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佛上一次講到一半中間這個結論,猶如太虛空一樣這個虛空一樣,「雲何為汝成同不同」,這個虛空本來是整體的, 「雲何」怎麼樣可以說為你的主觀,認為「成同」就是一體一個東西,「不同」或者是說不一樣的東西?就是說「成同」就是一樣,「不同」就是不一樣。他說這都 是多餘,你的主觀,人的主觀在分別。所以說一樣不對,說六樣也不對,「何況更名是一非一」,這都是我們後天人為主觀的成見,沒有見到道體自己不知道。因此 說對(一樣)不對;說不對(不一樣)也不對。已經不對了,何況人們還把它分析很精詳的取名是一非一(或者一體或者不一體),這屬於哲學的理論,所以在哲學 研究宇宙萬有的本體是一元?還二元?還是多元?以宗教哲學來講,這個宇宙之間有個神,是一神嗎?還是多神?其實拿身體來講,我們身體上這個精神、心理的生 命心性,是一個作用嗎?還是多個作用?這是哲學的思辯。所謂哲學思辯都是人們自己的主觀所形成的思想邏輯,沒有求證到。
那麼下面佛開始分析 六根的作用,帶領我們求證。「則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復如是」所以由這個邏輯道理分析給你聽了,那麼你應該瞭解了,知道了,我們生理上肉體上的六種受用之根 (眼耳鼻舌身意),就是現在這個業報之身,我們這個業報之身,六種接觸外在同內在思想感情,同外界接觸的這個根(官能),這個功能亦復如是,也同上面這個 道理一樣,你說它是一個也不對,不是一個也不對。現在先分析眼睛,「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粘湛發見。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 眼體。如蒲萄朵。浮根四塵。流逸奔色。」上次分析到這裡,現在再講。
現在佛從眼睛上面講起,他說我們這個眼睛的作用能看見兩個大原則,看得 見叫做光明,並不一定是這個亮光,看得見有光明,看得見明白了;暗,就是黑暗看不見;假使沒有黑暗,我們眼睛壞了也是看不見也叫做暗。所謂眼睛就是開眼看 到明白,閉起眼睛什麼都看不見那個叫暗。他說由於明暗等等,注意喲,除了明暗這個大原則加一個等,當然還有很多作用。譬如我們在坐那麼多人,沒有一個人眼 睛相同,視力不一樣,近視程度不一樣,老花不一樣,散光也不一樣,沒有一個人相同,都覺得自己看見了。所以我們大家如果做一個試驗,滿堂人看一個東西,做 個科學試驗下來那就好玩了,不過我們沒有儀器啊,有儀器通通做一個試驗下來,看一個東西沒有一個人看的對的,每個人看的形象感受並不一樣。看到這個杯子都 是圓的,圓的程度還有差別。有些乃至加上視覺神經有問題的,對這個圓形的影像同一般人完全不同。所以明暗是講大原則,等:等等原因。現在細則不講,佛只講 眼睛這個作用,我們看這個作用。有明有暗兩個相對的等二種相形,那麼我們現在翻譯過來兩種形象(光明、黑暗),他說眼睛是個工具並不能看東西,我們眼睛是 照相機一樣是個工具,能夠看的是眼睛後面同照相機一樣,這個人在指揮這個頭腦在指揮它這樣照,那樣照。眼睛同照相機一樣,影像進來是交叉反對,到了後面這 個視覺神經把底片一洗,就是正面,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所以這個眼睛是工具啊。
「由明暗等二種相形。與妙圓中」注意這三個字,這三個字(妙 圓中)是講我們本性的,這個是沒的形象的,本性無相,也可以說本性的功能具備萬象,那麼這個我們只做一個瞭解,現在不討論這個問題,這個問題上面已經討論 過,後面還有討論。現在只講這個自性,我們一切眾生自性的功能,形容它妙不可思議、圓滿的,這個圓滿就是很充實、也很空。所以在這個自性妙圓之中,「粘湛 發見」,自性是妙不可思議、圓滿的、湛然就是清清淨淨的,本來清淨的,你的起心動念,喜怒哀樂起來,它還是清淨的。等於大海一樣,你波浪儘管起,那個水性 自體本來澄清,這是比方啊,不要認為水是自性。他說由於明暗兩種物理世界的現象,這個物理世界的現象要注意喲,也是自性功能投影的,要特別注意,不過現在 佛不講那一面了,回轉來講,把物理作用同心的作用分開來,這兩種現象(明暗)與自性中,粘:萬粘膠一樣粘住了,形象吸引住了,粘住了,把我們本來清淨本然 周遍法界那個作用給它粘住了。由外形依他而起,粘住了「發見」,就發生了能夠看見這個功能,在古代我們佛學叫見精,就是精氣神,修道家的注意,其實《楞嚴 經》把道家的道理講得很清楚了。真正的精氣神不是精蟲卵髒那個精,不是這個是精,真精是心精。佛也提到過,心精圓明,含裹十方,這個特別注意。現在這一段 也對於自己多加體會,你們諸位要想修長生不老的也可以在這裡找一找了,這個精是這個東西。「沾湛」,把它粘住了,起這個後天功能作用。「見精」古代佛學叫 做見精,所以「粘湛發見」,啟發了看見這個功能,眼睛會看見。那麼當然後面使夠使你起作用那個是本體啊,那個不談了。
那麼第二個,「見精映 色」一變成了見精以後,那個自性起了功能啊,等於風一來,本來平靜的大海上清淨的大海上沒有波浪,外境界的風一吹,波浪起來了,颱風一來起大波浪,就是依 他而起,外境明暗兩個現象引起了清淨性海,發生了看見這個功能。這個功能一起來以後呢?第二句話「見精映色」這個功能一起來,它有照相機的作用,有雷達的 作用,各種色相各種境界一到這裡反影過來,我們自己就知道了。當然現在科學也曉得,眼睛照像把影像反影過來,到了視覺神經,馬上通知給腦神經「這是什麼東 西,這是什麼人來了。」後面還有個東西呢。就是腦神經來講,那個已經不是意識範圍了,我們暫時不談。現在把眼睛看見了這個形象一進來,明暗現象這個功能是 自性起的第一步。這步功能起來作用以後呢,「見精映色」,看見(這個見精的作用)這個功能反影外界一切的色相,初步是這樣起來的。
那麼第三 步不同了「結色成根」,前面兩步還是未生之前喔,現在我們停在這裡,大家要注意了,所以自己研究佛經,尤其是研究《楞嚴經》非常科學。我們有許多問題在這 裡要討論,「粘湛發見,見精映色」對不對?那麼這個是講自性起了一個看見的功能,是這個樣子。所以變成我們的習慣,有個東西,有個心的作用要看,要看一切 東西。
好,我們有兩個問題,有些人打坐的時候,修道家的,修密宗的,乃至修禪宗的,各種各樣了,不管了。坐到很好的時候,自己並沒有想看, 對不對?前面看到一些形象,有沒有?大家諸位很多經驗。如果沒有打坐的也有啊,什麼時間裡有?大家都忘記了,我們躺在枕頭上要睡著以前就有,睡著以前迷迷 糊糊已經在做夢了,好像有些影像迷迷糊糊看得見了。當然你注意去看呢?就變成神經病做夢去了。不注意看,迷迷糊糊好像亂七八糟。噢,好像今天車子開到那 裡,高速公路的樣子也出來了;有個朋友想到那個影像也有,等一下睡著了,沒有了。那麼打坐的時候,或者定下來的時候,或者一個人精神病的時候都有,這個起 來是什麼呢?這也是看見啊,這個並沒有靠眼睛在看,眼根沒有起作用的,這個眼的視覺是閉著的,那是意識獨影形象。因為意識過去有的經驗,過去不是這一生 啊,前生前世都有,這個影像留下來,在整個的意識不清明,也可以說腦神經在半休息狀態裡頭,那個種子發現那個影像發現,發現了所以我們覺得,你看我天眼通 了,眼睛都不要看,就看到東西了,你活見鬼,那是獨影境,意識的影像的反影。這個反影你看見沒有?是看見,這個看見不是眼睛去看了,這就是說我們自性清淨 的功能,一起了這個見精作用以後,這個見精作用永遠變成了一個習慣,在這個獨影境界就看見這個東西。那麼獨影境界在什麼時候發現呢?一個在靜坐的時候、入 定的時候,一個在做夢,一種是精神不正常或者神經病精神病的時候就會發現了。所以現在我們瞭解這個東西,所謂講見精,先要瞭解這個見,見精這個作用這個習 氣就有那麼厲害。
第二個問題,當我們死了以後,死了當然沒有這個肉體了,這個神識就是普通叫靈魂啊,離開了這個身體,活著的時候叫識神也可 以叫識神。那麼在七七四十九天以內,這個叫中陰身,這個生命離開,另一個生命還沒有結合之前中間存在這一段,沒有另外一個新的生命結合在一起,這個叫中有 身也叫中陰身,不是陽的陰的境界。這個裡頭我們也可以叫它鬼了,其實鬼是另外一個東西,鬼是鬼。這個中陰身也能看見啊,也能聽聲音啊,它的作用是什麼道 理?那已經沒有肉體的眼睛了,何以能夠見呢?就是這個見精「粘湛發見」,見精這個功能習慣性。所以真到了見也空,恢復到自性本然,那又不同了。那你說看不 看得見?看見,所以佛眼觀來,一眼之間三千大千世界皆在其內,那是大圓鏡智的所謂功能,阿賴耶識轉過來功能發現了。我們討論了這兩個問題,加進來,瞭解見 精這個作用都是非常重要。
現在我們又回到本經,佛在分析眼睛看的這個功能,這八個字非常重要,「粘湛發見,見精映色。」尤其這個「粘」字, 粘住了,所以我們修行是要解脫,就是把這個粘住的,給這個習氣業力粘住的力量把它分解了,等於化學一樣,用一個藥品下去啊,把它一個結合攏來的把它分解開 了。放在清水裡頭把那個粘住的東西慢慢把它溶解開了,修行作用差不多也是這個比喻,我們做一個瞭解。所以他這個字用得非常好,「粘湛發見,見精映色」,反 映外面的色相,這是講最初這個生命來。這個生命的習氣我們有了,有了這個生命,無始以來都喜歡看,喜歡看,眼睛有看見這個功能。
「結色成 根」這個功能同物理世界,就是生理的功能配合,「結色」色是什麼?色法在佛學就是物理的,在我們人的生命就是生理的,色法屬於四大,物理世界的四大同我們 生理作用的四大地水火風,堅固的是地固體的;水液體的;火熱能,暖體溫,這是火大;氣:生發的,道家中國叫元氣,元氣不是呼吸之氣,那個生命的功能就是發 電的功能,現在有個新名稱啊,生命的功能就是氣,就是風。所以這個由我們無始以來的這個習慣,因此我們一個男性的精蟲女性的卵髒一結合三緣結合,我們的神 識就是中陰身投胎了。一結合精蟲卵髒三緣和合變成一個胎兒,開始生起一條是中脈,就是我們背脊神經到這裡這點兩就分開了,先有這兩個眼睛,從「鼻子」這 裡,所以道家有些人點竅,先點在這裡,「鼻祖」道在哪裡?祖竅在這裡。你說它完全沒有道理,你不懂也不要亂講,也有道理 ,說它是絕對的道理?那對不起,並不絕對,他沒有完全搞清楚。所以有時候點竅,尤其是這些學道家的,呵喲,祖師給你一傳,六耳不同傳,我十二歲就玩這個東 西,就去磕頭啊,燒香啊,搞了半天,半夜子時,我那個師父還是道人叫我跪下,點到六耳不同傳。拿一支香這裡一點就在這裡,等到我會了以後,就在這裡,我第 二天就不相信,這裡摸摸是塊骨頭,永遠也找不出來什麼東西,叫我老是守著這塊骨頭,我還不如買一塊排骨來啃多好呢。但是他也講不出所以然來,它就有道理。 你要曉得,你們大家也不要亂批評喲,你看我這樣隨便開玩笑講,當年都篤了咒的喲,隨便講出來天打雷劈喲,我給天不曉得打了多少次,雷也劈了很多次了,多生 累世都常常挨打挨劈的,不在乎。但是他講的對不對?對,學理沒有通。這裡所謂是祖竅也有道理,因為胎兒這個中樞神經。這個骨節生出來先到這裡分岔,這兩個 眼睛來,「結色成根」。
所以十二因緣裡頭,無明緣行,這一念無明入胎,行就是生命的動能,行緣識,識就是神識在投胎。這是三緣,前生。識緣 明色,明色就是到這個了---胎兒,名色緣六入,就生出來眼睛、耳朵啊,每一條氣脈,現在講神經。一條一條慢慢生長,四十七個七天就是九個多月整個完成 了。完成了以後眾生顛倒,在娘肚子裡頭就要調一個頭出來了。顛倒眾生,所以現在要回去,只好打坐倒轉來出來的,坐正了回去啊。只好要學學打坐。所以現在是 講到,我們注意啊,兩三卷,我話很囉嗦,插得很多,但是都是旁邊的註解,要搞清楚。「粘湛發見,見精映色」,講這個生命所謂能夠看見功能從本體起用,自性 起用,本體是借用西方哲學的名詞來講,自性起用第一步。那麼這個業力習氣形成了以後,「結色成根」,隨時要想看。根就是眼根,生出來結四大之色,就是細 胞、神經結合了,結色四大成根,生出來這個眼睛這個根根。「根」佛學叫根,我們現在醫學就是官能,人體的官能、器官,眼睛看得見。
「根源目 為清淨四大,因名眼體」,這個眼根,就是說我們這個眼珠子變成眼球啦,裡頭有一個黑的眼珠子,眼珠子黑的裡頭啊有一個空空的,這個裡頭有一個空隙啊。我們 中國古代好的名醫,真的眼睛有毛病白內障,古代好的名醫啊,不要亂試,不過我們小的時候看到,所以前天那個李藥師來,我告訴他,針灸,我自己的眼睛有一次 角膜炎,搞了幾個月,因為我這個人不乖呀,角膜炎也不肯休息,照樣看書照樣抽煙照樣不睡覺,結果也不行,後來我找了一個人,我說你給我扎針。哎喲眼睛沒有 扎過。我說我講穴道你扎,扎瞎了你不負責,結果就扎眼睛。不過我也不敢叫他扎瞳孔,那是白內障扎,就是銀針啊從這個黑的中間這個瞳孔由這個裡頭扎進去,那 要功夫很高了,不然眼睛一定瞎。所謂金針刺瞳,那功夫很高了,那個本事很大了,那真要有點氣功,不然拿著發抖了,要很細的針金針刺瞳。所以我們這個眼睛的 瞳孔裡頭又是空的,這個中間。當然你看我我看你,只看到人,看到一條狗,不是狗了,我看看你的眼睛有條狗就是我,你眼睛有我我眼睛有你,對面看就是這樣。 這個黑瞳孔,外面是白的,這個組織你要研究眼科了,很複雜,這個叫眼睛,眼睛在佛學就是叫眼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佛叫它清淨四大地水火風,就是這個生 理機能,眼睛黑的白的,硬是有神經細胞組織攏來這是地大,眼睛也有淚水啊有液體眼水這是水大,它也有相當的溫度這是火大,眼睛也有氣啊這個功能就是風大。 「根元」:整個的。「目」這個目不是指眼睛了,中文字啊,這個目是題目的目,題目的意思,這個名稱。這個眼睛根源根本,現在講外面這個眼根「目為清淨四 大」,叫做清淨的四大,就是乾淨的,假使有一個不乾淨的,這個人生來眼睛就不大好。因為他這個生理機能組合得不乾淨,所以有些人天生眼睛差一點也有,不大 清淨。材料當時選的好的話,自己入胎的時候將來慢慢選,聽了《楞嚴經》,所以最好的材料是清淨四大,差一點就渾濁了。所以眼睛啊,各人有各樣。「因名眼 體」,那麼整個的講起來,生在臉上,這個官能叫做眼睛。
「如萄葡朵」一樣很好看,眼睛象葡萄,尤其是白種人藍色的很好看,有些人眼睛是黃色的,一切眾生眼睛不同。你看有些鳥啊,外面還一圈紅色,狗也一樣有一圈紅色有紅外線的,所以夜裡它能夠看東西,我們外圈沒有一圈紅的,所以夜裡看不見。各種各樣,業報不同。講人的眼睛。
「浮 根四塵,流逸奔色,」這個問題要討論了,上次我們講浮根四塵我說都在臉上眼睛、耳朵、鼻子、嘴巴。那麼古代有些註解「浮根四塵」不同了,第一個是我們自性 起了看見的功能,這是阿賴耶識用唯識道理來解釋浮根四塵,這是阿賴耶識的見分。見分是見的這一部分。我們變成了四大這個眼睛是相分,有這個形相,這個相分 裡頭呢,浮根四塵。見分,阿賴耶識的功能,那麼清淨四大是勝義根,叫做勝義根。勝義這個意思,是唯識學的名詞是講不出來的最妙的妙有,所以唯識學家講勝 義,解釋死了不曉得幾十萬字解釋這個勝義,講了半天越研究越糊塗。簡單明瞭就是妙有,就是超過一般的這個道理,有這個東西,就是勝義。勝義根加上四大外面 結合攏的根器啊,浮根。那麼這樣叫浮根四塵,古人解釋《楞嚴經》有時候如此,我不太同意,甚至說很不同意。佛在這裡講得清清楚楚,所以一般人啊,古人也 好,今人也好,我特別主張,諸位研究佛經也好,研究中國舊文化,以經注經,用自己本身來註解,不需要另外加理由,《楞嚴經》你就用《楞嚴經》,它有清清楚 楚的地方,用不著把唯識啊、其他采進來,你列進去做參考加做比較可以,這是學術的研究。假使說隨便這樣一註解啊,就容易把別人引到另外一個路上去。
實 際上「浮根四塵,流逸奔色」,那麼哪些是浮根?它的文字告訴你清清楚楚,浮就是外面的這個是根,什麼是根:眼根。浮根是擺在外面、浮在外面的。四塵:眼睛 是四大這個色做成的,色的相對是塵,所以用不著採到內義,內在那個義理最高深的什麼勝義根啊、見分、相分,那講唯識的解釋可以,作比較可以,那麼如果做普 通的講使人越聽越糊塗了,扯到唯識去了。當然佛經萬法歸一,不能夠說離開心意識作用,但是在《楞嚴經》佛所表達的方法,心意識,他另一種教育法。佛的教育 法每一本經聽眾不同、集合的地點不同、環境不同,他的教育法用的不同。你把物理的課拿來上哲學的課程,把哲學的課啊拿來做電氣課程來講,這個越聽越糊塗 啊,你說這個有關係,那慢慢再研究,研究所裡做研究可以,拉不拉上關係慢慢研究。所以我們還到本經。
「浮根四塵,」就是代表我們面上有了眼睛以後眼耳鼻舌發生了見聞覺知,眼睛看見、耳朵聽見、身體感覺、思想意識知道,浮根四塵,這也是浮根四塵,所謂眼耳鼻舌等等。
「流 逸奔色」因此引發了我們,眼睛一看見,「浮根四塵」啊流逸,流就是向外面流放。「逸」,什麼叫逸?我們大家現在上一下中文課啊,逸者安適也,假使解釋啊, 很安逸,譬如四川人講話,「你坐在家裡天天喝喝茶好安逸啊」。安逸就是這個,這個逸字舒適。所以我們形容人,你好飄逸,也是這個逸。講一個隱士在家裡過著 清閒日子啊,所以稱他為隱逸。但是這個中文字,現在因為青年同學們不大講認字,中國字都認不得,我現在常常講,逸還有借用的意義呢,不守規矩。這個軌道是 這樣走,跑出去了,不走這個軌道,也叫逸,逸出外面。所以隱士叫隱逸,這個人不走一般常人軌道,常人讀了書啊,有了知識啊,長大了要個職業來做做,他隱逸 的人譬如說他們出家的同學啊就是隱逸之士,又不討老婆又不結婚又不嫁人,然後頭髮又不留起,剃得光光的,吃些草啊吃些青菜啊,坐在那裡去打坐,這個就是給 人情的規範超逸出去了,叫逸。所以古代你看讀書啊,一個馬亂跑叫馬逸,這個馬發了脾氣了亂跑叫馬逸。牛可不能用逸喲,你要注意喲,牛逸那就笑死人,牛叫 奔,因為牛發了脾氣,那個脾氣大了同我們那位同學前天晚上發脾氣一樣,牛的奔放,那個牛就奔了,那叫奔,三個牛一起走,就叫做奔,亂撞的。所以我們中國字 都有道理,猴子叫猿啼,虎叫嘯,龍叫吟,白鶴在天上叫唳,狼叫皋,狗叫吠,雞叫鳴,鳥叫啼,各個不同的,同樣中國字。你不能說狗啼了,沒有這事吧?所以講 到這個「逸」字啊,我們順便又講到中文課上去了。那麼我們懂了這個字就好看經了。
「流逸奔色」所以它四個字翻譯的時候用的之好,我們這個人 這個六根作用,受外界的環境一牽引,本來是聽《楞嚴經》的,有一個人在這裡打開一個電視一看,一邊是四大,流逸奔色就給電視引走了。流逸,出去了。奔色, 就向外界給物理世界物質世界引誘跑了,人的心是不定的,這是講眼睛部分,到此為止。佛說我們眼睛的作用就是這樣,本來我們自性很清淨的,由無始以來人有了 「粘湛」,本來清淨本然,周遍法界,自性本來如此。可是我們現在不清淨了,有了眼睛總喜歡看,所以打起坐來有時候坐坐眼睛就張開看看,對不對?至少還坐坐 張開看看表,然後又去坐坐,你就曉得我們這個眼睛妨礙我們,多討厭啊,這位老兄啊。它「粘湛發見,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浮根四塵,流逸奔色」,它像一個野 牛一樣,牛魔王心栓不住的向外面亂奔,這個色相好看的它非看不可,本來眼睛是非禮勿視,不能亂看,那我瞟一下總可以吧,就是那麼瞟一下,就是流逸奔色。所 以修行就在這個地方,你把眼根能夠攝住也很不容易了。
所以現在明白告訴你,你們修道家的有些守竅守這裡,有好幾種守法,我告訴你,要不要聽 啊?我想你們一定要聽。有些是收精的守法,不要亂聽啊,我吩咐了,我講了天打雷劈我沒關係啊,我就站在雷的外面去了,收精是等於三角眼,把這個兩邊兩個眼 神收回守到這裡,那很吃力,如果功夫不到,你腦部的功夫不到,沒有到還精補腦這個階段,千萬不要用這個方法啊,用了這個方法會高血壓,甚至會得精神病,我 先吩咐了。但是到某一步功夫非要這個不可。
所以看法有幾種,有象王視法,你們沒有受過訓練不知道,沒有修練過,這個眼睛這樣看,眼珠子在前 面,兩邊都看到,同像一樣,那個像的鼻子大,他眼睛兩邊看的,像王視法。但是很多人打坐修道家的,手裡結個太極印,現在叫太極圖,所以你一看他捏這個手 印,修道家的叫「 決(諧音)」,同三社一貫道,五教會通,四貫道就是這樣來的,這個叫太極圖,然後眼睛半開半閉在那裡噓啊噓的,在那裡守竅,這麼一看守竅,可不能亂玩啊, 腦神經有問題就出問題了,但是很容易看得見東西,那是習氣,剛都講過。
為什麼我今天公開給你們講天打雷劈都不怕,因為現在不打雷,我當然不 怕,打雷我當然害怕。這就是告訴你們任何修行的方法,沒有說哪個對,沒有說哪個不對。要看什麼時間、要看什麼人、年紀有差別、性別有關係,男女有關係、身 體的健康狀況有關係。譬如高血壓你教他這個方法就糟了,那麼低血壓的人教他這個方法,他會發暈,因為他血壓低啊,精神叫他這裡一集中啊,看人覺得暈了,也 有問題。所以教人之難,不要說這個是祖竅,哎喲,這個玄關一竅,可以登天,當然登天哪,就是我們松江路一直過去轉個彎那裡去了,登天了,不可以亂來的。
現 在我們曉得為什麼講這個話?講這個話,不管你用哪一種方法,你看我們叫自己持戒,佛學主張持戒,修定做功夫打坐,我們一天當中這個眼半開半閉,最多只看前 面三步路之遠。最多小乘看三步,大乘菩薩距離五步遠,只能這樣看,和佛像一樣,閉目閉眼的,都是這樣看不左右斜視。假使法師們出去托缽,端個缽就是這樣看 前面五步走路,一天做不做得到?做到什麼?不「流逸奔色」,你做到了差不多了,不在求你多,只要求你一天不向外流逸。眼神換句話用道家講眼神內斂收進來, 不向外面奔色,外面再好看的都沒有動過,眼睛半開半閉,很慈祥啊。千萬不要這樣啊,那很不對喲,你看很多人打起坐來在那裡,叫做氣脈通了走過了。佛菩薩神 仙都很慈祥的呀,笑咪咪的,這個地方都笑開了,那就對了,千萬注意啊。你自己先拿個鏡子看看,不然人家看到修道修成這樣,把家裡人先嚇死了,神仙沒有修成 功啊,神經修成功了,不要干。注意呀,流逸奔色。所以我們知道了,修行在哪裡呢?收攝這個眼根不流逸奔色,所以讀經就在這個地方是眼睛了。所以我們知道了 修行在哪裡呢?收攝這個眼根不流逸奔色。所以道家告訴你啊,收視返聽,也有它的道理,不能說它沒有道理,很有道理。收視就是攝心,攝心你做不到啊,先攝眼 神不向外面流逸奔色,返聽就是觀音法門,耳根不向外走內聽。內視內聽,這是我們中國古老文化,三四千年前的文化,從黃帝開始起,中國修道人就講內視之學, 長生久視之道。那個同佛學沒有關係了,但是一個東西。東方有聖人,西方有聖人,此心同,此理同,所以叫內視。
因此我們懂了這些呢?讀佛經你 就懂了,那麼我們修道不管你修什麼做功夫啊,不要向外流逸奔色,收視返聽內視,你們諸位近視眼的同學,多用這個內視的功夫,保你眼睛有進步。因為近視眼的 人眼睛都鼓出來都暴出來了。他看書啊,牛皮都看得穿,是這樣看的,把牛皮都看穿了。所以我們從小因為受了這麼一點以後就知道了,後來雖然不用這個東西,但 是我告訴你。年青同學說老師你的眼睛怎麼那麼好?我說我的眼睛對我啊,真可憐,我非常感謝它,我用了幾十年,晝夜都在用它看書,到現在還能夠這樣好,我要 拜拜我的眼光菩薩。但是我保養它,譬如我也看電影啊,我當年看電影才不像你們呢!一個禮拜看六場,六個電影院看完了剛好一個禮拜,他們又換片了我又看,坐 在電影院幹什麼?打坐。眼睛也還是張著還是看電影啊,我叫電影來到我前面來。我不是嘿嘿哈哈又哭又笑眼睛瞪得多大,那是你眼睛去看電影,我要電影到我前面 來看,眼睛瞇著。這個影像已經來了,那麼大一個屏幕,你瞇著,好像光到我前面來看。眼睛把這個神這個電能功能不要亂向外奔逸,因此就保養它了嘛,少用它少 消耗它。看書啊,叫書來看我,不是我去看書呀,看書啊這樣看見了就好了嘛,那個盯上去看,腦筋又拚命記,眼睛盯,所以現在青年人搞得眼睛啊近視腦筋昏潰。 你懂了這四個字,回轉來就有用了。佛法就有用了,不向外流逸奔色。這是額外的討論。那麼佛講了眼根分析了以後,他沒有做結論。現在他講耳朵。
「由動靜等二種相擊。於妙圓中黏湛發聽。聽精映聲,卷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耳體,如新卷葉。浮根四塵,流逸奔聲」。 我們注意啊,現在講聽覺這個耳朵。這個耳朵聽的功能呢是兩個大外界的現象,有聲音叫聲音的動相,沒有聲音我們耳朵聽見東西沒有?對了,有些不懂的就說沒有 聲音我沒有聽見,錯了,你聽見了,聽見那個靜相。沒有聲音那個也是一相啊,聽見靜的。所以有聲音叫動相,耳朵聽到一點聲音都沒有,如果讓你到一個廣播電台 的那個播音室裡頭,就要隔音隔得很清楚,如果門一關好了,一點聲音都沒有,清淨得很,有些山洞裡頭一點聲音都沒有,你會害怕啊,其實才不害怕呢!那個境界 才好呢,那才叫清淨,真正清淨。不要說聽到流水聲音,叮咚叮咚,那也是動相並不清淨啊。聽到沒有聲音那個是清淨。所以聲音呢,由於動靜兩種現象相擊,擊就 是撞。不是動,聽不見就是靜,動就是動,不打了靜,所以動靜二相互相擊撞。
那麼在我們這個自性妙圓中「粘湛發聽」,我們人就引發了聽覺功 能,這個聽覺功能。「聽精映聲」能夠聽的也是精啊,這個注意喲,所以講,佛家《楞嚴經》再三跟你談精,正統道家就懂了,旁門左道就搞錯了,把男精卵髒當成 這個精,完全錯了,那是身根所發的作用。那麼耳朵怎麼有個聽精呢?如果說精蟲就是精啊,精蟲也會聽精啊,有一根精蟲把它叫聽精啊,那麼精蟲裡頭分類了。這 是精神之精,聽精,這個聽覺的功能,「映聲」對於外界功能的反影,那麼有了這個無始以來業力習慣的作用,「卷聲成根」,把聲音喜歡裹攏來,卷就是裹籠來, 把聲音都吸收回來裹起來。這個問題多了。
我們普通現在曉得聲音發出靠空氣的振動,過去幾十年前科學家一概的振動現在推翻了。後來還是空氣的 振動,現在科學又推翻了,不一定是空氣,所以銀河系統是什麼能夠使這個聲永遠傳播?要真講科學的道理,我們現在講一句話,這個聲音永遠存在的,在這個太虛 空,等於一塊石頭丟到水裡去一樣,看這個小圈子慢慢放大,慢慢放大,最後看到沒有圈子,其實還在放大,這一動在虛空中永遠在放大的喲,聲也是這樣。這個功 能究竟是什麼?現在新的科學還是個問題。
但是佛經在幾千年佛學用尤其中文翻譯「卷聲」,滾動了,就把它那麼捲起來的作用。我現在至少認為了 解了這些皮毛的科學理論,常常看那些科學書,呀,知道我們這位師父釋迦牟尼佛越來越偉大,講的很有道理,現在科學在慢慢接近他所說的那個邊緣去了。所以這 個中文翻譯也了不起,「卷聲成根」,所以我們這個耳根的形狀,就有這樣捲起來的形狀,這個彎的,耳朵到裡面清楚。那麼這個道理呢?聲的作用同我們眼根看的 作用不一樣,所以我們老年人第一個發生的耳朵聾,為什麼呢?中醫道理耳通氣海,元氣衰了,命門的腎元氣同肝氣這個元氣衰了,先是耳朵有點慟聽了,「慟聽」 聲音大一點聽得見,所以當耳根一衰老了,眼睛也老花厲害了,同肝腎元氣都有關係,所以耳通氣海。因此入定的人要用那個引馨來敲發音,要金屬的聲發音,這就 是科學問題。入定為什麼不打鼓叫他出來,打鑼多好呢?不行,非要金屬那個引馨的聲音,很優雅的一敲,這是什麼道理?這就是值得研究的。
他說這個耳朵的根「目為清淨四大」也是地水火風組合來籠來,「因名耳體」,所以叫它是耳朵。他說等於新卷葉,不是舊的樹葉,舊的樹葉子干了。新的樹葉子拿下來一捲起來可以做喇叭吹的,作樂器用的,捲起來,耳朵一條一條的很好看。
「浮 根四塵流逸奔聲。」那麼照唯識講我們那個解釋,剛才拿眼睛解釋過了,不多講了。它配合了臉上的浮根四塵,向外面「流逸奔聲」,耳朵喜歡向外面聽好的聲音, 耳朵向外面喜歡聽,所以我們念佛的人,叫你回轉來「阿彌陀佛」內在聽發聲,不肯,哎呀,那個和尚木魚敲的好啊,某人念的真好聽啊,你在那裡念個什麼佛啊! 你在聽戲嘛!念佛,念南無阿彌陀佛要叫你耳根回轉來聽自己,一字一字很清楚,乃至嘴裡不念出來,聽自己心聲在念佛,心裡頭這個聲音,「阿彌陀佛」這四個字 聽得清清楚楚,這叫做返聽,也就是觀音法門,這個道理。所以淨土配上觀音法門,修起來一心不亂,往生西方必有把握。千萬不可以「流逸奔聲」,向外面走,光 聽一般外面的聲音,這個佛分析這個耳朵。所以我們普通一般修禪的,修安那般那,修出入息的永遠不能得定,呵,你要反省反省了,我不告訴你永遠不懂。你就不 在耳朵上研究啊,也覺得聽呼吸,你的感覺呼吸,那呼吸裡頭的聲音你根本沒有聽到,要聽到在這樣很吵的時候,返聽到以後,自己裡頭心臟跳動、呼吸跳動聲音都 聽見了,安那般那快要成就了,可以修到氣住脈停,業也跟著停了。你在那裡聽呼吸,尤其這裡吵鬧的時候,聽呼吸聽呼吸,你聽得見啊?除非那個有鼻竇炎的, 「嗯啊嗯啊」呼吸這樣你才聽得見。你那個沒有聽見呼吸,是感覺呼吸。但是修安那般那一定要聽,要耳根來。因為耳通氣海,所以第一個竅門你都沒有得,你坐在 那裡修什麼?我修出入息,你慢慢去數吧,第一步,數了一萬年最後數到那個棺材板裡去了,這個巧妙順便也帶到了,都傳給你們了。這要真注意啊,不是開玩笑 的,你平常問我懶得講,我也忘記了講,事情又多,所以有許多寫信啊,當面要問我,你問我,我事情多得很,我也懶跟你倆變談佛法,這個耳朵象麵包一樣我早忘 掉了,我想麵包要緊,不管你什麼成道要緊啊。現在都告訴你了,耳朵這一部分講了,聽覺。下面講鼻子。
「由通塞等二種相發。於妙圓中黏湛發嗅。嗅精映香,納香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鼻體,如雙垂爪。浮根四塵,流逸奔香」。 講到鼻子,鼻子的作用就是兩方面,兩個事「通」,呼吸通,鼻子不感冒,也不流鼻水,沒有閉塞,沒有鼻竇炎。閉塞了就是鼻子有毛病,就是不通,不通氣,所以 一個通一個塞這兩種現象,呼吸往來就靠這個鼻子,主要就是煙囪,我們人體這個煙囪。那麼這個作用呢,也是無始以來帶來的,因為這個大自然裡頭有呼吸,空氣 的作用,人必須要日光、空氣、水三樣不能缺一,我們這個生命,這個世界上面日光、空氣、水一樣都缺少不了。所以必須要通氣靠這個鼻子,這個鼻子呢,除了通 氣以外呢,聞這個氣息的味道,香的,臭的,焦的,酸的,辣的,各種各樣都聞得出來。尤其狗的鼻子,那位老兄的它業報比我們靈光,雖然靈光啊,他有時聞錯 了,不曉得我們對啊它對,他聞到大便是香的,我們聞到是臭的,這就很難講了,但是它的鼻子的確比我們靈光。這個鼻子的嗅覺很多的作用,這個嗅覺現在。
我 們有幾通啊?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五通,沒有天鼻通。因為這個呼吸啊到了二禪以上慢慢就會停止了,真得禪定的時候就氣住脈停,換句話說 你呼吸元氣不住永遠不會得定的,呼吸不停止不會得定的。說這個人打坐就會入定,那叫好笑了,那真好笑了,那不是的。真得定了,你呼吸已經住了,不是停止 了,住是停住了。所以這個鼻子的作用是這樣,所以我們這個鼻子啊,自性清淨功能有了這個業力習氣以後,這個鼻子的作用就聞這個香臭各種味道,
「嗅精映香」這個又是精,也是精啊,是心精的作用。所以呀,道家有個靈源大道歌,我叫你們參考,在眼睛就是看,在耳就是聽,在鼻就是嗅,在身就是感覺,就是這個道理。所以這個嗅精反映這個香臭的味道,
「納香成根」,香同臭是相反的作用,並不一定要香才成根,臭也成根啊,就是香臭這個作用構成了鼻子這個鼻根通氣的作用。
「根元目為清淨四大,」我們這個鼻子這個鼻根,它的本元也是地水火風清淨四大所做的。
「因名鼻體」,叫做鼻子。
「如 雙垂爪」, 爪就是兩邊掛上。那麼鼻子好一點呢,相上最好的鼻子,鼻如懸膽,那是好鼻子啊,會發財。當然如果是頭頭上懸膽,這個根根扁塌塌的,那個也沒有用,那個叫蒜 頭鼻子,也有一點點財啊。懸膽,什麼叫懸膽?你把那個豬的膽子拿一個來,吊起來你就知道,那麼圓圓的,圓的那麼好。像我們所有的鼻不是漏一點就是翹尾一點 啊,再不就是大一點,絕沒有像一個懸膽一樣,當然蒜頭鼻嘛,也等於懸膽,可是太小了,頭頭上大,上面都磨平了的,那也不行。它兩邊有兩個鼻孔,叫雙垂爪。
「浮 根四塵,流逸奔香」我們這個鼻子也最喜歡香的地方就去,臭的地方不一定。不過很難說啊,海畔有逐臭之夫,有人聞到臭的特別,香港腳並不好聞哪,哎呀,自己 一捏香港腳,拿著指頭在鼻子下聞聞,哎喲,別有味道。那你看世界上人叫海畔有逐臭之夫,所以我海邊人,我就是逐臭之夫,什麼醃壞了的呀,你覺得那個鹹魚那 個店裡頭多臭啊,在我們一聞,尤其在外面多年了,一聞,哎喲這個好啊,家鄉風味。那個火腿臭得不得了,湖南火腿雲南火腿好香啊,實在是臭的,人有逐臭之 夫。那麼這個香臭是什麼?習氣,眾生習氣。所以狗它聞到大便是香的,因此佛說我們吃飯,覺得最上乘的飲食,天人聞到掩鼻而過,上界天人看我們吃飯他把鼻子 蒙起來走,他覺得臭得不得了,當然有大蒜味道更難聞啊。現在鼻子也講了,那麼嘴巴舌頭味覺。
「由恬變等二種相參。於妙圓中黏湛發嘗。嘗精映味」。嘗也是精啊。「絞味成根」。把那個味道啊,所謂牙齒吃進去那麼攪。攪出來那個味道,滋味攪出來。「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舌體」,叫舌頭。「如初偃月」。就是講舌頭的尖尖上象初三的早晨出來看西南邊上那個月亮,舌頭尖尖上彎彎的眉毛月,倒轉來彎彎的圓圓的,叫初偃月。「浮根四塵,流逸奔味」。
喜 歡向外面要吃好的味道。那麼這些原文差不多,我們講了三個呢,就可以節省,重點討論一下。對於舌頭呢兩種大現象,「恬、變」,用得非常好,佛學。什麼叫恬 呢?淡味,沒的味,我們舌頭舔起來沒有味,沒有味也是味啊,叫什麼味啊,淡味,不鹹也不甜不辣也不酸也不臭。我們覺得有甜是變味,鹹也是變味,鹹味很輕的 鹹味有甜,甜太多了就會苦也會鹹,所以鹹甜苦辣酸都是味覺裡頭的變味,所以我們中國人吃菜喜歡吃變味,各種佐料配合攏來,中國菜世界上第一等變味多,就是 這個道理。所以舌頭呢,佛學你看對於生活的道理都講得非常清楚啊,這個舌頭啊,有恬淡,淡味同變味兩種相參互相參合攏來,那麼因此在我們覺性上變成一個業 力的習慣,舌頭喜歡吃味道。各人不同,這也是個人業力不同,有人喜歡吃酸,有人喜歡吃甜,那就是代表個人業力的不同。一個人一生也不同,有些人小的時候愛 吃糖,到老年不要吃了,也吃不動了,吃多了有糖尿病,牙齒掉光了。有許多人從年青不愛吃甜的,到老牙齒不會掉,而且到老了喜歡吃甜的,也不會有糖尿病,這 就是個人業報不同了。他說舌頭啊,就因為這個業報不同,也是地水火風構成啊,就有這個舌頭舌根「流逸奔味」,專門向外跑,專門向好的味道跑,這是舌根。另 外呢身體了,身體是感覺。
「由離合等二種相摩」。離就是隔開,譬如這個東西這個帕子這個手巾我們隔開 了,我這個手就沒有感覺,捏攏來「合」就有感覺,這個身體感覺。衣服掛在那裡舒服不舒服沒有感覺,「合」穿到身上來,肉體跟它接觸了就有感覺了,這是觸 覺。「由離合等二種相摩」 碰到,觸摸,接觸到,碰到、摩擦的作用。
「於妙圓中黏湛發覺」。在自性本來清淨自性中,粘住了這個自性的功能發生我們生命業力習慣,有感覺的作用,體能、體溫有各種感覺。
「覺精映觸」,能夠感覺肉體神經的反應,現在講神經的反應,有這個感覺這個覺精,感覺的這個精明反映接觸外界的作用。
「摶觸成根」。摶:抓攏來。就是包餃子啊、做饅頭啊,搓麵粉那麼搓攏來,把它團攏一陀,這個感覺內外把它一搓摶攏一陀。「摶觸成根」這個感觸的作用,所謂十二因緣,名色緣觸,觸緣受,就有感受了。
「根元目為清淨四大」。這個身體,包括我們整個神經,包括內臟心肝脾腎各種官能。
「因名身體」,所以叫做身的體。你看鼻體、耳體、身體。
「如腰鼓顙」。 腰鼓顙啊,現在這個樂器沒有看到過了,那麼至少在唐代還有,這個是胡樂,西域來的胡樂。腰鼓顙像一個人的體能一樣,就是說頭上有個疤一個頭頭,身體有腰身 細細的,就像人的一個人體體能一樣。那麼我們現在樂器至少有一種鼓啊,兩頭都可以打的,等於我們的人身體,這個腰細兩頭比較大一點,如腰鼓顙。
「浮根四塵,流逸奔觸」。 因此引起見聞覺知,眼耳鼻舌身浮根四塵,身體所以安祥不了,身體喜歡享受,喜歡好的地方,涼快呀,喜歡安適的座位啊,我們講究享受。身段的感覺呢,兩種大 的作用,離合,碰到才有感覺,不碰沒有。譬如我們兩個人拉手,兩個人捏在一起,哎喲,你的手好冰啊,我的手好熱啊,這個有感覺—離合。才起這個作用,一離 一合,可是離開了就沒有了,上面流逸奔觸,把身根講完了。現在講意識,第六意識,我們這個思想。
「由生滅等二種相續」。 當我們講一句話就是思想了,聽一句話你心裡的分別就是思想,一生起來就沒有了,講完了就沒有了,一生一滅,它永遠在裡頭連續不斷。所以我們這個思想沒有斷 過,像一股流水一樣,幾乎沒有斷過。生滅相續,實際上有沒有斷呢?有斷,有切斷的時候,只是你不知道。不過一般人普通啊把思想切斷很不容易啊,所以很多人 學禪修止觀做功夫的很想把思想切斷停止了,做不到。其實思想切斷並不是道啊,是第六意識把生滅的兩頭切斷而已。有許多人觀念錯誤,以為把思想兩頭切斷這個 就是不生不滅之體了,那個是意識的清淨面。生滅可以說有根本的生滅,有意識的生滅喲,這裡講意識的生滅,一個念頭生起滅了。
「於妙圓中黏湛發知」。 所以才有知覺。這個知覺呢?也是生滅性的喲。你打我一下,我知道痛;你不打我,我沒有覺得痛啊。那麼你這個知覺不打我不痛的時候,你知覺是什麼?你知覺還 在知覺啊,知覺那個不痛。要注意喲,剛才講聲音一樣,平常你說我坐起來,呀,我的氣脈沒有什麼知覺,這個修道的人,現在喜歡講氣脈,你沒有知覺那個也是知 覺呀?那還不是不好嗎?清靜還不好?一定要身上在那裡鼓氣才叫好啊?嗯,下面放一個屁,你看我氣功多好啊?一天到晚在那搞氣的生滅,也很糟糕的。那麼不生 不滅那個氣不動了,寧靜,你知道自己身體上沒什麼感覺,你那個知道是知道寧靜啊,可是一般人沒有這個智慧啊。常常有些人說老師啊,我修了半天都沒有什麼感 覺啊?真的呀?沒有啊?你打坐啊?打坐啊。你坐起來沒有感覺?我就不響了,因為他沒有智慧,我如果告訴他你覺得坐起來沒有感覺,那個知覺的沒有感覺很好 啊。他說我騙他。究竟我騙他,他騙我誰知道呢?結果往往我是受了人家的騙,他那麼講我就聽啊,受受騙而已嘛。你怎麼辦呢?他沒有這個智慧你不能告訴他,告 訴他他不懂。你求個寧靜不是好?所以我常常告訴他,平安就是福啊,什麼叫福氣?福氣就是平安,你以為今天做生意啊,明天生個兒子就是福氣啊?那個有福有氣 把你忙死了又氣死了。平靜是福,一天到晚平安無事那個才是福呢!就是這個道理。
「知精映法」。能夠知道這個精明反映思維的法則,這個法就是思維法則、思想的法則。現在中西文化的合壁呢,用哲學的名詞叫思維法則叫法。佛學裡頭法包括事、物、理,一切事,一切理,一切物這個都是法。所以思想知覺的東西,「知精映法」,你看它佛經的翻譯中文用得多妙。
「攬法成根」。 攬:這個手一條繩子一樣,遠遠把它吊起來,拉得很長,叫攬,把繩轉一圈,把這個東西範圍起來也叫攬。所以我們經常用的攬鼻,騎馬,把馬拉住放在口上那個繩 子。攬鼻就是手抓到馬的那個繩子,指揮馬怎麼走動。那個手這麼一抓馬的那個繩子就叫攬。所以呀「攬法成根」,自己抓得很牢,變成意根。意根在哪裡啊?古人 解釋心臟,現在千萬不要那麼講了,科學把你推翻了,這個根源就是腦神經。古人解釋心臟,現在你要曉得都不是,腦神經也不是。就是頭腦的思想,腦神經是它的 反應,就是意根,不是心臟。
「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意思」,「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意思」這也是地水火風做成的,因此腦神經這個意識有思想,這個思想呢,我們看不見呀,我們裡頭的思想看不見。只有眼睛閉著躺在枕頭上或者打起坐來靜靜的時候才覺得自己裡頭有思想,對不對?你看佛經裡形容得很好,
「如幽室見」。思想看不到啊,可是它是個幻影,等於夜裡在一個房間裡看東西看不見,慢慢呢,把眼睛閉著閉著久一點在黑暗張開點,好像有一點影子,好像有,好像沒有。所以我們閉著眼睛想自己那個思想,能夠思想那個作用、那個現象,佛形容它,如幽室見。
跟著引發「浮根四塵,流逸奔法」。 因此使我們這個思想啊,永遠喜歡向外面奔放,這是思想的分析。佛分析了六根,這一段他比較分析得詳細。佛沒有做結論啊。佛快要做結論了,對我們修行的工具做結論。
「阿難。如是六根,由彼覺明,有明明覺,失彼精了,黏妄發光」。阿難,我剛才給你分析過這個六根,修行要找這個六根做工具,現在先把工具認識清楚,這個六根。
「由 彼覺明,」注意喲,四個字,由於我們的本性本覺「由彼覺明」這個覺本覺本來就是清淨的、本來就是菩提就是佛、本來是清淨的、清淨本然周遍法界,「由彼覺 明」自性本來光明的明白的。這個六根的作用,它的根源最初能夠發動的根源是本來那個本體自性的根源。本覺,本來個個都沒有迷過,不需要求悟,是本覺的,本 來就明白,自性本來明白,也不需要去修的。可是呢,怎麼樣來變成凡夫啊?迷掉了?
「有明明覺。」佛在第四卷開始時,富樓那問,這個宇宙法界 既然自性物理世界精神世界這個生命,自性本來清淨圓滿,為什麼形成了萬有同這個世界?雲何復生山河大地?佛的答覆四個字「覺明為咎」,自性本來清淨光明, 為什麼講覺明為咎呢?這個覺,後覺?就是始覺了。「由彼覺明」,這個六根的作用啊,都是自性本體功能,本來是本覺光明的,並不是壞東西。為什麼迷掉了?有 明明覺:因為太聰明過度了,本來清淨光明,忽然一念之間,我要把它加強一點,把光明擴大一點,我要更瞭解它,這一念就迷掉了。有一個明要求自己再明白,要 求自己要覺悟,「失彼精了」完了。自己的鑰匙本來在口袋裡,哎呀,我要小心,今天出門啊,我很愛忘記,今天我把鑰匙放好一點該不要忘記,放在裡面的口袋 裡。本來還不忘記,因為要特別小心一點,忘記了,就是這樣。本性「由彼覺明,有明明覺」,可是凡夫忽然一念之間要求自己明白,要求自己成道,有一個求明 白、成道覺悟的心。
「失彼精了,」把本性原來的原精,注意啊,這個叫原精,不是精蟲卵髒那個精,再三聲明。本來的,「精」在中文精就是明叫精明。
「黏 妄發光」有了這一念要求得悟要求得明,粘住了,被吸引住了,被後天就被自己這個觀念迷糊住了,誰把你迷掉啊?自己迷掉自己,自己騙了自己。粘住了這個妄 想,妄想自己一生起啊,放不開了。「黏妄發光」,那麼你說發光啊是發光,你年我們現在發光啊,眼睛能夠看,耳朵能夠聽,這個後光可大了,後面的光,這個光 就是代表了我們現在講放射了各種靈能,放射了各種靈力,也可以叫靈能,也可以借用的名字,也可以說拿現在物理科學啊,生命的電能生命的電感就放射出來了, 發光就是一種放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