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談空說有(1992) -- 星雲日記20 星雲法師著

談空說有(1992) -- 星雲日記20 星雲法師著

談空說有 1992/12/1~1992/12/15

[日期:2011-02-1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星雲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十二月 一日  星期二

上午,黃金海岸佛光分會葉明順會長與楊登忠副會長、馮文瑋副會長等人帶領我們參觀黃金海岸。不但兩岸風光明媚,且空氣清新,不愧是國際知名的遊覽勝地。葉 會長等人提議在此地設立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的會員渡假中心,歡迎佛光會員來此紓解身心。我非常同意他的建議,其實我在夏威夷、巴黎、雪梨、南京都做了計畫 和安排。

在坎培拉時,承越籍廣波法師之邀,享用了別致的越南菜;昨晚,在玫瑰園吃了一頓氣氛高雅的西餐;今午,黃金海岸佛光分會楊副會長在他所開設的大連酒店設下 豐盛的中餐素席;晚上,則應布里斯本西區分會祕書張傳勝先生之邀,在他經營的OSIN日本料理餐廳,品嚐道地的日本素菜。張祕書問我︰「大師!您環遊世 界,吃過各種不同的菜,不知道最喜歡那一個國家的菜?」我說︰「越南食品清淡,西式餐點味美,中國菜餚可口,日本料理好看又好吃。但是在我平日的生活裏, 凡是有綠葉的素菜最好吃。」

晚飯後,直駛機場。一下車,突然有一群講台灣話的人一擁而上,爭相要求與我合影留念,我以為是送行的信徒,便隨喜答應,這一承諾,拍了不下五十張合照。後 來,才知道他們只是同路回雪梨的遊客。走著,走著,其中一位從後面追來,特地供養一個台幣兩千元的紅包。想不到我這一路上照了那麼多相片,居然還有兩千元 的代價!

晚上九時三十分,抵達雪梨。在機場上,永和掉了錢包,莫小姐則將登機證遺留在飛機上,在過關時,又是一番周折。這一趟弘法下來,隨行的人丟三落四的,管紀 念品的,將紀念品忘在旅館裏;管護照的,自己的護照丟了;管行李的,在出關時少領一樣行李;管財務的,錢包也沒守好;管伙食的,常常讓我們三餐不繼……還 好佛祖庇佑,一路上貴人相助,因此都是有驚無險,也沒給餓著。往後佛光山的徒眾將因應國際弘法的需要而在世界各國間往來頻繁,看來必須開一門「出國須知」 的課程才好!

回到旅社,永東拿了三套五龍崗南天寺破土典禮的照片給我看,並且喜孜孜地說︰「這些照片都很好看!」我實在很感嘆︰凡是別人拍的照片都很好看,只有佛光山 的徒眾拍出來的照片不入流,原因何在?負責攝影的人沒有好好研究探討其中的道理。替人拍照應該注意那些事項呢?我認為︰

一、應將相機事先準備妥當,一看到好的鏡頭立即捕捉,一來爭取時效,二來顧及被攝影者的方便。

二、要能顯出整張相片的主題。

三、背景也須注意,才能使整個畫面動靜調和。

這些是我多年來應信徒的要求與他們合照,所慢慢體會出來的一點小小心得。

目前,佛光會在北澳、東澳與南澳等地,都設立了協會、分會,在西澳,鄒希真、蘇瓊珠伉儷正在積極籌畫成立分會。佛光山分布於澳洲各地的別分院、佈教所,也頗受當地市長與市民支持。我想只要大家同心協力,佛光普照全澳洲,應是指日可待的事。

這次澳洲弘法之旅中,看到當地的佛教界,不但廣東、台灣、越南、寮國等地的老僑與新僑們都能合作無間,就是澳人與華僑之間,也能互尊互重,和平相處,實在非常了不起。雖然如此,我認為澳洲佛教若能再朝下列四個方向繼續努力,則會發展得更快速、更健全︰

一、重視教義的研究。

二、重視生活的佛教。

三、重視文教的發展。

四、重視集體的共修。

十天中,從一些澳洲信眾與佛光會幹部的言談中,可以感受到大家都是真正有心為教盡力的佛弟子,我將他們的建議歸納如下︰

劉招明先生︰寒暑假期間,送青少年子弟到佛光山本山小住薰習,以吸收人間佛教的思想,對於佛教的前途必定有助益。

鄒希真先生(醫生)︰澳洲盛產各種植物,當地流行將各種堅果與水果製作成各種乾燥的天然食品,只要以牛奶一泡,就能成為營養美味的主食,非常適合佛教的素食者。建議佛教界對於這種植物食品加以研究發展,並且推廣到全世界,以發揚佛教的慈悲精神。

李誠孝先生︰澳洲是老人退休的天堂,雖然目前澳洲的移民多為年輕力壯的青年、壯年,尚未面臨老病之苦,但是如果佛教界能未雨綢繆,作一些長期規畫,設立療 養院、老人公寓等設施,並且以佛法輔導生活問題,使得寂寞無依的老人能有一個安樂的歸宿,未嘗不是社會的福音。

蘇瓊珠女士︰佛寺若能加強舉辦家庭普照,組織佛教活動,成立各種共修會,使更多的澳洲人了解佛教美好的教義,必能使澳洲佛教有一番更興盛的風貌。

陳春龍先生︰希望佛光山能編印《家庭佛教手冊》,將婚喪喜慶等納入佛教的儀禮規矩中,並且予以文字化,讓信徒遵守奉行,使佛教更生活化。

謝憲豪先生︰台灣如果有人發心要來澳洲度眾,首先必須充實語文能力,否則空有佛法,卻派不上用場,殊為可惜!建議中天寺、南天寺等佛光山的別分院,在此開設英文佛學班與粵語佛學班,以廣招徠,學佛修道。

廖德培先生︰澳洲非常缺乏現代佛教讀物,盼望佛光山除了在此發行更多的現代佛典外,更能將這些書翻譯成英文等各種文字,使佛法流布得更為長遠。

葉明順先生︰應該尊重澳洲的人文思想、生活習慣等等,才能使更多的澳洲人接受佛法妙諦。例如︰澳洲素有「人間樂土」之稱,若能將觀光、休閒等活動佛法化,必能將佛法推展得更為廣大。

薛克文先生︰在澳洲弘法須從禪坐、慧解二門著手,以適應其根性。

……

過去,唐朝因有魏徵等諫臣而有貞觀之治,今天佛教有這麼多直心之士,佛法焉能不興隆?


■十二月 二日  星期三

早晨十時,抵達雪梨機場。永東、滿可、雪梨佛光分會督導廖德培夫婦、李佛燄會長、王思淮副會長夫婦、鄧曾美英副會長、廖秀鈴祕書、張先鍾公關主任夫婦、張 主任的丈人和女兒、張長源委員夫婦及女兒、葉洪瑛、翁彩鸞、楊侯明玉委員等多人均前來送行。帶著祝福與歡喜,我們離開了清新怡人的澳洲,在華燈初上的時 候,抵達繁華耀眼的香港。依如、世界佛光總會嚴寬祜副會長夫婦、關惠明理事、香港佛光協會林耀明會長夫婦、鄧麗顏小姐等人,早已在海關等候。每次來港義務 為我開車的阿輝、阿華兄弟也出現了,操著半生不熟的廣東國語,令人倍感親切。承蒙大家對我那麼禮遇厚愛,真是不敢當!

一踏入佛香精舍,慈惠、依照、依如、滿宜等人,紛紛遞上他們分別從台灣、歐洲、香港、美加等地帶來的報章雜誌、建寺資料,厚厚的一疊,還沒來得及翻,徒眾 又開始七嘴八舌地爭相報告法國巴黎、加拿大多倫多、美國達拉斯、奧斯汀、日本東京等道場的籌建情形,以及各地信眾熱切欣盼的狀況,看來佛教的國際化,正如 火如荼地發展進行中,身為佛子的我們,怎能不加緊腳步,向前邁進呢?

即將於四日至六日在紅館舉行的佛學講座,頓時成為眾人的話題。自一九九○年起,我每年十一月均應「此岸--彼岸弘法活動」的邀請,來港弘法,在可容納兩萬 觀眾的紅磡體育館連續說法三天,此後便與港胞結下殊勝的法緣,紅館也因此被大家盛讚為「香江的一朵淨蓮」。我想︰所有的榮耀除歸功於三寶的加被外,尤其應 該感謝永惺法師每年為這項活動的勞苦奔波,帶動了香港的佛教,有別於港人過去排斥佛教的心態,真可謂功德無量!近聞該項活動已受到國際各界的重視,在欣喜 之餘,我更深深感到古德所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誠乃至理名言也!

此外,丁珮、杜勇鵬等人,三年來持續地贊助我在紅館的講座,也是功不可沒。想到一個大型講座,幕後有多少人在其中穿針引線,助長因緣,而成就了多少人的法 身慧命,心中不禁升起無限的敬意,因此,對於這場講座我又怎能掉以輕心呢?但願這次的講座,能為每位聽眾帶來禪悅法喜。

承蒙華僑日報社的美意,為我在紅館的佛學講座預先出了一本特刊,其中,有多位香港教界長老大德的題字,可說是字字珠璣︰

覺光法師︰

「博論圓通
 群機頓悟」

永惺法師︰

「星光燦爛耀五洲
 雲覆此岸歷三秋
 大願宏開恆無盡
 師繼前賢續靈鷲
 佛德山高唯仰止
 學貫中西聲譽隆
 講演妙法闡真諦
 座下悲心覺有情」

慈祥法師︰

「慈雲普覆蔭香江
 法雨弘施澤十方
 獅吼喚醒眾生夢
 舌燦蓮花吐芬芳」

愍生法師︰

「轉大法輪
 度脫眾生」

高永霄居士︰

「弘揚佛法遍五洲
 利樂有情渡四海」

范止安居士︰

「星光照兩岸
 雲海渡眾生」

仁濟醫院第二十五屆董事局總理︰

「慧眼見一切
 妙音滿十方」

普印居士︰

「隨緣應世無遇而不自得」

他們的隆情厚誼使我愧不敢當,亦願以此自勉自勵。

談說中,蕭慧華走了進來,大家的話題又轉向她的大陸之行。關切之情溢於言表,佛光山真正是七眾和合的家庭啊!只要你肯發心奉獻己力,處處都會得到常住大眾的肯定與關懷。

此時,電話不斷,陸鏗先生說他近來搬到舊金山,由衷祝福他喬遷之喜。范止安先生告訴我︰明天下午四時TVB電台將來此作專輯採訪;五時,「佛光普照仁濟 夜」活動前,也有一場記者招待會;十二月七日,本地最暢銷的《壹週刊》將前來專訪……。每次來香港,與記者會面已成為無法避免的事,而話題也幾乎都在經 濟、政治上打轉,但是我只是個熱心於國際弘法的出家人,既無經濟概念,又無從政經驗,只得說些佛法中的一點政經觀點聊以充數,沒想到還能引起港人的興趣。 此次不知他們如何出題,只有等待明日分曉了!

永楷呈上一疊這個月重新排版的《佛光世紀》,他目前擔任該項刊物的主編,因為求好心切,每個月都付出了許多的心血。他表示︰希望網羅世界各地更多的新聞 稿,使它更具有可看性。在此謹期待讀者們能共襄盛舉,提供教界新聞,若有任何建議,也敬請賜教。國際佛光協會世界總會的連絡地址、電話及傳真號碼如下︰

Buddha’s Light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3456 S. Glenmark Drive

Hacienda Heights CA. 91745 U.S.A.

TEL:(818)937 6540

FAX:(818)937 6544


■十二月 三日  星期四

下午四時,整裝以待TVB電台來作專輯採訪。等著等著,那頭道歉的電話卻來了,原來因為彭定康港督目前提出政治改革方案,引起中共不滿,目前中英雙方僵持 不下,使得股票暴跌,全港人心惶惶,這會兒,電台的攝影師全都跑到證券公司看股票行情去了。電台四處找不到攝影師,只好停擺了!我這一生遇到採訪爽約,還 是頭一遭。也好,休息片刻,趕赴海洋皇宮大酒樓主持「佛光普照仁濟夜」的齋宴暨記者招待會。

記者招待會於下午五時開始,同席者還有仁濟醫院董事局何顏素雲主席、第一副主席王子沐先生、蔡百泰總理、陳耀星總理、香港佛光協會林耀明會長、關惠明副會長等人。

一個小時的記者會結束後,《星島日報》、《東方日報》、《華僑日報》、《成報》、《快報》、《商報》、《文匯報》等媒體記者又紛紛轉移陣地,跑到休息室內找我專訪,我也一一滿其所願,有問必答。一時之間,休息室門庭若市,好不熱鬧!

大家的問題,多少反映了目前香港的社會現象與港人的心態,他們問我︰

◎對於中英之間,因政制問題所產生的激辯與爭論有何看法?香港目前人心惶惶,應如何因應?
中英雙方需要時間去溝通協商,終會解決紛爭。大家應該學習處變不驚,這就如同父母吵架,做兒子的不須太緊張,假以時日,自會和好。

◎以佛家的因果觀來說,港人一向勤奮向上,年中舉行的多項慈善活動,也都努力捐輸,為何還會有中英爭論、港人不安的結果?
一件事情的發生往往並非單向的因果關係,而是由很多因緣所造成的。

◎應該如何合作解決呢?
這些都是人的問題,大家需要以共識心、慈悲心以及包容心來溝通協調。

◎不知那一種宗教有辦法可以溝通協調?
每一種宗教都有辦法溝通協調。

◎宗教究竟有沒有解決之道呢?
宗教可以解決,但是他們不依著做啊!(在場者拍手大笑,有人說是「妙答」。)

◎政治與宗教有何不同?
政治講求實力,宗教講求自性與良知。

◎您看中英雙方何時才能取得溝通呢?
我說︰我只是個佛門中的和尚,而不是算命先生,沒有辦法預知未來,叫我怎麼說呢?(這下子,大家聽了,笑得更開懷了。)

◎對於女警李美施因為得不到心肺移植,愴然辭世之事,有何看法?
佛典中曾記載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時,就有「割肉餵鷹」、「捨身飼虎」的義行,可見佛教並未標榜「全屍」的觀念。相反地,「全心全願」--即全心喜捨,全 願助人--才是佛教所提倡的真理。事實上,人死後器官會腐爛敗壞,與其棄置無用,不如「廢物利用」,在臨終前捐給他人。佛光山目前已有百名弟子隨我立下捐 贈器官的遺囑。

◎對於港星廖鳳鳴女士出家還俗的看法如何?
佛教不重形式,只重信仰。故不分在家、出家,只要是正信佛子,均一視同仁;佛教也沒有規定不能還俗,這就好比一般社會上,從事某一項職業的可以改行從事其 他工作。但是,我以為︰如果自己定力不足,信心不堅,還是以不出家為宜。否則,一旦你還俗了,別人問你徒弟︰「你師父呢?」叫他情何以堪?

◎日前香港曾經發生車廂內傳訛鬼影幢幢之事,引起了軒然大波,您如何看法?
佛教認為眾生有十法界,鬼是十法界眾生之一,人有人道,畜生有畜生道,鬼自然也有鬼道,並不可怕。何況,鬼怪應該是看不到的,看得到的就不是鬼怪了。其實,人之惡毒有時比鬼還可怕呢!
我們不必強調鬼怪,既已為人,就應該講究人道。

◎何謂「人道」?
佛教的三皈五戒、儒家的三綱五常都是人道。

◎最近香港的自殺年齡層降低,較多的兒童漸漸有自殺的傾向,大師您的看法如何?
自殺是對生命不能了解的一種無知表現。在佛教而言,自殺也是殺生,是不被允許的。我謹呼圏家庭與社會都應該加強兒童與青少年的教育,不要給他們太大的壓力,應予以更多的自由空間,了解他們的所思所行,幫助孩子走出困境,一個生命的殞落都是社會的損失。

記者會完畢後,接著參加「佛光普照仁濟院」的齋宴。

為了進行義診醫療及社會教育服務,仁濟醫院每年均以宴會方式來募集經費。今天筵開八十桌,香港佛光協會也是大力贊助者之一。在主持齋宴時,看到台下雲集的 嘉賓,心裏非常歡喜。他們儘管來自香港不同的角落,彼此也不盡相識,但是同樣都具有慈悲的胸懷。慈悲,就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尤其大家雖然從各地方趕來 赴宴,但是都不是為了美食而來,而是為善而來。我則是為了他們的慈悲、善心而來。

慷慨布施,看起來似乎在利他,其實是為自己廣植福田,社會也會因此而更加安和樂利。想到這裏,我也不禁分享到一份欣喜,不禁祝禱回向︰但願在座的善心人士都能因為布施功德而福壽綿延。並且致贈一萬港幣給仁濟醫院籌募基金會,期能收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會中,香港衛生署署長李紹鴻太平紳士,與仁濟醫院董事長何顏素雲女士也相繼致詞。隨後,便是節目表演,香港佛光協會合唱團也在此時嶄露頭角,獲得不少掌聲。

齋宴本來定於七時入席,卻久久未見宣布用餐,使我非常好奇。詢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港人平日工作分秒必爭,十分緊張,週末打麻將、賭馬是他們放鬆自己的方 式,通常喜慶宴客也是在週末舉行,大抵是下午四時入座打麻將、吃茶點,一直到晚上九時才正式開宴。因此我今天八時三十分上桌,港人直呼太早了,但是已經讓 台灣來的大家等得飢腸轆轆。看來每一個地方的風土民情,都是一門學問。


■十二月 四日  星期五

一大早,佛香精舍就送來十數份報紙,每份報都刊登了昨晚記者會以及「佛光普照仁濟夜」的新聞,標題與內容也各不一樣,摘錄數則如下--

東方日報︰

「星雲贈語處變不驚」

快報︰

「星雲呼圏港人冷靜」

成報︰

「中英罵戰如父母吵架
 星雲大師稱終可解決」

「不評誰是誰非
 對港前景樂觀」

華僑日報︰

「怎化解中英爭拗
 星雲道順應因緣
 如陣風陣雨
 或會霎時停止」

星島日報︰

「父母吵架兒何緊張
 星雲大師妙語勸港人」

天天日報︰

「曾率同數百弟子訂定宏願
 延續生命別具意義
 星雲支持捐贈器官」

成報︰

「大師署長齊圏
 放棄全屍觀念

以身作則簽下贈咭」

快報︰

「捐贈器官乃利人利己善舉
 星雲大師勸喻改變舊觀念」

香港時報︰

「今天一連三天在紅磡體育館

 星雲大師舉行佛學講座
 短暫慈悲易做長遠難做」

看完報紙,分別由美國及中國大陸回來的慧智和慧日前來向我銷假。慧智在美國是位電腦專家,並且得過兩個碩士學位,長年居住在海外,長於外文。此次有意回佛 光山,接受傳統叢林教育的薰習,是一個有心的青年。慧日是目前佛光山沙彌學園的園長,上個月到揚州高旻寺參禪兩個星期,遍訪江南一帶的各大寺院,並且參訪 了棲霞山、普陀山、金山、天童寺、焦山等地的佛剎,來自各地的消息對於初次出遠門的慧日來說件件都是新聞。

這時,由台灣來港的職事和學生,共有一百二十人已經全部齊集在佛香精舍佛堂,等我與他們見面談話。在山上,通常都在可容納上千人的大禮堂開示講話,而今天 在這個小佛堂裏,大家面對面,看得一清二楚。不禁感慨,近幾年來,我分秒必爭地忙於將佛法的種子散播在世界每一個角落,希望能夠早日開出芬芳的花朵,結出 豐碩的果實,因此沒有太多時間對徒眾作耳提面命的教導。唯願以後每星期都能安排年長的弟子們為後輩學生上課,讓大家在成長的過程中,除了能效法大師兄們為 教奉獻的精神之外,更要鞏固宗門思想,樹立佛光人的優良風範。

應香港佛光協會、港澳佛教團體、佛香講堂、佛香精舍之邀,從今晚起我開始主持一連三天的「此岸彼岸」弘法大會。晚上七時,抵達會場,潮湧般的聞法人士已齊 集在可容二萬人的紅磡體育館。望著寒風中排隊索票的人們,心頭頓時升起一片歡喜,發心的青年義工憑著滿腔的熱誠為來賓們服務,做佛教的不請之友,這份為法 的發心,真令人十分感動。

今天蒞臨紅館的佛教界貴賓有︰「此岸彼岸」弘法大會主席永惺法師、大光中學校長慈祥法師、佛教青年協會導師暢懷法師等三百餘位大德。久違了的融勤法師見了 面就興奮的告訴我說︰「在香港眾多的佛學講演中,吸引最多出家眾來聆聽的就屬大師您的講演了,可見香港的出家眾是最擁護大師您了!」我衷心地感謝大家對我 的支持與愛戴,為了不辜負香港眾人的一片誠心誠意,我願意年年來此弘法,希望在佛光的普照下,東方之珠能繼續散發它明亮的光彩。

今晚,首先與大家講「身與心」,分下列諸點--

一、身體像什麼?

1.身如臭皮囊。  2.身如蝸牛殼。

3.身如芭蕉樹。  4.身如眾苦聚。

5.身如鐵鍊鎖。  6.身如眾罪首。

7.身如六根樹。  8.身如髒衣服。

9.身如破房屋。  10.身如水上萍。

11.身如苦牢獄。  12.身如幻泡影。

二、身體的妙用︰

1.用語言讚歎大眾。   2.用眼看世間真相。

3.用耳根善聽世音。   4.用眉毛莊嚴無用。

5.用微笑美化人生。   6.用雙手大做好事。

7.用腳步走出光明。   8.用雙肩擔當苦惱。

9.用顏面表達歡喜。   10.用胸懷包容一切。

11.用鼻舌體會妙味。  12.用力行創造淨土。

三、心像什麼?

1.心如猿猴難控制。  2.心如野鹿逐聲色。

3.心如冤家身受苦。  4.心如盜賊劫功德。

5.心如童僕諸惱使。  6.心如電光剎那間。

7.心如畫師描彩繪。  8.心如工廠能產物。

9.心如船橋給方便。  10.心如大海納眾流。

11.心如大地載萬物。 12.心如虛空容萬象。

四、心的妙用︰

1.用慧心觀照五蘊皆空。  2.用自心領導六根生活。

3.用信心開發自我潛能。  4.用慈心與人和諧共處。

5.用孝心重整倫理道德。  6.用愛心擁有快樂生活。

7.用悲心成就利生事業。  8.用喜心涵容宇宙萬有。

9.用捨心廣結無量善緣。  10.用淨心遠離貪染色欲。

11.用禪心安頓順逆境界。  12.用願心創造圓滿人間。

我一講完,大家等不及永楷的粵語翻譯,全場早已掌聲如雷,看來香港人已經愈來愈熟悉我的音聲了。

■十二月 五日  星期六

上午,至香港銅鑼灣高士威道為汪逸先生的福臨門紫晶石店開幕剪綵。每一位前來觀禮的貴賓打扮得珠光寶氣,莊嚴美麗,一時與櫥櫃裏擺設的耀目水晶寶石,互相 輝映成趣。老闆汪逸先生看了我致贈給他的題字︰「七寶莊嚴」四個大字,甚是高興,我解釋道︰七寶莊嚴乃形容西方極樂世界彌陀佛國,《阿彌陀經》說︰「極樂 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瓈合成,上有樓閣 亦以金、銀、琉璃、玻瓈、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由此可見,阿彌陀佛極樂淨土是多麼的清淨莊嚴,我讚歎汪先生福臨門紫晶石店,就像極樂世界那麼莊嚴 奪目。

這時,站在一旁的汪先生忍不住告訴我,自結婚二十五年來,汪太太從來沒有對他這麼好過,只有今天請我來剪綵,汪太太才對他特別客氣。我聽了不禁哈哈一笑, 只見身邊的汪太太卻顯得有點靦腆,但她仍然大方地帶我到處參觀,一面欣賞琳瑯滿目讓人看得眼花撩亂的水晶寶石,一面也使我獲得了許多有關珠寶的各種知識︰

◎水晶是一種會自己生長的礦物,在所有礦物中,它是最具有生命力的一種寶石。

◎大多數寶石本身是無色透明的,由於摻雜其中的雜質,才使寶石呈現五彩繽紛的色彩。

◎紅寶石、藍寶石、綠寶石並非同一種礦物,紅寶石和藍寶石屬於剛玉,而綠寶石則屬於綠柱石。

◎最好的鑽石會發出淡藍色的色彩。

◎鑽石從透明度、顏色和形狀,一共分為五千種級別,目前全世界從事鑽石加工的人有二百五十多萬人。

◎標準的銀並非純銀,因為純銀本身太軟了,製作餐具所用的銀,通常要加入百分之七點五的銅。

◎二十四K金並不是足金,裏面摻有少量的銅,絕對的純金非常軟,用手就可以使它變形。

◎珍珠既是名貴飾物,也是一種上等藥材。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顆珍珠是一九三四年在菲律賓發現的「老子珠」,重六三五○克,半徑一三點九七公分,現存放於美國舊金山銀行的保險庫中,價值四百零八萬美元。

返回佛香精舍,隨即收到汪先生贈送的一幅以七寶製成的觀世音菩薩聖像,上有弘一大師字絶的《般若心經》經文,對於汪先生的這份盛情美意,真的十分感謝。

這次除了有數百人從台灣來香港紅磡聽法之外,另外有來自法國、澳洲、美國、加拿大、巴西、大陸、印尼……等國家地區的信徒,也專誠趕來香港參加佛學講座。 其中曾經引見我會晤關島總督的劉先生請人傳言給我︰不敢佔用我的時間講話,只希望與我合照一張相片。像他這樣能為佛教廣結善緣的人,卻能這般體諒我,實在 銘感不已!堅守一師一道的耿秉國將軍和楊寶金居士也敬我甚重,不想打擾我,只寫了封短語小柬︰師父,身體保重!

巴西佛光協會斯子林會長,聽經完畢後,問我明天能否約見美國加州州務卿余江月桂女士,我答道︰「歡迎之至!」由法國遠道而來的江基明、陳夢膺會長曾經多次 來港,而這次卻專程為聞法而來,真是有心人。加拿大的滿宜希望我抽空與他香港的朋友會面,我應允了他。美國休士頓的嚴寬祜老居士此番回港別無他事,只為專 邀佛教界的朋友前來聽經,在百餘位聞法的出家眾中,很多都是嚴居士禮請而來的。另外還有從舊金山專程趕來的佛光會洪碩伯會長夫人、賴陳艷麗總幹事、容文華 女士、法國容文寶女士、台北蔣孝武先生遺孀蔣蔡惠媚女士、印尼鄧學良先生……鄭羽書在百忙中也將《明報》的總編輯董橋的太太梁康藍女士請來會面。在台灣素 有黃仙姑之稱的黃麗明居士每次都來參加香港的佛學講座,而且每次見了面總要向我頂禮。

晚上,繼續在紅磡體育館講演︰題目是「空與有」,我提出四點看法--

一、空有具備的緣起中道︰

1.果從因生的緣起中道。 2.事待理成的緣起中道。

3.有依空立的緣起中道。 4.佛乃人成的緣起中道。

二、空有具備的因果法則︰

1.因過去才有現在的因果法則。 2.因現在才有未來的因果法則。

3.因未來才有三世的因果法則。 4.因三世才有無限的因果法則。

三、空有具備的業力潤生︰

1.自力創造,不用神力的潤生。 2.機會均等,絕無特殊的潤生。

3.前途光明,希望無窮的潤生。 4.善惡因果,決定有報的潤生。

四、空有具備的一如融和︰

1.空有是廣大的融和。 2.空有是建設的融和。

3.空有是包容的融和。 4.空有是永恆的融和。


■十二月 六日  星期日

「一九九七」,猶如一股巨浪排空而下,衝擊著每一顆香港人的心;「一九九七」,又似一層雲霧,籠罩著整個香港,讓香港人覺得茫然不知所措。一連數天,從香 港的大家所提出的種種問題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目前香港社會面臨的不安情緒,我認為在此重要時刻,只要每一個香港人都懷著香港靠我的信心,那麼香港的前景就 樂觀肯定了。今日的香港,人人有責,只要大家存著不忘初心,懷著香港與我共存共榮的堅定信念,對香港、對社會,尤其是對佛教,都能做個不請之友,凡事以心 甘情願的態度去面對,以難遭難遇的胸懷去包容,那麼香港依然會散發著她動人的色彩,閃爍著她迷人的光輝。

今天是講演的第三天,一個上午就在電話、傳真、會客、會議中流逝了。

下午二時,在紅磡體育館舉行了一場座談會和皈依典禮。其中被問及--

◎受戒與做人、修行有什麼關係?

◎業力與願力的關係有何不同?

◎空、有在生活上如何運用?

◎「熱鬧的慈悲」與「寂寞的慈悲」有何差異?

◎學佛為什麼注重功德?

◎在家信徒信仰佛教應該研究什麼樣的經書?

……

看來香港人信仰的層次已經逐漸提升,他們也慢慢發覺到光是吃素拜拜是不夠的,應該更進一步去研究佛法,從深入經藏中建立對佛教的堅定信仰,從信仰中體會佛 法真理的妙諦。此外,大家也提出了有關「九七大限」的切身問題,當問及「一九九七年大師會不會來香港」時,我則以一句「九七年後,我更應該來香江弘法」來 回報香港大眾對佛法的熱烈渴求,隨即引來如雷般的掌聲。由與會者愉悅的微笑中,我看到了大家的心開意解;從雷鳴般的掌聲裏,我為大家已建立了信心而高興, 我深信每一個香港人只要處變不驚,不變隨緣,社會必然安定繁榮。

目前世界各地共有一百多萬佛光會員,我細思它之所以發展快速的原因,才發現紅磡體育館佛學講座的貢獻最大,世界上到處都有廣東人,大家一聽完講演就四處相告各地的親朋好友,又將佛學講座的錄音帶寄至四面八方,讓大家共同來分享這份法喜、這份禪悅。

晚上,遠從美國來的加州州務卿余江月桂女士特別蒞臨紅館演講現場致詞,她以認識多年的好友身分,表示西來寺在美國提供了社區多元化文化的融和氣象,如今西 來寺不僅成為北美洲的佛教思想指標,也是西方人士親近東方文化的第一去處。承蒙余江州務卿多年來對於佛光山在美國弘法工作的護持,我也不遺餘力地弘揚佛 法,讓更多的人在心靈上獲得法水的滋潤。

今晚的演講中,我將自己一生中的宗教體驗,以「教與用」為題,敘述如下--

1.不要做佛教的焦芽敗種。
2.只要享有,不一定擁有、佔有。
3.不要同歸於盡。
4.要用智慧來莊嚴,不要用金錢來堆砌。
5.皆大歡喜。
6.心甘情願。
7.千載一時,一時千載。
8.要有佛教靠我的信心。
9.給人利用才有價值。
10.難遭難遇。


■十二月 七日  星期一

上午十時,接受香港《壹週刊》雜誌副總編輯徐少驊和記者陳頌紅的訪問。

香港記者給我的印象一向是率直、坦誠、尖銳,又十分講求效率,面對坐在我面前的副總編輯、記者、攝影師這群充滿朝氣、活力與幹勁的年輕一族,我也精神為之一振。

自從「許家屯事件」之後,人們喜歡給我掛上一個「政治和尚」的牌子,每次都難免問我對此稱呼的看法與感受。其實,我沒有從事政治,我從來沒有向政府申請過 一塊錢的補助,也沒有擔任過一個政府的職位,更沒有找官員幫我辦事。遇到困難,我只會用時間去解決。我可以說與政治毫無瓜葛,與政治人物來往並不是干預政 治,而是一種人際關係,更是佛門所注重的廣結善緣,因為彼此都將對方視為朋友。我是秉承太虛大師的「問政不干治」,每個人都有關心社會的責任與義務,我覺 得關心社會才能普渡眾生,關心社會才能將佛法融入人間。在中國歷史上,許多和尚曾在宮中擔任皇帝的國師,難道我們出家人就沒有資格去關心國家社會嗎?

至於我這一生只有一個念頭,就是做好和尚的本分。我抱著無怨無悔的理念去做任何一件事,我不止今生要做和尚,來生我也發願繼續當和尚,甚至生生世世我都要 做和尚。我向來做事是不會做一半就罷休,必定持之以恆,全力以赴,從不懊悔。我自己可以說沒有什麼長處,但我對承諾執著,對人格尊重。

中午,會晤滿宜的數位好友,其中心結難開的馮太太聽了我的一番話語後,迫不及待地表示︰「師父所講的話正是我所渴望得到的金玉良言啊!」一旁的莫太太更告 訴我,她老母親在遺囑上希望她能護持星雲大師。稍後,又收到香港名士陳英傑的來函,內附遺囑副本一份,裏面提及他願意遵照我的做法,將遺體捐獻有關單位作 移植或醫學研究之用,陳英傑先生慈悲濟世的胸懷,我十分敬佩。

下午二時開始,一連四個小時,佛香講堂為我與皈依弟子安排了二梯次的「師徒時間」。大家都充分把握機會,個個踴躍舉手以不怎麼純熟的國語發問,可見大家求 法的一片誠心。訓練自己練習去聽這種「廣東國語」,從多聽多聞中學習各種語言,有時候徒弟在翻譯時疏漏了一些語句,我都會及時提醒。我自問到那裏都隨喜隨 緣,無論走到美國、法國、巴西、香港……我總是自然地學會一些當地的問候語,將人與人之間語言、地域的隔閡去除,把彼此之間的距離拉近。語言是人際間溝通 的重要工具,運用不當時也是傷人的強烈武器。因此,我常常提倡大家說好話,以隨喜讚歎給人歡喜。

有一次,林肯與道格拉斯共同競選伊利諾州參議員,二人約定進行一場競選辯論。道格拉斯是當時美國第一流的政治紅人,他一上台就利用機會拐彎抹角地把林肯挖 苦一番。最後,他仍想戲弄一下林肯,就戲劇性地說道︰「女士、先生們,凡不願去地獄的人,請你們站起來吧。」全場的人都站了起來,只有林肯坐在最後一排不 動。道格拉斯忙說︰「林肯先生,你打算上那兒去呢?」

林肯仍然坐著,不慌不忙地說︰「道格拉斯先生,我本來不準備發言,但你一定要我回答,我只能告訴你,我打算去國會。」全場哄堂大笑。心存仁厚才能得人心,逞一時口舌之強,並不一定得到他人的擁戴。


■十二月 八日  星期二

數度來港,我都託依如為我安排拜訪香港教界長老大德,可惜每次都因事務繁忙而無法成行。今天感謝嚴寬祜居士費心聯繫,我終於了此心願,拜訪了永惺法師、覺光法師、松泉法師、元果法師、暢懷法師、愍生法師、演慈法師等人。

永惺法師的菩提學舍本來只有一層佛堂,經他多年來點點滴滴的奮鬥,已陸續買下該大廈的第五層到第九層,裝修作為法會道場之用,可見其法務之興隆。此外,他還在不遠處的西方寺內新設養老院、靈骨塔,對於社會福利工作多所貢獻。

正覺蓮舍的覺光法師也是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及宗觀寺的住持,已七十高齡,體格健朗,聲音宏亮。剛從馬來西亞傳戒歸來的他,一聽到我介紹慈惠是佛香講堂的住持時,立刻高興地表示︰「如果在香港有什麼事請來找我。」叫人感受了長老對後輩的慈悲厚愛,關懷周到。

記得我年輕受戒時,曾被松泉法師棒喝過,對於這位年高德紹的師長,心中始終存有一份感激與敬畏。今天特地去拜訪,也算是禮謝當年的教導之恩。我們把盞清茶,話說當年,心中充滿了溫馨的回憶。想到彼此隔了半個世紀之久,居然還能相逢,再敘舊緣,真正是甚難稀有啊!

一進入元果法師的法雨精舍,便看見信眾一字排開,身著海青,鮮花供養,頂戴相迎。從他們虔誠有禮的態度看來,便知元果法師的平日教導有方。

元果法師祖籍福建,在香港度了許多台閩人士學佛。他指著桌墊下一張泛黃的照片說︰「這是我一九六○年初次訪台的照片。」大家一聽,都圍了過來。時光有如白 駒過隙,三十年來,大家各奔前程,弘法一方,各有收穫,也算不負此生。看來元果法師還是一位細心的人,不像我粗心大意,多年來沒有養成收存照片書札的習 慣,時至今日,有許多人想要為我寫傳,我都無法提供文案資料,只有對他們的好意心領了!

中華佛教圖書館的導師暢懷法師,是我一定要拜訪的老友。早年,承他邀我前來此地的何顯利社區中心和沙田大會堂弘法,使我能與香江結下法緣。我自忖︰若非這兩次的播種,近三年來的紅磡體育館佛學講座,就不會有如此豐碩的收成,因此對於他的隆情厚誼,常常感念於懷。

暢懷法師不但對於弘法事業的推動不遺餘力,對於佛教青年的教育也十分注重,更難得的是他沒有門戶之見,常常推介優秀的知識青年到佛光山就讀佛學院,永印、 覺幻等人就是在這樣的因緣下來山,由參學而出家,目前都是本山傑出的幹部。他過去所領導的佛教青年會在香港、九龍一帶非常活躍,目前香港講經弘法之所以能 如此普遍,暢懷法師應居首功。

此外,暢懷法師曾經協助廣州某寺整頓僧制,他認為僧制的維持是佛寺的命脈;同時又在香港提倡佛法大眾化,他說︰他不印佛經,只印大家都看得懂的正信白話佛書。凡此觀念莫不與我相符,所以談起話來特別投機。

隨後應暢懷法師之邀,要我為在場的數十名信眾開示,使我有機會將多年來蘊藏在心裏的感激一併表達,也希望香港的佛教徒都能學習長老風範,團結一致,宣揚佛法,期能將香港佛教發揚光大。

嚴寬祜居士的夫人崔常敏女士早年在香港時,曾為多位大陸法師的講經做粵語即席翻譯,據說是當時佛教界的第一把交椅。今天在中華佛教圖書館,我臨時拜託她為我翻譯粵語,果然不同凡響,在莊嚴中不失活潑,可以想見當年的風采。

偶然間在圖書館的書架上,看到三十年前的拙作《釋迦牟尼佛傳》,細翻下卻發現作者換成了中華佛教青年會,連當年我寫的「出版緣起」也沒有印出來。撇開對於 智慧財、著作權的尊重不說,今天的青年不知因果,斬斷歷史,實在令人嘆息!殊不知湮沒歷史的軌跡,將截斷人類對於整個生命洪流的了解,使後代無從銜接前人 的思維經歷,有如斷了線的風箏,只有任其在空中飄搖,其影響不可謂不大!本想當面提出建議,只見大家一堂歡喜,轉念作罷,以免壞了大家的興致。

穿過熱鬧的市街,順著蜿蜒小道直上爬坡,就看到一間莊嚴的梵剎,只見「東蓮覺苑」四個字高懸在山門上。在地窄人稠的香港,能擁有一間建在平地的佛寺,實在 相當不易!原來該苑是由香港何東曉生爵士的夫人張蓮覺居士,於民國初年時捨宅創建的,是香港最早的道場,至今已有六十年的歷史。當時有感於女子受教育的不 普遍,於是附設義學,專收女學生,並於一九四九年時接辦為私立學校,分成中學、小學兩種學制。

住持愍生老法師及當家演慈法師,特地率領該校四十名活潑可愛的小學生列隊拍手歡迎我們,從她們的笑靨及問好聲中,可以知道該校學生素質甚佳。

愍生老法師為人親切和藹,開明豁達,愛護青年慈悲有加,也經常派遣弟子來佛光山讀書參學,是當代香港比丘尼中的佼佼者。

由於大家都是舊識,又久未見面,對於此次相聚,深覺彌足珍貴,唯適逢彌陀聖誕,各處道場都在打佛七,我不便久留,更由於時間緊迫,也未能拜望其他大德,只有留待下次來香江時,再一併禮座。

中午,在功德林上海素菜館用餐。老闆柳清和居士親自掌廚,大顯身手,餐點有︰豆腐丸、素包子、翡翠飯,紅豆糯米、豆漿、豆渣餅……,都是真材實料的家鄉美味,還有遠自大陸運來的金華梅干菜、吉林猴頭菇、揚州醬菜,全都是享譽中國的當地名產。

柳先生在親自掌廚之餘,還不忘出來招呼我們。

「請大家細細品嚐!」他很自豪地說︰「我們店裏的菜餚除了不放人工甘味、不用葷食名稱外,還有一點最可貴的,就是樣樣菜可都是道地的上海口味哦!」

「豈止是上海口味,簡直就是超上海菜嘛!」我答道。

同桌者聞言,都拍手附和,表示贊成。

隨行的依照、依如、蕭慧華等都是典座高手,也讚不絕口。俗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原來,菜外也有菜啊!

柳夫人王丹鳳女士也穿梭其間,客串行堂。本是香港名演員的王女士,一身素樸的打扮,眉宇間卻不失當年的莊嚴秀麗。她說︰當初也是因為愛吃柳先生做的菜,又 感於他的忠厚老實,遂決定急流湧退,洗淨鉛華,與他白首偕老,攜手創業。今後夫婦倆更打算研究食療,推廣素食。

難得柳先生以美食贏得嬌妻,王女士也不為銀色生涯所迷惑,兩人夫唱婦隨,以佳餚度眾,與食館內的一副對聯相應極了︰

「泡影乾坤粧成寶相,
 色香世界幻出空花。」
 我也信手題字為禮︰

「柳清和家王丹鳳,
 功德林中菜根香。」

願他倆繼續以色香功德大作佛事。

晚上,應邀到楊棟、葛小琳伉儷府上家庭普照。聽依如說︰已言明不得鋪張破費,只是茶點招待,因此欣欣然飽腹而去。沒想到一上桌,菜一道又一道的上來,似乎 無有休止,大家都傻了眼。原來楊夫人特別請了富林飯店的廚師來掌廚,做了二十道名菜供養我們。大家也只有放大羅漢肚皮,以免有違菩薩厚意。所幸我有年輕力 壯的阿華同桌代食,解了我無法多食的困難。

楊先生從事航空業,聽說我要來普照,特地從台北搭夜班飛機趕回,到家時已是九點。一坐下來,便與我直心暢談,氣度豪邁,毫無市儈氣息。堂中高懸的一幅字頗能點出男主人的性情︰

「無私無我之公,成己成物之誠,立人達人之仁,
 不偏不倚之中,日新又新之行,知斯五則,
 知中華文化之精美矣。」

右邊另一幅則寫著︰

「惠沐菁莪懷少小,
 志承洙泗美璉琳。」

誠乃女主人小琳女士之最佳寫照也。

大家相談甚歡,不覺已是十一時,連忙告辭。回到精舍,雖已近凌晨,推窗遙望遠處高樓,仍是一片燈火通明。不禁合十祝禱︰但願港人皆能燃起不滅的心燈,光光相攝,為香江舟航照亮前程。


■十二月 九日  星期三

九十分鐘的客輪,將我們由九龍載往澳門,雖然兩地相距不過六十公里,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情趣︰香港的熱鬧市街和澳門的純樸巷道,簡直不可相提並論。十六世 紀時,葡人挾其武力東來,即以澳門為據點,傳教通商,並且憑恃澳門地位優越,而壟斷中日與歐洲之間的貿易往來。一時之間,行人車馬絡繹不絕,來往船隻川流 不息。我們抵達主教山,拾級而上,一面欣賞兩旁優美的葡式建築,攀登山頂,眺望遠處港口海天蒼茫一色的景象,可以遙想當年澳門意氣風發的盛況。只可惜澳門 於十七世紀時,在歐洲各國爭奪的戰火下,錯失發展的時機。當中國逐步開放沿岸為商埠,英人於一八四一年來港定居,並將香港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商業及金融中 心以後,澳門的重要性遂一落千丈。所幸近十年來,澳門力圖振作,積極地發展輕工業,冀望不久的將來,能再見其迎頭趕上。六百年以前,澳門本來就已傳入佛 教,因為葡人的到來,遂變成天主教的天下。如今雖有幾間梵剎保留下來,卻鮮少弘法活動,只成為遊覽膜拜的古蹟勝地,不能發揮教化的功能,我雖未一一親臨, 從車窗內見其外觀,即可想像其古舊。但願目前香港佛教的蓬勃趨勢,也能在此地發生影響力。

車子繞行邊界地區,關閘處飄揚著葡國國旗,與近在咫尺的中國大陸旗幟相對,原來又是不同世界的分野點。不禁感慨︰同是黃臉黑眸的中國人,卻因為經濟、政治 等因素,移民於全球各地,即使相隔不遠,彼此雞犬相聞,但是生活民情卻有著天壤之別。當我們回溯歷史的軌跡,想要探究它的原因時,所得到的結論,只是默默 的搖頭與深深的嘆息。畢竟,大時代的悲劇所給予一個民族的創傷,只有靠同胞們自己以勵精圖治、寬大包容的藥方來撫平。

想想天地之間又有著多少的差異呢?人際關係有好有壞,有些人左右逢源,有些人卻處處碰壁;開店有賠有賺,有些店一本萬利,有些人卻血本無歸;國家有富有 貧,有些國家資源豐富,有些國家卻缺乏資源;民族有強有弱,有些民族強悍勇猛,有些民族卻積弱不振;宗教有興有衰,有些宗教繁榮興盛,有些宗教卻瀕臨衰亡 的邊緣……,而這一切的因果也都還是變數。人際關係的改善在一念之間;經營的妙方在於不斷地改良創新;地域、民族,乃至宗教的差距,因為內外環境因素的不 同而千差萬別;想要興隆強盛、振衰起弊,需要大家有一份共識……;總結一句話,有心自能進步,有心自能突破萬難。

十二時,抵達菩提禪院,羅蒙喜蓮與李燕馨居士聽說我們要來此地,早已聚集一百名信徒等候迎接。承住持智圓法師熱誠,設素宴款待,並致詞歡迎。飯畢,我應邀 作簡短開示後,信眾踴躍請求我能為他們舉行皈依,並且日後來此講經說法。負責安排此行程的香港佛光協會理事關惠明律師,當場便宣布,明春舉行澳門佛光協會 成立大會時,將邀請我來此地弘法,並且舉行皈依典禮,使大家如願,大家聽了之後,個個拍掌歡喜。乍到此地,便蒙受到如此盛情歡迎,真叫人感動!看到大家如 此的虔誠,我於是為大眾灑淨灌頂,並囑咐永楷明晚在澳門以粵語作一場演講,我一說完,又是掌聲四起,在場的百名善信一致決議︰地點訂在正法明法輪會。

感謝機修法師的引導說明,我們走馬看花地在附近遊覽一周,於三時許離澳赴港。還有許多寺廟名勝如︰國父紀念館、普濟禪院、蓮峰廟、蓮溪廟、觀音岩、媽閣 廟、康公廟、北帝古廟、天后古廟、譚公廟、大三巴牌坊、砲台城堡、東望山堡壘、海事博物館……等處,不及一一參訪,只有等待明年再遊。


■十二月 十日  星期四

查理王子與黛安娜王妃的分居新聞傳播全球,自昨晚以來便成為各大媒體爭相報導的對象。

儘管這幾年來,英國王子與王妃間貌合神離的消息頻頻傳出,揭開了宮庭美眷愛情故事的面紗,使人們由欣羡而至失望,王室的婚姻新聞仍然是世界矚目的焦點。但 是看今天報載王子夫婦兩人議定所分得的財產無奇不有且價值連城,對於這則在一般人而言極為普通的分居事件,竟能在英國各大報端登出,並且與重大的政經新聞 分庭抗禮,或許就不足為奇了!

黛安娜王妃分得的財產︰

◎價值一八○○萬元的肯辛頓宮。

◎蘇格蘭接近她娘家處的一幢八百年歷史古堡,價值六○○萬美元。

◎每年四○○萬美元的王族年金。

◎賓士和法拉利跑車各一輛,共值二十萬美元。

◎三百件名家設計的服裝,六十件外套,三百二十頂帽子和兩百個皮包,估計價值二○○萬美元。

◎出自世界頂尖設計師之手的一百二十件禮服,共價值四十萬美元。

◎阿曼蘇丹所贈鑽石和藍寶石,價值三十五萬美元。

◎女王所贈瑞士名錶,價值一○○萬美元。

◎一串綠寶石項鍊,價值一二噝萬美元。

◎她所收集的唱片和錄音帶,其中有些艾爾頓強和喬治麥可等巨星簽名,價值五十萬美元。

◎骨董家具,價值可達五○○萬美元。

◎印度教女神妲拉的塑像,上裝飾黃金和鑽石,價值八十五萬美元。

◎三百五十雙鞋,價值八萬美元。

◎來自夫婿查理王子、密友和世界領袖的信件,出版商估計價值約一五○○萬美元。

◎一艘水晶「諾亞方舟」,舟上有玻璃雕成的各種動物,價值六十萬美元。

◎奈及利亞一名王子致贈的鑲嵌鑽石小木馬,價值二十萬美元。

◎相片簿,假如她願意出售,價值可達數萬美元。

查理王子所分得的財產︰

◎位居海格洛夫的鄉間宅邸,價值八○○萬美元,佔地三四八英畝。

◎五輛名牌轎車和一批價值一○○萬美元的吉普車。

◎皇室農場的年收入五○○萬美元。

◎鐫刻有威爾斯王子字樣的結婚金戒,收藏家估計價值八十萬美元。

◎價值一○○萬美元的種馬。

◎八十個骨董馬桶,價值二○○萬美元。

◎全世界最大的藏衣室,共有六間房,價值三五○萬美元。

◎自童年起即形影不離的玩具熊湯姆。

◎十四款蘇格蘭呢子褶裙,價值三萬美元。

◎名家畫作,價值一億美元。

◎海格洛夫的工人送給查理和黛安娜做為結婚禮物的銀質燭台,價值二千美元。

◎停泊於蘇格蘭港灣的十呎長遊艇,價值六五○○萬美元。

◎兩架私人噴射客機和一架直升機,價值三○○萬美元。

◎當他背部受傷時乘坐的輪椅,收藏家認為值十萬美元。

報紙上還刊出兩人婚變的大事紀,自一九八○年的初識到今天的離異,從轟動一時的教堂婚禮到黛安娜傳記中所呈現的愁雲慘霧,無非道出了人們心目中所憧憬的灰 姑娘的童話美景已然幻滅;而安妮公主即將於十二日再婚的消息,也與此時並提為茶餘飯後的話題。稍早,英國民眾即已質疑︰是否每年值得以八千餘萬美元去維持 皇室,於今,「君主政體」是否必要維繫,也形成了爭論。值此經濟緊縮之際,餘波盪漾不已。英國王室可謂流年不利,女皇的黯然神傷可想可知。然而回頭細想, 在西方國家,結婚、離婚,甚至同居、分居,落在布衣百姓身上,是極為尋常之事,犯不著動輒成為新聞記者大做文章的題材,更不至於成為眾矢之的,皇室生涯之 無法自在,於此昭昭可見。

在清朝順治皇帝的「讚僧詩」中,雖未能淋漓盡致地道出僧侶對於社會教化的貢獻,然而卻不難看出豪門巨閥的種種束縛,與出家生活心頭湧現的法喜禪悅比之,真有如天壤之別︰

「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
 黃金白玉非為貴,惟有袈裟披肩難!
 朕為大地山河主,憂國憂民事轉煩;
 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閒!
 來時糊塗去時迷,空在人間走這回?
 未曾生我我是誰?生我之時誰是我?
 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矇矓又是誰?
 不如不來又不去,來時歡喜去時悲。
 悲歡離合多勞慮,何日清閒誰得知?
 若能了達僧家事,從此回頭不算遲。
 世間難比出家人,無憂無慮得安宜;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為上客,皆因夙世種菩提;
 個個都是真羅漢,披搭如來三等衣。
 金烏玉兔東復西,為人切莫用心機;
 百年世事三更夢,萬里乾坤一局棋。
 禹開九州湯放桀,秦吞六國漢登基;
 古來多少英雄漢,南北山頭臥土泥。
 黃袍換得紫袈裟,只因當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為何生在帝王家?
 十八年來不自由,南征北討幾時休?
 我今撒手西方去,不管千秋與萬秋。」

順治皇帝深知其中三昧,只是世上還有許多勇夫猛將甘於受縛,樂此不疲呢!

午夜時分,依照、永楷、永印方自澳門佛教會正法明輪會講堂弘法歸來,一臉的倦容難掩欣喜之情。他們互陳彼功︰永楷的演說有口皆碑,依照的法語教唱首先帶動 了會場氣氛,永印的熱誠招呼功不可沒。總而言之,就是︰三人合作無間,講座圓滿結束。看著弟子們既能謙恭禮讓,又能樂於度眾,還有什麼比這個更高興的呢!


■十二月 十一日  星期五

來港匆匆已逾一週,記得去年此時,也是隆冬天氣,行人過客莫不縮頸於厚衣之中,疾步而行;斜風細雨將黏濕的空氣揉為一層灰色的薄膜,使得冷清的街道更形蕭 瑟。而今年,冬天的腳步似乎來得遲緩,日間艷陽高照,入夜行人如織,一點也沒有隆冬的氣氛;出乎意料的暖和熱鬧,倒也叫人幾分驚訝!

面臨九七大限,港人顯得倉惶失措;最近更由於彭定康港督的「政制方案」而引起中英關係惡化,每日各種新聞媒體不斷地報導。然而喧囂歸喧囂,評論歸評論,熱 愛生活的港人,依舊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努力打拼,因此香港雖然陰霾當頭,卻仍然顯得生氣勃勃,難怪有人說︰香港的地底好像蘊藏著一股巨大無比的動力,不停 地孕育、蠕動,產生香港奇蹟。

在《香港概論》一書中,指出香港奇蹟有四種現象︰

一、香港自然資源缺乏,卻富甲一方︰香港土地貧瘠,礦藏稀少,但是卻擁有大量的經濟資源--資金充裕、人才輩出、訊息快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濟發展最 快的地區之一。一九四七至一九八七年的四十年間,香港人平均生產總值增加十倍。英國花了兩個世紀(一七五○至一九五○年)才取得同樣的成績;美國從一八四 ○年至一九六○年的一百二十年間,每人平均生產值也只提高八倍左右。一九八九年香港每人平均生產總值約為一○九三九美元,居亞洲四小龍之首。

二、香港面積很小,能量卻很大︰香港只有一○七四平方公里和五八一萬人,而它在國際市場上所發揮的作用,卻比其他面積和人口大於香港十倍的國家還大。現在 的香港是著名的國際、金融、貿易、輕工業、航運、旅遊、資訊中心。它與一百七十多個國家開展貿易往來,有八種產品的出口值或出口量,名列世界第一。一九八 九年香港的對外貿易總值高達一一三三二‧九一億港幣,超過中國大陸、印度、印尼等一些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它除了是中國大陸的最大投資者外,在印 尼、菲律賓、泰國、新加坡、台灣和馬來西亞,也都有大量投資。

三、香港是英國殖民地,卻擁有世界上最多的經濟自由︰香港是世界最開放的自由港,商品、外匯、黃金、人員進出口自由,企業經營自由,對外來資本和本地資本 一視同仁,被譽為「自由經濟的圭臬」。全世界一○○家最大銀行中,有七十七家在香港設有分行。這裏可以買到比原產地價格低廉的各國商品,有「購物天堂」的 美稱。

四、香港競爭激烈,卻容易賺錢︰香港市場機能的作用發揮得相當充分,國際資本爭奪市場的搏鬥雖然殘酷,但投資報酬率卻很高。這裏背靠大陸,面向國際市場, 法治也比較健全,賺錢的機遇不斷湧來,誰有能耐就可以發財。在香港,富翁很多,據美國FORBES雜誌報導︰在全球一四一個擁有資產十億美元以上的世界級 巨富中,香港人佔了六個,按人口平均計算,所佔的比例是最大的。此外,在各行各業中,都有不少億萬富翁。這些富豪有些人是繼承祖業,但也有些人是白手起 家。這種情況大大激勵了香港人創業致富的拼搏精神。

這些特點和成就使香港成為一顆耀眼的「東方之珠」。它不僅鼓舞了許多小國,也引起一些大國富邦的關注--菲律賓政府要在宿霧省開設一個類似香港的自由港; 泰國要在泰南五府設置「香港式」的自由經濟區;日本要在琉球群島的那霸開闢自由貿易區,使它成為「第二個香港」;蘇聯計畫在蘇、韓、中三國邊境的哈桑地區 創設它的「遠東香港」;南韓也宣布把濟州島建成「第二個香港」;即使在中國大陸,鄧小平也說︰要在內地「再造幾個香港」……,凡此皆說明了香港的成功經驗 備受各國的重視。

由於香港是個殖民地自由資本主義社會,加上近年來發展得很快,因此既有多年累積的沉疴,又有不少新的問題,雖有許多成就,但是也有不少弊病。例如︰這裏有 全世界最多的經濟自由,卻很少的政治民主;這裏是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同時是國際情報中心;這裏既有自由與法治等資本主義文明的精華,也有長期奴化 教育及英資財團壟斷而享受某些特權等殖民主義的弊端,它是黑、黃、賭、毒俱全的國際會所;這裏是現代化先進大都市,又充滿著中古時代的「封建迷信色彩」。 有一位居住香港多年的老記者,他對香港的印象,可謂描述得入木三分︰「香港是個珍珠與垃圾並陳的地方。」

珍珠與垃圾實在是妙喻,不禁回顧台灣在外人的眼中評價不知又是如何?珍珠耶?垃圾耶?

台灣與香港都是被譽為「亞洲四小龍」的國家,也曾有過睥睨世界的經濟奇蹟、政治奇蹟、教育奇蹟、社會奇蹟,只是目前處於轉型期中,國人素養有待加強,大家 尚未承受民主之利,卻已受到自由放任之害。今後,我們要成為全球讚歎的珍珠,還是人人唾棄的垃圾,就要看自己的努力了!


■十二月 十二日  星期六

今天,中華民國駐尼加拉瓜董總領事暨修維副領事,以及《星島日報》負責人胡仙女士分別來訪。

修副領事曾訪問西來寺,對於寺中知客法師之親切態度,讚佩交加,認為已達國際水準以上。對於這種美言,我深感慚愧,只覺得各別分院待客之道需要改進的地方仍然很多,誠懇地希望大家多給予批評指教。

胡女士是虎標萬金油創始人胡文虎先生的義女。提起「永安堂虎標萬金油」,可說是家喻戶曉,而其歷史則要追溯到胡文虎之父胡子欽,他是名中醫,在南洋一帶懸 壺濟世,常以「玉樹神散」來醫治中暑的病人。一九○七年,胡子欽辭世,胡文虎先生即繼承衣缽,經營其父所遺留下來的「永安堂中藥店」,並將「玉樹神散」加 以研究改良,成為內服外敷均可的萬金油,馳名東南亞各地。為了使「虎標萬金油」風行於各地,胡文虎獨立自行辦報,在二、三○年代,一口氣辦了近十份報紙, 包括有︰星加坡的《星洲日報》、《星中日報》、汕頭的《星華日報》、廈門的《星光日報》、廣州的《星粵日報》、香港的《星島日報》、《星島晚報》、檳城的 《星檳日報》、福州的《星閩日報》等等,顯見其魄力之大。一九五四年,胡文虎逝世,報業交由胡仙女士管理,在其努力推動下,業務蒸蒸日上,目前星島報系的 發行網已遍布全世界,在華人區內尤其受到歡迎。胡仙女士雖然身為女眾,竟能主持如此龐大的事業,並且超越父志,其理想與作為可謂不讓鬚眉。

有關十二月四日的紅館佛學講座,她因為有要務,只得請劉議員千石先生代讀致詞之事,她一再對我表示歉意。其實,我正想對她講詞中的溢美之處,深表慚愧與謝 意呢!尤其我與她只是初識,而她在字裏行間所表現的對於香港乃至世界佛教的了解,除令我驚訝之外,更佩服她不愧是見聞廣博的報人。而她對於我的諸多讚美, 更是一種鼓勵。她在這份講詞中說到︰

「今天晚上香港佛教界聯合舉辦星雲大師九二年佛學講座的揭幕典禮中,在座多數都聽過星雲大師九○年、九一年的講話,如飲甘露,如沐春風,留下深刻難忘的印象。

中國歷史上出現了很多高僧,推動了中國文化的發展。就現代說,太虛大師、虛雲老和尚、弘一大師對佛教的傳播,深入人心。星雲大師是把人生佛教的理想付諸實 踐的開路人。星雲大師創建的台灣高雄佛光山叢林,已被國際佛教界公認為世界十二大佛教勝跡之一;在美國建立的西來寺,被美國傳播媒介稱為『西半球第一大 寺』。他所領導的國際佛教促進會,已成為溝通中西文化,融和世界宗教的一個重要組織。由於他的精神感召成立的國際佛光會,在全世界五大洲都設有總分會,會 員逾百萬人,生動地體現了『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有人說︰二十一世紀是宗教的世紀,從佛教的角度看,也可以說是佛光的世紀。

香港自星雲大師在港弘法以來,佛教信眾逐年、逐月、逐日增加,人們從大師的開示中,認識到信仰是一種力量,一種寶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今香港社會面臨不安的情緒,星雲大師剛剛在信眾最需要他的時候前來弘法,可謂千載一時,一時千載。

謝謝星雲大師!謝謝各位!」


■十二月 十三日  星期日

閒來無事,孤燈清茶,一書在握,與古人神交,實乃人生一樂也!今天我細讀《貞觀政要》,在走入時光隧道之際,也不忘鳥瞰一切幾乎已被科技統御的此時此世,只覺得古今相映,其理一如,饒富意趣。

唐太宗是千古以來史家所公認的賢君,因為他能夠察納雅言,而且知人善任,不但為自己立下了彪炳的功業,也為大唐江山奠下良好的基礎。中宗時代的史官吳兢以 如椽之筆,將唐太宗的政績,筆直無諱地記錄下來,編撰為《貞觀政要》,本意是想呈給甫從則天武后處繼承王位的中宗皇帝,希望他能仿傚太宗,修明政治。無奈 在當時並未發生很大的效用,倒是成為後世君王治國的寶典,時至今日,更成為一些從事管理的有心之士所倍加推崇的巨著。所謂︰「真金不怕火煉」。一本好的著 作,自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想來吳兢的善心美意仍然沒有白費。著書立言,流芳百世,他也算死而無憾了。

貞觀十年,正是唐太宗由創業期邁入守成期的年代。一天,勵精圖治的唐太宗問左右侍臣道︰

「帝王的事業,開創與守成,何者為難?」

「創業初期,天下大亂,群雄各據一方,若要完成統一的大業,必須要在群雄的角逐中,拔得頭籌,方能統領四方。因此,創業比較困難。」宰相房玄齡若有所感地回答。

諫議大夫魏徵反辯︰「新君即位之初,是承受前朝暴政肆虐,群雄割據之時,能夠敉平亂事,救民於水火者,百姓自然樂於推崇,而心悅誠服,可謂四海歸命,天授人與,因此奪取江山,不算上難。

然而,一旦握有天下,帝王開始躊躇志滿,不但精神鬆懈,而且易於放縱自己的欲望。即使百姓想過著平靜安樂的日子,但是政府卻徭役不休;即使人民生活困苦, 卻仍然為了要滿足帝王的奢侈虛榮,而勞動不息。這些通常都是造成國勢衰退的原因。依此看來,臣以為守成較難。」

太宗聽了兩位賢臣的回答後,下了一個頗為中道的結論︰「房玄齡過去追隨朕平定天下,備嘗艱辛,可謂出入萬死而幸得一生,所以,他能深刻地了解到創業的困 難。現在,魏徵和朕一心一意,為了治理天下,而煞費苦心,終日憂慮。稍微的安逸驕奢,將會引起國家步入危亡之途,是以,一直抱著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審慎 態度,為國為民犧牲享受。因此,他認為守成困難也是無可厚非之事。

房玄齡和魏徵所說的理由都沒有錯,只是,開創之難既已過去,今後,汝等賢卿當與朕同心協力去克服守成的困難。」

閱讀至此,不禁掩卷思忖︰佛光山近三十年來的奮鬥,有了今天徒眾遍布全球五大洲的局面,不也有弟子們為了創業與守成孰難孰易而爭論不休嗎?

以往,鑑於台灣的正信佛教並不發達,心平、慈莊、慈惠、慈容、慈嘉等人,隨著我上山下鄉弘法佈教,每每早起晚歸,既為張羅衣食而費心,又要為活動內容而傷 神,不但要挖空心思以廣招徠,更要煞費周章地對付張牙舞爪的惡勢力。到了開山時期,我們除了要設法廣闢財源之外,更要克服洪水天災……。種種考驗,簡直無 日無之,所以,早年的徒眾都頗能體會創業之難。

及至現在,佛教已在台灣蓬勃發展,不但寺院道場林立,而且活動事業也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而佛光山承海內外信眾的支持,近百所別分院紛紛創立起來。年輕一輩的徒眾深負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責大任,怎不叫他們急呼守成之難呢?

憶及四十年來的弘法生涯,我無時無刻不在兢兢業業中度過,自忖所行所為者,無一不是為了萬千眾生無始劫來的法身慧命而努力。徒眾以我為師,自然也得跟著我 受苦受累,還不能稍有懈怠或怨言。我以為︰無論是創業也好,守成也罷,其實都是極其艱辛之事。然而在困苦之中,自有一番神聖的生命價值,謹盼弟子們都能一 本初衷,以史為鑑,齊心齊力,創造佛教的歷史,為一切眾生開拓出美好的佛國淨土,則於願足矣!

在《貞觀政要》第二篇〈論政體〉中,談到相惜顏面、上下雷同的危險性。唐朝中央政府中設有三個重要的機關︰「尚書省」總理百官;「中書省」掌管軍事政令, 草擬制冊詔牒;「門下省」負責審議中書省所草擬的制冊詔牒,上疏轉呈百官。三省的建立本有互相牽制之意,尤以中書、門下兩省為然。唯自隋朝以降,由於人為 的因素,制衡的精神已日漸喪失,影響到大政的合理決定。太宗亟謀重整,希望能回復原貌以長期實行。

貞觀元年某日,太宗指示門下侍郎王珪︰

「中書省所擬定的詔勑(聖旨),送到門下省審議,卿等有因意見不同,或因原旨錯失,而加以駁回的事嗎?本來設置中書、門下兩省的原意,是希望兩省能互相制衡而防範過失。

人的意見常有所不同,有所是非。原本只為公事,或許有些人護短,忌聞己過,對於別人的批評,含恨在心;或許也有些人避忌私人恩怨,互相珍惜顏面,知道與政 事無關,因此就馬上同意施行。難於拒絕一官的小情誼,立刻就變成萬人的大弊病,這實在是亡國之政,汝等應謹慎提防呀!」

接著,他又補充解釋,說道︰

「隋朝當日,內外百官依違政事,而導致禍亂。大家都不能深思此理,以為禍不及身,故當面順從,而背後批評,並不引以為憂患。及至大亂一起,家國俱喪,雖然 有人幸而脫身,即使不遭刑戮之害,也難以倖免喪國之苦,而且都成了當時輿論批判的對象。卿等須滅私循公,堅守直道,使事情能夠相互反映啟示,萬勿上下相 瞞,雷同一響呀!」

兩年以後,太宗又嚴厲地批評兩省的作風,正色地要求他們能充分履行這個制度︰

「中書、門下兩省是國家的機要機構,兩省的官員都是來自各地的才俊之士,身負重任。因此詔装如有不當,就必須執論而不通過。近來,朕只覺得兩省的官員僅是 阿謏聖旨而作順水人情,唯唯諾諾,希望避免過錯,從不提出一句諍言,難道這就是正確的態度嗎?如果你們只會副署聖旨、奉行公文,那麼誰不能擔任這些職務 呢?何必費思選才,付以重任呢?自今以後,詔装若有不妥,即須直言,不得妄生畏懼,知而不言!」

凡此誠乃擲地鏗鏘之至言!俗云「以和為貴」。可惜人多誤解其意,以為和諧就是相惜顏面、息事寧人。其實健全的和諧理念,應該是為了顧全大體的對立;互相包 容尊重所達成的和平,必須是理性冷靜的制衡所帶來的協調,而非因循茍且以明哲自保為尚。只是睽之今日國家議事殿堂內的拳腳相向,訕罵嘲諷,擾嚷紛爭,頻生 枝節,一些民意諸公們只求在媒體上獨佔鰲頭,以作秀上報為能事,而非在事理上爭強得勝、在服務上贏取民心,不但有失問政藝術,更遑論和諧之美。

佛光山向來注重民主,自開山以來,大小事件,無不以開會議決。在會議中,徒眾盡忠職守、坦述己見,甚至言辭相向、針鋒相對都是常有之事。所幸身居同門,大 家稟賦著悲切的道情法愛,又有深厚的宗教涵養,一經決議,即並肩努力,從未聽說有扯後腿、不合作的事情發生。只是一些初來的徒眾或學生不明此理,偶見職事 們彼此檢討過失,便兀自緊張,以此為怪。不禁反問︰難道要立場相互混淆,上下同一氣,才是大眾之福嗎?


■十二月 十四日  星期一

一覺醒來,睜開矇矓雙眼,只見窗外已現曙色,遠處的高樓依然燈火輝煌,與天邊稀疏的晨星互相映照,在淡紫的蒼穹下,有如童話世界一般迷人,與白晝五光十色 的香江竟有著天壤之別。突然想到今晨十時即將離港,應將幾日來的見聞心得,分享給世界各地的佛光會員們,於是連忙起身,披衣執筆︰

「各位會長、各位會員︰

最近我在香港紅磡體育館主持了三天的佛學講座,從觀眾們無數雙的眼睛裏,我看見了大家對於佛法的熱烈渴求,不禁讓我想到香港佛教需要些什麼?誠然,這些也都是我們佛光會員所需要的︰

第一、我們佛光會員需要團結︰記得幼年時,我曾聽大醒法師說過這麼一句話︰『佛教只要有十個出家人團結起來,就會有辦法了!』時至今日,佛教的興隆不僅寄 望在十個出家人的團結,更需要全球佛光人的團結在一起。我們的佛光會員不但要和個別的出家眾團結,更要和各宗各派的出家僧團團結;不但要促進顯密間的團 結,也要促進南北佛教間的團結,佛光會員要和所有的佛教緇素團結在一起。

佛教過去太分裂、分散了,因此無法將力量凝聚在一起。現在我們要在一個佛陀的信仰之下,在一個佛光的照耀之下,統一步伐,集中力量。凡我佛光會員都應該團結起來護持三寶,團結起來興隆佛教,團結起來創辦佛教事業,團結起來宣揚佛法妙諦。

我們不但要佛法健全,更要佛教組織團結起來,共同為教奮鬥。今後,唯有依靠佛教來展現力量,依靠佛教來建設淨土……,唯有團結,佛教才有璀燦的前途。

第二、我們佛光會員需要統一︰目前,佛教沒有比『統一』更重要的事了。佛教的僧裝五顏六色,佛教的稱呼各種不一,佛教的儀禮任意編造。過去中國禪宗儘管有 五家七宗,但是鐘板號令都有統一的制度;儘管五家七宗各有清規戒律,但是各宗各派都有統一的宗風。由於統一,禪宗在隋唐時代得以大放異彩。因此,我們今後 佛教印刷發行的經書應該統一,早晚課誦的內容應該統一,婚喪喜慶的儀式應該統一,寺院建築的式樣應該統一,禪淨懺儀的軌則應該統一,殿堂供奉的本尊應該統 一,稱謂頭銜的禮儀應該統一,僧侶層次的資格應該統一,甚至信徒家庭佛堂的布置應該統一,在家信徒修持的章則也應該統一。

我們佛光會員要在一個教主佛陀的感召之下統一,在一個人間佛教的信仰之下統一,在一個佛光會的理念之下統一,在一個慈悲喜捨的教義之下統一。佛教能夠統一,佛教就有辦法,佛教就有前途。

第三、我們佛光會員需要動員︰在十月份的《佛光世紀》中,我曾說過︰佛光會的發展要靠活動的加強,因為有活動才有生氣,有活動才有力量。雖然佛光會成立至 今未及二年,但是由於大家的通力合作,動員自己的發心,動員家庭的力量,動員社會的資源,動員十方因緣,舉辦了捐血救人、親子教育、環保掃街、朝山參學等 等活動,不但獲得社會大眾的普遍認同,也贏得各國政府的肯定。

今後我們佛光會員應該更進一步動員起來研究佛法,考取檀講師、檀教師和檀導師;動員起來加強修持;動員起來參與公益活動;動員起來護持三寶;動員起來參訪聯誼。我們要動員組織佛化家庭,動員推廣佛化社會,動員發展佛光會務,乃至動員共創佛光淨土。

第四、我們佛光會員需要融和︰在今年五月的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之中,我們揭櫫「歡喜與融和」為大會主題,就是藉此呼籲所有會 員以歡喜來自利利他,共存共榮,尤其更要進一步追求融和。我們要用融和來團結佛教的力量,要用融和來統一佛教的儀制,要用融和來動員佛教的僧信,要用融和 將歡喜遍滿人間。

融和,實在是太重要了!我們的家庭成員需要融和,社會群我需要融和,士農工商需要融和,黃紅黑白民族需要融和。儘管我們的性情、習俗、職業、人種、膚色都有所不同,但是我們的信仰、目標都是一致的,我們應該不分種族、國家,彼此尊重融和。

所以,我希望大家今後要以融和的心胸,尊重教界長老;以融和的雅量,尊重佛門各派;以融和的氣度,尊重異己他人;以融和的懷抱,尊重全球人類。唯有如此,佛教才有希望,世界才能有美好的未來。

各位佛光會員們,在新的一年的開始,我以上列四點--團結、統一、動員、融和,與大家共勉。讓我們共同攜手努力,邁步向前,將佛法的種子播滿人間,期望不久的將來,全球五大洲,到處都能盛開美麗芬芳的花朵,結出豐碩累累的果實。」

寫罷抬頭,暖暖的冬陽已悄然爬上桌面,但願文稿中的建言,也能帶給會員們心頭一絲的熱力與光明!

回到佛光山,已近下午一時。環顧四周,景物依舊,只是案頭又多了一堆書信,隨手翻翻,大都是賀年卡片。原來,新年的腳步也已近了,而我常常繞著地球跑,卻渾然不覺。

一時興起,師徒們繞到後院打籃球。沒想到多日未嘗碰球,居然還以七比二力克對方,一個下午就在歡笑的音聲中淡淡溜過。

坐在石凳上,望著餘暉滿地的籃球場,往事如煙,一幕幕襲上心頭,想當年十六、七歲時,還曾為了自製克難籃球架而被佛學院開除。到了台灣,我又因提倡籃球運 動,而被當時保守的教界視為異端。對於這些,我從無怨無悔。後來,我開闢佛光山,最高興的一件事就是我終於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籃球場。一個人不能太輕易就 擁有所要的東西,輕易得到,往往不知珍惜;一個人也不要太輕易就妥協自己所堅持的原則。有奮鬥的人生,方才充滿美味。


■十二月 十五日  星期二

為讓徒眾在弘法度眾之餘,有一處可以進修的環境,南投魚池鄉總本山的開山工作,在心平精心規畫下,已動工經年,午後,心平邀我前去查看工程進度,隨行者有慈容、慧軍、慧化、慧道等人。

南投縣位居台灣中心,一年四季氣溫宜人,屬農業區,沒有工業的污染,車行經過水里抽蓄工程處,沿途景色就進入一片翠綠中,頓覺空氣非常清新。抵總本山時, 一條寬廣的道路已開闢完成,目前正在做水土保持的工程,好幾部水泥車,正在灌澆魚梯似的排水溝,心平一路上為我解說建築物的方位、坪數,配合地積圖的地 勢,一行人高高低低的進入中心位置,路旁的柚子、木瓜、百香果、檳榔……總不時的散發出香味。

保持山貌,儘量不破壞樹林山坡是開發總本山的原則,在心平的用心規畫下,一座宗教兼休閒的公園化叢林,我有信心在近年內可以在此聳立。

晚,在福山寺用晚餐。

七時,和福山學園的學生們座談,隨行的慈容、慧軍也方便的和學生們講話--

慈容︰早在一九五五年我還是在家眾時,就參與第一次環島佈教,帶著一顆戰戰兢兢的心在做事,那時的心境,很希望有人可以指責我的缺失,才能改過求進步,跟 在師父身邊,只要用心都可以學習到很多東西,如師父的慈悲、親切、悲心、睿智、感恩……。在佛門,時間就是生命,行事要更謙卑尊重。

福山學園的學生有來自美國、加拿大、葡萄牙、泰國、印尼、馬來西亞、香港、大陸,以及台灣本土,可堪稱為「國際佛學院」,大家從世界的每個角落因佛法而聚在一起,這因緣是多麼難遭難遇!

在佛學院中求學,要培養守分、守時、守諾的德性,不辜負父母的寄望、老師的辛苦。凡事多向前看、向遠看、向大看,不要近視為一件小事而斤斤計較;不要愚癡 的為一句不順耳的話,而送斷自己的前途。不耐煩而無恆是現代年輕人的通病,因不耐煩故沒有力量;因無恆故沒有毅力,要難忍能忍才有力量,要難行能行培養毅 力。

挫折、侮辱、排斥、冤枉……在成長的過程中是難免的,不要輕易放棄學習機會,在學生時代,凡事要耐煩,耐煩才會根深,根深枝葉才會茂盛,只要處處關心,就處處可學到東西……

慧軍︰有幾句話和大家共勉--

一、登高可以望遠。在佛學院就是佛學的高峰,本著吾有法樂不樂世俗之樂,就不會受榮辱、喜怒、好惡左右。

二、要養深積厚。小船、大船、航空母艦,各種類型的船隻,其吃水程度各有不同,吃水深的不易受風浪拍打,碰到不如意的事時,只要能熬得過去,就沒有什麼事了。

三、逆境要勇敢。人生難免困難,只要勇敢面對而不逃避不退縮,則可迎刃而解。

四、順境要謹慎。人處在順境中,易生我慢,故舉止言行,要從這些逆境中培養力量,學佛修行心胸要愈來愈擴大,智慧要愈來愈高超,一個人若信心、願力、悲心不夠者,則不易成就事情。

有一位在家同學問道︰「出家要具備什麼條件?」,出家,要看是做那一等出家人?

夢窗國師說︰

我有三等弟子︰

一、所謂勇猛,放下諸緣,專一救民己事,此為上等。

二、修行不純,駁雜好學,此謂中等。

三、自昧己靈光輝,只求佛祖涎垂,此為下等。

若醉其心於外書,業立文筆者,此剃頭俗人也,做下等不足!

故,出家要先立定自己是要做弘揚佛法,為教爭光的出家人?還是修行度眾,安分守己的出家人?亦是仰賴常住提攜的出家人?要先規畫自己的方向,煩惱、不安分、見異思遷者不宜出家,當然最大的條件還是要一心不二。

晚,九時三十分轉往東海道場,和滿慈、滿舟等住眾提到,身為領導人,做事情要能皆大歡喜,且不可讓屬下不滿,每做完一件事就必須檢討,並交換心得,否則錯誤無從改進,更不會進步。……

晚,安單於東海道場。

【書籍目錄】
第1頁:諦聽諦聽 1992/11/1~1992/11/15 第2頁:豎窮三際 1992/11/16~1999/11/30
第3頁:談空說有 1992/12/1~1992/12/15 第4頁:寧靜致遠 1992/12/16~1992/12/31
第5頁:菁華語錄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