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種善因得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種善因得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種善因得善果(第七講)

[日期:2011-01-27]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淨空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淨空法師講述

華藏圖書館錄影室

昨天我們講到五十三參前面這三位善友,代表的是三寶。吉祥雲比丘代表佛寶,海雲比丘代表法寶,妙住比丘代表僧寶。這三位菩薩都是以比丘的身分示現的,意思是告訴我們,初入佛門一定要依三寶,也就是我們講的三皈依。三皈依是大家所熟悉的,可是真正把這個意思圓圓滿滿的顯示出來,是在《華嚴》這一段經文之中。從經文上,我們這才明白,無論是大乘、小乘,無論是顯教、密教,無論是宗門、教下,沒有一樣是例外的。講到念佛,所有一切法門都是念佛法門;講到參禪,所有法門都是參禪法門;講到持咒,所有法門皆是持咒法門。顯示《華嚴經》所講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我們總算把這個道理、事實真相,初步的搞清楚、搞明白。我們的修學,才達到斷疑生信,心地也就踏實了。就自己的根性選擇法門,一門深入,這樣才能有一個成就。

海雲比丘,這是代表法的,三寶裏面代表法寶。他所傳的法,是法寶裏面的總綱領、總原則,這個法能夠貫穿一切法。而在經文的開端,善財童子去參訪他,他特別讚歎發菩提心的稀有。關於這一樁事情,我們在經論上也看到不少,也聽到不少,但是從來沒有認真的去思惟、體會發菩提心的殊勝。而在五十三參當中,海雲比丘對於發菩提心這一樁事情說得多、說得深刻,讓我們知道菩提心確確實實是難得,稀有可貴。所以這一發心,就能夠得到諸佛護念,就能夠得到諸上善人的讚歎,這個是修學的大根大本。如果不發菩提心,所有一切的修學到最後都是落空。也就是說,都變成了三界六道裏面有漏的福報,與斷惑證真、了生死出三界毫無關係。這是我們學佛想在這一生要有一點成就的人,決定不能不知道。

海雲比丘讚歎發菩提心,他說了十一句。這十一句大意是說,一個發菩提心的人,一定有大悲心。由此可知,大悲心就是菩提心的樣子,就是菩提心的作用。大悲心所謂的就是要救濟一切苦難的眾生。發心要救濟一切苦難的眾生,怎麼可能再給眾生添麻煩、添苦難?這是決定不可能的。

世間人,苦難的眾生太多太多了。悲心是救護眾生的原動力,永遠沒有疲倦、沒有懈怠,把這個工作做得圓圓滿滿。我們曉得眾生的苦惱從那裏來的?從那裏出生的?說到眾生,也就包括了自己。四弘誓願裏面有:「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煩惱誓願斷」。自己是眾生之一,不是眾生之外的。由此可知,菩提心一發,是先度自己,再度別人。如果自己連自己都不想得度,我們就要覺悟,沒有發菩提心。而許多人沒有發菩提心,自己以為發了菩提心,這個問題就嚴重了,這是真正造成了障礙,為什麼呢?如果自己知道自己沒有發菩提心,他還有發的希望。沒有發菩提心,自己以為發了菩提心,換句話說,真正發心,他沒有指望。這是我們學佛同學,尤其不能不明了的。看看我們有沒有大悲心?我們有沒有大慈心?悲是拔苦,慈是予福。慈悲加上一個大,就是用的清淨平等心,這就大。揀別不是愛緣慈。愛緣慈,世間人有。我喜歡他,我對他就慈悲;不喜歡他,對他就沒有慈悲,這一種慈悲叫愛緣慈悲。經典上還說的有眾生緣慈悲、法緣慈悲,這個境界一層比一層要高、要殊勝。究竟圓滿的才稱之為大慈大悲,這是如來與大菩薩們才有的。心地圓滿的清淨平等,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個心就是大慈悲心。這裏面,我們特別要留意的,首先要幫助自己離苦得樂,這是決定不能夠疏忽的。所以一定要把苦樂的根源找到,從根本下手,這才容易,這才能收到效果。所以慈悲是菩提心的相,菩提心有體、有相、有作用。

第三、要發安樂心。希望一切眾生能得到安樂。滅除一切眾生的苦難,發安樂一切眾生心。這一條,實在講,在布施裏面,屬於無畏布施。令一切眾生身心安穩,離開一切恐怖、憂惱。為了息滅一切眾生不善的心,你要發饒益心。這個工作當然是非常艱鉅的,可是我們不能不做。一切眾生不善的心太多了,我們從《百法明門論》裏面去看,佛給我們說,一切眾生善心所,歸納起來只有十一類;不善的心所,歸納起來,有二十六類。也叫做二十六種根本煩惱,二十六種煩惱。其中最嚴重的有六條—貪、嗔、癡、慢、疑、惡見,這個疑是對於聖教的懷疑,對於佛法懷疑。尤其是對於淨土法門的懷疑,這是最嚴重的煩惱。惡見,就是很多錯誤的見解。他的看法,與事實真相完全相違背。所以這樣才形成了惡念多、善念少。惡的心所有二十六個,善心所只有十一個。惡的念頭強,善的念頭弱。在這個境界裏面,我們怎樣幫助一切眾生斷惡修善,這樣才能讓一切眾生得到最豐饒的利益,得到圓滿真實的利益。這一條是屬於四弘誓願裏面的第二願,「煩惱無盡誓願斷」,這一願我們要從那裏做起?海雲菩薩在此地告訴我們,要幫助眾生斷惡修善。

再其次要發救護那些怖畏的諸眾生,「發哀愍心」。憐憫這一些常常生活在憂慮恐怖當中的眾生。他憂慮的是什麼?恐怖的是什麼?這個裏面有因、有緣、有果、有報,我們都得搞清楚、搞明白。細細的給這一些恐怖的眾生敘說清楚,讓他們瞭解前因後果,幫助他們以高度智慧來選擇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工作,乃至於自己修學的法門。理明白了,心就安。諺語常講:「心安理得」,這就離開恐怖。心為什麼安?道理明白了。理要是不明了,這個心是決定安定不下來的。這個發心,還是屬於斷煩惱的,所以菩薩這個十一句的開示,就是解釋四弘誓願。發四弘誓願,就是發菩提心。修行之先,發心是第一,要有憐憫心。

「捨離執著障礙法,要發無著心」。這是真正把煩惱徹底斷盡了。也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生心就是生起菩提心。從那裏生呢?從不執著。我們曉得,因為執著,才有六道輪迴;因為分別,才有十法界;因為妄想,才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差別。這是世尊將十法界依正莊嚴的因果,一語道破。這一句話,是真實的智慧、真實的教誨。因此,佛才教給我們,唯有捨離一切執著,你才能出得了三界。不但世法不執著,佛法也不執著。《金剛經》上說得很好,「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捨就是不執著,就是放下,就是捨離。放下、捨離一切分別,你就能出十法界。放下一切種種的妄想,你就圓成佛道。

世尊在經教裏面,將整個宇宙人生的現象,可以說言簡意賅,為我們講的這麼清楚、這麼明白。如何修學,如何出離,那都在自己。佛能夠幫助我們的就是開示。我們自己有沒有成就,在自己的悟入。悟是明白了,入就是契入真實的境界,擺脫三界、六道、十法界,這叫入。所以修行關鍵,就在不執著。我們知道世尊當年在世,曾經用二十二年的時間,為大家宣講般若法門、般若的經論。現在存在中國的《大藏經》裏面,《大般若經》份量是最大的一部,總共有六百卷,玄奘大師翻譯的。這六百卷《大般若》,二十二年所說,說的是什麼?給諸位說,實在講,就是一切法不可得。你要真正知道一切法不可得了,這一部《般若》,你就透,你就明白了。

既然知道一切法不可得,我們要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對一切法呢?無住生心。所以一切諸佛菩薩對於宇宙人生一切法的態度,就是無住生心。。一定要發無著心,於一切法都不著,你就得大自在了。這是四弘誓願裏面,煩惱就斷盡了。煩惱斷盡了,成就自己的德行,成就自己真實的智慧,根本智。然後再去實踐眾生無邊誓願度。可是眾生種種根性不相同,種種程度不相同,種種行業、習氣不相同,決定不是一個法門能夠普度的,所以一定要去修學無量法門。第三願,法門無量誓願學,學那麼多法門幹什麼?是為了度眾生方便,善巧方便。

成就後得智,也就是我們常講:「無所不知」。真正達到無所不知,你才能夠恒順眾生,才能夠應機說法,才能夠廣度有情,所以你要「發廣大心」。煩惱斷的時候,一定要發廣大心,要度盡虛空、遍法界的一切眾生。

還要發:「等虛空法界無不往故,你要發無邊心。」心雖然發了,要普度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但是你得要去,你要是坐在家裏發心,不行,沒有用處。你要去。去,當然很辛苦。特別是我們現在還沒有契入一真法界,還沒有能入不二法門,我們現在還是凡夫。凡夫沒有佛菩薩那麼真實,可是要接近、相似。因此,我們一定要犧牲自己的享受,犧牲自己的安樂,那個地方有請,立刻就要到那裏去,不辭辛勞,不能夠貪圖享受舒適,這才能行菩薩道。如果那邊太苦了、太累了,我就不去了,這不是菩薩道。菩薩道一定是永遠不疲不厭,捨己為人。能夠捨自己舒適安樂的生活,為幫助別人破迷開悟,為幫助別人離苦得樂,而不辭辛勞,叫你發無邊心。

「見一切佛,微妙色身。」像經上所講的, 盧遮那如來,盧舍那如來,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如來,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無論是見到正報、依報,種種莊嚴,心裏面決定沒有染著,永遠是清淨的,要「發無垢心」。無垢就是不染著。這個意思,我們說的再淺顯一點,就是在一切殊勝的境緣之中,物境環境、人事環境,見到非常殊勝的,不起貪心,不起嫉妒心。在這個殊勝境界當中,能夠保持著見如不見,保持一個平常心,你就不會被污染。如果境界現前,你起心動念,你就被污染。所以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真正做到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個就是無垢心。

「觀三世法,智無盡故,發清淨心。」清淨心的作用,就是智慧。《金剛經》上說得很好,「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所以清淨心也就是《般若經》上所講的:「根本智」。用清淨心接觸外面境界,就無所不知。所以世間人求智慧,他不懂得這個道理,以為廣學多聞就能成就智慧,其實不然。如果沒有清淨心,廣學多聞所得到的,那是佛法裏面講的世智辯聰,反而變成明心見性、修行證果的大障礙,佛家稱為八難之一,你遭了難了。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疏鈔》裏頭說得更好、更明白。他老人家講的是「有解無行」,解是你明白、明瞭,你廣學多聞是解。行是什麼?行是真正的修持,清淨心。換一句話說,沒有清淨心,你廣學多聞,你所得到的是什麼?他的結論說:「增長邪見」,不是增長智慧。由此可知,清淨心重要。

平常我們學佛的人,多數都喜歡家裏頭供佛像。佛像前面一定供香花水果,供一些供品,供燈。再考究一些,有幢幡寶蓋這些莊嚴具。供品當中最簡單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供水,在佛菩薩形象面前供一杯水。供水的杯子,最好是用玻璃杯,透明的。因為供這一杯水是表法的意思,就是代表清淨心,讓你看到這個供水,就要想到我們的心要像水一樣的乾淨、清淨,要像水一樣的平等,所以水是代表清淨、平等,在所有一切供具當中,這是最重要的。所以供佛面前供具都是提醒自己的,讓自己看到之後,就想到我們自己起心動念,應該如何去做。花代表修因,果代表我們的希求,我們求果報。燈代表智慧光明,香代表戒定真香、五分法身香,它都有意義在裏頭。我們見到的時候,就會想到,時時刻刻用這些道具來提醒我們自己的正念,這個裏面是清淨心最重要。

學佛,終極的目標是無上正等正覺,所以佛教是智慧的教育,佛法是智慧的方法,學佛就是學智慧的生活。凡夫天天生活在煩惱之中,學佛的人要學佛菩薩天天生活在高度智慧當中,究竟圓滿智慧當中,所以你要「發大智心」,這才達到究竟圓滿。

菩薩在此地,讚歎菩提心的十一句,用大悲心做開端,用大智心做總結,這個意思很深很廣。如果一個人真正發菩提心,他的起心動念,決定是在這個範圍當中。如果與這十一句相違背,那就不是菩提心。或者說,我有幾條相應,還有幾條我做不到。這個說法如何呢?那正如《印光大師文鈔》裏頭有一段公案,諸位查查就曉得了,我是早年看的,有些地方忘記了,人名字忘記了。有一個人寫了一封信給印光大師,他是參禪的,參禪的人都喜歡看《五燈會元》。他說《五燈會元》裏面講的一千七百條公案,他差不多統統都參透了,只剩下幾條還沒有參透。他是非常驕傲,所謂是世間人講值得驕傲。在印祖面前誇耀。印祖就告訴他,一千七百條公案,你如果有一條參透了,就全部都參透;如果有一條沒有參透,你就完全沒有參透。這個人也是個聰明人,聽到印祖這一句話,這當頭一棒,就把他打醒了,他就把禪捨棄掉了,跟印光大師老實念佛,才知道這個不容易。

印祖說的是真話,我們可以用這個道理,來看這十一句。這十一句隻要你有一個心發了,這十一條一定具足。可是你說這十一條,我已經做到十條了,還有一條沒有做到,你全沒做到,你一條都沒有。因為每一個心裏面,都圓圓滿滿含攝其餘十個心。這正是《華嚴經》上所講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能分。這個十一句,任何一句都是圓滿的十一句。所以這個一是任一,不是專一、不是獨一,任一。你說你有大悲心,這十一種心你都具足;你說你有大慈心,那十種心你也具足;你說你有饒益有情的心,那這十種心也具足,圓滿的!我們明白這個道理,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我們的修學用功才有下手之處,才不至於把路子搞錯了。

現在我們觀察佛門裏面不少的同修,都是把意思錯會了。有個一條、兩條的影子,他以為完全具足。莫大的誤會,造成的損失不可思議。所以這一次韓館長啟請講《大方廣佛華嚴經》,這是大因緣,決定不是偶然的。早年,南部開心法師跟我說了很多遍,希望我好好的把《華嚴》講一遍。實在是機緣不成熟,因為常常在國外走動。講這一部大經,必須要定下來。根據過去我們講經的經驗,這一部經講圓滿,概略的估計最少要三千個小時,才能完成這一個工程。這一次,我們有一個機會,能在新加坡教學,居住的時間比較長一點,能夠安定下來,所以將教學跟《華嚴》這兩個工作,我們一次完成。她的啟請也正好是這個時候,時節因緣,也是稀有不可思議。

我們利用這一點的時間,將《華嚴經》裏面,最精采的部分,提出來與大家共同來勉勵。希望在我們這一生有生之年,短暫的歲月裏面,能得到很好的成就。我們這一生就非常有意義、有價值,沒有空過,這是值得我們慶倖的。但是究竟圓滿的成就,決定要求生淨土;如果不能求生淨土,這個成就都不是真實的。因為一墮落六道,輪迴的時間太長,三善道、三惡道頭出頭沒,苦不堪言,很可怕的一樁事情,我們一定要能警覺到。放下萬緣,老實念佛,這是真正聰明人,真正有智慧、有福德之人。好了,我們就講到這一段,你們有沒有問題?

問:師父開示,一個修行人,修行最重要的關鍵是在發菩提心,那這個菩提心就如師父所講的,要真正落實必須要悟入。師父開示,悟就是要明白。但是現在很多修行人好像對菩提心都沒有真正的瞭解,是不是請師父開示,以比較現代化的意義,因為現代末法修行人,根性都比較差,很多人不容易體會,所以不瞭解就沒有辦法真正契入。因此很多修行都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請師父開示。

答:對,你這個問題提得很好。過去我們在台中,李炳老常講,「念佛的人很多,往生的人不多。」根據他的觀察,他說一萬個念佛的人,真正能往生只有兩、三個。我們可以說,這一萬個念佛人當中,真正做到一向專念的人非常多。為什麼不能往生呢?沒有發菩提心,跟《無量壽經》上講的往生條件不符合。你看《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最重要的一個條件—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可見得,不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也不能往生。

菩提心要能搞得清楚、講得明白的人,那確實是不多。說老實話,往生的人他也未必能講得清楚。他為什麼能往生呢?你細心去觀察他,你拿《華嚴經》一對照,他真有;他雖然有,他說不出來。他確實有,就是他做到了,他也不曉得,你叫他講出來,他不知道。所以蕅益大師《要解》裏面講得好,他真的把這個現象一語道破。他說一個人真正發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一個心就是無上的菩提心。一個人真正發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十種心,你去觀察,他一定都具足。他對於眾生有憐憫心;他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他有不執著的心,他真有。可是你要問他經上這個,他也沒有念過這個經;你問他,他也說不出來。仔細觀察,不錯,他真的統統都有。他確實不染著,他確實對於眾生有憐憫心,他確實有慈悲心。

這正是古人在《無量壽經玄義》裏面講的:「暗合道妙」。暗是不明顯,他自自然然跟道就相合、就相應,這是他之所以能往生。說實在話,這個就是心真誠,真誠心裏面,自自然然具足一切法。心不真不誠,學也學不來。真誠心裏頭,本來就具足這一些。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裏面所說的一切法,都是自性本具的。所以只要做到真誠、至誠就感通。這個跟 益大師所講的,完全相應了,道理在此地。所以我們不要看不起那些阿公、阿婆,他也不認識字,也沒有聽過經,念上半年、一年,人家就能預知時至,不生病,坐著往生,站著往生,道理就在此地。他的心真誠,所以一切法自然具足。不細心的人,觀察不出來;細心的人,觀察出來,他跟經上字字句句,都能夠對得上,這就是暗合道妙。實在也是善導大師在《觀經疏》裏面講的:「一切皆從真實心中作」,他這一句話重要。能從真實心中作,沒有不成就的,那就是菩提心具足了。

你有沒有問題?

問:師父剛才開示的,都講得很清楚了。關鍵在於真誠,如何達到真誠,如果不能真誠,那怎麼辦?請師父開示。

答:不能真誠的原因,是對於理沒有透徹,對於事實真相沒有搞清楚。理透徹了,事實真相搞清楚了,那他自然就回歸到真誠。就跟袁了凡先生一樣,一般人聽了打妄想,袁了凡為什麼跟雲谷禪師坐了三天三夜,一個妄念沒有呢?在別人講,不可能的,他為什麼能?因為他瞭解事實真相,知道自己的命運,「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打妄想也枉然,乾脆就不打了,就這麼一點道理。所以如果對於宇宙人生真相搞明白了,他自然放下。所以世尊為什麼用二十二年講般若,般若就是說明事實真相。事實真相總歸結,《金剛經》上講的:「三心不可得」,能得的是空的。「萬法緣生,當體皆空,了不可得。」就是你能得、所得都是空的,總歸結到後頭—不可得。如果你要是把這個搞清楚,理搞清楚,事搞清楚,你的心怎麼會不定?不可得當中求得,那是妄想,不是事實!知道能得、所得都不可得,那乾淨了,什麼妄念都沒有了,道理在此地。佛是最透徹的,這個關,眾生最難突破,所以用二十二年的時間,專門對這個問題。還有什麼妄想呢?你真要透徹了,確確實實一念不生。這樣人就永遠在禪定當中,行、住、坐、臥都是定。什麼叫定?不起一念就是定,就是禪定。禪定並不是天天面壁打坐,一切時、一切處,六根對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是禪定。《華嚴經》上講的禪定是這一種的,行、住、坐、臥都是禪,每一天忙著度化眾生也是禪。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高度藝術的生活。

問:師父,就是看破、放下,心就達到真誠。心不真誠,就是還沒有看破,還沒有放下。那儒家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這個是不是也是達到真誠、清淨的前方便?

答:致知就是明瞭事實的真相,格物就是放下,致知就是看破,正心就是菩提心現前了。

問:結論就是要達到真誠,就要先看破。

答:一定一定。

問:然後有真誠心,菩提心才發的起來。

答:對!

問:要看破,一定要瞭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答:不錯!

問:要瞭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一定要有正法,聽聞正法。所以社會裏面很多人學佛,也很多人在聞法,但是看起來好像有的沒有真正達到像師父所講的,瞭解到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這個法就像印光大師所講的,到末法這個時候,已經衰殘了。就是唯興其表,只在表面上的興盛。那像師父講的這些所有的佛學講座,都把這個事實真相講得很清楚,很多同修聽了都非常發心,也很多人在這個地方,能夠瞭解到宇宙人生的真相。在修學上,真正是做了很大的改變。這是我們做一位在家居士,大家在平常生活共修裏所體會到的。

【書籍目錄】
第1頁:種善因得善果(第一講) 第2頁:種善因得善果(第二講)
第3頁:種善因得善果(第三講) 第4頁:種善因得善果(第四講)
第5頁:種善因得善果(第五講) 第6頁:種善因得善果(第六講)
第7頁:種善因得善果(第七講) 第8頁:種善因得善果(第八講)
第9頁:種善因得善果(第九講) 第10頁:種善因得善果(第十講)
第11頁:種善因得善果(第十一講) 第12頁:種善因得善果(第十二講)
第13頁:種善因得善果(第十三講) 第14頁:種善因得善果(第十四講)
第15頁:種善因得善果(第十五講) 第16頁:種善因得善果(第十六講)
第17頁:種善因得善果(第十七講) 第18頁:種善因得善果(第十八講)
第19頁:種善因得善果(第十九講) 第20頁:種善因得善果(第二十講)
第21頁:種善因得善果(第二十一講)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KEN LEE 发表于 2011-10-1 3:41:04
I HAS GIVEN A CHANCE TO READ THIS ARTICLES. IT ACTS AS A GREAT TEACHER TO TEACH ME MANY LESSONS. It is my gift and luck to read. Thanks from my so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