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情趣 -- 迷悟之間7 星雲法師著
自我教育
[日期:2010-07-31] |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星雲法師著 |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
|
自我教育
人,從小就有父母來教育我們;及長,必須入學,接受學校老師的教育;走出家庭學校,就有社會教育。在很多的教育當中,以「自我教育」最為重要。
教育是改變一個人的氣質,提升人格之道。愚笨的人,熬過痛苦,忘記經驗;平庸的人經歷痛苦,才能獲取經驗;聰明的人,吸取別人的經驗,成為自己的智
慧。一個人如果時時都要別人來教育他,就等於一件染色的衣服,是從外而來的,並非本自具足,不是原來的本色,它就會褪色;如果從自我思惟,自我改變而得到
教育,所謂與生俱來,人都有善良的本性,就看自己如何自我教育。
周處除三害,因為他懂得自我教育,終於洗心革面,成為一個有益於家國人民的英雄;周利槃陀伽拂塵掃垢,因為他懂得自我教育,終於明心見性,成為一個悟道的聖者。
佛教的自我教育,諸如懺悔、認錯、反省、禪思、自我要求、觀照等。另外佛教的教育也有階段性,有時用聞思修來受教,有時用參訪來受教,有時用冥思來受
教,有時用悟性來受教。甚至,有時候一個人自己學不來,讀不來,如果發心去教人,所謂教學相長,反而能教得會,這就是自我教育。
美國德州有一位九十八歲的老先生喬治道森,他在九十八歲才背起書包,一償上學讀書的宿願,創下世界年紀最大的小學生記錄;四年後,他出了一部長篇小
說,又創下世界最老的處女作作家。喬治四歲就下田種棉花,他沒有機會上學,但是他把在棉花田聽老祖母說故事當成是另一種形式的學習,這就是自我教育。
現在的教育都是學習知識,學習技能,學習謀利,沒有學習理路,所以博士不會做人,大學畢業不會倒茶,因為沒有生活教育,這是教育的失敗。所以,佛教講搬柴運水都是佛法,就是注重生活教育。
所謂「人情練達即文章」,教育要學習做人,學習明理;學習做人,這是一個人要想成功最先決的自我教育。《人間福報》2001年11月19日
【書籍目錄】 |
第1頁:記取教訓
|
第2頁:記取教訓
|
第3頁:不死的生命
|
第4頁:白日夢
|
第5頁:機巧招禍
|
第6頁:認養
|
第7頁:正見的重要
|
第8頁:肢體語言
|
第9頁:信箱
|
第10頁:永不言敗
|
第11頁:隱惡揚善
|
第12頁:顛倒妄想
|
第13頁:生命的重心
|
第14頁:人貴相知
|
第15頁:服務的重要
|
第16頁:明天
|
第17頁:看清問題
|
第18頁:說大話
|
第19頁:善解人意
|
第20頁:打開心的門窗
|
第21頁:掌握時空
|
第22頁:流行的奴隸
|
第23頁:遙控
|
第24頁:有心與無心
|
第25頁:學習的動力
|
第26頁:靈感
|
第27頁:吃的藝術
|
第28頁:胎教
|
第29頁:活頁筆記
|
第30頁:加持的真義
|
第31頁:做官者
|
第32頁:自我教育
|
第33頁:生活的情趣
|
第34頁:跑龍套
|
第35頁:假相
|
第36頁:為善常樂
|
第37頁:基因與業力
|
第38頁:重視承諾
|
第39頁:剛與柔
|
第40頁:生活品質
|
第41頁:工具箱
|
第42頁:生肖的意義
|
第43頁:搭便車
|
第44頁:應用三寶
|
第45頁:放下與提起
|
第46頁:禮多人不怪
|
第47頁:人生規則
|
第48頁:譴責的藝術
|
第49頁:深度與廣度
|
第50頁:保持距離
|
第51頁:下課以後
|
第52頁:道歉的學問
|
第53頁:地域情結
|
第54頁:理情與感性
|
第55頁:低姿態
|
第56頁:人生的考題
|
第57頁:問題人物
|
第58頁:立遺囑
|
第59頁:醜陋的生命
|
第60頁:選佛場
|
第61頁:「敢」的力量
|
第62頁:傳家之寶
|
第63頁:包裝
|
第64頁:迎接挑戰
|
第65頁:時空之間
|
第66頁:上班時間
|
第67頁:時效性
|
第68頁:香的語言
|
第69頁:做人
|
第70頁:家的真義
|
第71頁:寵物
|
第72頁:挫折教育
|
第73頁:逆向思考
|
第74頁:善緣好運
|
第75頁:新年的意義
|
第76頁:書的妙用
|
第77頁:反敗為勝
|
第78頁:妄想與理想
|
第79頁:微笑之美
|
第80頁:不讀書
|
第81頁:用人學
|
第82頁:填海
|
第83頁:反主為客
|
第84頁:堅持
|
第85頁:伸縮縫
|
第86頁:煩惱來了
|
第87頁:放下身段
|
第88頁:心情轉換
|
第89頁:特效藥
|
第90頁:淡中有味
|
第91頁:再生
|
第92頁:無怨無悔
|
第93頁:讀後感
|
第94頁:門裏門外
|
第95頁:定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