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一、成佛之本
接著,在進入本文之前,我們就簡單的談一談戒法它的重要性。首先我想,我們學習佛法,大家都有一個最終的目的,尤其是大乘的佛法。這個最終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希望能夠成佛。因為成就了這個圓滿的佛果,不但能夠利益自己,也能夠幫助一切的眾生離苦得樂,得到究竟的解脫。這個成佛的境界,它是一種大光明的境界。為什麼說它是一個大光明的境界呢?因為它當中具備兩種殊勝的果德。哪兩種殊勝的果德呢?根據《成唯識論》它是這麼說的:「由斷續生煩惱障故,證真解脫。由斷礙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由於斷除了相續所生起的煩惱障的緣故,因此就能夠證得真解脫。由於斷除了障礙我們理解般若智慧這個所知障的緣故,因此就能夠得到大菩提。也就是斷除了煩惱障就能夠得到真解脫。這個真解脫又叫做大涅槃。而斷除了所知障呢,就能夠得到大菩提。這兩種的果德是非常殊勝的。為什麼說殊勝啊?就是它超過一切。因為聲聞、緣覺對於這兩種的功德還沒有圓滿的得到,菩薩對於這兩種的功德也還沒有究竟的證得。唯獨佛與佛才能夠究竟圓滿的獲得。所以佛的這種大光明的境界是非常殊勝的。我們眾生了解到這個佛果的殊勝,就也想要成佛。成佛,就必得要修行!修行就必須要有所依憑。這個依憑是什麼呢?就是道器,修道的法器,也就是人身,要具有人道的果報身。這個人身不是一般的人身喔!還必得要具足暇滿的人身,也就是要能夠離開八無暇,而且具足十種圓滿的人身。比方說,不要出生在邊地,或者投生到長壽天,也要相信這個戒律是一切世出世間善法所生之處,以及能夠遇到正法等等。這個就是暇滿的人身。如何能夠得到這個暇滿的人身呢?在《大般若經》上面就說到:「三十二相無別因,皆由持戒所得。若不持戒,尚不能得野干之身,況復佛身。」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佛的應化身是具足三十二種殊勝的容貌,以及微妙的形相。佛的這三十二大丈夫相,每一相都要經過百福的莊嚴。而這三十二相的異熟業還必須要經過一百大劫才能夠修行圓滿,所謂的「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而要成就這三十二種大人的相貌呢,「無別因」,沒有其他特別的原因。「皆由持戒所得」,都是由於菩薩在因地修行的時候,能夠執持清淨的戒法所感招到的。「若不持戒,尚不能得野干之身,況復佛身」,倘若不能夠好好的持戒,尚且不能夠得到野干的報身。野干就是野狐狸。我們知道野狐狸的果報是很低劣很不好的,如果不持戒,就連這麼下劣的野干之身尚且是得不到,更何況是殊勝的佛身呢!《大般若經》是大乘的經典當中專門講空性、智慧、般若的經典。佛在這一部經當中也是告訴我們持戒的重要性。要成佛是不能離開戒律的。在其他經論也都提到,持五戒能夠得到人身,修十善可以招感天人的果報。所以想要得到人身來修持佛法,非得要持戒不可。
乙二、修行之基礎
或者有人就問到:學習經論以及教理,增長智慧也就足夠了,為什麼要學戒呢?關於這一點,慈舟老法師他曾經這麼說過:「儒家不學禮無以立。不學詩無以言。但是我們出家人呢,不學經教則無以言,不學律典則無以立。」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知道這個禮,不但是我們個人生活的規範,也是維持群眾社會次序的準則。所以,如果不學習禮教,就無法立足於社會。所以說「不學禮無以立」。「不學詩無以言」,一首好的詩我們讀了以後可以調平我們的情感,陶冶我們的性情。這個就是所謂的溫柔敦厚的詩教。多讀詩、多學詩才能夠加深我們的涵養,增廣我們的知識,因此我們所說的話才會言之有物,才不會有錯。所以「不學詩無以言」。這個詩或者也可以通於文章典籍,所以孔子又說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這句話就是說:君子他廣泛的來研究聖賢的典籍。再用禮節來約束自己的行為。那麼這樣子呢就不至於背離正道了。這個是儒家所講的。那麼我們出家人以及在家佛弟子又是如何呢?「不學經教則無以言」,假如不好好的廣泛的來學習經論,就不能善於議論佛法,啟發我們的智慧。「不學律典則無以立」,因為律法是我們七眾弟子的禮節,了解這個戒律才知道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有沒有背離正道。才能夠穩固的建立起修行的基礎。因此,經律論三藏、戒教二門是一樣重要的。
乙三、淨業正因
這個戒法跟我們所修的淨土法門又有什麼關係呢?蕅益大師他就說到:「持戒為本,淨土為歸,觀心為要,善友為依。」前面這兩句「持戒為本,淨土為歸」,是祖師開示我們修學佛法的人,尤其是在末法時代,要能夠得到當生的解脫,這是很重要的關鍵處。學人想,在座的諸位大德都已經很了解,末法時期唯有淨土法門是我們主要的解脫依憑,所以就不再多加敘述。那麼為什麼要以「持戒為本」—以執持清淨的戒法為根本呢?在《觀經》當中,佛就說到:「欲生彼國,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個就是我們常所聽到的《觀經》三福。意思是說,發願想要往生到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的人,最初下手的修行方法,應當要修習三種的福。這三種福當中,第二個就是戒福,這個是屬於出世間的福。其中的「具足眾戒」,包括了四眾弟子的戒法。所謂的四眾弟子,就是出家的二眾—比丘、比丘尼,還有在家的二眾—男女居士。在家二眾的戒法就是先受三皈依,然後進一步的來受八戒、五戒,還有在家的菩薩戒。出家二眾的戒法呢,就是比丘的兩百五十條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條戒,以及梵網菩薩戒。這個梵網菩薩戒也通於在家眾。所謂的「具足」就是四眾弟子各個按照自己的本位,具足圓滿的來受持戒法,而且能夠輕重等持。犯戒就是造罪,能夠持戒是自己修福,所以持戒就有大福報。以這樣的福報,加上念佛法門,必定就能夠往生。而且往生的品位—中品中生,乃至中品上生。中品上生的情形,在《觀經》裡面它說到:如果有眾生他能夠持這個五戒跟八戒—八關齋戒。或者修行諸多的戒法,也就是進一步的來受持沙彌、沙彌尼戒、比丘、比丘尼戒,並且不造做五逆的大罪,也沒有眾多的過犯。在家出家都能夠持戒持得很清淨,以這樣的善根回向發願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到了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旁邊就圍繞著許多的比丘眷屬,佛就放出金色的光明來到這一位行者的處所,為他來宣說「苦、空、無常、無我」這個道理等等的。這個時候,行者見了以後,內心當中就會生起大歡喜心,即刻就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到了極樂世界,就能夠聽聞說法的聲音,當下就能夠證得阿羅漢果,所謂的三明六通,具足八解脫。這個是中品上生的情形。如果能夠一日一夜受持八關齋戒,或者是一日一夜持出家的戒法,而且也都威儀無缺,這樣的話,就可以中品中生。在《大阿彌陀經》也說到:「如果能夠端身正心,斷除愛欲,齋戒清淨,至心來憶念阿彌陀佛,持誦名號,想要求生阿彌陀佛的剎土。那麼這位行者他命終之後,就必定能夠往生到極樂世界去。」因此我們可以了知,修淨土法門的人,想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也是不可以離開這個戒法的。所以祖師才慈悲的開示我們「持戒為本」,以執持清淨的戒法作為一切修行的根本。這一句話是非常的有道理。前言的部份,今天就做一個說明。由於時間的關係,今天就先說到這兒。正文的部份,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來說明。向下文長,付於來日。回向。
講戒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沈溺諸有情,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