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 中多處校量功德,把持經與布施等來做比較。但其中以下文一段比較最深刻。是拿捨生命來做比較。一個人最難捨的是生命,世人貪生怕死,誰不愛惜生命。但經中 說:一個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上午是初日分,中間是中日分,晚間是後日分。)恒河有多 少沙,以恒河沙那麼多的生命,早上以恒河沙那麼多的身體都捨了,布施了。而中午還這麼做,晚上還這麼做。「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劫這個時間就很 長了,一塊幾十里的大石頭,天人以極輕的紗輕輕地在石上飄拂一下,幾百年一次,等把這塊石頭磨光了,這個時間叫一劫。這個時間的數位已經大得不可說了。但 還不是一個劫,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一個人無量百千萬億劫,每天三段時間都拿恒河沙這麼多的生命去布施,這個功德真是不可思議的。另外一類,「若複有人聞此 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若人聞此經典,能生正信,心中沒有抵觸,所得的福報勝過前面無量劫以無量身命布施的人。這實是眾生情見所不能相信的事。但釋 迦牟尼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哪里能夠有絲毫不真實啊。「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更何況你還可以寫經、印經,自己 信受奉行,念經背誦與為人解說,功德就更加不可思議了。從以上的校量就可以知道金剛般若經的不可思議,也就是般若的不可思議。
《破 空論》中根據經文以八種殊勝來顯示本經不可思議功德。(一)捨身是大事,無量劫是大時,雖然這樣大事大時的布施,還是不如持經功德。因為這樣的大施,具有 五神通的菩薩也能做到,比不上本經「正斷無明漏故」。以上菩薩雖得五通,能行大施,但未得漏盡,無明之感猶存,故不如本經正斷無明功德。無明斷盡才是菩薩 漏盡通,其功德遠超於大事大時。(二)本經不是大小乘共同的般若,而是「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大乘中推仰為圓頓菩薩的人,叫作「發最上乘 者」。可見若人真能「信心不逆……為人演說」,即同圓頓菩薩。(三)如是之人,就是荷擔無上菩提,他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這就是續佛慧命,長保佛種不 斷。(四)樂小法的人,著於四相四見(我見…壽者見)對於本經不能聽受演說。(五)經在之處即是寶塔,具足法身舍利。(六)「受持讀誦此經……先世罪業即 為銷滅。」轉重為輕,不再墮惡道。(七)當得菩提,夙業既銷,菩提之體,自然明淨。(八)釋尊在遇燃燈佛之前,雖遇多佛,但心中尚存有所得心,未達無相。 所以持經超過釋尊昔時遇佛功德。(釋尊遇燃燈佛後,才恒與般若相應。)經說:「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那麼我們對於佛所開演的部份,實應衷心信受,不得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