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言
人要有雅量,才可以聽到很多的諫言;聽不見諫言的人,即使花香雨露給他,他也不能受用,這是非常可惜的事。
父母教養兒女,經常都會提出嚴肅的諫言;老師教導學生,教導之外,有時也會個別的給予諫言;朋友之間,夠交情的話,他也會提出一些諫言。
歷史上的魏徵,是有名的諫議大夫,但人不讚美魏徵的諫言,反而讚美唐太宗能接受諫言,可見接受諫言的人是聖主明君。平常一般人能接受別人的諫言,也是仁人君子啊!
諫言是正面的,是糾舉的,是規勸的,是建議的,是訓誨的;給予人諫言,要有勇氣,接受人的諫言,則是一種智慧和美德。
緹縈小小女孩,為了救父免於肉刑,勇敢的向漢文帝提出諫言,陳述肉刑的痛苦,終於感動了漢文帝,不但免除其父的罪狀,並且立即廢除了肉刑。諸葛亮出師表,一次次的諫言,希望後主劉禪要親賢臣,遠小人,可惜雖有賢臣的諫言,劉禪終究是扶不起來的阿斗。
歷代的君主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對大臣的好話,一言以興邦;諛言則一言以喪邦。好的諫臣,也要有好的明君能聽得進耳。民國以來的君主,大都剛愎自用,
聽不進別人的諫言,難為江先生雖然專制獨裁,但偶而還接受老臣建議,不像現在領導人,全民的意見固然不聽,好朋友的勸諫,也視如耳邊風,致使國之不治,亂
源自然也就不斷的發生了。
古代帝王領導政權,叫上朝議事,大臣可以在這個時候上奏本,提建言;現在的企業集團、人民團體,都用集會來商議,求得共識。在會議時,取決於多數,取決於專家的言論,所以獨夫的性格,不容易存在。
孟子見梁惠王,梁惠王說:老先生,你有什麼利益給我國家的嗎?孟子說:大王,有仁義就好,何必要講利益呢?孟子的諫言,也要有德的明君,才能聽得懂這種道理。
蔣介石幼年時在外面奮鬥,其母親在家鄉被宗族欺負,侵他土地田產。老夫人求救雪竇寺的師父,想告狀解決,老師父說:官司打輸了,或許還可留下小命,如果打贏了,小命都保不住。所以後來蔣介石與母親王太夫人一直感念雪竇寺老方丈住持救了他們一家。
興訟是不智之舉,不過諫言是一種智慧的告白,是一種遠見的說明,是利害得失的分析,是忠誠的直言。但是,提諫言的人如《佛光菜根譚》說,講者要令人能堪受,不堪受不能達到目的,不但無濟於事,反而適得其反。
我們的社會要進步,唯有大家都能敢言、直言、諫言、忠言。
《人間福報》2002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