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淨空法師講述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淨空法師講述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三十四卷)

[日期:2010-08-2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淨空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淨空法師主講

新加坡淨宗學會錄影室

請掀開經本《科註》卷中,第一百四十六面,請看經文:

【又於過去,有淨月佛。山王佛。智勝佛。淨名王佛。智成就佛。無上佛。妙聲佛。滿月佛。月面佛。有如是等,不可說佛。】

地藏菩薩在這個地方,給我們介紹了十尊佛之後,又說出這個地方的九尊。末後告訴我們,像他所說的這些佛,數量是無量無邊,不可稱說。這是教給我們,要稱念諸佛的名號,名號功德不可思議。通常我們偏讚阿彌陀佛,彌陀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其實每一尊佛的德號,都是不可思議,跟阿彌陀佛沒有兩樣,這才真正突出佛法裡面所說的「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所以稱念任何一尊佛的名號,都有同樣的成就。世尊在這麼多名號當中,特別跟我們介紹阿彌陀佛,原因又何在?佛家常講「佛不度無緣之人」,理上雖然是平等的,可是事上有差別,差別都在緣分,正是如善導大師所說,「總在遇緣不同」,所以我們成就就不一樣。而阿彌陀佛與我們特別有緣分,在菩薩裡面是觀世音菩薩,佛裡面是阿彌陀佛,與娑婆世界的緣非常非常之深,有緣而且緣深,感應就很快,非常快速也非常之深,這是世尊特別為我們介紹的原因之所在。

這九尊佛號,青蓮法師在此地有個註解,諸位都可以參考。略說『淨月佛』,「淨」是清淨,「月」是月光,夜晚清淨的月光,沒有人不喜愛的,特別是我們現在也接近中秋,中秋的月光格外顯得清淨,所謂秋高氣爽。比喻佛的法身光明遍照,《華嚴經》上跟我們說法身佛的名號叫毘盧遮那,這是梵語,毘盧遮那的意思是「遍一切處」,法身確實是遍一切處。由此可知,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法身,這是經論裡面常講「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如果你要能夠體會到共同一法身,然後才知道盡虛空遍法界確實是一個自己,是一個整體,這個境界大乘法中叫圓滿大覺,他確確實實明瞭、體會得虛空法界是自己,天地萬物也是自己,是自己的相分,法身、法界是自己的本體。光明遍照就是智慧的遍照,識心的廣遍,作用的廣遍,入這個境界之後在虛空法界,法界裡面有過去、有未來,無處不現身,隨類現身,這個道理就在此地。他這裡註解也很好,註的是「從真垂應」,真是法身,應就是報身跟應化身;真身沒有形相,它不是物質的,應化身有形相,報身也算是應身。我們把它範圍說得寬廣一點,從體起用,報身自受用,也與地上菩薩共同受用,應化身是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的眾生,是為他受用,所以應化身完全是他受用,不是自受用,自受用是報身。可是法身、報身、應化身是一而三,三而一;他末後一句說得很好,「此明三身一體」,淨月就比喻三身一體。

第二尊『山王佛』,「山王」是形容佛報身如大山一樣,王是最大的,山裡面最大的我們常稱之須彌山王。通常是講佛的報身,我們在讚佛偈裡面讚歎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你們想這個境界,「白毫宛轉五須彌」,你去想這個身多大,白毫是眉毛當中兩根毫毛旋轉在一起,有多大?五座須彌山那麼大,你說他這個人的身相多大?我們地球容納不下,所以地球要在佛的法相莊嚴之中,恐怕只是一根毫毛而已,佛能現這個大身,稱之為山王佛。這是對佛的讚歎,也顯得佛神通能力的殊勝,能現這麼大的身。

第三尊『智勝佛』,「智」是一切種智。佛法裡面跟我們講智講三種,「一切智」;他註解裡面講,這引用《大品般若》,「薩婆若」就是一切智,一切智是二乘人的智慧,聲聞、緣覺所證得的。一切智是什麼?知空,萬法皆空。小乘人懂得這個道理,他明瞭,於是他就住在偏真涅槃,他住空,這是一切法之理,它不是事,它是理,理是空的。諸位一定要明瞭,這個空不是性空,他是明瞭萬事萬法之理是空的,一切法是因緣所生,了不可得,所以二乘人心地很清淨,就是他知道一切法的真相,理上的真相。「道種智」是菩薩智,道是說的理論,種是種種,是講事相,可見得菩薩比二乘是進步太多。二乘人理事不能圓融,也就是我們在《華嚴經》上講,他理事有礙,理事有礙當然事事就更有礙,他在這個境界裡頭,所以二乘人所得的理無礙,但是理跟事合起來就有礙了。菩薩的智慧就高,理事能夠圓融,做到理事無礙;在四無礙法界裡面,他得到三個,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這是道種智,種是種種。「一切種智」,這是事無礙全部圓滿都證得的,不但是理事無礙,事事都無礙,所以這叫一切種智。一切就是前面講的一切智,種智就是菩薩所證的道種智,一切智跟道種智不二,能夠融合在一起就叫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如來果地上所證得的,這個智就殊勝,超過二乘、超過菩薩。所以稱智勝佛。

第四尊『淨名王佛』,「淨」是清淨,「王」是比喻自在。在古時候只有國王他能夠發號施令,一切人民都要聽從他的,聽從別人的人不自由,發號施令的人自由,所以稱之為王。佛經裡面「王」都有自由自在的意思,自己能作主的意思。淨名是清淨,煩惱斷了,清淨,生死了脫,這個得清淨了,超越六道輪迴、超越十法界。經上講「五住二死淨盡」,圓滿的清淨;五住是說煩惱,二死是兩種生死,這兩種是經上講的分段生死、變易生死。分段生死是從相上說,如果我們說得很粗,粗顯一點,大家都能夠懂得,我們這個身體,得這個身體,從出生到死亡這是一個階段,這個階段稱為分段生死,這個說法大家很容易了解。其實分段生死哪裡說是人一生,諸位要細細去想想,我們現在一年是一個階段,這一年過去了,這一年等於死了,來年等於生,再往微細的去觀察,月月有生死,每一天都有生死,這種現象都屬於分段生死的現象。分段生死講到極處是剎那生滅,剎那生滅是分段生死,都是從相上來說。變易生死不是從相上說,實在講變易沒有生死,為什麼把變易稱為生死?變易有苦,生死是苦的意思。

我們以《華嚴經》上法身大士來說,他們分段生死沒有了,像西方極樂世界往生到那邊去的人,人人是無量壽,人人都是得金剛不壞身,可是他還有變易生死。變易生死從哪裡看出來?四土、三輩、九品,那就是變易。你從下品轉變成中品,從中品轉變成上品,這就叫變易,你的境界不斷向上提升。在《華嚴經》裡面華藏世界,這些法身大士分段生死沒有了,但是經上給我們講,他有四十一個位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每一提升一個位次就是一個變易。這個變易需要他自己用功去修,那個修就叫生死,修很苦,他要修行、他要用功,才能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所以變易確確實實不是生死。因為他要提升他的境界,他要認真努力修學,修學是一樁辛苦事情,我們把它比喻作生死。所以兩種生死都盡了、都斷了,那是什麼地位?如來果地,圓教的佛果。怎麼知道?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斷,所以還有一次變易生死,等覺菩薩還有一次,到如來果地上那就完全沒有了。所以淨名王佛這個名號,我們一看,圓教究竟圓滿的佛果,才當得起這個名號。

第五尊『智成就佛』,這個名號的意思是利益眾生的,像「淨名王佛」這個名號,完全從自利,從斷煩惱,斷證上來建立的,「智成就」這是就度化眾生上來說的。智是智慧,權實二智,《般若經》上所說的「般若無知」,無知是根本智,為什麼說它無知?它不起作用,沒有起作用。沒有起作用,為什麼又叫它做根本智?無知就是根本智,無知不是說沒有智慧,如果看到經上講「般若無知」,那是完全沒有智慧,那你就錯了;無知是真有智慧,智慧沒有起作用,是這個意思。他對於萬事萬法性相、理事、因果,沒有一樣不清楚,沒有一樣不明瞭,可是他自己境界是如如不動,我們所謂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在這個狀況之下叫無知。當他起作用的時候,起作用,起什麼作用?教化眾生,答覆眾生的疑難,這時候展現出來的是「無所不知」,所以無所不知叫權智,就是佛法裡面常講的善巧方便。善巧方便是屬於智慧的應用,應用的時候是無所不知,無所不知可見得就是無知的表現,《般若經》上這兩句話,我們要明瞭,決定不能夠誤會。所以無知是自受用,無所不知是他受用。

諸佛菩薩在十法界、在六道度化一切眾生,無論是現什麼樣的身相,這一點我們要記住,佛沒有身相,法身沒有身相,身相是隨類現的。不但應化身是隨類現的,報身也是隨類現的,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的是報身佛—盧舍那佛,在極樂世界看到的是阿彌陀佛,報身也是隨類現的。盧舍那佛是在華藏世界,度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阿彌陀佛是在西方極樂世界,度實報莊嚴土的菩薩,我們從這個地方就能夠體會到,報身還是隨類現的,那個類是指法身大士。佛給我們講世界無量無邊,諸佛如來無量無邊,從佛名號裡面來看,我們看到這麼多佛。釋迦牟尼佛專門為我們介紹十方諸佛的名號,諸位也許讀過《萬佛名經》,世尊跟我們就隨便說一說,就說了一萬兩千多尊佛的名號,在虛空法界裡佛的名號說不盡,釋迦牟尼佛天天給我們說,說一劫也說不完。這就說明佛的報身也不只一個,隨著各個世界差別的狀況,為法身大士所現的;如果是為方便土、同居土這些凡夫們所現的,就是應化身。這是智成就如來。

『無上佛』,「無上」是尊稱到極處。註解裡面幾句話註得很好,「有所斷者,名有上士。既無所斷,名無上矣」,這個解釋得很圓滿。等覺菩薩還有斷,還有一品生相無明可以斷,那叫上士,不能叫無上,他還有所斷。到如來果地上那就沒得斷,應當斷的統統斷乾淨,沒得斷,這稱無上,所以無上也是對於究竟佛果的尊稱。

『妙聲佛』,是讚歎佛的音聲圓滿微妙,「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是微妙,佛說法音聲的悅耳那是美妙。這種美妙、微妙從哪裡得來的?從心性裡面自然流露出來的,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懂得,一定要記住、要學習。你心地真誠,你的言詞就真誠,你心地清淨,你的容貌、音聲就清淨。由此可知,古人常說「誠於中而形於外」,這一句話是真的不是假的。你的心微妙,你的相貌、音聲也就微妙,你的心是真善美,你的容貌、音聲也顯出真善美,音聲、容貌是外表,是你自性的流露,你要想相好你的心要好,心不好要想相好沒這個道理,怎樣修飾也是枉然!

佛在經上常常說「相隨心轉」,不但我們自己身體、容貌是隨心轉,我們依靠生存的山河大地也隨心轉,所以心好不但你相貌好,相貌好是有福,這個人有福相,這個地方也有福,「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地也有福了。地怎麼會有福?地也隨心轉。心要是邪惡,你的相也邪惡,你所居住的山河大地也是邪惡,這個道理值得我們深深的去反省。有很多人說現在地球病了,地球上的生態環境起了很大的變化,它怎麼會病?怎麼會反常?你再想想佛所講的這些道理,人性反常。特別是在最近這些年來,我們常常到世界各個地區去旅遊,我們接觸到的一切人事物,發現人心浮躁不安,一絲毫刺激都經不起,稍稍有一點不如意,瞋恨就爆發了,這是反常。所以他自己的音聲、容貌、體質就多病,不正常,再影響他居住的環境,環境也不正常,這裡面的道理,我們在前面曾經跟諸位詳細報告過。用科學家說法,它的原理就是波動,邪知、邪見、邪行,這是很不好的一個波動,這個波動影響物質的世界,影響地球的變化,甚至於影響到地球在太空當中的運行,影響它的軌道,影響它的速度,所以地球上就產生很大的變化。這種連帶的關係,科學家還沒有能夠發現,但是佛在經上已經講得很清楚、很明白,相隨心轉,境隨心轉。

今天有許多人發現病態嚴重,所以極力呼籲要加強環保意識,能不能收到效果?我們在旁邊冷眼旁觀,收不到效果。原因在哪裡?他治標不治本,他不曉得自然環境的變化,根本的原因是人心,他不知道。要真正做好環保的工作,先要保護自己的清淨心,保護自己的真誠心,保護自己的慈悲心,這才有救,這治本。本末兼治收的效果就很大,也很快速,很可惜現在科學家,他不知道這根本的原因。這就是近代人迷於科學技術,迷於經濟財富,產生嚴重的偏見,造成今天整個事態反常的現象。不過佛說得很好,共業裡面還有別業,所以我們想救自己還是有辦法,雖然是救自己,也要有真誠幫助別人的心願,要真幹,至於做到多少不必去過問。災難逼迫在眼前,我們也要效法古時候,慈悲心深重的這些行者,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我們還是要做。不顧自己,要為一切眾生,為眾生的利益,為眾生的幸福,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我們剛剛講過兩種生死都不是真的,不可以貪生怕死,全心全力為眾生服務、為眾生造福,自自然然能感得諸佛如來的加持,諸菩薩善神的擁護,問題是我們肯不肯發心?

說老實話,不在自己有沒有智慧能力,那是其次,你能夠發真實的心,智慧不足,佛菩薩會加持,能力達不到,有一些護法善神會幫助你。大家如果要不相信,此地居士林李木源居士不就明瞭,李木源居士就是我說的這種人,智慧能力不足,他能發真心,他得到諸佛菩薩護念,得到龍天善神擁護,所以才能夠心想事成,佛家常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我們在這裡看到了。你這個心願是善的不是自私,是為佛法常住世間,是為眾生了生死、出三界,得度成佛,這個願心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所以發這種願心才能感動諸佛菩薩,與諸佛菩薩同心同願、同解同行,自然就加持上了。所謂你的心、你的願,你思想的波,波的頻率跟諸佛思想波頻率相同,相同他就接通了,這就是佛力加持的道理,所以才能幫助你心想事成。

後面第八尊『滿月佛』、『月面佛』,月面跟滿月意思相同,他註解裡頭也說這兩尊佛大意相同。「滿月」,我們中國人農曆講十五的月亮,在天文裡面講是望,朔望,望的月是滿月。佛經裡面我們也常常看到,讚佛的偈頌裡面說:「佛面清淨如滿月。」有人來問我:法師,佛的面圓圓的有什麼好看?這沒有能夠體會到,佛說這一句話的真正的意思,所以是「願解如來真實義」,非常重要。滿月是比喻什麼?比喻沒有欠缺,你看到佛的相好,你找不出一絲毫的缺點,這不是佛的面孔是圓圓的,那你是完全想錯了,這個解釋叫望文生義,「三世佛都喊冤枉」!佛不是這個意思。滿是比喻圓滿,而沒有欠缺的意思,這是我們一定要懂得的。望文生義往往就錯解,錯解了他連佛都不學了,因為學佛將來成佛,變成這個樣子多難看,他不學佛了。所以必須要了解他真正的意思,這就是圓滿而沒有欠缺。佛為什麼會圓滿?為什麼會沒有欠缺?

佛證得了圓滿的自性,所以展現出來的是大圓滿,本經一開端就給我們講大圓滿,這是我們必須要把它記住的。這個經文在什麼地方?我們找出來看一看,在第十三面,在我們《科註》的本子第十三面,卷上第十三面,十三面是個開端:「是時如來含笑,放百千萬億大光明雲」,這一句是總說。然後後面給我們講了十種,十表法的意思,跟《華嚴經》上講「十」是一個意思。「圓滿、慈悲、智慧、般若、三昧、吉祥、福德、功德、皈依、讚歎」,這是把無盡的法門,也是包括我們生活當中點點滴滴,沒有一樣不美好,沒有一樣有欠缺,才叫大圓滿。我們現在籠統裡講,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工作,我們每天跟外面的接觸,接觸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圓圓滿滿的在真善美慧之中,這才稱得大圓滿。就像經上給我們講的這十種圓滿,這十類,十類在我們生活裡頭點點滴滴,任何一滴都具足圓滿,那才叫做滿月,才叫做沒有缺陷。佛做到了,菩薩雖然也做,沒有佛那麼究竟;換句話說,菩薩做到圓滿還不能稱大圓滿,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的。我們對佛菩薩的生活,可以說是很羨慕,非常嚮往,能不能做得到?能。從哪裡做起?從心地上做起。換句話說,你能將這十種圓滿,落實到你的心地就行了。

我們淨宗修學也提出十條,就我們現在生活環境當中,我們提出「存心」,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用什麼心?「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我們要用這個心。如果我們起心動念與這五條相違背,趕緊把它修正過來—修心,這叫從根本修,要在這個地方用功夫。在生活當中跟廣大群眾接觸,也就是在事上修、在相上修,我們把握住「看破、放下、自在、隨緣」,把握住這四個原則,以「念佛」做究竟的皈依,光明雲裡頭大皈依,我們大皈依是念佛。這樣才能夠改善我們的生活,將我們凡夫的生活,能夠提升到諸佛菩薩的生活。所謂凡夫的生活提升到諸佛菩薩的生活,並不是說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這一點諸位必須要明瞭,絕對不是說我們發財、升官,你要這樣想你就錯了。貧賤依舊過的是貧賤生活,富貴還是過富貴生活,這樣到底是什麼地方改變?心理上改變、觀念上改變,這一個改變之後,跟一般人的想法看法完全不一樣,你真正懂得貴賤不二,貧富不二,乃至於生佛不二、理事不二、性相不二,你入不二法門。入不二法門是什麼境界?《華嚴經》上講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諸佛如來的生活。

所以菩薩示現在我們人間,並不是每一個菩薩示現都是大富大貴,不是,有很多佛菩薩示現乞丐、示現小工,他們是入不二法們,他們自在得不得了。在佛教史傳裡面所記載,諸位一般都知道寒山、拾得,文殊、普賢菩薩化身來的。他們過的是什麼生活?是什麼個樣子?根據書上記載的邋遢不堪,瘋瘋癲癲,什麼樣骯髒東西他都吃,毫不講究衛生,我們一般人看那是乞丐,他們過佛菩薩生活,他們過一真法界的生活。在民國初年,也許諸位同修知道有一位金山活佛,他的名號叫妙善,跟現在普陀山的老和尚名字完全相同,妙善法師,人家尊稱他為金山活佛,他是金山寺鎮江金山寺。也是瘋瘋癲癲,一年到頭就穿一件破大褂,一生當中從來沒有洗過澡,一生不洗澡,穿一件大褂。很奇怪,他夏天也不熱,冬天也不冷,他就一件衣服,什麼都沒有,他過得自在。傳記裡面記載,我看的一本《金山活佛傳》,是過去在台灣有一位老法師樂觀,樂觀老法師寫的。在台灣有兩本書講他這些故事,一個是煮雲法師寫的,一個是樂觀法師寫的,煮雲法師寫的不太可靠,因為煮雲法師跟他沒見過面,聽說的,煮雲法師很難得到處打聽,請人家講他的故事,他就記錄下來,寫成這一本書。而樂觀法師跟妙善法師曾經在一起住過,他們認識很熟,所以樂觀法師寫的比較可靠。

他說這個人是個很特別的人,在我們現在講有特異功能,他吃東西很奇怪,骯髒的東西他都吃,人家丟掉當垃圾的時候他拿來吃,他也不生病,供養他的鈔票他都把它吃掉,全都給吃掉了,我們曉得鈔票是最骯髒的,多少人手摸過的,他全都吃掉。他一生不洗澡,也不換衣服,可是他身上有香氣。曾經有一次信徒們逼著他洗一次澡,很難得!好,你逼我,強迫就洗,洗澡的水可以治病,什麼樣奇奇怪怪病治不好的,喝他那個洗澡水病就好了,很有一點像《濟公傳》裡面說的濟公一樣。他們過的是一真法界的生活,他不是過的凡夫生活,心地清淨、平等、慈悲。我們實在講三天不洗澡渾身難過,他一輩子不洗澡這麼自在,我們一個星期不洗澡身上發臭,人家都不敢接近,他身上有香氣,所以他的體質跟我們體質不一樣,你問為什麼不一樣?那個心不一樣,體質是貼近我們最接近的一個物質、一個現相,相隨心轉。

所以大家明白這個道理,我們了解這些事實,修心重要,心好就相好,心好身體就好,好心為眾生就好、為社會就好,為自己就不好。這是佛苦口婆心、千言萬語教導我們,我們要細心要能夠體會,要能夠依教奉行,修行沒有別的就是修一個好心,修一個真誠。《無量壽經上》把修行的綱目寫在經題上,「清淨、平等、覺」,依照這個綱目去修就好,清淨平等覺就是佛心。我們在清淨、平等、覺的前面加個真誠,後面加個慈悲,有好處,怕有一些迷惑人,自己以為心很清淨、很平等、很覺了,沒有慈悲心還是自私自利,還為自己,清淨平等覺沒有,你自以為有,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真正清淨平等覺,一定是一片慈悲,我們現在講「愛心」,對於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都有圓滿的愛心,這個愛心就是慈悲。「博愛」兩個字也是出在《無量壽經》上的,博愛是平等的愛、清淨的愛,我們能夠以愛心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你就過佛菩薩的生活,你才能夠得到圓滿。末後總結,『有如是等,不可說佛』,像前面所說的這些諸佛如來,無量無邊說之不盡。請看下面經文:

【世尊。】

這是地藏菩薩叫著釋迦牟尼佛,稱『世尊』。

【現在未來。】

『現在』是當時在法會的這個時候,『未來』,包括我們現在這個時候,我們末法在他們講是未來。說上「現在未來,一切眾生」,包括我們在內,這八個字裡面就有我們,所有一切眾生都在其中。

【若天若人,若男若女。】

這兩句是總括六道一切眾生,

【但念得一佛名號,功德無量,何況多名。】

這是緣分,如果有機緣遇到佛法,你這一生當中能念一句名號,功德就不可思議。正如世尊在《法華經》上所講:「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那是一生當中只念一句,只念了一聲南無佛,多生多劫之後,這一句佛號起作用,能夠遇佛修行證果。這是一句佛號的種子,種在阿賴耶識裡頭,叫金剛種子,永遠不壞,什麼時候遇緣起現行,個人的因緣不一樣。雖然說因緣不一樣,這裡面還是有個原理,這個原理是好善好德,這是我們佛門講有善根,有善根的人容易遇到這個機會。善與善感應,惡與惡交感,你會遇到善緣遇到這個機會,何況佛家常說「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你有善根,佛菩薩常常在觀察你,常常在關懷你,你的善根成熟,佛菩薩就來幫助你,就是這麼個道理。

你念多佛名,那你的善根就更深厚,你將來遇得度的機會就更多了。這樣說起來,我們是不是要念很多佛名?天天去拜萬佛懺。在台灣,其他地方我還不太熟悉,每逢農曆過年每一個道場、寺廟道場都是拜萬佛懺。有沒有好處?當然有好處,好處正如此地所說。這裡面我們必須要懂得,世尊特別勸勉我們,善根成熟的人專念阿彌陀佛,拜萬佛懺誰拜的?剛剛接觸佛法初學的,對於佛法還一無所知,若有若無,信根漂浮不定,沒有根,這樣的人讓他多念幾聲佛號,有好處。已經有信仰,已經明瞭,就不必要去惹這個麻煩了,你就去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名號叫諸佛名號,《無量壽經》上、《彌陀經》上,不常常講「諸佛名號」,諸佛名號就是阿彌陀佛。這個意思就是說,你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所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名號,你就統統都念到了,他是一切諸佛的總名號,這個功德就不可思議了。所以我們讀到這個地方,不要想到我現在念阿彌陀佛不行,才念一尊佛,我現在趕緊要念萬佛去,那你把你自己的功夫就破壞掉了。

所以地藏菩薩在此地苦口婆心,是對度罪業極重的眾生,平常對於佛法根本就不能接受的,毫無信仰的,對他們來講的;我們縱觀全經,地藏菩薩度他們的目的都是生人天,不是度他們成佛,為什麼?他們距離成佛還有一大段的距離,能夠從三惡道到人天來受報,已經是很大的成就了。再從人天加功用行,到人天之後,這才勸他念佛,勸他專修淨土求願往生,功德就圓滿了。菩薩在此地勸勉我們,也正是像大勢至菩薩在《楞嚴經》上所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我們念阿彌陀佛是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他在此地教導一切天人大眾,是當來必定見佛,現前有困難,當來決定會見佛。

【是眾生等。】

這就指念佛名號的這些眾生。

【生時死時,自得大利,終不墮惡道。】

這一段話許許多多同修讀到之後都未免懷疑,世間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一生的罪業念幾尊佛的名號,就能不墮惡道了嗎?念佛的人多,古人常講「往生的人少」,念佛的人墮惡道還挺多?諺語裡面常講:「地獄門前僧道多。」你說那些僧人難道他一生沒念過佛嗎?不知道念了多少聲佛,為什麼還墮地獄?那不是跟此地講,『終不墮惡道』完全相背了嗎?關鍵就在「念」字,口念不行沒有用處。這個念字,念字是會意,中國文字充滿智慧,這個念字什麼意思?今心,今是現在,你現在心上真有佛,口裡念佛心裡頭沒有佛,那有什麼用處?那就古人講「喊破喉嚨也枉然」,念得再多也枉然!是要你心裡頭真正有佛,那就起作用了,真的『生時死時,自得大利』,決定不墮惡道,你心裡頭真有,所以不是口上有。口上有,那就講的是「一歷耳根,永為道種」,現在得不到利益,該墮地獄還是要墮地獄,得不到利益,如果你心上真有,你現在就得利益了。

由此可知,這個念不是指的口念,是指的你心上真有。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憶佛念佛」,也是這個意思,憶是常常想、常常思惟,念就是我們一般人講掛念,常常把佛掛在心上。想佛的相好、想佛的功德、想佛的存心,能夠這樣想,當然你就能一心一意去效法向佛學習,能夠學個一分、兩分,那就是大利益,那就不墮惡道。佛的行表現在外面就是六波羅蜜,佛喜歡布施,而我們喜歡慳貪,我們念佛,那是念施。佛家有六念法,六念法就是教我們存心,常存布施的心;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戒、念施,這是真正的念佛。所以念佛大家千萬不要誤會,只有口念而心不行,口念彌陀,心裡面還留戀娑婆世界,還有深重的情執,這就大錯特錯了!再看底下這一段:

【若有臨命終人,家中眷屬,乃至一人,為是病人,高聲念一佛名。是命終人,除五無間罪,餘業報等,悉得銷滅。】

這是講臨終念佛的利益。『家中眷屬』,家裡沒有人信佛,如果遇到有一個信佛的,提醒他念一尊佛的名號,這個病人聽到佛號之後,要覺悟、要懺悔才能除五無間罪。假如這個人聽到這一聲佛號,沒有感覺、沒有懺悔的意思,為什麼?他生平從來不相信佛法,不肯念佛,那就是「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他的利益在此地。他要造五無間罪業,要不要墮無間地獄?還是要墮落。這個念佛對他有沒有好處?有大好處,這個大好處不是在這一生起作用,那是他地獄罪業受滿之後,再遇到這個殊勝的法緣起作用,所以這個好處在後面。如果這個人是學佛的,懂得佛法,造極重的罪業,臨終的時候有人提醒他,經過這一提醒他就後悔,他真正生慚愧心、懺悔心,斷惡修善;他現在躺在病床上快要死了,怎麼斷惡修善?斷惡就是善,這一念懺悔就是善,確確實實可以除五無間罪。如果懺悔力量強,他能生天道,可以幫助他生忉利天,可以生到人天來享福。這些理跟事我們都要清楚、都要明白,然後讀了才不至於疑惑,它確實有這個效果。如果是罪業很輕的,罪業當然消除,消除必定生人天。

青蓮法師註解裡面,在這一段他註得很多,也引用一些公案因緣,我們在這裡略略地提一提,特別強調。大家看一百五十面第一行,《覽天台十疑論》,這是智者大師的著作,「初心菩薩,未得無生忍,要須常不離佛」,這一句話非常重要,智者大師在《傳記》裡面,傳說他是釋迦牟尼佛再來的,這個話等於釋迦牟尼佛親自說的沒有兩樣。初心菩薩,初發心的菩薩通指大乘十信位的菩薩,從初信到十信都叫初心菩薩。未得無生忍,沒有得到無生法忍,這一句實在講是別教三賢位的菩薩,在別教十住、十行、十迴向都沒有得無生法忍,在這個地位要常常親近佛陀。天台大師這一番的開示,就是勸勉我們一定要求生西方淨土,親近阿彌陀佛,我們才能夠不退轉,才能夠保住常精進。

由此可知,真正要想修學成就,我們的福薄生在佛前佛後,生在釋迦牟尼佛之後,生在彌勒佛沒有出世之前,我們見不到佛,幸虧世間還有佛的弟子,這些善知識可以親近。善知識、好老師也是可遇不可求,有緣遇到了要須常不離,這個很重要。除非你已經開悟,證得無生法忍,那沒有關係。像我們在《六祖壇經》裡面看到永嘉大師,他去見六祖,六祖給他印證,印證完畢他馬上就要走,六祖留他住一天,他在曹溪道場住一個晚上,叫「一宿覺」,他行。我們再看看其他人,有許多人親近惠能大師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有親近一輩子,一直到大師圓寂,才離開這個道場,不是普通人,也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為什麼有些見性的人,急著趕快離開?那是示現給我們看,有能力去度化眾生,教化眾生要緊。有一類的是示現給我們看,勸我們要常常親近善知識,已經大徹大悟了還要親近,何況我們沒有見性?所以這兩種表演代表兩種意義。這兩種意義要看緣分,如果你有度眾生的緣分,你應當去度眾,你沒有這個緣分,你不能離開老師,在老師面前幫助後學,還有初來的,幫助老師等於說給老師當助教,不離開老師。所以兩種示現有兩種意思。

底下一句是《大智度論》上的話,這說得好,「具縛凡夫,有大悲心,願生惡世救苦眾生,無有是處」,這話是佛講的。具縛凡夫,煩惱沒斷,你還有見思煩惱,換句話說,你還有是非人我,你還有貪瞋痴慢。在這個境界裡面,雖然有大慈悲心,發願要生在五濁惡世,去救度一些苦難眾生,成不成?不成。「無有是處」,沒有這個道理,你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你還有什麼能力度別人?我們也曾經見到,有一些出家人發心,他不求淨土,他發心:我來生還要當法師,我還要到這裡來度眾生。我們細細觀察這個法師,他名聞利養一樣都放不下,還是在爭權奪利,那正是大論上所講;他希望來生還到人道裡頭當法師,來生能不能生到人道?大有問題。真正來生不失人身,我們根據佛在經典裡面教誨,至少你的五戒十善要能打八十分才行,你來生可以得人身,不失人身,如果你五戒十善只能打六十分,靠不住,不可靠。你自己想一想,你的五戒十善有沒有八十分的標準,來生得人身才有指望;如果你五戒十善有九十分以上,那你就有決定的把握不失人身。這是我們必須自己要清楚、要明瞭。

如果自己沒有這個能力,自己確確實實是個生死業障的凡夫,那就要記住大師在此地的教訓,小註第二行,末後這一句所說,「自是盡棄平生所學,專尋淨土教門。十餘年來,未嘗暫捨」,這就是求自度。這是個學佛的人,平生所學廣學多聞,這時候真正覺悟、真正明白了,曉得你所修學的那些法門,到臨命終時都派不上用場,你要覺悟得早,把你所修學的統統捨棄,專修淨土求願往生。今天在新加坡希有因緣,在空間講全世界只有一個,在時間上講幾百年才會有這麼一次機會,建立彌陀村、念佛堂,這個機會希有難逢。能在這個地方建立這個道場,你要真正覺悟,萬緣放下,進入這個念佛堂老實念佛,那你就作佛去了。這個念佛堂是保送凡夫一生成佛的場所,這一種希有的因緣,不是一般人在一生當中能遇得到的。我們講經說法,是把這個功德利益講清楚、講明白,勸人捨棄六道、捨棄十法界去作佛,講經說法的目的在此地,勸人作佛。再看底下這一段經文:

【是五無間罪,雖至極重,動經億劫,了不得出。承斯臨命終時,他人為其稱念佛名,於是罪中,亦漸銷滅。】

這個註解很好一開頭「疑云」,大家聽了這個話會有疑惑,「無間業重,何得一人稱一佛名,即得銷滅耶」,確確實實是能夠叫人懷疑。我們從這個經一直講到此地,諸位就了解,能夠滅罪是你念頭轉,罪就滅了,念頭不轉,那就是「一歷耳根,永為道種」。這是註解裡面,一百五十一面第一行,最後這一句,《華嚴經》上說的。「《華嚴經》云,設聞如來名,及與所說法,不生信解,亦能成種」,這個利益在此地。換句話說,還是要墮,善知識提醒你,你自己要覺悟、要回頭,這時候的覺悟,就是跟到善知識一心稱念,這是真懺悔。最後一念你心裡面是佛,沒有其他的,萬緣放下,一心稱念,行!這滅罪。如果稱念阿彌陀佛,勸他往生,這一生造五無間罪業也能往生,這大善。為什麼一生造極重的罪業,臨終念阿彌陀佛還能往生?佛在經上常講,人死了之後去投胎、去受生,是業力在主宰。業力,你一生造作的有善業、有惡業,哪一個惡業主宰你去投胎?強者先牽。你阿賴耶識裡頭無量無邊的業力,哪一個力量最強,牽著你先去投生。如果在這個關鍵的時候,你念阿彌陀佛的力量最強,那不就是先到極樂世界去投生了,就是這麼個道理。可是善知善友來助念,幫你念佛,你不理會,你還是貪圖世間的享受,還是放不下恩怨,那就沒法子,你就到惡道去了。

人死了以後,到哪一道去就在最後一念,最後這一念誰能有把握?確實沒有把握,所以人臨終這是真正大事,你死了以後往哪裡去?你怎麼個去法?這是大事。所以佛教導我們,我們在一生當中要修善、要修福、要積功累德,做這些好事為的是什麼?為的是臨終的時候有福報,這個福報就是臨終時候神智清楚,不迷惑、不顛倒,臨終有善知識幫助,這大福報。如果沒有福報的人,臨終的時候迷惑顛倒、神智不清,這就很麻煩!縱遇到善知識也不行,他神智不清,迷惑顛倒決定墮惡道。所以這是要有條件的,滅罪是真的不是假的,他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三個條件具足行,跟經上講的沒有兩樣。

第一個條件就是神智清楚,一點都不迷惑;第二個是遇到善友的提醒,提示他,這第二個條件;第三個條件,他聽到善友的提示,立刻就能懺悔,就能放下一切跟著善友念佛求生,他要具足這三個條件。善友提示他,他要是置之不理,或者是半信半疑就壞了,那他的利益不在現前,所謂「一歷耳根,永為道種」,那在以後,這一生當中還是隨業流轉,很可怕的事。這個時刻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經歷,誰都不能夠逃過,所以聰明人這一生當中,要為這個時刻打算。我們生前受一些苦難無所謂,時間短,這一刻要是有了差錯,你一墮惡道,那個受苦的時間可就長了。這是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的,必須要有高度的警覺,要在現前生活當中認真去努力,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功?什麼是德?要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千萬不要把造作罪業當作功德,那你就是地獄,那就去定了。這是我們一定要清楚明瞭,才能在這一生當中得度,這一生當中才不會空過。好,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

【書籍目錄】
第1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一卷) 第2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二卷)
第3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三卷) 第4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四卷)
第5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五卷) 第6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六卷)
第7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七卷) 第8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八卷)
第9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九卷) 第10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十卷)
第11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十一卷) 第12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十二卷)
第13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十三卷) 第14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十四卷)
第15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十五卷) 第16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十六卷)
第17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十七卷) 第18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十八卷)
第19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十九卷) 第20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二十卷)
第21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二十一卷) 第22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二十二卷)
第23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二十三卷) 第24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二十四卷)
第25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二十五卷) 第26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二十六卷)
第27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二十七卷) 第28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二十八卷)
第29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二十九卷) 第30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三十卷)
第31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三十一卷) 第32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三十二卷)
第33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三十三卷) 第34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三十四卷)
第35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三十五卷) 第36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三十六卷)
第37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三十七卷) 第38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三十八卷)
第39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三十九卷) 第40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四十卷)
第41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四十一卷) 第42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四十二卷)
第43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四十三卷) 第44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四十四卷)
第45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四十五卷) 第46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四十六卷)
第47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四十七卷) 第48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四十八卷)
第49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四十九卷) 第50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五十卷)
第51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五十一卷)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神教徒 发表于 2011-5-10 18:24:02
讚嘆,很慈悲的大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