯量不冥會 雲何獲圓通」
身 體的修法很多了,身上修氣脈的呀等等。他說依賴身體的修,譬如我們現在大家修行,最喜歡談修氣修脈,把修氣脈當成道。氣脈是加行的方法,使身心健康了,你 好參究菩提大道,證得菩提,怎麼去開悟?怎麼自己悟道!氣脈本身是一種工具,順逆皆方便。而且氣脈靠四大來的、靠色身來的,沒有四大所組合的身體哪裡談得 到氣脈?所以有這個身體就有感覺,有了身體才有感覺的作用。
「身與所觸同」所感觸的相同,觸就是碰到,就是感覺。
「各非圓覺 觀」,他說身體啊同感覺,同上面講的感覺的作用一樣,感覺的作用靠身體來的,靠神經的反應來的。換句話身體就是肌肉神經細胞這些組織攏來,因為是細胞組織 攏、有神經就有反應,反應的作用就是觸,就是我們普通講感覺。身就是身體,就是細胞、神經、骨頭這些等等組合攏來。所以身體和覺受兩個同樣道理,相同, 「各非圓覺觀」,身體也好,感覺也好,它不能夠圓滿觀察一切,它的功能有限度,身體的功能。
「涯量」,涯就是邊際,所以我們中文喜歡用天 涯,就是天的那一邊,涯就是邊際。這個量就是一尺兩尺,一丈十丈八丈這是量,身體乃至於同感覺的作用它是有限度,不是無量無邊的,這是有量有邊的。「不冥 會」,而且感覺跟身體。譬如說我現在不曉得外面氣候究竟是冷還是熱,我只曉得這裡的氣候,因為我坐在這裡,沒有接觸外面的空氣。假使我到了外面去我才接觸 到外面,喲,外面比裡面涼得多了,所以它這個感覺和身體各有各的邊際的作用,不能冥會。它要試試接觸才知道。不能在「理想」的境界體會{註:南老師所講 「理想」的意思應該就是「想那個理」},冥會:閉著眼睛瞎想一頓就可以體會得到,那不行的,那要實際的。所以拿身體來修持,要想證得菩提,雲何獲圓通。他 說怎麼樣能夠圓滿通達證得菩提呢?那麼我們今天剛好講到這裡,眼耳鼻舌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