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 一日 星期日
今年七月,我到印度拉達克(Ladakh)弘法並成立國際佛光會拉達克協會時,曾受到當地信眾熱烈且隆重的歡迎,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在歡迎的人潮
中,眼角似乎瞄到一個小女孩,手上拿著一朵小黃花,一直朝我的坐車看,就在我上車車子發動時,她一個箭步跑過來,把手上的那朵小黃花插在我的車子上,花瓣
隨著車子的開動在震抖。一朵小黃花對一般人而言算不了什麼,但在印度乾旱缺水的情況下,這一朵花是多麼珍貴!我特地在日記上記下這一件事,也為印度缺水的
窘況,寄上無限的關心。
國際佛光會寶光分會會長郭麗芬和她的先生馮德榮看了我的日記後,就表示要發心捐獻,資助拉達克的自來水。拉達克協會會長僧伽桑那(Sanghasena)
和喬登仁波切(Jogdan
Rinpoche)前來參加世佛會,利用早餐時間特別介紹郭麗芬夫婦和他們認識,僧伽桑那法師除當面表示無上的謝意外,對這次來佛光山參加第十八屆世佛
會,感到有股「重生」的激勵,看到佛光山的朝氣及世界各地佛教蓬勃的發展、佛教徒的護持,覺得世界上還有很多事情要去完成、要去努力、要去實現,不再有要
跑到深山去打坐修行的自私想法。有信心帶動拉達克信眾和世界各地的佛教徒同步為佛教的弘傳而努力。
世佛會及世佛青大會主辦單位,安排今日的行程是參觀高雄市區及拜訪中國佛教會高雄市分會理事長菩妙法師,中午並接受元亨寺的供養。
九時,先行驅車到元亨寺。
約有兩年沒到元亨寺了,寺內增設不少設備,可容納千人的大齋堂、講堂、會議室……不僅實用新穎又具現代化,大殿上參加定期共修會的信眾不少,星期兒童班的
兒童們洋溢著快樂的笑聲,不難想像元亨寺寺務的興隆。很多懷裏抱著嬰兒的父母看到我,都跑過來跟我招呼,並要求我摸摸他們小孩的頭以求加被,真是天下父母
心!
十一時三十分,世佛會的車子陸續抵達,前後計有十輛遊覽車,各國代表齊集大殿禮佛後,即前往齋堂用餐,元亨寺住持菩妙法師因在楠梓慈雲寺傳授三壇大戒不在家,實在是美中不足。
因下午有約,不克和世佛會的大家一起用餐,即離開元亨寺,午餐就在車上吃麵包、牛奶。下午二時三十分抵台南玉井鄉僻遠山丘,訪正在閉關中的普獻法師。
普獻法師是花蓮縣人,一九四三年生,戒光佛學院畢業,一九六三年依星洲廣義上人於華嚴精舍出家,曾任中壢圓光佛學院副院長、苗栗獅頭山元光寺住持、阿根廷
中觀寺住持,一九八七年曾獲阿根廷布宜諾大學所頒的榮譽博士學位。正見信仰的啟蒙和修持的帶動,是普獻法師在南美弘法三年的功德,故頗受當地信眾敬仰。
由玉井迴山繞道,雖非羊腸小道,但小徑也只能容一輛車的寬度而已,真可謂入山唯恐不深。車行至山頂,就看到普獻法師在關房外佇立,稍嫌清癯的面孔,配著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給人的第一個印象就是很有道氣。
普獻法師非常讚歎國際佛光會的成立,它讓世界各地的佛教徒組織起來,以便集合大眾的力量弘傳佛法……也讚美佛光會世界總會成立的盛況,我訝於法師在閉關中
訊息的來源?原來每期的《普門》雜誌和《覺世》都是他定期的「功課」,難怪不管談到什麼,法師都能立刻進入話題,讓我不禁深嘆佛光山的弟子們,是否用心看
過每期的《普門》雜誌或《覺世》?
提到在南美弘法時,對當地信眾的根器,普獻法師非常贊同太虛大師所謂的「歐美人士有聖人之才,無聖人之道」,故在阿根廷和巴西先後舉辦過十六期的斷食,每期七天,報名參加的信眾都有百人以上,其精進用功的求法態度,並不亞於台灣的信徒。其斷食的內容︰
第一天︰只進餐二頓。
第二天︰進餐一頓(減食,並吃驅蟲藥)。
第三天︰進餐半頓(減食,吃驅蟲藥)。
第四天︰斷食(要用水灌腸七百西西)。
第五、六、七天︰只能喝水,並做穴道按摩。(不可以喝牛奶,否則會瀉肚子。)
斷食後,要恢復正常飲食--
一、喝糙米熬的湯半碗(喝前先含酸梅以刺激生口水),不可一口就吞下去,要先含在口中,利用兩頰的鼓動來「消化」(因斷食後的胃已是靜止狀態,一下子沒有辦法蠕動),故半碗的糙米湯要慢慢喝,喝半個小時。
二、慢慢恢復進食的第二天最危險,看到東西就想吃,而且沒有辦法克制,如果沒有靠大眾力量彼此牽制,曾有人把小腸都吃得脹破的例子,故斷食必須有一套方法,不要自己盲目嘗試。
普獻法師之所以提倡「斷食」的修持法門,乃緣於信徒曾供養一桶米糠油,導致他多氯聯苯中毒,在遍訪
群醫無效時,後來卻因斷食而治好,使他對「斷食」非常有信心,曾在獅頭山有二十一天的斷食經驗。每次斷食都深覺有改頭換面、脫胎換骨之感……
告辭前,當面邀請普獻法師把他閉關及斷食的心得訴之於筆墨,提供給《普門》雜誌發表,以供養十方大眾。
才傍晚時分,山巔的嵐氣已飄渺,回程時,仰望山頂上普獻法師的關房,在山嵐的籠罩下,像極了忉利天宮,真是曲徑通幽處,潭影空人心。
明天世佛會就要舉行閉幕典禮,晚,又分別會見多位遠道代表,至深夜十一時多始歇。
■十一月 二日 星期一
一大早,我已在麻竹園雙圓堂與昨天新當選的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的副會長暨常務執行委員們共進早餐。大家愉快的聯誼,對於佛光山的組織管理尤感興趣,他們除了抒發對本次大會的意見之外,更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
◎為什麼信徒會那麼樂意供養?
最重要的是信徒覺得與我們的關係密切︰每一位信徒的婚喪喜慶我們都給予協助,每月提供信徒閱讀書刊的資訊,經常舉辦講演、活動、修持、講習,甚至各種服務、祈福消災、探病慰問及家庭普照,還有各種弘法利生的事業,所以信徒樂於供養。
◎請大師談一談您對世界和平的看法。
世界是永不會和平的,除非佛教普及,大家實踐佛教裏的無我和慈悲才能使世界趨向和平,除了佛教,世界上的戰爭皆與宗教有連帶關係。又如中文的「我」字,形狀似兵器,能夠做到「無我」,世界才會和平。
◎請問大師如何接引青年佛子出家?
人在無欲、法喜中獲得快樂才會安住身心。現在佛光山的比丘、比丘尼共有八百七十二位,他們有的讀書、有的弘法、有的辦事、有的參學、有的修行……讓他們在佛門裏看到有前途、有希望,更能將其特長有所發揮。
◎您退位後佛光山是屬誰所有?
佛光山不屬某一個人所有,只要你心中有佛光山,佛光山就是你的。如果你覺得佛光山不是你的,你如何能夠安住呢?假如各位認為佛光山是你的,你就可以住下
來。而我本身不覺得佛光山只是我的,因為世界宇宙都是我的,雖然與各位在語言方面不能直接溝通,但是在座每一位都在我的心中。
◎台灣的佛教徒有多少?
前天(十月三十一日)報紙上的數字統計是四百八十五萬,據我估計應該有一千多萬,光是在佛光山皈依的信徒就有一百多萬。
上午十時,參加第十八屆世界佛教徒友誼會閉幕典禮。感謝社工會主任鍾榮吉先生特從台北趕來致詞,高雄縣縣長余陳月瑛女士也是在百忙中撥冗前來向大會各代表致意,對於政府官員的熱心護持,佛教的未來必定充滿光明與希望!
下午,於法輪堂會晤來自印度、斯里蘭卡、不丹、錫金、蒙古、蘇聯、拉達克、孟加拉、尼泊爾等地的與會人士一百餘人,因為這些地方比較窮困,各以二百美金和他們結緣,聊表對苦難地區的佛教徒一點心意。
記得在巴西的時候,有位信徒問道︰
「印度那麼窮苦,佛陀為什麼要出生在那裏?像南美洲這麼美好,佛陀出生在巴西就好了,讓一些不很勤勞的人生在這麼美好的地方,老天爺實在是太不公平了!」
在我身旁的一位信徒聽了,心平氣和地答道︰「就是因為他們不勤勞,才會生長在這樣富足的環境中,否則,豈不是要讓他們活活餓死?」
雖然我們的教主佛陀生於貧窮的印度,但是佛陀憑著他的勤勞、智慧、刻苦,終於為人類創造了希望。偉人的成長,決定於他是否能承受惡劣環境的砥礪,佛陀就是我們最好的楷模。
其實,印度人的心靈是富有的,因為他們懂得知足。真正的富有是來自內心信仰的力量,遠非世俗的財富所能比擬。
有人覺得奇怪?為什麼我只跟這幾個國家的人結緣,似乎不平等。其實區區美金二百元,對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的代表而言,他們不會少這一點,我只是求其心安而已。
今天報紙上刊載︰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梵蒂岡對樞機主教和教廷科學院成員演講時承認,十七世紀初羅馬教廷判定天文物理學家伽利略的地球繞日說為異端是錯誤
的。教宗隨後讚揚伽利略對天文物理學的貢獻,伽利略是世界上第一個借助天文望遠鏡觀察星體,並提出地球一天自轉一次並一年繞太陽公轉一次的理論。雖然教宗
為歷史上最著名的信仰與科學衝突案閤上最後一頁,但是伽利略獲得平反的時間卻晚了三百五十九年。
伽利略當初在生死當前仍然堅持自己研究出的理論,他那種不畏不懼的堅定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十一月 三日 星期二
回到法堂,看見會議桌上放滿了禮品,想到昨天世佛會閉幕典禮,各國代表團體致贈我的禮品,當時只忙著歡喜地接受,並沒有仔細注意,今天將這些琳瑯滿目的禮物細細地觀賞了一番--
韓國代表致贈金色銅鐘一座。
蒙古代表致贈彩色瓷器雕像一尊。
泰國代表致贈緬甸金色臥佛一尊。
港澳代表致贈銅製騎龍觀音聖像一尊。
馬來西亞代表致贈佛陀涅槃像一尊。
泰國中華佛學研究社致贈錫製觀音聖像一尊。
中華民國佛教青年會致贈彩釉花瓶一對。
美國代表致贈太子降誕蓮台聖像一座。
香港佛教聯合會致贈紀念獎牌一面。
新加坡代表致贈鯉魚觀音一尊。
越南代表致贈貝殼製成的佛陀成道圖一幅。
澳洲代表致贈優美風景畫一幅。
西藏代表致贈貝葉經一函。
另外,還有珍貴的哈達、菩提葉紀念獎牌、圓形袋鼠花紋拜墊、密教銅器皿、舍利塔、布幔、鏡框寶塔、蘇聯佛教書籍、南傳僧裝、白玉石刻佛聖像、白瓷葫蘆花
瓶、七龍護佛聖像等等,看得有點眼花撩亂。心中唯有默默地向各國代表深深致意和感謝大家對這次大會的熱烈擁護與支持。
世佛會副會長宮原先生激動地說︰「簡直是太成功了!從來沒有像這次大會辦得如此圓滿。」
第一屆到第十八屆世佛會總未缺席的代表鄭天柱說︰「從來沒有見過一次大會像佛光山辦的這麼豐碩、積極、有希望、有前瞻性。」
馬來西亞代表對本山叢林學院的現代化讚不絕口,所有與會人士對於本次大會幕前幕後的工作人員均是出家眾而深感訝異……。世佛會的佳評如潮,這次大會的執行長慈惠法師功不可沒。
晚上七時,為全山大眾開示「第十八屆世佛會的特色」--
◎世佛會的幹部大多數由南傳佛教國家的信眾擔任,歷年來都是女性禁足之地,這次大家主動提名並一致通過慈惠法師當選為第一位比丘尼的世佛會副會長。而慈惠法師主辦兩屆世佛會的成績也實在讓人刮目相看。
◎世佛會有意要與國際佛光會結為姊妹會或兄弟會,世佛會的會員大部分在亞洲,而國際佛光會會員遍布在世界五大洲,大家認為國際佛光會較有未來性,跟著佛光會的腳步才會有進步。
◎李總統登輝先生欣聞世佛會在台召開,特來賀詞祝賀,行政院長郝柏村先生亦於百忙中抽空前來參加開幕典禮,難得的是歡迎公宴從頭到尾不曾離席。圓滿之日,中央社工會主任鍾榮吉先生特由台北趕來佛光山致詞道謝,由此可見我國政府對其他各國的重視和禮遇。
◎這次的大會有三個主辦單位︰中國佛教會、中華佛教居士會、中華漢藏文化協會,協辦單位是中國現代佛教學會和中華民國佛教青年會,並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和佛光山寺承辦,可以說是佛教界的大團結,讓海內外人士佩服不已。
◎最重要的是各界佛教人士進一步認識了佛光山,深深地體會到佛教教育的成功,無論在事業、人才方面所發揮的力量以及為人間佛教所付出的努力都能讓大家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圓光佛學院教學並被選為國大代表的明光法師首先率眾唱《三寶頌》,他比較有開闊的心胸,並沒有覺得這是我的作品而不唱。如今《三寶頌》已經普及至海內外佛教界,朗朗上口的歌詞,明瞭易懂,加上莊重的氣氛,深受大家喜愛。
■十一月 四日 星期三
為期八天的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第十八屆大會,已於昨日圓滿。
四十多年來,我與世界佛教徒友誼會之間,似乎有著一縷似斷猶連的因緣存在。從未積極爭取過一次擔任參加世佛會的代表,也沒有擔任過一席次的觀察員,更遑論
想與世佛會有絲毫關係的情況下,今年承蒙世佛會大會推選我擔任「世界佛教徒友誼會永久榮譽會長」之職,如今回想,總覺得因緣法則,冥冥中自是不可思議。
首屆世佛會大會,是在一九五一年於錫蘭(現斯里蘭卡)可倫坡召開。當時適逢中國佛教會在台召開會員大會,改選理監事。我以二十六歲之齡不意當選常務理事,
實出眾人意料,我也訝然獲此結果。(蓋因當時教界大德︰慈航、南亭、東初諸位法師皆同時落選。)由此因緣,當時擔任中國佛教會理事長的章嘉大師,遂舉薦我
代表參加首屆世佛會。雖事後有人反對而失去機會,但這是我與世佛會接觸的開端。
爾後,我雖歷任中國佛教會常務理事或理事,具有參加世佛會代表團的資格,然而自第二屆至第十屆的世佛會,各於日本東京、印度薩那、泰國清邁、馬來西亞吉隆
坡及斯里蘭卡可倫坡等地召開,我卻從未能突圍入榜。雖因人為因素,往往使我徘徊在參與世佛會的邊緣,但是我依然為中華民國能有代表團參與世界性盛會而高
興。
一九七六年第十一屆大會在泰國曼谷召開,終於有人提議給二十多年來未曾與會的我能參與一席,但中佛會有人異議,中央黨部汪總幹事為息事寧人,就以我的弟子心定法師為觀察員代表我出席,這說明了︰我與世佛會的關係,只是有緣而無分。
一九七八年,中華民國正遭逢國際認定的危難時刻,大陸方面適時施壓,第十二屆世佛會在日本東京召開時,日本擬取消中華民國代表團與會資格。中國佛教會突然
一致推舉我率團向全日本佛教會抗議,更要我去爭回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的代表權。當時的團員有淨心、聖印、慈惠(擔任翻譯)等法師和翁茄冬居士。非常好的因
緣,日本佛教會的朋友竟然接受我的意見,拒絕中共代表參加,仍請中國佛教會代表出席。我想︰這次我必能代表中國佛教會出席了。我不辱使命歡歡喜喜地回台,
那知回來時,中國佛教會已經推選白聖法師等出席。我記得當時聖印法師還給我電話說︰我們在前方作戰,他們後方坐享。我還安慰聖印法師說︰開會很辛苦,不去
最好……。因緣時勢就這麼作弄人,所謂代表權又一次落空!
第十三屆大會,於一九八○年在泰國清邁召開,法國代表禪定法師建議世佛會總會,邀我以貴賓身分出席。但我申請出國時,因中國佛教會淨良法師不願為我轉辦出境手續,因而胎死腹中,又一次不得成行。
原擬議一九八四年第十四屆大會在佛光山召開。事前世佛會總會曾派執行委員鄭天柱居士來台了解佛光山舉辦世界性會議的能力。鄭先生在馬來西亞和我約好了來佛
光山的日期,未料鄭先生在台北盤桓數日,並未如約南下,隨即離華。雖知有人從中作梗,但只能慨嘆中華民國喪失一次向世界佛教人士示好的機緣。
一九八六年第十五屆大會在尼泊爾召開,中國佛教會代表成一法師因中共參加,即席退出。我因在美國當選美國佛教青年會會長,世界佛教徒友誼會邀我以美國代表
身分與會,但我婉辭美意,另薦永楷法師、哈佛大學普魯典博士二人代表我赴尼泊爾加德滿都與會。在大會中,一致企盼下屆大會能在美洲地區舉行,曾電詢請教於
我︰是否歡迎下屆在西來寺召開?我欣然接受。由此促成一九八八年第十六屆大會首度在美國洛杉磯召開的先例,讓世界佛教徒友誼會跨出了亞洲的門檻,也是首次
獲得最多國家地區--三十一國的代表參與大會。
此中,還有一個不為外人所知的插曲。當我允諾世界佛教徒友誼會後,西來寺工程發生了變化,原承包工程的大西洋公司因故不能施工,我急著找一美國公司承包。到現在,工程費還在糾紛中,佛光山為此多花了一千萬美元以上。
一九九○年第十七屆大會,曾徵詢我的意見,在何處舉辦為宜。我以國際奧運方在韓國圓滿,韓國應有實力接辦世佛會大會,而促成漢城會議的舉辦。
至今第十八屆大會,終在中華民國台灣佛光山召開,這也是多年來的表現,獲得世界教友認同才得此機會。
細數四十年來,我與世佛會的因緣點滴。這次大會,我被世佛會全體推為永久榮譽會長,印證了因緣的奧妙。
因緣,是人、事、時、地、物、因、緣、果、報的聚合,缺一不可。我雖曾歷經三十餘載的人為障礙,但只要心為佛教、心行佛事、心存佛法,縱有磨難,終得撥雲見日,佛光普照。
■十一月 五日 星期四
去年在三寶殿前方開闢了一塊近千坪的新天地,作為佛光山佛教文物展覽館。曾經轟動一時的「敦煌古展」即在此處展出,之後陸續辦的「佛陀展」、「奇花異石
展」、「天雕藝術」、「化石藝術」、「木雕藝術」、「佛像藝術」、「世界佛教郵票大展」、「匏塑天地」等,均引起廣大信眾的熱烈回響,曾創下一天中萬人參
觀的盛況。最近為祝賀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第十八屆大會於佛光山舉行,展覽館特別安排「佛教文物藝術展」,讓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共享佛教文物的精緻之美。
我今天也特地參觀展覽,首先木刻的十八羅漢緊緊地扣住了我的心弦,有的嚴肅,有的灑脫,有的含笑,有的怒目,有的恬靜……不同的姿態和神韻使人聯想起羅漢
那不受世俗煩惱污染的高超境界,只要我們恆常以智慧眼來觀照自己、以出世心來度化眾生,不也是成了人間的活羅漢嗎?
接著進入了白滄沂的天雕世界,每件天雕精品皆無雕刻意味,乃觀照木頭精華,取其自然形態、年輪的流轉、紋理的脈絡、精細的撿選,將腐化的部分以噴沙加水,
順其紋路處理,以不傷原貌為原則,剩下的骨骼即是造化不朽之天雕。其一系列的作品中有糾纏不清的「旋」、別有洞天的「迴」、峰迴路轉的「岳」、一柱擎天的
「立」、耐人尋味的「圓」、惹人嚮往的「雁」、精巧可愛的「三寸金蓮」、一枝獨秀的「孕」……每件作品皆擺出各種不同的美姿,乍看之下猶如跳舞一樣,使我
彷彿置身於一個造物者的神奇世界,隨心所欲地編織出美麗的夢。原來天雕的本身乃枯死的樹枝、樹根,由於創作者的別具用心,運用純熟的手藝再次賜予它們新的
生命。
慧心巧手,能化腐朽為神奇;
慈心悲願,能化苦難為安樂。
經過了長長的玉佛走廊,來到了「匏藝之美」展覽區,真想不到世間上的葫蘆還真千奇百怪呢!有的像清淨的蓮花,有的像低頭沉思的天鵝,有的肥胖似西瓜,也有
一連串的迷你小葫蘆,牛腿型的、南瓜型的、扁平的、長腰的,更有並蒂連在一起的……真是無奇不有、千姿百態,讓人大開眼界!其中三隻小猴子的造型特別惹人
憐愛︰一隻將雙手遮住了眼睛,一隻捂起了耳朵,另外一隻猴子用手封上了嘴巴,告訴大家︰「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日常生活中亦應如此,尤其是在
大團體中,不僅要做到不說是非,不傳是非,不怕是非,不聽是非,還要能夠互相讚歎,互相包容,所謂︰「若要佛法興,除非僧讚僧。」也就是這個道理。
自古以來,葫蘆即被視為吉祥之物,其用途除了可供食用之外,它獨特的造形,可當水瓢、酒器、樂器及茶具等,更是藝術家雕刻、彩繪的好材料,墨客騷人往往喜歡在上面題詩作詞︰
「瓢大能容辛酸事,腰小可納悶苦愁。」
「舌甜苦澀甘潤喉,樸美典雅欲虛華。」
也別有一番情趣!
轉了個彎,整個人好像進入了一間考古實驗室︰二億萬年前的恐龍、三億萬年的歐洲海百合、四億年的摩洛哥直角石、一億年的丁香魚、一百萬年的象牙,還有多種
的化石、沙漠玫瑰、水晶寶石,令人大開眼界!不禁對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深感敬佩,宇宙萬物中均有其奧妙之處,只要我們善加利用,不斷發掘,必定還有更多新奇
的事物。
步出展覽館,看到出版社書架上擺放著《玉琳國師》,得悉這本書深受大眾喜愛,順便購買了十本與人結緣。
■十一月 六日 星期五
最近慈惠法師一直馬不停蹄地為世佛會會議忙碌,並還在各地弘法,策畫活動,到台北領李登輝總統頒的和風獎,又逢佛光山宗務委員會輪到他值月,每天要指導寺
務……奔波於南北之間,今天還要為叢林學院法務行政科的同學上課,雖然如此,喜悅依然在他的臉上自然流露出來。而我,心中不禁非常感動,忍不住自告奮勇地
對他說,我要代他上一堂課,自然的因緣,卻為學生們帶來一陣驚喜。
法務行政系的同學應具備什麼條件?我告訴大家︰
一、要寫一手好字︰字寫得好與不好通常給予人的印象很重要,就好像人的面孔美醜,是給人的第一印象。一個弘法者要為信徒題字、投影機的板書、文疏、牌示、書信、便條,要寫字的機會很多,字寫得好,可增加效果。
二、要懂應用常識︰做一個弘法的出家人,要能萬事通,信徒家裏生兒子甚至要請你取個名字,過年了請你寫春聯,設立佛堂寫副對聯,婚喪喜慶的儀禮程序,甚至記帳、報帳、納稅、各種稱呼等怎能不會呢?
三、要會開示演講︰蒐集講演綱目一百個。演講佛法需要有根據,好比先學會走路才能跑,一個譬喻、一個故事,都須引經據典,自己準備很多綱目,就可作各種場合的演講開示,時間一久,自然會講經說法。
四、會教偈語梵唄︰準備二百首的佛教詩偈和大佛法語,最好是自己能用樂器伴奏,一面唱一面彈手風琴、手提電子琴,不但能帶動氣氛,亦可增進溝通,化解彼此間的隔閡。而梵唄音韻莊嚴,更要用來作為弘法的資料。
五、會講經論教理︰深入經藏,先挑選四部經來練習講說,如《八大人覺經》、《普門品》、《阿彌陀經》、《十善業道經》等,所謂︰「一理通百理徹」。
六、勤於閱讀寫作︰勤讀、勤寫非常重要,大家可多閱讀歷史,因為歷史是一面鏡子,其中有很多內容資料;多看高僧聖賢傳記,因為那些祖師大德們可以成為我們
學習的對象,培養我們淡泊、慈悲、寬宏的願心。諺云︰開卷有益。勤讀、勤寫筆記,那一切歷史資料、聖賢美德,才會是你的。
七、精於五堂功課︰出家人最基本的五堂功課不但要正常,而且要會、要精。此外更要多為自己訂些功課︰自課修行、隨緣服務等,儘量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八、習慣生活行儀︰大家既已出家學道,對於身教禮儀,就應認真研習,如︰合掌問訊、禮拜跪叩、行住坐臥四威儀,乃至進退行止、佛門規矩制度,不但要透徹了解,更要實踐奉行。不管自己也好,大眾信徒也好,要讓大家從生活中體驗佛法。
九、學會行政策畫︰在學院讀書的四年中,每人至少要能做出二十種計畫。如何辦孤兒院?如何舉辦行腳托缽?如何創立文教基金會?如何出版雜誌?策畫是財富,行政經驗是道路資源,凡事懂得計畫,明白方法,才會事半功倍。
十、懂得總務會計︰長於總務的人,必定是一位八面玲瓏細心辦事的人物,也就是當家住持的人才,會計是要將支出、收入保持平衡,所謂既會開源,更會節流。會計錢財,是寺廟行政不可缺少的淨財資糧。
十一、經歷四十八單︰叢林裏的四十八單職事,每一項都應經歷。而且處在現代的我們要學的實在太多了,即使出家人,四十八單以外,還要學習駕駛、語言、電腦、美工、插花、建築、布置等各種技能來應付弘法度眾的需求。
十二、通達人際關係︰如何與人相處?是否能跟我們的長輩、晚輩或者職事保持良好的關係?和其他的友寺,甚至官員、異教徒等亦然,尤其信徒是我們的功德主,一定要把這些人際關係做好。做得好,你就是一個最好的法務行政人才。
我為大家略舉了以上十二點以外,告訴他們更要在精神方面做到發心、精進、謙恭、威儀、喜捨、樂觀、慈悲、熱忱、主動、忍耐……希望大家能夠養深積厚,隨時都可為教奉獻。
下課以後,已是三點五十分,趕快回到辦公室,一口氣寫了一百五十張毛筆字,足足花了三個小時,因為承諾屏東信徒要送他們,不能再拖延了。
晚上七時三十分,趕到屏東市立文化中心講演「佛教的真理是什麼」。
■十一月 七日 星期六
在當代比丘尼中,受推崇的有︰法光寺開山如學法師、東山寺圓融法師、一同寺玄深法師、淨覺院智道法師、名畫家曉雲法師、慈濟功德會證嚴法師、香光寺悟因法
師、東山寺天機法師、佛光山慈莊法師、慈惠法師、慈容法師、衛教勇者昭慧法師……他們都是佛教興盛的推動者。因慈惠法師甫以代表佛教界獲頒「傑出社會運動
和風獎」,特將他多年來的貢獻予以記述。
在比丘居高、主導的我國佛教僧團中,比丘尼有所作為且能脫穎而出,又普被大眾肯定其成就的,必須具有特殊的因緣條件,慈惠就是有多項「第一」的功德︰
第一位以國、台、日語的語文能力,三十多年來擔任佛法翻譯的比丘尼,以典雅、流暢、周全的翻譯,正確地傳輸了佛法本意,因此得度學佛者,難以計數。
第一位投身社會教育工作,從幼稚園到大學,行政經驗最豐富、完整的比丘尼。
第一位擁有中華民國教育部大學教師合格證書,並任教大學的比丘尼。
第一位從事僧伽教育工作,歷時最長久,從行政到教學,到僧伽教育制度的建立等,熱心積極的比丘尼。
第一位獲選世界性佛教組織重要職務的比丘尼--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祕書長、世界佛教徒友誼會副會長。
第一位行腳世界講經弘法的比丘尼。
第一位擔任佛光山寺都監,經管海內外數百佛光山別、分院及數千人眾的比丘尼。
今因「和風獎」,慈惠代表佛光山文教基金會接受李登輝總統親自接見,司法院林洋港院長頒發獎牌,正是他出家數十年,在佛教文化、教育工作中精進不懈,發心貢獻的成果。這份榮譽應該是「實至名歸」。
在佛光山所有的工作都是群策群力、集體合作所堆砌的成果。事實上,慈惠的成就,也是佛光山所有比丘尼共同的成就。我一生要感謝的人太多,協助我弘法工作的
推展,慈惠是我所感謝的主要一人,若沒有他任勞任怨,隨我四處遊化,在講說中翻譯了三十多年,我無法與大眾溝通交流;沒有他為我的佛教教育理想做執行工
作,我無法培育出一批批的眾多僧伽人手;沒有他協助文化事業,《普門》雜誌、《覺世》旬刊、重編三藏、出版佛書,佛教文化事業難有今日的蓬勃;沒有他幫忙
接眾、納眾,佛光山僧團難有今日之龐大。因此我與慈惠雖名師徒,實為道友、工作伙伴。同期的慈莊、慈容、慈嘉等,在佛門中的發心奉獻,也如同慈惠。門下弟
子善盡佛子職責,勇於承擔如來家業,我慶幸得此英才賢德,感謝三寶加被,惠我殊遇,我與門徒共同為佛教走出一條契應時代的里程,為現代人提供一張佛教生活
的藍圖,是我畢生的心願。
■十一月 八日 星期日
上午八點左右,前往三重賴素梅居士府上家庭普照,那知附近的信徒呂祖金等數十人一一趕來。緊接著,應淨耀法師之邀,趕至三重學佛同修會為佛堂三寶佛像開光並為信眾闡明三寶的意義。
近午,回到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與《天下》雜誌社長高希均先生、總編輯王力行小姐會晤,高先生贈送一本新作《大格局》給我時說道︰「要先有大慈悲才有大格
局。」話語中甚具佛法。這時,永芸給我兩本剛出刊的《普門》雜誌,高先生翻閱著近二百頁的《普門》,好奇地問有多少人員在普門雜誌社工作,永芸回答說︰
「十個人。」讓他頗為訝異,因為天下雜誌社的工作人員有一百多人。
目前《普門》雜誌發行三萬多份,流通海內外三十二國,每個月從製作專題、採訪、邀稿、設計、編排、完稿、發行,甚至裝入信封送郵局,均是大家同心協力,一
手包辦。縱使在普門工作的薪資不高,但是每一個人皆抱持修學佛法、結緣眾生的心而來,有了服務的熱忱,工作自然歡喜,辛苦、忙累皆不以為意。
下午二時,於中壢藝術館主持佛光會龍潭分會、大溪第一分會和大溪第二分會的聯合成立大會,中壢市長張勝勛、省議員黃木添、縣議員張運炳夫人、平鎮市長莊玉
光夫人、中壢藝術館館長徐桂清、圓光寺果慈法師以及桃園、郵政、中壢、新屋、八德各分會會長都率員前來觀禮道賀和聞法。中壢市長張勝勛伉儷也發心參加稍後
的二千人皈依三寶典禮。
◎人,常為自己的假相而忙。
◎人,常為自己的興趣而活。
佛香講堂的滿中請我開示︰「如何才能做好一個當家?」
我告訴他︰「一個好的當家,要擔人不想當之家,要擔人批評你之家,要擔人責怪你之家,要擔人嫌厭你之家,而能甘之如飴,心不怨嘆,不時檢視己過,使滿人意,令人歡喜。」滿中聽了,笑了笑,不知其真正會意也未?
依空問我︰「理想中徒弟的條件是什麼?」我覺得應有--
一、與人為善。 二、從善如流。
三、不斷進步。 四、歡喜融和。
談到融和,令人聯想起水的性格--
一、自己活動,推動別人。 二、婉轉自如,委曲求全。
三、尋找方向,不斷延伸。 四、滴水穿石,以柔制剛。
五、洗滌污垢,清淨自在。 六、容會百川,寬宏廣大。
七、滋潤萬物,生氣蓬勃。
「水深波浪靜,
學廣語聲低。」
願我如水也。
■十一月 九日 星期一
上午九時,應陸軍中將胡家麒先生之邀,前往鳳山衛武營為軍中青年講演「一念之間」--
成功與失敗在一念之間,
快樂與痛苦在一念之間,
富貴與貧窮在一念之間,
善良與邪惡在一念之間,
覺悟與迷惑在一念之間,
朋友與仇敵在一念之間,
天堂與地獄在一念之間。
服役、受軍訓都是在人生最精華的黃金歲月中進行乃至完成。如何在軍中拓展自己的人生?如何與長官、朋友融洽共處?一念之間對我們的舉止行為有著重大的關
係。一念慚愧、一念反省,高貴的品格、清淨的自性就昇華起來;一念為己成就有限,一念為人廣結善緣;一個念頭可將貪欲心轉化為喜捨心,將瞋恨心轉化為慈悲
心,將愚癡心轉化為智慧心,更能將煩惱心轉化為菩提心。時時以一顆歡喜心、結緣心、感恩心、服務心待人接物,生命就像沐浴在朝陽下的鮮花,特別動人美麗。
隨手翻閱《世說新語》,裏面有這樣一個故事︰魏文帝曹丕命令其弟曹植在七步之內作一首詩,若不能完成,要問罪處死。果然,曹植在情急智生下作了這首五言詩--
「煮豆持作羹,漉鼓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首「七步詩」對於後世影響很大,勸喻兄弟、同胞不應「同室操戈」,應該相親相愛。
近代郭沫若先生也作了一首「反七步詩」--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牛肥;
不為同根生,緣何甘自毀?」
這裏我們體會到一種犧牲的奉獻精神,只因萁和豆是同根生長的,萁便願意為豆成為席中佳餚而犧牲自己,並甘願將自己無聲無息地毀滅於大地之中。
較之一首佛門的石灰偈,有著同樣犧牲的美感︰
「千錘百鍊出深山,烈火焚燒莫等閒;
粉身碎骨都無怨,留得清白在人間。」
犧牲有犧牲的藝術,而死亡也有死亡的藝術。法國大革命思想先驅盧騷在臨終時對夫人說︰「可別太傷心難過,你看那天空多透明,我就是要去那裏。」一代思想家
能如斯勇敢地面對死亡,竟然毫無懼色,令人佩服。法國文藝復興時代的人文主義代表拉伯雷,知道自己將不久人世,對探望他的朋友說道︰「笑劇已經演完,是該
閉幕的時候了!」同樣表現得瀟灑豪邁,沒有絲毫依戀。而在佛門中,對許多禪師大德來說,死亡不是一種結束,也不是一切的終止,更不是消滅;死亡是生的轉
換,另一個生命的開始,因此,死亡不足懼。
面對死亡,要順其自然,處之泰然。
■十一月 十日 星期二
初冬的曉色中,陣陣的微風帶著沁人的花香拂面吹來,我獨自漫步在法堂外的菩提路上,好久沒有享受過佛光山清晨的那份靜謐清涼。驀然望去,看到正彎著腰在清
掃滿地落葉的老伯,每掃一下,都是那麼的認真、負責;面對老伯這種刻苦耐勞、敬業樂業的精神,心中不禁生起一份深深的敬意,這不就是一位馬祖道一禪師嗎?
在佛光山每當早課過後,全山各單位的法師,加上專責清掃的老伯百餘人,就開始打掃整理環境;看來就是掃個地,也不是那麼簡單,每天沒有百人以上來打掃,是不容易乾淨的。
想到每一個在佛光山的出家眾都是那麼任勞任怨的工作,而在家菩薩們也是懷著一顆犧牲奉獻的心,每天清潔打掃,他們不但掃去了外面世界的落葉和塵埃,也掃走了內心的煩惱與污垢,更掃出了一顆顆清淨明亮的慈悲佛心。
正想回寮,看到服務於佛光出版社的小姐們陸續來上班,看手錶,時間才六點多,我就問何以這般早?她們說,希望將昨天出版的新書,能夠儘快包裝好送至訂戶手
中,讓大家早點享受閱讀新書的法喜。這種給人歡喜的佛光人精神,全然是出自於他們自我的發心;大眾並沒有看到她們披星戴月地工作,單位主管也不曉得她們早
出晚歸的上班情形,小姐們只是默默地發心,努力地耕耘,從不計較報酬,也不問收穫,只是全始全終地負責任,堅守佛光人的信條︰
佛光人,我,給人信心!
佛光人,我,給人歡喜!
佛光人,我,給人希望!
佛光人,我,給人方便!
她們是多麼好的佛光人!多麼快樂滿足的佛光人!
很多人說當初我在佛光山開山時打下的基礎,在行政管理方面規定得井然有序,有條不紊。其實,單靠個人的力量或一些規定辦法,畢竟是有限的,要靠佛法,要靠信仰,要靠大眾,從自性寶藏中流露出來的泉源,才是無量無邊的。
又想起英文佛學院搬到玉佛樓以後,我從未到過,除了希望了解同學們的學習情況之外,更想考驗一下自己登七層大樓的腳力。我上到頂樓的時候,靜悄悄的,一點
聲音都沒有,我輕輕地試著打開一間教室,哦!原來裏面有三十多位英文佛學院的同學在默默地自修,靜靜地書寫。心中頓感訝異︰為什麼不趁著美妙的早晨高聲朗
讀英文呢?學習語言,最重要的不是聲音嗎?
這時,我已經被他們發現,大家先是楞了一下,然後一哄而來,有的搬來椅子請我坐下,有的急急忙忙去倒茶,有的畢恭畢敬地前來向我問好……眼看大家歡天喜地
的樣子,固然今天的事務繁多,也只好坐下來與同學們隨喜小參,不知不覺就講了半個鐘點。突然又憶起高雄日文佛學院的同學,不知道他們會不會與我計較?想到
這裏,覺得欠了他們一節課,如果真是這樣,福山、圓福、基隆、北海等佛學院豈不是也要去為他們上課?看來一天跑一個地方,一個星期都走不完,除了這些佛學
院,其他各別分院、各工作單位一定也會紛紛請我前往開示、小參,後續的事情真的不知如何交代。佛陀有千百億應化身,實在非常有道理。
從玉佛樓出來,用過早點,便接到傳燈會來電報告,將有七十二位發心菩薩乞求於高雄文化中心講經時剃度出家,傳燈會的依空、叢林學院的依恆,就發心出家者的
教育程度分批安排請我開示,首先有十六位大學畢業的學生前來,本來只想利用半個小時,卻一直談了兩個小時,還是欲罷不能。
晚上,披著點點星光從高雄講經回山,看到十餘位負責撰寫通訊稿的徒弟齊集法堂,向我請示寫文章的技巧。我不禁自捫︰自己除了辦教育、辦養老院、辦育幼院、
辦雜誌、辦出版社,還要設計寺院的建築、編輯、會議、宴客、講經開示,這些事我也都沒有學過,而一旦徒眾遇到問題,卻總要來問我。想想︰我不懂英文,不曉
日文,不擅唱誦;其實不會的結果,看來也是蠻好的。
■十一月 十一日 星期三
曉夢初醒,群動未起,至佛前虔誠燃香一炷,徐緩地靜坐於偌大的蒲團上,因為要在高雄講《法華經》,故輕輕地翻開經本在陣陣煙氳繚繞之中,隨著心念起伏,眼
走行間,恭誦《法華經》。曾在翻譯《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話》時,我著實用功深研《法華經》,因此我對於《法華經》並不陌生。應該說,早已熟識於四十年前,
如今重誦,如逢故人般親切,而我們對佛法的聞思修,要如尋故舊般,一再反覆,才有深意及體悟。
淨化社會文教基金會淨耀法師、中央選委會委員柴松林教授等人下午相約來訪,主要是希望我簽名響應「佛道教淨化選舉簽署聯合宣言」的反賄選活動,其目的為避
免選舉以金錢污染政治,以私利為害政府的行為。還記得昔日立法院的吵吵鬧鬧,甚至打架對罵的場面令人對立法院的灰心;而今傳出立法院有財團及黑道介入,確
實讓人擔心。我覺得立法院是立法機關,不允許財團介入,財團也不應該為求增加一己財富,而左右國家的政策。追求道德上的財富,才是現在財團所應增加的富貴
觀。財富的意義,不在金錢的堆砌,帳戶數字的增加。財富是為光亮生命的內涵,是為造福人類的工具。希望這次當選的民意代表,求財者能求「聖財」;從政者,
能從「正治」,才能千古留芳、福國利民。
傳燈會會長依空,為請求剃度的七十二眾安排見面。一人出家,多少人辛苦;一人出家,多少人關心;一人出家,多少人護持;一人出家,多少人讚歎;一人出家,
多少人……;發心出家最吉祥。告誡諸發心者,莫忘出家一刻的承諾,要終身安住身心,清淨修道,才能消得了眾人給予的功德資糧。
昔日的孔子門下有傑出的七十二賢人,不知今天這些初發心菩薩是否能成為日後佛門優秀的七十二龍象?猶念我自十二歲出家至今,因對師父的一句承諾,就讓我在佛門堅守了五十餘載,不知二十年後的大家是否依然能夠保持著一顆清淨的菩提心在佛門安貧守道、度化眾生?
今日要繼續在高雄中正文化中心講說《法華經》,收到了從日文佛學院滿觀捎來的一封信。出生於花蓮的滿觀,淡江大學畢業,為人謙和善良。他在信中告訴我,前
年我在高雄中正文化中心演講《金剛經》時,他就發心皈依,不久後便上山研讀佛學院,又於去年我演講《維摩詰經》時剃度出家,如今適逢我宣講《法華經》之
時,在此甚富意義的日子裏,無論如何要提筆向我傾訴深藏已久的心聲︰希望在往後跟隨師父學習的歲月裏,能夠不斷的成長,不斷的進步。頓時,我感到為人師者
所肩負的責任原來是這般重大!
從昨晚至今,大家談論的都是最好、最妙的人事物,如第一流的妙翻譯--慈惠,梵唄感人的妙維那--心平和尚,才思敏捷妙板書--依空,還有抄寫資料的永妙、開車的妙司機永均、連品嚐的都稱之為妙點心,真是妙人、妙事、妙境……談起「妙」來,趣味還真不少呢!
■十一月 十二日 星期四
翻開《台灣時報》,看到了台灣省市準候選立法委員的主要政見內容,報社以問卷票選的方式選出了「十大焦點政見」。依其排名列舉如下︰環保問題、六年國建問
題、國家認同問題、教育改革問題、稅制問題、弱勢團體問題、政風問題、交通問題、大陸政策問題以及土地改革問題……
從這裏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民意代表的政見焦點,不僅顯示出候選人問政的方針與風格,更表現出大家對社會的密切關注。身為一個國際弘法者,我欣見台灣人民的
世界觀在增長,是因為環保現已成為全球大家共同關切的問題。同時我亦樂見台灣人民對自己國家與日俱增的愛國、愛家、愛這片土地的情懷。畢竟關注蘊育我們成
長的鄉土,才是腳踏實地、不忘根源的人本。
下午,看到許多前來為子女剃度儀式觀禮的家長,我自然地想和他們分享親人出家的喜悅。記得母親曾經對我說過︰「李家這棵樹上所結的三兄弟果實,其中就看你
怎麼紅!」在家鄉,平日見大和尚身著袈裟,法相莊嚴,甚得鄉民敬重,他們飄逸灑脫的樣子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久,我就出家做和尚了。與家人分別十年已
算很長久了,而我與母親一別卻五十年,上次見到母親時,不禁問起,她為何捨得讓我出家?其實我早已知道答案,我只想從母親處親自得一印證。母親頓了一下,
強抑制著自己是喜是悲的感情說道︰「家鄉文化教育落後,留你在家裏沒出息,出家是你自己選擇要走的路,如果我不同意深怕會誤了你的一生。」
如今回想,如果當初我沒有出家,現在的我一定是個農夫,要不就是揚州三把刀(剃刀、菜刀、剪刀)平凡地安度此生的俗子。我曾經做過牧童,當過叫賣糍粑的小
販,也有過做挑夫、小工的經驗,每天天不亮就要起來揀肥料,揀好後才去念點書。家鄉生活之苦,現在的人是無法想像的,我覺得還是貧苦人家的孩子出家修道比
較容易。
我在中正文化中心講經前,告訴一百多位家長︰「我不僅小學沒有畢業,就連一張佛學院畢業證書也沒有得過,但是我在大學裏教過書,獲頒美國大學榮譽博士,我
親手頒發給畢業生的畢業證書也有好幾千張,而現在發心出家的徒弟日後必定勝過我。一般父母擔心兒女出家就是吃苦修行,事實上,世間上的富貴是有限的,而出
家後所獲得的法樂卻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同此,世間的欲樂是一時,而法喜才是永恆不斷。在家裏只會疼愛關心自己的家人,出家後要敬愛師兄弟、敬愛事業、敬
愛常住,更要去敬愛一切眾生,隨著心胸不斷地擴大,就會包容宇宙萬物,享有更有意義的人生。
了不起的是我們沙彌學園的沙彌,個個都是父母歡天喜地送來出家的,最小的沙彌只有十歲,長得靈巧活潑。我曾問他們每個人是否自願出家,大家都異口同聲地表
示喜歡當和尚,將來更要弘法利生,好大的抱負!真是小沙彌不可欺,人小志氣大,我希望他們將來個個都做大法王。」
看到家長不斷地鼓掌和他們臉上流露出的喜悅,我亦倍感欣慰。
■十一月 十三日 星期五
離十二月十九日的立法委員改選還剩下一個月,競選活動已進入白熱化的階段。
最近無論到台北、台中或者是高雄講演,許多立法委員候選人如關中、李慶華、王金平、吳德美、陳哲男、秦慧珠、田文仲、張志民、潘維剛、沈智慧、林富村、林
聰明、謝美惠、曾永權、曾王君、張進德、陳建平、余政憲、黃昭順……都前來拜訪,希望我在台上為他們介紹一、二。曾經如是斟酌︰如果我替他們一一介紹的
話,一定有人說我是「政治和尚」;如果不介紹,大家又會認為我拒人於千里之外,不盡人情。到底是介紹好,還是不介紹好呢?真是左右為難。左思右想,最後還
是本著隨順因緣、皆大歡喜的個性,如其所願。而在這些候選人當中,不乏和我交往多年,於佛教事業不遺餘力的佛光會員在家居士就佔了三十多名,在我慨嘆無法
全部介紹之餘,只有默默祝福,希望他們都能當選,以佛光人的慈心悲願濟世利民。
一連四天的「法華經大義」已經到了尾聲,目睹二千多名「妙聽眾」,曾謂︰「如雷的掌聲及專注的神情實在令人感動。」想到《法華經‧法師品第十》中說︰「聞
妙法華經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隨喜者,我皆與授記,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告藥王,又如來滅度之後,若有人聞妙法華經,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我亦
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不禁由衷的為大家祝福。
佛陀在靈山會上宣說此經時,曾有所謂的「五千退席」,而這次在座者無論是男女老幼,不但無人退席,反而日見其增,可見其善根淳厚,甚為難得!
承博愛國際青商會、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南區各分會、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之外,還有司儀許惠美小姐、宏總百貨林宏宗先生、旭振工程公司陳聯進先生等人的鼎
力支持以及在幕後工作人員的默默耕耘,使得講座得以圓滿結束。眾多的「妙因」、「妙緣」,而得此殊勝的「妙成就」怎不令我禮讚感謝!
回山途中,徒孫道悟向我抒發聞法後的感受,他對我所講到的耳根清淨中的善聽、諦聽、兼聽、全聽有特別深的體悟。像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將不好的聲音聽成是
好的聲音,不好的話聽成是好話;學習過程中,養成善聽、諦聽的良好習慣,一定會有神速的進步;我們有時候要學習兼聽,有時候又不能只聽片面之詞,要懂得全
聽。如果人人在學佛途中都能做到六根清淨︰
「眼觀四面,耳聽八方,
鼻嗅十界,舌燦蓮花,
身行安樂,心包太虛。」
人生將是多麼美妙!
■十一月 十四日 星期六
早上,應台北市議會議長陳健治的邀請,到台北市議會為市議員們作專題演講,隨行搭機前往的有慈莊、依空。趁飛機起飛之前,尚有一些餘裕的時間,順道到坐落
於小港機場附近的小港禪淨中心巡視,指示他們一些弘法度眾的方法。我的理想是凡有陽光的地方,就有佛法的流布;凡是有水流經的地方,就有佛陀的聖教;凡是
有眾生居住的地方,就有佛光的普照。有些宗教的神職人員深入窮鄉僻壤,或者二人成對,挨家挨戶,去傳播他們的教理。我的心願則是能在城市鄉村、林邊海濱,
都設有佛教道場,乃至禪淨中心,讓社會大眾就近親近佛教,這是我之所以不畏奔波,於五大洲創建佛教伽藍的用意。
到了台北松山機場,慈容、慧軍已在機場等候,一同驅車前往市議會,受到議長陳健治等人的熱烈歡迎,旋即在設備完善的議會大禮堂,就「佛教對當今社會問題的看法」,提出我個人的建議︰
一、佛教對財富的看法︰目前社會充斥功利、拜金的糜爛風氣,金錢本非善惡,是個無記性的資源,有錢是一種福報,懂得正確使用金錢是一種智慧。錢,用出去了才是你的;錢,用於有利於社會的文教公益事業上,才是一種功德。
二、佛教對權力的看法︰世間的是非比不過道理,道理比不過法治,法治比不過權力,權力比不過昭昭的天理--因果,所謂「非、理、法、權、天」。過去我們被
冥冥不可知的神權信仰所控制,然後為君權威勢所駕馭,現在我們已進而以民為主的民權時代,未來我們更要邁向一切眾生平等、互尊互重的生權紀元。
三、佛教對環保的看法;我們除了要注重環境的美化問題,更要重視語言的淨化、行為的淨化,尤其心靈的環保淨化,唯有清淨的心靈,才有清淨的人生、清淨的國土。
四、佛教對民生的看法︰最近報紙登載說政府官員不得圖利他人。其實民意代表、政府官員應該積極為民爭福利,利民便民,只要不涉及私人的利益輸送,為廣大社會群眾的民生考量,圖利百姓有何不可?
五、佛教對教育的看法︰有一首兒歌是這麼唱的︰「哥哥爸爸真偉大!」我認為當今的教育理念,應該教育兒童「爸爸媽媽真辛苦!」給我好的生活環境真辛苦,給我接受良好的教育真辛苦……如此孩子從小就能養成感恩惜福的心,而不會產生予取予求的偏差觀念。
演講畢,看看還有一點時間,前往佛光會會員,也是今年立法委員候選人之一的秦慧珠競選總部,為她打氣加油,她的總部就設在市議會附近。
中午,搭機飛回高雄,直返佛光山已將近下午三時了。適逢惟覺法師來山,同行的尚有陳履潔先生、孫春華女士等近四十餘位佛教信徒。陪同惟覺法師等一行人參觀
佛光山的各項建設,到了佛光山叢林學院,受到全院師生夾道熱烈歡迎。隨後並至檀信樓談話室座談,賓主盡歡。晚上席開五桌,在麻竹園宴請惟覺法師一行貴賓。
我因為要趕往普賢寺演講,只好先行下山。
晚上七時三十分,吳麥文教基金會邀我在普賢寺就佛教對老年養生之道,作專題演講,由林宏宗董事長親自主持,我提出一些看法︰
一、如何延年益壽?平日生活要注意︰(1)多菜少肉(2)多淡少鹽(3)多果少糖(4)多嚼少食(5)多浴少衣(6)多步少車(7)多眠少煩(8)多笑少思(9)多行少言(10)多施少欲。
二、如何安住身心?平日行事要能夠︰(1)寬大(2)厚重(3)渾含(4)慈和(5)沖淡(6)樸實(7)公正(8)平易(9)沉潛(10)簡單。
三、平時要如何修持身心?要做到︰
「早起十念法,凡事無不辦;
飲食有節量,茶果菜根香;
萬事要放下,榮辱莫牽掛;
飯後千步走,可活九十九;
晚睡一炷香,心靜人自康;
睡前寤瑜珈,光明在眼前;
主人會搬家,老死不可怕;
真心要營養,要識無盡藏。」
演講後,並主持一場皈依典禮,回到佛光山夜色已酣。
國防部長陳履安先生晚上八時來訪,已經等我三個小時,我於十一時抵達佛光山和他就當今佛教的現狀與未來發展暢談甚歡。徒弟們都說我一日二十四小時,是實實
在在的二十四小時,《大寶積經》說菩薩們「常做佛事,永不休息。」其實比起一些菩薩累劫不厭不退的大精進力,我們怎可輕言疲倦呢?
■十一月 十五日 星期日
昨晚和陳履安部長暢談佛法,近十二時才驚覺耽誤部長休息時間,早上七時,陪部長用餐時,很關心他是否睡得安適?沒想到六時部長就起來巡山,且到大雄寶殿禮
佛,並一再讚歎佛光山清晨的寧靜。餐後,陪部長參觀檀信樓的「信徒之家」,並為部長介紹檀信樓的功能及信徒之家為信眾提供的服務;佛光山從開山到現在已近
三十年,一切的設備、活動,皆依信眾的需要增設、舉辦,故佛光山的未來是開放的,開放給學者研究、參禪、閉關、共修,只要信眾需要,即可提供。部長對檀信
樓內的兩間禪室非常讚賞。
九時,在麻竹園門口送部長離山,昨晚深夜才從台北趕回來的心平,也及時的向部長問好,信徒遊客們看到部長的座車,也都圍過來和部長招呼,在部長身上可以見到慈悲、親和力,受民眾愛戴。
今天是星期日,來山禮佛的信眾和遊客比平日多。據報載,「宗教人口明顯增加,有助社會祥和。」據主計處完成的全面性文化調查顯示,十五歲以上國民在半年間
曾參與宗教活動者已高達百分之五十三,且每次從事宗教活動所花費的時間平均長達兩小時,顯示國內宗教人口已明顯增加,而宗教的影響力也將更趨擴大。
台灣省政府主計處表示,為建立互助祥和的社會,政府應妥為匯聚宗教團體的力量,運用宗教潛移默化的影響力,促使社會大眾積極從事社會公益或慈善性活動。
十時,於法堂參加十一月份的宗務委員會會議,議程主要內容在於和各院會協調,關於「八十二(一九九三)年度重要行事」的研訂,和八十二年度信眾香會,將依各別分院和佛光分會為主,一連舉辦一個月。
中午會見了由美國回台的澄清寺住持心固法師,及籌建屏東講堂的李光輝建築師。
五時,和慈惠、慈容等搭機到台北。
今年五月,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在美國西來寺成立時,西來寺特舉辦了一項「李自健先生的畫展」,內容是由一百幅以愛心為主的油畫,將中國人堅毅不拔、任勞任
怨、委曲求全的民族性及芸芸眾生百相由作品來體現,很多參觀過此畫展的人,都一致評為︰畫中可沁出人間真情。佛光山擬於新年期間,將此百幅作品在「佛教文
物展覽館」展出。今接到由李自健、王丹慧夫婦所編輯的《自健、丹慧詩畫集》中,收錄了我母親的肖像及丹慧女士為母親寫的一首題為「奶奶」的詩,內容記錄如
下︰
奶奶,您終於朝我們走來
從二胡拉長的悠悠之途上
從揚州的風裏,走來
往事的記憶
刻在深深的皺紋裏
奶奶,您終於朝我們走來
新衣上還留有壓箱的摺紋
您純樸善良的笑容
穿過一個時代
交融了您滄桑一生的悲哀
奶奶,您終於朝我們走來
您的雙手蘊藏了一個世紀的悲劇與希望
淚已流乾
不會再流
唯有法喜永遠留在心上
佛珠牽引您走過無數黑暗的夜晚
只留下永恆的淡泊與安詳
奶奶,您終於朝我們走來
順著長江一起流入海中
隔著海峽日日夜夜的呢喃
青絲化為白髮,歲月不勝風寒
四十年的期盼,四十年的愁腸
當您站在我們面前的一瞬間
一切已化為甜蜜的未來
這一期的《中國郵報》英文版特別介紹南台灣的佛光山,是遊客們必到之地。真希望世界各地的佛教徒,都有緣到佛光山來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