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金剛經講話 星雲法師著

金剛經講話 星雲法師著

大乘菩薩發心分第三

[日期:2010-07-3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星雲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三分進入到探討大乘菩薩發心的問題。要發什麼樣的心?度化的對象是什麼?度化眾生的目的為何?菩薩行者如何檢驗自己的發心是合乎正知正見?這幾項疑問,在第三分佛陀有周詳的解答,並且提出四點觀念,令發心菩薩者有修學的次第。

一、廣大心平等觀
二、滅度無住涅槃
三、眾生本性寂滅
四、菩薩心無四相

這四點全面地指出,菩薩發心必須具備四種正觀、四種次第、四種正見,以及四種成就。

一、廣大心平等觀

經文中的「諸菩薩摩訶薩」的「諸」有廣義和狹義之別。廣義,泛指一切初發心的善男子、善女人等,狹義,專指已登地的五十二位階次的菩薩。前者是凡夫菩薩,後者是聖賢菩薩。不論是廣義或狹義,佛陀教導付囑本無聖凡的差別。

摩訶薩,是具有大心的菩薩。摩訶曰大,其義有七:

第一、具有大根機。
第二、具有大智慧。
第三、信仰大乘法。
第四、悟解大乘理。
第五、修持大乘行。
第六、生逢大乘時。
第七、證得大乘果。

欲成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是具有大心的摩訶薩,這大心即菩提心。如《華嚴經》云:「菩提心出生一切諸菩薩行,十方三世諸佛如來,皆從菩提心而出生 故。」《佛藏經》亦云:「菩薩為因,佛為果。」從經典中可以印證,發菩提心是三世諸佛成就的根本。發菩提心者慈愛護念的對象是什麼?《金剛經》的經文: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所有一切眾生之類,都是我們拔苦予樂的對 象,這就是菩薩發心要具備廣大心平等觀。這一切眾生之類,橫為三界,豎為九地,是一切眾生依存的所在。此三界之果報,雖有優劣苦樂等差別,但仍屬「迷 界」,係難免生生死死輪迴之苦,為聖者所厭棄的。因《法華經‧化城喻品》云:「能於三界獄,勉出諸眾生。」亦即令三界眾生勿以三界為安樂,當勤求真正的解 脫。



對於發廣大心平等觀,慈愛一切眾生之類,我們在佛陀本生故事中,看到佛陀因地修行時,不論身為人有割肉餵鷹、捨身飼虎的悲懷,縱使為鹿王、魚王身,遇眾生有難或有所求,都能廣大平等的布施。欲發起「廣大心」,必須具有平等的正觀,才能不分怨親、人我一切喜捨。

祇劫園有座大樹林,樹林裏住著許多的鳥獸。有一天樹林三面都著火,只剩下一面還沒燃起火苗,卻又偏偏給一條河截斷了出路。林中的野獸恐慌的逃生到此,望著 河,束手無策。眼看著火舌不斷的蔓延過來,正當千鈞一髮之時,一隻身強力壯的大鹿,用牠的前腳和後腳跨踞河的兩岸,野獸們踏著大鹿用身體架成的「橋樑」, 紛紛逃過河去,到達平安的彼岸。大鹿的背脊都被踩得血肉稀爛,眼看著群獸都過河了,突然又跑來一雙兔子。這時鹿的氣力微弱,但仍拼命忍耐著,讓兔子度河到 彼岸。所有的野獸都渡到彼岸,鹿的背脊也應聲而斷,最後落入水中身亡。

鹿王救渡群獸到達彼岸,沒有大小、親疏的差別,不就是菩薩的廣大心平等觀的示現嗎?

二、滅度無住涅槃

經文中云:「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依傅畹大師之注解,涅槃之義有四:

凡夫性淨涅槃--謂一切事物之本來相即是真如寂滅之理。

聲聞有餘涅槃--煩惱雖斷,但業報之身尚存,仍未解脫飢寒老病之苦。

緣覺無餘涅槃--謂無學羅漢捨身悟入法性,不再有自他、物我、身心等質礙。

佛菩薩無住涅槃--了知生死涅槃,體本如一,沒有煩惱的生死相可斷除,也沒有菩提涅槃處可證入。因此不住生死涅槃二邊。

經文云:「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無餘涅槃實乃佛菩薩方便之用,先設有無餘涅槃之樂,令眾生生起欣羨慕求之心,再攝化眾生入大般無住涅槃。據《方等般 泥洹經》卷二載,涅槃是大滅度之義。大即法身,滅即解脫,度即般若。涅槃之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縱令驢腹馬胎,涂炭吞火亦不減損半分。涅槃在經典上具 有八種法味:

一、常住:通徹三世而常存,圓遍十方而常在。
二、寂滅:生死永滅。
三、不老:不遷不變,無增無滅。
四、不死:原本不生,然亦不滅。
五、清淨:諸障永除。
六、虛通:虛徹靈通,圓融無礙。
七、不動:寂然無為。
八、快樂:無生死逼迫之苦,而有真常寂滅之樂。

經典裏把涅槃喻有八種法味,然而涅槃的真貌到底是什麼?這則「不在別處」的禪門公案,或許能給我們一些意會。

洞山良价禪師有一次問雪巖禪師道:「老師,如果您百年後,有人問起您的道貌風姿,我要怎麼回答?」
雪巖禪師答道:「我不在別處!」
洞山禪師聞言,沈吟許久。
雪巖禪師喝道:「你以此恩量心忖度,可要慎重小心!」
洞山不解老師的真意,難道慎思明辨也錯嗎?
直到有一天,洞山禪師在渡河時,看見自己映在水中的影子,才廓然省悟,作了首偈:
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
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應須恁麼會,方得契如如。
涅槃如影相隨,不在別處,更無須他覓。

三、眾生本性寂滅

從發廣大心平等觀,滅度十類眾生入於無住涅槃後,菩薩繼而要有最勝心「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大乘起信論》云:「如實知一切眾 生,及與己身真如平等無別異故。」又《大般若經》云:「以一切眾生本性寂滅,無滅可滅,本來是佛,無佛新成。」

由此知菩薩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也不執著有一切眾生為我所度,自己是能度之人。菩薩應發最勝心,泯除妄想的對待,沒有所度的眾生,更沒有能度的菩薩之名。菩薩修行的事業,有事理的分別:

一、事相:覺悟發心,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
二、理體:生佛平等,實無有眾生得滅度者。

菩薩欲圓滿菩提,著重發心要廣大,要具備生佛平等觀,更須別具慧眼,了透勝劣假名,能度所度隨順世諦的真相。

南陽慧忠國師,感念服務他三十年的侍者,想幫助他開悟。有一天吃飯的時候,國師喚道:「侍者!」
侍者立刻回答:「國師,做什麼?」
國師莫可奈何的道:「不做什麼?」
過了一會,國師又叫:「侍者!」
侍者又回答:「國師,做什麼?」
國師又無可奈何的道:「不做什麼!」
過了一會,國師對侍者改口道:「佛祖!佛祖!」
侍者更茫然不解的反問:「國師,您叫誰呀!」
國師不得已,就明白開示:「我在叫你!」
侍者不明所以:「國師,我是侍者,不叫佛祖呀!」
國師此時慨嘆道:「你將來不要怪我辜負你,其實是你辜負了我!」
「國師三喚」的公案,無非要吾人直下承擔「我就是佛!」而眾生不知自己和三世諸佛寂滅本性是一如的,只癡心認可自己只是個侍者,辜負了諸佛的一片真心。

四、菩薩心無四相

經文中:「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四相即:

一、我相:執著有個我,能度眾生。
二、人相:執有彼為我所度。
三、眾生相:執有能度所度,歷然相對。
四、壽者相:執有法授受,戀著不捨,猶如命根。

菩薩如果有此四相的執取,於此就會生起顛倒之心。要怎樣遠離四相的顛倒夢想呢?先以「我相」的我來說,我的身體是五蘊和合,沒有主宰性;是緣生幻有,沒有 常住性;是業報所感,沒有自在性;是處處有障礙,沒有普遍性。所以五蘊假聚法的我,實在是緣生緣滅的,如此,我相即除,也就沒有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結 縛。

掃蕩四相,要有般若的大雄大力,就如同《般若心經》所言:「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因此,菩薩行者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必先借助般若力,空去五蘊相,才能降伏執取「四相」的妄心。「我相」不除,嗅不到般若花開的幽香,自然也聽聞不到諸佛潺潺的八萬四千偈,不捨晝夜的吟唱。

有一個人請教一位禪師,問道:「禪師,經典上說,無情說法,我要怎麼能聽到呢?」
禪師回答道:「有個我,當然聽不到。」
那個人反問道:「那麼請問禪師,你聽得到?」
禪師哈哈大笑:「有一個我,再加上有一個你,當然更聽不到了!」
有你有我的相對,怎麼徹聽三千法界的隻手之聲?怎能識見青竹黃花的般若法身?在菩薩耕耘的田地裏,要廣大遍佈菩提種,平等護念一切眾生的慧苗,以無有四相的真心為枝幹,獲證空花佛果。

此分以菩薩發廣大心平等觀,真心供養一切眾生,大菩薩的心量,令我們心生嚮往,凡夫雖不易做到,但可以在生活中,從少分的發心累積成菩薩滿分的成績。比 如,一瓣心香,給人信心的祝福;一臉微笑,給人溫暖、歡喜;一句好話,給人親切、讚歎。用善心、微笑、好話等來供養身邊有緣無緣、有情無情的一切眾生,把 佛法的真善美實踐於人間的生活。萬德莊嚴的菩薩,是不會輕視這隨手、隨口、隨喜、隨心的點滴功德。

[習題:]

1.行菩薩道要發什麼心?
2.菩薩為什麼要滅度一切眾生到涅槃的地方?
3.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為什麼是沒有一個眾生得滅度者?
4.如何降伏我們執著四相的妄想心?

原典.譯文.注釋

原 典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譯 文

佛陀告訴須菩提,「諸位菩薩摩訶薩,應當如此降伏妄心;對所有一切眾生,不同生命形態的卵生、濕生、化生;有色身、無色身;有心思想念的、無心思想念的、 不是有想不是無想的眾生等,都要使他們進入無餘涅槃的境界,了斷一切苦報、煩惱,渡過生死苦海,到達不生不死之地。如此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其實並不 見有一個眾生為我所度。


這是什麼緣故?須菩提!若菩薩妄執有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對待別分,以為有個我能化度眾生,又見有所謂的眾生為我所度,這樣就不能稱為菩薩了。


注 釋

*本分是大乘的心要,佛陀回答須菩提的問題,最重要的就是要發四心:一、廣大心 ,不揀擇優劣親疏,一切眾生皆度;二、最勝心,使眾生皆斷除煩惱,了生脫死,而入無餘涅槃;三、無對待心,視一切眾生平等無差別;四、無顛倒心,沒有我、人、眾生、壽者四相之分別計較。又菩薩若能用般若妙智,照了性空本無四相,名降伏其心,否則非菩薩。

菩薩摩訶薩:
即大菩薩。必須具備七個條件:一、具大根,二、有大智,三、信大法,四、解大理,五、修大行,六、經大時,七、證大果。

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即四生,指三界六道有情產生之四種類別。一、卵生,由卵殼出生者,如蛇、鳥、雞、鴨等;二、胎生,從母胎而出生者,如人、牛、馬、羊等;三、濕生,即由糞 聚、注道、腐肉、叢草等潤濕地之濕氣所產生者,如蚊、蚋、蛆,以至於水中極細蟲等;(四)化生,無所託而忽有者,如諸天、地獄、中陰。

有色、無色:
從有沒有物質形體來說,眾生可分為:一、有色,即有物質形體的眾生,也包括欲界六道眾生及色界四禪天;二、無色,沒有男女之欲與物質形體者,如無色界的四空天。

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
係依情識之有無,而將眾生所居分為此三類。一、有想,即於空無邊處起空想,於識無邊處起識想之意;二、無想,即於無所有處離少想之意;三、非有想非無想,則為有頂所攝。此係將三種有情眾生,配以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有頂等無色界之四處。

無餘涅槃:
涅槃,譯為滅度、寂滅等。可分為四種:一、自性清淨涅槃,指人人本具的佛性,恆常清淨而不染;二、有餘依涅槃,小乘聖者,雖已證入涅槃,不受後有,但仍有 酬報過去世業因的身心存在,名有餘依涅槃;三、無餘依涅槃,比有餘依涅槃更進一步,連酬報過去世業因的身心皆已灰滅,到達不生不死的境界;四、無住處涅 槃,大乘菩薩以智慧力斷除煩惱障、所知障,不住生死,但菩薩悲願無盡,常於娑婆世界中救度眾生,名無住處涅槃。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我相,執著我為能度者,為真實的個體存在;人相,執著彼為我所度者,以他人為和我對立之存在;眾生相,所度既非一人,各各善根又不一致,於是處處分別之, 如階級、種族等分別,即是執著眾生相;壽者相,執著我、人、眾生等諸事物為真實不虛、持續不壞,可以傳之長久。這四相實際上都是由一個「我相」所開展出 來,所以,佛教特別注重破除「我執」。
【書籍目錄】
第1頁:作者序 第2頁:法會啟建因緣分第一
第3頁:勸轉般若法輪分第二 第4頁:大乘菩薩發心分第三
第5頁:布施心應無所住分第四 第6頁:布施心應無所住分第五
第7頁:真實信心解脫之道分第六 第8頁:無得無說破事理障分第七
第9頁:般若為三世諸佛母分第八 第10頁:實相無相四果性空分第九
第11頁:莊嚴佛土無有住相分第十 第12頁:恆河七寶不如無為分第十一
第13頁:尊重正法平等流布分第十二 第14頁:如法受持第一義諦分第十三
第15頁:四相寂起大乘行分第十四 第16頁:信受奉行荷擔家業分第十五
第17頁:金剛功德業障冰消分第十六 第18頁:直下究竟本無我體分第十七
第19頁:如來遍觀眾生心性分第十八 第20頁:不住三心實相布施分第十九
第21頁:見身無住離相見性分第二十 第22頁:解脫真性無法可說分第廿一
第23頁:菩提性空得果無住分第廿二 第24頁:淨心行善法分第廿三
第25頁:寶山有限般若無價分第廿四 第26頁:生佛平等無我度生分第廿五
第27頁:法身遍滿觀想不得分第廿六 第28頁:斷滅知見造生死業分第廿七
第29頁:不受不貪無住福勝分第廿八 第30頁:正報無住如如不動分第廿九
第31頁:依報無住世界假相分第三十 第32頁:總除諸執法相不生分第卅一
第33頁:受持演說勝無住行施分第卅二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