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禮
每個人的一生,或多或少總會舉行或者應邀參加親朋好友的婚喪喜慶等各種典禮。「典禮」這一個儀式,對個人、團體、國家來說,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有關個人的典禮,有結婚典禮、畢業典禮、就職典禮,甚至到了人生最後還有喪葬典禮。對團體而言,有開幕典禮、閉幕典禮、頒獎典禮、升旗典禮,或是周年
慶、新產品問世等等的典禮。至於國家方面,有閱兵典禮、飛機首航典禮、軍艦下水典禮,以及開國紀念日、偉大人物的紀念日等。
典禮是一時的,但他的紀念價值是永久的。典禮過後,重要的是,要讓典禮的意義一直延伸下去,能夠獨特而恆長的發展。
典禮,有的是每月一次,有的是每年一次,有的是一生一次。典禮,從參與的人員,也可以看出這個典禮的隆重與否;甚至一項事業的價值如何,從典禮中也可以窺見一斑。
古代的皇帝登基,如康熙十二歲臨朝聽政,年紀雖小,但他登基後所施展出來的抱負,數十年後舉國上下都受其影響。社會上,多少人本來也是平常的,但經諾貝爾頒獎之後,他輝煌的一生,意義就不同凡響了。
一場典禮,所費不貲,從典禮的場地,到典禮的參加人員、貴賓、佈置等等,都能透露出主人的身分、地位。尤其中國人好面子,在貴賓之中,總希望邀約當權
者、有財富者、有權勢者、有名望者與會,可憐這許多功成名就的人,平日就為了參加各種典禮,恓恓惶惶,奔跑各地,放著正事不做,專為應酬典禮而虛度人生。
各種典禮,代表著人生的榮耀乃至生離死別。典禮,在個人、國家社會,都有其必要,但要儘量減少不太相干的人士之麻煩,只要與典禮關係重大的人士、親友參加,就有意義。
然而今日社會,但看一個立法委員、一個縣市議員,白天要跑多少地方,參加多少次喪葬典禮,到了晚上,還要趕赴多少場結婚的喜宴。典禮,為這個社會花去的成本,可以說是一筆很大的開支。
典禮,不要把他當成是應酬性的、是聯誼性的,要重視其精神內涵與實質意義;典禮,也不要只是撐撐場面,更不要以別人的身分來光大自己的榮耀。典禮,只要求其適當就好。《人間福報》2002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