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汝今離暗離明,無有見體」。簡單的再做一個分析歸納的,譬如我們眼睛離了外界的明、暗---正反的兩面,「無有見體」還看個什麼?我們眼睛看到謂之明,見不見閉起來謂之暗。見明見暗,離開明暗兩面沒有別的所見東西了。
「離動離靜,元無聽質」,我們耳朵在聽的時候,有聲音是動相,上面佛分析過,我們不聽聲音,聽到沒有聲音,沒有聲音也是一種現象,這是叫靜相。離開了動、靜兩種相,「元無聽質」實際上沒有一個所聽的實質在什麼地方。
「無通無塞,嗅性不生」。鼻子的話,就是鼻子通氣,感覺靈敏,一個人鼻子閉塞了沒有感覺。離開了通與閉塞以外,鼻子能夠嗅聞一切味道的這個所有的作用就不生起了。
「非變非恬,嘗無所出」。舌頭,一個是淡味、沒有味,一個是所有的味,甜鹹苦辣酸都是變味,離開了淡味同變味以外,舌頭嘗一個什麼東西?沒有所嘗的。
「不離不合,覺觸本無」。 身體來講,合攏來接觸到有個感覺,離開身體這個感受就無所謂覺,有感覺什麼。所以離合兩種分開了,身體本來無所謂感覺。不過這個要注意喲,我們覺得身體內 部這裡舒服、肚子痛不痛、胸部難過不難過也是離合,必須要有一個境界來相對的,不是只講外表,內部還是一樣。所以不離不合,假使一個中性的就是一個靜態 了,所謂感覺的接觸這個作用本來就是空了。那麼再歸納這個意識思想,
「無滅無生,了知安寄」。我們現在 的思想都有生滅,一個思想起來或者感情思想,一個觀念就過去了就沒有了,生滅。離開了生滅,所謂思想了知性,沒有什麼東西,就是個本來清淨的。佛對於上面 自己所講的,再做個簡單的分析。現在告訴我們,譬如我們舉一個例子,念佛南無阿彌陀佛,這是口念,如果老實念南無阿彌陀佛,一直念,等於一門深入的話,這 個時候眼睛不管外面,耳朵也不聽外面,只反轉來聽自己這個聲音,心裡也要不做其它的想,光一心念佛,乃至嘴不念,心理念,意識念,這是用意根來修的,我們 念佛是心意在念。譬如說做各種觀想也是用意根來修的,普通一般的修法多半用意根來修,尤其用到意的方面特別多。所以說有些人念佛用觀世音菩薩的法門,觀音 法門大部分還是在意根上修,這個詳細的討論下面有方法。現在佛告訴我們就是一門深入,我們的六根分析完了,你要求證自性的本體,譬如說念佛,我們唸一聲佛 號,不一定出聲心裡頭在念,六根回轉來集中這一念。下面就是修行的方法,在集中念佛這一念或者你聽自己的呼吸也可以,各種都可以,那麼什麼叫一門深入呢?
「汝但不循動靜、合離、恬變、通塞、生滅、明暗」, 也不跟眼睛的境相在跑,也不跟耳朵在跑,一念專一。譬如說我們分析動靜,大家都在那裡念佛打坐,哎喲,聽到自己有聲音或者別人敲木魚,覺得在念佛,不敲木 魚就看看他,那是木魚在念佛你不在念,心跟著外面的境界在跑了,動靜在跑了。合離:或者我坐在這裡念佛,感覺到身體上這個感覺,跟著觸覺在跑。恬變:我念 佛越念口水越甜,甘露灌頂,那你是玩舌頭了。通塞:念佛配合呼吸呀,我在練氣功啊,一口氣念多少,一千聲啊,幾百聲啊,就是搞這個了。生滅:念佛是生滅心 在念啊,南無阿彌陀佛,六個生滅,南字念完了沒有了,「無」,又是一個字,「阿」又是一個字,都是生滅心。真正的佛,念佛阿彌陀佛是無量壽光在哪裡要找清 楚。但是雖然你在念佛,生滅心在念,意識在念。你注意的不是回轉來聽這一個念佛的這一句佛號的那個根根,在這一聲佛還沒有念出來以前在哪裡?念完了,阿彌 陀佛過了,這個已經過去的,下一句還沒有起來,這個時候注意一下。很容易找到自己自心的淨土的境界,心淨則國土淨。心淨自己的國土就淨,那個境界。注意 啊,這一句佛號念完了,阿彌陀佛過去了,下一句還沒有念,也沒有其他亂想,這一點把握一下,那個不跟著生滅。明暗是眼睛的問題,我們也不看外境界,他說六 根六塵相對內外境界這十二種都把它放下。
「如是十二諸有為相」。六根相對六塵十二根塵內外所產生的各種現象,現象就是相。一切現象都是有為法。
「隨拔一根,脫黏內伏。伏歸元真。發本明耀。耀性發明。諸餘五黏。應拔圓脫。不由前塵所起知見」。 這個就是求證的功夫境界了,隨便你念佛也好,參禪也好,學密宗也好,止觀也好,各種方法,佛都告訴你了。你要專一,一門深入。他說只要把外緣一切斷,隨拔 一根,你念佛也好,用眼睛看光也好,耳朵聽聲音也好,只要一門深入,一個根塵,所謂「粘住」自性妄想粘住把它解脫了,分開了。「拔」字你注意喲,只要拔掉 了一根,念佛用意根來念,念到最後佛號也沒有了,妄想也沒有了,我也沒有了,這一念空就停,阿彌陀佛這一聲過去了,後面這一聲阿彌陀佛沒有起來,當體並不 是糊塗啊,很清淨啊,身心感覺都沒有了,妄想都清淨了,這是意根比較拔掉了。隨拔一根,比較性的啊。「脫粘內伏」,脫開了那個粘,同妄想粘住的那個作用, 這時候啊,這一切妄想我們叫它空了,普通。伏下去了,像一杯水一樣在那裡那個渣子就沉下去。佛講得很明顯了,
「脫黏內伏」你乃至修道也好, 各種功夫,要做到這樣才算是第一步入門。「脫黏內伏」內;不是身體以內。這個內你覺得是身體以內,那還是不離「觸」,色聲香味觸這個作用。這個時候身體也 沒有內外,無內外之內,「脫黏內伏」,伏下去了。這是剛剛入門啊,修道學佛修到這一步啊,那麼這個時候可以勉勉強強叫做得定了,心定了,寧靜了,所以真正 的得止,妄念止,那麼經典就是奢摩他,這個止,止下去了。那麼止久了呢?下面第二段:「伏歸元真,發本明耀」這個境界定久了以後,不是說大家許多人用功念 佛偶然也有啊,一下好像佛也念不上了,心裡妄念都沒有了,或者看經呀我沒有了。然後說老師啊,我嚇死了。我說怎麼了?唸經念到我自己找不到我。我說那不是 空了嗎?你不是天天求空嗎?真的空了又說嚇死了,那就不空了。那就嚇出一個有來了,也不錯啊。所以人就是這樣,真到空了那個定住,慢慢定久了。
「伏 歸元真」,妄想煩惱妄念伏下去。久而久之,這個久而久之不曉得多久啊,譬如有些人這一步功夫偶然做到空了也是有的,那不是你功夫做到,我常說那是瞎貓撞到 死老鼠啊,那並不是你抓住、功夫做到了,偶然一個情形碰到了。譬如人有時候受了一個東西的驚嚇一怕,「啊」這一下,那個意識妄念也是空當露出來的,不過你 不曉得保持,你倒真給它嚇昏了變神經了。喜怒哀樂過後都有這個空當呈現的,這個空的相都會呈現,隨時隨地有,疲勞過後也有,興奮過後也有,一切喜怒哀樂, 大哭一場過後也有,大笑一下也有,不過不要笑死了,笑斷氣了,那也來不及了。這個樣子,慢慢把握到這一段空靈,慢慢使它伏歸元真,
「發本明 耀」,自性的光明出現了,所以明心見性,可以明心了。「伏歸元真」,慢慢澄清澄清,澄清到回到那個本來的境界上,那麼自性的光明發露、開發了,本來有的。 所以發出來本來的光明,不是有相啊,不是有相像電燈一樣、太陽一樣,我也看到光了,你看到神經了,那個也不是,那是生理上四大的變化。自性光明即非太陽, 也非月亮、也非星星,也非電光,你到那個時候,只能告訴你,到那個時候你就知道,「發本明耀」這是第二步。
「耀性發明,諸餘五黏,應拔圓 脫」,等到自性恢復那個本來,開發了本有的光明,然後你也不要管它,本有光明也沒什麼稀奇嘛,即使光明來照見整個的宇宙法界,天地都看得清清楚楚,也沒有 什麼稀奇嘛,這是我們本性自有的功能。那麼你再久下去定靜下去,由自性的光明中間再擴大,用現代話講再澄清,不在身心內外。「耀性發明」,所謂見性了,那 麼「其餘五黏」整個的根塵,這個身體同我沒有關係,身體的生命功能也擴大了,這個肉眼變成天眼了,這個肉耳朵變成天耳了,等於變成雷達了,乃至外太空的聲 音都聽得見了,都收得到。「其餘五黏」我們念佛是用意根念,其餘的眼耳鼻舌身「應撥圓脫」都空掉了、解脫了,不受這個身體的牽扯了。所以禪宗所講悟,必須 到達這個境界,沒有這個境界說看到青的是山,綠的是水,青蛙跳井撲通開悟了,「撲通」那是不懂,沒有用,那不是的。偶然懂了,那不叫悟,開玩笑,必須要到 達這個境界。「其餘五粘,應撥圓脫」整個身心空了,離開了,圓滿光明得了解脫了。那麼這個時候,那麼你說我們這個肉眼眼睛啊身體都用不著了?這個肉體是五 濁之身,命濁、煩惱濁,很髒的,沒有什麼了不起。不過到那個時候,你也不要看它很髒,連這個身體生命整個的每一個細胞立刻也轉變了,此所謂頓悟,跟著身心 兩方面都轉變了。那麼轉變了你不用這個肉眼能夠看東西。
「不由前塵所起知見」,這所謂般若境界,智慧來了。「不由前塵」不需要像我們現在要 這個肉眼看這個書,要這個耳朵聽這個聲音。那個時候到那個境界裡頭,這些同我們沒關係了,不需要利用媽媽生的耳朵、眼睛啊,不需要這些。也不需要外面的境 界,沒有亮光的地方照樣亮,看太陽光也不過是蠟燭光一樣,很暗淡,跟自性光明比起來,太陽光都無力之感。那麼腳踏到地下,踏到棉花一樣,沒有地下之感,人 都在虛空中行一樣,所以「不由前塵所起知見」,那麼這個時候你的智慧開發了,所知道的,所看見的,所理解的道理,並不是靠現在的頭腦、知識想像出來的,所 以「不由前塵所起知見」。三步道都講了,三個階段,到這個境界。
「明不循根,寄根明發」。你說那就叫成 佛啊,那還早呢,初初見性,返回你的本來,找到自己的本來面目。那麼你離開這個境界還是怎麼一個人?還是個普通人,饑來吃飯,餓了吃飯,累了就睡覺。黃檗 禪師答覆別人問,大悟的人如何呢?「不異舊時人」,還是這麼一個人,「只異舊時行履處」。只是同以前做個普通人的時候有不同,所以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到 這個境界。那麼何以不異舊時人,只異舊時行履處呢?那麼這個時候也還是個普通人啊,眼睛還是照樣看,耳朵還是照樣聽,可是「明不循根,寄根明發。由是六根 互相為用」這個時候真正不是理解、不是理論、不是思想,修證的功夫到達了這一步,這三個階段到達了,明不循根,看起還是個普通人,但是他自性光明所發的同 原來的普通人不一樣了。等於佛經上說有個梵志出家,梵志就是原來是外道婆羅門教的大師稱為梵。梵志出家六十年後,得道了回到家鄉,那些人就講,呀,這不是 當年的某人嘛,叫他的名字。梵志講兩句話「雖猶昔人,已非昔人」,雖然像當年那個人,現在同以前不同了,不是那個人了,名字還是一樣,不是他了。其實我們 老了回家也一樣,年輕出門,雖然像從前的人,到底不是從前這個人。「明不循根」等於這個道理,雖然還是過去這個肉體,這個眼睛、還是這個耳朵,可是它的作 用不同了,自性光明起的作用,不一定是靠這個眼睛不一定是靠這個耳朵了。所以我常常給你們青年同學講個笑話,我說你們要練習啊,像我這個眼睛很對得起我 啊,用了幾十年,到現在晝夜在用它,看書等,我說我常常在夜裡燈關了,夜裡想起一件事要給你們留個條子,就懶得開燈,抓一張條子,沒有亮光就寫字啊。第一 我要試試萬一老了沒的眼睛瞎了以後照寫不誤啊,還一筆筆搞清楚不?第二看寫得還規矩不?第二天看看還很好、很規矩。所以有時候看書啊,就不想用眼睛看了, 眼睛太累了,書放在這裡,眼睛啊也會看得見,你要證明自己。「明不循根」不用眼睛不要,這個肉眼也看得見這個書。試試看,不要亂搞,搞出神經我不負責啊。 「寄根明發」到這個時候啊,六根啊並不一定靠這個官能來用。不過呢,不要裝妖做怪,真正你到這一步功夫的人,不會去玩那些神通了,裝成妖怪的樣子,你有神 通你有鬼通啊,不要通。現在大家通得很呢,又沒有大便秘結,哪個不通啊?不要玩那一套,做一個平凡的人,可是自有不同。「明不循根」一切應用不靠這個生理 的官能,但是你還是靠這個嘴巴說話呀,還是靠這個耳朵聽聲音啊,那是「寄根明發」,借用啊,借用一下,用過了就丟了。那麼到達這個境界呢?這叫神通了,差 不多了。
「由是六根互相為用」。耳朵可以當眼睛看,鼻子可以當耳朵用,那舌頭也可以當眼睛看啊。所以你 看我們廟子上塑的觀世音菩薩是千手千眼。手代表方法、手段,眼代表智慧。一隻手心一個眼睛,換句話這個眼睛裡頭又可以出一個手,這個手裡頭又是眼睛,千手 千眼,渾身都是手眼,不一定靠這個官能,足底心也可以看東西呀。「由是」超過這個功夫到這個階段,「六根互相為用」,眼睛壞了不要緊,耳朵還可以看東西, 耳朵聽不見沒關係,拿指頭來聽吧。呵這很好玩,但是不要聽到,嗯,這就是佛法,這是《楞嚴經》,我將來一定要修到這樣,你神經了。下面叫你理上見到,這些 事相我們普通一個名稱叫事相,事:就是代表功夫,求證到這個境界這個現象。事相不算什麼,不過呢,我們這位老師大老師本師釋迦牟尼佛在這個地方老老實實告 訴我們這一步功夫的事相,你真是做到,不管你念佛也好,修止觀也好,參禪也好,修密宗也好,呆定的,隨便你修什麼法門,這個原則是一樣的,不能到達這裡不 算,那只能算是大蒜,到達這裡是真算,佛法這是個大原則,但是你聽了以後不要執著事相。佛一再告訴我們自性的功能,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循業發現,自然有 這個功能,一切眾生本來有這個功能,不稀奇。大家現在之所以沒有發起,被妄念、業力遮蓋了,五濁遮蓋了。五濁還記得吧?見濁:觀念髒。劫濁,煩惱濁,命 濁,眾生濁。自己被遮蓋了,被這個煩惱,所以五濁惡世要特別注意喲,我們本身就五濁。這個五濁澄清了,翻過來就是五種神通、五種智慧,要瞭解,濁的反面就 是清淨。那麼佛又再說,下面提出來關於這一段事相修證的功夫講得很清楚。佛說阿難,現在講一個普通的證明。
「阿難。汝豈不知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 現場有個證明,佛的弟子阿那律陀,眼睛瞎了,有天眼通第一。他眼睛真瞎了,可是在佛的弟子裡天眼第一喲,三千大千世界看得很清楚啊。可是你注意喲,戒律上 也記載,阿那律陀眼睛瞎了,有一天衣服破了,自己想縫衣服,眼睛瞎了,自己還會縫衣服,不過嘛,沒有這個肉眼穿那個針線哪,穿不過去。雖然有天眼,這個人 世間的事還要人世間的工具做。他就坐在那裡叫,哪一位師兄弟幫一個忙,幫我穿一個針線?沒有人,大家都在打坐。等於坐得好好的,都馬上快要成道了,快要脫 黏內伏了,誰還管你?這時佛聽見了,釋迦牟尼佛自己下坐把他這個針拿過來,線穿好放在他手裡。因為佛沒有說話,阿那律陀就問是哪一位師兄啊?佛說是我啊。 他說你老人家怎麼來給我穿針啊?他說應該的呀,我在修我的功德啊,做我的功德呀。他說成佛了還要修功德?十方三世諸佛培養福德之心永無窮盡,你也不要感謝 我,我要感謝你,你有這個機會讓我做一個功德的事,這就是佛。由此要知道,一個人地位最崇高,做個領導人更要謙虛,不要認為自己了不起,你認為自己了不起 就起不了了,你看佛的謙虛。那麼佛上坐以後就罵這一批弟子們,光曉得自私自利,現在就是這一剎那成佛了,由於眾生有災難、有痛苦為什麼不下來幫忙?這就是 學佛。講到阿那律陀這個故事,順便提到。所以佛告訴阿難,他雖然肉眼眼睛瞎了,可是他有天眼哪,無目而視,三千大千世界的事情看得很清楚。
「跋難陀龍,無耳而聽」。 這是個龍神,相傳龍是沒有耳朵,其實也有點耳朵,不用耳朵聽覺的。譬如我們看蝙蝠,這個蝙蝠夜裡在飛翔,蝙蝠並沒有眼睛啊,你看到兩個眼睛多大,蝙蝠沒有 眼睛啊,蝙蝠是這樣飛翔靠感覺的,那個靈敏得很。它不需要眼睛啊,這個感覺也等於看見東西一樣的作用啊。所以蝙蝠的大便是夜明沙,吃了對眼睛好,有亮光, 可是蝙蝠自己沒有眼睛啊。他的大便我們吃了會對眼睛好,這就很奇怪了,可是確有這個作用。所以「跋難陀龍無耳而聽」它沒有耳朵啊,他的聽覺比什麼都厲害, 龍神。
「殑伽神女,非鼻聞香」。河神,恆河裡頭女神,沒有鼻子,她不需要我們這樣的鼻子,她聞香的能力更強。
「驕梵缽提,異舌知味」。 這也是佛的弟子,叫做牛食比丘。佛的弟子出家了,怎麼叫牛食啊?有哮喘病,而且胃病,吃了東西嘔吐所以叫牛食,平常有個哮喘病。可是他是大阿羅漢啊,佛的 大弟子。為什麼得這個病?有果報,因為他多生多世都當皇帝當慣了的,罵人罵慣了的,罵人罵多了,所以有這個毛病。他有神通,他要過河的時候也懶得坐船,沒 有橋啊,懶得向兩頭走,他就把手頭一指,「丫頭,把水分開,我要過去,他媽的。」就這樣。他是龍神啊,他的威力太大,龍神祇好把水分開。那個龍神啊就過 來,一個女龍神向佛告狀,她說你看啊,他是個大阿羅漢,口出惡言。以戒律講口過,這個是惡語,造口業。佛說他罵你了?「是啊,他罵我好難聽啊,然後硬要逼 我把這個河流切斷給他過來。」佛說「他真的罵你?」,她說對啊,佛就把他叫來。「你為什麼罵她?」「他媽的,我沒有罵她,怎麼罵她呢?」佛就笑了,那個龍 女講「你看當你老人家面他就罵我」佛說:「你以為他罵你啊?他多生累世做帝王,在上面的罵人罵慣了,他這個罵人啊還當成獎勵呢。」所以他沒有覺得,他媽 的,我沒有罵你啊,我怎麼叫我罵你呢?他已經罵了好幾句了,這叫余習未斷,習氣業力的根根斷不了。所以我常常說有些朋友啊,剛剛做女性的現在來做男人,他 有時候那個女性的姿態忘不掉,有些女同學們啊,剛剛男生投胎轉來的,一講話就這樣都來了,很多動作看到蠻好玩的,這就是多生累世余習未斷。所以牛食比丘他 的果報喜歡罵人喜歡惡口,所以佛不准他住在人世間,經常叫他升天去住,不要住在這裡,免得人家看到誹謗,你得了道了,哮喘病都醫不好,很難過。其實他是受 的業果報應。但是因為他有這個病啊,所以他吃東西,「異舌知味」他並不靠這個舌頭。等於牛一樣有四個胃,消化力還特別強呢,雖然你看他病兮兮的哮喘病,他 並不是真的胃病。所以有許多人的病啊,叫做業報的病沒有辦法醫的,只好受這個報。所以病是業力所生,生老病死皆是業,業由心所造,都是一切唯心所造,所以 多回轉來修心,修行,改過,你病也會好的。就是這個道理,業報之身。那麼佛講到「驕梵缽提,異舌知味」,他並不要這個舌頭。
「舜若多神,無身覺觸」。 舜若多是翻音,梵文,是虛空神。「舜若多神,無身覺觸」,虛空神我們看不到它身體,他沒有身體,有時候我們在他肚子裡撞過來撞過去都有。所以你說鬼,真正 的鬼在哪裡?到處都是。我們在街上走路,有時候鬼在我們身上撞過去了,我們也在它肚子裡穿過去,這兩個不同的電感,沒有關係。六道天人鬼神都在這個世間, 而且鬼不是冷清的地方多啊,越是熱鬧的地方越多。各管各的,算不定我們還坐在他身上,他也坐在我們腿上,彼此都在研究《楞嚴經》,沒有關係、不相干。所以 「舜若多神」虛空神「無身覺觸」,但是他有感受,同我們一樣。這講六根,六個人,佛叫阿難「在會」現在都在場,他說你看。這就是說明,我們不要認為這個嘴 巴、這個舌頭、這個眼睛、這個耳朵人非靠這個不可。自性的功能不一定靠這個肉體起作用,所以大家拚命抓到這個肉體在修行,那不曉得在搞些什麼?那叫坐肉丸 子啊。然後在身體上還搞氣脈,有色身、有肉體、有神經才有氣脈的感受嘛,那麼除了氣脈以外,氣脈也不是明心,也不是見性,是心性所發的功能一種現象,要把 這個道理搞清楚,並不是說氣脈不對,也對,你知道這個理借用一下,只可以借用,不可以久住,久住呢?你被它困住了就不得解脫了。譬如我們念佛,念南無阿彌 陀佛,靠佛的力量幫忙一下,等過了河,對不起,你老人家回西方,我還是在這裡,那就是借用一下。現在告訴阿難,你看這個生命的功能並不是這個東西最貴重 的。換一句話我們這個生命的功能,一切眾生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塵。
「如來光中,映令暫現。既為風質其體元無」。 舜若多神虛空神,這個神沒的身體。但是,如來光中(不是佛啊,如來是如來藏性,也是一切眾生他自己的本性,自性的光明中。)「映令暫現」虛空神有時候它還 現出來一個身體給你們看看,是個影像。假定你們走路走山路、走夜路、高山上偶然看到一個影像,好像有一下過去了,也不要害怕,沒有什麼。「映令」:因為他 同我們光光相互,映令暫現。好像一個影像過去了,哎呀,鬼呀,有時候神和鬼倆個分不開呀,真的天神站在你前面你嚇死了,決不是我們這個面孔啊。我們把自己 這個面孔看得很漂亮,他們看我們很醜啊,各看各的啊。所以人家算不定來又黑又牙齒拉下來,你看看這個牙齒如果這麼長出來,這也蠻好看啊,另著一個眼光想 想,你說你這兩顆牙齒那麼長好美啊,那個神就很高興了,總算你還認得他,這是真的。我有個老鄉,每一次夜裡睡覺他不是做夢啊,看到一個穿白衣服的在他床前 面一站,幾秒種,第二天他就去買獎券一定中,只要他出現了一定中,中了好多次,還中了很多錢。後來他把這個事情啊,這是我們一個同鄉,就在台灣,他後來把 這個事情啊,那個時候獎券第一獎二十萬,他中了二、三次。他到高雄去啊,做一個大生意,他把這個秘密跟一個好朋友講。那個朋友說我跟你倆個一起睡。他沒有 辦法,一起睡啊,有一天,那個朋友也看見那個白衣服的,他嚇死了,趕快翻個身,屁股對著他了,嚇著了,那個白衣服的永遠不來了。所以結果他中了三次二十 萬,六十萬做一個大生意,不到半年,白衣服的不來也垮掉了,垮的光光的,最後生病住醫院還沒有錢。所以呀,天人之事很難講,你不要以為天人像是畫上的比我 們還美,那是中國人的想像,都畫我們的面孔啊,外太空的人、外星球的人不一定我們這樣子啊,算不定六隻腳六隻手那麼爬過來,你不是嚇死了?所以他說虛空神 沒有身體,有這個形象,「如來光中,映令暫現。」「即為風質」也並不是風一樣過來的,虛空的神,「其體元無」,本來是空嘛,所以也沒有一個氣體,這是講身 體方面。關於虛空神這個身體,佛在這裡特別多說了幾句,注意吧,注意到沒有?他特別慈悲,佛的慈悲。真的得道了,功夫做到了,最後這個身體就那麼化開了, 就可以化開。當然古今以來這樣成就的人不多,也許成就了我們就看不見,他躲開了。這個肉身就那麼化開了,就是空了,要空了就空了,你也看不見的。所以彈指 之間,他要走的時候指頭一彈「再見」,就沒有,看不見了,這個身體。但是也就是道家有兩句話可以形容,說修道最後成功了的人,所以中國講神仙的道理,「散 而為氣」,看不見了,氣(無字下面四點的QI)。「聚而成形」他要給你看見現一下一個影像給你看一下,就是這樣。所以這一段我們注意啊,佛講到眼耳鼻舌 身,舜若多神,無身覺觸,他老人家特別慈悲,多說了好幾句,我們所以讀佛經讀這些要注意,甚至一個字,微言大義,小小一個字,他特別慈悲,點在那個地方。 那麼意根,現在講到思想。
「諸滅盡定得寂聲聞。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瞭知不因心念」。也漏 的消息很清楚了,我們大家念佛、參話頭、做觀想都在意根上修啊,修到定最高四禪八定,最後九次遞定的滅盡定。什麼叫滅盡?三界見思惑貪、嗔、癡、慢、疑這 是五個了,邪見,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貪嗔癡慢疑是思惑,我們思想的根根上,就是現在講人性根本的醜陋一面。邪見、身見、邊見等等是思想觀念上 的障礙,這十個合起來在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各有程度深淺的不同。所以三界有八十八個結使,加十個根本,九十八個結使都要解脫了,就得滅盡定。滅盡定並 不是吃了安眠藥,氣一斷了就算了,那不算,那是普通人的死亡,煩惱習氣一切斷了。就是我們現在這裡他們同學們做出來那個三界天人表裡頭,很多值得參考,三 界天人。所以一切見思惑的結使斷除,得了滅盡定,住於空寂的,佛的弟子們聲聞道大阿羅漢。佛當場舉一個比方,在我們一起的佛的大弟子,後來所謂禪宗祖師摩 訶迦葉,「摩訶迦葉,久滅意根」,雜念妄想的意根不起了,生滅心不起了。「圓明瞭知不因心念」可是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清楚,並不是只靠這個思想的,而且更 清楚。我們現在意識是生滅心的第六意識的作用,那個時候第六意識轉成妙觀察智。「圓明瞭知不因心念」,不靠妄想雜念而知道一切的。那麼佛又再說。
「阿難。今汝諸根若圓拔已,內瑩發光。如是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如湯銷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 這一段非常重要的,佛在這裡很誠懇老實的把這個用功的程序境界講得很清楚。他說你現在假使做到,「諸根若圓拔已」六根解脫了,證到妄想雜念不生了,圓明清 淨的時候,「內瑩發光,」這個內不是講身體以內的內啊,無內外之內。內部「瑩」:形容象碧玉一樣、白玉一樣乾淨,這是比方,一點渣子都沒有。這個內瑩發 光、自然發亮。這個光不是指這個光啊,自性的光明出現了。換句話,真正學佛的人,自己每一天把自己內心要擦得乾乾淨淨,像一塊白玉一樣,一點沉渣都沒有。 所以那個禪宗的栯堂禪師的詩就講到這個道理「千丈巖前倚杖藜,有為須極到無為。言如悖出青天滓,行不中修白璧暇」,「行不中修白璧暇」,這個心地的清明必 須要做到沒有一點暇疵,我們引用栯堂禪師的詩,就是說明「內瑩發光」這個瑩字的作用,沒得一點暇疵,這個心地的乾淨、清潔淨化到這個程度。他說你假使修行 功夫到達這一步,「諸根圓拔已」,真得解脫了不靠這個肉體這些作用了。打起坐來不在這裡呼啊吸啊,在身體上搞半天,都在六根裡頭打滾,不要這個了。真做到 了「內瑩發光」,無內外之內,白璧無暇,此心輕靈極了,自性光明出現。你如果到達這個境界呢?用功修行,「如是浮塵」浮在外面這些色聲香味觸法,乃至鼻子 眼睛嘴巴同你沒有關係了,這些浮塵。「及器世間」這個器世間物理作用不能影響你了。「諸變化相,如湯銷冰」,等於熱湯拿來倒下去一樣,這個冰山一下就化掉 了。等於開水拿來澆在冰上,那個冰就化掉了。佛形容得明白得不得了了,你真的打坐用功,念佛啊,好好的等六根到達這個境界,一切煩惱等於開水倒在冰上一 樣,沒有了。「如湯銷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唸唸之間皆是菩提,無上知覺就是阿耨多羅三緲三菩提,都是使你大徹大悟了,你功夫到了,唸唸之間,那個理一通 百通,換句話說你到那個時候,真的喲,告訴你,你沒有讀過的書都讀過一樣,這個經典看不懂,你到這個時候看小說一樣,比看小說還容易都看懂了,你看了還覺 得蠻可笑的,總算釋迦牟尼佛這位老師說的同我差不多啊,就會到達這樣啊,一切世間的學問一望而知了。各位不要去妄想啊,可是要你功夫做到。真得解脫,佛都 說得很明白。一切煩惱痛苦「如湯銷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這是道的境界。
「阿難。如彼世人聚見於眼。若令急合,暗相現前,六根黯然,頭足相類。彼人以手循體外繞,彼雖不見,頭足一辨,知覺是同。緣見因明,暗成無見。不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 佛做了個比方,這個時候你修證的功夫到達這裡,不需要妄想,不需再執著,這個上面沒有年齡的老少,也沒有性別的男女,也沒有聰明與笨的差別,也沒有缺點與 不缺點,也沒有生老病死,自然的功能。所以佛又告訴阿難,到這個境界等於我們世界上的人,我們世界上「聚見於眼,」把你眼睛一蒙起你就沒有用了,這個普通 人看見就靠兩個眼睛,兩個眼睛一蒙就沒有用了,我們世人是「聚見於眼」。我們一般的人就靠這個眼睛了,「若令急合,暗相現前,」你叫他眼睛閉起來不要看, 很快的閉攏來,「若令急合,暗相現前」他眼睛前面什麼都看不見了。「六根黯然,頭足相類,」等到眼睛閉起來了,我告訴你,你找一個人站在這裡,我們隨便哪 一位青年同學站起來,把眼睛在中間閉起來再轉三圈,他四方八面會發暈了,都搞不清楚方向了,對不對?自己回去試試看啊,找個床試試看,萬一倒下去在床上。 而且這樣一站起來,你站久了以後啊,慢慢覺得頭和腳兩個是一樣啊,所以哪裡是腳、哪裡是頭?自己有時也搞不清楚了,反正是看不見了。
可是 「彼人以手循體外繞」,如果這個人,另外來一個人,拿一個手在他身體外面這樣轉。「彼雖不見,頭足一辯。」你說叫一個人站著,我們手在他身體外面,他身體 那麼轉,你們大家有沒有經驗?你自己感覺不感覺到啊?不然大家閉起眼睛你摸我我摸你試試看嘛,一定知道啊,感覺到這個人的手到這裡,手到那裡,可見不用眼 睛看嘛,生命就有這個感覺的功能 。「頭足一辯」所以別人在閉著眼睛摸你,你也曉得他手到這裡了,手到這裡了,都知道啊。可見「知覺是同」,這個知覺並不一定要這個眼睛觀這個身體啊。
「緣見因明,暗成無見。」可是我們習慣性呢,覺得這個眼睛和光明倆配合才能看見,這是我們生命無始以來的習慣性,並不是個真實的事,所以習慣了呢,「暗成無見」,當黑暗了就什麼也都看不見了。
「不 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但是剛才叫你眼睛閉起來做了這樣一個試驗,你就可以理解到我們這個生命,「不明自發」沒有光明,可是眼睛還有這個感覺,這個 功能還是有啊。「則諸暗相永不能昏」所以眼睛閉起來黑暗嗎?並沒有黑暗啊,我們自己清楚得很、明白得很啊。就是你習慣了,到了黑暗的房間,哎呀,我看不見 了,就嚇昏了。其實啊,像我說我常常喜歡黑暗,喜歡黑暗搞慣了。尤其你閉過黑關的,閉黑關那個關房裡頭一點亮光都沒有,牆壁都雙層的。一點亮光都沒有,當 然很少,然後一身脫光了,短褲都不穿啊,內衣什麼都沒有,光光的在那裡打坐。在黑暗中一片,那黑得真可怕,那是真黑。大概不到三個鐘頭你什麼都看見了,也 不需要電燈光,這個生命就有這個功能。所以夜裡走路好舒服啊,比這個電燈好多了,電燈很討厭,把我們搞的都給近視眼鏡店做生意,都是它搞壞了,所以燈光暗 淡一點這個眼睛反是能夠保持。像我們是青油燈下面三根燈草點起來讀書出身,我現在還是喜歡三根燈草。假使把電燈關了,點兩隻蠟燭在旁邊看書,那個味道啊, 好像到了靈山會上,很舒服。所以他就證明「不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這是以普通人來求證,你就可以懂了修行人不用六根的道理。
「根塵既銷。雲何覺明不成圓妙」。 所以你要曉得真的得道、悟道的,「根塵」六根不用,外境界色聲香味觸法不相干了,如開水澆在冰水上,冰塊都化掉沒有了、都化空了。「雲何覺明不成圓妙」, 到這個時候你本覺的自性、自性的光明當然是圓滿妙不可思議。佛這一段重要得不得了啊,拚命把這一段抓住,一生好好照此修持去,總有一天會到,這一生不到來 生再來,沒有關係。那麼這一段佛把兩個問題,用功,先選擇工具怎麼樣修行都講了,講得很清楚,一點秘密都沒有,統統告訴你了。會了沒有?會呀,那你本事就 大了,有同學講會,只要會了他本事大了,就怕不是牛,是牛也不錯,真的有一點影子就恭喜你們,真的,你看它一點秘密都沒有,就是大秘宗。明明告訴你你不 會,所以秘密在哪裡?秘密在你自己那裡,不在佛那裡,沒有其它的秘密,生命功能都明白告訴你,你就做不到,做到了就打開自性的秘密了。好,不但我們做不 到,我們的大師兄阿難也沒有做到。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說言,因地覺心,欲求常住,要與果位名目相應。世尊。如果位 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是七種名,稱謂雖別,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若此見聽,離於明暗動靜通 塞,畢竟無體。猶如念心,離於前塵,本無所有。雲何將此畢竟斷滅以為修因,欲獲如來七常住果」。
這個問題問得很嚴重啊, 我們大概聽忘了,阿難沒有忘。佛講到這裡用功方法都講了,他說你不要搞錯了,你要學佛修道,把因果搞清楚。你們上廟子學佛法,乃至出家、在家的,都是做生 意一樣的,以生滅心、妄想心來求道,那個道是無妄想、無生滅心,你想這個因就錯了,因錯了不會證這個果的,這是佛第一個答覆阿難。第二個佛就告訴他所以你 要修行,把因果搞清楚,那麼在自己生理、心理上檢查六根關係,一門深入,方法一用對,才講到這一段,方法對了就可以證果了、得道了。阿難聽了半天啊,呼圖 克圖,越聽越糊塗。
他跟佛講世尊啊,「如佛所言」照你老人家這樣一講,「因地覺心,欲求常住,要與果位名目相應,」我們開始發心、因地發心要修行的時候目標要對呀,要同果位的名稱要相同啊。我要學佛,怎麼樣成佛?佛是怎麼樣修來的?所以我常常同一般同學們講,你們既然學佛要跟佛學啊。
佛 是十九歲出家,遍學了一切外道法門,修無想定三年,修成功了,你修無想定修三天試試看?你決定做不到,你三十年也不能做到無想啊!以他老人家的福德智慧, 修了三年達到無想的境界,知非即捨,他認為這個不是道,這是功夫不是道,所以不要無想定。因此再另外到別的外道那裡學非想非非想定,你聽聽這個名稱,不要 亂聽啊,非想:不是這個思想了,比無想還超越了,所謂現在的超越思想。非非想:但是你說不是思想是個什麼怪東西呢?不是說沒有思想,不用這個頭腦意識的思 想自然能夠所謂心靈感應那個定的境界,他又學了三年也到了家,我們現在哪一樣到家?等一下你們下課以後兩塊錢公共汽車票就到家了。他這個也學了三年,知非 即捨,認為這個也不是道,丟掉。那沒有老師了,覺得這些道都學完了,自己一個人跑到雪山修苦行,一個人一天吃一個水果,所以把自己都餓扁了,還只三十歲 啊,最後餓得自己變成老頭子了,摸摸肚皮摸到背脊骨了,這個功夫真高了,扁了,好像那個蟑螂餓扁了一樣的,摸肚皮摸到背脊骨了。這樣六年哪,六年在那裡打 坐入定的時候,鳥在頭頂上做窩,不知道,等他出定的時候想把頭搖一下,感覺到頭頂上有小鳥快要出來了,他因為慈悲不敢搖動了,只好讓他生兒子啊,把頭擺在 那不動了。等那個小鳥會飛了,他才把頭搖一搖,把頭髮抓一抓,所以你看佛的頭上,一個黑的一個黑的是頭髮打結旋起來的,不是毛線勾的帽子,要搞清楚,佛的 頭髮是右旋的,一個個長髮留的結子,並不是十天半個月一剃的呀。所以修頭陀行。
你看虛雲老和尚長頭髮往往到這裡,有時候我們在他旁邊說說師父啊,你把頭紮一扎嘛,他說哎呀沒有時間,捆一捆像個女人一樣綁一綁就算了,頭陀行,有時候三個月剃一次,有時候也剃得快,過幾天就刮掉了,有時候他覺得用功起來他就不管了。
佛也是這樣,又是六年,十二年下來才證道啊,我們做了些什麼功夫?所以我要大家特別注意你跟佛學。阿難現在跟佛學,他說照你這樣一講因地發心就要準確,這個目標就要跟佛學。那麼成了佛的人呢,悟了道明心成佛了,這個果位。
什 麼叫道呢?我們中國人叫道,在佛學、梵文裡頭很多名稱了,都是代表這個道啊。「世尊。如果位中」成了佛的人,我們普通中國人叫得道了,成佛了。在梵文裡佛 學裡頭叫「菩提(覺悟了大徹大悟了)、涅槃(證得了那個果位,清淨圓明)、真如(這個才是真道)、佛性、也叫做庵摩羅識(白淨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 「,他說整個佛學裡得了道的這個果有七種名稱。「稱謂雖別」,有七個名稱不同,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七種不同。但是「清 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但是至少一個原則是相同的呀,就是得了道這個東西呀,是清淨的、是圓滿的,而且呢,堅固不動搖,一得永得不會再 退失了。體性就講那個金剛定的境界「堅固凝定」,等於金剛王,就是金剛鑽最大的金剛鑽那麼堅固、那麼光明、那麼發亮,「常住不壞」永恆不變了,得了道成佛 了。
假使我們剛才聽你講的了,成佛要不起生滅心達到這個果位。那麼現在我們凡夫呢,「若此見聽」我們眼睛看見、耳朵聽見的功能離開了明暗, 動靜、通塞、鼻子的呼吸「畢竟無體」。他說你現在講我們這些眼睛看的、耳朵聽的、在思想的、在感覺的這個都不是,這是生滅心。他說好了,我們學佛是要這個 心來的嘛,不然我們為什麼坐公共汽車?還來聽《楞嚴經》,還楞個什麼?就是因為我太楞了,所以到這裡來楞一楞啊,他說就是這個道理啊。如果不用這個妄想這 個來的話,那妄想這個生滅心啊,畢竟無體啊,沒有東西啊。那我們這個生命靠什麼起作用啊?「猶如念心,離於前塵,本無所有。」他說等於我們思想、意識這個 思想,如果「離於前塵」不想,如果一切都不想的話,「本無所有」。等於人睡著了,睡著了什麼都沒有。那麼「雲何將此畢竟斷滅以為修因,欲獲如來七常住 果。」你叫我們不要起生滅心來修,不要起這個斷滅知見來修,怎麼做得到嘛?怎麼樣能夠達到佛的境界呢?
「世尊」。他說佛啊,我們普通人。假使離開了「若離明暗,見畢竟空。如無前塵,念自性滅。進退循環,微細推求,本無我心及我心所,將誰立因求無上覺」。 他說佛啊,像我們離開了眼睛前面的光明黑暗就沒有東西了,就畢竟空。這個就是沒有東西,真正沒有,沒有就是沒有。「如無前塵,念自性滅」我們這個思想眼睛 看東西沒有外面的色相,這個看的作用就沒有了,這個妄念自性根本就空了。所以我們就是因為有物理世界和我們精神世界交叉的,錯綜複雜構成了我們的思想感情 在生滅中,「進退循環」永遠這個生命在那裡轉。循環就是輪迴,永遠在那裡轉。這個生命雖然是轉,是啊,這個思想感情都是生滅不實在的,生滅不住。「微細推 求」,仔細回轉來研究自己這個身心的作用。「本無我心及我心所,」他說是啊,我研究了半天,譬如我們活了幾十年,年輕也是這個心,年老也是這個心,男的是 這個心,女的也是這個心,如果我再開刀把他男人變成女人,還是這個心。即然都是這個心,心在哪裡啊?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還沒有,現在講了沒有心,這都是 實際的呀。「本無我心及我心所」,心裡思想這個東西也是沒有啊,一下想過了就是空,它根本來沒有心嘛,沒有東西嘛。「將立誰因求無上覺」,即然本來都是空 抓不住的,你叫我在這個地方無生滅處打基礎來修道,他說哪裡有個因啊?本來沒有因地,哪裡得一個果呢,本來是空的嘛。這個空是沒有的嘛,阿難這個時候講。
「如來先說湛精圓常。違越誠言,終成戲論」。 現在我找找我的心本來空的嘛,找不出來一東西,沒有一個東西的存在,等於說是否定一切的存在,沒有了。那麼你老人家前面所講的這個心性的自體啊,「湛精圓 常」清清淨淨、精精明明、圓滿常住。現在我體會一下,我找了半天實在明不了心,見不了性,找了半天是無心啊。「違越誠言,終成戲論,」文字很客氣,講句老 實話,他說你老人家在扯謊啊,不老實啊,講話前後矛盾,既然說自性本體光明的清湛的圓滿的常住的,又說這一切生滅六根都靠不住的,他說你不是自己矛盾的。 「終成戲論」,戲論就是開玩笑,不要開玩笑了,你何必開這個玩笑呢。
「雲何如來真實語者。惟垂大慈,開我蒙悕」。你老人家說成了佛的人絕不說謊話,但是我聽了這個等於是騙人說謊話嘛。不過我想你老人家是成佛了的人,絕對不會說謊話,不過你說了半天真話我也沒有聽懂,你再來吧,下一次再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