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 一日 星期六
早餐後,在徒眾多人陪同下,開車往擎天崗,想到那廣大草原上跑香。八時到達目的地,迎面從山上三五成群下山的人眾,一批又一批,可見他們很早就起來運動了,有些還是攜老帶眷的全家出來,洋溢著親子間情誼,實在是很溫馨的畫面。
擎天崗是北部最著名的草原,日據時代,此地設有臺北州州營的大嶺卡牧場,放牧水牛,牛四處踐踏啃食,使得地勢平坦的山坡,呈現地毯般的草原,放眼一大片青翠,真是心曠神怡,是觀察草原景觀最好的「教室」,自然吸引那麼多人來踏青。
由於氣溫已逐漸增高,不宜散步,只好提前下山,有了今天的經驗,以後遊擎天崗最好是在清晨或傍晚,如果能在這裡辦一次「回歸佛陀時代」的活動,實在太理想了。
十一時前往國父紀念館,和中華文化復興總會祕書長黃石城先生、館長高崇雲先生等人,共同為「褚大雄釋儒道水墨畫展」剪綵。
十二時,《講義》社長林獻章先生,主編董笑珠及項秋萍小姐等人來訪。
名畫家李奇茂、張光遠夫婦,今送我一套自畫的「鄉土生活郵票」首日封,五枚連刷方式,每枚郵資五元,難得的是郵票上有他私人印章,是很值得珍藏的一組郵
票。除此之外,他們夫婦倆還送我一張一九六○年我為他們倆主持佛化婚禮的結婚照,那已是三十五年前的照片了,至今仍舊保存得很好。時間過得真快。
人往往會因看了一張照片或聽了一句話,而回憶過往點滴,記憶是很奧妙的紀錄機––
◎以愉快的心情學習事物,永不會忘記。
◎記憶並不是智慧,但沒有記憶怎麼會有智慧?
◎記憶是所有知識的收容器。
◎人大多抱怨記憶力不好,沒有人抱怨判斷力不夠。
◎收集與分配是幫助記憶兩大任務。
■七月 二日 星期日
以前打籃球是我例行的運動,球場是每天和徒眾接心的地方,想參加的人,隨時都可以加入,也隨時都可以離開,徒眾有很多問題,在球場上經我一點頭或一搖頭就解決了。四年前,因為腿跌傷了,不再打球,無形中與徒眾相處的時間就更少了。
最近因為手術的關係,醫生們一再提醒我,每天一定要運動,就如同吃藥一樣,不可偏廢。所以我每天餐後半小時,一定以跑香方式來運動,徒眾只要看到我在跑
香,就會一個接一個的跟在後面走,有時人多浩浩蕩蕩的,就像是儀隊,頗有昔日球場的氣氛。在行進間,徒眾向我請示工作上或修持上的問題,綜合這些問題,我
提示個人的看法,供大家參考––
◎出家人要像行雲流水一般外出行腳托缽。經典記載︰三十里內,不接受應供者是懶比丘。一個出家人如果懶洋洋的,如何去弘法度眾?因此平時就要把精神提振起來。
◎沒有生活、沒有工作,就沒有佛法。不流動的水是死水,不要把自己變成是一池死水,因為眾生是活的,理念是活的,人來人往是活的,在活生生的弘法家務裡,怎麼可以如行屍走肉般了無生氣?
◎師承對一個出家人很重要,沒有師承就不懂規矩禮貌,古時候修道者四處參學,主要是親近善知識,學習規矩。
◎一個人付出多少努力,就會回收多少成就。「給人」很重要,一句問好,一份恭敬,一份發心,都能成就無上功德。有一點口才,要用在講經說法上,不要戲言謾語,折損自己的福報。
發心、信仰、慈悲、向上都可以成就一個人的道業。如何才能有前途?除了具備上述的條件之外,「正見」很重要,見解不正確很容易誤入歧途。
一個人如果懷抱理想,想要創造自己的樂園,一定要學習忍耐,如此才能達到目標。語言上的口角是非只是個人的榮辱、暫時的假相,忍耐一下,一切得失榮辱終究會過去。想要成大事者,如果沒有忍耐力,是不會成就的。
在佛門要能生根才會有力量,不要做浮萍,到處以過客心態,漫不經心,最後一事無成。
■七月 三日 星期一
從出院後,一連六個星期的復健功課,終於在今天圓滿,榮總復健科的周正亮醫師,上午專程為我舉行一次「畢業」考試,以測驗我的復健機能,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還要每週再回榮總復健。
經過近一個小時的心肺各項功能「考試」,周大夫給的平均分數是八十五分,表示我可以不用再來榮總復健,只要每天定時定量運動即可,感謝周醫師這一個多月來的照顧。
我計畫本月下旬到西來寺,八月初再轉往加拿大為東蓮覺苑佛像開光,此為一年前就定好的行程。屆時將會有一段時間不在山上,我在國內三家電視臺節目的存檔,也差不多要播完了,故今天起,一連三天分別為三家電視臺錄影存檔。
中午十二時起,錄製臺視的「星雲說喻」,這一次主題,主要是在說明––
◎人只要有慈悲、愛心、信仰、智慧,就可以幫助別人製造快樂。
◎做人要隨喜隨緣與大眾一樣,不古怪,不標新立異。內心不清淨者,會讓人看不起。
◎提起自己的正念,發掘自我的寶藏(慈悲、道德、勤勞……),那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一日修來一日功,一日不修一日空,真正有修行者,由其言談舉止可以感受到其道氣。
◎行善做好事的法門很多,不管有相或無相,只要肯做,永遠不會嫌多。
◎人與人之間,只要彼此友愛、關心,世界到處都是溫情。只要有愛心,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做好事不求回報功德,因果一樣不會辜負人的。
◎要做佛門龍象,先做眾生馬牛;要為社會服務,先做大眾馬牛。
◎修行功夫是慢慢養成的,不可一蹴而及;人的觀念不一樣,自會有天堂地獄之別。
◎領眾要領心,有佛法就有辦法。
◎每天反省自我所說、所言、所行,肯反省自可誘發懺悔的心。
■七月 四日 星期二
下午一時,前往臺北第一殯儀館,主持省黨部主委吳挽瀾先生尊翁吳垂昆老先生的告別式。
二時三十分,為華視「星雲法語」節目錄影存檔,今天錄製的部分內容有––
知書達禮
是非創造智慧之人,反省創造完善之人,
讀書創造達禮之人,教育創造理性之人。
如何做事
做大事要有魄力,做小事要能細心,
做難事要肯忍耐,做善事要求無相。
教育
教育的課題在發展心智,教育的祕方在尊重學生,
教育的基礎在生活習慣,教育的目的在完成人格。
智仁忠勇之人
智者以知,了解一切。
仁者以愛,包容一切。
勇者以義,犧牲一切。
忠良以誠,奉獻一切。
說理的分別
不願說理是固執,不會說理是傻瓜,
不敢說理是奴隸,不肯說理是無知。
真善美的境界
衣著是社交的禮節,輕聲是文明的象徵,
微笑是室內的陽光,信任是成功的朋友。
負重條件
能智能拙期可久也,能信能疑險可走也,
能剛能柔重可負也,能屈能伸功可成也。
節儉美德
生產好似搖錢樹,節儉猶如聚寶盆,
動手能產萬擔糧,用心擁有全宇宙。
■七月 五日 星期三
早上跑香時,徒眾問我一個問題︰「如何做到不生氣?」生氣即表示沒有力量,不生氣的法門,除了懂得排解外,就是「忍」。因為忍耐可以激發心中的力量,有力
量自然就不會煩惱、不會動心、不會起瞋,且能越挫越勇。忍到最後就是一種智慧,有了智慧看世間萬象,還有什麼值得生氣?
下午三時起,為中視「星雲說」節目錄影,內容有––
「不修學無以成,不折我無以學,
不擇師無以法,不習誦無以記。」
––《緇門警訓》
「正見生長時,能令愚病減;
脫惡滿善趣,速證涅槃樂。」
––《本事經》
「貪瞋不肯捨,徒勞讀佛經;
看方不服藥,病從何處輕。」
––《龐居士語錄》
「財積後必盡,位高後必退,
親合後必離,壽住後必失。」
––《大毘婆沙論》
「千生萬死何時已,生死來去轉迷情;
不識心中無價寶,恰似盲驢信腳行。」
––《寒山大士詩》
「福非火所燒,風亦不能碎;
福非水所爛,能淨持世間。」
––《大毘婆沙論》
「萬里新墳盡少年,修行莫待鬢毛斑;
死生事大宜須覺,地獄時長豈等閒。」
––《緇門警訓》
■七月 六日 星期四
曾於佛光山叢林學院就讀的印尼籍學生宏慧法師,今天陪同印尼信眾十多人來訪。談及佛教在印尼的發展,深感佛教所到之處,必定會帶給社會和平,發揮宗教淨化
社會的功能。站在佛教立場,不管信仰什麼宗教,我們都希望彼此能和平相處,不要互相排斥,為世界帶來祥和風氣。如果佛教能在印尼弘揚傳法,那實在是印尼信
眾的福報。
上午,將四十六套《禪藏》贈給全國四十六家公私立圖書館及文化中心,於會議室內舉行贈書儀式。
能將《禪藏》送給需要的人,是我最高興的事。「禪」非佛教專有名詞,禪與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息息相關,生命中有禪,便可時時生活在歡喜中。國學大師錢穆先生將《六祖壇經》列為研究中國文化必讀的九本書籍之一,胡適博士的白話運動也是根據禪門語錄而來。
禪,不是宗教學而是文學,只要稍具高中程度,人人都可以看得懂《禪藏》;透過禪可以發掘我們的本性,有了禪,人生境界就不一樣了,在人人尊,在地地貴﹗
佛陀文教基金會簡豐文執行長致辭說︰「佛光山編纂的《佛光大藏經》––阿含藏、禪藏及《佛光大辭典》都是非常偉大的工程﹗禪,是傳佛心印,用『定』與『文字』,來開我們的智慧,文字是假的,但也要借假修真,我們會很珍惜並享受這份成果。」
國立編譯館趙麗雲館長代表受贈單位致感謝辭︰「《禪藏》不是一般工具書或宗教書籍,能擁有它是一種額外的恩寵。禪是一種傳佛心印的使命,強調以心修心,佛性本有,祖師大德以指指月來幫助眾生開悟。
《禪藏》的文字句逗標點,化解了文字的艱深,方便大家能讀、能解、能懂、能接受,只要深入就可以通達宇宙人生真相,得到自我安頓功夫﹗我們每一個受贈單位
都不會把《禪藏》看成是一般的工具書,而把它視為宗教、學術的典籍,不僅妥為收藏,並且希望能廣為大家閱讀與參究。」
■七月 七日 星期五
上午,由臺北道場出發,南下回佛光山。遵照醫師指示,在高速公路上,每行經一段時間,就下休息站休息。大家都知道身體是臭皮囊,可是又不得不善待它。人體實在很奧妙,有一則報導提到––
◎把人體的血管連接起來,足足有十五萬公里長,可繞地球赤道四圈。
◎為了泵出血液,心臟每天所做的工作相當於將一個一噸重的物體舉到五層樓高。
◎大腦神經元數量與銀河系恆星的數目相差無幾,都超過一百五十億,大腦中神經細胞的分布,相當於全世界電話線分布的一千四百倍,當有物體投入視線後,大腦只要五百分之一秒的時間便可反應過來。大腦新陳代謝所消耗的能量相當於一只二十瓦燈泡所消耗的電能。
◎成年人的頭髮約有十萬根,頭髮壽命二至六年,如任其生長,長度可達六十厘米以上。頭髮的抗拉強度,超過尼龍絲和銅絲。
◎眼睛隨天黑時間增加,對光的敏感度增強。一分鐘後,增強十倍;二十分鐘後,增強六千倍;四十分鐘後,增強二點五萬倍。在漆黑的夜晚,有人站在山頂,能看見八十公里遠的一根火柴,發出的火光。
◎人說話消耗能量極少,滔滔不絕的說上一年的話,所用的能量還無法使一杯水沸騰。
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個宇宙一樣,奇妙極了,我們每天和它形影不離,關係密切,但是攸關我們生死苦樂的身體,我們對它的真相又了解幾分?
■七月 八日 星期六
最近因為復健關係,大部分時間都在臺北,昨晚回到山上。清晨在鐘鼓聲中醒來,散步到成佛大道,聽大雄寶殿內徒眾課誦。海潮音響亮的韻律,實在是有一股攝服人的力量。
早餐時,書記室的徒眾送給我一份資料,內容是關於糖尿病的常識,是他們分工合作收集來的,提供給我參考。為不辜負他們的好意,特收錄如下––
胰島素(Insulin)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不可或缺的荷爾蒙,若胰島素分泌不足時,所引起的疾病稱「糖尿病」。
糖尿病是因為遺傳體質而引起的疾病,所以受到誘因,或者治療不完全時,就會惡化。糖尿病的誘因很多,包括飲食過量、過胖、精神壓力過大等,若接受適當治
療,病情可以減輕,但糖尿病是無法完全根治的疾病,如果沒有接受妥善治療,那麼人體中的微血管,會發生病變,引起糖尿病性微血管症,尤其是眼底出血或腎臟
併發症。
糖尿病本身並不會遺傳,但是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體質卻會遺傳。
已經罹患糖尿病的人,精神壓力增加後,就會使糖尿病惡化(如容易引起腦血管梗塞、心肌梗塞等),即使沒有罹患糖尿病,但在極度精神壓力下,也會使糖分排泄
到尿中。自古以來,人們已知道貓在憤怒時,尿中會有糖分的存在;而人類,尤其是年輕人,在接受艱苦考驗,或在極度緊張狀態下,尿中也會出現糖分。
「血糖」是指血中葡萄糖的含量,標準血糖值一般是指一○○CC血液中含有一○○~一二○毫克的葡萄糖。以血糖本身而言,血糖過高,並不會產生太大的障礙,但血糖太低時,身體會非常疲倦,手會發抖,出冷汗,並有痙攣現象,嚴重者會昏睡而死亡。
一般而言,人類有百分之二十左右,都具有糖尿病的體質,只是許多具有糖尿病體質的人,到現在尚未發病。
少量多餐的進食法,對血糖而言比較好,節食的重點,並不在於飲食次數,而在於一日所吃食物的總量。
絕食對身體會造成極大的壓力,而且,絲毫不能保證是否有益糖尿病的治療。
血糖與體重,都只是表示體內代謝作用的數值而已,任意降低血糖或體重的數值,往往會招來危險。
對糖尿病患,不可以限制水分的吸收,而患者需要大量水分的時候,甚至會半夜起來喝水,即表示糖尿病尚未受到充分控制,及良好的治療。
糖尿病的治療,應以與糖尿病共存的原則,來控制糖尿病。其實糖尿病的患者,與正常人一樣,能夠作日常工作,若大量減少卡路里的攝取,而無法作日常工作,無法過正常生活,不但無法治療糖尿病,反而會損害身體健康。
沒有任何食物吃了能夠治療糖尿病,也沒有任何食物吃了會使糖尿病惡化。但是砂糖、蜂蜜、甜點,即使分量很少,所含的卡路里也很高,又容易吸收,故對糖尿病患者來說,並不是很好的食品。
糖尿病飲食並不需要特別的調配。其實糖尿病患者,可以和正常人吃一樣的東西,不過要考慮卡路里的含量,以及營養的平衡。
經由運動治療法,可以促進肌肉的發達,增強胰島素的作用達到治療糖尿病的目標。
飯後運動能夠幫助血糖下降,況且飯後運動造成低血糖的危險也較少。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異常的疾病,不僅限於血糖的代謝問題,往往也會造成蛋白質、脂肪等全身營養的代謝不均衡。因此,患者抵抗力減弱,容易受到感染症的侵襲,並且容易發生退化性變化,所以糖尿病被稱為「萬病之源」。
■七月 九日 星期日
午休醒來,突然感覺好冷,起來加件毛衣,寒意仍未去除,並且開始有頭暈現象,正準備躺回床上時,胸口一陣不適,便開始嘔吐,等到重新躺在床上,全身已經非常明顯地發熱了。侍者們手忙腳亂的為我量體溫、準備冰枕,一股非常濃厚的倦意,使我很快地入睡。
清醒時,已經是夜晚十一時多了,第一眼就看到張燕大夫站在床前,檢查過胸口脈搏後,說︰「大師,您的發燒已經控制住了,但是身體很虛,還是要多休息,活動量不宜太多。」
讓張大夫專程由臺北趕來看我,真是不好意思,本想跟他談一些話,但是覺得好累,只想睡覺,不想開口,感到身體很燥熱。佛陀說︰諸法無我。身體雖是自己的,生老病死卻一點也做不了主。
■七月 十日 星期一
清晨五時多,張燕大夫又來幫我量血壓、體溫。
我說︰「自己太不小心感冒了,勞您走這一趟,實在不好意思。」
張大夫說︰「大師,您不是感冒,是感染。這是手術後,最擔心、最該預防的,一旦受到感染,很耗體力,身體會很虛弱,不能大意。今天起要連續七天二十四小時不停的打點滴,希望能控制發炎的狀況,不要再繼續惡化。」
因為張大夫還要趕回榮總上班,特地請人送他到小港機場。接下來的時間,都是時而清醒,時而昏睡。
傍晚起來上廁所時,感覺到左腿抽取靜脈部位附近,又熱又硬,就像鐵板燒似的,原來有一大塊紅腫。湯藥侍者覺念依他對護理的經驗,判斷是丹毒,只聽覺念在電話中,向張燕大夫報告我的狀況。
我們常說對某一件事「無力感」,大都是指心態上的情緒。我現在的無力感,則是全身一點力氣也沒有。
什麼叫「丹毒」?覺念為我解釋––
丹毒(erysipelas)主要是由於感染鏈鎖球菌,而在真皮形成的急性化膿性炎症(一種皮膚的急性炎症,且會傳染),有時也因葡萄球菌的感染而引起。在抗生素未發明以前,丹毒是一種難以治療的疾病,常導致死亡。
罹患丹毒時,會突然產生惡寒及高燒,然後在頭部、手、腳呈現界限明顯的紅色腫脹,腫脹的表面緊繃而光滑,有劇烈壓痛及搔癢感。這種腫脹會逐漸擴大,有時候淋巴腺也會浮腫、疼痛。病情輕時,數天即可痊癒,但有時候腫脹會擴展到全身,也可能重複再發。
如果罹患丹毒沒有好好加以治療,則容易導致細菌進入血液中,而引發敗血病。丹毒發生的部位,西洋人多在顏面或頭皮,中國人則多發生在四肢。
■七月 十一日 星期二
我的丹毒是因感染而引起,所謂「感染」是指身體遭受外來生物侵犯所產生的疾病,引起感染的因素有––
1.病原體︰病菌的毒性、數目與繁殖力。
2.人體︰抵抗力強者較不容易犯病,抵抗力弱的人則容易感染。
3.環境:擁擠的環境,病媒容易散播感染;缺乏乾淨飲水、營養不良的環境、衛生不良的污染環境皆容易滋生病媒及細菌。
罹患感染的病患有如下症狀––
1.發燒︰並有倦怠、虛弱、體重減輕等症狀。
2.發炎︰紅、腫、熱、痛,哪個部位感染,該部位就有這些症狀。
3.各器官系統症狀︰如「急性腸胃炎」或「呼吸道感染」,會有噁心、嘔吐、腹瀉、咳嗽、呼吸不順、流鼻水等症狀。
4.器官系統功能受損︰腸胃道消化不良、泌尿道排尿不順疼痛,甚至引起腎功能受損,肝臟感染導致肝功能受損等。
治療感染病基本原則是,儘快找出感染源及特定的病原體,給予正確的抗菌藥物,局部積膿必須引流排除,同時需要積極的支持性療法。
好的支持性療法,是為了讓病患的生理功能保持良好,而能產生抵抗力,對於一般感冒,並沒有藥物足以扼殺病毒,要對抗病毒,主要還是來自本身體內的抗體。
■七月 十二日 星期三
人的身體真的很「現實」,一生病,體力的耗損實在很大,現在覺得自己的身體很「空」,不像是自己的。在寮房內東翻西翻看一些閒書,不花腦力,又可以從中得到一些趣味。泉水原本是很平常的東西,但在大陸有很多有趣的泉水––
◎沸泉︰在西藏拉薩市郊有一口叫羊八井的泉,水溫高達一百度。
◎冰泉︰陜西藍田縣境內有一口井,泉水一落井中,就立即結冰。
◎喊泉︰安徽省壽縣有一口泉水,它的湧出量隨著人聲音的大小而變化,大聲呼叫則大湧,小聲呼叫則小湧。
◎托幣泉︰浙江杭州西湖虎跑泉,泉水表面張力大,投數枚硬幣於水杯中,水可高出杯口二、三毫米而不溢出。
◎甜酸泉︰江西都縣東紫陽觀有口泉水,味道呈周期性變化,一天甘甜可口,一天酸澀難嚐。
◎含羞泉︰四川廣元縣龍門山有口泉水,一遇到聲音振動或小石子擊落,泉水便會倒流回去,過一會又重新冒出,堪稱含羞泉。
◎雙眼泉︰四川省長寧縣境內有一口井,井內有兩道水脈,味道一淡一酸。
◎喜客泉︰貴州省平壩縣境內的珍珠泉,當遊客對它鼓掌時,泉水就會冒出泡來,好像是在歡迎客人。
◎水火泉︰在臺灣臺南縣境內,泉水溫度高達攝氏五十五度,泉水既鹹又苦,劃根火柴伸到水面,頓時煙火騰空。
■七月 十三日 星期四
今年是臺灣光復五十周年,新聞媒體報章雜誌等,都有關於這一方面的回顧文章。從事臺灣文史寫作的莊永明先生,對臺灣的真實軼事,十分用心研究,他為臺灣找出了很多「第一」,值得生活在臺灣的每一個人來了解––
◎第一次獲得西方人士讚美︰一九四四年,葡萄牙人讚美臺灣為「美麗島」。
◎第一座碑碣︰一六○四年,「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石碑刻文。
◎第一次成為西方霸權爭戰的戰場︰一六四二年八月,荷蘭、西班牙為爭奪臺灣而戰。
◎第一次反抗異族統治︰一六五二年九月,郭懷一反抗荷蘭統治政權。
◎第一次「光復」︰一六六二年二月,荷蘭人獻熱蘭遮城向鄭成功投降。
◎第一座文廟︰一六六六年,鄭經採陳永華之議,建造臺南孔廟。
◎第一座燈塔︰一七七九年,西嶼燈塔(澎湖漁翁島燈塔)竣工。
◎第一次開放港埠︰一八五八年六月,中英「天津條約」簽字,加開臺灣安平港為通商商埠。
◎第一所現代醫院︰一八六五年六月,英籍牧師馬雅各創立「新樓醫院」。
◎第一座天主教堂︰一八六九年十二月,屏東萬金天主堂落成。
◎第一條中橫道路︰一八七五年二月,吳光亮率「飛虎軍」興工開闢。
◎第一位創議興築鐵路︰一八七六年,福建巡撫丁日昌奏摺籌議臺防開辦輪路(鐵路)。
◎第一條電報線路︰一八七七年九月,丁日昌以臺灣府治(臺南)為起點架設線路。
◎第一座油礦︰一八七七年十二月,美籍技師卡恩斯‧洛克抵苗栗「出礦坑」探勘。
◎第一所女子學校︰一八八四年一月,淡水女學堂校舍落成。
◎第一部新式印刷機︰一八八四年五月,臺南「聚珍堂」(新樓書房)印刷機開工印刷。
◎第一份民間報紙︰在一八八五年七月,基督教《臺灣府城教會報》(今長老會《教會公報》)創刊。
◎第一所私立中學︰一八八五年九月「長老教中學」創立(今臺南長榮中學)。
◎第一段鐵路︰一八八七年,劉銘傳策畫的「北基段」鐵路施工。
◎第一所盲人學校︰一八九一年的「訓瞽堂」,為英籍牧師甘為霖創設於臺南市洪公祠。
◎第一座火車隧道︰一八九三年,基隆獅球嶺隧道廢棄不用,另鑿竹子寮隧道。
◎第一次選美︰一九○○年,連雅堂在《臺南新報》開「赤城花榜」,遴選十美。
◎第一所現代圖書館︰一九○一年元月「私立臺灣文庫」創立於臺北淡水館。
◎第一座博物館︰一九○八年四月,「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附屬博物館」(今省立博物館前身)創立。
◎第一所五年制中學︰一九一四年三月,淡水中學創辦(今淡江中學)。
◎第一輛機關車(火車母)︰一九二一年「騰雲號」火車頭光榮退休。
◎第一篇提倡白話文文獻︰一九二二年元月,陳端明〈日用文鼓吹論〉重刊於《臺灣青年》雜誌。
◎第一響亮口號︰一九二七年元月,「同胞需團結,團結真有力」,由蔣渭水喊出。
◎第一家臺灣人資金民營信託公司︰一九二七年二月「大東信託」成立。
◎第一次人權座談會︰一九三一年四月,由「臺灣新民報社」舉辦。
◎第一家百貨公司︰一九三二年十一月,菊光百貨公司在臺北榮町開幕(衡陽路)。
◎第一所大學︰一九三八年四月「臺北帝國大學」開校(今臺灣大學)。
◎第一位電影明星︰一九二二年劉喜陽參加日本松竹蒲田影片公司「佛陀的瞳孔」演出。
■七月 十四日 星期五
一連打了三、四天點滴,今天在電話中,張燕醫師聽取了我目前身體狀況的報告後,終於「下令」可以不必再打點滴,行動頓時覺得輕鬆不少。信步出來巡山,在如來殿會議室,叢林學院老師們正在舉行座談,應心如、永本之請跟大家說話,我對學院提出以下的意見––
◎潛能要發揮,才能教學相長,對有研究性、挑戰性的課要多安排。
◎腦力要激盪,從教學中可以增長自己所得所學。
◎多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和自己做學問的機會,所以圖書館開放時間要延長。
◎讀書是快樂的,不要讓學生覺得反感或聽不下去。鼓勵學生多寫心得報告,因為不動筆寫作就不知道自己所得多少。
◎我對學生的期望,男眾多往弘法、佈教方面去發展;女眾以寺院、行政為專長。
◎老師也要有成績單,評鑑項目有︰精神力、音量大小、教材準備、學生反應、教學態度、出席勤惰等。
◎輔導處要有雅量接受學生批評,才能知道學生的感受。
下午三時四十分,搭機北上。
■七月 十五日 星期六
巴西佛光協會副會長張勝凱居士,日前回臺,今專程到臺北道場禮佛,並向我報告,巴西佛光協會創辦的小學、中學、佛光新村都已相繼成立。
尤其佛光新村內,有國際標準室內游泳池、網球場、足球場五個,想進入打球者,第一個資格便是要加入佛光會。所以有很多機關團體為了享受球場設備,都紛紛入會,會員一下子增加好幾倍。
南美地區民眾如此有善根,如來寺若好好加以規畫,相信可以成為佛化道場的典範﹗
今天接受「華視新聞雜誌」節目訪問,內容有––
1.臺灣光復五十年來,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2.為何會選擇高雄佛光山為道場,向世界弘法?
3.談一談影響佛光山走向佛教弘法與傳承的關鍵事件。
4.宗教力量在過去五十年中,對臺灣地區的影響何在?
5.走訪海峽兩岸,到世界各地傳教,國際世界如何看臺灣?
6.對海峽兩岸的未來發展,有何建議?
7.目前臺灣最大的優勢何在?臺灣的希望在哪裡?
8.台灣現在或未來的危機在哪裡?有何建議?
9.長駐南臺灣,對於美麗島事件、二二八事件、八七水災、八二三炮戰等重大歷史事件所知多少?對經歷的事件,能否談一談印象與感想。
下午二時,為一千八百多名信眾,主持一場皈依三寶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