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生活的情趣 -- 迷悟之間7 星雲法師著

生活的情趣 -- 迷悟之間7 星雲法師著

記取教訓

[日期:2010-07-3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星雲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記取教訓
  
  人生要不斷的記取失敗的教訓,才會不斷的進步。
  
  嬰兒學習爬行,進而學習走路。勇敢的小孩學步不慎跌倒了,他會自己爬起來,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記取跌倒的教訓,慢慢的他就能學會走路。老年人走路不便,手持拐杖,按部就班,記取各種教訓,他不容易跌倒。
  
  有人說,上當就會學乖。但是有的人上了當,卻沒有學到乖,就是由於他沒有記取失敗的教訓。本來失敗為成功之母,但是經過了失敗也沒有獲得成功,就是因為他沒有記取失敗的教訓。孫中山先生向滿清革命,一次一次的記取失敗的教訓,終於成功的締造了民國。
  
  歷代的亡國之君,因為沒有失敗的教訓可記取,所以亡國了仍不知所以然也。後主劉禪,亡國之後問他有思念故國否?他說此地安樂,不思故國也!這種人無視於亡國之痛,怎麼能有所作為呢?勾踐為了復國,臥薪嘗膽,記取失敗的教訓,終能一報亡國之羞,一雪為奴之仇。
  
  世界上,多少商場名人,那一個不是經過一次、二次、三次的失敗教訓,才能成功。一帆風順的人生固然有之;從失敗中記取教訓而達成功者,為數更多。陳水扁先生從競選台南縣長失利,到台北市長落選,最後終能當上總統,他必然是記取許多失敗的經驗,才能有所成也。
  
  「勿忘在莒」是齊國不忘失地之恥,終能有「田單復國」之舉,這就是記取失敗的教訓而能成功的明證。反之,即使如秦始皇那樣的雄才大略,併吞六國,但是他沒有記取教訓,導致分崩離析,造成楚漢之爭,最後終致亡國飲恨。正如杜牧先生說:滅六國的不是秦始皇,是六國自己;亡秦朝的,也不是楚漢,而是秦國自己。因為他們都沒有記取教訓,所以都有滅國之痛。
  
  歷史是我們的一面鏡子,我們有歷史的興亡為鑑,但是我們都能以歷史為借鏡嗎?一個國家能以歷史為教訓,則建國必成;民眾能以歷史為教訓,則做人必成。
  
  所以,一個強大的國家,一定要發揚他的歷史;一個人生的成功,也要重視自己的歷史。歷史不允許有污點,人生不允許有失敗;縱有失敗,也要記取失敗的教訓,如此才有可為,否則不可救也。《人間福報》2001年10月20日

【書籍目錄】
第1頁:記取教訓 第2頁:記取教訓
第3頁:不死的生命 第4頁:白日夢
第5頁:機巧招禍 第6頁:認養
第7頁:正見的重要 第8頁:肢體語言
第9頁:信箱 第10頁:永不言敗
第11頁:隱惡揚善 第12頁:顛倒妄想
第13頁:生命的重心 第14頁:人貴相知
第15頁:服務的重要 第16頁:明天
第17頁:看清問題 第18頁:說大話
第19頁:善解人意 第20頁:打開心的門窗
第21頁:掌握時空 第22頁:流行的奴隸
第23頁:遙控 第24頁:有心與無心
第25頁:學習的動力 第26頁:靈感
第27頁:吃的藝術 第28頁:胎教
第29頁:活頁筆記 第30頁:加持的真義
第31頁:做官者 第32頁:自我教育
第33頁:生活的情趣 第34頁:跑龍套
第35頁:假相 第36頁:為善常樂
第37頁:基因與業力 第38頁:重視承諾
第39頁:剛與柔 第40頁:生活品質
第41頁:工具箱 第42頁:生肖的意義
第43頁:搭便車 第44頁:應用三寶
第45頁:放下與提起 第46頁:禮多人不怪
第47頁:人生規則 第48頁:譴責的藝術
第49頁:深度與廣度 第50頁:保持距離
第51頁:下課以後 第52頁:道歉的學問
第53頁:地域情結 第54頁:理情與感性
第55頁:低姿態 第56頁:人生的考題
第57頁:問題人物 第58頁:立遺囑
第59頁:醜陋的生命 第60頁:選佛場
第61頁:「敢」的力量 第62頁:傳家之寶
第63頁:包裝 第64頁:迎接挑戰
第65頁:時空之間 第66頁:上班時間
第67頁:時效性 第68頁:香的語言
第69頁:做人 第70頁:家的真義
第71頁:寵物 第72頁:挫折教育
第73頁:逆向思考 第74頁:善緣好運
第75頁:新年的意義 第76頁:書的妙用
第77頁:反敗為勝 第78頁:妄想與理想
第79頁:微笑之美 第80頁:不讀書
第81頁:用人學 第82頁:填海
第83頁:反主為客 第84頁:堅持
第85頁:伸縮縫 第86頁:煩惱來了
第87頁:放下身段 第88頁:心情轉換
第89頁:特效藥 第90頁:淡中有味
第91頁:再生 第92頁:無怨無悔
第93頁:讀後感 第94頁:門裏門外
第95頁:定律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