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淨空法師講述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淨空法師講述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二十九卷)

[日期:2010-08-2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淨空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淨空法師主講

新加坡淨宗學會錄影室

請掀開經本卷中一百零二面,從第二行看起:

【佛告閻羅天子,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

這是世尊答覆這些閻羅王們,說明為什麼地藏菩薩在世間教化眾生,眾生接受地藏菩薩的教誨能夠脫離苦道,但是很短的時間他又墮惡道,原因是『其性剛強』;「性」是講習性,不是說本性。我們在儒家書籍裡面所看到,像孟子他說性善,荀子說人性是惡的,這兩種說法都是向兩個極端,說得都有道理。而孔夫子所講就不是他們的講法,夫子所說人的性是非善非惡的,所以聖人的見解跟賢人確實就不同,他說的性相近、習相遠。相近大家都是一樣的,非善非惡,這是相近;說善惡都是講習性,不是本性,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清楚,習性。習性也就是佛法裡面講,阿賴耶識裡面含藏的習氣種子,這是有善惡的。善也是惡,為什麼?它不是本性。佛家特別是大乘佛法裡面講的善,善的標準是自性,自性本具的那是善,所以他的善不是善惡之善;善惡之善也是不善,我們必須要清楚。

說到六道眾生,講閻浮提可以涵蓋六道。六道,他為什麼不能夠脫離輪迴?為什麼不能超越三界?就是無量劫來習氣太深、習氣太強。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這一切有情眾生捨身受身,我們講投胎受果報,是什麼道理?佛講習氣裡頭強者先牽。每一個眾生十法界的習氣統統具足,即使是地獄眾生他也有佛的種子,為什麼他不能作佛?他雖有佛的種子,這個種子力量弱,而貪瞋痴慢煩惱的種子強,強的種子先受報,所以這樣才墮惡道。佛把原因說出來,我們自己冷靜的思惟,確實是如此。六道眾生『難調難伏』,調是講調理調順,不容易,伏是降伏他習氣,降伏貪瞋痴慢的習氣,相當不容易。這是把原因說出來了。

【是大菩薩,於百千劫,頭頭救拔。】

『是大菩薩』這一句就是指地藏菩薩,地藏菩薩實在講無量劫中沒有離開六道。六道是一切眾生最苦的地方,尤其是三途:地獄、餓鬼、畜生,地藏菩薩沒有離開這些地方。他也像釋迦牟尼佛一樣用千百億化身,『頭頭救拔』。地藏菩薩化什麼樣的身?沒有一定,隨類化身。我們在一生當中,有沒有遇到地藏菩薩?常常遇到地藏菩薩,我們自己不能夠覺察。我們起一個惡念,想做一個壞事,有人來勸告我們,來勸導我們,那個人就是地藏菩薩化身,我們哪裡曉得?所以地藏菩薩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他勸導我們,我們能不能相信?肯不肯接受?不一定,所以罪業還是照做。

我們要明白這一個事實真相,一切諸佛菩薩化身都沒有一定,我在前面跟諸位舉出例子說明過,感應往往就是剎那之間幾分鐘。諸佛菩薩見我們周邊的人,諸位曉得鬼神可以附身,大家知道,佛菩薩怎麼不能附身?佛菩薩附身就是佛菩薩的化身,在那幾分鐘當中,藉著任何或者是人身、或者是物身,依報、正報都行,只要能夠觸動你,讓你覺悟、讓你回頭,都是佛菩薩。妖魔鬼怪附身都是幫助你作惡,看到你作惡喜歡,看到你作惡讚歎,那是妖魔鬼怪,那不是佛菩薩。所以我們了解這個道理,知道這些事實真相,《華嚴經》上講的還會有錯嗎?凡夫只有我自己一個人,除我之外全是諸佛菩薩的化身、全是諸佛菩薩的示現來度我的,度我這個剛強難化的眾生。無論是善人、是惡人,是順境、是逆境,統統是諸佛菩薩應化的。如果你能夠作如是觀,能夠這樣回頭,那真的就回頭是岸,我們這一生當然能得度。這一段這一句經文就是講這樁事。

【如是眾生早令解脫。】

這是佛菩薩對一切眾生的期望,希望一切眾生早一天得度。『解脫』就是得度,「解」是解除你的妄想、分別、執著,解除你的煩惱習氣;「脫」是脫離六道輪迴,脫離生死苦海。這是諸佛菩薩對一切眾生的期望。

【是罪報人,乃至墮大惡趣。菩薩以方便力,拔出根本業緣,而遣悟宿世之事。】

『罪報人』是泛指六道眾生。六道如果就覺悟的人來看,六道的天人都是罪報人。不但六道都是罪報,我們在《楞嚴經》上看到,釋迦牟尼佛說這些小乘人也是罪報。他的標準是見性,明心見性,那才是正常的人,沒有見性都是罪報。由此可知,依照《華嚴》的標準,依照本經的標準,這部經跟《華嚴》沒有兩樣,十法界裡面的眾生都是罪報。『乃至墮大惡趣』,這一句就是專指三途,在十法界裡面餓鬼、地獄、畜生,這是大惡趣。所以地藏菩薩度化眾生的對象我們就了解,他的範圍是涵蓋十法界,十法界裡面都有地藏菩薩的應化身。『菩薩以方便力』,「方便力」前面講得很多,交待得很清楚。

『拔出根本業緣』,菩薩用什麼方法來救拔眾生的苦難,我們一定要曉得。菩薩不是用神通,神通救不了眾生,菩薩用教學、勸導,眾生造的罪業,他自己一定要受果報,佛菩薩不能代他受。佛菩薩如果有能力,代這一切眾生受這些苦報,他大慈大悲應當代我們受,我們何必還要修行?不需要了。佛家是跟你講理的,不是像宗教你信了就得救,佛家不可能;你信了佛你也不能得救,你信菩薩、敬菩薩、拜菩薩,你也不能得救。怎樣才能得救?你要回頭就得救。佛給我們說這個道理,你是怎麼樣迷惑的?怎麼樣造罪業的?怎麼樣受苦報的?佛把這些事情給你講清楚、講明白,你恍然大悟了。覺悟之後你能夠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那不就得度?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得太多,地獄眾生才生一念懺悔之心,才生一念善心,他就離開地獄。可見得極重罪業之處,只要有一毫的善念生起來,就破地獄了,就超生了。我們在人間這一念微善不行,人間是善惡混雜的一個地方,這一念微善那真是微不足道。為什麼地獄裡面一念微善就那麼可貴?地獄純惡,那一念善就非常非常希有,就難得,物以稀為貴。地獄眾生很難得有一個善念,真的是不容易,這就是每一個法界差別不一樣,善惡果報不相同。

我們從這個地方來觀察,佛法是教化、是教導眾生。眾生接受佛菩薩的教導,覺悟之後就能夠變化氣質,能夠變化他的行業惡報。下面這一句可以說是佛法教學的內容,佛教眾生教什麼?『遣悟宿世之事』,最低的限度佛教我們認識三世因果,肯定善惡的果報。善因一定得善果,惡因決定有惡報,因緣果報絲毫不爽,這是很淺顯的因果。更深的因果,這是大乘經上所說,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於是我們就明瞭,佛對於十法界一切眾生講經說法,無非是幫助大家開悟而已。「開示悟入」,《法華經》上這四個字,將諸佛如來教化一切眾生的綱領,一句話就說出來了。開示有淺深廣狹不同,悟入亦復如是。再看底下經文:

【自是閻浮眾生,結惡習重,旋出旋入。勞斯菩薩,久經劫數,而作度脫。】

『自是』,這是指這些六道的眾生。他們『結惡習重』,「結」就像我們世間人所講的總結、歸結。造惡不是一生一世,無量劫來生生世世,總結惡習。「惡」歸納起來就是貪瞋痴三毒,所有一切的惡業都從這三條發生出來的、發展出來的,當然就要隨業受報。「習」是習氣,習氣非常重。所以在惡道裡面,這還不是講六道,三善道跟三惡道『旋出旋入』,「出」,出離三惡道,你生在六道裡面的三善道。我們今天得人身,人、天、修羅都算是善道,地獄、餓鬼、畜生這三個是惡道。「旋出」,出離三惡道,「旋入」,又回到三惡道;旋是很快。而實在說墮入三惡道之後,出來沒那麼容易,這經上講得很清楚,這個道理很深很廣,大乘經裡面給我們說得很多。菩薩在三惡道教化眾生,諸位一定要曉得,如果這一個眾生,墮在惡道的眾生,他的善根福德因緣要不足,這一些諸佛菩薩在惡道裡面,對這些眾生也無可奈何,他不接受,他不肯聽。這一個事實現象我們並不難懂,為什麼?諸如諸佛菩薩在我們世間應化,人道比這些畜生道要殊勝太多,諸佛菩薩苦口婆心示現在世間,世間人幾個人相信?

佛教從釋迦牟尼佛開始,就以外國人計算的方法也二千五百多年,代代相傳。善知識當中出家、在家,大家都曉得有不少身分暴露,是諸佛菩薩應化再來的。歷史上所記載,永明延壽是阿彌陀佛再來的,善導大師也是阿彌陀佛再來的,智者大師釋迦牟尼佛再來的,寒山、拾得諸位都曉得文殊、普賢再來的,近代的印光法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這是身分暴露的。身分沒有露的,不知道有多少人?他們示現在世間,沒有一絲毫是為自己,都是為眾生,為佛法久住世間,幾個人相信?今天世界人口,昨天報紙上登,到兩千年之後世界人口已經到六十億。六十億人當中有幾多人遇到佛法?現在末法時期,佛法有假的,不但商品裡頭有很多仿冒,佛教裡頭也有仿冒,有幾個人遇到真佛法?縱然遇到真佛法,你能不能相信?這又淘汰了很多。你信了之後,你能不能理解?理解之後,你能不能依教修行?給諸位說一層一層淘汰下去,剩下來的恐怕一百個人都不到。在人間佛菩薩教化眾生,就這樣子難度,何況惡道?佛在惡道裡度化眾生,比人道不曉得困難多少倍,這麼好的東西他不相信,有什麼方法?他不願意接受。

縱然是像中國佛法黃金時代—隋唐時代,高僧大德、長者居士人數可以說眾多,我們在《高僧傳》、在《居士傳》裡面所看到的,可是如果與整個人口比例來說,那還是太少了。在我們中國歷史上,可以說法緣最殊勝的,禪宗的六祖惠能大師,他老人家當年在世親近他的人,我們做一個概略的估計應該有一萬人,經常在他周邊的應該有一兩千人。可是真正成就,《壇經》上記載四十三個人,真正得度的四十三個人,其他的雖然接受他的教化,還是要旋出旋入,真正超越六道只有四十三個人,你才想這個事情難,不容易。佛講的這話沒錯,「南閻浮提眾生,習性剛強,難調難伏」。我們仔細去思惟、去想一想,然後不要去管別人,想一想自己,自己是不是難調難伏?我們自己在一生能不能得度?因此淨宗法門就非常可貴,所以一切諸佛讚歎有他的道理。

參禪不是上上根人不能開悟、不能見性,不能見性那就還要搞旋出旋入,還幹這個事情;換句話說,你出不了六道輪迴。你能夠得禪定,得禪定的人相當之多,你能夠生欲界天、色界天,最高能生無色界天;生到無色界天,也不能夠避免三途的果報。經上講得很清楚,四禪天人、四空天人命終之後都墮地獄,墮到地獄之後,壽命比四空天的壽命還要長。這是《地藏經》上講,四空天非想非非想天人的壽命八萬大劫,《地藏經》上講地獄壽命無盡劫,不是八萬,八萬跟無盡兩個去比就不能比了。你想一想這個事情多麻煩,冷靜想一想這個事情擺在我們面前多可怕!我們今天前面道路如何選擇,就在此時此刻。

然後你就曉得念佛堂的功德有多大,我們中下根性的人煩惱習氣很重,自己確實沒有能力斷煩惱,沒有能力降伏我們的習氣,怎麼辦?念佛堂是個冶金爐、是個鍊鋼廠。你真正覺悟了,進入念佛堂,老老實實我就念它幾年,念到自己決定往生,那這個路子就對了。比宗門裡面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個果報要殊勝得多了。宗門明心見性是什麼地位?圓教初住。念佛堂往生不退成佛,到極樂世界是阿惟越致菩薩,那怎麼能相比?阿惟越致菩薩是七地以上,明心見性才是初住,這種功德利益我們要覺悟。可是學佛的人,遇到念佛法門機會也不多,縱然遇到了不盡如法。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們勸勉各個地區的念佛同修,有機緣能夠到新加坡居士林來看一看,我們也不敢說我們做得很如法,但是我們是盡心盡力在做,可以提供大家做一個參考,我們接受大家提供意見。我們這個道場每一個人的願望是不斷在改進,希望念佛堂能做到盡善盡美,如理如法。所以我們是開放的,不是封閉的,任何人提出意見,我們都很慎重的來參考,只要是好的意見決定採納。

此地說『勞斯菩薩』,這個菩薩就是指的地藏菩薩,也可以泛指一切諸佛菩薩。『久經劫數,而作度脫』,無量劫來菩薩不疲不厭。佛在經典裡面也有個比喻,比喻得非常之好。菩薩度眾生的耐心,就像農夫種植果木一樣,種的果園每一天收成去採,採先熟的熟的先採,還沒熟的再等幾天。所以諸佛菩薩在六道度眾生,先度根熟的眾生,《彌陀經》上所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根、福德、因緣統統具足,成熟了。什麼叫善根?接觸這個法門能信能解,這是善根。什麼是福德?他能行能證,這是福德。淨土宗的證就是往生;他肯念佛,他真的往生了,那證果了。因緣是遇到正法,遇到善知識,遇到好的同參道友,這是緣分。這就好比果園裡頭果木熟了,熟了先採,還沒熟的佛菩薩再等待。可是凡是根熟的眾生,不是偶然的,無量劫的薰修在今天成熟,這個機緣非常難得、非常希有。

我們建立念佛堂,現在念佛堂每一個星期九十六個小時念佛,每一天聽經兩小時;一個星期有十四個小時聽經,九十六個小時念佛。我們希望這個念佛堂能夠永久保持下去,解行相應。進念佛堂的同修都能夠生歡喜心,這給我們很大的安慰,我們知道做得如法。如果不如法,進入念佛堂不會生歡喜心。他念得歡喜,假以時日,我們相信他一定有成就。現前能得念佛三昧,一般講功夫成片,法喜充滿,他能得到這個境界,就決定得生淨土。在這一生修學的期間,勢必要斷絕外緣,這一點很重要。凡是在念佛堂念佛,將來不能往生,沒有別的原因,就是他外緣沒有斷,心一面念佛,一面還繫念著外緣,這是障礙。臨命終時,再一念攀緣到外面境界,那就又是旋出旋入,這非常可惜。要避免這一重的障礙,必須要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我們平常要下這個功夫,統統放下,不要再放在心上。心裡面只有一句佛號,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我們這一生當中,有沒有成就關鍵就在此地。一定要曉得,不能把外緣放下總是障礙。再看下面經文,這是世尊用個比喻來說:

【譬如有人,迷失本家,誤入險道。其險道中,多諸夜叉,及虎狼師子,蚖蛇蝮蠍。如是迷人,在險道中,須臾之間,即遭諸毒。】

『譬如』就是比喻,下面說個比喻。『有人』,這個人就是六道裡面的眾生。『迷失本家』,「本家」就是指我們自性,迷失了本性。『誤入險道』,訛跟誤是意思一個樣的;誤入險道,「險道」就是指六道輪迴,在此地特別指三惡道。其實佛家常講輪迴路險,這話說得很有道理,為什麼?六道裡面都有邪惡,色界天以上比較好一點,因為他有定功,我們常講的定共戒,他不造惡。雖不造惡,無量劫來的這些惡習氣種子他都在,他沒有斷掉,只是禪定功夫把惡習種子控制住,它不發作而已。一旦他的定力失掉,惡習力量依舊是很強大,馬上就爆發了,所以他墮惡道、墮地獄。我們一般人也明白這個道理,惡的意念愈是壓制,壓制是暫時控制住,一旦壓不住,爆發起來那就很可怕!這是同樣一個道理,何況是在三途?

所以這種現象,我們仔細觀察,我們現前的社會狀況,大家都明白了。現前社會我們眼所見的、耳所聞的、鼻所嗅的、舌所嘗的,我們六根所接觸外面的境界,外面境界豈不就是經上講的,『夜叉、虎狼師子、蚖蛇蝮蠍』嗎?六根所接觸六塵境界,哪一樣不是有毒的?哪一樣不是毒害我們法身慧命的?遍地都是。《楞嚴經》上佛講我們這一個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邪師就是此地講的,「夜叉、虎狼師子、蚖蛇蝮蠍」這一類的,你看到是個人的樣子,心裡面充滿了貪瞋痴慢。我們是生活在這樣的環境當中,這是險道。

『如是迷人,在險道中,須臾之間,即遭諸毒』,「須臾」是很短暫。現在社會尤其可怕,六、七十年之前我們作兒童的時代,社會還相當純樸,你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染污很少,你見不到,你也聽不到。我們生長在農村,尤其純樸,十一、二歲都還保持天真,天真是不懂事,生活在大自然當中。那個時候童年是真正幸福,不懂這些人事。在那個時代,民間小禮、小義這些小節都很尊重,都還很講究。現代社會變了,不要說再往以前說,就是六十年以前社會,跟現前的社會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現在我們六根所接觸的完全是誘惑。所以我們觀察現在的兒童,一、兩歲他就懂事,這個懂事是什麼?天真沒有了。他就有虛偽,他會討好大人,他天真的心沒有了。他會察言觀色,來應付大人,厲害!從哪裡學的?電視裡學的。還不會說話,一天到晚兩個眼睛就瞪著電視,他都學會了。所以現在作父母的對兒女難管教,為什麼?他懂得東西太多了。電視實在講不是一個好東西,它是個很好的工具,可惜現在裡面的內容是很糟糕。這些理跟事我們都要明瞭,經上講,特別是在現前的社會,我們讀到這個經,佛真是字字句句都是說明我們現前生活狀況。接著看下面經文:

【有一知識,多解大術,善禁是毒,乃及夜叉諸惡毒等。】

『知識』,我們講善知識。他有智慧、他有見識,環境裡面一切的險惡,他都知道、他都明瞭,而且他有方法能夠解毒。你遇到這些毒,他有方法幫你解毒,『多解大術,善禁是毒』。『乃及夜叉諸惡毒等』,夜叉諸惡毒等是外面的誘惑,內有貪瞋痴慢的惡習氣,外面又有這些誘惑,你怎麼會不遭難?險道就是我們現前的社會,你在現前社會,須臾之間你就遭諸毒,就中毒了。你中毒了,將來果報就在三途,決定是事實。諸佛菩薩示現在這個世間,下面說:

【忽逢迷人,欲進險道,而語之言。咄哉男子,為何事故,而入此路,有何異術,能制諸毒。】

這個知識在此地講就是指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有智慧、有德能,他確確實實有能力斷貪瞋痴,有能力防範外面的邪惡,他有能力。他遇到『迷人』,「迷人」就是在六道裡面造作惡業的這些人。既然造作貪瞋痴的惡業,那就是『欲進險道』。現在你在造業,果報沒現前,很快果報就現前了;身死之後必墮惡趣,欲進險道。菩薩看到這些人警告他,『咄哉』是呵斥的意思。接著是問他:你為什麼要走這個路?也就是說你為什麼緣故造這些惡業?造惡業這些事前面都說得很多,實在說這一些事情我們不難理解,可能就是我們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一切的造作。你為什麼要走這條路?這條路是三惡道。內心裡面是貪瞋痴慢,言語造作是損人利己,你幹這個事情,這個事情就是你想入三惡道。

你入三惡道,你有何『異術』?「異術」是方法,你有什麼方法能夠不受這些毒害?這不是凡夫能做到的,菩薩才有,而且這些菩薩還不是一般小菩薩,小菩薩還不行。經上講法身大士他們行,他們示現在六道當中,跟這些邪惡和光同塵。表面好像跟這些人造作沒有兩樣,其實心地清淨慈悲,他的種種造作幫助一切眾生覺悟的,所以他『能制諸毒』。在這個境界裡面染而不染,相上好像是染污,其實他心裡頭一絲毫沒有沾染,這才行。凡夫沒有這個能力,沒有這個能力就要懂得遠離。所以古時候修行人,道場為什麼建立在山林之處,人跡罕至之處?這就是與社會隔離。如果不隔離,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境界,不免動念、動惡念,貪瞋痴的惡念。所以古人建道場一定要建立在深山裡面,讓你到那邊去相當不方便。你到道場去,你一定是求法,你沒有事情絕對不會跑到那裡面去,所謂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它隔絕。

現在在今天社會困難,中國大陸寺院叢林,從前去的時候非常不方便,現在都開了公路,車可以上去,甚至於聽說還有纜車更方便,高山上面一樣有電視,有無線電的廣播。從前是要隔離,現在不但不要隔離,想盡方法來接觸,那就是佛在此地講,你「有何異術,能制諸毒」?這兩句話要對我們現前人來講很現實,我們要把這八個字常常記住,常常提醒自己,如果沒有這個能力還是迴避一點好。我們的道場雖然每一層樓都有很多電視,這電視跟外界不通,看不到外面的訊息。都是我們內部講經念佛這些節目,這是我們道場這個作法,時時刻刻我們要做防範的工作。再看下面經文:

【是迷路人,忽聞是語。方知惡道,即便退步,求出此路。】

這是比喻眾生聽經聞法忽然覺悟,知道貪瞋痴慢是自己嚴重的病毒,知道外面五欲六塵是不良的誘惑,他真的明白、真的覺悟,他曉得那是惡道。起心動念與貪瞋痴相應,決定是造三惡道的業。你今天造惡道的因,哪有不受惡道之果?這個事實要懂得,所謂種善因得善果,造惡因一定要受惡報。他知道這是惡道,他自然就退步了。『求出此路』,一定要把惡的緣斷掉。斷惡修善,把惡的緣斷掉,增長自己的善緣,增長自己的善力,希望在這一生當中,臨命終時善的種子先成熟,你就能夠往生善道。一切善因當中佛告訴我們,念佛是第一善,尤其是念阿彌陀佛,善中之善,沒有比這個更善。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個果報殊勝極了。這是個真正頓超的法門,所謂是橫超三界,即生成佛,當生成就。他要是真正明白、真正覺悟,他就回頭了,這也是證明,他無量劫的善根福德因緣真的成熟了。

實在說這種人不多,我們看多少學佛人、多少修行人,習氣還是不斷,在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當中,都明顯得看出來。他還是有貪瞋痴慢,並沒有把念佛看作第一,念佛好擺在第二、第三,還是把名聞利養放在第一。他這一生有沒有成就?太難太難了!很不容易成就。這就說明他念佛善根並不是很強,他惡習的力量非常非常強大,這一生當中也像過去生中一樣,跟阿彌陀佛結個善緣,這一生還是去不了。真正去了,是徹底放下。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小看那些老太婆、老阿公,不要小看他們,他們不認識字,我們看他是無知,看他是很貧賤,在社會上沒有地位,沒有人瞧得他。往往這種人真的作佛去,他真的放下了,對這個世間毫無留戀,他們念佛能成功,他們這一生作佛。我們自以為很聰明,自以為很能幹,結果還要搞六道輪迴,還要墮三惡道。所以修道老實是最可貴,我們的麻煩就是不老實,想退步沒有完全退出,想出六道輪迴,依舊捨不得這個地方,對這裡面還有許許多多的留戀。

正因為是這麼一個因素,所以佛才教修行人,教誡弟子以苦為師,這個話很有道理。如果我們過的是很苦的日子,對這世間就沒有留戀了。這也說明富貴學道難,你在這裡面有樂、有享受,有樂、有享受你就有留戀,你就放不下,你的出離就非常非常困難。所以佛講的那些話,你細細去想有道理。叫我們真正放下貪瞋痴,自己怎麼樣?要虐待自己幾分;那是一個明白人,是個覺悟的人。我們看李木源居士是個很好的榜樣,他常常挨餓,我們大家都看到的,他為什麼?我要虐待自己。身體不好,不好我就不吃飯,他也不看醫生,他也不吃藥。常常生活在苦難當中,對人世間沒有留戀,正確的。

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十年,李老居士一天吃一餐,他那個飲食我們別人看到之後,這個飲食怎麼能吃?他過的是這個日子,幾十年如一日。他自己燒飯,他的鍋跟碗就是一個,帶一個把子的小鍋。他是山東人喜歡吃麵食,吃的東西菜很少幾片菜葉,過著那個苦生活。諸位如果有機會到台中,他紀念館裡面去看看陳列的,他這些遺物擺在裡面。衣服都是補補丁,補很多個補丁,他穿破衣服。誰給他補?他自己補。別人決定不會給他補,他要拿破衣服叫別人補,別人馬上丟到垃圾埇,給他買新衣服。自己補,人家有送他的新衣服,新衣服馬上就供養別人送人,他修福。日常用物是非常節儉,一點都不浪費。菩薩現身說法。我們在此地,看到李木源居士也是這一流人物。他自己多麼節儉,為大眾非常大方,念念利益眾生。這是我們要警惕的、要警覺到的,苦一點好。戒經裡頭常說,「比丘常帶三分病」,什麼病?不是叫你裝病,三分病就是吃不飽、穿不暖,是教你這個。時時刻刻警惕世間苦,知道苦才有出離之心,你不曉得苦,出離忘掉了。再看下面經文:

【是善知識,提攜接手,引出險道,免諸惡毒,至於好道,令得安樂。】

這是難得遇到善知識,遇到一個好人,好人教導你、幫助你,這就是『提攜接手』,伸出援手來拉你一把,把你從惡道裡面拉出來。惡道,心惡、口惡、行惡,這就是惡道,你在造作惡道業,將來墮三惡道。已經要墮到三惡道,提攜接手是非常困難,所以佛度眾生為什麼特別重視人道?人道是你將要墮還沒有墮落,你在地獄門口還沒進去,這時候拉你回來容易,進去之後不容易了,拉不出來。所以這時候如果勸導你,你聽清楚明白覺悟了,馬上回頭,回頭是岸。提攜接手引出都是大乘經典,大乘經典要常常讀誦,要常常講解討論,提醒大眾斷惡修善,依教奉行,這樣你才回頭。回頭之後你決定是達到好道,好道是佛道、是菩薩道,這是真正的好道。你能夠得到永恆的安樂,現前心安身安,身心安穩,身心安穩就法喜充滿,你現前所得到的。這是說這個人回頭覺悟了。我們再看底下經文:

【而語之言。咄哉迷人,自今已後,勿履是道。此路入者,卒難得出,復損性命。是迷路人,亦生感重。】

這叫他回頭,看到他回頭了,再警策他、警告他,從今以後不可以再犯,一定要嚴持戒律。我們戒律不說得很高,很高沒有用做不到,最低的、最起碼的五戒十善。《觀經》裡面告訴我們的淨業三福,最低限度「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最低限度。這是你離惡道,再修好道,那就「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乃至於「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行菩薩道。從惡道裡面回過頭來轉到菩薩道,這就是好道,這樣你就能得樂。要時時刻刻記住菩薩的警惕,決定不能再走回頭路。『此路入者』這是講三惡道,這個道路你要是進去,你出來就難了。『復損性命』,性命是指法身慧命,嚴重傷害法身慧命。這個人得到佛菩薩的教誨,覺悟之後對於佛菩薩也非常感激、也非常尊重,真能依教奉行。

【臨別之時,知識又言。若見親知及諸路人,若男若女。言於此路多諸毒惡,喪失性命。無令是眾,自取其死。】

經文到這個地方全是比喻。善知識跟他告別的時候,又特別囑咐他,你明白了,你回頭了,不錯,好!你還要幫助別人。你的親戚、你的朋友,『知』是朋友,你的親朋好友,知交好友,這是你貼近的人。『及諸路人』是你不相識的人。換句話說,只要見到人走三惡道,你就應當勸他,你見到了就應當要勸他。無論是男是女,你要告訴他,這條道路『多諸毒惡,喪失性命』,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貪瞋痴是最嚴重的病毒,六道三途是它變現出來的。我們人在一生當中常常有病痛,人為什麼會生病?就是因為你的心裡面有這三種病毒,你才會生病。你心裡面沒有三毒,你怎麼可能生病?裡面有病毒,外面則有邪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是邪染,內外結合你怎麼會不生病?病是從這裡來的。如果你的心清淨,心清淨身就清淨、境界清淨,怎麼會生病?

我們看到此地有不少念佛往生的,李木源居士曾經給我們報告過,許多往生的這些同修都是預知時至沒有生病,站著走的、坐著走的。走得這麼瀟灑、這麼自在,什麼原因?裡面三毒煩惱斷掉,這是念佛功夫得力了。念佛把貪瞋痴念掉,把是非人我、五欲六塵念掉,所以他就得這種殊勝的果報。這個道理我們要明瞭,事實我們看到很多。現在最重要的是自己,我們自己能不能把三毒斷掉?能不能將來往生,像他們一樣的自在?他們能做得到,我們為什麼做不到?要常常想想。這個事情不在外緣,完全在自己。這樁事情諸佛菩薩幫不上忙,佛菩薩幫我們只能做到開示,經典就是對我們的開示,為我們說明這些事實真相。怎樣改變心理,轉變境界,那是我們自己的事情。我們自己要覺悟,要契入這個境界,入就是改變心理、改變境界,對現前的利益身心健康。

『無令是眾,自取其死』,這是大慈大悲,看到眾生造惡業不能不說、不能不勸導。說法勸導也要有緣分,覺悟的人懂得。這個緣分有力量的建道場,這是緣分。諸位想想看,如果新加坡沒有居士林這個道場,沒有淨宗學會這個道場,我們就沒有緣。還要懂得啟請,還要認識善知識,我們認識請他到這個地方來講經說法,教我們修行;總得要有人請,沒有人請,善知識自己不會來。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我們世間人沒有人認識,也沒有人請他。在這種狀況之下,釋迦牟尼佛只有入般涅槃,只有走了。幸虧是淨居天人看到,淨居天在第四禪,五不還天那裡面的人看到,看到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示現成道,他們下來代我們啟請。

這個地方「無令是眾,自取其死」,就是勸導我們要代這些迷人啟請,請法。現在請法的方式多,我們可以利用這些高科技的傳播。在過去真的是非常困難,講經場地有限,容納大眾數量也有限。而且在三、四十年前,連擴音設備都非常簡陋,實在是不容易。現在我們利用高科技,方便太多了。尤其是我們利用網路,我們眼看二十一世紀決定是進入網路的時代,這是大家都看得很清楚。將來電腦我相信,比我們現在手上用的這本書還薄還小,可能小型的電腦就裝在你的小口袋裡面,你可以利用這個設備能夠收聽全世界的資訊,必然的趨勢。這是將來每個人都離不開的,是你生活當中的必需品,所以現代人不能不學電腦,不能沒有電腦的知識。我們利用這個傳播,講經的現場大小就無所謂,聽眾多少也不要緊,我們同步就傳播到全世界,任何地方你按一下按鈕,你就能夠收聽得到。再過幾天,我們這個畫面也出去了,跟你在電視上看到沒有兩樣。所以網路傳播這個趨勢,我們相信將來一定代替電視,電視的成本太高,決定是取而代之,電視會被淘汱掉。我們現在是做這個工作好做,我們把網址告訴他就行了,就把佛法介紹給他。說明佛法的好處,佛法的利益,讓他回家去按照這個網址,把這個資訊找出來。不像從前要費許許多多事情,非常不方便,現在做弘法利生工作,方便太多了。

可是自己一定要認真修學,要做一個好樣子給人看。否則的話你介紹給他,佛法既然這麼好,你自己為什麼不修?人家的信心就喪失掉了。你自己一定要真修,自己一定要做一個好樣子,讓人看到你之後生仰慕之心、生歡喜心,他才會相信,這非常非常重要。所以我們要把佛法介紹給別人,先要把佛法的形象做好,把招牌做好,漂亮美麗的包裝人家看到就歡喜,這很要緊的一樁事情。那就是自己一定要依教修行,一定要在修行當中得到成果,我們介紹給別人,人家才肯相信。我們確實從毒惡裡面回過頭來,得到真正的善利,讓他明顯的覺察到,他才肯相信,他也能夠回頭,我們才能收到效果。再看下面經文,這是「法合」,把前面的比喻合到菩薩教學上來講:

【是故地藏菩薩具大慈悲,救拔罪苦眾生,生人天中令受妙樂。是諸罪眾,知業道苦,脫得出離,永不再歷。】

(「載」我們現在不寫這個字,古時候「載」跟現在我們講再來的「再」,是同一個音也同一個意思。這是說到本文上。)地藏菩薩大慈大悲,在六道三途裡面救拔這些罪苦眾生,從惡道裡面出來到人天中;人天當中的樂,比起三惡道那就真的是妙樂了。我們今天得人身,在人間受的是苦,是真苦。尤其是現代的社會,最近半個世紀以來,我們所感觸到一年比一年苦。古時候社會,確實我們今天要是細細做個比較,那個時候的人所享受是受妙樂。古時候人口沒有現在這麼多,清朝末年,清末民初那個時候中國人口統計是四萬萬人,四億,現在是十三億。人口少社會單純,風俗淳厚,人心厚道,那一種社會確確實實是很值得留戀的。

現在是什麼社會?現在這個社會,如果是個明白人,在這個社會裡毫無留戀。確確實實是世出世間聖賢所說的大亂之世,天下大亂,完全脫離了軌道。人世脫離軌道,軌道就是倫常道德,是人世的軌道。人脫離了常道,地球也就不正常,我們居住的環境災變異常。現在大家非常明顯感觸到的是,氣候不一樣、不正常。根據歷來的記載,就非常明顯的看出,整個世界氣候變化,產生了重大的變化。諸要位曉得這個變化影響太大了,影響我們的生活,影響農耕,影響農耕就是影響農作物的生產,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衣食住行,所以你才曉得這叫大亂之世。為什麼會造成這個現象?古人所說的一句話,「不讀聖賢書之過」,道理就在此地。聖賢是教育,說到最後歸根結柢教育徹底失敗,造成今天大亂的現象,我們的生活苦不堪言。今天你自己受到五欲六塵,享受五欲六塵之樂,這種樂是什麼?這種樂實實在在講就好比吸毒,不是真樂,後果不堪設想。諸位冷靜想想我的話,你就明瞭了。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書籍目錄】
第1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一卷) 第2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二卷)
第3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三卷) 第4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四卷)
第5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五卷) 第6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六卷)
第7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七卷) 第8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八卷)
第9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九卷) 第10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十卷)
第11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十一卷) 第12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十二卷)
第13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十三卷) 第14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十四卷)
第15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十五卷) 第16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十六卷)
第17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十七卷) 第18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十八卷)
第19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十九卷) 第20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二十卷)
第21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二十一卷) 第22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二十二卷)
第23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二十三卷) 第24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二十四卷)
第25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二十五卷) 第26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二十六卷)
第27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二十七卷) 第28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二十八卷)
第29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二十九卷) 第30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三十卷)
第31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三十一卷) 第32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三十二卷)
第33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三十三卷) 第34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三十四卷)
第35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三十五卷) 第36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三十六卷)
第37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三十七卷) 第38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三十八卷)
第39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三十九卷) 第40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四十卷)
第41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四十一卷) 第42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四十二卷)
第43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四十三卷) 第44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四十四卷)
第45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四十五卷) 第46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四十六卷)
第47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四十七卷) 第48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四十八卷)
第49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四十九卷) 第50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五十卷)
第51頁: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五十一卷)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神教徒 发表于 2011-5-10 18:24:02
讚嘆,很慈悲的大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