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一畫
【攝心】 收攝散亂的心意。
【攝受】 又叫做攝取,就是佛以慈悲心去攝取眾生。
【攝摩騰】 又作迦葉摩騰,中天竺人,能解大小乘經,漢明帝遣蔡愔等往天竺求法,遇之,永平十年,與竺法蘭至洛陽,譯四十二章經,為印度高僧蒞華傳法之第一人。
【攝化利生】 攝受教化和利益眾生。
【攝化隨緣】 順著眾生的機緣而以種種的方法去攝受和教化。
【攝眾生戒】 三聚淨戒之一。見三聚戒條。
【攝律儀戒】 三聚淨戒之一。見三聚戒條。
【攝善法戒】 三聚淨戒之一。見三聚戒條。
【灌頂】 密教有灌頂法,灌者大悲護念義,頂者佛果最上義,謂諸佛以大悲水灌頂,能使功德圓滿之意,有種種不同的方法。
【灌頂住】 十住之一。
【灌佛】 又名浴佛,即以水灌浴佛像而拂拭之。
【灌佛會】 又名佛生會,於陽曆五月月圓日實行之。
【瓔珞】 梵語叫做枳由羅,是一種似玉的寶石。
【纏】 煩惱的別名,因煩惱能纏縛人們的身心,使不得自在。
【纏眠】 纏指現行,眠指種子。
【纏縛】 十纏和四縛。纏縛是指一切的煩惱,因煩惱能纏縛眾生於三界六道之中。
【纏蓋】 纏與蓋。纏與蓋都是煩惱的別名,纏有十纏,蓋有五蓋。
【羼底】 華譯為忍辱。
【羼提】 華譯為忍辱,六度之一。
【羼提波羅蜜】 忍辱波羅蜜,六波羅蜜之一。
【蘭若】 阿蘭若的簡稱,是僧人所住的地方。
【護念】 保護和憶念。
【護世者】 見護世四天王條。
【護世四天王】 又名護世者,四天王是持國、增長、廣目、多聞,因此四天王是守護世界的善神,所以叫做護世四天王。
【護法】 1.護持自己所修成的善法。2.擁護佛陀的正法。
【護法神】 守護正法和行者的善神。
【護法阿羅漢】 六種阿羅漢之一。
【護戒神】 守護佛所制戒的善神。已經三歸依的人,有三十六部的善神保護他,又受持五戒的人,因每戒各有五神,所以一共有二十五位善神保護他。
【護國四王】 又名護世四天王,即持國、增長、廣目、多聞之四天王,他們住在須彌山四方的山腰,時常護持四天下,故名護世,又名護國。
【辯才】 善巧說法的才幹。共有四種,叫做四無礙辯。見四無礙辯條。
【辯才天】 妙音天。
【辯才妙音】 辯才天就是妙音天。
【辯無礙解】 四無礙解之一。見四無礙解條。
【鐵樹】 (喻)無開花結果的希望。
【鐵缽】 缽是出家人乞食時所使用的器物,用鐵製成的缽叫做鐵缽,若用瓦或石製成的缽,則叫做瓦缽或石缽。
【鐵輪王】 四輪王之一。見四輪王條。
【鐵圍山】 圍繞鹹海而劃分一小世界的鐵山。
【鐵圍結集】 傳說彌勒菩薩等率領阿難於鐵圍山結集大乘的經典。
【鐵丸地獄】 十六遊增地獄之一,此地獄有熱鐵丸,獄卒驅使罪人用手攝之,手足全部爛壞,故名。
【鐵剌林地獄】 犯邪淫的人所墮落的地獄。
【饑饉災】 中劫末期所發生的小三災之一。小三災是刀兵、疾疫、飢饉。
【饑餓地獄】 十六遊增地獄之一。
【饒王】 世饒王佛的簡稱。見饒王佛條。
【饒王佛】 又名世自在王佛,阿彌陀佛曾向此佛誓立四十八大願。
【饒益】 給人豐富的利益。
【饒益有情戒】 三聚淨戒之一。見三聚戒條。
【驅烏】 指七歲至十三歲的小沙彌,因這些小沙彌負責驅逐烏鳥,不使奪僧食。
【驅烏沙彌】 三沙彌之一,即驅逐烏鳥不使掠奪比丘之食物的小沙彌。
【鬘】 花鬘,以香草結成花鬘供佛。
【魔】 梵語魔羅的簡稱,華譯為能奪命、障礙、擾亂、破壞等,即能害人性命和障礙擾亂人們修道的餓鬼,欲界第六天之天主即是魔王。
【魔王】 魔中之王,即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他的名字叫做波旬,時常率領其眷屬向人界的修道者作種種的障礙和干擾。
【魔天】 惡魔所住的天界,即欲界頂上之他化自在天。
【魔戒】 謂比丘為求名聞利養而持戒。
【魔界】 又名魔道,即惡魔的境界。
【魔事】 惡魔所作的事,如干擾障礙人們修道是。
【魔佛】 天魔和佛陀。天魔是代表極惡,佛陀是代表至善。
【魔梵】 欲界第六天之魔王與色界之梵天王。
【魔病】 天魔使人所生的病惱。止觀說:「魔病者與鬼亦不異。鬼但病身殺身;魔則破觀心,破法身慧命,起邪念想,奪人功德,與鬼無異。」
【魔軍】 惡魔的軍兵。
【魔道】 魔鬼的道途。楞嚴經說:「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女,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魔障】 惡魔所作的障礙。
【魔羅】 簡稱魔。見魔條。
【魔羅道】 簡稱魔道。見魔道條。
【魔波旬】 魔是天魔,波旬是魔王的名字。
【歡喜】 1.環境順意時,心生喜悅。2.釋迦佛的弟子阿難陀,華譯為歡喜,或慶喜。
【歡喜日】 諸佛歡喜的日子,即農曆七月十五日,因此日僧眾結夏安居完畢,人人道業增進,所以諸佛歡喜。
【歡喜地】 十地之第一地。見菩薩十地條。
【歡喜會】 盂蘭盆會的別名,因此日由於供養自恣僧的功德而使到目連尊者的母親得免於餓鬼的痛苦,故取歡喜之意而名之。
【歡喜園】 又名歡喜苑,或歡樂園,或喜林苑,為忉利天帝釋四園之一,在喜見城外之北方,一切天人一到此地,就自然的生起歡喜的心情。
【權】 方便的別名,即暫時用之最後則廢之的教法。
【權化】 佛菩薩以神通力方便示現種種的身體或是種種的事物。
【權門】 方便門。
【權教】 方便的教法。華嚴天台等一乘家判法相三論之三乘教為權教,而華嚴天台自己的一乘教為實教。又以天台所立的四教來說,藏通別等三教是權教,圓教是實教。
【權智】 相機說法的方便智,是二智之一。
【權智實智之一心三觀】 如來所證的一心三觀,是實智的一心三觀,而如來所說的一心三觀,卻是權智的一心三觀。
【權實】 適宜於一時的教法叫做權,究竟而不變的教法叫做實。
【權實二智】 權智和實智。見二智條。
【權實二教】 權教和實教。見權實條。
【權實不二門】 十不二門之一。
【權乘菩薩】 指藏通別三教的菩薩,因他們的功行尚淺,實在還沒有達到真實菩薩的地位。
【聽衣】 見二衣條。
【聽教】 在佛所說的三藏中,只有律藏有制聽二教,依理而制的法叫做制教,隨緣計情而聽許的法叫做聽教。如四重禁是制教,如十二頭陀法是聽教。又三衣是制教,三衣以外的餘衣是聽教。
【讀誦】 對著文字唸叫做讀,背文字叫做誦。
【變化】 轉換舊的形狀叫做變,由無而忽有叫做化。變化是指佛菩薩的神通力能夠變化出種種的事物。
【變化土】 三土之一。見三佛土條。
【變化生】 不須父母之緣而忽然而生之身,亦即四生中之化生。
【變化法身】 五種法身之一。見五種法身條。
【變易】 變易生死。這種生死是菩薩於三界外心念上生滅遷變轉易的生死,是屬於精神上的生死,與三界內凡夫肉體上的分段生死不同。
【變易身】 變易生死的身體,是三乘聖人在三界外淨土所受的正報。
【變易生死】 見變易條。
【變易而熟】 謂一切法的種子,熏習成熟,由因位變易而入於果位。
【顯示】 顯是顯露,示是曉示。
【顯正】 顯示中正的義理。
【顯宗】 顯教的宗旨。
【顯密】 顯教和密教。見二教條。
【顯教】 顯明易懂的教法,是二教之一。
【顯識】 阿賴耶識的別名,因阿賴耶識含藏一切善惡的種子,能顯現一切的境界。
【顯色】 顯然可見之色,如青、黃、赤、白、雲、煙、塵、霧、影、光、明、闇之十二色是。此中青黃赤白四色是本色,其餘八色是此四色的差別色。
【體】 一切事物的本體,與界、性等同義。
【體大】 起信論所說三大之一。見三大條。
【體用】 真如法身為體,現象應身為用,體用就是由真如法身之體所生起的種種應化眾生的妙用。
【體性】 體是本體,性是本性。體與性,同體而異名。
【體滅】 有為法的事物,由緣而生,剎那剎那,其體衰滅,叫做體滅。但此體滅並非斷滅,而會待緣再生,故體滅是指當體滅而已。
【體空】 諸法因緣和合而有,當體即空。
【體空教】 闡明體空的教門,如方等部般若部及涅槃經等是。
【體空觀】 徹見體空的觀法。
【體相】 體與相。實質為體;差別為相。
【體相用】 即起信論所說之三大。見三大條。
【鷲山】 又名靈鷲山,因此山的山頭似鷲,故名。
【鷲峰】 靈鷲山的別名。
【鷲頭山】 靈鷲山。
【靈光】 指人人本有的佛性,因其靈靈昭昭常放光明,故名。
【靈骨】 即佛的舍利子,是戒定慧薰馥所成的結晶體。
【靈感】 有靈驗或感應的意思。
【靈山】 舊稱耆闍崛山,新稱靈鷲山或靈山,因山形似鷲,而且山上鷲島又多,故名。位於摩竭陀國,王舍城東北。
【靈山會上】 在靈鷲山釋迦佛說法華經的法會上。
【靈鷲山】 簡稱靈山。見靈山條。
【觀】 以正慧觀察事理的意思。
【觀心】 觀察自己的心性。
【觀行】 1.先觀事理,然後起行。2.觀心的修行方法。
【觀法】 觀念真理的方法。
【觀空】 觀察諸法體空的道理。
【觀門】 1.教觀二門之一。見二門條。2.六妙門之一。見六妙門條。
【觀智】 觀察真理的正智。
【觀解】 觀念真理和悟解真理。
【觀慧】 觀察真理的智慧。
【觀音】 觀世音的簡稱。見觀世音條。
【觀音觀】 親經所說十六觀之一,即觀想極樂世界觀音菩薩的身相。
【觀音本地】 觀音的本來地位,即已成正覺的正法明如來。
【觀音懺法】 宋天台遵式法師,治定請觀音消伏毒害懺儀,即今所流行之觀音懺法。此懺法勸請觀世音及一切三寶加被,消除三業,以成就現當之二利。因此法以觀音為道場之主,故名觀音懺法。
【觀照】 觀察照見,即用心光向心中看,向心中照,是一種修慧的方法。
【觀照般若】 觀察照見一切實相真理的智慧,是三種般若之一。
【觀想】 觀察想念。
【觀想念佛】 四種念佛之一。見四種念佛條。
【觀世音】 簡稱觀音,菩薩名,因此菩薩時常觀察世人稱念他的名號或痛苦的聲音而去垂救,故名。
【觀世自在】 觀世音菩薩的別名,因此菩薩時常觀察世界而自在拔苦與樂。
【觀自在】 1.觀音菩薩的別名,因觀音菩薩無論是自利或利人,都能得到大自在。2.觀一切法很自在的意思。
【觀念念佛】 觀想憶念阿彌陀佛。
【觀佛三昧】 觀想佛的相好到一心不亂的境界。此三昧成就,即見佛來示現。
【觀察門】 五念門之一,即觀想極樂世界莊嚴相的法門。
【觀察正行】 淨土宗所立五行之一。見五正行條。
【觀察法忍】 二忍之一。見二忍條。
【觀像念佛】 四種念佛之一。見四種念佛條。
【讚佛】 讚嘆佛的功德相好。
【讚嘆門】 淨土宗五念門之一。見五念門條。
【麤人】 修小乘的人叫做麤人,修大乘的人則叫做細人。
【麤惡語】 十惡業之一,即惡口,亦即粗話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