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松花食有餘;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屋入深居。
--唐.大梅法常
大梅法常禪師年幼時在玉泉寺出家,禪師自幼對禪法即特別有志趣,便到馬祖道一禪師處參學。大梅法常問馬祖道一:「如何是佛?」馬祖答說:「即心是佛。」大梅法常於言下大悟,後到大梅山隱居潛修。
唐朝貞元年間鹽官齊安國師座下有一位出家人因為上山迷路,而遇見大梅法常。這位出家人十分訝異在這個僻遠山區居然有位隱居的和尚,便問大梅法常:「和尚在此多少時日?」大梅法常回答:「只見四周青山青了又黃。」出家人又問:「這下山的路向什麼方向走呢?」禪師答說:「隨著流水去。」
出家人下山後回到鹽官國師處,告訴國師他的奇遇,鹽官國師說:「我過去在江西曾經遇過一個出家人,後來沒有他的消息,不知是否就是你所遇見的和尚,我想託你去請他下山,接受我的供養。」後來出家人再度上山去延請大梅法常,禪師後來以「一池荷葉衣無數,數樹松花食有餘;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舍入深居」偈語一首,委婉地拒絕了。
大梅法常這首偈子,「一池荷葉衣無盡」,一池塘的荷葉,給我作衣服穿,我就穿用不盡了;「數樹松花食有餘」,山上有許多松樹,以松花作飯,我也吃不完;「剛被世人知住處」,住處被世人知道後,來訪民眾太多,干擾了修道生活,那怎麼辦呢?「又移茅屋入深居」,只好再把房子往深山更遠處移。像大梅法常禪師能夠自修,也能度眾;能在熱鬧道場裡,也能到深山無人居住處。不管世間怎麼變化,他都是「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如此肯定,如此自尊、自重,就是一代禪師的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