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常的真理 -- 迷悟之間3 星雲法師著
欲樂與法樂
[日期:2010-07-31] |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星雲法師著 |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
|
欲樂與法樂
世間上的人,種種的營求,都是為了追求快樂。快樂處處求,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欲樂,一種是法樂。
所謂欲樂,一般說,世間上有「五欲」——財、色、名、食、睡。
財——財富人人都想擁有;擁有財富固然可以為人帶來快樂,但是「人為財死」。因此,有錢有財有時也會帶來許多的災禍,財富有時也會造成許多的不幸。
色——男女情愛固然可愛,但是「愛河千尺浪,苦海萬重波」;愛得不當,往往增加許多無謂的煩惱,造成「欲海狂瀾」,不可自拔。
名——善名美譽,人人喜愛;可是「譽之所至,謗亦隨之」,爬得高,跌得也重。甚至「盛名之累」,有時候也會帶來許多的不幸啊!
食——千奇百味的飲食,固然飽人口腹;但是多吃,腸胃消受不了。所謂「病由口入」,何況很多的罪業,有時候也是由吃所產生的。
睡——睡,本來也是一種享受,但是睡多了,成為懶散,被人譏為「好吃懶做」,自己的前途也難以有很好的開展。
所以,世間的五欲之樂,只能說是一半樂,一半苦,苦樂參半。因為,「欲樂」有染污性、有短暫性、有不確定性,所以一個人種種的辛苦,種種的勤勞所追求到的欲樂,原來裏面也有危害健康的毒汁。
自古以來,聖賢都是教誡大家不可以縱欲。佛陀雖然不是完全教誡世人要禁欲,但是,欲需要疏導,欲海波瀾,需要導之以正,所以要追求「善法欲」。
「善法欲」就是能帶給人「法樂」,所以法樂就是精神上的快樂、真理上的快樂。例如行仁行義,就會為自己帶來快樂;又如正知、正見、正念,也會給人帶來
法喜;甚至讀書明理、聽經聞法,都會帶來法樂。禪坐裏面的輕鬆自在、安祥和諧,自是一般的欲樂所不能比;蒲團上的虔敬謙虛,與聖賢接心、交流,其安樂更非
世間的欲樂所能比擬。喜捨結緣,更能在大眾裏得到許多的法樂。
所謂「欲樂不可縱,法樂不可無」;聰明的人兒,在快樂之門裏進出,你要那一種快樂呢?《人間福報》2000年12月19日
【書籍目錄】 |
第1頁:人生的階梯
|
第2頁:官員的尊嚴
|
第3頁:人,住在那裏?
|
第4頁:幽谷蘭香
|
第5頁:刀口之蜜
|
第6頁:千錘百鍊
|
第7頁:凡事預則立
|
第8頁:痛苦難忍
|
第9頁:防漏
|
第10頁:心藥方
|
第11頁:人生如球
|
第12頁:廣告的社會
|
第13頁:生命的價值
|
第14頁:逆流而上
|
第15頁:上中前的人生
|
第16頁:慌張誤事
|
第17頁:美麗的世界
|
第18頁:學習認錯
|
第19頁:落地生根
|
第20頁:人生三十歲
|
第21頁:我的最愛
|
第22頁:速食文化
|
第23頁:行立坐卧
|
第24頁:一滴水的價值
|
第25頁:多少不計較
|
第26頁:相互體諒
|
第27頁:言行的考察
|
第28頁:恩怨人生
|
第29頁:難民與移民
|
第30頁:憂患意識
|
第31頁:平時要燒香
|
第32頁:人生四季
|
第33頁:健康與長壽
|
第34頁:烏鴉的聲音
|
第35頁:寬厚待人
|
第36頁:三好的價值
|
第37頁:聽話的藝術
|
第38頁:任勞任怨
|
第39頁:調整觀念
|
第40頁:功成不居
|
第41頁:不求速成
|
第42頁:珍惜人身
|
第43頁:學習接受
|
第44頁:缺陷美
|
第45頁:掛一單的觀念
|
第46頁:所謂「輿論」
|
第47頁:孝順要及時
|
第48頁:超越極限
|
第49頁:最好的禮物
|
第50頁:操之在我
|
第51頁:心病難醫
|
第52頁:驕氣與傲骨
|
第53頁:積極的人生觀
|
第54頁:有話要說
|
第55頁:家教的重要
|
第56頁:改正缺點
|
第57頁:談判高手
|
第58頁:提昇與沉淪
|
第59頁:欺善怕惡
|
第60頁:以退為進
|
第61頁:名與利
|
第62頁:坐說立行
|
第63頁:自制的力量
|
第64頁:學習靈巧
|
第65頁:人生之喻
|
第66頁:放光的意義
|
第67頁:尊重專業
|
第68頁:以捨為得
|
第69頁:打好基礎
|
第70頁:聞思修
|
第71頁:推果尋因
|
第72頁:表情的重要
|
第73頁:轉彎與直行
|
第74頁:觀自在的意義
|
第75頁:正與邪
|
第76頁:生死泰然
|
第77頁:欲樂與法樂
|
第78頁:發心的禮讚
|
第79頁:晚食與安步
|
第80頁:禍兮福兮
|
第81頁:擁有與享有
|
第82頁:輕聲慢步
|
第83頁:要發現問題
|
第84頁:微塵與世界
|
第85頁:排隊的習慣
|
第86頁:無常的真理
|
第87頁:一棵搖錢樹
|
第88頁:溫度計的冷熱
|
第89頁:搓揉的麵糰
|
第90頁:希望工程
|
第91頁:聖人的財富
|
第92頁:人要有遠見
|
第93頁:孝順的研議
|
第94頁:上中下的等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