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法語(續編)
內容與本文所載的另一本"淨空法師法語(續編)"不同,故亦加以轉載
淨空法師 講
劉承符居士輯
◎
轉凡成聖,不退菩提,非離相見性不可,《華嚴經》與《金剛經》所說的境界完全相同,不過《華嚴》詳、《金剛》略而已。大乘均講轉凡成聖,此聖係由圓初住講
起;平常無此高超,只說斷了見惑即是初果聖人,比絲毫未斷見惑的凡夫高明多了。在小乘中講四果,是超越三界六道之阿羅漢、辟支佛的地位,雖超越三界而未見
性,因其離了有而未離空,其著空之病仍障礙了本性。不能離有不離空,要兩邊都離,相與非相都要離,才能證實相般若。不持戒修福便非實信,不實信即不能信心
清淨,如未發菩提心聞《金剛經》等於不聞,最高只能開慧眼成四果羅漢。
◎ 菩提,覺也。通常講菩提有三種:分證菩提。初住以上至等覺菩薩所證之菩提,有其差別之不同。究竟菩提。即究竟覺,此係佛的境界。真性菩提。個個眾生所具足之菩提,在凡夫位上為煩惱、塵沙、無明所障,不能證得。
◎ 元清淨體本來有的,佛與眾生之差別即迷與悟而已。佛示現在世間,說法四十九年,無非為眾生打破迷關。元清淨體是說本性是清淨的,即是本來面目,理智本來是一如的,必須以此為本修因。
◎
佛說識精元明,識即阿賴耶識,精是精華,阿賴耶識是真妄和合之體,有三細相,精指染淨和合的阿賴耶識,性迷了即為識。如以唯識學之四分說,識精即自證分,
自證分是體,見相二分是用,從體上講稱之為識精。元明與無明相對,我們的阿賴耶識並非完全包含了無明,我們還能聽得到看得到,這還是元明,可見本能並未喪
失盡,而喪失了大部份。本來元明可以用眼看到十方三世與極樂世界,用耳可以聽到十方諸佛說法,現在只能見聞近方近聲,可見元明已為無明遮蓋,範圍縮小。無
明是生滅法,元明是不生不滅,我們是生滅與不生不滅和合成為這個身體,此處須認清者,即識是生滅,精是不生不滅。
◎ 成佛作祖與墮落三途,而元清淨體始終不變,凡夫以攀緣心為自性,而把元清淨體遺失,此是遺失其作用,非遺失其體。見分相分所緣不到的即是真本,捨棄攀緣心即見到真本,凡夫只知見分相分而把自證分失掉了,不知此理如何作觀。
◎ 我相是從身上起執;法相是從法上起執;無法相即法執空,亦名法空;非法即是無、即是空;亦無非法相是空亦空,又名重空,又名俱空。般若顯三空之理,以遣執為主,人我空後又執法空,還是不可,必重重遣之,連空亦要空,古人稱為窮空到底,故名勝義空亦名第一義空。
◎ 有人說弘法不容易,愈熱心煩惱愈多。其實不必顧慮,自行化他都要隨緣,若有他人破壞,於自己的清淨心毫不相干,是障礙了眾生的法緣;如我自己發生煩惱,說他把我的法緣破壞了,豈不又著了「我的法緣」之相嗎?自行化他應當什麼條件都沒有,他人能從何處破壞呢?
◎
「至一切處迴向菩薩」是第四迴向菩薩,至者到達義,一切處與法性相應,稱性起修才能一切處。怎樣才能稱性?必須有大願,十迴向菩薩所修的是大願。十大願
王有廣修供養,修供養有福德,即《阿彌陀經》所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佛稱為二足尊,福慧俱足;廣修福田,利益無量無邊。佛法與世間法一
樣,重修福重禮敬。《華嚴經》曰:「此菩薩摩訶薩修習一切諸善根時,作是念言:願此善根功德之力至一切處,譬如實際無處不至,至一切物,至一切世間,至一
切眾生,至一切國土,至一切法,至一切虛空,至一切三世,至一切有為無為,至一切言語音聲。願此善根,亦復如是,至一切諸如來所供養三世一切諸佛。」學
佛要拓開心量,十迴向菩薩著重在拓開心量,心量小是凡夫,心量大是佛菩薩,拓開心量與真如本性相應,學佛是恢復本性而已。
◎
能供養佛,佛一定說法,佛在世時托就得說法,以示禮尚往來。我們只有心有願而無事實上的供養,十方諸佛還是給我們說法,有顯示、有冥加,現在讀經方明白
此理,供養一定有效。所謂「一切處」,就是一切處所都現身,似有分身之術。《楞嚴經》說:「隨眾生心,應所知量。」《華嚴經》講事無礙、理無礙、事事無
礙、事理無礙,時亦無礙,念劫圓融。小乘經典非如此說法,在修持上大小乘性質不相同,小乘用識,有分別心即有時劫;心無分別,念劫圓融,當生即能成就。見
性實在太重要!
◎
海雲比丘住在大海旁邊,以海為境界,大海有廣大甚深義。想到佛的智慧有如大海,此是會相歸性,六根接觸六塵均可會歸自性。學佛重理論,而有理必有事,念佛
念到一心不亂即可見到西方三聖,見到的境界正與經中所講的相同,如見不到是自己程度還不夠。經的用意有兩種:指示修行的方法,重在理論的發揮;給與修
行人作證明之用,修行人到了相當的程度,遇有境界現前,看看是否與經中所講相符。從初住到等覺菩薩所見的佛相均是報身佛,而每位菩薩所見的相粗細不同,隨
自己的心而有所轉變,自己心清淨,見一切境界也清淨。所以修行的方法只在修心,是向內求,而不是向外求。
◎
菩薩以大海為境界想到心海,真心像大海,直心、深心、大悲心猶如大海,所現的菩提心海,由菩提心中出現的蓮花是無漏的性德現前,心與行相應才有依正莊嚴的
境界現前。華嚴如此,念佛亦不例外,念佛以菩提心為基礎,無論上中下品均以菩提心為根本。《無量壽經》中說的至誠心即是直心,迴向發願心即是大悲心,如圓
滿發足,即能見西方極樂世界。如不發心不過與淨土結一個緣而已,三心齊發沒有不往生的。淨土是大乘法門,離了菩提心不成。現前的世界都是煩惱分別心現出來
的,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並不是外來的,只要心地清淨到此程度,佛的境界自然現前。
◎
本心是本有的真心,分別影事即第六識妄心,以第六識為真心,迷真認妄,若不蒙佛開示,永遠迷下去。幸遇到佛,不但要開悟還要解脫,身心泰然即是解脫,悟了
何為真、何為妄!見性(此二字是名詞,非動詞)是不生不滅的,意識心是生滅的,我們幸得人身,若遇不到佛法,或學佛而不能開悟,來生想再得人身,如爪上
土,難上加難了!
◎
吾人應明瞭一切萬象均無自性,了解無自性即了解一真;果然認識一真,即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從不動搖,我們現前就是不生不滅。見性是不生不滅的,佛的意思
就是在妄相上見到一真即證入法界,才真正得到身心泰然,與《心經》中之「度一切苦厄,遠離顛倒夢想」之境界同。
◎
萬法因緣生,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念念遷謝,新新不住,此所指的即是行陰剎那生滅,如同燒香,一面燒,香灰一面落,灰落火興,火又成灰。人之初生即如
點燃了一支香,所以燒香亦可以起警覺心,佛門中處處都是表法的。人生雖然變化遷流,但仍然要求養生之道,藉色身以修行。身體要勞動,佛法中拜佛經行均是
動;心要靜,以定養心。既知身體是暫時性的,即不必與人爭;爭名奪利,即是使香趕快燒完。
◎
度眾生用一個人的力量很難成就,要集合眾多人組織一個團體,作弘法利生的事業,才能辦得有聲有色。佛得道後,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常隨眾一千二百
五十人,均是大菩薩再來,所謂「一佛出世,千佛擁護」,他們如同一個大戲班,表演給眾生看。佛在世時之國王大臣均是菩薩再來。《楞嚴會》上波斯匿王是四地
菩薩,示現一個凡夫老人相,作佛的助手,告訴我們年齡不饒人,色身是無常的,作了皇帝也免不了生老病死,此國王先示外道後歸依佛,其答覆佛的一段變化密
移,實為感人,其言曰:「我年二十,雖號年少,顏貌已老初十歲時;三十之年,又衰二十。於今六十,又過於二,觀五十時,宛然強壯。世尊!我見密移,雖此殂
落,其間流易,且限十年;若復令我微細思惟,其變寧為一紀二紀,實為年變;豈唯年變,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遷。沉思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
停住,故知我身終從變滅。」看了這段經文,自然會了解人生是無常的。
◎
依教修行今生必有成就,佛法不過是增上緣而已,主要還靠自己修。如想成就必須四緣具足,其中親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均屬於自己方面的。所以必須要相信自
己,信心具足,法緣當然要結是賓,自己開悟證道是主,賓主認清,福慧雙修。廣結善緣屬於福的方面,精進修行屬於慧的方面。不必等修圓初住時再弘法,說法只
要不說錯就不會出毛病;自己若沒有明心見性,決免不了錯誤,但須根據經典及古大德注疏說,千萬不可用自己的意思說。古人與今人並無交情,古人注疏設非真有
價值,不會流傳到現在。因古時刻一版書不容易,若無價值,誰替他流傳?
◎
法身是理體,智身是般若,般若是無分別智,無分別即不執著;心不執著,但對於善惡看得清清楚楚。不平等不能普入,即生障礙。執著最大的是人我是非,有人我
是非,智慧絕透不出;消除人我是非,平等心即現前。一年比一年淡,一月比一月淡,就是功夫;若淡一分,一真法界即接近一分。
◎
知其理而後信是謂真信,真信之後起行,心理方面得到轉變,相信的程度就不同了。此心理境界之轉變即是悟入,能信、能解、能依教奉行即能悟入。疑是根本煩惱
之一,如認為自己是個薄地凡夫,今生沒有成佛之分,那就真正沒有希望了!因為自己不相信自己,善知識也幫不了忙。
◎
佛陀在世時有九十六種外道,容易辨別,佛門裏面的外道就很難認識。說到究竟處,心外求法就是外道,念佛如不曉得消歸自性就是外道。外魔沒有多大的力量,只
怕自己本身的魔。四魔就是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天魔四種:一為五陰魔,五陰非外來,色受想行識五陰熾盛,為眾惡之淵藪,所以才發生七苦;二為煩惱魔,根
本煩惱,迷惑事理,障蔽正道,亦屬於自己的;三為死魔,死能斷人之命根,妨礙修道,但並非外來;只有第四種魔,天魔是外邊的,他是欲界第六天主,他化自在
天的魔王,我們的修行程度不夠,他還沒有時間來打擾呢!佛法中無論修那一門均離不開明心見性,如目標不訂在明心見性上,向外馳求,仍然是外道。《楞嚴經》
說捨識用根就是指的此事,在日用平常之中,若依舊用第六意識即屬魔外。
◎
轉法輪即是說法,說法前先要觀機。要想度眾生,首先是令眾生生歡喜心,眾生才願意接近;同時還要調伏眾生的煩惱,煩惱重的聽經也聽不進去。隨眾生之心,悉
令開悟,縱能小悟亦得利益,集小悟為大悟,小悟是大悟的基礎,所以經云:「能令一切眾生歡喜,調伏一切眾生煩惱,能照一切眾生心行,善了一切眾生根性,能
以威力普轉法輪,隨眾生心,悉令開悟。」
◎
《金剛經》是大乘經,有菩薩種性的人來聽方能領會,否則一聽便有茫然不知所措而生恐懼之感,佛在世時即是如此;佛說法時小乘人間有聞之退席者。佛說八萬四
千法門,有人懷疑其中是否有後人偽造,應知凡已列入大藏經者,其版本均有來歷,不必疑惑。佛所說的種種法門均係對眾生之根機不同而說的,佛無定法可說。佛
法不怕懷疑,古來高僧大德也有不少人在年輕時曾經闢佛,等他對於佛學深入研究之後,方始至誠懇信,一心皈佛。佛法最怕世間有小小聰明的人,每天吃吃喝喝,
打打麻將,過其優閒的生活,對於三寶,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好像不知道世間還有佛法,這種人沒有得度的機緣,最為可憐。
◎
般若講空,一開始就講破四相。人的執著第一個是我,現在世間人誰不為己,這個破四相的道理,一聽就相信的人是多生以來所種的深厚善根,否則聽了一定疑慮重
重。般若中之真正義趣隱晦難辨,自古以來學者均怕談般若,怕說得善巧不足,令人聽了發生誤會。有專修《華嚴》的,有專修《法華》的,也有專修《楞嚴》的,
但是很少專修般若的。古來大德有的是佛菩薩應化,但多數都是單獨讚揚自己所修的法門而貶抑其他法門,此係祖師教學的苦心,所謂門庭設施,不如此不足以增強
學子們的信心。其實若是一切通達,法門何嘗有高下之分,二十五圓通,門門第一,沒有第二,可以證明。
◎
般若稱第一般若波羅密,因般若是諸度之母,學佛人離開了般若是佛教的門外,必須懂得般若才能入佛門。無量的波羅密門,通常將之歸納為六大類。波羅密譯為
度,即度至菩提彼岸。何以稱般若為第一?因各法門中缺了它即不成度,如布施設無般若即是布施而非布施度,不能證果;再如修禪定無般若,修得再好也是四禪八
定,超不出三界,可見般若之重要。般若就是智慧,就是不著相、不執著,任何事作了之後就算了,不必常常掛念他。般若是佛母,能生諸佛,一有般若的話,日常
生活穿衣吃飯均有般若在內。四相俱空,一空一切空,如此義趣,方知大乘法門之可貴;深深了解般若精義,不斷熏習,漸漸亦能培養成大乘種性。今日聽到之後,
不怖不畏,與般若感應道交,即與十方諸佛感應道交,才算是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
◎
《金剛經》曰:「如來說第一波羅密,非第一波羅密,是名第一波羅密。」如來說者,表其是約性而說,性體空寂,那有此第一波羅密之相?般若是理體,無形無
相,所以般若只是一個假名,並非別有一個相在,故曰非第一波羅密。性體雖無相,而亦無不相,一切相皆緣性起,此第一波羅密亦是緣性而起者,不無第一之名
相,故曰是名第一波羅密。「是名」者明其相不離性,仍應會歸於性;又「是名」者,談般若之理離不開言語文字,設無假名,佛菩薩亦無法引導我們領悟其意義。
◎ 三輪體空,並非只有布施才用得上,其他日用平常之中穿衣吃飯均要三輪體空,才能斷惑證法身,這是修大乘法的要件。先要解其義趣,解得深,解得圓,穿衣吃飯馬虎一點即近於三輪體空,生活過得去就行了,有敷餘錢,培福度眾生。
◎
破四相是佛說的,若有四相即非菩薩。一般人都疏忽掉了,以為是對文殊普賢說的,菩薩才破四相,其實我們學菩薩即應先破四相。不懂般若,念佛也不能往生,因
為還是念念不捨功名利祿、家庭眷屬,就去不了,有一絲毫的罣礙也去不了。道理明白之後,知道四相果然是空的,才肯真正放下。果真明白般若的真實義,對於世
間事也要淡了幾分。
◎
有眼的人看得見,盲人看不見,此是俗人的見解。佛開示,有眼人看明與盲人見暗並無軒輊。在見的情況下,見明容易明瞭,見暗不易體會;眼見色而發生眼識,需
要九種緣,缺一不可,而見性是獨立的,不需要一個緣。其實見明見暗是見性的功用,見是心見而不是眼見,心性離開眼根有其獨立的自體。在這一點上能有所悟
入,與一般人就不同了。
◎
客塵比喻煩惱,作客住兩天就走了,用此「客」字比喻見思煩惱的粗相。眾生不知外塵的事相,所以生種種妄想;如以智慧觀察,知煩惱性空、無自性,本性自然現
前。《起信論》說一念不覺生三細,生三細就是起惑,起惑連阿羅漢的資格都不夠,何況證無上菩提!就大乘理論言之,念佛求往生,見性者生實報莊嚴土,未見性
者生方便有餘土,見思煩惱未斷生凡聖同居土。塵是動相,客與塵皆是假有,如拿他當作真的,必定吃他的虧。佛的華藏世界也是客也是塵,存心嚮往,也去不了。
生西方是大乘法,須不著相,才能往生。
◎
根塵識均是生滅法,見性是不生不滅。如是思惟(觀照),身是四大五蘊和合而有的假相,其理體即是本性。識與根不容易分,「愚者難分識與根」,愚者指羅漢。
六根的本能見聞覺知是性是心而非識,識是分別,見明見暗均是心見,如若再分好醜即是識。不分別,萬法一如;不分別,即《華嚴》的一真法界,其中無佛無眾
生。經中所說的萬佛及菩薩等等名稱,是對一般有分別心的眾生說的。圓教初住菩薩以上無分別心,無佛無眾生;初住以下有佛有眾生。同樣一件東西,凡夫用識去
分別,初住用根去見性。
◎
一生分別心馬上就覺悟,用了別不要用分別。對於這些事物有偏好,對於那些事物有厭煩之心,就是分別。知此理論可以慢慢修,十信位菩薩仍是用識而不是用根。
於一切法不生染著之心,一切放得下看得破,自己四大五蘊是客是塵;相對的人也是客是塵,連佛菩薩都是客是塵;天天想成佛也是打妄想,仍落在塵上。所以讀
《楞嚴經》每節每句都要深思,揣摩透了,六根接觸六塵時才能一絲毫不染。
◎
雨過天晴,陽光清晰,隙中微塵無數,發現空中諸有塵相。虛空是不動的,指心性,塵相指煩惱,煩惱無論如何干擾,虛空絕不受其影響。見了性的菩薩即能證入一
真法界,他看一切眾生同他一樣,無二無別,依報隨著正報轉。凡夫看佛菩薩也同凡夫一樣,有一位學《華嚴》的老修行,看到學淨土的就看不起,他是修法界觀
的,其實他還沒有入法界,對事仍有分別,行解不能相應。
◎
三苦中之行苦是行陰之相,一剎那有九百個生滅,念念變遷不停,仔細觀察我們的肉身念念變化,生滅無常。小乘人觀察此種現象之後即生厭倦之思想,求取偏真涅
槃,大乘根性的人觀察之後即知色身是假相,清淨法身才是不生不滅的,清淨法身即在此色身之中,如捨棄此身也找不到法身。色身如水泡,法身如大海,現前的幻
化色身中本有不生不滅的性,六道眾生均有之,凡夫不明此理,佛不指出,我們焉能明白?人生如過客,世間如旅舍,知此理,生在世間應保持何種態度?於世無
求,與人無爭,身心清白,一塵不染,這是真正的福報;如認為有錢有勢是福報,終日鑽營,患得患失,心為境轉,苦不可言,豈能稱為福報?真正的福報是身心清
涼自在。
◎
能見者,是你根中之性。見性一詞很難了解,禪宗所說的明心見性之見字當動詞解,《楞嚴經》中所說的見性之見字當名詞解。在《楞嚴經》中所謂見性,是指能見
到外面境界的功能。佛問波斯匿王:三歲與十三歲所見之恒河水是否一樣?波斯匿王說無兩樣。佛說:汝今髮白面皺,與童年之見河水,有童耄之分否?波斯匿王說
沒有分別。由此可以知道能見的功能並無變化,也就是說見性並無變化,真性並無變化;學者由此處觀察,在現前生滅當中尚有不生不滅的性。生滅者是四大五蘊,
而六根之性是不生不滅的。
◎
捨識用根,捨識是把身心世界全捨掉,如不捨掉即用不上根。《金剛經》說破四相,不破盡,識如何能捨掉?第六意識的勢力很大,人生一切行為都是第六識當家;
對於經論深入研究之後,知道第六意識不是自己,是顛倒妄想,就有方法對治它。慢慢來,修學不可操之過急,免生障礙,逐步轉變自己的境界。處處要覺,不要隨
著迷情;覺即不為外境動搖,能明了那是真、那是妄│六根根性是真,其餘全是妄。依此修持,即可斷惑證真。
◎
世道衰微,佛法不振,我們沒有能力扭轉目前的環境,只有先保持自身之清白,先求自度,等待時節因緣成熟,再斟酌行事,千萬不可勉強。同時先求自度,會講經
說法濟得什麼事,必須要求「證」。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每一位善知識均是先求自己成就而後度生。外面順逆境界都是增上緣,縱然遇到逆境也是佛菩薩來測驗我們
的,如無此境界,如何能成就?
◎
學佛若是以消遣的態度,求精神有所寄託而學的,又當別論;若是真為了求解脫而修行,首先要破我相,我相一破,四相全破。須知一切法是因緣所生,不可執著。
《金剛經》說眾生怕聞般若,其實若真懂般若即不會怕,般若是無比的智慧,離了般若即不是大乘,離了般若均屬魔攝,無論研究任何經典,離了般若即不能圓融。
真正懂得佛法,不要等死後看到輪迴才覺後悔,先要有決定信心,要深解圓解,才能發生作用;作用即受持,穿衣吃飯均是解脫,在日用平常生活中打成一片。
◎
何謂清淨法身?即相即性,即空即有,色空一如,即謂之清淨法身。微妙淨法身,法身、報身、應身三身即是一身。小乘說法身是理體,其實山河大地全是法身。見
了性的人六根接觸的境界全是佛菩薩的境界,使自己與外面的境界融成一片;未見性的人看法身、報身、應身不一樣。若是看每個人都是菩薩,則自己已經是菩薩,
在境界上可以考驗自己。但盡凡情,別無聖解,完全是本性的境界,現在是被凡情蓋覆著了;迷的時候有十法界,覺了即是一真法界。講十法界是初級的佛法,《楞
嚴》一下手即用不分別的根性,下手的方法即是圓初住菩薩的方法。初用功時有方便:即少知道事,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
◎ 未見性之人號稱顛倒,因其執著「色身包括了自己的心」,凡夫認為自己的心在自己身子裏面。見性如果在身子裏面,則身外的茶碗即不應當看到,所以見性是周十方。心亦在身子裏,如不在身子裏面,則是心之外還有個身。
◎ 佛有三身:應身、化身、或稱應化身,有始有終,如佛之八相成道,八十歲入涅槃。報身有始無終,佛證得圓滿菩提,以智慧為身。法身是理體,無始無終,說始說終均加不上。在《華嚴》中講三身無礙,一身即三身。
◎
《華嚴經》中至一切處迴向菩薩,以其所種一切善根悉皆迴向,供養功德才能圓滿。回轉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於所期,謂之迴向。其迴向的方法有十:不亂迴
向。在供養時非常虔誠沒有妄想,以及亂心雜念。一心迴向。專注在一個境界上,沒有其他的妄念,如一心專想阿彌陀佛,心無他想者是。自意迴向。即不往外
求,指的開悟,小疑小悟,大疑大悟,解悟與證悟均不是從外而來的。尊敬迴向。如迴向菩提,迴向實際,迴向眾生均應尊敬。不動迴向。心常在靜中,不為外
面境界所動搖。無住迴向。即不著相的迴向。無依迴向。不依靠任何境界,不著在境界上。無眾生心迴向。是無我相,離四相之義。無躁競心迴向。心中平
靜,修任何法門無急躁幸進之心。寂靜心迴向。遠離煩惱,絕諸苦患,與涅槃相應。
◎
這一生就可以用不生不滅的心性作本修因,圓滿菩提一生有分。有人以為成佛太難,將來能保持人身也就算了,此種人很多,實未了解佛法。須知我們縱然已往造業
甚重,但回頭是岸,當生就能成就。所謂回頭是岸,並非多行善事、將功折罪之義,這不是真回頭,捨識用根才是真回頭。平常用的是分別心,從今以後用不分別的
性,乃可成就。況且捨識用根是自己可以作到的事,不必求人,求人的事難,自己的事自己肯做就不難。
◎
名必有相,例如說茶杯,大家一聽到,心裏就有個茶杯的印象。眼前的境界是自己心裏變現出來的,如自己作得了主,即可變現出一切全是好的境界;自己心中無種
子,那裏會變得出來?明白這個道理,心就平了。看到惡人,亦是心裏變現出來的。學佛之後才知道心即境、境即心,最要緊的是轉自己心裏的境界,心染污找淨土
那裏找得到?念佛不明白佛法的道理,用分別心、染污心念佛,不能往生,因心與淨土不能相應故。
◎
六根根性當家,六識即轉變為妙觀察智,前五識變為成所作智。覺了,生死輪迴當下就沒有了;迷了,仍受生死果報。不知真心,想開悟是不可能的事。自己有求開
悟的心,十方諸佛必然加被。不如法得不到感應;不是禮佛念經誦咒為如法,與理性相應謂之如法。所謂與理性相應約有三事:開智慧。辦一切事不要感情用事,
即能破無明,用理智、用般若對付無明。布施,破貪心。布施若不著相,連無明也破了,即與本性相應。忍辱,破瞋恚兼破四相,而後才能身心清淨自在。
◎ 用功下手處應與法性相應,六根接觸六塵以理智作主宰,行住坐臥均是道場,念念覺即念念不迷。十住修直心,十行修深心,十迴向重在大悲,存心利益一切眾生,如有任何善根或功德均須迴向。如不肯迴向,即有我相;有我相則四相俱全,即非菩薩。
◎
證果的相自己知道,因為境界變了。經云:「願令一切世間皆得清淨」,其範圍很廣大,此菩薩絕不是空口說白話。我們每天做早晚課是有口無心,天天向佛菩薩打
妄語;如真肯用功,不做早晚課亦等於做。學佛法不必貪多,一句兩句受用無窮。所謂清淨者即無煩惱也,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就清淨了。
◎
經云:「令一切眾生具足善根,悉得調伏,其心無量,等虛空界,往一切剎而無所至,入一切土施諸善法,常得見佛植諸善根。」善根有三:無貪、無瞋、無癡,反
之即三毒。善根是一切善法所從出,三毒是一切煩惱之本,只要具足善根,一切煩惱均可調伏。「往一切剎而無所至」,即是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西方極樂世
界是唯心所現,全是自性變現的。此是講的理,對初學者最好不談,恐生疑惑,礙其進修。入一切土施諸善法,即是無論何時何地,凡與眾生不利者絕不作,凡與眾
生有利者雖捨生命也要幹。過去諸菩薩生生世世捨身受身,無量無邊,我們這個生命有什麼值得留戀的,如抱著犧牲生命修學,那有不成功的?「常得見佛植諸善
根」,事實上佛比凡夫多,但何以見不到?是自己有障礙。見到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佛並不算見佛,見性才是見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見了性,一切眾生均是
佛。修行要轉識成智,禪家說明心見性,迷時叫心,不迷叫性,心即阿賴耶識,性即真如本性。
◎
第三住菩薩是修行住菩薩,有善巧方便的修行方法。談及修行,是轉境界,通常講止觀。止息妄念,止心不亂;妄念既伏,心自朗然、無所不照即是觀,尤其重要的
是觀空與有,此是綱領,把握到空有二大綱領,修行即有門路。《心經》中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能知空即有、有即空,就算入門了!
◎ 經云:「趣入無邊法門教海。」受持必須趣入,趣入即是變境界。很多學者誤會以為讀誦即是受持,錯了!受持是依教奉行,這是初步的受持,也是初級的佛法;往深裏講,應當證入,必須入到這個境界。
◎ 諸相指一切相,一切相皆是因緣所生法,因緣散了,相即不存在。六塵皆是虛妄相,佛說不壞世間相。般若講的籠統,中下根性的人並不契機;唯識對於一切萬法說得比較切實詳細。佛說持戒修福者可以接受般若法門,不持戒易趨於狂慧,不修福必墮小乘。
◎ 佛法精華在大乘,既學佛,目標就要放遠一點,不要以為高攀不上。大乘以度他為主,處處為自利是小乘。但小乘亦不易修,小乘要破相。般若是大乘的綱要,無論何宗何派均需要般若。性相兩宗不但不衝突,而且相輔相成,唯識與般若均是破妄想、破執著的。
◎
《金剛經》之發起,完全是在日用平常當中。入城乞食是日常生活,須菩提見之因而開悟。無上法門即在日常生活當中表現出來,若非須菩提看破,我們實在無法了
解;佛並未說一句話,須菩提以大悲心為接引眾生特出來啟請,故蒙佛讚許。《金剛經》先表無住,以正智慧觀察眾生界,破我法二執,說離四相(我人眾壽)。此
學大乘人應注意者,學大乘即是菩薩,應直下承當。最初下手用功先不要著相,不著於相即是正住。在日常行事中以布施為第一,布施包括六度,布施即是放下,更
重要的是離相,離相即與般若理體相應。
◎
從須陀洹至阿羅漢均不著相;如其自己覺得已證得須陀洹,卻尚未破身見,此仍是凡夫,那裏是初果聖人?大乘佛法不著相,於法實無所得,指無上菩提之法。為什
麼不可得?因為法有一個得的心(「得」是生滅心),與法即不相應,《心經》說無智亦無得,必須超越得失心,才真正證入佛智。去了得失心,又怕我們走上消極
的路子,故佛又教我們學無住生心,生清淨心。「生」是現前,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清淨心即能現前,一切不住,一切不離,在萬法中心地不染,不是逃避。佛一
再開示,離一切相,修一切善,才是中道第一義,才是無住生心,此是《金剛經》中講修持方法具體而扼要的說明。
◎ 凡夫執著最重的是身,身相不執著,身外之物更容易捨掉。修行須先將身外之物放下,煩惱就輕了;煩惱減輕,菩提即相對的增長。身相不執著,生死就沒有了。生死能不能了,要看能否放下。
◎
佛所說法有許多地方與普通人的見解不同,因其與一般常情未盡相合,或與一般人耳聞目見的事理不符,很難被人所接受,這是凡夫通有的現象。但現在科學對於宇
宙間之事理能以證實者尚屬有限,科學尚未到達圓滿究竟之地步,如以現在科學所達到之境界來衡量佛法,尚談之過早。佛的智慧是一切種智,必須證得一切種智,
對於宇宙人生以及萬事萬物之認識才算是正確。
◎
佛法中常說妙心,心上加個妙字,即非分別心,不是見聞覺知的第六意識心,妙心指見性,即現前一念見聞之性。凡夫對妙心的意思不大容易領會,所以佛在楞嚴會
上說十番顯見。見性何以為妙?因其覺相,同時又是真實的、不是虛妄的;身是四大假合、是虛妄的,心是受想行識、亦是妄的。談到修行,如用生滅的因修行,想
證不生滅的果是辦不到的,必須找到不生滅的本修因才行。妙心亦指大圓鏡智說,唯識學中之百法全在真心中包含著。悟了以後用八個識在十方世界度一切眾生,迷
的時候此八個識不能作主,外境作主,身被境界牽著走。見性本來是妙,不要修不要證,如說有所修有所證就麻煩了,開口便錯,動念即乖。佛法所說教人放下,即
是放下凡情妄想;如能放下,本妙即現前。
◎
唯識學是說明山河大地等一切法皆為假有,唯識之所變現,此是唯識學之主要宗旨;依此解釋,與一般人日常生活所觀感的相反,很不容易被接受,但是唯識學所說
的是真實話。我們自己的看法如何,如與經典上一樣,即是入佛知見;如不相符,即是邪知邪見。邪知見中之最重者為我執,認為身心是真我,大乘佛法要破我執。
若想在唯識學上有成就,無論解或行均須先破我執。
◎ 覺悟一切萬法是假的就應當放下,放下即自在,放不下是顛倒妄想。往高深裏說,連佛的世界都是假的,覺後空空無大千,但是凡夫不到這個程度,最穩的辦法還是念佛求生西方,先免除六道輪迴之苦。
◎
集起名心,集起者在八識中最恰當的為阿賴耶識,集種子,起現行,屬第八識,若以現代話說,種子即是印象,如說留個印象,在佛法中謂之種子,此種子永遠不會
失去,藏在阿賴耶識中。種子無形象,雖無形象而能變出形象,盡虛空法界即是一個阿賴耶識,極為廣大。如何能體驗得到呢?從現行可以體驗,十法界依正莊嚴
全是阿賴耶識內種子起現行。起現行不是偶然,必須具足種種條件,自己阿賴耶識中即具十法界種子,樣樣俱全,染淨之因具足,個個人具足。在十法界中可自在受
身是佛,業力受身是凡夫。佛亦有八識而不迷謂之智,體是一,作用不一樣;佛是覺者,覺了對宇宙人生徹底明瞭,具足大悲心,造作是清淨的。│因為已破我執,
一切造作均不著相,謂之真正清淨。
◎
無為法。為是作為,無作為是不生不滅,不去不來。欲知無為,須先知有為,有為有三用意:現所知法。如色法心法各別顯現,一說大家都知道。現受用法。如
說衣服可以穿,茶碗可以盛水,可以得到受用。有作用法。如五根眼耳鼻舌身有了別五塵境界作用。與此三種相違者即無為法。又凡是不生不滅的是無為法,凡因
緣所生之事物皆是有為法,本來自爾而非因緣所生者是無為法。
◎
阿賴耶識有能藏、所藏、執藏三重功用。能藏是指自體,能含藏一切法之種子;所藏指萬法種子而言,係就受熏方面說;執藏是末那執藏,看守的人即是末那。末那
執著阿賴耶之一分以為自己,即是我執,它不知阿賴耶之全體是我,而執著一部份,認水泡是自己而不知大海是自己,且認為水泡即是大海,此即所謂加一倍的迷
惑。
◎
八識通常分為四部份,前五識為一部份,第六七八識各為一部份。就名稱上講,八識均可稱為心、為意、為識;如就心意識之殊勝說,第六為識、第七為意、第八為
心,有時總稱八識。禪宗說離心意識參一語,可就如上六七八識之分配命名。八識尚有其他名稱,如五蘊即八識,十二處、十八界均是八識。
◎
八識的功用,同中有勝劣。前五識了別之功用最勝,第六識分別最勝,其特性變化太大,心猿意馬,從無安份時,時時刻刻打妄想,如能老想一樁事叫作定,主意不
定,毫無成就,所以世出世間均著重在第六識。第七識與第六識恰好相反,第七如如不動,但卻執著一個我,從來不間斷,一切眾生從來沒有把我忘了。第八識是藏
識,含藏一切種子,遇緣即起現行。前五識如起作用,必須與第六、第七、第八識同時俱起。如眼識不與第六識同起即無分別心,不與第七識同起即無染淨心,不與
第八識同起即無種子。學佛人在日常生活中,應儘量想辦法將分別依、染淨依漸漸淡下去,才會有成就。如看到幾個月大的小孩,其明了意識很薄弱,不分別善惡;
所以古人說應保持赤子之心,此之謂明了意識。明了意識者,謂意識依五根與五識同緣五塵,明了取境,好惡長短,悉均現前,是名明了意識。
◎
獨頭意識指第六意識,身口意三業造作均為獨頭意識所控制。獨頭意識有三種:定中。定中意識是與定相應的意識,不在定中時妄念紛飛,定時放下萬緣;念佛佛
號打成一片,即入了定中意識,即是一心不亂。定中意識作用很大,可得生死自在,來去自由。二六時中與阿彌陀佛名號相應即是獨頭意識,亦即是高級禪定。此種
定中獨頭意識謂意識獨緣定境,不與五識同緣,而無一切塵作對,是名定中獨頭意識。獨散。即第六意識於散位,不伴前五識而起,又名散位獨頭意識。謂意識不
緣五塵之境,但散亂計諸法或緣空華水月等諸色相,或緣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法,此非定中,又非夢境,是名散位獨頭意識。夢中。夢中境界是夢中意識的相
分。謂不對諸塵而於夢中見種種境界,此亦心王性境變現而有諸相,是名夢中獨頭意識。此獨頭意識完全是就凡夫方面說的,獨頭意識起作用是身口的造作,造的時
候謂之識,阿賴耶一定落種子,因果必然有;如不能破無明,轉識成智,決定逃不了因果。處處學忍辱,學吃虧,把身心世界一齊放下;若佔他人便宜要想出三界,
必須把帳還掉才能走。他人欠我的一概不要了,這是最聰明的辦法,如肯布施,其利益不只一本萬利。
◎
引業與滿業。引業即是引導之義,在六道中引導我們去投胎;到那一道去要看造那一道的業最重最大為依據,所謂強者先牽,如還債然。所以造業必須謹慎,修十善
引至天道,持五戒引至人道,瞋恚嫉妒引至地獄道,是非不明、利害不分引至旁生道。身根是無記性的。業有千差萬別,別業中苦樂種種不同是為滿業。於六趣各有
總別二報,例如人趣彼此各具六根,彼此受共同之果報是總報,又如人人壽夭、美醜、貧富不同是為別報。其引發總報之業名為引業,其成滿別報之業名為滿業。
◎ 執著「一切萬法是實在的」謂之法我執,執著「身是實在的」謂之人我執。
◎
《百法明門論》中有五行,五行的名稱是觸、作意、受、想、思。是普,行是行動,就是說這五種行動,它的接觸範圍很廣,一切心、一切地、一切性、一
切時,都有它活動的蹤跡:一切心。它八個識,與每一個識都相應;至於其他的心所,並不是都普活動到一切心的。一切地。行心所所緣的是三千大千世
界,即三界九地。(欲界為一地,色界及無色界各分為四地。)一切性。包括三性,善、惡、無記,一動念即有。一切時。過去、現在、未來均起作用。
◎
觸由根、塵(境)、識三法和合時所生,令心王心所接觸外境,使其產生其他的心理作用。故三者必須和合才叫作識。觸心所的體性是引君與臣民相接,後面的心所
靠它起作用。作意是警覺,引心趣境,警覺心王與心所,使其發生注意力的作用,例如作事要小心謹慎,就是這種警覺心。觸是對境,亦稱感覺;作意是攀緣,又可
稱為注意。注入作意,注入第六意識,作意以後即有感「受」,領納外境所引起的順、違、俱非境等感受心理,順是喜歡的,違是不喜歡的,俱非是不討厭亦
不喜歡,往深裏講,即苦樂(身)憂喜(心)捨,捨即俱非。想是於境取像,在自心所取的境上,安立了大小方圓、青紅皂白、善惡美醜等等差別之相。心理上起分
別,把境界安立種種名詞,所以想全是虛妄的。如到達想的地步即停止,還好,尚未造業,只是打妄想,若到了思的程度就糟了!思就是意業,亦稱意志,即造作身
口意業的作用,吾人一切心心所的動作與行為,無不由此推動出來,它能令心取正邪等的業因,來造作善惡業。身口意之意,在戒律中小乘思不犯罪,大乘算犯戒。
思是心裏頭有界限,大乘戒難持,一發心十方諸佛讚歎。
◎
五行不是普通人能覺察出來的,以五行修,八地以上菩薩可以做,凡夫無此能力。我們接觸外面,到作意即可,不要有受。遇到境界就受,是薄地凡夫,不能往
生西方;必須把娑婆世界的一切捨掉,冤家對頭的憎恨,家庭眷屬的恩愛一齊去掉,到了八風吹不動的時候,生死就有把握了。如辦不到,應於想上用功夫,如在思
上用功夫,菩薩行就有虧欠了。
◎
百法中別境分為五類:欲、勝解、念、定、慧。別境中之「欲」是緣所樂境起希望,對於喜歡的事物上,做欣求的心理作用,此是廣義的。順心的境界是樂,於違心
的境界,希望遠離,早早離開亦是樂;所以欲是通一切的。不過這希望亦有好有壞,若是希望財色名食睡或吃喝嫖賭,固然是不好的希望;如果是希望成佛作祖,救
世濟人,是好的希望。百法中之別境是與行心所相對的,於一切之心不起,對於各各別別之境而起之心所。例如向所樂之境,則欲之心所起;向決定之境,則勝
解之心所起是。
◎ 百法別境中之「勝解」是殊勝的見解,或認識的決心,對於希望的境界很了解,對於善惡正邪的事物有明確的見解,不受其他事物引誘轉變的心理。如學佛的人了解佛法的真實義,若能依教奉行,確能自利利他,離苦得樂,這種見解是不能動搖的。
◎ 百法別境中之「念」,「緣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對曾經學習過的記得很清楚,專管記憶。念是憶念,也就是所學所修的正念,不可一曝十寒,要念茲在茲,念念不忘,明記在心,這就叫作念心所。這種心理作用是以定為所依,而定則依念而生。
◎ 百法別境中之「定」,「緣專一境,令心不散」,即專心義,也就是精神的集中。如專心聽講,心不專什麼事都作不成,對於所觀的境界專注精神不移的心理,為慧之所依。欲界凡夫緣境,多屬散亂,心不專一,唯有修養者能之。
◎
百法別境中之「慧」,是世間聰明智慧,對境界知道揀別,緣所觀境而起簡擇,斷疑為業,為揀擇思考的心理作用,故有慧就能斷惑。但有惡慧、善慧二種。惡慧中
如惡見、邪見,應歸屬於煩惱位。善慧稱為正慧、正見,約分為三:聞慧、思慧、修慧,聞慧是聽聞教法所生的智慧,思慧是觀察義理所得的智慧,修慧是由修定力
所得的智慧。
◎
百法中善法分十一類:信、精進、慚、愧、無貪、無瞋、無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第一個是信,「於實德能,深忍樂欲」。此信字為信解行證之信,實指
一切萬法實在的道理。常說的諸法實相,在有情方面稱為佛性,在無情方面稱為法性,順性修行即佛菩薩,違則是凡夫。德指三寶,真正的淨德,在如來大涅槃中有
常樂我淨,凡夫則無,凡夫稱為四顛倒。能指於一切世出世間善法相信有能力成就,自信能成佛。自己若不相信能往生西方,則決不能往生,失去信心作世間一切事
業均不能成就;佛法雖深,自己能夠實踐才有用處。深是深深的相信,忍是有堅固的信心決不動搖,樂是愛好,欲是希望。信字並不簡單,必須要心地清淨,在十一
善法中,信列為第一,因為信太重要了,信心堅固,以後的十個善法才能起作用,假如信心不成立,其餘都談不到。
◎ 精進,「於善惡品修斷事中,勇悍為性。對治懈怠,滿善為業。於善品修,於惡品斷」。一切世出世間,自利利人事業,皆由精進一法而能成就。業精於勤荒於嬉,勤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懈則如鑽木取火,未熱而息。
◎
慚,「依自法力,崇重賢善」。以自覺的能力,自動自發的改過自新,推崇尊重賢人善事。人家有學問道德,我為什麼不如他呢?慚對治無慚,無慚即不知恥,不知
好歹。愧,「依世間力,羞恥過惡」。怕世間輿論,不敢作壞事情;就是正要作惡的時候,恐怕別人誹謗,社會批評,並受法律裁制,假如這樣為非作歹,是對別人
不住啊!所以慚是對自己說的,愧是對別人說的。
◎
無貪、無瞋、無癡謂之三善根,反之即三毒,一切善法一切功德是由三善根發出的。有慚愧方有善根;成佛作祖也是凡夫修成的,論其因地每人均有佛性,為何我不
如佛菩薩?如常常如此想,對修行即有幫助,應向上處求。無貪,於三有及造成三有之具無著。三有即三界,三有之具即三有之因,初學佛之人很難講通。學佛若以
貪心學,貪圖四禪八定,一心一意的貪心成佛,仍落在貪有,成了佛也是有修有證的理即佛與名字佛,比不了一位大乘初發心的菩薩,人我法我俱空。大乘一發心四
相俱空,無貪是四相空了。
◎
無瞋,於三苦及能生三苦之具無恚。三苦是苦苦、壞苦、行苦。此三苦三界,欲界全有,色界有壞苦行苦,無色界有行苦。苦要忍受,苦因亦要忍受,苦有人為的
苦,天然災害之苦,修行之苦。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任何橫逆之來均應視作前生之因,作還債想,不貪圖一點便宜,一切忍讓認吃虧,道業方有成就。
◎
無癡,於諸理事,明解不惑。癡即無明,三善根中無貪無瞋尚容易有下手之處,無癡則不容易;對世出世法條條要明白,無明煩惱斷盡才是無癡。要想修此條,除讀
誦經典外,無其他辦法。佛法無邊,唯有大乘佛法能破無明,而要作得徹底究竟,唯有到了成佛的時候才圓滿。無明需要一分一分破掉,是慢慢來的;無明有四十一
品,破了一品就是大乘菩薩。凡夫迷的是情執,悟是知道情執是空的。情執是一切煩惱總代表的名詞,覺了就不會隨著境界轉;不隨境界轉,智慧即現前。現在我們
無明一分沒有破,即應常常覺。│可見修行在舉心動念中。
◎ 勤,謂精進,能勇於修善斷惡的進取精神。純而不雜謂之精,永無休止謂之進。在善惡法中必須以佛法為標準,凡與真如本性相應的謂之善,不相應的謂之惡;合乎五戒十善者為人天的善法,若修大乘必須向本性中求。
◎
不變隨緣,不變是本性,即雖觸所緣而現萬有,然其本體不變。隨緣不變是佛菩薩的境界,大乘人修行的捷徑,隨一切緣,心中如如不動,心不隨著轉,有隨緣動作
而本性不變之意。真如者,其體雖為不變,然觸緣則生萬有,故曰隨緣不變。不變不隨緣,此二乘人之境界,不度眾生,但求自度。隨緣隨變,六道凡夫之境界,隨
外面境界而內心即隨之起變化。
◎
輕安:就是脫離有漏煩惱的穢濁,調暢身心,堪任有為。證果之後才有輕安,三界凡夫無之。在四禪八定中亦無輕安,此必須離開貪瞋癡三毒煩惱。此處所說有為係
指菩薩事業而言,以六度萬行度生。度眾生不簡單,若不去掉三毒即不能度生。輕是輕快,安是安樂,煩惱是粗重的別名,脫離了煩惱的重擔,故得身輕心安,方能
成辦世間一切善法的大事;以無貪、無瞋、無癡三善根為體,斷除諸煩惱,名曰輕安。輕安只和定心相應,能對治昏沈。
◎ 不放逸:精進同三善根合起來即是不放逸(放是放蕩,逸是縱逸),就是過著有規律的生活。人若放逸就是對於貪瞋癡三毒不加節制,任性所為,肆無忌憚。不放逸剛好與之相反,是以三善根及精進為體,有防惡修善的功能。對一切善法肯認真負責,精誠集中,故名不放逸。
◎
行捨:行是六度萬行,行業、行門,必須要修學,且須不著相;不著即是捨,如布施三輪體空即是捨。行是修一切善,捨是離一切相,行與捨是同時的,不能分為兩
個階段。能如此修,心即平等,平等正直心沒有任何染污相。修行成佛好像走路一樣,如果不肯捨棄後面一步,怎能往前進一步達到你的目的地呢?
◎ 不害:害是損害。損害人的名譽生命財產,都是惱害有情的惡事,反之即是仁慈的心理。所以學佛的人不令眾生生煩惱,不使他人在精神上、生活上、身體上受痛苦的心所,使眾生生歡喜心,要悲憫有情,不惱害眾生。
◎
根本煩惱有六:貪、瞋、癡、慢、疑、惡見。第一個是貪,貪是根本煩惱中最重者,於一切順境上發生的貪著心,為苦的根本。貪能破戒,瞋能破定,癡能破慧,如
有貪瞋癡即無法修戒定慧(大小乘均離不了三無漏學)。貪是三界果報之業因,貪著就是放不下,其業用是生無量無邊的苦,貪是煩惱之本。三毒如不去掉,所學的
均落空,雖作善事均為有漏法,來生在六道中享福。若只知培福而不知持五戒清淨,將來可能墮入畜生及鬼道中享福,此應特別注意者。
◎ 瞋是一切逆境上發生的憎恚心,為惡業的根本,也是一切惡行所由生。瞋是障定的,定好不容易修成,瞋心一起,一切都完了。忍耐是對治瞋恚的,什麼境界現前均不能起瞋恚心。
◎ 癡即無明,對一切事理真相不明。看起來癡的作用並非十分厲害,實際上他是煩惱的根本,很難斷掉;若真能斷掉即見性,禪家說的明心見性即指此事。修行人能照著煩惱,能察覺他,就有辦法控制他,禪家的觀心,就是觀心心所之生起,打那兒來的。
◎
慢是貢高我慢,僅次於三毒,乃修行人的大障礙,必須除掉。慢的定義是「恃己才能,於他高舉」,自己有才幹,目中無人。不但佛法中講求去慢,儒家《禮記》亦
說傲不可長。證到四果羅漢,慢就沒有了。小乘要證到人我空,須將我執打破;(我執即第七識,第七識中有四大煩惱,其中有我癡即無明,我見即我執,我
慢即倨傲,我愛即我貪。)我執未破,不能證羅漢。如何破慢?要用禮敬。普賢十大願王之第一願即禮敬諸佛,用意在破慢。
◎
疑:於諸諦理,猶豫不決,就是躊躇懷疑的心理。諦理是實在的道理,六道輪迴、因果報應的事理如真能了解即不會造業,但對一切事理無疑者不多。成佛作祖,明
心見性,及西方極樂世界的事與理,是否相信,如懷疑,西方即去不了。如對經典有疑惑,學佛即不能成就;佛法最重視聖言量,佛決無妄語。
◎ 惡見或稱不正見,是根本煩惱之一。一切凡夫,未階聖道,介爾起計,悉皆是見,思慮推求。審詳而抉擇事理謂之見,通於正邪,煩惱中之見均屬惡見。惡見有五:
(一) 身見又名我見,就是對於五蘊假和合的身心,妄起實我我所的迷執。人生有三苦、八苦、無量苦,破了身見之後,五種受都沒有了(五種受是苦樂憂喜捨)。身見除,煩惱即減輕,菩提即增長。
(二)
邊見:人的思維如不是中道即落兩邊,相對的即是兩邊、大小、有無、長短、上下皆屬兩邊。凡夫生存在相對的世界裏,執斷常空有,障礙了中道。邊見中最重者有
二:一為常見,二為斷見。常見是執著己身有一常住不滅的實體之迷執,斷見是執著死後什麼都幻滅之迷執。阿羅漢見思煩惱已斷,已無身見,住於涅槃,但是落在
空的一邊,所以《楞嚴經》稱之為魔;凡夫住於生死,落在有的一邊,均非究竟。見了性的菩薩比阿羅漢高得多,其涅槃謂之無住涅槃,即不住涅槃而身在三界中,
雖在六道而無生死。
(三)
邪見:凡是不正的知見即屬邪見。不信輪迴,不信因果報應,不信聖言量,是最大的邪見,障礙本身殊勝的利益。自己不信就罷了,還勸別人不要信,此造無間地獄
之罪;八難中有世智辯聰,他有一套理論,他還勸人不要相信,將來引導他人齊下地獄,其罪過彌天。邪見的範圍包括很廣,除去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四
種見之外,其餘均屬於邪見。
(四) 見取見:於諸見執為最勝,非果計果。見就是主觀的一種見解,取是執著,執持自己不正的主觀。如外道生天得永生為究竟,認為是正確,實際生天並非究竟之果,此即是成見;本來天是有漏的,他誤認為天是涅槃妙果,此即是非果計果。
(五)
戒禁取見:戒是性戒,如殺盜淫之類;禁是遮禁,如飲酒食肉之類。持戒持禁,本是善法,何以列為不正見之列?其過在執取。有一種外道得了天眼通,看見牛犬生
天,以為學牛犬的生活即可生天,久之就成了一種外道教,此之謂非因計因,因為牛犬生天另有其原因在。
◎ 小隨煩惱有十: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憍。這十種的性質雖屬非善,而其行相互違,不是並起的,故稱之為小隨煩惱。
(一)
忿│對現前不饒益境,憤發為性。心裏對於某一件事不高興,忿就起來。忿很微弱,知道根本煩惱之嚴重性,要由隨煩惱中一發現有忿起作用馬上就把他止住,用力
少容易控制,小忿要忍,到了瞋恚發出來就難以壓制。我們只知宇宙萬事萬物複雜,而不知人的心心所更為複雜,對於修行幫助很大,一觀照,煩惱就沒有了;煩惱
是以自己的見分緣自己的相分所起的作用,自證分是體都是清淨的。「見」一不分別,「相」就沒有了。心所起作用,一起來就觀照,久而久之,心就清淨了,這是
用功夫最好的辦法。
(二)
恨│由忿為先,懷惡不捨,結冤為性。恨與忿是兩個心所,忿給恨作增上緣,恨前必先有忿;恨中有忿,而忿不包括恨。只是在小隨範圍內起作用,種子無形相,那
裏去找?法相宗專談相,四分中重在相分,種子起現行的時候,有忿或恨的現象,其體就是根本煩惱之瞋。
(三) 覆│於自作罪,恐失利譽,隱藏為性。自己造作的不善要把它遮蓋起來,不讓人知道,想盡方法掩飾。罪惡不能覆藏,若常覆藏即為積惡,積小惡變成大惡,障礙智慧之開發,只有幫助愚癡;故佛法中重視懺悔,懺悔即是發露,決不覆藏。
(四)
惱│忿恨為先,追觸暴熱,狠戾為性。就是對於忿恨的事情,加以追懷憂悶苦惱的心理作用,以根本煩惱之瞋為體,其形相比忿恨又重一點。遇到不滿意事,血氣上
升,滿臉通紅,脾氣要發作。凡是常常發脾氣的人,生理上一定有毛病,絕非健康長壽之相。常發脾氣實與他人無關,吃虧受害還是自己,故學佛之人要特別提高警
覺。
(五)
嫉│不耐他榮,妒忌為性,對於他人的榮譽,常懷憂戚。以根本煩惱之癡為體,看到別人有殊勝之處即忍耐不住,生種種障礙。經中常常說嫉妒瞋恚是地獄因,雖在
佛法上修福德,若嫉妒不除必落阿修羅道,修羅雖屬善道,而受報時苦處相當嚴重,修羅常發脾氣,自生煩惱,無人惹他,他自己會發脾氣。學佛真有善根之人,自
不應嫉妒他人之才幹地位財富,想害他人絕對害不了,反而害了自己;一切都是自己心所中生的煩惱,他人有財是他前生修的福報,有前因後果,我們能夠破壞因果
嗎?
(六)
慳│鄙吝財法,不能惠捨,鄙吝為性。以根本煩惱之貪為體,不肯將財或法施捨與人。慳的果報很可怕,經中載周利槃陀伽兄弟二人,先後出家,其兄見他太笨,令
其還俗;佛五眼圓明,留於座下,令其念掃帚,念數年開悟了,辯才無礙。佛說其前世因緣亦是三藏法師,以吝法故今生得愚痴報。吝財亦如是,吝財得貧窮報,凡
物質生活不如意者是過去生中布施少,今生富有者是過去世肯布施。愈富有者愈不肯布施,而窮人反而慷慨,所以窮富是循環的,如命中沒有財富,而憑藉吹牛拍馬
屁或其他不正當的手段可以得到的話,因果律即可以推翻了。
(七)
誑│為獲利譽,矯現有德,詭詐為性。為了名聞利養,並無德能,裝著有德,希人供養。僧人托乞食,接受信徒四事供養是正命,作其他不如法之世間事而生活謂
之邪命。但中國風俗習慣氣候不同,托乞食,樹下一宿,不易實行,所以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接受信徒不動產的供養,團體生活雖清苦而安定,可以專心修
行。
(八)
諂│矯飾異儀,以罔冒他,諂曲為性。不守常態,故意變更一種方式教化眾生,巧言令色,以取悅於人。以佛法教化眾生,應根據經律論,在儀式方法上要承襲大德
之遺規;但他不照經典說法,不照古德儀規方式,用奇異方法,吸引一般愚人,拉攏信徒。本來佛無定法可說,因時因地設施不同,焉能說其不對?因為他的目標是
為了名聞利養,他的教法使信徒走入邪道,此心所之體是貪與癡;如使眾生獲得正知正見,即不為諂。
(九) 害│於諸有情,心無悲憫,損惱為性;即缺乏同情心。研究唯識學知道害眾生之心即是此心所所起的作用。譬如看見一隻蚊子趴在牆上,想打牠,馬上覺悟,想想這是害煩惱心所起作用,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彌勒菩薩滿面笑容,絕無惱害眾生之念。
(十)
憍│於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為性。對於自己一時際會世間隆盛之事,得意忘形,其體是貪。慢與憍又不同,慢範圍廣,是末那識的四煩惱之一;而憍則是世間所
謂值得驕傲的,如自己學問好,有技能、藝術地位、財富,在一般親戚朋友中確實比旁人強,值得驕傲。其實懂得佛法的人知道這是煩惱之一,沈醉於驕傲的人,便
會生起一切雜染之法,起因還是貪愛,離了貪,也找不到驕傲了。
◎ 中隨煩惱有二:無慚、無愧。此二心所與一切不善心並起,故稱中隨。
(一)
無慚│不知自短,輕拒賢善。不知道自己的過失,對於自己的品格及賢人善事都輕如草芥,自暴自棄。其作用能生一切惡法,即不知恥。知恥近乎勇,我們的生活環
境不如人不是恥,我們的智慧不如人才是恥,我們的心地清淨不如人是恥。若比三惡道眾生,我們殊勝多了,但必須把標準提高,應與佛比,決不甘心屈曲於佛之
下。
(二) 無愧│不顧世間,崇重暴惡。即不怕人家批評,不畏譏誚,不避嫌疑,無所顧忌;偏偏崇拜暴虐,推重過惡,不以罪過為恥,更無視於社會輿論的責難,因而引生了一切惡行惡事。
◎ 大隨煩惱有八:不信、懈怠、放逸、昏沈、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此八種心所,因及一切染污心,故稱為大隨煩惱。
(一)
不信│於實德能不忍樂欲,心穢為性,能障淨信。對於三寶聖賢的實有事理、功德、能力不肯忍可,不肯相信是真的;對於三寶清淨之德,以及自己亦有佛性均不相
信,不相信自己能作菩薩,不會發心從事自行化他的事業,對於修行有很大的障礙。總要相信自己一生能成就,有能力弘法利生,這樣才能蒙佛菩薩加被。相信佛菩
薩決無妄語,信聖言量,這是相當困難之事。《阿彌陀經》是難信之法,完全是聖言量,如百法中各名相,每項解說明白尚有其理論在,故易於接受,而西方極樂世
界似在虛無縹渺之間,難以置信,須待行解相應,經過實驗之後,證明佛說不虛,方能真信。信在十一善法中列為第一,如不信即與解脫無緣,凡是不能接受佛法,
不能依教修學的均屬大隨煩惱不信起的作用。一切染法都各有各的別相,唯有這不信,他不但自相渾濁,而且也渾濁了其餘的心心所法。好像極污穢的東西,不但自
穢而且穢他,所以《成唯識論》曰:「然諸染法,各有別相,唯此不信,自相渾濁,復能渾濁餘心心所,如極穢物,自穢穢他。」不信是與信相反的穢濁心,即不信
樂善法,不求善果的懈怠心。
(二)
懈怠│惰於修善斷惡、障精進。每人均有懶惰之性,蹉跎歲月,虛度光陰,須以精進對治之。披甲精進是不要命的幹,還須要善巧方便作助緣,大乘佛法以化他為
主,化他即是自度。佛陀在世時,人們善根厚、煩惱輕,末法時期人們煩惱重、善根輕,所以後來祖師制定早晚課以資共修,防止懈怠。懈怠的人,他能使染法滋
長。不但對善法不勤的人名叫懈怠,就是對一切染法勤勉的人,也叫作懈怠,因為他的善法都隨著染法的滋長而退轉了。
(三) 放逸│不能防染修淨,障不放逸。放蕩縱逸,既不認真,又不負責,不肯向上的心理,作事不可靠,對於染法不能防使不起,淨法不能修使增長,使惡法增長,善法損減。菩提道上如不全心全力的去修持即生障礙,放逸就是沒有至誠心,亦即不能發菩提心。
(四)
昏沈│神志昏蒙,多增睡眠,妨礙止觀,不修正道。最普通的現象是打瞌睡,不管做什麼事都提不起精神,萎靡不振,障礙輕安,障礙定。對治的方法是起來走走,
經行拜佛。精神提不起來,佛法就入不進去;如對佛法有濃厚的興趣或得到法喜,自然就不會昏沈。每個人的對治方法都不一樣,那一種方法有效,即用那一種。昏
沈的自相就是昏惰沈重,他能令俱生的心心所法沒有堪任善法的性能,能障礙善法中的輕安,能障礙對事理的觀智。
(五)
掉舉│就是令心妄動浮躁的心理,特別障礙修定的心。大隨起來,八個心王均受影響,初學佛的人常常犯,聽經看經也常犯。對於境界,心靜不下來,障礙了行止,
心中亂想,妄念紛飛;靜坐的時候,愈為顯著,一坐下來,妄念全來了。其實平時妄念即如此之多,不覺察而已,一坐下來求靜才發現這麼多心所起作用,研究唯識
的人知道這是掉舉的見分緣掉舉的相分,不理會它就沒有了。初學的人希望在幾天之內斷掉是不可能的事,操之過急,只有增加煩惱。掉舉令心於境,不能寂靜,就
是掉舉的體性;掉舉的別相就是囂動,能障奢摩他。
(六)
失念│於諸所緣,不能明記。記憶力太差,讀書一遍兩遍都記不得,年齡大了記憶力更差,其實是分心使然,如果專心注意力集中,看一遍還不會忘記。防止失念即
須專心,更重要的是複習。對於所緣的一切境界,不能記憶清楚,常常忘失,丟三落四,是失念的體性,能障礙正念,為散亂心所依託。是五別境中念的一分所攝,
或謂根本煩惱癡分所攝,實則念癡俱攝。
(七) 不正知│於所觀境,起錯謬解。與正知正見相反,為一切惡業所依。對於所觀察的境界上起了錯誤的見解,而毀犯了一切正因果法。凡是知見不正的人,多數是犯戒律、不信因果報應,此屬於根本煩惱癡之所攝。
(八)
散亂│於諸所緣,令心流蕩,能障正定;不但如此,邪知見亦依此心所而發生。散亂是精神不能集中,六度以禪定對治散亂;學佛所求者為定與慧,既為定慧之障礙
即應設法對治之。散亂與掉舉不同,掉舉是說心對境界易起分別,更易能知之心,一境多心;散亂是對境界起攀緣,更易所緣之境,容易轉移,一心多境,無法專
心。散亂的別相就是躁擾,躁是心急不安靜,擾是騷擾紛亂。
◎ 心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其名稱如下:得、命根、眾同分、異生性、無想定、滅盡定、無想報、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無常、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方、時、數、和合性、不和合性。
(一) 得│是假立的名字,例如得錢,所得的是錢,不是得的得。凡夫有所得之心,未獲既獲,得已成就不失,皆名為得。
(二) 命根│命即壽也。由過去之業而生,因而一期之間維持煖與識,名之為命;命能持煖與識,故名為根。又命根是由壽煖識三法上假和合而成,壽煖識三法若捨棄了一樣,命根就不能存在,故命根亦是假名。
(三)
眾同分│六趣差別、各各不同,自類而居。眾是大眾,同是相同,分是一分子,大眾聚合的共同之一分。如人類彼此皆是人、同是人、一個人是眾中之一分子。每一
道有每一道的行業,各各不相同,雖同為一類,而所見外面的境界不一定相同,如兩人同見一個境界而感受不同,各人現各人的境界。宇宙人生是自己變現出來的,
自己享受,自作自受,與任何人均無關係,沒有真正的相同,正報依報都是心變的。
(四)
異生性│異是異類,生是眾生,性是性質,未得聖果即有染淨淺深之不同。菩薩有四十一位,圓初住以前有十信位,十信位包括聲聞、緣覺權教菩薩,是淨,程度各
各不同;六道是染,輕重亦不同,有人天,有三塗。此之謂異生性。小乘初果比凡夫殊勝,如細分之,其程度無量無邊,如學校每年級程度不同是大致的分類,而每
人程度又各各不同。
(五)
無想定│想是想心所,就是行中之第四位。心裏所想的善惡事務,入此定者止其想心,滅第六意識不起現行,如石壓草,出定還想;屬外道定。此係修世間禪定;
修四空天的功夫,雖不算究竟,比凡夫殊勝多了!無想不是斷滅而是伏滅,若是斷就出了三界。定的功夫能令心王與心所不起作用,心王有心王的種子,心所有心所
的種子,伏滅是定功的力量,而是有限度的,縱然修到了非想非非想天,只有八萬四千大劫的壽命。
(六)
滅盡定│比較又進一步,滅前六識心心所法及七識一分。羅漢所證又稱為第九次第定,不但前六識可斷,連第七識染的一分亦可斷掉。有清淨我,有染污的我,滅七
識的一分指七識中的我執,而仍有法執;此境不究竟,羅漢、辟支佛均在此境。六道中之凡夫外道誤認無想天及四空天為究竟,以為是已證到究竟果位,殊不知其境
界是虛妄的,《楞嚴經》中五十種陰魔均認為是已經成佛,其實是五陰變現的。入大乘門要把名聞利養掃得乾乾淨淨,否則沒有不墮落的。名聞利養得來的享受,至
多只能享受二三十年,以短期的享受換來長期的地獄果報,太愚癡了!滅盡定又叫作滅受想定,在心所中功用最大的莫過於受想,受是五行之第三位,想是第四
位,因為受是領納前境,想是想像前境,前境既被領納想像,則生順逆之心,便起愛憎,遂造諸業。
(七)
無想報│又名無想天。四禪有九層天,其中第四位為無想天。定中一點念頭都沒有,只有靜,沒有慮,只有止,沒有觀,是無想定,報在無想天,在第四禪。小乘聖
人亦在第四禪天,所以四禪是凡聖同居的。小乘人在此續修九次第定,《楞嚴經》言之極詳,有方法可以滅前六識心心所,即用根不用識,用識是用分別心、染污
心,用根是用清淨心、用無分別智。無始以來用識用慣了,用根太不靈光。無想報不是真正的果報,定功失掉馬上墮落。五百大劫,都無想心,報盡命終,隨先造
業,還入輪迴,升沉不定;我們不必修。
(八) 名身│名是名字,身是聚義。單名能詮自性,多名方名名身,例如碗之一字是名,茶碗二字是二名連在一處,即為名身,名身即名詞之謂也。
(九) 句身│一句名句,二句以上名句身。一句要有一個主語和一個述語,例如雞啼,有主語與述語,此名為句,一句為句,二句名句身。
(十) 文身│文即是字,一字為文,二字為文身,是名與句二種所依。外國文是字母,中國是點畫,文身即是一個單字。口說出來謂之語言,寫下來謂之文身。
(十一)
生、住、老、無常│此為四個名詞,是有為法的四相。本無今有謂之生;生已暫停謂之住;從生至死,剎那變異謂之老;器世間有成住壞空,眾生有生老病死謂之無
常。此四法自無始以來,眾生即執著不能捨離,以致有輪迴之苦;如知其是假的,在六道中即沒有苦樂的感受。佛說苦樂乃是隨眾生而說的,因為不隨眾生說,眾生
不會了解。
(十二)
流轉│一切有為法都是生滅無常的。凡夫觀感中有因果相續不斷的現象,如種生芽,芽生根葉花果,果又結種,種復生芽,世間因果相續,循環不斷。因與果亦是心
所變現,總綱是心外無法,佛菩薩祖師大德只是增上緣,修行完全靠自己。眾所週知的野狐禪故事,一字之差墮五百世野狐身,大修行人亦不昧因果,佛尚有馬麥之
報,造惡因有惡報,因果相續不斷即是流轉;但不必怕,專心念佛,不再造惡,一心求往生,即可改變。
(十三)
定異│定是決定,異是差別,各類有情,性質不同,決定別異;如人間的有情,當然與天上的有情不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不能抵銷,阿賴耶識中之種子無
量無邊,一有造作即有因果,一個生滅即有一因果。心心所全在造作,一刻不停,所造的必有報;種子遇緣即起現行,有功夫的人可以控制,但無能力改變,故造因
太要緊,不能不慎重。等佛把阿賴耶識改變為大圓鏡智時,種子即消了。每一尊佛其慈悲不可思議,他一定要帶一分生相無明,不肯到常寂光土去,此一分無明不
破,是為了度一切眾生。懺悔罪障有事懺有理懺。性是一片光明,善惡種子均為染污,種子如霜雪,懺悔如太陽,換境界改變心理,使之與本性相應,謂之理懺。初
學重在事懺,最要緊的是發露懺悔,大家都曉得,大家知道,就報掉了。(善事不讓人知道,亦即是現在不要輕於報掉。)學佛的人明白這個道理而不去修行,幾十
年豈不白費了嗎?愈是人來找麻煩,愈歡喜;愈阻撓,愈可以替我們消災。走在馬路上,他人罵我一句,他是替我消災的,應感激之不暇,焉能對他發脾氣?
(十四)
相應│因果相應,造何因得何果,相契合之意。善法與善法相應,惡法與惡法相應。此心不相應行法之中有「相應」一法,是說明此二十四個不與心王相應,但同類
與同類還是相應。宇宙萬有,各從其類。這二十四個不相應行法,既不是有知覺的東西,當然不與心王心所相應;又不是有質礙之物,當然不是色法;既是有生滅,
亦不是無為法,所以名之曰心不相應行法。
(十五) 勢速│勢是勢力,速是快,勢力速疾義。是平等的行苦,剎那不停,一切有為法全如此。有情眾生從生至死,念念變遷,剎那生滅,流轉迅速;無情的生住異滅,器世間的成住壞空,一分一秒均不肯停留,一生下來直奔此一目標走,此目標即是死。
(十六) 次第│編列有序,令不紊亂。一切法中均有先後次第,如一本書有第一頁第二頁,住戶有街道門牌號數,又如天干有甲乙丙丁,地支有子丑寅卯等,均屬次第,尊卑、上下、左右、前後、有規矩者皆此攝也。
(十七)
方、時、數│此為三個名詞,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等謂之方,過去現在未來、今天明天、上午下午謂之時,一二三四十百千萬謂之數,全是從因果分位上假立的。雖是
假的,如執著即有障礙;如有相當功夫,見了性,在四無礙法界中沒有方時數等(四無礙法界就是一真法界)。
(十八) 和合│眾緣聚會,古人有喻水乳交融之義,如函與蓋亦為和合;單從和合上講,是不相應行法。世出世法均重視,和合就是一切事圓滿成就,所謂六和合者即為僧團之和合。
(十九) 不和合│諸行緣乖,什麼事都有障礙,如冰炭不容,楚漢相爭。六和合中之見同解是一切和合之要件,見解上要相同,不要發生歧見,必須深入經藏,見解一致,才不會發生爭執。
◎ 無為法分為六種:
(一)
虛空無為│無為法是真如本性理體的境界,謂真空寂滅之理,本無造作,故名無為。證得無為之後,最可貴的是無所不為,三業不造作謂之無為。虛空無為,非心非
色,離諸障礙。地球有成住壞空,而虛空無變化,看似無為,實際上非真無為。虛空即無礙之義,謂真空之理不為惑染之所障礙故,故名虛空無為。以無礙為性,無
論向何法,無礙亦無被礙,其相恰如世間說的虛空,故名為虛空無為。世所言之虛空,雖如無為法,然彼為眼見之法,且自不礙他而為他所礙,呈廣狹方圓之相,非
無為法,故稱之為空界之色,而攝於色法中之顯色;此虛空無為則於色心之諸法及空界之色外,有一實體。《俱舍論》中說:無為法不障礙一切物,一切物不會障礙
無為法,然而不可誤會以為是外面的虛空,那是有物處就會障礙,虛空不在其處。
(二)
擇滅無為│擇是揀擇,滅是寂滅。謂聲聞之人依智慧揀擇力斷除煩惱,遠離見思繫縛,即證寂滅真空之理,所顯之一種滅諦,謂之擇滅無為;其滅依擇而得。此滅體
即涅槃。名之為滅者,以其為滅煩惱而顯之實體,且其體中有為諸相寂滅也。無為法的真理,是要把煩惱滅除了才能顯現。用什麼東西才能把煩惱滅除呢?必須用智
慧,所以說揀擇智慧,滅除煩惱,所證之理就叫做擇滅無為。
(三)
非擇滅無為│有兩種說法:煩惱缺了緣即不能生起。一切有為法都是仗因托緣而生的,煩惱也是有為法之一,當然不能離開因和緣,遇到緣才會生;假定永遠遇不
到緣,就永遠生不起來;既然生不起來,揀擇什麼東西去滅除他呢?有煩惱才要去滅,沒有煩惱,滅什麼?所以叫做非擇滅。無為的法性自體本來清淨,沒有煩
惱,用不著擇智慧來滅除。謂聲聞之人證果之後,諸惑不復續起,自然契悟寂滅真空之理,不假揀擇,故名非擇滅無為。
(四) 想受滅無為│想是想心所,取像為義;受是受心所,領納為義。就是五行中兩心所。想受一滅,違順的境界也就不發生作用;有為一停,無為顯現,也就是入滅盡定的人所證到的無為。滅六識心想及苦樂二受之位所顯者,名為想受滅無為。
(五)
不動無為│色界第四禪的禪定,捨念清淨,無喜樂等動其身心。經中說世界要壞的時候,火燒初禪,水淹二禪,風掃三禪,而第四禪不受影響,故稱為不動。但第四
禪有凡夫、外道、聖人三種之不同,現在所指的是五不還天的三果阿那含,他的境界是三災不至,煩惱不生,而顯現的無為,叫做不動無為。
(六)
真如無為│這個無為才算是真體,前面五個都是方便說的。真如無形無相,那有分為類別的說法?即真如二字也是方便言說、名字相而已。《唯識論》曰:「真謂真
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異。謂此真實,於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或云自性清淨心、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皆同體
異名也。
◎ 心所中之不定法有四:悔、眠、尋、伺。
(一)
悔│追悔往事,障止。此是心所有法中第六不定法之一,不定法是通善、惡、無記三性;不屬於善亦不屬於惡,所以叫作不定。悔又叫作惡作,就是厭惡從前所作過
的善惡業,它的體是後悔,它的業用是障礙修止,惡作是因,追悔是果。有四種分別:悔這件善事何不早作,或何以未作,是事善悔善。悔這件善事何必去作,
是事善悔惡。悔這件惡事何不早作,是事惡悔惡。悔這件惡事何必去作,是事惡悔善。學佛的人對已往已作的事,無論善惡均可不必追悔,因為已經作了,悔已
無用,一動念,阿賴耶識即落一種子,既往不究,以後儘量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了。
(二) 眠│令身昧略,不自在,障觀。其體是昧略,業用是障礙觀行。一個人在睡眠的時候,自體不自由,心靈闇昧簡略;因為定心是明白,醒時是詳細。睡眠若為修持功德,調攝身心,名之為善;若睡眠無度,不修正業,名之為惡。
(三) 尋│於法推求,未審細察,令心粗轉。尋是尋求,使我們的心,很忙急遽,意識取境,令心於言說的境界,粗略的推求的心理。
(四)
伺│是伺察,亦是使我們的心忙急遽,對於言說的境界,加以詳細推求的心理,在取境上過細的分別。尋伺這兩種,若是用思心所去尋伺,徐緩而細,所以身心就
安住;如果用慧心所去尋伺,急暴而粗,所以身心就不安。身心安不安,完全看尋伺徐緩與遽來判斷。對於善事思量計較,固屬於善;對於惡事思量計較,乃屬於
惡。
◎
聽經聞法,解義入理,依教修行,謂之聞思修,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佛法在精不在多,要專攻,勿貪多,一部經肯下三年苦功夫,把握重點,能得到莫大的利
益。讀大藏經看後忘前,不如專讀一部經。現在的人講考據,必須找到梵文經典,互相對照,看看翻譯的有無差錯,否則不相信,此乃世智辯聰;天天懷疑經典,尋
章摘句,在文字上追求,已經走錯了路。學佛不離文字但又不依文字,只要經中說的道理不違背自性清淨心,就是大乘佛法,何必苦苦尋章摘句?翻譯人早已亡故,
你說這句經文靠不住,那句可疑,他又不能起來分辯,你說的一定對嗎?古時譯經大德都是有修有證的,我們如認為經文中之一字或一句有「錯誤」或「不妥」的地
方,如果確有把握,也只能將自己的意見眉批在上邊,說明己見,不可輕於擅改經文。因為凡夫有所見有所不見,老實說所見的極為有限,等你讀經讀多了,也可能
發現原來的經文是對的,我反而改錯了。
◎ 小乘與大乘比,小乘是外道;但與外道相比,小乘又是正知正見。佛出世於宗教之國,六師外道是其著者,共有九十六種主流。外道有外外道、內外道:心外求法是外外道;佛門以內,心外求法是內外道,內外道有三類:
(一)
附屬於佛法之外道。如犢子部,為小乘二十部之一。佛在世有外道歸佛出家,成立實我,佛滅後二百年中,自說一切有部,流出一派,稱為犢子部;惟其所立學說違
佛所立真無我之理,故名之為附佛外道。又如方廣道人自作聰明,自己以為如幻如化,外表如性宗而內容相差很遠,是大乘中附佛法之外道,執大乘方廣之空理,而
墮於空見者。
(二)
學佛學成了外道。佛法無他,破執而已,如仍執著即是外道。如我是佛教,他是耶穌教,即是自己先劃了界限。只為表達言語還可以,心中不能存有此見;如有,則
與其他宗教有何區別?佛法甚深廣大,無所不包,如以為我們高,他不如我,便愈學愈執著。佛法是破我執、破法執的,學佛反而貢高我慢,就是學佛成了外道。若
能除去界限,生死也了啦,六道與十法界統統沒有了,所見的是一真法界。
(三)
以大乘訶斥小乘為外道,自己就是外道。佛也常罵小乘為外道,是為言說之方便,有口無心;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心中無界限,心如太空,虛明寂靜。若不從內心
上用功夫,沒有辦法超越外道。明白此理必須由內心上作起,一起分別心即有障礙,發生爭執,不能圓融。見性之後才能圓融,這是如來大涅槃的境界。
◎
善財見到海幢比丘的大定,不知何名,於是就問海幢比丘:「聖者,此三昧門名為何等?」海幢告言:「善男子!此三昧名普眼捨得,亦名般若波羅密境界清淨光
明,亦名平等清淨普莊嚴門。」佛菩薩之名無一定,一切法本來也無一定,都是為了隨順教化眾生的權巧設施而定的。此三昧名為「普眼捨得」,是從智慧建立的。
「普眼」就是智慧,唯有般若智慧才能照見一切;不染就是「捨」,不是不要了,是不把這些相放在心裏,不把它當作真的,有相而無自性。把一切相如此看,即是
普眼,即是見到實相│宇宙萬有真實之相。《金剛經》說實相般若即是無相,是從性上講的;體上有其作用,作用就是相,相是暫時設立的,可以變化,只要認識
它,不把它當作真實的,即得到普眼的智慧。在佛法中如有所得的話,如我得了無上菩提就錯了。不能有此觀念,能照之智與所照之境均無所得,不可落在能所裏
面。普眼是六住菩薩所修,而行布不礙圓融,我們一開始就可以學,不必等修到六住的階段。普眼就是看得破,三昧就是放得下,今後如用普眼看世界,只要一有得
的心即與道相違背,不能在大定中現起無量無邊的作用;到了無所得,就是全體都得到了,大乘佛法就是破執著。菩薩沒有得的心,沒有得那有失?無得無失,心才
無罣礙,就是解脫自在現前;自在就是捨,有普眼之觀才有捨得自在。天天念經不會起觀照,如何入實相般若?心寂靜即無障礙,心如水不動、無波浪;心有得失的
念頭,障礙就來了!學佛也不要有得失之心,捨去得失心,研究佛法一指點就通,否則再高明的老師教導也開不了悟,因其心與法不相應。「平等清淨普莊嚴門」,
門是法門,以般若智慧觀照一切境界,翠竹黃花無非般若,這是真正的莊嚴。心清淨,沒有一切華麗陳設也莊嚴;心地不清淨,充滿利害得失、人我是非,怎樣布置
道場也不莊嚴。
◎
一棵大樹,枝葉茂盛,而樹根只有一個,枝葉上求,得不到要領,抓到樹根,一切都解決了。千經萬論,指歸真理,世間學問宗教均求的是這個,但是唯有佛法所講
的心無住方是真理,不取相、不著相,連成佛的相均不取著。經中曾多次談到清淨心,清淨心就是真如本性,無上菩提,一切相決不能執著,不取相就是自在圓融。
所謂生心就是生度一切眾生之心,生心與無住不能分開當作兩件事,若僅是無住而不生心,則仍是有住,因其住在空相,偏真涅槃,還是不究竟,所以不能見性;生
度一切眾生之心,同時離一切相,不取相。如在無住外生了一個「什麼都放下」的念頭,仍然是著了相,還是沒有放下;唯有徹底放下,妄想執著分別全破盡了,即
是無住。
◎
如果煩惱無明是真實的,還能斷掉嗎?只在迷悟之間耳。對大乘經典要深解、要圓解,依文字起觀照,解得深、解得圓即能照見五蘊皆空。大乘佛法難在直下承當。
我能破無明,就能破無明,說到作到,我活在世間就是為救世濟人而來的,我甘心情願去作;佛生生世世以身命布施,連身的概念都沒有了,以這種精神作人處世,
必能成功。保持心之清淨光明,如鏡子一樣照到外面清清楚楚,這是大乘佛法的關鍵所在。《楞嚴經》說小乘人還是邪知邪見,阿羅漢、辟支佛的境界,已破了見
思,我們那能比得了,但佛還說他們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故大乘境界之高,實無與倫比。修行人最要緊的問題是心到處攀緣,《楞嚴經》七處徵心是為了
打破凡夫之攀緣心,六處著有,一處著空,都錯了,無住才是自在,《楞嚴》未曾說出來是叫我們自己參悟。七處徵心以後都是註解,若讀了七處徵心開悟了,以後
的經文都可以不再講了。
◎
佛的四依法說「依法不依人」,無論什麼人不管名氣多大,如其說法與經義不合,即視為魔說,不可聽信。佛有法印,法印即實相,所講的與真如實相相應即視同佛
說;如《六祖壇經》並非佛經,但依之而行若能明心見性,即等於佛說。身心清淨則不著魔,心要空寂,心中什麼都沒有才好。心中有即有住;果然無住,看一切眾
生都是佛。不住一切法並不是捨棄一切法。所謂般若,簡言之是即相離相而非捨相,果然相都沒有,無住二字即無從安立,無住變為毫無意義了。佛門中不捨一切
法,那一法都是真如本性;捨是捨念,捨分別心,捨人我眾壽四相,把心裏執著的念頭捨去即是般若。發菩提心欲廣度眾生,盡成佛道,則生生世世不能捨眾生。若
不離一切相,便畏生死流轉,退失了道心;既不捨眾生,便不能捨塵境,而一言及境,便有順有逆;若未能生無住心、離一切相,一遇逆境,必生退心。談到世間
法,各有應盡的責任;茍不盡責,又落因果,如何可離?佛法亦是法,正要依法修行,更何能離?應知所謂離,所謂不住,乃不著之謂,非謂不行其法。凡所應做
的,應盡心竭力去做,無論遇到任何艱苦,決不生勞怨之心,無論有何成績表現,決不存居功之想;若做不成功,也不必煩惱,心生憂慮。事來便應,事過便了,才
與不住相應。
◎
念佛人聽到不住一切法,覺得有一點不大合乎心意,因為念佛,心中即有阿彌陀佛,豈不是心亦住在阿彌陀佛嗎?須知大勢至菩薩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其意義是
心中乾乾淨淨,六字洪名清清楚楚,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不但念佛,無論什麼事都應如此。江味農居士教宗般若,行在彌陀,教理圓融;不要執著,執著是往生的
障礙。六度代表萬行,亦即代表一切法,大乘並未捨一切法,一切法不離般若。學佛善學的即應把力量放在「看破、放下」一語上,華藏世界也是虛妄相,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六凡不能住,四聖也不能住,有住即是治產業了,有了家即不自在。善財童子參訪善知識,得法之後馬上就另外換個新境界,若是常在一處不動,就是有
所住了。
◎
經云:「願一切眾生常見賢聖,增長一切最勝善根。」佛法是清涼法,如學佛還有煩惱是學成了外道,沒有帶煩惱的菩薩,也沒有帶煩惱的羅漢。首先把利害得失之
心去掉,不要放在心裏,不向此方向走,大乘殊勝的利益得不到。賢是三賢(十住、十行、十迴向),聖是十地,心與境界冥合的時候就見到三賢,身心清淨即能增
長智慧福德,常見賢聖;到圓初住的地位,心裏已經沒有界限,才能見到賢聖。吃虧上當心中要平靜,不要起分別,吃一點小虧即念念不忘,斤斤計較,煩惱絕不會
減輕,只有日日漸增長,苦海無邊。須知因果通三世,沒有憑空而來的吃虧上當,總有其來龍去脈的道理;自己萬萬不可欠他人債,一切債務無論是金錢債或人情債
要儘速了結,因果絲毫不爽。通達佛法,明瞭因果,心裏就坦然了。《樂善錄》卷一載:「杜延喜雙目風瘡,食已即吐,口眼中常出白蟲,長寸餘,細如線,緣遶面
上,腥穢不可近,其子光福以宿業禮問曇相禪師(世傳為觀音化身),曰:﹃汝父前生行醫,常以草葉間蟲置人口中,欺之曰齒蟲;又以騾腳筋置人眼中,欺之曰眼
蟲,以此死墮蛆蟲地獄,今始得人身,故有此報。﹄蓋醫家最難,一念纔差,性命所繫,豈可更為欺誑?」看了這段故事,如再不相信因果報應,就無話可說了。
◎
經云:「願一切眾生心常信樂智行之士,與諸聖哲同止共歡。」跟聖賢人學習,應心常信樂。常恒是不間斷義,至誠懇切的相信並愛好,把自己無始劫來的習氣與知
見捨掉;佛法也要捨得乾乾淨淨,常常保持身心的空寂,心中一有東西即是障礙。老師找學生也不容易,難在找不到放下的學生,真肯放下,才是真信,信心清淨則
生實相,無師智、自然智就成就了。行解相應即是「智行之士」,此指三賢十聖大菩薩們而言,與他們一起同止共歡,豈非一大快事!這些人那裏去找?找也找不
到,但是不去找他自然會來的,常常讀誦大乘經論即是與諸菩薩同止共歡,看淨土三經如同遊極樂世界,讀《華嚴經》如同遊華藏世界,久而久之,眼所見,耳所
聞,均為諸菩薩,自然可以轉變境界。
◎ 諸佛正法之總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諸佛共同的法印,以清淨心斷惡修善,天天做,但心裏一概不染;如愈做愈執著,煩惱愈多,是未自淨其意,與諸佛正教不相應。高級的佛法即在自淨其意,心地清淨即是佛,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而不為六塵所染。
◎
《印光大師文鈔》有曰:「世少賢人,由於世少賢母與賢妻也。良以妻能陰相其夫,母能胎教子女,況初生數年,日在母側,親炙懿範,常承訓誨,其性情不知不覺
為之轉變,有不期然而然者。余常謂教女為齊家治國之本,又常謂治國平天下之權,女人家操得一大半,蓋此謂也。」女人相夫教子看管小孩是天賦的責任,男主
外,女主內,世間沒有賢妻良母,國家就不會出人才。可惜世人迷得太深,女子也要出來在社會上作事,夫婦兩個上班,不顧子女之教養,不為下一代設想,只圖賺
錢,使得年輕人變成太保太妹,搞得家不家、國不國,這種風氣不改,欲想社會太平,長治久安,實在很難。
◎
《華嚴經》是講佛菩薩的境界,換言之即是佛菩薩的享受,人間天上之福報均無能與比,所以學佛不是消極的。但此種享受如何才能獲得?要以般若為樞紐,入不思
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是入此境界的方法。學佛要在理路上先求貫通,理路通,行門並無困難,事理均無障礙即能達到一真法界。清涼大師以八個字形容一真
法界,即寂、寥、虛、曠、沖、深、包、博。寂是清淨寂滅,無聲音,不動義,動即有聲音,真心是寂靜的。寥是無相,空虛義,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是心中什
麼都不存,心要放下,心地空空,有一絲毫牽罣即不虛。曠是心量廣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了無窒礙,佛的心就是法界。沖是幽玄義,深是幽深義,沖深有奧秘
義。包指心量,心體的作用,什麼都包在裏面,肚量大,十法界依正莊嚴均包得下。博是廣大周義。清涼大師用此八字形容真心。圓初住菩薩剛剛入法界,要到圓
滿的時間還很長,還有四十品無明未斷,故大乘入門是圓初住;如不能明心見性,仍在大乘門外。圓初住就是一分的分證佛。佛法一點假摻不得,如認真努力,與此
八個字相應,佛菩薩自然會來找你。
◎
凡夫之所以成為凡夫即是住塵生心,起心動念均執著五欲六塵。有人說不住六塵不能辦事,也確實如此,但作起來真不容易;在日常生活中要迴光返照,心清淨,境
界就清淨,古德說歷事練心,大乘是活活潑潑的,即世間而離世間。小乘證四果,灰身滅智,不要這一邊,要了那一邊,著了空,其實空也是塵,也是色相。《楞嚴
經》說的四科七大即《金剛經》所說的六塵,要統統離開,二乘人離有取空,還是著相,依舊是住塵生心,他住在滅法塵,此二乘權教之病;大乘空有均不住,兩邊
都隨緣,但不執著,此大乘之精髓。吾人既非善根利智,唯有在經典中細心研究,心不可急,由淺而深。雖講大部,亦可以將精神集中在一品一章中,章章可以獨
立,所以聽一次經有一次的受用,要努力不能怕苦。不懂方便法門與下手處亦等於空談。
◎
「最勝法」者,依《四十華嚴》經題入不思議解脫境界即是最勝法,學佛目標應放在此處,否則很難談到受用。有信心才有收穫。善財童子具足信心,會會中均得最
勝法,會會都是一樣的最勝,此是真實的最勝法。從圓融上說佛是最勝,而初發心亦有佛的最勝。假如入不思議解脫境界即能獲得堅固身,不可光是信,還要解,解
還要行,講證入須具足信解行,有信無解增長無明,有解無信增長邪見,能入佛的境界自己就是佛,等到自己能信能解能行且圓融一體,即入不思議解脫境界,若能
入了四無礙境界即可得金剛不壞身。
◎
經云:「證三昧境究竟明徹。」此說明海幢比丘之普眼捨得三眛,捨是因,得是果,不能捨即不能得。《金剛經》一開始即令人學布施,只要能施即能得最勝法與堅
固身,如想成就諸佛如來最勝功德即應捨,大捨大得,小捨小得。如肯捨煩惱,生死就了啦!煩惱是什麼?即愛欲、五欲六塵,只要有貪有愛即是生死之因,佛法無
他,徹始徹終就是一個捨字。我所有的,誰要就拿去。悟入甚深法界,解得愈深,對佛所說法信得愈切,相信才肯奉行,一面做一面求解,解與行相應,能有深一分
的行即有深一分的解,於諸無量法門均能受持不忘。佛法非難非易,如下決心全捨掉,立刻成佛;如不肯捨,三大阿僧祇劫也未必有成就。有人遇到困難不能解決,
想自殺,這種人實在太愚痴亦太可惜;他既然身都不要了,何況身外之物,等於一切放下,如果以此精神學佛,有三年五載,必能證入無生法忍,見佛得道。
◎
見性成佛,見到性即是見到佛,如未見性,縱然釋迦牟尼佛在面前亦不能算是見到佛。《楞嚴經》上,佛對阿難說:「是故汝今見我及汝,並諸世間十類眾生,皆即
見眚,非見眚者。」(此二見眚,字同義異,上謂見有眚,下謂能見眚。)即是說若自惑未除,縱觀如來勝相,猶是見帶眚病;見了性之後,那一法不是佛法,見十
法界無一不是佛,即如常說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下手處即須身心清淨。入不思議解脫境界(即是見性),又稱為一真法界、常寂光土、明心見性,名稱說法有許多
不同,其實全是一樣。佛示眾生要入其境界,不可執著名相,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善知識令我普聞一切佛法,法是萬法,不限於經
典,普聞二字以禪宗祖師的話來說,那一法不是佛法,那一法又是佛法,此法指宇宙萬法。佛作覺字解,六根接觸六塵有貪愛是世間法,不迷不著相即是佛法,佛法
與世間法即是覺與迷而已。佛的心大悲性空,絕無分別妄想執著。佛的言語就是聖言量,例如眼睛,看見就是看見,不見就是不見,此即謂之聖言量,是真實語。又
如孔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最後一個知字即是聖言量。
◎
凡是應盡到本份的責任而不著相,離即同時,此乃大乘究竟圓滿之處;事相上如法修行,心中絲毫不染。所謂離相不著,即心地清淨而不染之謂,故大乘法常以蓮花
作比喻,泥土比作世間法,清水比作清淨法,而蓮花則開在水的上面,泥與水均不染,然而根在泥中,莖在水中,仍不離開水與泥。此只是心中不染著,而非謂不行
其法,對於世法既然要盡心去做,必定染著,非有方便不可,方便即是行解相應,理通達事上並不難。世出世法均講盡分,守住崗位,遇到艱難困苦要隨緣了舊業,
不可怨天尤人,縱有功勳事蹟,亦不可自鳴得意。以出世法言,修得如何有成就,絕不可動有功夫的念頭,一著相就是凡夫,跳不出輪迴的圈子,縱然修到圓滿菩
提,仍然歸無所得。
◎
欲破我見必須先明佛理。提到「佛」字,有人以為又是宣傳宗教,先起反感,其實佛即是覺字,了解宇宙人生之理,大智大覺。我見一破即入了不思議解脫境界,我
見起於愚痴。一切學術思想沒有一樣比得了佛法,佛法講得周密詳盡,離了佛法想開正智、化愚痴為般若,實為不可能之事,一有無明蒙蔽,本性即變成三毒煩惱。
執偏以概全仍是著相。歷代祖師均是大開圓解,大徹大悟,但仍有批評他宗者,無非因病下藥,解纏去縛。心地要絕對清淨,才能斷煩惱障、所知障,修行人不能明
心見性就是因為有二障。佛看一切眾生均是佛,如你看人有分別,仍是凡夫;如想成佛必須無界限。但佛法不壞世間相,世間法若是還沒有做好,有缺陷,還談什麼
斷惑證真、一心清淨呢?
◎
佛所說之理本超凡情之表,建立在心性的基礎上,非建立在情識上,故學佛須在解上求方便,先破我見、破四相。如想破我見,須有大智慧,徹底覺悟;欲求智慧,
必須讀佛經。讀世間書何以不能開智慧?因世間書均是未破我見之人所寫的,佛經則是佛所說的言教。佛無我見,內心無界限,完全是由本性中發露出來的,佛經中
每一種理論都是圓融的。學佛的人樣樣沒有障礙,解無障礙,行亦無障礙。但是經典浩繁,從何入手?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中舉出了十經三論,作為我們讀
誦的規範:
(一)圓覺經
(二)楞嚴經
(三)楞伽經
(四)地藏經
(五)華嚴經 若不能盡讀,或讀一種,若不能全讀或讀數品均可,
(六)法華經 《華嚴經》中之《普賢行願品》尤當奉為日課。
(七)金剛經|不可一日不讀。
(八)阿彌陀經
(九)無量壽經 不可不讀。
(十)觀無量壽佛經
(一)大乘起信論
三論 (二)大乘止觀 當列入日課,輪流讀熟。
(三)往生論
◎
讀經須至誠恭敬。佛經是由心性發出,如不恭敬,自己的心性顯不出來。今日學者研究經典,因有我見、有四相,所以有障礙;整個的佛法與我們自己的本性本來
是相契合的,但是我們自己須沒有障礙才入得進去。悠游涵泳。讀佛經有無上的樂趣,其中義理要存養於心中,法喜充滿。存養者即是變化氣質,就修持上說即是
徹底求證。所解之理與自己心中合而為一,從文字般若到觀照般若,愈走愈光明,無論順逆境均自在無礙。世間法是情識的表達,把情識捨掉即得事一心,把理智也
捨掉才得理一心,兩邊都捨掉才能見性,所以佛法難懂。《圓覺經》云:「以輪迴見,測圓覺海,無有是處。」行幫助解,解幫助行,互為依輔。研究注疏,必須廣
覽,各有長短,須會通其義。古大德已見到幾分,各有其獨到之處,選其注疏作為講經的依據,只能選其一種,若參考多種,則理路系統章法必致紊亂。
◎
種種修行法門,多讀多聽,常常熏習,熟能生巧,自然可以記著,不必強記;一有求記之心就生煩惱,反而成了障礙。愈有功夫應愈有耐心,凡事欲速則不達,不能
抄近路,亦不求神通。無論修任何法門,打坐、參禪、禮拜、念佛,遇到任何境界不必理會。坐定了能放光,不算稀奇,魔亦能放光,《楞嚴經》說有五十種陰魔,
個個均有廣大神通,佛與魔之分野,一有德一無德,貢高我慢的魔,一看就曉得,並不可怕,倒是謙虛而有禮的魔可怕。我們不可被一點點的小神通嚇昏了。
◎
我們修行為什麼不能成就?是因為過去世業障太重,一為煩惱障,一為所知障。七情五欲均為煩惱障,有感情即有煩惱障。看經一看就悟是所知障輕,有宿慧善根;
有人常年聽經而仍不懂,是所知障重,必須懺悔業障,所以十大願王中在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之後,即是懺悔業障,修懺悔禮敬能開正知正見,如想斷除
二障非懺悔不為功。若單獨修定讀經不能開智慧,佛法把修學重要的關鍵併在禮敬方面,《禮記》中說「毋不敬」,此乃東西方聖人所見略同。在禮敬時心中要清
淨,心清淨才能感應道交,自能蒙佛加被。住持三寶是表法的,在恭敬儀式上啟發自性的三寶,進一步發大悲大願,廣度眾生,則感應自速。現在學佛的人均想求佛
菩薩保佑,在祈求中最重要的是求智慧,有了智慧,福報自然現前。有福無慧,易於造罪;福慧雙修,才能圓滿菩提,若再能懇切念佛,必蒙佛菩薩加被。
◎
念佛是了不起的法門,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第一位老師教其念佛,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心常念佛,心就變成佛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言其心力平
等,外道念大自在天,大自在天就來,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一切境界均是自己心中變現出來的。念佛佛現前也不要歡喜,見如不見,你作得了主宰就行,禪家
說魔來也斬,佛來也斬,就是這個道理。禪與密均不容易,現在有不少地方建立禪堂,很多人喜歡坐禪,學的人很多,但是找老師不容易。今日禪家如虛雲老和尚
者,幾無其人。密宗持咒亦屬於加行,三密相應,神通現前,能役鬼神,亦於了生死毫不相干。印光祖師復姚維一書曰:「近來人每好高務勝,稍聰明便學禪宗、相
宗、密宗,多多將念佛看得無用。彼只知禪家機語之玄妙,相宗法相之精微,密宗威神之廣大,而不知禪宗到大徹大悟地位,若煩惱未淨,則依舊生死不了;相宗不
破盡我法二執,則縱明白種種名相,如說食數寶,究有何益;密宗雖云現身可以成佛,然能成者,決非薄地凡夫之事,凡夫妄生此想,則著魔發狂者,十有八九也。
是以必須專志於念佛一門,為千穩萬當之無上法門也。」所以學禪學密均非易事,吃力不討好,還是念佛可靠。若能專心念佛,是天下最聰明的人。
◎
學佛須行解並進,久久不懈。障漸漸輕,心漸漸空,慧漸漸開,這三種情況可以測驗,煩惱少了,心中掛念的事情也少了,常常考驗自己有無進步,我法二執也隨之
而漸化漸除,法與非法亦漸漸不著,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就成功了,不但理論上明瞭,而事實上也確屬可以作到。人本來是離不開社會人群的,耳聽的聲音,眼見
的色相,無法避免,如心不清淨即令閉門靜坐,其意境中正不知有多少色聲香味觸幻象顯現,要點還是在於心清淨則境界自然清淨。四科七大為入道之門,是真正的
佛法,必須解行並進,久久熏習,令其道眼明,道心淨,而能反見反聞,然後對境遇緣,乃得見如不見,聞如不聞。行是舉心動念,造作行為;解是知道念頭的真實
狀況,即是觀照。此時道眼既開,心地清淨,根塵接觸時,知道根是什麼,塵是什麼,識是什麼,反聞就是見性不著相,所見所聞是法性,見如不見,聞如不聞,了
生死,成佛道,一生可以成就,此時已經有了相似的真信,六塵境界現前,心裏都能太太平平,不會動心,在生活方面純以般若智慧作主宰,沒有感情衝動,表情上
與凡夫無二,心地絕對清淨。大用無涯是自在解脫的境界。
◎
發了大心之後,欲紹隆佛種,度脫一切眾生盡成佛道,生生世世不捨眾生,但是人事環境太複雜了,若不離一切相,便畏生死流轉,而退了道心,前功盡棄,如舍利
弗發大心,因人乞眼,示現難行之法,以及阿難想學大菩薩,平等乞食,而遭摩登伽女之難,均是給學人之警惕。悟達國師十世為高僧,冤家無機可乘,俟為國師,
皇帝賜沉香座,生得意想,冤家乃得其便,遂有人面瘡之厄。由是可知發大心修大行實在不容易,然而有勝方便在,即念佛求生西方,難而不難,須知念佛法門正為
發大心者說,幸勿輕視,否則實在大誤大癡。
◎
菩薩發心是周法界的,既法界即是無始無終。菩薩大悲門亦無有量,大悲門是觀世音菩薩所修,其行願為尋聲救苦,決不捨棄一苦難者,不信佛的人與毀謗佛法
之人亦均在被拯救之列。佛菩薩看一切眾生平等平等,決無分別,悲心度眾亦是無邊際的。大願門亦無有量,願有四十八願、四弘誓願,願願均能互攝容,最後均
可歸納為一條,即眾生無邊,願亦無量。大慈門亦無有量,慈能與樂,何為最樂,能深培善根最樂,真智慧是一切善的大根大本,無智者得三界有漏的福報,享完之
後再受罪,故必須使眾生福慧雙修。菩薩所修行的亦無有量,三業不停的在行動,凡夫是盲目妄動,故必須於一切時一切處恒常修習,常隨佛學。最基本的是依戒律
學,經論是佛的意的行為,修正思想須依經論,修正身口的行為須依戒律,佛法不是空談口號的。菩薩三昧亦無有量,因境界無量,定的種類亦無量,有了定功,自
己可以作得了主宰,無論遇何境界均不為境界所轉。菩薩總持力亦無有量,總持是總一切法,持一切義,總持就是理解力與記憶力,對十方諸佛教法均能奉持不忘。
◎ 不管旁人用什麼心腸對待我們,不要去理會,我不與他劃界限。菩提心不發則已,如發先把分別心化除,把心量不斷的放大,才能與法界理體相應。親近供養一尊佛發菩提心不能稱性,親近萬佛仍不能稱性。《四十華嚴‧普賢行願品》卷八有云:
「菩薩為欲教化調伏一切眾生悉無餘故發菩提心,
為欲親近供養一切諸佛悉無餘故發菩提心,
為欲嚴淨一切諸佛所有剎土悉無餘故發菩提心,
為欲守護一切佛教悉無餘故發菩提心,
為欲隨順一切如來所行之道悉無餘故發菩提心,
為欲成滿一切如來廣大誓願悉無餘故發菩提心,
欲往一切諸佛國土悉無餘故發菩提心,
欲入一切諸佛眾會悉無餘故發菩提心,
欲知一切諸世界中諸劫次第悉無餘故發菩提心,
欲知一切眾生心海悉無餘故發菩提心,
欲知一切眾生根海悉無餘故發菩提心,
欲知一切眾生業海悉無餘故發菩提心,
欲知一切眾生行海悉無餘故發菩提心,
欲滅一切眾生諸煩惱悉無餘故發菩提心,
欲拔一切眾生煩惱習氣海悉無餘故發菩提心。」
◎
學佛須有師承,臺中李炳南老師教人學印光祖師,天天看《印光大師文鈔》,照之而行,如同天天親近他老人家,學其品德修持,學得同他一模一樣,天長日久印光
大師在不在世都沒有關係。蕅益大師學蓮池大師,亦成為一代祖師。一切善知識均是老師,學問愈高愈謙虛,沒有一個大學問家貢高我慢的。沒有頓超的智慧,只好
由漸修入手。
◎
只有度眾生之心,而沒有任何條件,才能離相,離相本性即現出來。發菩提心,不怕任何艱難困苦,方能有所成就,要直下承當。菩薩均為在家相,如文殊、普賢、
觀音皆現在家相;菩薩在社會上幹的各行各業,與凡夫沒有兩樣,不過凡夫是為了個人,而菩薩是為了社會大眾。只要有善舉應盡心盡力去做,譬如做學生好好讀
書,成績優良,在家孝順父母,在校敬事師長,這就是行菩薩道。佛法非常平實,決不好高騖遠,但娑婆眾生往往覺得自己業障深重,不敢高攀做菩薩,這種自卑的
心理,還沒有開步走就打退堂鼓,已注定了不會成就。殊不知一闡提也能成佛,五逆十惡也能往生,怕的是不能回心轉意;把念頭轉變過來,信心增強,一生成就並
無困難。世出世間法均建立在信心上,信後要求解,解而後行,解是認識路,行是走路。《大乘起信論》中說:
「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於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
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他方國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
退。」
◎
把身體奉獻於三寶,一切順境逆境均有其前因後果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亦有遇到逆境的時候,雖然上刀山下地獄,而心中清涼自在。逆境還比順境好,居順境貪圖
安樂享受,自然會懈怠。一天到晚心中要空寂,不要有東西,禪宗大德所說的:「了卻業障本來空,不了還須償宿債。」安世高來中國還了兩次命債,就是因為他不
知道本來空,六祖說的「本來無一物」就對了。如有一物必須還債,三世因果報應無時能了,何況凡夫有千千萬萬的物。如空了,十法界找不到你了。安世高等人三
界找不到他,十法界仍然找到他。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學與道並不妨礙,為學講事,為道講理,事事均學,智慧一天一天的增益,而心地清淨一塵不
染,心中減少到一物也不存在,就合乎老子所說的道理。
◎
一離一切離,一時不能離,漸漸淡一點也好。背塵合覺,念佛要認真念,般若與淨土同修。許多人心是發了,而相沒有離,若迴向生西,可生凡聖同居土;如不迴
向,來生有大福報,福報享完,三世必墮落,此之謂三世怨。所以應當直下承當,一生成就,只要於眾生有利益都可以幹。行門廣大無邊,行即行為造作,身口意三
業無時無刻都在行。凡夫之行無慧作先導,故有過失亦有煩惱,如有觀慧在其中,三業即自在,自在即清淨。佛法的最高峰即講到清淨心,六祖講的「本來無一物」
即是清淨心。佛法無他,即清淨心而已,心清淨,本性即現前,本性現前即轉凡成聖。心地清淨,到極樂世界無樂受,到地獄無苦受,苦樂兩邊都不受,即達到真正
的解脫。學佛如不能把握此點即無成就,無論修什麼法門都是求清淨心,所以每動一個念頭,想想是否合乎清淨心。禪宗說:「飢來吃飯,睏來眠。」此係指心中無
事,一塵不染之意。修行即在舉心動念之間,如法即是道場,無住是體,生心是用,十法界依正莊嚴清清楚楚。二乘有止無觀,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定慧
平等乃能空有不著,本性如實空,在理體上是空的,如實不空,在相上不空,眼前的世界不能不承認,但皆是因緣生法,是空的。
◎
善根是本性中之智慧,心中一有所愛憎,即要提高警覺。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覺而不迷,那一樣不是佛法?所以世出世間學問均要學;無貪無瞋是品德方面的
修養,無癡是學問上的修持,此二者不相離,若二者不可得兼,寧取品德,最要緊的是先不落惡道。佛法是最現實的,如肯依教奉行,眼前就能得益。信之一字太
難,不能依教奉行,不能謂之信。唯有信佛,善根才能增長,得其受用;如不信,當中即有障礙,不能感應道交。更不可顛倒,顛倒是修貪瞋癡,天天增長貪瞋痴是
走下坡路;佛法也不能貪,佛法也是所緣之境。世間法可以用欺騙手段得到眼前利益,佛法沒有絲毫取巧的可能,如滿肚子貪瞋癡慢,把經典讀盡了讀透了也沒有
用。真正學佛的人連捨棄生命都沒什麼了不起,何況名聞利養。
◎ 莊嚴道場,淺言之即肅穆恭敬,深言之聞法悟入是真正的莊嚴。大法會中聽眾有十類,其中有影響眾是來表演的,一聞即悟,表演並不過份,心清淨即能開悟,所以說身心清淨是最好的莊嚴。
◎
轉法輪之義有三:輪是動相,動代表流通,佛法貴乎流通,經要常常講,印經書普贈有緣者,法施功德最大。輪有碾碎作用,佛法是清涼自在之法,聞後可消除
煩惱,如車輪將道路輾平之義。有運載之義,可將凡夫由生死地運到佛的涅槃地。聞法之後必須受持,佛的一切經均稱之為法輪,每部經到最後均有「聞佛所說,
皆大歡喜,信受奉行」,已經聽懂了才歡喜。佛法是要靠多善根多福德之人來宏揚,今日臺灣是全世界唯一講大經的所在,殊為難得,佛菩薩照顧無微不至,冥冥中
必蒙佛菩薩加被,而肉眼凡夫不自覺知耳。
◎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弘願不外四弘誓願,其中歸納之只有一條,即眾生無邊誓願度。因眾生煩惱習氣無量無邊,有的福德善根深厚,煩惱習氣較輕,容易接受佛法。
釋迦牟尼佛付託地藏菩薩,在彌勒菩薩降生成佛以前的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空檔期間,由地藏菩薩負責教化眾生;可惜眾生之煩惱太重,剛強難化,不接受教誨,煩
惱一現前即隨魔走了。《楞嚴經》上所說的五十種陰魔,幾乎一半與煩惱有關係,七情五欲均是煩惱,遇好境界一歡喜即是著魔,遇到不如意事一起瞋心也是著魔,
魔與佛不在境界上而是在自己的心中,覺了即佛,迷了即魔,心一迷,外面的境界即變成魔境界。煩惱即是感情,應當把感情變為慈悲,凡夫的情與愛是建築在煩惱
上,以煩惱作基礎,所以不能長久,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香,所以說:「菩薩欲拔一切眾生煩惱習氣海悉無餘故發菩提心。」
◎
修因時即與果地相契合,初發心即與無上妙果息息相通,如知其理即應珍重初心,勇猛向前精進;如不相信初發心的功德,必致信心不堅,進進退退,所以需要三大
阿僧祇劫。昔日眾生根性厚,佛一說他就信,信了之後就依教而行,信解融為一體即能證入;若分開修,以解來說,大藏經浩如煙海,一百年也了解不圓滿,等圓滿
之後再起修,太晚了!解到什麼程度,即行到什麼程度,信解行合而為一,我們才可以像善財童子一樣的當生成就。
◎
住塵生心即合塵而背覺,與佛決不能相應,如不與覺相應,學問再好,仍然不能入佛知見;果真放下,大覺即現前。舉忍辱為例,忍辱最難離相,離相才能成忍;斷
念是見性之源,離相又是斷念之源,斷念是斷妄念,正念不能斷。換言之,斷的是妄想心、分別心、執著心,常說的放下萬緣提起正念;離相又是斷妄念的根本,不
斷妄念如何能見性,看到外面境界即被境界所轉,即談不上斷念。對外面境界只守著一個原則,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重點仍放在離相上,修六度萬行也是在歷事
練心,練心就是斷念,此是用功的妙門。菩薩行修的是「無著」二字,千經萬論皆講此二字,此二字亦即放下之義,放下就是見性成佛,放不下障礙重重,用「精微
圓妙」四個字來形容「無著」二字還未能包括一切。
◎
起心動念之時,不住六塵境界即是真心,住六塵是妄心,例如穿一件新衣服,質料高貴,花色新穎,在親友之中似欲眩耀一番,遇到座位有灰塵不敢坐下去,這就是
衣穿人,被衣所轉,住塵生心。又如寒山大師衣服破爛,骯髒不堪,即是不住塵生心;但是不可學其外表,只要心放下即是無住生心,放不下,學釋迦牟尼佛也是枉
然。
◎
何為成凡之由?由於無始以來未達一真法界,未達即名不覺,以無明不覺故而動念,心中便起對待之相,人我等等分別計較,愈著愈迷,是為起惑造業受報之由。雖
知此意而不能轉變境界,則辜負了經典。《華嚴》之一真法界與禪宗之明心見性同一道理,明心與見性是一件事,恢復光明即見到性,心如不明何處見性,不見性不
能解決問題,欲想心不迷即不能著相,一切放下。佛法之高、佛法之圓即是不執著,獨來獨往,自己作主宰。性是本性,本來空,永遠是本來空,雖有執著還是本來
空,因其執著是虛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執是計執,現象是依他起,皆是虛妄,凡夫不知空裏妙有。就高深處言,須至妙覺,相始離盡;然而因賅果海,果
徹因源,因果同時,因果不二,故初發心時即含有如來果地上的功德。佛法的好處即未離日常生活,如終日想著背塵合覺,即著了「背塵合覺」之相,必須言語道
斷,心行處滅。佛法說不著是心上不著,而不是事上不著。當你一起念時即念阿彌陀佛,雖未能達到一心不亂,可以穩當生西方,遇到逆境也念一聲阿彌陀佛把瞋恚
心壓下去,功夫好的一年二年即可成就,再遲鈍的三年也成了,但不要怕,修行成功可以生死自在,千真萬確不是欺騙人的。
◎
經云:「菩薩行普入一切法皆證得故」。證一切法均屬於正報,淨一切剎屬於依報,普入是能證,一切法是所入,一切萬法隨便拈一法無不是佛法,平素不作功夫,
法法皆障礙。例如能與一切人和平相處,人我執破了,煩惱障就沒有了,如能在一切環境中和平相處,法我執破了,所知障就沒有了,可見菩薩行普入太不容易了。
學佛要從心地上用功夫,心入身自然入,普入一切法是證一切法之法性。心地清淨自然感應道交,欲廣度眾生,先要內修,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是願,嚴淨一切世界盡
我願乃盡,世界有成住壞空故無盡,古德說大乘圓教學人無盡期,惟有第一大心人才敢下手。
◎
布施也要有福報,沒有福報還沒有機緣作善事,布施應無附帶任何條件,否則難免借慈善為名而暗中佔了便宜,此種人眼前雖然發財而後果不堪設想。又如舉辦各種
善舉,自己雖然清白,一文不取,而手下人營私舞弊,也要負監督之責。懂得此中道理,當知因果之可怕,不得不提高警覺。須知福德是由布施而來,生活寬裕福厚
之人若能節用濟貧,可以維持其富厚歷久不衰;生活清苦之人若能布施,亦可以集小善為大善,轉變環境,改造命運。依《了凡四訓》之說可以證之。
◎
佛能觀察眾生之根機,說法最能契理契機。佛在世時對眾說法,有聽後即能證果,故說佛為大醫王,能醫眾生病。經云:「捨離愚癡,修行正念。」正念是不著相,
著相稱為邪念,境界現前歷歷分明,而心中清清楚楚,千言萬語即自淨其意。大乘比小乘難修的地方即是大乘在六塵中修行,如能不著相不染著,其成就自比小乘高
得多,心中乾乾淨淨一切不染才能成就,心心念念均與自性相應。古德說:覺了,那一法不是佛法;迷了,拜佛念佛都不是佛法。
◎
法寶是佛留下來的經典,廣義言之,六塵皆是法寶,凡是令我們見性開悟的都是法寶。有一禪師一天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聞到歌場中一女子唱小調而開悟,小調何嘗不
是法寶。又有一禪師種地,拾起一塊石頭擊中竹枝有聲因而開悟,則擊竹聲亦可稱為法寶。見性之後,一通一切通。如不通而自己以為通即無可救藥,若知道自己不
通尚有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先要護持自己的法寶光明,而後才能護持一切諸佛法藏。佛經說末法時期之後還有滅法時期,大藏經在世界各國大圖
書館中均有保存,佛經不會消滅,而佛法無人信受奉行即等於佛法之滅亡。日本收藏的大藏善本佛書最為豐富,但無人真正修持,縱有寶典亦屬枉然,所以要護持佛
法必須自己有修有證。古大德個個均是先成就自己,而後教學弘揚。佛法是人天眼目,一切眾生法身慧命之所寄託,學佛同修必須認明此點,福慧雙修,護持諸佛法
藏功德無量無邊。
◎
經云:「願一切眾生能悉攝受一切僧寶,周給供養,恒無厭足。」續佛慧命,端賴僧寶,務必使其能安心修道,四事供養無缺,照顧其生活,身安而後道隆,無衣無
食如何修道。昔日大陸叢林有田有山,廟產足以供給清眾,故各朝代均有高僧大德出現。現在臺灣寺廟沒有廟產,必須自己想辦法,所以經懺法會不可避免,而且要
拉攏信徒,那有心情與時間辦道,此係佛教界可悲的一面。
◎
大乘經所講的理與事,了解之後應當直下承當,精進修持,不令懈怠,懈怠是大毛病。發心雖然很短暫,如曇花一現,然而此種露水道心亦屬難能可貴。我們今天能
夠聽講大經,證明已在無量諸佛前發過願,今日又得人身,復聞佛法,若不懈怠,必有成就。同修們尤須注意者,他人學佛退了道心,我們不必替他擔憂,管也管不
了,須為自己擔憂。大乘不但自利還要利他,弘法利生有無量功德,至少不會墮落;講經說法,要學要練,講錯了背因果也心甘情願,有這種心腸才是大乘菩薩的種
性。講經依古德注疏講即不會有錯。古德注疏有時對於某一段經文,輕描淡寫的說一兩句話就過去了,可能這位古德對此經文亦未能了解得十分透徹,不敢多有發
揮。所以我們不要怕負責任,須存度眾之心,現在一切眾生均在苦難之中待救方殷,希望自己能早日成就以度化之。如一有懈怠之心,對於所發的願即成妄語。
◎
心要保持寂靜,乾乾淨淨,空空洞洞,心裏沒有一點東西,在什麼境界都自在的。心中一切種子習氣皆是虛妄,不是實在的。想就是念頭,念頭是虛妄的,六塵境界
也是虛妄的,念頭放在心裏起了分別執著,無量的煩惱都現前,所以要一切放下;但是什麼都沒有了又著了空,著了空的一邊即著了非法相,也錯了。由此可知放下
是放下妄念,妄念是假相,必須提起正念,正念是利益一切眾生之念,為一切眾生謀幸福使其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須知起念即妄,念佛之念亦妄非真,何以故?真
如之性,本無念故。但是凡夫染念不停,若令其無念不可得,不得已以念佛之念以排除其他妄念。心裏只要著六塵之念即是染念,此須特別注意者,研究經典以分別
心去研究仍是妄念,不研究,理不通,著空,錯了,執著它,在字裏行間著了文字相又錯了;應當研究得非常認真,旨趣所歸,章法結構,微言大義,均認真深入求
解,而心地坦蕩蕩,做到空有不二,正在認真研究時,心裏正是乾乾淨淨就對了。辦一切事情也是如此,對事認真負責,而心中空空洞洞;果能如此提起精神,不懈
怠,不休息,有個三年五載就變了樣子。
◎
念佛是清淨念,修念佛法門與三善道三惡道均不相應,只與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相應,可以生淨土。所以念佛之念,念念不已,能至無念,故曰勝方便。從初住到
等覺都得修念佛法門,近代祖師大德無論研究那一宗的無不提倡念佛法門。江味農居士提倡般若與淨土同修之法是理念,理一心不亂若是未能達到,還可以保持事一
心,品位亦高。一般學佛的人不知此項要義,以為能帶業往生就算不錯了,如萬一修得不到家,則轉眼又受生死輪迴之苦。
◎
說法時對於根性利的人要說真實法,真正的自在解脫,聞思修要同時不可分開段落,分開就把工夫浪費了,而且不能成功。只有聞如說食數寶,只有思可能近於胡思
亂想,只有修難免盲修瞎練,三個合起來謂之三慧學,也是菩薩修行的方法。六祖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開悟了,豈不是聞思修在同時嗎?那一法不是如來藏妙真
如性,會的頭頭是道。極樂世界清淨土本是由清淨心顯現的,淨土淨心,本來不二,為攝受眾生,強名曰四土。六塵是虛妄的,不要計較,心才清淨;外面境界不但
有情眾生是善知識,無情眾生也是善知識,不會修的,不求心清淨而求環境清淨。煩惱多不要理他,只注意到佛號,照得住。念一小時佛,偶爾起一兩個妄念,要四
五年的時間;一支香不起雜念,要十年八年的時間。煩惱與菩提可以交朋友,不要理會他,日久即可轉煩惱為菩提,大乘佛法妙在此處。
◎ 般若與淨土同修,關係非常重要,淨土是一切法的歸宿,任何法門均與淨土脫不了關係,研習興趣專於那一宗儘可由之,而捨棄淨土則其所學不過世間學問而已。下列幾個要點應仔細體會之:
(一) 在凡夫位應捨染趨淨故
平常說無染無淨,或者說不垢不淨,這是見性的話,凡夫分別心未除,若無趨捨,學佛的精神振作不起來,必然懈怠墮落。眾生根性不同,法門有深淺漸頓,而捨染
趨淨是唯一途徑,現在是凡夫位,隨順世間因果對待之理,無論作善作惡,六道輪迴總是出不去的。若在人間種了殊勝的因緣,發菩提心,修菩薩道,然後方能成
就;但是有幾個人真正發心,有幾個人發心之後真正精進修持而不退轉?生西方後也不是一天到晚住在淨土享福,而是要每天供養十方世界無量諸佛,所以往生之後
亦不著「住在淨土」之相,求生西方並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凡夫在此五濁惡世修行太不容易,不是一生兩生所能辦到,證到須陀洹還要天上人間七番生死;念佛生
西,三五年即有成就,到西方後再修。
(二) 親近彌陀成就信根故
在娑婆世界修行,進進退退須經過一個長遠的時間,培植信根亦不容易,如五根中之第一位即是信根,必須親近阿彌陀佛才能圓成其事。六根接觸六塵,心如如不動
是為正定聚,須經無量劫方能成就,若不親近於佛誠恐退了道心,而且末法時期法弱魔強,一切外緣順逆之境均能使人墮落,縱然種了些善根福德,恐來生一享福遇
不到善知識,能否保持道心不退,毫無把握;而生到西方之後,六塵均能說法,環境不同,能培養菩提有進無退。
(三) 行菩薩道應現起莊嚴妙相之清淨土,以救癡迷著相之苦眾生故 行菩薩道一定要求生淨土,生淨土後可以趕快成佛,成了佛就有能力實現淨土,以滿救度一切眾生之願。故今之求生,正是為了速證無生。
(四) 二邊皆不可著故 一切染幻皆應空有不著,娑婆是染虛妄,西方是淨虛妄,西方極樂世界以及華藏世界均是唯心所現,不是外面來的,知道西方佛全是心中變現出來的,即不著有,而求見佛生西即不著空。非仗他佛之力,自佛不易現前也。
(五) 得體應起用故
二乘有體無用被佛呵斥;本體是如如不動,無來無去,大乘修行應體用具足,求證淨心之體,現起淨土之用,所以要一心念佛,不可以雜念念佛。有人說想一心念佛
總是妄念紛飛,所有妄念均與佛號同時而起,曉得這種情況就有辦法,心裏不要著急,不要理會妄念,不要照顧他,專心照顧佛號,佛號有力量,念念相續,就成功
了。自古以來,念佛人均是佛號與妄念同時而起,只要不理會妄念即是以清淨心念佛。有人臨終往往現起瑞相,他人看到自然生起信心,所以求生淨土,自利中便有
利他作用。
(六) 性體空寂無相無不相故
講到理念,得了一心之後,時時刻刻均是一心;往往在打佛七的時候,偶爾妄念少了一點,以為是得到一心,須辨別清楚。理一心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佛現前心
裏還是如如不動,心中如如不動的時候見到佛才是真的佛現前。慧遠大師一生見到三次淨土相現,到臨終時才告知徒眾。般若講無相無不相,念佛也講無相無不相,
明白此理,才能身心清淨與佛淨土相應。江味農居士說:「念佛須念至一心不亂,至此則念而無念,尚何心土染淨之可說,無相也。而正當此際,阿彌陀佛與諸聖
眾,便現在其前,無不相也。由此可悟念佛義趣與般若毫無異致。」
(七) 知一心作而無礙故
性相本來圓融,染淨本來無礙,一執著,一分別,障礙就來了,不取相亦不壞相,任何相現前均能隨緣。凡說有礙的,因為他不知一切唯心造,即著於外相,要是知
道了這種道理,即可以不著也不壞,性相圓融,一切無礙。淨土與般若,語別而義無別,淨土由有門入,一般人以為淨土著相,般若講空,似相對又似矛盾,實在是
相輔相成,正好兩門合修,則道業日進。
◎
娑婆世界那裏去找善財?讀書幸勿呆看,善是慧,財是福,福慧雙修即是學善財童子行。時局無論如何變化,自己本身的主意要拿定,莫為世事轉,自己修福慧是自
利,自己有福有慧自然會利他。俗語說:「一人有福,連帶一屋。」自己享福而不肯救人,是自己沒有福氣,也沒有智慧;須知自己的福報是自己前生造成的,看到
旁人遭遇苦難知其前世造作惡業,必須勸其斷惡修善,斷惡修善力量最勇猛的就是發菩提心救度一切眾生。
◎
福德離開智慧得不到真正的安樂,福與慧均是綱領,法門無量無邊,無智慧不知道何為福報,非福德認為是福德就錯了。例如我們常說的五福臨門中好德是屬於智
慧,若是有錢而不好德,可能為富不仁,慳貪詐偽,作出種種傷天害理之事,反而身敗名裂,禍及子孫。所以必須福慧雙修,才能入道,偏於一邊,均有所缺欠,
「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慧足理無礙,看得破;福足事無礙,放得下」,二者有連帶關係。理事無礙,已入法界;事事無礙是達
到八地菩薩的境界。
◎
凡夫不覺;外道雖覺不正;聲聞緣覺二乘人是正覺,但是所覺的有限,不過破了人我執,煩惱障破了而所知障沒有破;菩薩稱為正等正覺,正等是等於佛的覺,其所
見的一分本性與佛無二無別;佛的正等正覺是圓滿的,故稱無上,成了佛再也不能加了,通常所講的發菩提心即是此心。
◎
修菩薩道必須盡心盡力饒益一切眾生。財富是前生修來的,須有智慧才能善用其財,使其發生莫大的效益;最廣最深的功德是佛法,能令眾生度脫生死苦海,超凡入
聖,花費小小的金錢可以培植無量無邊的功德。印光大師說印經可以有十種利益,花錢雖少,獲益無窮;若能離相,則能稱性起修,其功德彌廣。印經流通之外,更
要弘揚,並能身體力行,續佛慧命。佛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覺性,我們如真能相信,依教奉行,自能證入佛之知見。千言萬語,信為第一,信心堅固,功德最
大,但是很難,因為人的六大根本煩惱中疑算一個,是修行的大障礙。有很多聰明才智高超的人就是不相信佛法,世間事樣樣精通,談書畫、談太極拳、談中醫、談
易經、談孔孟,無所不談,而無不專精,但是對於佛法似乎未聞未見,實在太可惜了。假如這些世俗學問藝術棄而不顧,專研佛學,其成就可能斷惑證真,為佛門龍
象。
◎
何為正念應認識清楚,所謂提起正念是息著相之妄念。整個般若經之宗旨,不外無住生心,無住是離相,生心是提起正念,無論學那一種法門,不懂得般若必生障
礙,有障礙必有煩惱,所以般若是通一切教義的。不著相即是正念,生的是無住之心,無住的心才是真正的菩提心。菩提心中包括三種心,即直心、深心、大悲心,
均以無住為基礎,直心就是無所住心,不要說世間法不住,連佛法也不住。《觀無量壽佛經》中換了一個名稱叫作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誠到了極點,心裏一絲毫雜念都沒有,即是直心;提起正念即是觀慧,具此正觀之慧光,不但能息妄念,並令心不沈沒。初學人的大毛病即是昏沈掉舉,所以必須提
起正念,發生慧光。
◎
密宗重在身口意三密相應,意密便是作觀,若只念咒不作觀,祇能得到小小的益處,了生死見本性尚遠得很。念佛也是一樣,欲求上品上生必須對於第一義心不驚
動,花開見佛悟無生,一到了極樂世界即見到阿彌陀佛,就是圓初住菩薩;若非上品生,在中下品要在蓮花中修很長久的時間。我們應爭一口氣,必須力爭上游,求
生上品,求不到還落個中品,否則只有仗彌陀之力,免入輪迴,也還算好,但是生到淨土後,仍須勤修,動經塵劫,才能花開見佛,時間太長了。平時修行,若但修
般若,誠恐見理少有未圓,落於偏空而不自知;若但修念佛,不但生品不高,假如沒有離相,必住六塵,心緣塵境,焉能一心,故必須離相與求生合而修之。念佛是
生心,離相是無住,心中空空洞洞卻提起一句佛號,正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生無所住心。
◎
事不可離,離了事即執了非法相,執非法相仍然是著相,著相就不能見性。《金剛經》要旨是無住,所謂無住即離相,離相則證性。《金剛經》云:「佛說菩薩心不
應住色布施」,一般說來,布施可分為三類:心住六塵而不肯布施,這是凡夫。不學佛之人,對於慈善事業一毛不拔,其未來的歸宿福慧俱缺可想而知。肯作布
施而求福報,非究竟之道,不過轉世必能得到福報,可惜癡福享盡,即變為三世怨,又受苦果。心不住塵但不肯布施,此係二乘人,心地清淨,逍遙自在,但執著
法塵,落在非法相上,仍屬著空,而不是無住。所以不離相布施,均是走錯路,不知此中道理,修行很難如法。
◎
在日常生活中,有住則非,但憶持不忘並不是住,此點必須認識清楚,不可稍為含混。古德對於經中奧義,記憶極強,不忘掉,不是什麼都不曉得,不住是不染,不
掛在心頭,但是事情不可放下,而心裏面要放下,發度生之心,行布施之心,甚至於天天行布施,心中絕不存有布施之念。佛法是打破執著的,連佛法都不能執著,
四依法說依義不依語,說的詳細或簡單,語言文字上有差別無關緊要,但是不要死在文字間。心中有執著便有障礙,有障礙便生煩惱,生煩惱即背覺合塵。心中一有
住即為境界所轉就是凡夫,常常如此提高警覺,就與佛法漸漸接近了。小乘人仍為滅法塵所轉,滅法塵即是清淨境界,所以空有兩邊都不能住。佛菩薩以種種身度眾
生,而絕沒有一點度眾生之念,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不離相雖修六度仍有障礙,見不了性,依舊是迷惑顛倒,心清淨身即清淨,外面境界亦清淨,入四聖法界無樂
受,入阿鼻無苦受,如此則極樂與阿鼻豈非平等,修行人見到魔來不動心,見到佛來也不動心就成功了。心中常想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平常遇到任何境界心不動全是
好境界,心一動即著魔,心不動即成佛,只差這一點區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諸佛證得了,我們迷失了,學佛即是要恢復此項真心。所謂無住則離相,離相則證
性,法(有)與非法(空)一切不住,即是離一切相,一切相離,則不為境轉。《大般若經》云:「不住一切法即是住般若」,亦是說明一切法不住,即是般若正智
安住不動之義。
◎
世間苦難最多的時候,即有佛菩薩應化在人間,在應化期間決不表明身份,如表明身份,對眾生弊多利少。凡是在五濁惡世自稱為某某菩薩應化世間,必是冒充的,
不可信以為真。若是宣佈自己來歷或承認是某佛某菩薩的化身,宣佈以後即要馬上辭世,不作片刻留,如寒山拾得之往事。尤其在亂世,時時都有佛菩薩照顧世人,
佛菩薩對於世人平等視之,無有差別之相,佛的清淨願是不帶條件的,即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等無有異。
◎
八地菩薩能看到阿賴耶識,看到萬法生源以及十法界依正莊嚴之根源。佛法八萬四千法門均求的是定,佛說法何謂說而不說呢?三昧智光明是定,定才能發光明,如
水很靜的時候,把外面的境照得清清楚楚就是智,真心裏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由定而起的語言聲音文字是建立在無說的基礎上。凡夫心不定,無智慧,無光明,佛
是無說而說,明白此種道理,即可會得禪宗公案。
◎
《四十華嚴》善財童子所遇到的勝熱婆羅門,是用逆度的方法教化眾生,因其境界特殊,刀山火聚,表現獨異。刀表斷德,火表智德,如能常住在無分別智中,一切
境界均可泰然處之,佛法大海才能入得進去。同修們不要專在名相上取分別,最要緊的是能把握綱領,心中清淨即能深解經中義趣。心要空,如還有一物,雖然天天
念佛誦經也不是佛法。心中清淨,把一切境界看作夢幻泡影,身心世界覺其均在夢中。愈有逆境,愈要磨練,有煩惱才能起觀照作用,歷事練心,隨時提高警覺。古
時閉關住山,要在紅塵中已經磨練的到家了,到山上等待龍天擁護再出來弘法。或者是德高望重,名滿天下,接應不暇,住山取靜,以便修行。這種人都是功夫有成
就的人,已斷煩惱,其地位在羅漢以上,或圓教第七信位菩薩,已經把三界的見思煩惱斷盡了。了解這種情況,我們現在住山還不夠資格。一切境界來了,不要避
免,一切隨緣,用微密觀照,事事物物皆是善知識。要處處想找個舒適的環境,那裏能夠找到?縱然能找到一個清靜蘭若,但心中還有煩惱,患得患失,心隨境轉,
焉能消業?業障要靠自己去消的,佛菩薩沒有辦法替我們消業。
◎
得人身難,狐狸看人不修道,覺得可惜,因為狐狸要修數百年才能得到人身,人就不知道愛惜人身,盡造失人身的業因。我們既遇正法,非一門深入不可,要在一部
經中深入,方得實益。倓虛大師《影塵回憶錄》中所載之一段事實,可作借鏡:他說有一位劉文化君在藥舖擔任帳房工作,一心鑽研《楞嚴經》,不分晝夜,苦求理
解,一日正在研究中,見到另外一個莊嚴境界,並有冤家二人以及其已去世的妻女均來請求超度,並說只要他答應即能得度,經他答應後均冉冉升天。倓虛為有道高
僧,諒不會虛構其事。
◎ 《華嚴經》十迴向品中說眼分為十種:
(一) 最勝眼 大經中講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佛無成見,看一切法不生不滅,那有生死可得,相上有生死是眾生的錯覺,如果入了此境界即稱之為最勝眼。
(二) 無礙眼 無礙是果,必須有無障礙的因去修。一得到本性中之般若智慧現前,即得無礙眼,以無分別心觀察一切法,在順逆中均無障礙。
(三) 淨肉眼 肉眼見色而不染色塵,重在不染,眼則清淨,不為外面境界所矇蔽,光明鑒徹,無能蔽者。
(四) 淨天眼 無障礙,能見眾生生死業果。眾生如能看到因果報應,即已得到天眼通。
(五) 淨法眼 法眼的作用是觀一切法如幻如化,見到諸法實相,即是入到佛的境界,比前面的更高一層。
(六) 智慧眼 平常講羅漢即能得到,已經超越三界輪迴,不著一切相,不取一切相。(法眼觀假,慧眼觀空。)
(七) 佛眼 悉能覺悟一切諸法,見到如來果地十種智力,展開來即一切諸法均能明瞭其真相,對其體相用無不了知。
(八) 普眼 又稱為一切智眼,其功德見十法界依正莊嚴看得清清楚楚,盡諸境界無所障礙。
(九) 離癡翳眼 又稱光明眼,了知眾生界空無所有。念佛人知證道歌中有一句「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覺了即空無所有,並不是大千滅掉了,而是空有不二。
(十) 清淨無障礙眼 又稱智眼,此眼現前時一切境界均為通達,皆得究竟如來十力。
◎
煩惱即菩提,千萬不要誤會,必須建立在離世間上。如何離世間?世間是由分別執著而來,以轉識成智說,前五識及第八識是隨著第六七識而轉,六識是分別,七識
是執著。無分別,第六識即轉為妙觀察智;第七識是人我執、法我執,不執著即轉為平等性智。第六七識一轉,因而前五識變為成所作智,第八識轉為大圓鏡智。凡
是幫助我們離開分別執著的即是佛法,如果是增加我們分別執著的即是魔。佛七法會中看到蓮花、佛像等好的境界,令我們開心,增長我們的執著,心可能即被他所
轉,即是魔境界,如心不為所動即是遇到佛菩薩示現,要看自己如何善於區別。
◎
空有同時叫我們兩邊都要離,此種理論是般若的中心思想,依此而修即得到大乘的綱要,般若講空是空有同時,不可分為兩節,正當有時就是空,正當空時就是有。
《心經》上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性本空有同時,二邊離了才能見性,一切相、一切眾生、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本性理體所現的幻相,如果我們現在還沒有
見性,再說一千遍一萬遍也不算多,這樣重要的理論若不明瞭,得不到佛法的真實利益,只熟讀經典還是不夠,必須有觀有行,才有用處。因為文字並不是太重要,
只要在觀行上用功,悟解方面有些進步,文字上應當毫無障礙。
◎
一切事物莫非因緣和合所現的假相,緣聚則生,緣散則滅,不必等待其散滅才曉得。輪迴是果報,果不能消,必須找到它的因,懂得因緣,了生死出輪迴輕而易舉。
輪迴的因是取相、是執著,愚癡之人爭名奪利,結果是一場空,反而造了無邊罪業,所以說輪迴是自己造出來的。一切法有種種不同的相,太繁雜了,因複雜,緣亦
複雜,現的相更複雜,一生不知道造了多少妄念,每一個妄念就有一個種子,自己不覺得,這個種子就是業因,遇到緣就現出外面的種種果報。今生處世,不必怨天
尤人,無論善惡境界均要處之泰然,隨緣了舊業,切莫造新殃,把心平靜下來,心無雜念。六祖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善念
惡念都是染,明白此理,在日用平常之中,不值得操心的地方即不必操心,無論什麼境界現前,要保持心裏的清淨。佛法就是求清淨心,凡夫不了解空相,以為打個
妄念沒有關係,其實關係大了,息掉妄念很難,與其令阿賴耶識中種其他的種子,就不如種念佛的種子。凡夫執有,錯了;二乘執空,有體無用,也錯了;不執空也
不執有,又錯了,恐怕走到無想定的路子,必須照《金剛經》所說的修一切善、離一切相就對了。
◎
般若是大乘綱要,大乘是究竟法,無二亦無三,唯有一乘法,佛法即般若,離般若無佛法,般若雖難而非學不可,必須開般若智慧,一切事理才能搞得明白。古德說
般若是第一義空,第一義就是本性,一切萬法均依真如本性而現起,而與萬法又不是相對的,萬法一如,那有兩樣,證得第一義,萬法圓融,第一義空是性體空寂,
一法不立,心中乾乾淨淨,不管有什麼東西,有佛也是障礙。第一義空的宗旨是破除我執,人我執要空掉,法我執也要空掉,七情五欲均屬於情,分別執著妄想都是
假的,因為是假,一悟了就沒有了,能破一分即與第一義接近一分,情執去盡了,實相即現前,亦即是入佛知見。
◎
二諦是俗諦與真諦。世間人對宇宙人生一切萬相,認為是真實的,謂之俗諦(其實是錯誤的看法);宇宙人生之真理,聖智乃知其審確,是名之曰真諦。凡是用根性
的是聖智,凡是用分別心、執著心看一切的事物謂之俗智,又凡明諸法緣生之義者曰俗諦。佛說「因緣所生法」,這句話是俗諦,例如說房子是由磚頭、瓦塊、鋼
筋、水泥湊起來的。佛又說「我說即是空」,這一句話是真諦,因其當體即空,並不是將來房子壞了才算是空。一切諸法非有而有,當體即空,房子蓋好了的時候並
沒有生,壞了之後也沒有滅,我們只看到其虛妄的幻相,生就歡喜,滅就悲哀,是執著,是迷。
◎
凡夫心理無時無刻不為自己打算,以自己本位作主宰,五乘佛法我們今天學的是那一乘,如學的是菩薩乘,在日常生活中應念念為眾生著想,而自利亦在其中。眾生
為什麼成了眾生,就是因為有分別、有我執,一有我執即成了凡夫。與人無爭,於世無求,自己很清淨,如不布施利他,則屬小乘。大乘要為眾生服務而不談報酬,
一有報酬即有往有來,報酬少了就不高興,這並沒有離開我、離開相。經典中大部份講出世法,如想在世間法上得到真善美的境界,必須了解出世間法的理論。《普
賢行願品》是世間法,若是學會了即是普賢菩薩。
◎
八不在《中觀論》中是中心主題,歸納起來就是不生不滅,古德有以八不中觀作般若之綱要,因迷八不之淺深而成六道,因悟八不之淺深而有三乘。眾生計執生滅,
佛說八不是破除空有二邊,第一義空之義亦是令空有俱空而後一切不著,得到大三空三昧,人我空,法我空,空亦空,佛是清淨心而已。八不二諦第一義空說法不
同,義顯中道則同。凡夫位上無明當家,明其無明,覺其不覺,諸法實相即現前,空假中合而為一即見到諸法實相,同於諸佛所證之智慧覺性。佛陀之教育是叫眾生
身心安樂,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故般若是最上乘之佛法,可以一直達到佛的果地,般若部的經典有六百卷之多,《金剛經》無法不攝,無義不彰,世出世間一切義
理都彰顯得明明白白。
◎
由性體上觀察是一個,即一真法界,是諸佛以及一切眾生的根本,從根本上說即清淨心而已;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從形相上看無量無邊。有執著即有界限,界限是
自己建立的,實際上界限也找不到。念佛人講求一心不亂,一心即是心中沒有念,亦即是一真法界;諸佛菩薩弘法利生,並未動心起念,凡夫把動念與不動念分為兩
個,而佛是無住生心,所生之心統是無住,所動之念統是無念,生心與無住不二,生心與無住同時,即無分別,能所均斷,才能念到一心不亂,即是見性。《起信
論》說:「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出世間法。」《華嚴經》七處九會所講的所證的不同,千差萬別,合則為一,初住以上就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平常
講破一分無明見一分本性就是道,亦即諸佛菩薩所證的大道。一切萬法是本心變現出來的,離開本心沒有萬法,共業與別業均不離此心,迷了事事物物均是對立的,
覺了沒有相對的,法界的理體就是我們的一心,自己本來就是佛,不過帶著迷妄而已,在佛不增,在凡不減。唯識學以八識為心,一變為阿賴耶識,再變為末那,三
變為前六,屬於相宗的學說;而性宗高超,要人離心意識參,否則不能開悟,聽經看教均如此。性宗是一步登天,登不了不過種種善根而已;相宗是用心意識修,是
漸修,能得到一點益處。萬法唯識並不錯,性宗是樹根,相宗是樹幹與枝葉。
◎
聖凡在一念間,即看念頭能不能轉變過來,如轉變不過來,只有增加執著,增長無明,這是大乘佛法最重要的一部份。般若經中談到,什麼是空,什麼是有,處處令
我們不要執著,執有執空,心裏均不清淨。從利害上說亦不可執著,凡夫造的是染業,二乘權教造的是淨業,無論染淨與罪福,均起於心中有念,心中有念即造業。
如斷不了,與其造惡業不如造善業。惡業自然有惡報,果報通三世,絕非肉眼凡夫所能看得到的,若是沒有因果報應,也不必學佛了。斷惡修善,縱然未離開六道,
至少也不會墮入三塗。我們每個人都有貪瞋癡三毒,受其毒害而不自覺,三毒的根本即是心有念。其餘的隨煩惱是枝葉,容易去掉;不去掉三毒,無論如何苦修,均
屬白費。《楞嚴經》講的捨識用根,即是把識棄掉,用照的作用。本性中無分別,無執著,無念頭,無量無邊的法門均離不開此一原則。如不會用根而仍用識,最多
只能修到藏教菩薩,沒有見性,他是用第六識修成的。以有生有滅的識修,而想修到不生不滅的果,是不可能的事。不生不滅的靈性為一切法的主體,有體必有用,
內六根、外六塵是相,相雖屬幻有而從來不斷,因為體是不生不滅的,所以相也是不斷的。十法界依正莊嚴是講的相,有四聖六凡,因業而轉,業作於心,一念之因
雖微,其關係卻極大;道場在心裏面,一起心一動念即應起覺照,自己能作得了主宰、能起觀照,是第一等的修行。
◎
念頭的善惡不要理會它,如起了一個利益眾生的念頭就得意忘形,也錯了,功夫是用在心地上,挑水擔柴,全無關係。祖師大德認為用此種修行功夫收效甚微,所以
改用參話頭的辦法,念佛執持名號與參話頭並無兩樣。心為什麼有念?即是未達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即靈性,如證得一真法界即是明心見性,見到性之後就沒有念
了;未見性所以取相分別,因其迷於一真法界,不知一切相的本來面目。二十五圓通章各位大菩薩是用反聞反照的功夫;佛門中說回頭是岸,並不是從前作了惡事現
在改過回頭,回頭是反照心源,所指的是自性,八萬四千法門方法不同,原理都是一個反照。
◎
無障礙智即是根本智,佛是覺者即大智現前,無礙智即諸佛所證的本有圓滿的根本大智,因為眾生有障礙才顯得佛的智慧是無礙的。中國古時教學法與佛教的教授法
是一致的,均是先求根本智,若根本智得不到而求後得智是捨本逐末,無有是處。例如參禪要離心意識參,就是離開第六識(識)、第七識(意)、第八識(心)去
參,亦即《楞嚴經》所說的捨識用根;聽經看經亦復如是,如此方能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古人天天念經,念得滾瓜爛熟,自有心得;先背幾部經作為基礎,經典太
長,不能背誦,摘其精要,天天念天天背,日久自然能大開圓解。根本智若能現前,後得智不求而自得。宗門尤其注意根本智。最重要的障礙是分別執著,分別是第
六識,執著是第七識末那識。若不分別即能將第六識轉為妙觀察智(善能觀察諸法圓融,復知眾生根性樂欲,說諸妙法令其開悟),若不執著即能將第七識轉為平等
性智(觀一切法,悉皆平等),此二識一轉,則第八與前五均隨之轉,前五轉為成所作智(成本願力所應作事),第八識轉為大圓鏡智(本性清淨,離諸塵染,洞照
萬物,無不明了)。
◎
《大智度論》說:「般若能生諸佛,攝持菩薩,佛法即是般若。」《金剛經》說:「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可見般若要領全在《金
剛經》。佛說《大般若經》共十六會,漢文簡括亦有六百卷之多,其第九會由博而約,特說《金剛經》,羅什大師譯成華文共五千一百零五字,不但般若要旨盡在裏
許,得此一卷,一切佛法無不在握;若能深解《金剛經》之義趣,則一切佛法無不頭頭是道。中國人得天獨厚,有大乘種性,大乘佛法是諸佛本懷,傳到中國乃發揚
光大。梵文之重要典籍大部份均到了中國,翻譯道場由國家主持,以政府財力維護有道高僧,故譯經之成就乃大有可觀。現在所保存的萬餘卷《大藏經》,都是古德
所遺留下來的心血結晶,與深湛學養之精華,而且意義完備,悉遵佛旨,其文字之優美雅潔,尤超過梵文原典,故敦煌雲崗石窟所存均係漢文經典。其梵文貝葉早已
無存,今日如仍欲尋找梵文經典,考其來歷,徒勞而無功;縱找到梵文原典,而今日精通佛法,兼通漢梵,有修有證者,亦無其人。故今日欲研究佛法,必須先通漢
文(無論中外人士),為入手之方便,否則解且不易,何況乎修!
◎
六百卷《大般若經》之要旨均在五一0五字《金剛經》,《金剛經》代表一切經典,如真能通達《金剛經》,則一切佛法的道理就貫通了。《金剛經》之綱要無他,
遣除妄想執著而已!分別即妄想,分別是第六識,執著是第七識,修行是要轉識成智,轉的是妄想執著。六根接觸六塵不用第六識分別心,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即不
分別;一有分別,心裏即有界限。一切事不執著,即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日常生活當中如此做,即是佛菩薩,若為境界所轉即是凡夫,無論修任何法門均離不開此
一原則。學佛人不管其名氣多大,學問多淵博,他如有分別執著即是凡夫,被佛牽著走也是凡夫,妄想執著通通遣除才是佛教化的目的。
◎
法之一字是世出世間一切事理一切現象的總代名詞,《唯識論》一云:「法者梵云達摩,為通於一切之語,小者,大者,有形者,無形者,真實者,虛妄者,皆悉為
法。」真心無形無相而能變現一切形相,以作夢為例,夢中亦有山河大地、種種人物,均為自己心中變現出來的,並非由外面來的。現在的環境是真心的夢境,此種
道理明白後,遇到境界現前,即作得了主。大經中說性相一體,性是理,相是事,能夠理解性相圓融即是菩薩。無一法不是真界緣起,理體所起的作用,用是從緣起
的,緣起就是性空,性空是本體,緣起是現象,一切法不生不滅,一真法界,換一個名詞而已,一切萬法都是依靠一真法界隨緣而生起。性起者,性即一真法界,起
是生起。法相宗說真如一向凝然不變,故無性起義。在客觀的觀察,唯識宗是不了義的,他說真如不變不動,故無性起義,心是心、境是境。而《華嚴》則說理就是
事,事就是理,性就是相,相就是性,那一法不是真心、不是真如本性?如此可以看出《華嚴》圓融,它說真性湛然靈明,全體即用,故法爾常為萬法,法爾常自寂
然。深通大乘佛法是人生至高無上的享受,也可以得到最幸福最美滿的人生。
◎
只要通達事理圓融,即能到不退的地位,事與理是一樁事,經中凡是有如來說者均是稱性而說。佛法在行門上講,只有一個:布施。布施包括無量法門,菩薩道無一
非布施。凡夫亦行布施,但是凡夫著相;菩薩離相,心中常生智慧。凡夫取外面的境界,稍不如意即怨天尤人。外面的境界是阿賴耶識的相分,阿賴耶識無覆無記,
不礙本性,因為自己有分別執著,所以有善惡境界現前;佛令我們對一切境界無住生心,生的是離空有二邊、利益眾生之心。四依法中有「依義不依語」,《金剛
經》亦說離名字相受持、離言說相受持,即是離分別執著相,心一天比一天自在,一天比一天幸福,《華嚴》、《楞嚴》、《金剛》均講此一原則。無住生心即是捨
識用根,識是生滅的,根中之性是不生滅的。心及心所均是有為法,是生滅的,如用生滅的心去求不生不滅的涅槃果,是不可能的事;若以不生不滅的根中之性去
修,則必定成就。若離開分別,六識均是照;六根接觸六塵,心地清涼自在即是照。萬法皆空,無論順逆境均不生煩惱,只要會用心,全是善知識。
◎
性是體,有體必有用,全妄即真。凡夫都會作夢,夢的時間甚短,夢中事情記得清清楚楚,夢中境界是心變現出來的,全真即妄。現前十法界是真如本性的夢境,一
切萬法歸納為四科七大,均是虛妄的,而又全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到極樂世界無樂受,到阿鼻地獄無苦受,即是不分別不執著,順逆皆自在,是解脫的境界。功夫要
在平時修,現前作不了主,臨終當然也就作不了主。六根對六塵不染了,念佛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世間上需要求人的事最難;求人不如求己,自己用功修持,何
必向外馳求?
◎
真正的自己是性,六根根性是真的,妄心受想行識是虛妄的,四大假合之身也是虛妄的,無始以來即執著此身是自己,從來也未想到六根根性是自己,都是用妄心去
求,所以沒有佛的福德與自在。真正的樂必須要入一真法界,入一真法界必須把分別執著去掉,把整個身心都布施掉,即能進入一真法界。
◎ 三藏浩如煙海,如何下手,如何深入,如何通達,實感茫然無措,但有一方便法即是至誠感通。誠字最要緊,誠是心中無一物,至誠懇切,誠到極處自然就通了;用參究而不能用研究,以至誠感通為主(正)修,聽經、參禪、拜佛、誦經為助修。
◎
佛菩薩到這個娑婆世界來度化眾生,也是示現的五蘊之身,佛在日常生活中亦用八個識,不過佛是覺,凡夫是迷。佛用五蘊作為自行化他的工具,以其真性作主宰,
他的八識謂之四智,與凡夫的八識是一樣的東西;凡夫則賓主倒置,背覺合塵。悟時是以性作主宰,我們必須如此學習,生死即可自在。
◎
《圓覺經》云:「云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四大指地水火風四大假合,
本無實體。認為自身,即是執我;認此身為實有,即是執法。本不當認而認,故稱妄認。六塵謂色聲香味觸法,於六塵境上,現起能緣影子,是虛妄分別想相。托塵
似有,離塵則無,故以緣影稱之,其實名為妄想。認妄想為自心,即是執我;又認之為實有,即是執法。
◎ 無明大別之可分為根本與枝末兩種:
(一)
根本無明:又稱為無始無明,或微細無明,迷於法界理之原始一念,不達平等法界之理性。由無始之際,一念不覺,而長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諸惑煩惱。
《起信論》曰:「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無始無明又稱為獨頭無明,《別行疏鈔》云:「言獨頭者,迷本為因,橫從
空起,不同餘法,展轉相因。」此處所言獨頭無明,亦名不共無明,謂未有六塵之境相對,而意識獨緣想諸塵之境,識與境不相應,故曰獨頭無明。
(二)
枝末無明:因根本無明而起三細六粗之惑業為枝末無明,枝末無明又展轉分出三種:由前獨頭無明故起種種煩惱。由煩惱故造種種業。由業成故受六道種種生
死諸苦果。故《佛名經》云:「獨頭無明為煩惱種。」在唯識學中彌勒菩薩把宇宙萬象分為六百六十法,天親菩薩歸納為百法,百法展開來即萬法,一切法無我,一
切法各有各的種子。煩惱無量無邊,歸納為二十六類,六個根本煩惱,二十個隨煩惱,迷了有煩惱,悟了煩惱即菩提;惑業苦永遠在循環,惑即凡夫受六道輪迴之苦
之因,故無論修那一法門均須斷惑。修淨土法門不須先斷惑,在理上講似乎講不通,所以有許多學者都不大相信念佛法門,佛在《阿彌陀經》上亦說「為一切世間說
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可見對於淨土法門深信不疑,是多生多劫來所修的福德善根因緣有以致之,殊為難能可貴。
◎ 初禪為色界第一層天,已經離開欲界,財色名食睡都離開了,才能到達初禪。
◎
《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云:「聲聞者謂有眾生聞小乘教,知三界不安,皆如火宅,厭患心生,欲求出離,修五停心觀、七方便等,斷四諦下分別煩惱,得初果進
修,漸斷俱生煩惱,乃至證阿羅漢果,即四果四向是也。」淨緣起講四聖法界,一為分淨,即是部份的,不是圓滿的。聲聞雖淺,而薄地凡夫還很難做到。經中說有
一類眾生聽聞佛法,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心生厭離,想了生死、出三界,需要修五停心觀。停是停止,有五種方法停止心行造業,此五種方法是:
(一)
多貪眾生不淨觀:此觀是對治淫欲心甚重的人說的。凡是動物皆有色慾,此係眾生業重所致;色慾之心為欲界眾生所獨有,此心不除,尚未能出離欲界,何況色、無
色界。不淨觀有七:種子不淨、受生不淨、住處不淨、食噉不淨、初生不淨、舉體不淨、究竟不淨,此七種多分係對於生時的觀想。此外對於死後的觀想有九,名為
九想觀,多分指死屍潰爛腐化敗壞,無可留戀貪愛。
(二) 多瞋眾生慈悲觀:此觀是對治瞋恚心重的人說的。謂多瞋恚之人,於諸違情之境,生忿怒,當用慈悲觀治之,愛念悲憫一切眾生,不於彼而起瞋心。
(三) 多散眾生數息觀:謂心多散亂之人,當用數息觀治之。數息者,以鼻中出入之息,或數出息或數入息,端正心念,從一至十,不多不少,周而復始,令心不散亂,心定下來,使心不致到處攀緣。
(四) 愚癡眾生因緣觀:謂愚癡不明是非之人,當以因緣觀治之。因緣觀者即觀十二因緣。以眾生迷惑顛倒,撥無因果,執著斷常二見,為非作歹,毫不在乎,故令觀十二因緣,三世相續不斷不常,一切果報是自作自受,明白因果之不爽即不肯隨便造因,以破愚癡之心。
(五)
多障眾生念佛觀:末法時期障礙重重,當用念佛觀治之。障有三種:昏沈暗塞,聽經也聽不進去,看經也看不懂。當觀佛的相好光明,或觀白毫相或觀卍字相,或
觀佛之依報如蓮花之開合,以對治之。惡念思惟,時時有瞋恚嫉妒、貢高我慢。應常常觀想佛之十力、四無所畏,佛的廣大神通、威德能力,以對治之。境界逼
迫,樣樣不如意。應常思念佛的般若空慧,度世利生,以對治之。
◎ 七方便:方是方法,便是善巧;一切眾生欲出三界,斷除煩惱,證真空涅槃,必先以此七種法門而為方便。
(一) 五停心(已詳見前條):我們學佛難有成就,即是沒有小乘基礎;我國古德因有儒家道家的學問與修養,足以代替小乘的根基,故能德業有成。
(二) 別相念:即各別行相觀照之義,係指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四種行相各別不同,故名別相念。
(三) 總相念:即舉一反三之義,每作一觀,即併作其餘三觀。例如觀身不淨時,併觀此身是苦、無常、無我。
(四) 煖位:煖者從喻立名。修行人對以前三種方法功夫得力,能發相似之解,伏煩惱惑,得佛法氣分,謂之真空之理,雖未真證,已有相似之解,猶如鑽木求火,火雖未現,先得煖氣;當無漏智火將生,心中光明啟發,故謂之煖位。
(五) 頂位:屬於四加行,得到的相似解,更為高明,轉復增勝,那是定、那是慧,自己清清楚楚,如人站山頂上一目了然,悉能明了;進而智慧增長,達於頂點,到此地位往生已有把握。
(六)
忍位:忍可、同意、認可之義,智慧又高一層。謂由前所得相似之解,增進善根於四諦之理,堪忍樂欲,其心堅住,名曰忍位。三善根即不貪、不瞋、不癡,小乘人
著重於苦行,苦的境界容易激發道心,順境容易淘汰人,福報一享就把人享迷惑了,而樂的境界亦可以接觸,但是要到三善根現前的時候,亦可以處順境。
(七) 世第一位:世間中是第一之人;謂修四諦,行至此漸見法性,將入初果,雖未得於聖道,而於世間有情之中稱為第一。四果有四向,此是初果向,再進一步即達到初果,初果是聖人。
五停心觀
別相念處 三賢
總相念處
煖
頂 三生乃至
忍 六十劫
世第一法 修四聖諦
預流果
一來果
不還果
阿羅漢果
◎
緣覺修十二因緣證得辟支佛的果位,辟支佛譯為緣覺,有麟角、部行之別:麟是麒麟,麒麟有一個角,所以緣覺又稱為獨覺,其特性喜清淨,根性猛利,獨自修行,
不願與人為侶,其證道亦在無佛出世,自行悟道。部行者有同參道友,亦是在無佛時代,謂之部行獨覺,亦有一二三四果或七方便中之四善根。惟無論聲聞與緣覺,
唯除我執,未除法執;唯斷煩惱障,未斷所知障;唯證人我空,未證法我空,故云分淨。
◎
在一切經論中,對於一切諸相有種種說法,名詞之解釋屬於次要,任何一個相不過是因緣和合而現的相狀而已。人為四大五蘊之身,是諸法所生,而諸法又是因緣
生,一切諸相即是非相,非相即是空相;所謂眾生,是由眾緣和合而生的相,講到極小仍是眾緣和合,任何一個物體均可稱為眾生。房子建築不能說沒有,如說有,
當體即空,和合之因緣是水泥、鋼筋、磚瓦湊合起來的。
◎
《金剛經》專明實相,實相絕無內外方圓有形之相,本非一切相,絕待空性,畢竟寂滅。相者相狀,指外形之狀況,亦兼指內心之狀況,一切諸相莫非色受想行識五
蘊假合,變現出種種有生之相,宛然現有之時,當下即空,生即無生,故曰「一切諸相即是非相」,此明生空之義。眾生者謂五蘊眾法假合而後有生,假現成此幻
相,亦本非實;受想行識皆是妄心,領納憶念遷流分別,積無數之業力,枉受輪迴之苦,所謂緣聚則生,此約五蘊眾法當體即空言,故曰「一切眾生則非眾生」,此
明法空之義。再進一步言之,知得五蘊法之本身,是由其他眾法之變現,可見五蘊乃是假法;然則由五蘊變現之一切諸相,豈非假法中之假法,其為有即非有,已彰
彰明甚,故曰「一切諸相即是非相」。應知一切眾生之五蘊色身,皆是四大之所聚合,業力之所執持,清淨心中皆無此物,由此可悟約五蘊變現言,固相相不同,而
約自性清淨心言,則無異無相;然則豈可昧同體之真性,執幻生之眾相,分別人我之眾生耶?
◎
發菩提心者不但要明人空法空之理,且須明空空之理,如僅知人空法空則權教菩薩亦明其理。《金剛經》是大乘了義經典,若非圓頓根性,恐將不得其門而入。聽到
講《金剛經》而感覺有興趣,自然有一點圓教的氣氛,如想在一生當中有成就,必須對三空之理徹底明了,悟人空之理則煩惱障可斷,悟法空之理則界外的煩惱亦可
斷,悟空空之理則無明可斷。大乘佛法之可貴即在不住涅槃,無論遇到什麼境界均不動心,因為他知道一切都是空的,如不明三空即做不到。眾生是因緣聚合,當體
即空,眾生非眾生,實無眾生可度,雖天天度生而不著度生之相;如著了成佛之相也不清淨,不著成佛之相是一真法界的佛,如著相即是十法界的佛。五蘊本身也是
因緣生法,由五蘊變現出來的更是假中之假,外面的相以為是真實的,於是內裏的煩惱也引發出來了;要在日用平常中六根接觸六塵常常提起正念,照見五蘊皆空,
一觀照即能度一切苦厄,轉十法界為一真法界,何止眼前所遭遇的小苦小難呢?二六時中念念起觀照,般若智慧現前,一生成佛又有何難!
◎
淨緣起之圓淨分為二:一為頓悟,一為漸修。頓悟高明,根性利的眾生,一了即可百了,一下手就破根本無明。無明是根本,塵沙見思是根葉,不但解悟而實際上已
證入此種境界,見一切眾生皆是佛,皆有如來智慧覺性,煩惱生死即菩提涅槃。人心中有個理體,所謂理性,亦即佛性,無論有情無情均有,理性從來不變,從來不
動,覺時即菩提,迷時即煩惱,迷與覺是自己心念的差別。理性是體,有體必有用,由理體即能變現出來現象,不但理體不生不滅,而相上也是不生不滅,在理相用
上說,非空非有,入了這個境界,即知煩惱即菩提,迷時叫生死,悟時即涅槃。頓悟雖然直接了當,究竟太少,其根性仍是由漸修方面培養的,對大經大論要讀誦受
持,真正的智慧要在六根接觸六塵時,心中常念「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提高警覺,用觀照的工夫把塵勞煩惱一齊放下,慢慢的就可以看淡了,相信在一生中就能有
成就。
◎
漸修是在境界上修,六根接觸六塵心地如如不動,必須接觸境界然後才知道自己心中不動,所以只是解悟沒有用,必須要證悟,理解此中道理要融會在日用生活當
中,能轉境界才是大丈夫。《行願品別行疏鈔》中所謂「須背習修行,契合本性」,亦即常說的背塵合覺。漸修又開為二門:一為離過,一為成德。離過者即惑業苦
三障循環不息,若能斷之,六道就沒有了。如自己知道自己有一個靈明覺知的真心,即不會妄認四大假合之身以及第六識緣慮之軀;本因煩惱而有此身,既不認此身
則貪瞋自息,貪瞋既息即不造業,既無有業,即無三界六道苦樂之報,此之謂離過。成德是成就功德,既無三障煩惱則稱性修行,顯發性體中之塵沙功德妙用;妙用
即是自受用他受用均不著相,亦即三輪體空之妙用。然非謂先離過盡而後成德,自己煩惱斷一分,看一切眾生亦斷了一分,雖初發心,便同正覺,斷障即與一切眾生
同體普斷,所以《出現品》云:「如來成正覺時,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普見一切眾生般涅槃。」
◎
《金剛經》所講的諸相有種種說法,如對諸相不了解,如何能看破,看不破如何能放下,放不下即不能出三界,所以必須不厭其煩的說明。菩薩道離不開布施,從初
發心到如來地無一刻停止,雖有時未布施而心中未曾忘懷。不明三空之理,布施即有障礙,所以佛在《金剛經》會上曾提到布施,說「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是
叫我們兩邊都不住,法相(有)與非法相(空)均不住。眾生是空的,諸法也是空的,眾生是五蘊法假合所現起的幻相,此幻相非有非無,不但體是空的,相也是空
的,說有錯了,說無也錯了,認識清楚之後怎樣說都對。現在凡夫把一切法都看作真實的,斤斤較量,苦惱無邊,如知道一切法是假的,還有什麼分別執著,去了分
別執著多麼自在。如欲令眾生得利益,把般若布施給他,他能得最大的利益,如布施財富,依經中校量功德,不如以四句偈受持為他人說。
◎
人是五蘊和合,物亦是四大假合,施者、受者及所施之物莫非因緣聚合,現此幻有,故皆曰非,是之謂三輪體空。輪為運轉不息之物,喻施者、施物、受者展轉利益
不息,此三者是幻有之相,當體即空。明了當體即空即不會著相,明了性體空寂,性相不二,即能見性,有上根利智的人一聽就開悟了。此開悟不只是解悟,而且是
證悟。一迷一切迷,一悟一切悟,假如在萬相之中尚有一樁事放不下就不行;迷沒有了,自然就悟了,《心經》最後說「無智亦無得」。心中毫無牽掛而廣行布施,
如不肯布施,則仍是著相,著了「我怕麻煩」的相。
◎ 知萬法皆空,一切相虛幻不實,是慧;六根清淨,心地一塵不染,是福。福相是空的相,舉動不穩重不是福相。有錢有勢不是福,身心無事是福。一天到晚在名利場中爭逐,並非有福之人;人非有品不能閒,一肚子學問又有才幹,而過隱士生活,其品德之高,超乎凡情之表。
◎
凡是增加煩惱的是惡法。環境是無記性的,迷悟在自己。學生在學校讀書,有週考、月考、大考;修行亦如是,六根接觸六塵,天天在考試。世間事可以投機取巧,
學佛無法取巧,境界有順逆之不同而均是考試,考我們是否能夠心中如如不動。如遇逆境,要恭恭敬敬接受外面的考驗,只要肯接受即是善法,不是得到什麼利益的
善法,而是心中清淨的善法;不經外面境界的考驗,如何能有進步?如能把握到此項修學的綱領,則不會走冤枉路。看經聽經切莫執著言語文字,要用無分別心、無
執著心去聽經看經,才能破煩惱障、所知障,只要用清淨心觀察一切,都是對的。既然聽經讀經不能為經所轉,五欲六塵還能轉得了嗎?十方諸佛現前也不動心,謂
之滿足究竟。當知如眾生、菩薩、佛等,但依世間假名言說故而有差別,法身之體,畢竟平等,分別執著若是斷盡了,也沒有菩薩,也沒有佛,也沒有眾生。以黃金
作十法界眾生相,擺在一起,一看全是黃金,體是一個,相也是平等的,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從性上看相同,從相上看,佛看也相同,我們看就不同了,因為我們
還有分別執著。
◎
凡夫平常所作所為均屬惡法,是染行,修得愈精進,愈往三途惡道中去。求名聞利養是修染修惡;天道的十善業與四禪八定乃至聲聞緣覺,比起見性的菩薩來說也修
的是惡法,因為他們修行是著相的,用分別執著心去修,見不了性。等到人我執、法我執斷盡了,明心見性,可以成為分證佛。四十一位大菩薩均無分別執著,謂之
實教菩薩,比權教菩薩高明。
◎
阿賴耶識即第八識,亦稱為無沒識,就是不生不滅之義。身相有生滅,阿賴耶識沒有生滅,一切萬象皆是阿賴耶識之影像,十一個色法即阿賴耶識變現出來的;阿賴
耶識中又有隨眠煩惱,即是未現行的種子。十法界一現九隱,人道種子現行,依正莊嚴,其餘九法界的種子都隱去了。阿賴耶識是無始以來善惡種子之所寄藏處,含
有能藏、所藏、我愛執藏三義,故名藏識。一切眾生每動了一個善惡念,都會造成一個業種子,這個種子在未生果受報之前是寄藏在此識中熏習,所以有能藏義。前
七識的心心所法是能熏能緣,第八識是它們的所熏所緣,第八識是無記性,自己沒有成見,故能受熏成種,而為前七識的習氣種子之所藏處,所以有所藏義。第七識
永遠執定第八識的見分為我,而為它所愛,所以有我愛執藏義。眾生有業的種子,作善在善道受報,作惡在惡道受報,迷惑顛倒,分別執著,感情用事,致有生死流
轉;佛則覺而不迷,有般若智慧,雖有喜怒哀樂,但是無作,作而無作,無作而作,是幫助眾生開悟的成所作智。
◎
青蓮大師《地藏經綸貫》有云:「此識(指阿賴耶)為中道應本,起化之源,所謂闡提不斷性德之善,遇緣善發,佛亦不斷性惡,同惡而化。」此言佛亦有惡種子在
阿賴耶識中,佛是覺而不迷,不迷則無苦,如無業的種子即不能度眾生。第六識起分別,第七識起執著,而見性則無分別、無執著,從來不迷,識則照常用;而識是
部下,見性是長官,見性當家,則第六識為妙觀察智,第七識為平等性智,因緣所生法當體即空,空了即解脫了。夢中如知道是在作夢,知道是假的,則無歡喜與恐
怖,眾生迷執,處處認真,故有苦樂。《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表面是動的,勸善規過,廣度有情,而心中如如不動。因此方知地藏菩薩現色身,遊化
諸趣,點此迷源,令知十法界平等,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相有千差萬別,體無二致。
◎
鏡子現的相,鏡子一點都不沾染,好相惡相全有,無論好與惡均照上去,而鏡子毫無染著,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我們的真心好比鏡子,好境界現前亦莫生歡喜心,
照到污染物亦莫作厭惡想。凡是叫我們動念頭的均是迷情,一動感情就迷了;什麼境界現前,都要如如不動。古德常說八風吹不動,八風是利衰毀譽稱譏苦樂,自己
的清淨本來不動,迷情是虛妄的。本性什麼都沒有,所謂本來無一物,而其體能現萬法,靈心不昧,故不是一個斷滅的空相。性具萬德,德能無量無邊,作用上能現
萬法。
◎
聽經多少年沒有成就,仍是老樣子,每次聽經當作耳旁風,必須提高警覺,免得自誤。須知修行是為自己,不是為別人,他破戒、他成佛與我毫不相干,終日為他人
忙,縱然作種種善事也是生死邊事;會修的為自己忙,外面的境界了了分明,內裏頭斷了分別執著,煩惱障、所知障斷了,菩提涅槃即證到了。但是境界總超不過八
風,以苦樂說,看見了極樂世界高興極了,即被極樂世界所轉,仍然去不了;心淨則土淨,如不動心即生到實報莊嚴土。
◎
佛菩薩亦是見色聞聲,但不管外面的境界好醜美惡,而注意心動不動。凡夫心外求法,會用功的只要被外面的境界動了心,即要立刻想想《金剛經》所說的「不應住
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順逆境界對於修行人均是增上緣。《四十華嚴》講人皆善友,一切眾生皆是善知識。小乘人不能成就,因其暫時逃避有為法而墮
入無為坑中,墮在非法相,見不了性,見不了性即成不了佛。大乘空有兩邊均不住,苦樂兩邊都捨。不論著空著有,只要心裏有著即有我見,有我見即生煩惱,就是
起惑之根,所以我見不能有,無始以來生死根本就是它。分別執著一天比一天淡,我見漸漸消除,即是見性的徵兆。
◎
學佛之後看到某人能說不能行,就要批評他而造口業,是三途之因。有人受了戒之後,天天看人家的行為是否如法;如看到旁人犯戒就失卻恭敬心,反而更增加自己
造業的機會,還不如不受戒。須知戒律是律自己的,管自己不要管旁人,佛規定在家人不准看出家人的戒律,其原因在此。
◎
不思議解脫境界即是一真法界,亦即禪宗之明心見性。大乘要行中道,沒有偏重,一中一切中,斷了分別心、斷了執著心。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覺性,二障除即見
性,行成證入。無始劫來即受了分別執著的虧,眼前的境界無論善惡均是善知識。十行位菩薩講行,初行名為歡喜行,行布施度;行布施,施者歡喜,受者亦歡喜。
◎
煩惱亦曰惑,所謂見思惑即見解思想之惑。佛在經中將見思歸納為十大類,見有五種,思有五種,見即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思即貪瞋癡慢疑。此十
種迷惑總名之曰見思惑,見思惑皆由我見而生,我見是見思惑的根源,故欲了脫生死之相必須證不生不滅之性。學佛須以成佛為目標,必須解決自己的生死問題,故
必須要證得不生不滅的本性。如想證得本性,必須化除我見,而我見根源必須用種種方法以調伏之,開根本智以斷絕之;調伏我見的最好方法是布施與忍辱。學佛要
學愚學傻,對任何事不必執著計較,從初發心至如來地每一日必須修布施;六根接觸六塵要覺悟,曉得根塵實際狀況,不為其迷。除見思以外,還有塵沙無明,六道
中之生死為分段生死,三界外為變易生死,人我執破,超出六道,但距離見性還有一段路程;法我執破才見性,二乘執法我故未見性,成佛必二重生死均了脫。如想
證到如來大涅槃,必須空有兩邊均不執著,破我法二執,如此始能達彼岸。在百法中前九十四種法為有為法是有,後六種無為法是空。從凡夫地至如來地,六波羅密
是必修課程,六度中布施重要,般若更重要,布施是放下,般若是看破,二者互有關聯。但何以只提一布施?因布施即包括餘度在內。般若是理,餘五是事,五度無
般若為世間福德,二乘及權教菩薩雖達到九次第定仍未見性,有般若才能證得圓實菩薩的境界。
◎
《金剛經》云:「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真者所說一如,與事實真相符合;實者所說非虛非假。又真謂真如,真謂實相,所有言
說均由真如實相中流出,佛在經中所說的均是真實語,句句都是老實話。如者如其所親證者而說之,無有差別之相。佛說法雖有種種乘,皆歸一佛乘,言有千差,理
歸一致,由佛自證者而說之,決不欺誑眾生,皆與自證者無異,故曰不誑不異。言此五語者,正所以表明語語皆從性海而出,語語皆與性德相應。
◎
在清淨心中無法相亦無非法相,法相是有相,非法相是空相。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夢中有法相,山河大地,亦有非法相的虛空,醒了之後所有法相與非法相都
沒有了,覺後空空無大千。對凡夫說,說一個法相就可以了,何必說非法相?因為色界天執著非法相,色界以下執著法相,若心取相,無論取法取非法,皆為著我人
眾壽。權教菩薩未離開四相,天臺家說六即佛,圓初住即天臺六即佛中之分證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古德用月光比喻,初三四的月芽亦透露月光,雖然不如十五
滿月,而月光並無兩樣。只要照經中教理修學,修到圓初住的地位,並非難事;一定要學八風吹不動,未成佛者生活在八風中,八風無好醜,如借它鍛鍊自己都是好
境界,好壞在自己心中,心裏不高興就生煩惱,即是被境界風所吹動。六祖說非風動非幡動是仁者心動,是自己心中的煩惱向外攀緣。心地清淨,一塵不染,是離法
相,廣行六度是離非法相,能如是以修觀行,則離相忘我,乃得契證無相無我空寂平等之真如,亦即禪宗所說的明心見性,實為真如之本體。
◎
真實際就是真如本性,若會用觀照般若,目前境界就是清淨寂滅。如《金剛經》所講的大三空三昧,入此大定者均為見了性的大菩薩;《般若經》中所說依文字起觀
照,觀照工夫深了,可以照見如如不動清淨寂滅。說到觀照或捨識用根,最要緊的是不起分別執著,二六時中心地不染,法相與非法相兩邊都不著,此之謂佛道。在
修身工夫上說,要以佛眼看眾生,等視群倫,全是善知識。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就是境界風,隨時考驗我們的真實際,心要在境界上磨練,二乘及權教菩薩取偏真涅
槃,離開六塵境界並非究竟,必須要面對境界心不動,則實際理體才能現前。
◎
相是緣生法,凡是緣生的均無自性,既無自性,當體即空。本性中隨緣所現的森羅萬象,錯綜複雜,眾生在迷,不知道是自己本性隨緣變現出來的假相,生起分別執
著之心,原有的般若智光變了情識;悟了之後知道外面境界均屬夢幻泡影,樣樣均是當體即空,自然不會再取相再著相,廣修六度實無眾生可度,全是鏡花水月。
◎
言說紀錄下來就是文字,文字是言說的符號,當然不是真實的;文字所詮的是理體,真實的理體決不是文字所能表達的。明白此理即會讀經,如《華嚴經》說諸佛如
來所證的是一真法界,而在文字語言中找不到一真法界,會讀的依文字起觀照的作用,若是執著文字相或言說相是不會開悟的。讀經讀得熟是便於觀照,若不會觀照
而死在文字上,亦不過在阿賴耶識中留了一個印象,種種善根而已。
◎
無明業相本來是沒有的,因緣所生,當體即空。在真如本性中並沒有無明業相,無明業相是由妄想而來,幾時妄想沒有了,無明就斷盡了。六道凡夫沒有辦法斷妄
想,三賢十聖也只是減少一點,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無明未破。妄想減少一分,本性中之智慧光明即增加一分,學佛只是斷妄想而已(這句話最要緊)。妄想是不善思
維,心行所造;善思維是沒有妄想的思維,不著相的思維,亦即是無住生心。不但六凡是不善思維,聲聞緣覺著了空也是不善思維。譬如幻師在十字街頭變把戲,幻
作種種象馬瓔珞人物,實際上全是假的,只有愚癡的人才信以為真;有智慧之人知其非真,了知無明幻出六道依正,變現出來六道輪迴。無明才是真正的造物主,六
道差別全是自己心裏一念無明變出來的,所以清淨心中什麼都沒有,有一點就麻煩了。已經證得聖果的人沒有任何差別,有差別即不能見性,無差別才叫作一真。
◎
《地藏菩薩本願經科注綸貫》有曰:「了修染修惡等即是緣了佛性,就路還家,名不思議。」有三因佛性之說:即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緣因佛性。佛陀梵語,譯
為覺,即三智圓明,一切處,無不照了,名大圓覺性,(三智者,即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止觀》三曰:「佛智照空如二乘所見,名一切智;佛智照假如
菩薩所見,名道種智;佛智照空假中皆見實相,名一切種智。故言三智一心中得。」)不增不減,各各俱足,眾生迷了,必須以三因佛性顯示出來:
(一) 正因佛性是理體,正是中正,離一切邪非之中正真如,謂中必雙照。(雙照是照空照假,空是遣一切相即真諦,假是立一切法即俗諦,非空非假即是中諦。)三諦俱足名為正因佛性,亦即實相般若。
(二) 了因佛性,了是照了,照了真如之理之智慧,是由前正因佛性所發之照了之智,智與理相應,故名了因佛性,亦即觀照般若。而觀照須以實相為體;了因佛性雖各各俱足,而不會用,終日迷惑顛倒,仍無成就。
(三)
緣因佛性,緣是緣助,緣助了因,開發正因之一切功德善根。三世諸佛出現於世,示現種種形相,教化眾生,即是緣因佛性。三惡道是虛妄的,修染修惡是空的,不
是實在的,如徹底明了即可就路還家,斷惡修善,心地清淨,修善不著修善之相。佛是用四攝法到惡道度眾生,慈悲為本,方便為門。
◎
在唯識學中,妄想與執著是迷情的根本,把智慧埋沒,故須用斷德,斷一分妄想執著即透一分光明;因此三乘聖者地位不同,並非智慧德能不等,而是迷有深淺。寂
是無音,寥是無色相,此指真如本性而言,真心是寂淨,自性清淨心什麼都沒有。心之體如何形相,佛法常用比喻說明而不能比得恰到好處,說清淨心如同鏡子一
樣,但是清淨心無形無色,鏡中能現一切相,所現的相與鏡體並無妨礙,相有生有滅有來有去,而鏡子並無生滅來去,心不動才有受用,凡聖之別即在乎動不動。十
法界依正莊嚴,包括四聖,諸佛菩薩所現之相也是虛妄的,如證得清淨心,心佛眾生全離開了。凡夫看佛菩薩並不寂淨,如佛說法四十九年,在五印度到處奔波,我
們因為帶有迷情故看佛也不清淨,其實他心清淨如如不動;佛陀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可度,悟了以後穿衣吃飯均是佛事,佛事沒有邊際,沒有界限。世間事萬象
紛紜,均是鏡花水月,因緣生法,當體即空,如認識真相即開悟了。
◎ 工業時代講大經真不容易,公私都忙,不能天天趕道場聽經;而學佛要專,心無二用。今日之下要有慧遠大師所提倡的專修道場,研究經義要析入毫芒,尤應融會貫通,如有人環境許可,集少數志同道合之同修,專修淨業,乃是世間最有福報之人。
◎
學佛能否成就在乎願,總願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如想開大智慧要抓著綱領,開智慧要去煩惱,煩惱中見思惑難斷。譬如平常聽經是願意的,甚至
於很有興趣,但是談到斷煩惱(貪瞋癡慢疑)則不願意,如此這般,縱然三藏十二部全都會背也是人家的,毫無用處。
◎
梵行又稱為清淨行,其中含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此為色界以上必須要修學的,沒有四無量心不能生初禪;有禪定而無十善,欲界天也去不了。安世高的同學明經好
施,而煩惱未斷,仍有貢高我慢之心,所以墮入蟒蛇身。慈悲喜捨一個悲字即可以代表,從體起用,不修此行,愚癡煩惱破不掉。
◎
講經有五重釋題之說,即釋名、顯體、明宗、論用、判教是也。此第三項所謂明宗者即宗旨之義,如《金剛經》之宗旨謂明心見性。淨土通常說有四土,
其中實報莊嚴土即是見性的淨土,花開見佛悟無生,即明心見性;未證得無生法忍者生方便有餘土或凡聖同居土。所謂教者即一切經義,宗門修持完全在宗旨上,教
下是在文字上研究,不離言說,為中下根器之人而說之教法。通達乎心性謂之宗通,通達乎經義謂之教通。又如古德研究經典加以注解,如謂《楞嚴經宗通》,此即
說明以禪說明經義;又如某某經說通,此即說明依教解釋該經。
◎
道場中一天不講經,一天就沒有修持,以前大陸叢林中講經法師有數十人之多,某位法師對於某一部經有特別的研究,即專講某一部經,叢林即是佛教大學,解才是
行的大根大本。以行證解,如不能行則為記問之學,不足為人師,故行滿而智圓。行滿即是斷煩惱,煩惱有見思塵沙無明,學佛不過斷煩惱而已。斷是心上斷,而不
能由境上斷,智能顯理,有了智慧才能把法性理體顯示出來。理就是智,智就是理,理若是圓圓滿滿的顯露出來了,能與所都要離開。一切造作,無論善惡(如鏡中
之相有善有惡)、順逆境界均接受,要融通,融通則煩惱由根拔去。照一切罪相無非實相,無相無不相,故不染,在境界上即能考驗自己,知道自己到了什麼境界。
只要真正把身心貢獻與佛菩薩,一切順逆境界都是佛菩薩安排的,愈走愈光明,佛菩薩冥冥中加被,而我們自己心中也似乎有一些感覺,並非毫無所知。
◎
《金剛經》所教的修行方法,是以「修一切善,離一切相」為宗旨。自己沒有成就,說法不是度生,不過結結法緣而已。聽經甚久,大經也研究得不少,在日常生活
中,知道如何去作,何為好境界,何為壞境界,不至於走錯路,這是學佛初步的效用,使我們走上了正道。一切境界無欲無求是好境界,因為境界中沒有魔了。弘法
之事都有時節因緣,只是在修行上用功夫,效果不必強求,機緣有一定,只有隨順眾生,隨分隨力誘導之;其方式最好的是法布施,多看經多聽經。佛說法喻為法輪
常轉,輪輦過了地面時,壓平了荊棘野草;以地面比作心地,心地中有無量的煩惱執著,要繼續不斷的壓。心中煩惱如野草,因此古來大德講經說法從無間斷,心中
之草一天不壓即生煩惱;若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聽經,或者有一點效用。
◎
用從體生,用若不與體合,是修行功夫未到家。在一切法中,於人無諍,於事無求,心中必然清淨;無願無求,這就是空,就是三昧。但經中為什麼又叫我們常常發
願呢?信願行是三資糧,發願要成佛道是必要的,但不能求此願,有求的心,心中即不平等,必生魔障。修因與證果均是依靠體,時時刻刻在迴光返照,隨時注意與
外面境界染不染。斷惡修善都要離相,現在我們是在因位,這樣作都是般若會上的菩薩,自己焉能不尊重自己呢?
◎
修行要在轉識成智上用功夫,不要專門去找。除去執著,第七識就變為平等性智;不用妄想用觀照,第六識就變為妙觀察智。眾生本來有的無量福無量慧不能顯現,
自己並不曉得,總是想求福求慧,而自身的障礙(妄想執著)又不肯捨去,這就難了。如真想在佛法上有成就,只要肯做,人我執一破,我見沒有了,一切煩惱統統
消除了,看一切人都是四大五蘊眾緣和合的假相,而我亦如是,四相破了,即是菩薩。我見由何處起呢?遇到疑難問題先要找其原因,佛法說心外無法,應觀法界
性,一切唯心造,找其原因要向心內找,能迴光返照,處處找自己,一定有結果。心中一動念即是十法界,相是真性隨緣變現出來的,能變的理體沒有差別,以金作
器,器器皆金,從體上講皆金,從相上講也是金,隨便拈一法皆是佛法,佛與大菩薩之眼中看十法界即是一真法界,去了分別執著即是無障礙法界。
◎
佛法講了許多,到了這一個階段,應由修證下手。佛說出自己證的境界,及如何證得之方法,我們讀了之後為什麼不依之而修呢?十方諸佛及大菩薩皆以般若觀照一
切萬法,一切萬法歸納之即是五蘊,五蘊展開來就是百法。必須熟讀《四十華嚴》,詳細研究五十三參所遇到的各種境界,體會經義,應用到日常生活中,而最後的
歸宿是西方極樂世界。現在頭緒理出來了,應歷事練心,遇到任何事情都應練習心中了了分明,如如不動。修定修慧要由事上修,若僅僅盤腿靜坐是死定,絕沒有歷
事練心來得圓融。經云福慧雙修,悲智雙運,不可有偏,單觀無虛必執有。本願雖是在利益眾生而不可強求,利生的機緣沒有成熟,應先在自利上下手,利生的先決
條件是離相無住,真能做到離相無住,可以廣度眾生,否則只能隨喜功德,當你領眾時而自己心不清淨,可能被眾生度走。
◎
以智照境,以境發智,智照對於境界相輔相成,智照即觀照般若,境界亦能幫助觀照。發明摩訶止觀的智者大師,聽說西方有《楞嚴經》,義理深邃,境界高超,心
嚮往之,遂拜求《楞嚴經》能傳到中國來,拜了十八年,其渴望之殷,可以想見,所以後世講《楞嚴經》者必說止觀大義。三止為體真止、方便隨緣止、息二邊分別
止。三觀是空假中。
◎
體真止:止就是定。體真者,經論中常說一切諸法皆因緣和合而生,均無自性,如能體會真空的道理,證知其真理即真空,一切事相當體即空,就不會再在一切法上
攀緣。體真止屬空觀。方便隨緣止:又名息緣守境止,如念佛法門及禪宗的參話頭,把其他的萬緣都止著。菩薩曉得空有之真相,空非空,有非有,有是幻有,空不
是頑空,於一切幻化假相的境界上分別種種萬事萬相,而心中如如不動;為了利益眾生,故隨著眾生的緣,亦能安住在俗諦上。息二邊分別止:是因第一種偏在真空
上,第二種偏在假有上,都不是中道,現在明白假非真假,真亦非真,空有兩邊都不執著。
◎ 三觀第一是空觀,觀一切法皆空,屬真諦,可以破見思惑,證一切智。第二是假觀,一切萬法是假有,屬俗諦,可以破塵沙惑,證道種智。第三觀是中觀,又分為兩種:一種是非空非假,謂雙非中觀;一種是亦空亦假,此為雙照的觀法。
◎
三諦是空諦、假諦、中諦。空諦是宇宙的本體,諸法的自性,洞然虛寂。因緣所生法,一切法皆空,又稱為真諦,是真實的。如知一切法皆空,即知一切法不生不
滅;證得真諦即能開一切智,斷見思惑,三界六道輪迴就離開了。所以空諦是破法,空諦不是孤立的空。假諦又稱為俗諦,世間無論依報正報,或色或心,均屬假
有,但能起暫時的作用。既知一切法是假的,對於世間一切事物即不必認真。中諦:真空不礙妙有,假相與真理如水與波,真空與妙有實在是一件事,此理若能透
徹,了知真俗不二,空假一如,即入於中觀的境界。證得中諦道理即開了一切種智,破了無明,證果則成就了法身德。言諸法以空故,生即無生,非為假有;以假
故,無生而生,非為實空;即假即空,即空即假,故中。此為三諦之理。
◎
學佛均須由定慧打基礎,定慧得到,法身即顯露,有定有慧即解脫自在。一切境界現前心不為境界所動,即謂之定,《楞嚴經》中講楞嚴大定。阿難與摩登伽均無定
功,故均被境界所轉。一切境界現前了了分明是大智,不染是大定,定慧圓融即知一切諸法無非法身。十方三世無論有情無情,隨便拈一法無非真性,但眾生未發菩
提心,佛亦無法度之。菩提心包括直心、深心、大悲心:直心是清淨心,沒有妄念;深心是好善好德,戒品俱足,一切過非全沒有了;大悲心是利益眾生的心,眾生
有苦難盡力去幫助。一發菩提心即與佛心相應,心一清淨即發生感應道交的作用,所以說心識淨者無不應現而為說法,如秋天空朗,羅列星辰,萬器百川,不分而
。世出世法只要一有貪愛之心,即為境界所纏繞,就是凡夫。初學佛者應以祖師作榜樣,距我們時代愈近者愈容易效法,他們對於宇宙人生的看法如何,我們應以
他的意見為意見。印光祖師一生守本分,老實念佛,茲抄錄印光祖師念佛懇辭序中一段,希讀者能深入體會:
「一切法門皆依戒定慧之道力,斷貪瞋癡之煩惑。若到定慧力深,煩惑淨盡,方有了生死分,倘煩惑斷而未盡,任汝有大智慧,有大辯才,有大神通,能知過去未
來,要去就去,要來就來,亦不能了,況其下焉者乎!仗自力了生死之難,真難如登天矣!若依念佛法門,生信、發願、念佛聖號、求生西方,無論出家在家,士農
工商,老幼男女,貴賤賢愚,但肯依教修持,皆可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一得往生,則定慧不期得而自得,煩惑不期斷而自斷,親炙乎彌陀聖眾,游泳乎金地寶池。
仗此勝緣,資成道業,俾帶業往生者,直登不退,斷惑往生者,速證無生。此全仗阿彌陀佛大悲願力,與當人信願念佛之力,感應道交,得此巨益,較比專仗自力
者,其難易天地懸殊也。」
◎
修學佛法首先要了解真空之理,證得真空理體還要利生,不利生不能破塵沙惑,塵沙不破不能破無明;無明一破,本性即現前,所以說修學不利生就不能得到圓滿的
福德。地有忍辱的功德,無論淨穢均能容納,是地藏之德行。我們如果遇到障礙,心裏就應當想我們學地藏菩薩必須忍耐,每一位同修在因地中都發了願,在果地上
必將兌現。我度一切眾生沒有任何條件,什麼報酬都不要,是傻瓜幹的事,傻瓜的事幹多了,幹一二十年必有成果,種清淨因,得自在果。世間第一等的聰明人,聞
法即相信,相信即發願,發願即實行,實佔盡了天下的大便宜。
◎
《大般若經》有六百卷,其中特別簡明扼要的一卷提出來流通,名為《金剛經》。《金剛經》能開眾生到彼岸之智慧,此種智慧,人人都有,本來俱足,亦即佛所說
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覺性。未開者並非沒有,人人的倉庫中寶物裝得滿滿的,只是門未打開。眾生被無明蓋著,看不清楚真相,悟了的時候便通達一真法界,迷
了的時候是十法界。一真法界一切障礙都沒有;障礙愈多,法界分得愈細。如想證得一真法界,必須由根本上破除我見;一切分別執著均由我見而來,如將我見破除
則不覺者覺,無明者明,無惑而不斷。開智慧必須要發大慈大悲心,悲心一發,智慧即開了,也是消業障最有效的辦法。在理上講,眾生都是佛,因眾生皆有佛性,
性體相同;既屬相同,見眾生受苦即等於自己受苦。須知整個法界就是自己一個人,沒有相當定功的人,大概不容易體悟到此中的義趣。但是無論何人均會作夢,夢
中山河大地、人物虛空全是自己心中變現出來的,一旦醒悟,在夢中隨便拈一法無非是自己心的一部份;我們現在人生何嘗不是一場大夢,真如本性迷了,十法界依
正莊嚴全是自己真性中所現之物。常作如是觀,即能生起同體大悲心。
◎
天天讀誦《金剛經》,讀久了自然種下般若種子;如不解其義,念久了亦會慢慢領悟。所謂「讀書千遍,其義自現」,學久了,煩惱一天一天減輕,智慧一天一天增
長。佛法人人有份,雖說有利鈍之別,乃是方便說法,下愚之人,漸修久了即變為頓根,果具恭敬信心,至誠讀誦,必能大開圓解。佛法最怕執著,四依法中有「依
義不依語」之戒,如《金剛經》之譯本有多種,若考據其中文句,那一句合乎佛當時所說較為恰當,如此研究,永遠不會開悟。古人讀經用無分別心讀之,今人則以
文學眼光讀之,或用考據方法研究其翻譯之來源,欣賞其文字之優美,或分別其名相,如此則是佛學而不是學佛。讀經必須以至誠心讀誦,至誠者即心中一念不生,
讀經如此,讀古人注解亦如此,甚而推及世間書籍,以此種態度閱讀,亦能以慧眼觀察,別有悟處。以至誠心看經就是修定,不可用分別心,一字跟著一字讀下去,
不生分別心,有三年五年功夫必然開悟。智慧是清淨心中現出來的,福德亦是清淨心中現出來的,清淨心現前,福慧自然具足。
◎
小乘初果須陀洹,入胎時不迷,住胎時則迷,出胎時亦迷,此謂隔陰之迷。四果羅漢,入胎不迷,住胎不迷,而出胎則迷,因其功行不夠,未見性故。見性的菩薩,
入、住、出胎均不迷。見性當然最好,否則平時要加強訓練自己,自己有了善根,佛菩薩自然暗中加被;對於世間事得過且過,不要認真,心地清涼自在。利益眾生
為功,長養菩提為德,有功無德,人天福報,離相修善,才算功德;德與無實相應,功與無虛相應,度他就是自度,離相布施,空有兩邊都不著,與實相理體相符
合,即是成就希有之法,也就是成就第一義。
◎
圓教菩薩必須具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是佛法之根本。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歡喜心是什麼都能包容,如彌勒菩薩大肚皮滿面笑容,心中一定清淨,亦即四悉壇中之
世界悉壇,令眾生生歡喜心。心地清淨才是福氣,有財富並不是福氣,功名富貴更是煩惱的泉源,生活勉強過得去,每天有兩頓乾飯吃,閒暇無事能有興趣讀誦《金
剛經》,是天下最有福報的人。天天讀誦《金剛經》,能照經中所說的義理實行才算是受持。讀誦是念念不忘,早晚讀誦,想想自己是否照著經中意旨作了。讀誦受
持不著空,一心清淨不著有,讀誦受持便得悟自心性無實無虛,遠離二邊,會歸自性,清涼自在,其樂無窮。
◎
金剛般若一現前即已進入成佛成菩薩的道路,若不度眾生則只能證阿羅漢,只能斷煩惱障,不能斷所知障。博學多聞,廣度眾生,才能知世出世間一切萬事萬法,所
以度眾生還是多分對於自己有益處。為了破自己的所知障,廣接眾生而心中清淨,無能度所度,四相均離開,天天在度,天天無度,無三世亦無十方,什麼都加不
上。
◎
凡夫的修行難以見性,是因為有障礙之故,但障礙並非一下子所能斷除。修行法門雖多,而其綱領則是去三障,無論什麼法門只要是去障就是佛說的,不能去障則是
魔說。《金剛經》之作用就是去障,所謂破三障、成三德。三障第一是惑障,迷了才生煩惱,從粗淺的方面說就是見思惑,破三界內的見思即是羅漢。凡夫不覺,不
知道每日生活在煩惱之中,見思以我見為一切煩惱之根本,我見一破,一切都解決了。凡夫二乘都生活在邊見中,羅漢所斷的是粗相而非細相,見思惑有十個:我
見、邊見、邪見、見取見(非果計果)、戒取見(非因計因)、貪、瞋、癡、慢、疑。前五為見惑,後五為思惑,都是以我見為本,故破我則惑障除,而成般若德。
見惑中不能歸併到其他見中者均屬於邪見。如一人不相信因果報應,什麼事都作得出來,所以佛在經中講的因緣果報之事非常詳細,就是希望人人都能保持人身,人
身一失掉,學佛的本錢就沒有了。第二是業障,我們在過去生中不知道造了多少罪惡,沒有天眼通,當然不知道,業繫種子藏在阿賴耶識中無量無邊,所以如果能滅
罪則業障除,而成解脫德。但滅罪談何容易,必須不分別把第六識轉為妙觀察智,不執著把第七識轉為平等性智,於是乎前五識就隨著轉為成所作智,第八阿賴耶識
轉為大圓鏡智,罪自然就消滅了。第三是報障,報者苦報身也,起惑造業一定要受果報,人生本為酬業而來,五倫眷屬均有宿因,報恩報怨討債還債,永遠糾纏不
清,如能懇切接受佛的開示,知一切遭遇均是應得的果報,逆來順受,沒有妄想,就很容易入道。報障若除,即能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亦即能究竟成就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也就是說成就如來,故報障除則成法身德。總而言之,我見罪業由無明生,無明破則惑業二障漸消,乃能證法身。
◎
一切萬法皆是心所變,為什麼研究大乘大部頭經典方能見性?因為小部頭的經言簡意賅,例如《金剛經》聽三遍即不願再聽;大經天天讀誦,認真研修,很不是容易
事,如有機緣天天聽經,千萬不要失掉機會。真正要講破迷開悟,也須要讀大經。阿賴耶識行相微細,就相上講,佛對小乘根性不常講第七、第八識,怕其發生誤
會,執著阿賴耶識為我,到今日南洋小乘教只知第六識,還執著大乘非佛說。如在初學道場不能講太深,愈簡單愈好。欲求身體健康必須心理健康,欲心理健康必須
通心性之學,四無量心發到極處,一切眾生皆是四無量心之對象,亦能消業障、滅痛苦,未見性以前亦能得到少分的解脫自在。
◎
教有藏通別圓,前三為權為粗,後一為實為妙。權是權巧方便,因眾生根機深淺不同,障礙亦有厚薄之異,迷重障深者不得不權說,否則便不能契機,但是雖屬權宜
之說亦不可輕慢之,頓超仍然要經過藏通別的階段,不過不停住而已。眾生根性不一樣,遇根鈍者不用權巧方便即無法度他,尤其在今天,眾生煩惱比從前重得多,
環境也比昔時複雜零亂,各國雖有佛法,但均是初階,美國的佛法才在起步,希望他們能夠擔負起續佛慧命的任務。
◎
前五識緣性境,屬了別,非分別,它不造業,它的一切造作須與第六識俱起的時候才有造業,《楞嚴經》說六為賊媒即是指第六識。不攀緣外境是戒,心中不起一念
是定,境界了了分明,身心清淨自在是慧。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時時鍛鍊,日久了,什麼業障都能夠消掉。第六意識是賊之渠魁,功力甚大,以第七識為所依,與前五
根相應和合,造諸善惡之業,皆納第八識中,如倉庫保存,隨時遇緣起現行。第七識常時執取第八識見分為內自我,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四惑常俱,故名染污
識,遂使第八識擔阿賴耶識之名,阿賴耶是音譯,其原義為我愛執藏現行識。
◎
《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凡是因緣所生之法全是有為法,都沒有自體,當體即空,而不是分析空。天臺講空,三論亦
講空,因緣所生只有假名而無實體,天臺家說一念三千,《起信論》說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真是真空,有是假有,非二邊,是非空非有,雙照是亦空亦有。佛法與世
間法不同,佛法目的是在破煩惱、所知二障,如把佛法當作世間學術研究,則生死煩惱仍無法解脫。歷代高僧大德有修持成就者不可勝數,均是以斷煩惱、破執著、
明心見性為目標,其修學方法是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不重在名相解釋。義理明白、方法曉得之後,須由觀照上用功。不起迷惑顛倒,第六七識即轉變(其體不變
而是在用上轉變),第七識不執著,平等心即現前;第六識離開虛妄分別,即轉變為妙觀察智。眼見耳聞,見到色相,無歡喜無厭惡,是謂之妙觀察智;一發生愛
惡,分別好醜,即是用第六識。不分別,心就定了,一分別,心就不定,此種工夫不是盤腿打坐面壁得來的,如果一天念十萬聲佛而得失之心未斷,則仍無濟於事,
依舊未得自在。小乘羅漢見思煩惱斷了,見思是三界六道之業因,無業因即不受果報。羅漢只斷見思未斷所知,不度眾生所知障斷不了;見了性以後雖然只證了分證
佛,再往前進修謂之無功用道,一切自自然然任運流入,此比喻船快要到岸的時候,不必用力,此時阿賴耶識變為如來藏。第六識比喻為罪魁、功首,受輪迴之苦、
成佛作祖都是它。
◎
唯心識觀者謂於一切時一切處,隨身口意所有作業,悉皆觀察。一切時指行住坐臥四威儀中,一切處指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從未休息,知己內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
界有念有分別。一切法唯心想生,若使離心則無一法一相,知唯妄念無實境界,是謂之唯心識觀。蕅益大師說唯心識觀是破法執最有效的方法,法執破了,我執自然
也就跟著破了;法執破了,煩惱即斷了,心地清涼自在,可以說證涅槃成菩提的關鍵即在此。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並非究竟,而必須在境界上心地清清
楚楚,但不攀緣,這樣才叫觀照,才叫般若。《大珠和尚語錄》上說三學等用就是觀照般若,對外面境界了了分明是慧,心不為外界所動是定,外境千差萬別,而自
己心中絕不攀緣是戒。《占察經》中說:心亦不能在無記上。唯識中之三性有善、惡、無記。此二無記不同,唯心識觀中之無記是心失掉了,心中必然緣妄念。菩薩
觀慧,與凡夫不同,菩薩曉得自心之心念是「知己內心,自生想念」,而凡夫則認為是外界實際有的境界。蕅益大師說:「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愚人除境不除
心,智人除心不除境。」外境全是阿賴耶識相分變現的,一切精神現象是阿賴耶識的見分。例如夢中山河大地全是自己心變現出來的,若對於境界了了分明、如如不
動,一切分別妄想通通斷掉了,知道現在人生就等於作夢,就是入佛知見。
◎
一切境界均係心識變現出來的,只要離開分別執著就會得到清涼自在,自在就成為分證佛。對無緣無故來侮辱我們的人,絕不可存報復之心,應存報恩之想;聽到毀
謗諷刺,惡言相向,這都是來成就我們的大菩薩。《金剛經》說一切法得成於忍,無忍辱則布施持戒均不能成就。想作什麼事而遭受人家的破壞,他是來消我們業障
的,應如飲甘露;業障消除之後,到了晚年可以有順利的處境。如今既然明白這種道理,即應掬誠接受。上等智別真妄,中等智明是非,下等智知利害,現在連知利
害的人都沒有。等到自己真正清涼自在,諸佛菩薩自然加被。觀行固然重要,而觀更重要。行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無觀慧,其他都是盲修瞎練,人天
福報。十法界依正莊嚴均是自己心想所生,若使離心,則無一法一相而能自見有所差別。他人如對我有分別,沒有影響,但是你如果覺得他對你還有分別,就是五十
步笑百步,同他差不了多少;外界對於你起分別是消你的業障。菩薩是在境界上學,而不是在經本上學。
◎
無住就是不著。只要有我見存在,沒有辦法消盡業障;業障不懺除,心性見不到。誰障礙了道?外面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障道,是自己的業障障著了。千經萬論都說理
體上湛寂,無論在什麼境界,訓練自己的心清淨不動,此「清淨」二字學成了,法身理體就得到了。有體必有用,以無心應事,對任何事情,隨心應量,恆順眾生,
隨喜功德,心裏毫無成見;如果有我的見解,我的看法,我的主張,則人我是非隨之而來。心裏要空空洞洞才能普度眾生,心地永遠是清淨光明,如如不動,這才是
真正學佛。
◎
佛說《金剛經》之目的,是要開眾生本具的如來智慧覺性,以恢復其本來面目,正是紹隆佛種,傳授心印之無上甚深法寶。│由此可以證明《金剛經》是至圓至頓的
教法。初學的人應當注意在「能破」二字,破了障礙智慧就開了。學佛就是要消業障,縱然到了等覺位也不要求有功,只求消業,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生相無明未曾消
盡。整個修學過程中就是消業障,業障去掉一分,本具的智慧覺性自然就顯露一分。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時,一切時一切處,對順的境界不生歡喜心,對逆的境界不生
憎恨心、逃避心,此身為酬業而來,受果報如飲甘露。曉得自己是在受報,報受完了,災就消了;既知道三世因果,即應當甘心情願的忍受,一切果報早早現前,一
下子報掉多麼痛快!外人來毀謗乃是求之不得之事,正好消我們的業障,假如不肯接受,豈不是還願意保持業障嗎?學佛勘驗自己的功夫,就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如
遇一切境界覺得清涼自在,就是證明重業已經消了一大半。
◎
心不清淨不叫菩提,心如明鏡一樣,如果染上污塵就不光明,照物就不清楚。菩提心是覺心,覺心是由清淨中得來的,欲清淨必須離一切相,《金剛經》說:「離一
切諸相則名諸佛」,因為空有一切相均離,則心清淨,心清淨則生實相,實相生則是無明我見破,而真如法身現前,所以說「則名諸佛」。無明破不了就是因為分別
執著放不下,一切萬法原是一體,成佛作祖的事,只要問自己肯不肯作,這是自己的事,不是求人的事,求人難,如肯作人人都會幫助你,沒有一個眾生不是我們的
大恩人。大家都知道忍辱波羅密好,誰肯作?大舜大孝,其父其母其弟均欲害他,他只想到我為什麼不能得父母的歡心,常自責備,而絕無忿恨心,就這樣才能成就
大業;世間法如此,佛法更要如此,大舜能作到,我們為什麼不能作到?
◎
我們很想訓練自己成為圓頓的根器,果能深解義趣,信心不逆,就是圓頓根器。對於《金剛經》所說義理至誠懇信,信了之後即起行,一切作法不違背經中義趣,就
叫作信心不逆,不但是圓頓根性,而且就是圓初住菩薩;圓頓根性談不上位子,每位都包含一切位,如證得圓初住即證得等覺菩薩位。見性之後已經成了一整個的,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不能用位次來比較,因為已經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功夫不一樣,無明習氣尚未淨,而其見解及所知與佛無兩樣,可以一超直入,立地成佛。惟
在學人始終信心不逆,承擔續佛慧命之重任,決定當生即能得到無上菩提。
◎ 大乘佛法是佛法的綱要,以度他為本,度他用六度,六度以般若為根本,一切大乘經典均離不開般若,般若可以斷妄念,破執著,離分別心。凡有妄念必有執著,金剛般若之大用即在破煩惱、所知二障。
◎
念念覺察就是《金剛經》中之觀照般若,《楞嚴經》說得比較詳細,想想自己的心在那裏,把妄念的老家找到。七番破處即禪家觀心的辦法,什麼念頭不要理會,念
頭一起即查念頭那裏來的。「無著」二字不但《金剛經》說之,整個大乘佛法均離不開這兩個字,無著即是破妄想執著,妄想執著根本沒有一個處所,自無始以來妄
想當了家,受盡了冤枉苦。七番破處之後,佛即說明妄想無體,妄想破盡,有個真的,即在自己身上。說四大、說五蘊是從妄的方面講,都不是真實的,相是妄的,
而性則是真的,如在相中認識性就有辦法了。會的頭頭是道,處處見性。
◎
見是性,聞當然也是性,見聞覺知都是性。見性何以是真心?因其脫根脫塵。眼根不接觸色塵即不起眼識,見性與根塵不相干,根接觸塵才發生識;六根都是一樣,
妄心是生滅的,而真心則是不生不滅。見性與眼識不同的地方,是眼識有分別外面色相好醜,而見性則不分別。苦樂兩邊都不執著,即入一真法界,分別才有苦,不
分別沒有苦,數月大的嬰兒沒有分別。
◎
《楞嚴經》云:「色心諸緣。」色指十一個色法,是一切色法的歸類,內五根外六塵,即是物質的現象。心是八識。諸緣包括能緣所緣,能緣是心,所緣是境。「及
心所使」即心所法,有五十一個,「諸所緣法」指二十四個不相應及六個無為法,以上一共是百法。「唯心所現」言百法亦不是真實的,百法是萬法的歸納,包括世
間善惡諸法,均是自己的心所變現。如作夢,夢見冤家對頭,氣憤填胸,醒了沒有了,是自己變現出來的。心若靜到極處,本性中之智慧光明即現出來,《楞嚴經》
說靜極光通達;若心為境界所動搖,用功即不得力。有老修行,修行數十年而不得力,是未抓到綱領。吃東西講味道是為味塵所轉,睡覺挑床舖舒服是為觸塵所轉,
買東西要揀一點毛病沒有的是為色塵所轉。果能通達唯心所現即住一真法界,如每日照照鏡子,看看鏡子裏面所現的影相了了分明,而毫不留一點痕跡,見賢思齊,
鏡子就是善知識。
◎
《楞嚴經》云:「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身是五根的身,心指八個識及心所,其餘百法均包括在內。「皆是」二字就都包含在內了,一切萬法皆
是心中所現,所謂妙心顯示見性而已。現前一念見聞之性確實是真心,見性如是,聞性亦如是,其他均如是,如著相即無法見性。唯識學講計執不能執,依他起亦
不能執,空有兩邊都不執著,一念見聞之心對於境界照得徹底;「真」不是假,只有它才是真的,「精」是真性上絲毫染雜都沒有。「妙心」指的是大圓鏡智,心包
萬法,對一切萬法不昧,所以學佛要跳出四大五蘊的圈子,跳出去之後,一切萬法就是你的身,就是你的心。
◎
《楞嚴經》云:「云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認悟中迷。」六塵緣影之心是個妄心,蓋覆了真心,認物為己。色受想行識均是物,能現的是自己,
所現的是物,大圓鏡智是自己,其所現的相是物。所以佛說要一切放下,才能顯現出真心來。雖無遺失,而不能起作用,亦即等於遺失,並非真正的遺失。「本
妙」,本來是的,清淨心本來是清淨的,修的是去妄想。「圓妙」是從用上講的,言其作用,亦即常言說的寂而常照。圓有照的意思,只要真心現前,即起感應道
交;感應沒有動念頭,愈往上情愈薄,佛完全沒有情,菩薩為覺有情,而其情不起作用,求佛菩薩只要心在道上,自然得到佛菩薩的加被。「寶明妙性」,寶之體放
光明,其體是堅固的,從體上講的是照而常寂的相,如如不動,決不動感情,不起分別。心淨,境界就清淨,心與性分開講,是從體用上分別:心是妙而起的,如大
圓鏡智之光明,從用上說的;從體上講即寶明妙性,清淨寂滅即佛所證的大涅槃相。佛行住坐臥均在大涅槃中,說空容易了解,入定數十天者是小乘定,大乘是活的
定,佛示現成佛之後,四十九年說法沒有一天休息,而時在定中。「認悟中迷」,本性的體用,認物中之迷,認為四大是自身,六塵緣影是真性,本悟心中妄認迷
情。迷悟均在一心之中,心本來迷悟都談不上,因為眾生迷,所以說佛是悟,真正的悟,是迷悟兩邊都放下,才見到了性,佛說是不得已而說,使我們開悟的。
◎
佛在《金剛經》上說:「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
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這是說明破四相的菩薩,對於本經初發決定,依經起行之信心,比
以恒沙身命布施的功德還大,因為這種心是稱性的,聞得此經,深信非依之而行不可,便發起如法修行之大心,是為信心不逆。此心一發,其福即超越長劫布施無數
生命之菩薩;此福指下文荷擔如來,當得菩提,果報不可思議言。發菩提心便是《金剛經》所說的信心清淨,信成就者所發決定心,攝有三心:直心、深心、大悲
心。一切時一切處提起「我要生清淨心,心決不攀外緣」,是大乘菩薩入門的第一步,否則大乘佛法連邊都摸不到。什麼樣的境界不攪亂我的清淨心?任何人與事,
連佛法均不執著。但一切法與清淨心決無妨礙,心如太虛空,如如不動,一切萬相任其來去,任其生滅。為什麼被境界所染?就是因為第六意識心起作用。一切境
界,了了分明,而都不掛在心上,善亦不取,惡亦不排斥,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相信自己決定作得到,謂之信心清淨。深心是好德好善,樂集一切諸善行;被
人無故辱罵而欣然接受,謂之樂集一切諸善行。瞋恨之火真可怕,瞋火是由心裏發出來的,不發脾氣,不生瞋恨心謂之深心,可以把善根福德真正保持住。今後凡與
人來往,先存利益眾生之心;如在在處處口不擇言,遇境界隨其轉,仍是在佛門之外。決定相信自己可以利益眾生,廣修六度,普度有情而不著相,為大悲心。這三
種心合起來就是發菩提心,即與佛之心相同。
◎
經云:「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本來在圓妙心性中,性體上沒有迷悟,亦沒有身心之相,《大乘起信論》中說,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一起,把本來
圓妙的心性(即般若經所講的第一義空)變為無知無明冥頑晦昧的虛空,即從真起妄,無明的體是暗的。「晦昧為空」,晦是不明,昧是無知。「空晦暗中」,把智
慧光明轉變為情識,變了質,起的作用通常稱之為見分,轉本有之智光為能見之妄見。色法的來源即是「結暗為色」,色再變化,變為四大之色。
◎ 經云:「色雜妄想,想相為身。」自己的身,即色法中雜著有妄想(受想行識),身體一半是物質,一半是精神│妄想,既有色身一定有妄想,色是假的,想是妄心,相是妄色,色心和合,五蘊具備。此說明妄認四大五蘊為自己的自身相。
◎
經云:「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妄認緣塵分別為自心相。聚緣的功能說的是第七識;「趣外奔逸,昏擾擾相」指的是第六識。聚緣之緣指第
七識執第八識之見分認為是我相,聚是聚集,恒審思量我相隨,俗稱為靈魂,藏在五臟六腑之內;佛法則不說靈魂,指的是習氣,即我執的習氣,此習氣變為命根,
入生死。我執是徹底虛妄的,完全是錯誤,無始以來即堅固的執著,一切眾生未能解脫,輪轉六道,即吃了這個虧。「內搖」,內指根身,外有環境,妄想引起分
別,即動搖了感情,外面環境引,「趣外奔逸」,眼見色即為色塵所轉,耳聞聲即為聲塵所轉,隨六塵境界起變化,此專指六識而言。「昏擾擾相」是總結。聚緣
迷執故昏,內搖外奔故擾,誤認此昏擾者以為靈用,而妄稱心性。真學佛之人必須把得失之心去掉,一切順逆均是自己阿賴耶識種子起的現行;世人不察,以為這種
現象是自己的真心。八個識彼此關係:第七識在內為第八識所轉,前五識為外塵所轉,第六識在當中,內外都轉,故第六識如不與前五識起作用,謂之獨頭意識。恒
審思量,阿賴耶只是恒,無我執、無法執。第七識不間斷,有恒有審;第六識有審而間斷,前五識非恒非審。
◎
經云:「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認為心在身體裏面,這是顛倒。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迷了則生生世世流轉生死。真心是廣大無邊,即在現前,可惜
我們不認識,身心是四大五蘊,不但身心是真心變現出來的,一切山河大地一切眾生全是我們心變現出來的。夢中亦有山河大地人物,醒來什麼都沒有了,假如在夢
中知道是作夢,一切苦樂都沒有了!佛法一學即得受用,真正明白生死就了啦,三業的造作也清淨自在了!學佛的人如不懂得心包太虛,即是外道。
◎
經云:「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不知是迷,不知自己的真心。東方人治學多講求定功,所以見得清楚;認心在身中,只是顛倒知
見,妄執而已,真心是妙心,真心自始至終決不會改變,改變了思想,破除了執著是真功夫,不執著即對了,不執著全是中道。山河大地之世界咸是妙明真心中所現
之物,若知心包萬法,法在心中,則成正知矣!
◎ 小康計劃未必徹底,知足常樂才是根本,顏回之「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貧無立錐之地,未必是苦難,不求是真富貴,有求就是貧窮。現在生活不難,若知足即快樂;外面境界無好醜,是你心中之一念,只要安份守己就行。
◎
聽經看經自己以為真悟,其實是解悟,解悟屬於意識的作用。在楞嚴會上,佛用言語說明真心的道理,但是由無分別智發出來的,而阿難則是用緣心(即第六意識
心)來領悟,佛叫他捨掉緣心,要阿難接受的是圓滿廣大的妙明心體,但阿難不敢承當,認為第六意識緣慮分別之心,能聞法領悟,有大功能,又焉能捨掉?殊不知
一切凡夫無始以來迷而不覺,以第六意識當作真心,未用微密觀照,反觀心性,不知道佛所說的妙明真心是什麼?第六識是虛妄的。聽法,會聽的用本元心地(真
心)可以開悟,用第六識聽,終無開悟之日,眾生之迷在此,聞法多年而未開悟者亦在此。讀唯識者應知六識所緣的是六塵,絕不緣法性,根緣塵與法性不相應,如
果用第六識心聽法開悟了,亦不過是悟了聲塵而已。法性是一切萬法的本體,聞法要消歸自性,消歸自性者即是「得法性」。即不執著聲塵的境界,不要著重它的音
聲,要著重它的義理;看經亦不要著重它的章句詞藻,不著文字相。修行在乎轉識成智,了解其言語文字以外的意思,才能得到真實受用。故經云:「佛告阿難,汝
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這就是說:你們尚以緣心聽法,以能緣之心,聽我所說法音,則此法亦變成了所緣之塵,非得法性真理。以法音但是能
詮,真理方是所詮,真理即眾生之心,故知妙明心地方是真理,聽法能悟真理,才是真正目的。
◎
馬祖說「平常心是道」,平常心就是直心,心無念頭即平,起念即不平,常是永遠保持著,即是道。因心中妄念現前,即起波浪,如一點波浪沒有的水,其作用很
大,光明照耀,映澈清晰,一有波浪則模糊不清,雖然亦能映相,而所現的是生滅相,是支離破碎的相,這個比喻如同真心與妄心。馬祖說的平常心有五要義:要
離造作。不是什麼事都不作,應隨緣作一切應作的工作,與眾生感應道交。離取捨。不取相是對的,捨,捨離之義,似未免消極,其實捨是離相之義,不是六度萬
行全不做了。六度萬行仍照做,而不著相,取捨是同時的。離是非。是非人我均離開。凡聖均離。四聖六凡均要離開,不可著相。離斷常二見。此為邊見,為
五惡見之一,不名中道。
◎
以指標月:把月亮當作法性,指頭當作佛的聲教,欲想見月須離開指頭,須脫根脫塵。再者音是聲音,屬於聲塵,佛經文字屬於色塵,聲音與文字只能作增上緣,幫
助悟入心性,但不能執著聲音與文字,這是凡夫的通病。聽經要離開音聲,如能反觀自性,即能開悟,喻佛以音聲而作佛事,說出聲教,直指人心,開示聞法之人,
彼聞法人,因教自當觀心,猶如因指而看月,若聞法悟心,則因指見月。如果聽到佛的聲教,不了解反觀自心,此人不但不達自心,亦復不知教意,因為他以聲教當
作自心,自他不分,焉能了解教意?既不了解教意,亦復不了解自心。何以故?教以聲名句文為體,無覺照之用,心以靈知不昧為性,有覺照之用,學人不解依教觀
心,認聲教為真心,不但迷心,而且迷教。所以《楞嚴經》說:「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何以
故?以所標指為明月故。豈唯亡指,亦復不識明之與暗。何以故?即以指體為月明性,明暗二性無所了故,汝亦如是。」
◎
西方四土,常寂光土無相,其餘三土,實報莊嚴、方便有餘、凡聖同居三土之殊勝處即在凡聖同居土。修淨土是修淨業,淨業是無漏業,現在我們未斷惑仍然有業,
而可以帶業往生,帶業往生即生到凡聖同居土。真正大乘根機是在《四十華嚴》中之善財童子發菩提心,彌伽長者向善財頂禮即可知大乘根性之可貴,十大願王天天
念而有口無心即不能得到利益,幸虧佛法尚有帶業往生之法門,否則「須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還是方便的說法,依大乘經論,成佛需要無量阿僧祇劫。各位須特別留
意,帶業是帶舊業而不是帶新業。
◎
妄心與外面六塵相接時,好像是真實有個心存在,但是離開了六塵分別心立刻就沒有了,如同客人到了旅館投宿一樣,暫止便去,而旅館的主人比作不動的真心。此
主人在《楞嚴經》上稱之為「分別性」,分別性決不因為聽法即有、不聽法即無,此分別性即是真心;如依舊執著以聽法的分別心當作真心,就是以客當主。真性是
體,其用是妄心,覺了它就是真實,迷了它就是妄。用不離體,相就是性,才算是見性,真心就是本性,八個識及五十一個心所均是隨境而有,心本不生因境有,此
係就用上說。真心湛然常住如亭主,妄心是客,真心是主,八個心王及其心所均是客,客有去來,有生滅,最顯著的是第六識,如眼需九緣,耳需八緣,而見性、聞
性與分別性是主人不動,不需要緣。日常見色聞聲全是假的,全是前六識的分別心,是妄心,是斷滅心,是虛妄的。把世出世法看得清清楚楚,即跳出輪迴的圈子。
◎
打坐入定,入了無想定,什麼都不分別,而仍分別這個「一切都不分別」,外道把它誤認為「冥諦」,這種境界是六根離開六塵境界,以為內心有個自性,非色非
空,而又執著我入涅槃,六識不起作用,實際上仍然是內守幽閒,亦即無為法中之擇滅無為,是相似的無為。阿羅漢未見性,其六根確屬離開六塵,而能超出三界。
非色,是非同色界四禪天的定;非空,是非同四空處定,即入第九次第定。拘舍離是在印度與佛陀同時著名的外道,其定功能到無色界天,證得非色非空的境界,以
冥諦為自性;冥諦是滅法塵,能緣的神我(外道所執之實我)要離開冥諦,再找分別性也找不到。縱使心之分別都沒有,亦不過是離了粗分別,而微細流注,固所未
覺;縱使境之色空都盡,也不過離於粗境,滅塵影事,固不能離。若離諸法塵之緣,即無分別之性。此係把能緣的心的現象說明了。參禪必須要走此路,到時能否知
道此一境界,冥諦是中途站,距目的地尚遠得很;但是念佛如坐飛機,不必通過這些關口。所以參禪必須了解清楚,否則即會走錯路。
◎
第六意識心作用甚為廣大,世間事離不開它,聞法亦離不開它,凡夫人人如此,對於求無上道的障礙很大,若《楞嚴經》中不說明此事,吾人焉能懂得?古來大德有
因聽經而開悟者,是以「聞性」聽法方有悟處,並非用緣心聽法;有悟即能見性,用根性而不用識。因為因緣所生法均能還原,如世間之物,從誰借來,還之於誰,
若是自己之物,則無可還。真心與妄心決不同,古德說真心之難解在於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
經云:「佛告阿難:且汝見我,見精明元,此見雖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見精即「見性」,妙精明心是不帶妄的,見精明元是賓中之主、帶妄之真,
即八個識,一切萬法八個識是主,假使一念不生、毫無分別時,眼見一切色而不雜於色,此是原有的光明。見精即是見性,明是能力,元是原來有的,見精絕不夾雜
其他東西,精是純而不雜的。圓頓根性大菩薩們的修行方法,立刻即能轉阿賴耶識成大圓鏡智;佛法不能看得太難,但亦不能看輕,大經大論看了許多,如何能轉境
界,會轉的即佛菩薩,不會轉的即凡夫,佛法種子常常跑出來,久而久之即能轉識成智,但必須天天用佛法來熏習,不可間斷。見是由真性生起,其體即妙心,見性
中帶一分妄,把妄去掉即能見性;如能用根不用識,而將根中之妄去掉,即成功了。緣塵之心是有還的,緣塵能見之見性是不還的。佛欲示無還之旨,先說明見性,
見性很切近真心,且就阿難日用之見,分別指示,故曰:「且汝現前見我之時,此見即是八識精明之體。」元者本也,故名之曰見精明元,即前說二根本中之真本,
識精元明是也。體即第八識之見分,映在六根門頭,在眼曰見精,在耳曰聞精,在鼻曰精,在舌曰嘗精,在身曰覺精,在意曰知精。本具精明之體,而有了境之
用,但體受妄熏,而有二種顛倒見妄未除,精明尚欠於妙,故曰「雖非妙精明心」也。月有三相:第一是天上淨月;第二是人以手捏目望月,雖見到一個月亮,並非
真月,但與真月並非別體,放手即真;第三是水中月影,與真月有虛實之殊。所以由此比喻第一月是純真無妄之妙精明心,惟佛獨證;等覺菩薩尚有一分生相無明未
破,何況凡小!
◎
佛說八還之意,是先列可還之相,再顯無還之見。例如東方日輪升天,則全講堂皆有明曜之相,黑月子夜,復現昏暗之相,以日是明相本因,故明相當還日輪,故經
曰:「無日不明,明因屬日,是故還日。」光明從太陽來,還可以歸還太陽,隨日輪而俱來者,亦與日輪而俱去也。但本性是光明的,只要把無明打破,大光明藏即
現前,有還即是有去有來,是客不是主,本性是無去無來。見性乃是真主人,無來無去,不生不滅。設若見精還於明相,已隨明相而去,則不明時,應無復見暗,而
今不然,雖明去暗來,所見之相千差萬別,而能見之性,凝然不動,無差無別,無往無還。
◎
《楞嚴經》云:「阿難言:我雖識此見性無還,云何得知是我真性?」不還的當然是自性無疑,阿難雖然知道見性是無還,但是見性似乎在自己的一邊,有時也似乎
在物的一方面,何以見得見性就是「我」的真性?見到山見性是在山那邊,見到水即是在水的那一邊,似乎混雜無分,為解釋這個問題,佛答覆阿難,有一大段經
文。
◎
初地菩薩見一百個大千世界,二地菩薩見一千個大千世界,愈往上見得愈廣愈大,乃至十地菩薩見到無量世界,但是仍有限度,十方如來見無限量,故曰窮盡微塵。
菩薩見世間有淨有穢,佛見一切世間全是淨土,六道凡夫中之最下劣的眾生所見只有分寸,五眼見的不同,廣狹不同。不管見的大小,見性緣相分,不生分別的時
候,真心即現前;五根接觸五塵境界,歷歷分明,而不分別,現量見性就是真如本性。從見量上說,佛的見量盡虛空法界,下劣眾生所見不過分寸,如何相同?雖
然佛的見量如太陽,而眾生的見量如星星之火,其實火無兩樣,可比作真性是各各眾生本具的。
◎
阿那律是佛十大弟子之一,《彌陀經》云阿樓馱,譯為如意、無貪,過去劫中為農夫,遠種山田,帶飯而食,山中有一道人已修證辟支佛果,七日下山化緣一次,
遇饑荒無人施供,空而回,農夫見而問之,得其情,乃以所帶稗飯一包布施供養,辟支佛接受為咒願曰:「所謂布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布施,後必得安
樂。」以後阿那律九十一劫受福不滅。阿那律聽法時好睡,被佛訶云:「咄咄何為睡,螺螄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生大慚愧,勇猛精進,七日不寐,
因而失明;佛愍而教之,授以樂見照明金剛三昧,得天眼證圓通,見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菴摩羅果。此果因此間無,屬五不翻之一,故用音譯。道源法師數年前赴
印度朝聖時,曾問及當地人士:印度有一種果名叫作菴摩羅果,究係何物?後拿來一看,原來是臺灣的芭樂。
◎
《楞嚴經》中說顯見不雜,是說明十法界眾生之見量。那是自、那是他,見性是見性,物相是物相,一切物相自然不是見性,見性也決不是物相。物相雖然千差萬
別,同時均為清淨現量之所見,見性無殊,如山與水有差別而見性無差別,由此可以說明見性不雜,性是離相的。佛說「此精妙明,誠汝見性」,所謂「此精妙明」
是指此見精,本妙本明,與物不雜故「妙」,見諸物故「明」,即此妙明真心,誠汝自己見性,「物」「見」分明,顯見不雜。當見性接觸萬法時,是現量的境
界,見到現量境界則是見到諸法實相,所以說見性是周法界,如鏡照外境,根本不雜,根本不染。境界是心變現出來的,心不定如何能有清淨的境界?就是因為把
假的東西當作真的,才有六道輪迴,必須明了境界相本來就是清淨寂滅的。如真見性,一切境界心地坦然,無論何種境界均不與有漏法相應。古來佛門大德,不要說
教下大師,即宗門大師那一人無學問?宗門說「不立文字」是不執著文字,如《大珠和尚語錄》,其中引了多少經典,他如未讀過,焉能引用得上?經典如旅行指
南,不研究經教如盲人騎瞎馬。
◎
物就是物,見就是見,物不是見,物與見就是唯識中之見分與相分,物相是阿賴耶識中之相分。見性與物相並不混雜,比如以燈光當作見性,每盞燈的光明都是周
全室的,每盞燈是能照,燈以外的是所照,如把一盞燈關閉,光就沒有了,而每盞燈的燈光並不混雜,見性在能見時,其能見的是自己,所見的是物相。物見分明,
本不混雜,見性就是自己的真性,本有家珍,反不敢認以為真,這就是一般凡夫的知見。迷了才有六道輪迴,悟了就是一真法界,禪家常說不知痛癢的是死人,知道
痛癢的是凡夫,究竟怎麼辦才對?知而不執著,六根接觸六塵,清清楚楚而心中無界限,不起分別心,現前的境界即是真、即是如。宗門教下手段不同而目的則一,
禪家說離心意識參,《金剛經》說離一切相,都是一個意思。
◎
佛法與世法一樣,自利才能利他,一定先要成就自己,先要在道業學業上有成就。有小成就也能小利他,自行化他是同時並進的,自利是主,利他是賓;成佛之後完
全是利他。一切眾生無一人不求福報,故對於滿眾生願之心應無有窮盡,如不能滿眾生願,自己的成就就有缺陷,佛循魔王波旬之請提早二十年滅度(當時人壽一百
歲),是為了滿波旬之願。學佛要斷惡修善離相,這是無量無邊法門的總綱領,果然能做到無執著,魔王也無法來破壞。
◎
一切眾生經無始劫以來不知道自己在那裏,佛在大經中常說「心是自己」,禪宗說的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就是自己,《楞嚴經》說的涅槃妙心亦是此物。不了解
萬物皆是自己,遂失去本來一體的真心,而執心外有實法,乃為成礙之由。若能找到這個心之後,從此即得到大自在,一切苦厄遠離,這是佛法最大的受用。眾生迷
了,認為心在身內,不知自己真心實在的狀況,更不知山河大地以及萬事萬物是自己心中所現的現象,是自己造作出來的;失掉物我一體本有的真心,其害處即是自
己的身心為境界所轉。見性就是自己,見性就是真心;六根接觸六塵隨境流轉,而不知均是唯心所變,若真見了性,對大對小對善對惡均無執著。只要有分別心就不
自在了,不達萬法唯心,遂有心物之分,非惟物不隨心轉,而心反被物礙。譬如作夢,所現的善惡境界均是自己夢中變現的,不是外來的,我們人生也如同在大夢之
中,只是我們不醒而已。永嘉大師說:覺後空空無大千,這是證道以後的話。
◎
學唯識者特別重視阿賴耶識的種子熏習。我們舉心動念都是業,一念善心起,阿賴耶識中即落一個善的種子;一念惡心起,阿賴耶識中即落一個惡的種子,所以不能
生惡的念頭。煩惱一起,即應馬上提高警覺,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在二六時中若常念佛,則善惡兩種境界均離開而超越於三界之外矣!
◎
莊子說:「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這是很高的境界。迷惑顛倒的凡夫認為我就是自己,我以外者均不是自己,結果自己的心隨境界而轉,見善則喜,見惡
則怒,自己作不了主,必須到了八風吹不動的時候才有把握,所以《楞嚴經》說「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能轉物的人把十法界轉變為一真法界,凡夫把一真法界轉
變為十法界,一切萬法是自己心中的相分,能轉物者即是轉自己的見相二分,如真能通達一切唯心造,分別心就沒有了,人我執、法我執也都沒有了。有人我執即有
煩惱障,有法我執即有所知障,二執破二障亦破。佛千言萬語即是離開執著,轉了見分之相,心即清淨,心淨則土淨。有人專心念佛而不能往生,其過在道理不明,
不得其法,所以學佛必須親近善知識,深入經藏,以免盲修瞎練。
◎
經曰:「本是妙明無上菩提,淨圓真心,妄為色空,及與聞見。」「本是」二字是先說出真相,此即諸法實相,所以佛與大菩薩自住三摩地中是實相、是理體。妙明
無上菩提淨圓真心即是實相,何謂妙明?佛經中之妙字多顯示非空非有的道理,如法輪之圓心,到底是有是沒有?有無二邊都超出,此謂之妙,亦是寂照不二義。寂
是體,照是用,心要寂靜,又要明了,任何事情都通達,而常在定中,心是定的,境界無論如何煩擾而心不動。佛是上根利智的人,深深了解此中的道理,故令眾生
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上用功,則煩惱不斷而自斷,還用得著去修持嗎?「無上菩提」是從本覺果體上講的,此種理體,一切眾生圓滿具足,不過佛是證得了,凡夫
雖未證得而並未減少,故《心經》云不增不減,佛見無分別,看眾生都是一樣的,凡夫有分別心,所以見人有高下。本來圓滿,故稱無上,「淨圓真心」本來無染,
《心經》上說不垢不淨;本來無染,何言染淨。此說明常住真心即是一個真體,亦即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華嚴經》稱為一真法界。「妄為色空及與聞見」,此
說明從真起妄,謂本是一真心體,轉妙明而為無明,轉真覺而成不覺,起為業識。《起信論》云:「一念不覺而有無明」,讀此經文即應注意「一念」二字。若是專
在一念二字研究揣摩,反而又生了無量無邊的念頭;若是將一念歇下,一念不生,當下即如明鏡一樣,外面景色統統照在裏面,無不了知。如果開悟了,境界與真心
是一體的,真妄一如,妙淨明體即現前。一切萬相均是由真心變現出來的,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遂現出見相二分。色空即所現之相分,包羅依報山河大地萬事萬物
等;「及與聞見」即所現之見分,皆屬妄為,本非實有,宛現二相,則是非生起。所謂一真法界,只認體不認相,若著相即不見性,則有十八界。
◎
身心得到自在,活在世界上就一切自在了,阿賴耶識中的種子也就都轉變為無量的善巧方便,超出了真妄兩邊,二邊均離。真能轉物時,六根可以互用,背後的東西
可以看到;心境湛然,身為法性身,境也是法性境,也就是常寂光土,無身無相。不能轉物是凡夫,若能轉物是如來,我們雖不能轉但是知道一點消息。禪宗大德註
《楞嚴經》的很多,有修行人讀到「若能轉物,則同如來」一段文字,就請教大德說:「一切萬相均是物,如何轉法?」大德答覆說:「飢來吃飯、睏來眠。」這不
是禪宗的機鋒話,是老實話,一動分別心即為物所轉,吃東西講究色香味,睡覺時要挑舖位的軟硬,就是動了分別心。心靜下來,於一切境界不分別、不執著,生死
就了啦!知道山河大地就是自己,生、住、老、無常(死)均在二十四個不相應行法中,根本就是虛妄的;若不怕死,心地坦然,死了之後願到那裏去就到那裏去,
自己可以作得了主。日用平常當中不起分別心,即是轉物的初步,如從前有分別心,現在淡一點也好。
◎
《楞嚴經》云:「佛告文殊,及諸大眾,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這段經文非常重要,我們要細細
體會方能知其深義。「大菩薩」是指八地以上的菩薩,非但二乘無分,即權教菩薩亦未包括在內,是佛及圓頓菩薩的境界。「自住三摩地中」是指佛的性定自住本地
風光,不假修為造作。因為權小是用意識心,其所修定有出有入,佛所住的是楞嚴大定,靈光獨耀,迥脫根塵,絕諸對待,能所俱空。「見與見緣」,見是見分,八
識能緣的見分,包括五十一個心所所緣的見分,見緣是心心所所緣六塵的相分,能緣的是根,所緣的是境界,此二分均為依他起,即無自性,眾緣和合才有此妄相。
想是第六意識的妄想,相是六塵緣影,前塵虛妄的境界,此三六十八界一切諸法,凡夫外道內執身心為實我,外執萬法為實法,具足我法二執。如真能通達此項道
理,即找到宇宙萬有的本體;本體是真如本性,萬法是由真如本性變現出來的。佛及圓頓菩薩了知計(六識)本空,依他如幻,從緣無性,本無所有;若能常住此
境,即能轉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成佛無疑。
◎
佛舉出一真法界不容有分別存在,而凡夫自無始以來即與分別心結為不解之緣,很難把觀念改變過來,在楞嚴會上,文殊出來啟請佛開示,是幫助我們解答這一個問
題。文殊對佛說:「如是世尊!我真文殊,無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則二文殊;然我今日,非無文殊,於中實無是非二相。」此段文字含義甚深,是說明一個
人說是與不是都加不上,必須有兩個,才有一個是一個非。在一真法界上決不允許有是非之念,換言之,亦決不許可有相對的念頭存在。再進一步言之,即不許有念
頭,清淨心沒有念頭;我們真心不能現前,即是被煩惱蓋著了。學佛就是要把握綱領,即能超越,許多人對於佛法自以為有成就,假若與經義對照一下,恐怕千千萬
萬人所修的都是有漏的福報,而誤會為功德,教理不明是其主要原因。所謂功德者視乎心之是否清淨,心中有是非二相即不清淨,清淨心一法不立。文殊菩薩說這一
段話的含義,是說我本是一個真文殊,比喻一真之體,於我真文殊分上,並無那個叫作是文殊者,意顯一真法界上不容說是,此「是」字不是對非說是,即對本體說
是,若說有是,則有對待,而非絕待。
◎
《楞嚴經》中所說的見精,又稱為見性,又稱為見元,名目雖多,其實同指眾生的識精元明,即二根本中的真本。見性是量括十方,體周萬法,與萬法非即非離。因
其非即,故能靈光獨耀,迥脫根塵;因其非離,故萬物一體,色心不二。眾生不明此理,不是真妄不分,沉淪六道,就是沉空滯寂,走小乘的路子。在楞嚴會上佛令
阿難指出見性的所在,說道:「汝可微細披剝萬象,析出精明淨妙見元,指陳示我,同彼諸物,分明無惑。」即在萬象之中,分析出這個精明淨妙的見元。萬象不能
混曰精,萬象不能蔽曰明,萬象不能染曰淨,萬象不能變曰妙,此即本覺所具性功德相,結果阿難指不出來,所以對佛說:「世尊!如佛所說,況我有漏初學聲聞,
乃至菩薩亦不可能於萬物象前,剖出精見離一切物別有自性。」是離物亦無是見之可指,離了相,性也沒有了。
◎
那一個法門都是教我們見性的,既然要見性,那有不清淨的道理?一念不生,沒有分別心,真妄不二,全妄即真,這種道理佛不說出來,世上任何人誰能知道?世間
聰明人對於學問道德有深邃修養者很多,但是無論如何跳不出妄想的圈子,始終在生死輪迴中。《楞嚴經》中佛對阿難說:「是以汝今觀見與塵,種種發明,名為妄
想,不能於中出是非是。由是真精妙覺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這幾句話非常要緊,見是見分,塵是相分,見包括心法及心所有法,塵包括一切色法,此二法把
有為法包盡,因為有為法無自性,是依他起。「種種發明」是指種種概念,種種名相,種種解釋,統統是假的。愈是聰明人,妄想愈重,很不容易了生死;如此說
來,研究《楞嚴經》也是打妄想嗎?一點不錯,研究經典假若著了文字相仍是妄想,會看經的會聽經的要離開言語文字相,否則都落在妄想一邊,研教講經也都落在
是與非是中。「真」是不妄,真精就是真如本性的體相,真精現前就能超越是非圈子,又何必在萬相中謂何者是見可指,何者非見可指呢?迷悟真妄,惟在一念,若
一念迷,則心境紛亂,是非疊起;若一念悟,則心地湛然,豈容有是非在其間耶?
◎
凡夫無始劫來妄想執著實在難斷,見解不圓,修行必定有障礙,小乘聖者及權教菩薩未能見性,即是因為妄想不能斷。說到真如本性,不能說自然有亦不能說因緣
生,確實不容易了解,凡夫之所以有妄想執著,是對於事與理之真相未能深入通達。外道說自然有,撥無因果,是大邪見,至於因緣生法之說是破外道執自然有的
藥,所以因緣生法亦不能執著,病好了,也就不需要再用藥了。
◎
梵志即婆羅門,地位最高,自稱是大梵天的後裔。冥諦是數論師所立二十五諦之第一諦,認為是萬物之本源;因外道修禪得五通,前後知八萬劫內事,但八萬劫以外
不能了知,故曰冥,其實本是滅法塵,非色非空之境,謬稱冥性常住,以為是諸諦冥初之本源。外道窮理深的,能伏六識現行,種子全迷,末那具在,全憑定功,定
功失掉仍入輪迴,不如阿羅漢。因為羅漢已斷前六識,末那中之人我執已斷,而外道不過將六識現行控制著不起作用,而其種子仍然潛伏,功夫一失,種子仍起現
行。投灰是印度一種苦行的外道,將身體投到燒過的熱灰裏面,專修無益的苦行,他認為有一個真我,滿十方,又稱為神我,如中國所說的靈魂,身體有滅而靈魂
不滅。阿難對此頗表懷疑,認為佛以前所說的湛然常住,性非生滅,似與外道所說的冥諦神我並沒有什麼區別。經云:「阿難白佛言:﹃世尊!誠如法王所說,覺緣
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滅。與先梵志娑毗迦羅所談冥諦,及投灰等諸外道種,說有真我,滿十方,有何差別?﹄」佛所說真如體性是不變的,非生者,由來
本有,非滅者,究竟不壞。而外道認為冥諦與神我為萬物之生因,冥諦及神我為能生,萬物為所生,有能有所即非絕待,而是對待。
◎
《楞嚴經》中,十番顯見之第九,是顯見超情。以見性不變隨緣,故非自然;隨緣不變,故非因緣。自然、因緣皆是妄情計執,見性兩皆不屬,故曰超情;顯出見性
是超乎妄情計執著,見性絕不是虛妄分別,意識心的分別計度與見性絕不相同。阿難聽佛開示之後仍然迷惑,以為見性與冥諦、神我相彷彿,外道說冥諦與神我均屬
自然,阿難的情執打不破,疑惑不破不能見道。佛法無非是破執著,本無定法可說,對於佛亦不能執著才能超情,能超情與見性就相近了。佛有方便語與真實語,凡
是使我們明心見性的是真實語,使我們斷惡修善的是方便語,明白這個道理即知佛說法之苦心。《楞嚴經》徹始徹終皆是真實語,《楞嚴經》後邊說五十種陰魔與七
趣,亦是真實語。《楞嚴經》專說顯性,對儒家思想影響很大,所以說《楞嚴》是開智慧的;開智慧是先破妄心,然後顯見性,見性是帶妄顯真,破妄心、顯見性是
最初方便。
◎
阿難將周不動之見性誤認為自然,既認為是自然,它必須有一個不變的自然實體,不變亦不隨緣。因為它並不是一個物體,在明暗色空中找不到見性的自體,離開
明暗色空去找也找不到。外道講的冥諦與神我,冥諦是四空天的境界,神我是靈魂,它們都是落實的。佛講的見性與外道說的完全不同,如果以明為自然見性的自
體,就不應當見暗,現在既見明又見暗,它確實有隨緣的功能,六根的覺性確實有這種功能。如果以明為見性之自體,遇暗時則見性應當隨明走了,暗來了應不見到
黑暗;再以空塞為例,如以空為自體,即不應見塞。而實際上明來見明,暗來見暗,隨見隨緣,因此可以說明覺性決定不屬於自然,自然是不變不隨緣的,焉能執著
它是自然的呢?因是親因,緣是助緣,佛說萬法因緣生,未說本性因緣生,相上有因緣果,性上談不到因緣果,若因明有見,應不見暗,如明去了,因斷了,暗現前
時何能見呢?如因暗有見,應不見明。所以精覺妙明,本如來藏,既非因緣,亦非自然,皆為戲論。故古德云:「非因緣非自然,妙中之妙玄中玄,森羅萬象光中
現,尋之不見有根源。」
◎
因緣的定義是隨緣隨變,自然是不變不隨緣,見性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善學的人依義不依語,文字亦是言語,不要執著於文字上。方便語是不了義的,真實語是
了義,以了義為體,以不了義為用,並不是不要不了義。如果在楞嚴會上明白用根不用識,確實能夠入大乘圓初住菩薩的地位。禪宗用觀心的方法,不要理會念頭的
善惡,只要一起念頭就觀察念頭那裏來的,如果念頭沒有了,再找它到那裏去了,不念經,不研教,一切放下。後來因為人的根性遲鈍,不易見功效,古來祖師遂想
出來改為參話頭,二六時中心就照在一句話上(如研究這一句話就錯了),時間久了,捨萬念而有一念,以一念止萬念,功夫久了,即得到一心不亂;定能生慧,悟
了以後再看經聽經。現在人只是口頭禪,禪是捨念,今日之下那裏找這種人?研教的毛病是執著法,我們學佛隨看隨離,隨聽隨捨,聽經寫筆記也是在言語文字上作
活計,學活的不要學死的,重在悟處,不重在文字。(筆者多年來聽經均寫筆記,摘錄法師講述之要點,以備隨時翻閱溫習,使八識田中常常落有佛法種子。因年老
記憶力衰,聽過就忘,如不記錄,則奔波道場,虛耗光陰,得益甚少;非欲以聽經筆記炫耀於人,表示我如何有學問。其實筆記中無一言一句是筆者憑自己的心得知
見所寫出,均是他人之言說,不過筆者等於開會時之記錄而已。)
◎
十番顯見一開始,佛就說帶妄顯真。佛用方便法指見性為純真性,因純真性說不出來,把一分妄見離開之後即是純真之見,所以到最後說顯見離見。此見不是平常所
說的情見之見,亦非為身見邪見之見,乃指見精自體;見精自體乃真妄和合,帶妄時則名妄見,離妄時則名真見,如人作夢時,則名夢人,離夢時則名醒人,夢人醒
人並非二人,真見妄見亦非二見。所說顯見離見者,即真見離自體中一分妄見而已。
◎
在《楞嚴經》中阿難聽佛八番開示之後,初疑見性為自然有,後復疑為因緣生,心猶未明,故咨詢如來是義云何?佛告之曰:「當知如是精覺妙明,非因非緣,亦非
自然,非不自然,無非不非,無是非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汝今云何於中措心,以諸世間戲論名相而得分別?如以手掌撮摩虛空,祇益自勞,虛空云何隨汝執
捉?阿難白佛言:世尊!必妙覺性,非因非緣,世尊云何常與比丘宣說,見性具四種緣,所謂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義云何?佛言:阿難!我說世間諸因緣
相,非第一義。」佛開示的辦法是一念不生,即是離念,追求探究均是迷惑顛倒的辦法,因定能慧,如走錯路,其後果不堪設想。阿難聽到佛說非因非緣又懷疑了,
以為如果說妙覺性是非因非緣,何以世尊常常說見性具四種緣?他不知道佛說此話多分是在小乘法中所說,說四種緣九種緣不過是開合而已。唯識學中說眼識須具九
種緣才能起現行,以前曾經詳細列舉過,此處不再詳說。佛只說四緣生識,而並未說四緣生妙覺性,阿難把見性當作眼識是最大的錯誤。但是見性與眼識並不容易分
別,愚者難分識與根,連羅漢都不容易辨別,何況凡夫!其差別是為境界所轉的即是凡夫,如能轉境界即是菩薩,自己是主人,境界聽主人的指揮。用根用識相差太
懸殊了!大乘經講因緣生法,其意義的淺深差別很大,凡是使我們能夠明心見性的,就是大乘經,所謂圓人說教,無教不圓,穿衣吃飯日常生活都能見性。凡是因緣
所生之法均是空的,滅了之後也並沒有滅,緣具的時候是各種因緣和合的,所以萬法是不生不滅的,緣具的時候不要執著它,緣散的時候也不必失望,本來就沒有生
滅,明白這個道理即能大開圓解,因緣生法之深義如此。佛無有定法可說,佛說「非第一義」是破阿難之執。佛說法有兩大方式:一為隨順眾生說,依世諦說,即隨
情之謂。二為依佛所證的境界說,依真諦說,即隨智之謂。佛之隨眾生說,是為了接引初機。學佛如剝芭蕉,初看是一棵大樹,剝完了什麼都沒有。
◎
楞嚴會上,佛對阿難說:「是故阿難!汝今當知,見明之時,見非是明;見暗之時,見非是暗。」大意是說見明之時,是眼看到明,這個見精,不是因為明而發生,
見暗之時,這個見精也不是因暗而發生,見性(見精)與明暗均不相干,並非因緣所生。世間人說我能見,是以我為能見,外面的物相是所見,這是一般眾生所共執
的,同時有日月燈光才能見到,無光即見不到,所以見必須憑藉緣,無論說四種緣也好,九種緣也好,均是憑緣而見,此之謂眼見(識)而非見性(見精)。見性並
非因緣,不是因緣生才顯示靈光獨耀,這是帶一分妄的真如本性,此是離緣之見,此見即是見精,此見雖非妙精明心,但它是第二月,並不是月影,比作第二月者即
是帶了一分妄的,雖然帶妄,自體離緣,與因緣絕不相干。佛又說:「見見之時,見非是見。」第一三兩個「見」字是真見,純真無妄,本體之真見,即妙精明心,
如第一月;第二四兩個「見」字是帶一分無明的妄見,即見精元明,如第二月,但不是月影,月影是全妄。無始以來,此真見常墮入妄見之中,不能見妄,真見如能
見到妄見,則真見非是妄見,真見是妙明真心,亦即真如本性,雖無相而其作用無量無邊。真見之性如何才能見到妄見?因有「見」之一字存在心中,即是妄情,永
遠見不到,須用觀照之照,而把情見去掉。照是無分別,見是有分別,不但方法照得透徹,而妄見之見也照到了。只要真見現前,妄見就沒有作用,因為它就作不了
主;正當真見忽見妄見之時,真見即離自體中一分妄見,而不墮在妄中,如人在作夢,醒了,夢就沒有了,即是已離開夢境了。「非是」二字即不墮之意。
◎
古人說明來暗去,智慧透出,無明即斷除。真見連名字都加不上,可是帶一分妄的見性,佛菩薩與凡夫不增不減,因為迷本性當不了家,當家的是第六意識。會用根
的不過用帶一分妄的見精,而佛的願望是眾生趕快成佛,不僅希望凡夫能捨識用根就算了。見精只緣現量的境界,雖然不相雜而仍然帶著能所,如果妙覺性真透出
來,其境界就大大的不相同了。一真法界中能所一如,理智一如,佛在此境界中,其說法是由無能所中方便說設立能所;凡是有能所均非第一義,無能所即無人我,
又第一義中無勝劣,說勝劣無非是勸學。見性與妙覺性很容易誤會是一個東西,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不覺生三細,一有無明立刻將大光明藏變為業相,由業相轉
為阿賴耶識的見分,妙覺性與見性同時起作用,而見性當家妙覺性當不了家。凡夫是第六意識當家,見性當家煩惱障就破除了。如能捨識用根,即能破除煩惱障,必
須觀照本性,真見忽然現前,即能見到妄見,如自己不達到這個境界,禪宗公案絕看不懂,因為公案就是初見性的境界。一悟一切悟,現在都研究公案,不如研究經
典。參禪必須離心意識參,八個識都要離開,心意識離開,真心即現前,可見禪宗破三關真不容易,不但煩惱障破了,所知障也破了,到那時看性相一如、性相不
二。
◎
放下不簡單。什麼都不要,什麼都不思維,這是入了魔道,佛法是活活潑潑的,提起放下是同時的,大乘佛法的難講處在此。任何方面都接觸而心不染,不執著,不
分別,心如明鏡,對六塵樣樣清楚,無執著,無愛憎。佛看十法界一切平等,絕不動感情(七情五欲),六根接觸六塵與凡夫一樣而不分別,就是鍛鍊一個清淨心。
覺與迷均依靠第六識,第六識是罪魁功首,看如何運用就是了。
◎
捨識用根,談何容易?若能做到即是圓初住菩薩,此係頓超,乃多生多劫修行之結果,不是普通凡夫所能做到的;如果不能,應先從理論上虛心求之。自古以來,諸
大祖師開示說學佛最重要的就是離開名聞利養,這是基礎,就學這一項就成了,心裏頭如還有一絲毫放不下,即有障礙。意識心就是分別心,是徹底虛妄的,妄心是
六道輪迴的主宰,幾時沒有分別就超越了。不分別即入一真法界,一分別即入十法界。任何事情,逆來順受,隨緣消舊業,不與人爭,爭則消不了業;什麼境界都不
起分別,心中保持平靜,不起波浪,就是已經還清宿債。
◎
道理不了解如何能修,譬如走路須先認識路,經的意思要圓解、要深解,否則障礙重重。修行必須先求開智慧,開啟本性裏面的般若智慧,這種智慧不是外來的;本
性中的智慧透不出來,研究經典,不過僅僅了解佛及祖師的教義而已,並沒有辦法開悟。若是我們自己所悟出的道理與佛經一樣,才算是開悟。佛菩薩與六道凡夫在
行持方面沒有兩樣,不過佛菩薩離即同時,此即《楞嚴經》上所說「妙修行路」。
◎
大陀羅尼:陀羅尼是梵語,謂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即綱領之義;修行要抓著綱領。加上一個「大」字,即《華嚴經》所說的一真法界。《楞嚴經》所修的綱
領是三科七大,三科是五陰、十二處、十八界,七大是地水火風空見識,代表修行的人有二十五位尊者。何以說三科七大即陀羅尼呢?平常很少討論到此問題。三科
七大即宇宙間萬法的綱領,相的本體原來就是真覺妙心,三科七大即如來藏妙真如義。
◎
學佛的人個個都想得到三昧,如何能夠得到?《楞嚴經》中所說的大定是稱性的定,不是修來的,必須找到妙心、真心方有修行的基礎;若真找到,念佛是理一心不
亂。可見稱性起修的重要;這是大乘菩薩的境界,權小均在事相上著眼,被視為盲修瞎練。凡夫固然不如二乘人,但是凡夫由明心見性的路子走,一開始就比二乘人
高。二十五圓通每位尊者均能得到楞嚴大定,修因不同而證果則同,修三昧並不限定於二十五種,每種裏面又包括無量無邊的法門。六根接觸六塵,心不隨境轉即是
佛菩薩。
◎
奢摩他即止,至靜義;本性中之定,謂之性定,行住坐臥均在定中。從體起用即是照,照見萬相稱之為微密觀照,即是本性本具的照體。此種定即是止,微密觀照即
是觀,與一般人修定的方法不同。微與密意義很深:微是離妄絕相,不但六塵境界是虛妄的,六根亦非實在的,根塵均離謂之微;密是即相離相,佛說法四十九年講
經三百餘會,未曾說一個字,說而不說,不說而說,這就是真智現前的現象。
◎
佛經是弟子們於佛滅後結集的,當時並無錄音機,其所記錄的經典在凡夫眼光裏看未必可靠,因此後世對於現存之大藏經不無懷疑之處。此事可以不必起疑,因為阿
難記憶力最強,一入耳根,永世不忘,有此本領才敢擔當這項重大的任務。當結集時,有五百位已證果的阿羅漢聽阿難升座演說,如發現阿難所說與佛說不符,有一
人提出異議即不能通過,採取這樣嚴謹的態度所通過的經文,應該是可以相信的。
◎
佛說一切眾生不單指六道眾生,是說九法界眾生,十法界除佛之外,九法界均為有情眾生,菩薩是覺有情。因其迷悟程度不同,迷得重的眾生在最下面,為三惡道,
迷得輕的在上面,許多眾生均在迷,迷而不知其在迷,是最可憐憫者。佛說法使其破迷開悟,很不容易,要面面顧到,因其迷在五欲六塵當中很難講得通。聲聞、緣
覺、菩薩雖超越六道輪迴分段生死,而仍未出變易生死。二乘聖者因塵沙煩惱未斷,故居住在方便有餘土中,雖破了幾分無明而仍有變易生死,終非究竟。
◎
佛說眾生輪迴世間由二顛倒分別見妄。何謂二種見妄?一者顛倒見妄,即是塵沙無明;二者分別見妄,即是見思二惑。此三惑隨時隨地皆可生起,惑既起已,即便造
業,業成之後,定當受報,惑業苦三,輪轉不息,此是眾生沉淪生死之根本。何以謂之顛倒?是最初一念不覺而有妄動。為什麼會有一念不覺?不覺就是迷,覺是靜
的,迷是動的,靜的時候可以照見一切東西,動了即是無明,學佛就是將動的無明恢復到靜的狀態。無明妄動即是用分別心,真心是在靜的狀態,妄心是在動的狀
態;法門無量無邊,關鍵均在定,念阿彌陀佛求一心不亂即是求定,心不為境界所轉即得一心三昧。境界現前,起一念歡喜心或起一念瞋恨心,即被境界牽著走;用
功就是要打破無始以來的積習,一切障礙都是習氣。外面的境界沒有善惡,也沒有佛魔,善惡佛魔均是自己心中變現出來的相,以迷惑的心看外面境界全是魔的境
界。六根接觸六塵無時或歇,一切相皆是阿賴耶識變現出來的,所以阿賴耶識又稱為業識或種子識,而所變現出來的相都是虛妄的。凡夫不知道是自己真心變現出來
的,如在夢中而自己不知道是在作夢,如果知道,心中就平等了,冤親平等,不管什麼境界現前,心中是清涼的,隨便到那一界都可遊戲神通,自在無礙,生死也沒
有了。所以對於經論必須要深解圓解,方能得到受用。
◎
「分別見妄」:分別就是心動,心不動便沒有空間與時間,此理比較深一層,不太容易了解。因為有分別見妄才有十法界,在佛沒有十法界,只有一真法界;不明瞭
一真法界是不覺,不覺才有念頭起來,或稱為一念妄動,或稱為無明,一動即造業。惑有三類:最粗的是見思惑,造有漏的善惡無記諸業,漏是煩惱的代名詞,無論
是三善道或是三惡道,其所造的業都是帶煩惱的。見思惑斷了以後還剩下塵沙惑,塵沙惑所造的是無漏業,屬於偏真之業,得到偏真涅槃,是二乘人的境界。無明惑
所造的業是亦有漏亦無漏,說其無漏是心地清淨,說其有漏是與凡夫和光同塵,與凡夫一樣,現這種業才能自利利他。佛法說見了性即證得無生法忍,這個意思就是
說一切萬法根本沒有生,當然也沒有滅,完全明瞭並認可此中奧義,即是證了無生法忍。有業一定有報,有因必有果,惑業苦是連環的。從淺處說,現在看的相是業
的相續相,如兒女對於父母,父母先亡,是緣滿了,自然離開,隨業流轉,亦隨自己的業而有所改變。因為可以隨變,故稱「當業輪轉」。命運亦是有定有不定,心
是能變,外境是所變。佛法是翻過頭來,把能變的找到。眾生不知道能變的心與所變的境界都是虛妄的,如何能找到其來龍去脈,甚難甚難,譬如作夢何時開始的,
怎樣開始的以及何時消滅的,了不可得。
◎
「別業妄見」:通常佛法說別業、共業,並非說別業是自己的,共業是大家共同的,其實共業不共業全是自己的,別業是自業所感,自所受用,不是與別人共的,如
燈發光是自己發的光。同分妄見是共業所感,非大家所造的業,而是自己所造與他人有相似之處,如依報環境與身體,依正莊嚴仍是自己變現的,雖是各變各的,而
都能受用,以多數人說為同分妄見。《大明三藏法數》卷八:「二種妄見:一別業妄見,謂諸眾生迷失真性,自起妄見,見有一切虛妄境界,或苦或樂;若人不失本
真,即不見有虛妄境界。譬如一人病目,夜見燈光別有圓影,五色重疊;不病目者,即不見燈別有圓影,是名別業妄見。二同分妄見,謂諸眾生迷失真性,同見一切
虛妄境界,同受苦樂,同業所感。譬如一國之人同見瘴惡不祥之事,是名同分妄見。」
◎
別業指自己造業所感的果報,不與他人相共的,如人的貧富貴賤苦樂種種不同,謂之別業。每一個人現他自己的境界,各人現各人自己的依報正報,如人在夢中所
見,是別業妄見。「同分」通常說共業所感,如器世間山河大地,看起來有共同的受用。單由惑現,不加業感,乃為同分妄見;雙具惑業,既由惑現,再加業報,是
為別業妄見。阿賴耶識乃真妄和合之體,迷惑之後有三種煩惱(即無明、見思、塵沙),別業中有煩惱,同分中無煩惱,一切眾生念念心中,常有此同別二種妄見。
一念不覺而有無明,即不覺心起而有其念,此念無自性,不離本覺,二妄亦不離真故,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受輪轉。二種見妄,通妄
通真,若處處執著能所,則即是真中妄,若處處不落能所,即是妄中真。依法相宗解釋,別業就是不共業,亦即不共眾人所造之業,個人前生所造的業,今生在阿賴
耶識中的不共種子起現行所感的正報根身之業果,是自業所感,自己所受用,故曰別業。同分者就是與眾人共同所造之業,依業感報,從阿賴耶識中共種子起現行,
因為是共業所感,大家有分,故曰同分。但是《楞嚴經》的解釋,別業不獨指正報,亦兼依報;同分並非由業感,只是惑現,與法相宗稍有區別。
◎
眼睛害過眼病的,看燈光有五色圓影。眼睛有毛病比作真如本性一念不覺而有無明,把燈上的圓影比作凡夫見的相分,五色比作五蘊,凡夫住於五蘊,展開來就是百
法。如來藏性是清淨心,本無一物,如六祖所說本來無一物,清淨心是性淨明體,絕無染污。無染何以顯現不出?佛說是迷而不是染,一覺馬上就轉變過來。覺了即
如好眼看燈,決無圓影。如心一念不覺而有無明,不覺即是攀緣心,自己一覺得就壞了,覺得自己有能力,覺得自己有智慧,就是無明。覺心是平靜的,不起波浪,
起波浪即不平。佛法千經萬論講把握綱領,若尋章摘句,枝葉還有枝葉。《楞嚴》講的就是根本,前面七番破處以及後來所說的兩種妄見,均是根本。學教理,在精
不在多,理一通,佛法全通,所以古德說:「若能識得心,大地無寸土。」破我執、破法執即無人我是非,經中講的是叫我們看破。眾生迷惑顛倒太可憐了,外邊實
在沒有什麼,全是自己找自己的麻煩,清淨心起了一念隨緣,本性即失掉了。例如眼見色的時候,這個色合於自己的意思與不合於自己的意思,有喜怒的感覺就是迷
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隨緣隨變。學佛就是要於隨緣之中鍛鍊不變,心不動搖;沒有喜怒哀樂,看外面境界即能看到真實相,三業所造即沒有善惡業。佛菩薩應化
世間,種種設施,根本不造業。日本與歐洲研究靈魂學,還用各種科學儀器來測驗,很有成就,知道六道輪迴確有其事;但知道了之後又怎麼樣呢?不能解決也是枉
然!要緊的是研究如何發生的,如何可以超出輪迴、了生脫死方有用處;譬如眼睛看東西有圓影,想辦法治好眼睛,圓影就沒有了。如知道圓影是假的就好了!等覺
菩薩還帶有一分無明,如同眼睛還有一點毛病;凡夫毛病重,菩薩毛病輕,到了佛地一絲毫毛病都沒有,即到了常寂光土。
◎
凡是有見全是虛妄的,菩薩住在凡夫處,他自己知道,凡夫因為妄見所以把真境真心失掉了。真心什麼都加不上,只要有一念,三途六道就有沾染。病眼所看的圓影
有名無實,假名建立,不是實在的;明白此理就要看破,看破即不執著,不執著就是放下。佛法均是以指標月,幸勿執著文字相,不會的人滿腹經藏而苦惱無邊,會
的人入魔道中仍然自在,一通則一切通,住阿鼻地獄也是清涼自在的。佛法是契理契機的,上契諸佛所證之理,下契眾生可度之機,如果地球上人類不能依照佛所說
法而證果的話,則佛絕不會說的。
◎
佛法就是破迷惑顛倒。眼有病的人看見燈上有個圓影,說是燈上生的不對,說不是燈上生的也不對,找不到它的著落。燈有光明是實在的,眼看燈時若眼有毛病,便
把燈的光明轉變為圓影。好眼比作真智,燈比作真理,以真智見真理,即是一真法界,本無所有。眼有病比作無明見病,圓影比作眾生身心世界,因眾生有能見之妄
見,故有所見之身心世界,見妄若除,身界不可得,眼病消失,圓影何來?眼代表本性,本性迷了,無明即起,乃生起十八界的圓影。真如本性迷了即變成阿賴耶
識,再變為末那,再變為六識,《起信論》說「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阿賴耶識是帶無明的本性,乃帶妄之真,圓影是虛妄的、是見病,妄不離真,
了妄即真。心與境均無有自性,能見的病眼與所見的圓影二者均無自性。病眼可以醫治的,病治好了即看不到圓影,此比喻無明是假的,塵沙見思也是假的,全是虛
妄的,均不是真實的,一切萬法均如此。此宇宙萬法之真實狀況,看破了,還有什麼執著與妄想?佛菩薩明白此理,故身心自在。如通達此中道理,必然青春常在。
◎
經云:「影見俱眚,見眚非病。」影是外面的境界,見是帶病的眼,又可稱為見病。眚是眼生紅翳,比作無明見病。現在我們所見的依正莊嚴,均是真如本性所帶無
明所見的妄相,亦即一切眾生見到外面境界及與能見的統是虛妄的,非真實的。唯識學上所說見到自證分即知見相二分之妄,古德所謂「終日在妄,終日恒真」,古
人在妄知道真的,我們不知道真的而反把妄的當作真的。圓初住菩薩破了一分無明,才懂得眼有毛病,在此境界妄想執著均沒有了,治療四十一天才漸漸好轉;到等
覺菩薩還有一點點毛病,即生相無明。學佛之人起碼要先辨利害,三途可以不去;次者須斷惡修善,可以保持人乘;進一步再明是非,再進一步辨真妄,曉得眼有毛
病,得失之心去掉就自在了。《心經》上說的「無智亦無得」,能證佛果之智與所得的佛果,此二者均離開即得到無上菩提,不能有絲毫的局限與邊際。古人說「有
容乃大,無欲則剛」,亦可形容自性清淨心。曉得毛病,就不是毛病,就是「見眚非病」。此見是真見,不墮在眚妄之中,故能見到眚;既能見到眚,即已離眚,如
人既已夢覺,即已離夢,所以謂之非病。
◎
若以淨眼觀燈,只有光明,並無圓影;今看到圓影,是因為有赤眚之故,則能見之見成病,致所見之光有影。這是說明當前境界是虛妄的,所見的是虛妄,能見的也
是虛妄。所見的是相分,能見的是見分,見相二分均是虛妄的,但離不開自證分,縱然有妄,其體並未變。病眼生赤眚,見燈有圓影,因眼有病故,非但所見燈之圓
影是赤眚所生,即能見之見病亦是赤眚所成;以見非眚而不病,燈非眚而無影,故合影與見,同是眚之過失。但眚是病,醫治好了,即看不到圓影,所以能見與所見
與自性清淨心不相干。真見是超越是非,不墮在眚妄之中,故能見到眚,既能見到眚,即已離開了眚,如人作夢醒了,當然不在夢中。大乘法中說如對於眼前事理真
通達明瞭,雖無明未斷,知道自己眼睛有毛病,對於虛妄相不執著,知道無明是假的,由無明變現出來的境界是虛妄的,即可不必執著。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即如眼睛
有毛病的,到了等覺菩薩還有一點小毛病,可見問題在覺與不覺之間,覺了就自在,終日在妄,終日恒真,此說明真見無是無非的道理,雖眼有毛病,亦知圓影是假
的,不執著就成了。好眼觀燈本無圓影,比作真智照真理,惟是一真法界,本無所有,因一念不覺妄動,遂轉本有之智光,而為能見之見分,以有見分,遂有相分,
乃成根身器界。故《起信論》云:「以依動故能見,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所謂見病如影,不惟所見之根身器界是無明之影,即能見見精,亦無明所起,故謂影
見俱眚。若能照破見相二分,皆是無明之所熏起,即是真智,亦即真見,離能離所,脫根脫塵,本來無病,真見離妄獨立,無有身界可緣,說誰為即,說誰為離耶?
◎
「別業妄見」:由別業中用燈之圓影為例,顯而易知。同分妄見中舉種種惡象,例如說天上的掃帚星以及日月星辰的災象,明明看見的東西,何以說是虛妄的呢?這
就比較燈輪之例難懂。因為眾生自無始以來,以虛妄當真實,一時不易領會。佛在此地特別說大自然的幻象與病目所見燈之圓影同是虛妄的,以容易了解的比難以了
解的;乃至三土(凡聖同居、方便有餘、實報莊嚴)依正莊嚴,全是虛妄的。《楞嚴經》這一大段經文,就是《金剛經》中「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句的注解。聲
聞緣覺住方便有餘土,大菩薩住實報莊嚴土,在圓教講,等覺菩薩仍住實報莊嚴土,只有佛住常寂光土,也就是一真法界。故九法界有情眾生均將三土當作真實的,
只有佛及八地以上大菩薩知道三土依正與燈上圓影一樣,此時佛在楞嚴會上已經說得最徹底了,如再不開悟就沒有辦法了。
◎
眼睛有毛病是一個人的別業,看燈上有五色圓影,其實不是實在的,是似境而不是真境。燈上圓影之相雖借燈光現相,並不是由燈生出來的,燈原來並沒有圓影,而
是因為眼有毛病。如見了五色圓影而覺悟自己眼睛有毛病,問題就解決了,覺了就不迷了,覺了就沒有障礙,也就沒有苦惱。若想把圓影去掉很難;如知道是眼病作
怪,了知其虛妄境界,即不會再執著,雖然處在虛妄境界圓影圍繞當中,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苦樂都超越,即能得到自在無礙了。所以經云:「阿難!如彼眾
生,別業妄見,矚燈光中,所現圓影,雖現似境,終彼見者,目眚所成,眚即目勞,非色所造,然見眚者,終無見咎。」
◎
在此例中應當覺悟,我們今天所見山河大地、一切有情眾生,是我們無始見病所生的幻相。我們親自住在並見到這個世界,那一位不把它當作是事實,如果說山河大
地是虛妄的,大家一定說這位先生發神經,在這個娑婆世界裏說真話無人相信,說假話人人稱讚,以山河國土比作圓影很難懂。見病就是無明業相,三細相之一。業
是動、一定有所造作才能成就事業,故業是動相。無明是迷惑顛倒的見病(比如眼睛有毛病),於無明業相,熏習不已,連續不斷,即是相續相。如此將本性轉變為
見分之能見相,轉本有智光為能見之見分,於無相真理中,妄現所見之相分。有能見必有所見,見相二分同時發生;理論上說先有能見,後有所見,實在是同時的。
所見的山河大地、一切眾生以及一切種種果報循環,與眼病所見之圓影相同,故佛說這是無始見病所成,能見所見均不是事實,均要放下,即脫離生死。
◎
經云:「見與見緣,似現前境,元我覺明,見所緣眚,覺見即眚,本覺明心,覺緣非眚。」見是目見,即見分;見緣是國土眾生,即見所緣之相分。六根六塵相接觸
即現出圓影,圓影是目眚所成,故見與見緣是由無明業識生出來的見相二分。此二分均由自證分變現出來的,因其是依他起性,所以當體即空,依他如幻,非有似
有,眼前境界似乎現出前境,均非真實,徹底虛妄的。元是原來、本原義,就是我們自己本來的妙明真體。覺明即是本覺墮在無明之中。妄相是真心現的,真心一念
不覺即現妄相,不覺時本覺妙明即被無明蓋覆著了,如陰天雲多,蓋著太陽,蓋得再厚,太陽還是有光的。本覺妙明的作用如太陽在雲層裏,真體無人曉得,本覺變
為妄覺,如同眼有毛病。換句話說:見與見所緣境俱從自證分而起,皆如空花,本無所有,乃似現前境,究其所由,元是我本覺妙淨明體上忽起一念之妄,能見及所
緣皆依眚而生,非真理境中所本有,原來是我的真覺墮在妄明之中。「見所緣眚,覺見即眚」,本覺變為妄覺,能見的見分,以及所緣的相分,即起了執著,起了能
見與所見,有能有所就是凡夫。有了無明才有這些相,無無明即無妄相,眼睛好了即見不到圓影,三土五蘊依正莊嚴是真如本性有了毛病才現出來的。攀緣外面即是
毛病,體是真如本性,病無自性,本性上出了見相二分是妄的。非但所緣是眚,即覺明所發之能見,亦即是眚,因其俱依無明而有,妄體本無。換言之,一念之妄,
即生起能見及所緣,則覺此能見之見精亦是眚妄,於是覺與見皆是眚矣。「本覺明心,覺緣非眚」,惟有本覺妙明真心方不落方所,此明真體非病,上「覺」字指真
體,下「覺」字指妙用,「緣」字雙攝見與見緣,謂本覺妙明真心,覺悟到能所二緣皆妄,此覺體自不墮在妄中。換言之,妄見對覺心亦是覺心之所緣,故妄見屬諸
緣之中,是則覺心能覺諸緣者而謂之非眚,正以合前見體能見眚者而謂之非病,互相契合。
◎
能真正悟入萬有皆空,才能放下,放下即自在,放不下則苦海無邊。經中說「本覺明心」,即是真如本性,佛法中常說本覺與始覺,本覺是眾生之心體,自性清淨離
一切之妄相,有覺知之德,是非修成而然,乃本有自爾之性德,故曰本覺。然此本覺心體,無始以來,覆於無明煩惱之中,一旦依修治之功,始顯其性德,名曰始
覺。明心是光明的,心若明了,即是無明去掉了,此「本覺明心」四字絕不落在方所。
◎
經云:「覺所覺眚,覺非眚中,此實見見,云何復名覺聞知見?」覺其所覺之見精,從眚妄起,而此本覺明心非墮眚妄之中。本覺理體能覺諸緣起相,第二「覺」字
是動詞,一動即是生相無明,現出種種相,本覺雖現妄相而絕不攀緣妄相,雖在妄相之中而不染妄相。第一與第三個「覺」字是真體,所覺指能緣所緣,本覺(真覺
或真體)被無明蓋覆未覺的時候,常墮在眚妄之中,一旦覺到所覺的是眚,則此本覺已經離開了眚妄,而不墮在眚中矣!可見本覺明心能現一切相,而不為一切相所
礙,性相圓融。佛法所講的真如理體是一切萬法的理體,如真懂此義,念念圓融,圓融才能得到自在,不圓融即有障礙。本覺明心能覺諸緣就沒有毛病了,雖曉得凡
所有相皆是虛妄而仍不能轉變境界,就得不到佛法的受用,必須自己作得了主,才算是沒有毛病,此即謂之「覺緣非眚」。斷煩惱、了生死、證菩提不是空話,真能
做到;只要有一念不覺即統統不覺,覺就是放下,迷就放不下,有一樁事放不下就是迷。真心是湛然常住的,無明是徹底虛妄的。如一人失迷路途,不辨東西南北,
等明白過來就認識了;凡夫依自己的真心忽然迷了,才起了夢境的法界,夢是妄的,境亦非實,凡夫雖在妄境之中,無時無刻並未離開真心。見性是真,聞性也是
真,六根根性是真,諸法法性也是真;迷的時候如夢境中之山河大地。佛菩薩的境界在夢中不執著,水月道場,夢中佛事,真妄一如,不離妄境,恆住真常,對一切
眾生有莫大的恩德;而小乘人則否。佛的無邊大用,就是我們自己的無邊大用,我們有障礙蓋著了;知道這是一種病態,立刻把它放下就自在了。《圓覺經》上說知
幻即離,正同於見見非見,知道是幻即可以離開。知難行易,一邊是無量功德,一邊是無量苦惱,真正明白學佛能離苦得樂的效果,立刻放下,馬上得到解脫自在。
但是如何能體會此中深奧理論?必須具備正信、正解、正行,此三者缺一不可,不能分開,且須圓融,變成一個,即謂之能入;反過來說,如果仍然是三節各各獨
立,即是未入。覺本來是真的,眚本來是妄的,未覺眚時常為眚妄所迷所障,既然以真覺覺其所覺之眚,則真覺即脫離了眚病。以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來說,若真覺
悟,在根塵識中即得自在,不再為虛妄相所蒙蔽。迷的時候身口意謂之三業,悟了的時候即變為三輪,身口意均轉法輪。這個道理即是見見非見之義,即真見見到見
精帶妄時,真見就不會墮在見精妄中。換句話說,假如本覺明心只要見到妄見,即離開妄見。因此必須覺悟,見聞覺知是識的作用,是帶妄的,不是本性,所以不能
把見聞覺知當作真心,但也離不了見聞覺知。古德說學道的人決不可把見聞覺知錯用了,但要認識真心也必須由見聞覺知上去找,要控制見聞覺知認識本性,本性不
屬於見聞覺知,但也不離開見聞覺知。
◎
學佛最重要的是把理論運用到行為上,六根接觸六塵不被外相所迷,什麼境界現前心都不動。相是虛妄的,而見妄所依的理體是真的,妄依真而生。本來我們的身與
佛一樣是法性身,所住的土是法性土,常寂光土。必須要物我雙亡,如《金剛經》所講的破四相;如還有人我相,現在面前的境界就是虛妄的。如果要做到物我雙
亡,自他界限必須完全去掉,這樣還有什麼漏與不漏呢?在學問上講,這是登峰造極的學問。
◎
見聞覺知就是八識的作用,轉本性為阿賴耶識,在法性土中見聞覺知用不上,真心因一念妄動即變為阿賴耶識,有念即叫做妄,無念並非白痴,白痴也有念,可見作
到無念實在不容易。佛經難懂的原因,在於佛是由無念心中說出來的言語,後來經過結集作成經典。要想懂得佛經的道理,須把妄念減少一分,即與佛接近一分。如
何減少呢?即是六根接觸六塵時,提高警覺,不為六塵所轉,否則不但經看不懂,注疏也都看不懂。入了境界即能懂,入即行,信解行證合而為一即能解決自己的生
死。
◎
學佛的目的在證果,不是了解經義增加一點智識就算了。悟有兩種,一種是證悟,一種是解悟,解悟其理論並未入進去,對於修證的功夫毫無交涉,故佛在任何經典
中均勸行人入道。入道無他,即離相而已,離相大覺自然現前,《楞嚴經》的理論以及古人注疏都研究得熟透了而仍然放不下,對世間事物貪戀不捨,則其所知亦僅
是皮毛知見而已。
◎
經云:「若能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則復滅除諸生死因。」諸和合緣即是十二因緣中的無明,即是惑,亦即由分別起的煩惱障發動有漏的善惡業而感召分段生死的
主力,謂之發業無明。不和合緣即是根本無明,因背覺突然而起之最初一念,為不和合,此即三細業相(無明業相、能見相、境界相),為變易生死因。眾生違背了
清淨心,一念妄動而有無明即謂之不和合。不但是外面的明暗空塞不是見性,更進一步亦不是見聞覺知,但是見性又不能離開見聞覺知,如以見聞覺知認為是性,則
六道出不去。見相二分是妄的,自證分及證自證分是真的,吾人在初學,說得似乎對於佛法彷彿有幾分透徹,實際上仍未入此境界。轉境界不是馬上可以轉變得過來
的,轉變的方式就是離見即覺,連見都要離,相分當然更要離。如不能由見上離,可先由相上離,外面境界得失的觀念就少了。先學不著相,進一步再離見,離見即
離念,離相是所,離見是能,見聞覺知之能先要離開,能與所根本不放在心裏,不與外境計較,同時心裏亦不取著,使我們的清淨心一塵不染,這一生定有成就。修
行人知真與妄,真不礙妄,妄亦不礙真;凡夫為六塵境界所繫縛,是自找麻煩。迷時是惑,覺時是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菩薩居塵不染,不求遠離而自遠
離。此無非令我們通達真妄,必須有徹底的悟解才能辨別真妄,原來十法界就是一真法界,一覺就是真,一迷就是妄,迷的作用是苦受,覺的作用是樂受,相上並沒
有差別。
◎
經云:「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清淨本心,本覺常住。」此從妄相中認識真性,知妄即是真,有如此眼光就是見性,見性即成佛,如此看到一切眾生均是佛,無情眾
生有法性,見一切萬法均是佛法,一切法本來不生不滅,不生滅性就是如來所證的大涅槃,此是斷果,不生滅性是斷德(斷盡一切煩惱之德)。清淨本心代表反妄歸
真,不是從外而得到的,必須圓滿菩提證得不生不滅的大涅槃性,從來沒有染過,迷情與清淨本心毫無交涉。本覺是如來的智慧,現在就有,人人本具,果然真信就
是大乘菩薩種性,相信我們自己的本性與十方諸佛無二無別,《密嚴》偈云:「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輾轉無差別。」但是說這一偈還是落在四句
上,心中毫無概念就對了。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悟了知道是一體,迷了即有分別,至此可稱圓滿菩提,明不生滅性,悟清淨本心,得為本覺常住。若二種見妄未
除,錯認見聞覺知之見,不達見見非見之見,總在第二月上認妙覺性,則始終不得見真性。
◎
經云:「如是覺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覺元:元者本也,本來如此,即精覺妙明,本覺妙心,就是佛性。覺元不是因緣生,故不屬於和合,亦非自然性故亦非不
和合,講到本體,和合不和合均談不上。如說和合生,則與離一切相相違;若說非和合有,則與即一切法相背。換言之,覺元者亦指元清淨體而言,就是說若認為覺
元是屬和合而生,則同諸幻法,永為生滅;若認為非和合生,則不能即一切法,而棄諸幻法於覺性之外。生死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佛說生死是世間人的妄法,在
百法中生死是屬於不相應行法,真正能通達百法即可破人我執、法我執。菩提為煩惱所纏,所以要斷煩惱;其體是一個,說斷不如說悟,一下子覺悟之後,煩惱就沒
有了。
◎
經云:「則汝今者,妙淨見精,為與明和?為與暗和?為與通和?為與塞和?若明和者,且汝觀明,當明現前,何處雜見?見相可辨,雜何形像?若非見者,云何見
明?若即見者,云何見見?必見圓滿,何處和明?若明圓滿,不合見和。見必異明,雜則失彼性明名字,雜失明性,和明非義。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見精雖不是真見,但與真見是一體的。和合者,如水與土和合即變為泥,泥非水亦非土,混而不分,若謂見精與明相和合,如以眼見光明之相,則見精與明相分不開
了。在眼前,見是見,相是相,看不出有和合的樣子,如果真能和合,則和合以後的雜相是什麼樣子?假使見精與明相和合之後,應當失卻明相,何以開眼仍看到明
相呢?如明相就是見精,何以見精能見到自己的見精呢?假如見精是圓滿周的,何以能再容納明相?若明相是圓滿周的,如何能容得下見精呢?一雜和其體性即
失掉,如見精與明相和合,不但其體性均各失去,其本有的名字亦當失去,而見當非見,明應非明,如水土相和,則失彼水土本名。雜講不通,和也講不通,佛說話
之用意在消除顛倒,真實的確不落在言語上,動念頭都不成,清淨心現前,一切皆是,左右逢源,一執著就生大毛病。古人云:「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悟了統統
皆是,不悟那裏也找不到。佛法難說也難聽,千經萬論不過是破執著而已,生滅與不生滅非二事,萬不可把煩惱菩提看做兩樁事,一真法界裏就是一樁事,十法界萬
相莊嚴全是自己心中變現出來的,覺後空空無大千,大徹大悟之後,對於十法界一切莊嚴,不會生一念歡喜心。徹底放下是真自在,知道自己是在迷中,豈不是智慧
現前嗎?
◎
妄心是生滅法,凡生滅者均非真實;如來藏是不生不滅,因如來藏是不變而能隨緣,與萬法有和合之相。通達了佛法的真實義,說和合也行,說不和合也行,此理最
不易懂,而《楞嚴經》中說得圓滿。古德說開慧的《楞嚴》,其實各種經典均能開慧,何以單提《楞嚴》?因其說理透徹,容易使人開悟。讀佛經固然應當依教奉
行,但也要依四依法,依義不依語,不可誤會佛意,佛有時說空,有時說有,均是破眾生之執著,如不執著,佛也就無話可說。
◎
入道之因緣,個個不同,出家在家弟子有因好奇心而學佛者,有因一生坎坷而學佛者,有因偶然機感而學佛者,千差萬別,不勝枚舉。阿難見佛相好而出家。其實最
初發心並不重要,要在入道以後精進修學。阿難所講的心、見、相等等均含糊籠統,經佛指為是妄想心,計所執。事實上大家均用此心,把妄想心當作真心,妄想
心作主宰才是錯用了心。就世間法言之,亦不究竟,世間法有善惡因果報應,造善造惡均用此心,永遠出不了輪迴,認識真心才能超出生死。經中教我們捨妄心用真
心,學《楞嚴》最低限度要知道真心之所在,並漸離妄想心,果能如此修法,則修淨土法門決不生在凡聖同居土,起碼生到方便有餘土,但不可執理廢事。
◎
《楞嚴經》最初說心為見性,後來又改稱為如來藏,稱見性是別名,稱如來藏是總名,如一開始就說如來藏不大好懂。見之體是真心,真心稱之為如來藏。藏者,藏
也,含藏萬法。何以稱為如來?如是不變,來是隨緣的大用。不變之體是理體,亦即宇宙萬有之本體,在有情方面謂之佛性,在無情方面謂之法性,就是我們自己在
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有體必有用,其作用無量無邊,十法界依正莊嚴均是如來藏變現出來的。《楞嚴經》上阿難經過世尊三番四覆的開示,他已經悟了一點,但
悟得還不究竟,他只知見性是真的,而不知見性還帶一分妄的,並不是純真,是由妙真如性變現出來的。佛此番所說的均是叫阿難微密觀照,偏重在空如來藏方面講
的,因為體是空寂的,萬相都建立在理體上,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並不是沒有,是有,妄想之理體並沒有障礙,事與理無礙,《華嚴》有理事無礙法界,生活
多麼圓滿幸福!凡夫理事不通有礙,二乘執理廢事亦有礙,唯有大乘菩薩才圓融,一切萬法皆是如來藏妙真如性,隨拈一法均是佛法,事實上確實是如此。萬法之不
盡,才歸納為四科七大,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不過開合不同而已。有一類眾生對色法迷得淺,對心法迷得深,即說五蘊(陰蘊同),色只說一個,心說四個,受
想行識皆心法。又有一類眾生對心法迷得淺,對色法迷得深,即說十二處,十一個(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法)全是色法,只有意根是心法。因為眾生根性不同,才
有這種種分類的說法,修行就是在這一切法上,微密觀照之後,那一法不是妙修行路,會用的頭頭是道。二十五位大菩薩作示範,任何一法追究它的理體均是妙真如
性。
◎ 《楞嚴經》之七處徵心是從總相入,上根利智者方能承當;四科七大是由別相入,中下根性的人可以接受。前者是由性上見相,後者係由相上見性。見到諸法無相,境界就高了,即證得無生法忍,也就是見到諸法實相,到達圓初住的地位。
◎
經云:「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塵是六塵,一切色法之總綱。浮塵幻化言其無一相真實,當
處出生,找不出萬法的來源。眾生總要追究其根源,研究它什麼時候有的,其實當處出生是來沒有頭,當處滅盡是沒有去處,無來無去就是當下。當處出生與滅盡一
刻也不停留,種子現行剎那不停,如同銀幕影相一樣,一秒鐘換二十四張軟片,就把我們欺騙了。一彈指有六十個剎那,一剎那有九百個生滅,換句話說,假定一秒
鐘有四次彈指,則一秒鐘即有二十餘萬次之變化,所以一切相沒有不是幻妄的,故說幻妄稱相。幻妄之相無自性,依真如理體變現出來的,理體是空寂的。古人以水
比體,以波比相,體是真如本性,就是法身,就是一真法界(名字不同,此是佛說法的善巧,使眾生不執著名字相),萬法的真性就是自己的自性,外面整個法界的
一切萬相(諸佛淨土以及地獄)均為心中之影相。果然真曉得是自己心中變現出來的,那有不自在的道理?
◎
經云:「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前面所講相是虛妄,性是真實,此處說明世間所有諸法,乃至五
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均是如此。五陰是色受想行識;六入即六根,因六根能接受六塵,故名為六入;十二處是六根六塵;十八界則再加上六識,界是界限
義,各有各的範圍。佛在大小乘經典中常常講到,宇宙人生相當複雜,把一切複雜的萬法歸納為以下四個名詞,即陰、入、處、界。為了眾生對萬法迷惑深淺程度的
不同,而有善巧之說法,六入與五陰即相反,六入是六根,六根本來是色法,而其作用與外塵內心均有連帶關係。平常講三科,此處講四科,其實六入可以歸納於十
二處或十八界,十二處中之意根即心法,此不過開合之不同。對迷心重、迷色輕者,合色開心,合色法為色陰,開心法為受想行識四陰,乃說五陰。對迷色重、迷心
輕者,合心開色,合心法為意根,開色法為五根六塵,說十二處。對色心二迷俱重者,心色俱開,開心法為意根六識七種,開色法為五根六塵十一種,說十八界。就
心色二迷俱輕者,心色俱合,但說色心二法,皆可收盡一切諸法。此四科法包括前面所說的一切幻相。人生過去世中,對五根六塵必定取其相而執其相,取與執如果
是短暫的、偶然的,即不會受人身;因其持續不斷,所以在阿賴耶識中落有種子。復因取相著相太強太久,所以一現相就是過去看的老樣子,此即阿賴耶識中之親因
緣。人死後尚未投胎時之中陰身,迷惑顛倒,心中妄動,找父母作增上緣,此以無始來熏習的習氣作攀緣的念頭,謂之所緣緣。受身根本是虛妄的,所以說「因緣和
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四大六根分散,即是滅,所以生死都是虛妄的。
◎
吾人常問:生由何處來,滅歸何處去?佛經上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即是答覆此一問題,其理相當的深,明白此理,生死之恐怖即遠離了,即時得到清涼自
在。生滅去來不過是色法與心法二事:從色法上講是有生有滅的假相,如此身即是假相,四大分散,假相便沒有了;去來是指的心法。無論心法也好,色法也好,均
是虛妄而不是真實。因緣所生法均無自性,當體即空,所以是虛妄的。既然是虛妄的,為什麼又有假相發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色心二法生滅去來,其根本即是如
來藏,以前說五色圓影無有生滅去來,找不到,因其徹底虛妄,如來藏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如來藏無知無識,隨眾生心而變化,九法界中上邊迷得輕,下邊迷得重,
迷減少、悟增加即漸漸能見到諸法實相,如現在迷得多、悟得少要提高警覺,九法界之升沈都在乎悟不悟。雖然如來藏是理體,如如不動,但所有一切萬相的變化是
從體起用,隨心應量,循業起現行。六凡的法界是善惡業發現的,三善道是善業發現,四聖是淨業發現,如大經中所說的華藏世界與西方極樂世界也是循業發現;所
現的相均是虛妄的,而其理體與諸相毫不相干,理體絲毫未染、絲毫未動,現佛淨土亦未清淨,現阿鼻獄亦未染污。此本性我們天天在用它,但是把它忘記了,在六
道中枉受輪迴之苦,實在是可憐憫者,受盡了痛苦,也是虛妄,並非真實。《大乘起信論》說:「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云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
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此義云何?以是二門,不相離故。」所謂二門不相離者,言如來藏若隨染緣熏,則妄有力而真無力,因而變成阿賴耶識,此時一切本有
淨妙功德,便化為無量煩惱;若隨淨法熏,則真有力而妄無力,因而證入涅槃,還我本來清淨。此中全真成妄,全妄皆真。
◎
經云:「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永久是這個樣子謂之常,住是安住,從來就沒有生滅過,無生滅才是常住。明是智慧覺
悟,妙是迷與悟均離開,對迷說悟非為妙,相對的即不是真理,根本就沒有迷過,悟焉能按得上,不屬於念頭亦不屬於言說。不動是從來沒有去來,如如不動。周圓
是無所不,盡虛空,法界,何處不是?必須具備此四個條件: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六道輪迴生死就沒有了。由此可以看出大乘法活潑靈敏的狀
態,常住妙明,生死就按不上;不動周圓,涅槃就按不上。十法界依正莊嚴是相,其體是妙真如性。妙真如性是什麼樣子,長的方的?紅的白的?全都不是,六祖說
的「本來無一物」就對了。如想入此境界,不難,心要空。為什麼還是牽腸掛肚?本來無一物,心裏頭不應該有東西;見性不見性沒有什麼秘密,心中有東西見不了
性,心中空空洞洞,性就現前。宗門教學即要達到此一目標,有一樣東西就是無明的障礙,如想明心見性須由此處下手。不是不要相,小乘灰身滅智落在空上,心還
落在「什麼都不要」上,可見無一物不簡單。昔有學人問某禪師道:「以安世高的道行還要來到中國還兩次命債,是什麼緣故?」禪師答:「他不曉得本來空,所以
不了還須償宿債。」
◎
經云:「阿難!云何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那一法都離不開法性,相是虛妄的,而性是真實的,五陰就是萬法的歸納,其實六根所接觸的六塵,那一樣不是性
體?見性是一見一切見,盡虛空法界全體現前。五陰是早期佛教翻譯的名詞,到玄奘大師的時候,新譯為五蘊,如「照見五蘊皆空」。蘊有集聚之義,集聚有為法
蓋覆真實性,故玄奘譯為蘊,言其蓋覆真性,所以見不到性。五蘊再開出九十四種性。百法最後六法為無為法,無為法中只有真如無為是真的。何以說五陰就是如來
藏妙真如性呢?這是從性上說的,以金作器,器器皆金,相有生滅,性無生滅,相是虛妄的而性是真實的。從性上看不生不滅,佛菩薩的著眼點是看性,不注重相,
若真能通達了性,相沒有妨礙,是入了性相一如的境界,亦稱之為一真法界。古人有謂莊子已到了地上菩薩的境界,因其說:「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似已入法界。
◎
一真法界的景象即是覺後空空無大千,實際上相還是有的,只是對於此境界已經無心罷了。古人說:「事到無心皆可樂(一塵不染),人非有品不能閒。」現在公務
員退休之後,閒得發慌,無聊極了,各就其興趣之所近,選擇一種嗜好,找三五朋友,消磨時光,這些人大半不願意讀書研究學問,假如把這桑榆晚景的大好時光專
心研究佛法中之心性之學,深入諦理,趣入實證,真是天下最有福最有智慧的人。
◎
有人對於無明頗多疑問,人為什麼有無明?幾時開始有無明?這些問題愈研究愈增加無明,始終得不到結果。覺與迷均無開始,無明的現象即是能所,只要有能所的
觀念,無明即未打破,由第一分別展轉而生無量無邊的能所,這是錯覺,完全是假的,應大大的覺悟才行。見性的人看世間凡夫迷惑顛倒,一生貪瞋癡慢,喜怒哀
樂,極盡表演之能事,臺上的人假戲真做,真動感情,其實一切作為均是夢幻泡影;如果曉得是在做戲,不妨也在臺上隨其表演一番,而心中如如不動,豈不是已入
了法界嗎?世間上任何宗教學問決無此高深的境界,佛法談到最高處,連佛也不要,一身輕快,包袱都丟光了!
◎
佛法界是一真法界,其餘九法界眾生均在迷,不過迷的深淺不同。圓教初住以上就是佛法界,圓教十信位菩薩是在九法界中之菩薩界,九法界均有生死,羅漢、辟支
佛、權教菩薩有變易生死,均屬不相應行法。佛菩薩見到諸法實相,所以逍遙自在,明白此理,慧眼即開,看眾生迷悟的深淺即知其將來墮落的程度。二乘人一切都
不想了,有一點小自在與小神通,但未見性,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此處說非因緣非自然,沒有根源,何必追其根源,如經中所說:「其人無故,不動目
睛,瞪以發勞,則於虛空,別見狂華,復有一切狂亂非相。」這狂華即相分之境。論中所云:「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空原無華,瞪目妄現,所現的狂華本無所
有,亦無自性,如此則一真法界就現出來了,於自己眼睛無障礙,於虛空無障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可惜眾生迷得太久,不能馬上領悟。佛在經中講的明顯,昔
日學人業障淺,理懂得,馬上境界就變了;我們現在縱然聽懂了,但是境界還是一時轉變不過來。
◎
一切萬相是色法,有人認為都是由空中生出來的,佛在世時,小乘學者將世間萬物均用七分之一,分之再分,最後析至鄰虛塵,再析即入虛空,遂認為法既可析為虛
空,虛空定能生出色法,以為一切物質均是由虛空中生出來的。東方亦有不少人同此見解,說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或謂虛以生氣,
氣以成形,萬象本於一氣,一氣始於太虛。其實虛妄不能生萬法,佛說出真正的根源是虛妄的,佛說:「是故當知,色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楞嚴》此
一大科乃至後面之二十五圓通,乃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註解,如明白此理,方能自己作主宰,凡聖不過一念之間耳。
◎
經云:「若目出者,既從目出,還從目入。」有出必有入,既有出入,眼有能見之見性,眼是母體,它能生花,既然花從眼出,亦應當有見性,花有見性的話,它應
當回頭看到眼。再者花在空中,既然遮障了虛空,再回來的時候應當把眼睛障礙了。所以說是由眼睛生出來的理論不能成立。非從眼出即非因緣生法,所說因緣生法
乃是對外道而說。同時空中花又不是自然有的,但是它又是從那裏來的呢?在理上講,講到真如本性,真如沒有內外,有內外不叫真如,有生有滅不叫真如,真如絕
對清淨,一切妄相皆是虛妄,其理性湛然不動。應知生即無生,無生而生;生即無生即是非和合之因緣,亦非不和合之自然,此時所見到的即是證到實相,根本沒有
生,那裏有滅?雖現幻相其實也沒有生。此理須微細觀察,即可通達實相。過去有位祖師說:「真空不壞有,真空不壞色。」壞作障礙解,既無障礙,其妄相可以隨
便現,根本沒有妨礙。
◎
一個人身心自在的時候心中寧靜,忽入忘生無我之境,心中無念頭故能忘生。心清淨身體自然安寧,不受苦樂,所謂觀受是苦是沒有功夫的人說的,清淨心絕無受,
受是說根接觸塵境時納境於心,若無我就沒有受了。根與境相對生了觸受,受了之後即止住,尚未造業;若起愛憎即有苦樂,樂受生貪愛,苦受生厭離。初學佛時先
求捨受,順逆境現前,要在境上磨練,接觸任何環境,心裏要起覺照不動,不使感情起作用。有智慧人學佛,根境相接時用奢摩他微密觀照。用功須懂得要領,二六
時中那一刻不是修行,時時刻刻提起覺照,念念覺而不迷,無論任何境界現前如如不動。凡夫所領受的是三界之內的六塵境界,二乘聖者所領受的是方便有餘土的六
塵境界,菩薩所領受的是實報莊嚴土的六塵境界,均是因緣生法,當體是虛妄的。受不是真實,所受的是塵,受是迷了之後的受用,覺了之後知根塵境均是如來藏妙
真如性。所謂見濁,凡夫有我見、著相;二乘輕一點,無我見、著空,也不好;權教菩薩亦有我見亦無我見,非有我見非無我見,仍在四句裏邊。真如本性按不上無
我見,一按上就錯了。誰無我見?我無我見。一念不生,如如不動就對了。
◎
《唯識論》中說:八識均有想念。前五識隨境而有念,眼在色塵上有分別,耳在聲音上有分別,此之謂分齊。第六識計度分別打妄想,想前想後。(前五識有限度,
第六識無限度。)第七末那識是憶持,只憶持一個我,謂之我執。第八識憶持,持種子之作用。通常說記憶力即是阿賴耶識把它存在檔案之中,憶持不忘。所謂憶持
就是於境界領納之後,攝其全體,印持不忘,與間斷浮想不同。何以有時候感覺到記憶力很差的樣子?其實並不是識體上發生毛病,而是在作用上起了差別,如心不
在意時,注意力不集中,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所以只要專心一志,把力量集中起來,自然能夠記憶了。種子決不會失掉,譬如有人從前為了一件事對我說了一句刻
薄話,我這一輩子也忘不了,因為印象太深了,這就是注意力集中的緣故。經中說:「當知想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
想不是實在的,此字之造形,上邊是相,下邊是心,是心裏頭的相,故謂之想。心想酸梅,口流酸水,酸梅並未到口,口水那裏來的呢?說到懸崖,想到足踏萬丈懸
崖之上,兩腿就發軟,其實尚未到達懸崖,這完全是虛妄的想像,絕不實在。二乘人有想,菩薩亦有想,藏通別教之佛均有想,有想即有念,提起正念,無妄念即正
念。迷了境界即妄念,覺了境界即正念。在凡夫位上,六根對六塵起六識,如在境界中起貪瞋癡即惡想,反之如斷掉貪瞋癡即善想,不善不惡謂之無記;修無想定的
人還是有想,他想「無想」,沒有粗想還有細想。二乘人有三界外的想,貪方便有餘土之五陰,還有見思煩惱。二乘人如沉寂到空寂裏,仍謂之惡而非善,佛說他是
焦芽敗種;若能迴小向大,從空出假,自行化他,還可稱善。菩薩也不例外,如其起分別二諦亦謂之惡,不生分別方謂之善。權教菩薩均離不了分別,見性以後,可
漸漸減少分別。以上所言均屬妄想,造成了煩惱濁。凡夫不知三界六道是自己想像所現,是自己想陰製造出來的;一切大權操縱在自己手裏,好壞都談不上,執著就
不是好境界,不執著就自在了。所以大乘佛法就是要心地清淨,一塵不染,無動於中。佛是大覺,不變隨緣,圓滿菩提。十法界都可以隨緣,菩薩隨緣不變,凡夫不
能不隨緣,要訓練不變,不著相,不取相,而不要離開相,如離開相亦是著相。二乘人是不變不隨緣,也不好。佛法與世間法分不開,隨緣隨變是世間法,佛法與世
法之分別即覺與迷而已。二乘人不了涅槃生死是執著,所以生煩惱;菩薩不知十法界依正莊嚴亦是唯心所現,還有四十一品無明要慢慢斷(此是笨修之法,一斷一切
斷是頓超的方法)。學佛離此原則,永遠不能求得無上道。
◎
知道想是妄的就覺悟了,既是虛妄的,不是實在的,就沒有妨礙,即可用此妄相作為弘法利生的工具。可見悟了以後,一切方法幫了大忙;迷了,佛法也是障礙,學
佛學成了佛呆子。隨緣不變應當把重心放在不變上,若放在隨緣上即入了魔道。佛現也好,魔現也好,不為境界所轉,即是菩薩,此種境界甚高。隨順一切緣,不分
好壞,如沒有定力與智慧,很容易墮落。如真正通達了,一起念時,若曉得心念是空寂的,就見性了。古人說:「妄想元來本自真,除時又起一重塵。」如坐禪時,
才一坐定,妄念紛飛,如一覺察,不必理它,慢慢自然就減少了;愈怕煩惱,煩惱愈多。再深一層觀察,即可知想陰之體性,即能通達實相。妄想無性是法性宗之宗
旨,依此理論而觀照,在日常生活當中起觀照般若,理論與生活合成一氣,如《金剛經》之著衣持,生活即修行,修行即生活。
◎
行陰在唯識學中是五行中之思心所,能驅役自心造作善惡業,亦即業行。三業造作,於百法中攝法最多,除受想外,包括四十九個,連同二十四個不相應行法,共
計七十三個。無論與心相應不相應均遷流為義,均屬於第七末那識。末那識恒審思量,念念不停;八識雖皆有思,而以末那為最。八識俱有遷流,而以末那為勝,末
那是行陰,在一切法中取思心所為依據。列表如下:
五蘊
色
受
想
行
識
無為法
前五識
第六識
第七識
第八識
百法
1
1
+
8
六
有為法:九十四
◎
《楞嚴經》云:「阿難!譬如瀑流,波浪相續,前際後際,不相踰越;行陰當知亦復如是。」行陰如急水,波浪比造作,相續喻遷流,前後際比喻各有各的分齊,不
會錯亂,一個跟一個。真心不守自性,一念不覺而妄動,迷失本性,性變成識,唯識中稱之為阿賴耶識,是第一能變。此識中有三細相,即無明業相,從真起妄初
動之相。轉相,又名見相,依初動業識轉成能見之相。境界相,由前轉相則境界妄現。轉相又稱見分,境界相又稱相分,十法界均由此變出來,境界為緣長六
粗,展轉相生。末那是微細的流注,生住異滅,念念不停;末那是靜相,而實際是剎那不停。行陰比瀑流,隨境而轉,如流水,後段不會到前面去。造作是有為相,
有為相自然是念念遷謝,生死死生,如旋迴輪,無有休息。瀑流非斷非常,因其相續非斷相。迷了把假的當作真的,即入六道生死輪迴,覺了知其虛妄不實之相與自
性毫不相干。
◎
六道凡夫取三界的境界,造善不善業為有漏業,其果報亦在三界之內。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無記雖無報,而於境界有障礙。二乘所取的相與凡夫恰好相反,證入偏
真涅槃,其身口意雖無造作,而其所造作的是不造作,屬無漏業。但二乘怕入紅塵被迷,只求自了。菩薩亦有漏亦無漏,即中道的境界。菩薩不住空,他與世人一
樣,但不著相,不生煩惱,屬無漏業,境界不捨棄而心不著相,在九法界中度生,心是空的,相是假的,自然自在了。如果不通達念念遷流沒有實性,完全是虛妄
的,即落在九法界中;如通達了,知水外無流,在九法界中即變成一真法界。
◎
經云:「阿難!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離空水。」此文是討論流而不是討論水。行陰不是真如生的,真如本性變為阿賴耶識,阿賴耶識亦無
此流。第七識依第八識為體,依外六識為用,體是阿賴耶識,用是六識,第七識念念生滅。此識與我們關係太大了,成聖成凡,關鍵俱在此;打破此關,轉末那識為
平等性智,即轉凡成聖。行陰如果是真如生的,應一切處,故行陰亦不是因空而生。若是因空而生,則十方無盡虛空當成無盡暴流,如此則世界眾生,自然都在水
中,實際上並非如此。若因水有,水性是濕的,流的性亦應當是濕的,但是流只不過是一個動相而已。行陰不是阿賴耶識體上生的,暴流是動相,水性是澄清之相,
行陰離開了阿賴耶識並無自體、無自性,完全是虛妄的。若說水是能生,流是所生,則二者如樹生果,應當分明可辨,今二相不可得。流外豈有水,水外豈有流?若
說暴流即水性,則水性流性二性混融,融則暴流即是澄清,澄清即是暴流,而澄清之時應非水體。若謂離空水之外而有暴流,奈何水外無流。
◎
經云:「阿難!譬如有人,取頻伽瓶,塞其兩孔,滿中擎空,千里遠行,用餉他國;識陰當知亦復如是。」虛空並無來去,識是了別為義,此獨指第八阿賴耶識。以
瓶外空喻藏性,瓶內空喻識性,因迷執而成了兩件事。頻伽譯為妙音鳥,瓶形像鳥故名。把真如本性比作虛空,虛空周法界,如如不動,無來無去,三界六道生死
輪迴、成佛作祖,未動過,未變過,可惜眾生一迷,才叫作識,把阿賴耶識的一分作為我自己,以虛空比作阿賴耶識。迷了把瓶內虛空當作自己,覺了則心包太虛,
即住一真法界,即住常寂光土,即得大自在。真修行人不把世出世法放在心上,禪家說打破黑漆桶即是打破頻伽瓶,破了無明即是打破頻伽瓶。眾生執身內的靈魂當
作自己的,業報身喻瓶,瓶內空喻識性,瓶外空喻藏性,由我法二執喻兩孔;依惑造業,依業受報,將藏性裹入身中而成識性,使藏性識性不隔而隔。究之內空外
空,固無二空;藏性識性,本來一性。所以瓶喻妄業,空喻妄識,業牽識走,如瓶擎空行,捨身受身,如餉他國。
◎
經云:「復次阿難!云何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六入即六根,《楞嚴經》把六入列為一科。根以能生為義,有浮塵勝義之別,此處專指勝義根而言。此說顯示
如來藏亦不離六根。境界所入之處謂之入,說能入指外面六塵,說六根入到六塵之處,故通能入與所入。六塵屬現量境界,前五根屬色根,屬於比量,以能發識,以
其作用推斷其為根,第六乃心法,是八識見分。說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本」即根本,一切枝末依之而起,今追究六入枝末之根本元是如來藏。「如」者本有
不變的真如,不是外來的,不需要修行的,在佛果地有,在凡夫份上亦有,墮地獄亦有,不會改變的。「來」即真如隨緣而來,生在人道,即來人道。如是體,來是
從體起用,體周法界,用亦周法界。山河大地十法界依正莊嚴均是理體變現的,如迷了本體(真如),其所現的相就是迷的境界,也就是六凡的境界;悟了即現
四聖的境界,迷悟深淺不同,還有淨穢之分。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知此理即能入道,入道心地就會清淨,縱不能大覺,亦能覺個幾分,不會受境界的影響。順境逆
境都是自己心中變現出來的,心不能安穩如何能入道?「藏」者含藏也,無所不包,世出世間無一法在如來藏之外,如來藏就是妙真如性,法爾應現。如來藏比喻摩
尼寶珠,其本身無色而能現出無量無邊的色彩,因其無所不現故稱妙有。從體上講,絕無虛妄故曰真,在佛在凡它並無兩樣;生佛同體故曰如。從性上講是相同的,
只是用不同。《楞嚴》是從體上看,佛的用無量清淨莊嚴,佛無障礙,凡夫處處有障礙。佛告訴我們眾生事事執著,事事分別,不知把外緣放下,不知迴光返照,才
為境界所轉,因而心中起惑造業,此輪迴的根本原因;如能返觀自性,六入何嘗不是妙真如性?
◎
妄是依真而起,妄即是勞相,先引事實為例,顯示出眼根是虛妄的。譬如瞪著眼睛,時間久了,眼睛就感覺疲勞,覺得虛空之中現出種種幻相,能見的眼睛就是勞
見,所見的現象也是勞相。本有真心原來無妄,由最初無緣無故一念妄動,依動故能見,依能見故境界妄現。見相二分是依眼識而顯的,亦即眼識的形相,見分相分
與自證分同一個體。眼睛正常無疲勞之相,就沒有妄相發生,就等於真如本性的常態,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內而根身,外而境界,了了分明,心中如如不動,絕不
為外面境界所動搖,所謂覺後空空無大千。
◎
身是觸覺,觸即身根所對之塵相,必須接觸才能顯現出來。以二手為喻,一冷一熱,一接觸即成身識,冷熱離和皆有知,因有離和二種妄塵,身入實無自體,浮塵根
與觸塵相對時,或離或和,即發生身識。觸的時候,身體的知覺感快樂是順,感痛苦時是逆,冬天穿棉襖是順,穿單衣是逆,假如身離開順逆二相,則知覺就沒有
了。此必須細心觀察。根塵識三者鼎足而立,缺一即不發生觸覺。所以經云:「因於離合二種妄塵,發覺居中,吸此塵象,名知覺性;此知覺體,離彼離合違順二
塵,畢竟無體。」
◎
寂常妙明的真心是修行的目標,會學的把握綱領,不會學的尋枝摘葉。寂就是定,是不動的,常是不變的;妙明是觀照般若,妙是非空非有而不離空有,明是清清楚
楚。在日常生活中用根不用識,用識是凡夫,用根是菩提、是涅槃。凡夫也並未離開真心,離開真心,識也無處去找了。佛不厭其煩的在一一相中,破相顯性,萬法
歸納為四科七大,悟了即入了《華嚴》的四無礙法界。
◎
求解要消歸自性,若時時有悟處即能心開意解。佛所講的法都是自心所現,在真心裏無分別無執著,並不因你分別執著即能變為事實,實際上仍是虛妄的;對於一切
境界知道了就算了,一有好醜善惡的分別心就染污了。明白這個道理,成就指日可待。絕不是看經念佛就能夠轉境界,因為看經念佛亦屬色塵聲塵,而穿衣吃飯待人
接物中能自己作得了主,不隨著境界轉就成了。學佛可貴之處在此,否則學佛又有什麼用處?
◎
意根的作用是分別,雖然複雜,歸納之為三大類,即善、惡、無記法。意識對境界時稱之為實境,現量的實境,不對境界憑空想像謂之獨影。意識所緣的即過去善惡
無記之印象,所謂前五塵落謝的影子流在意地,名為法塵。意識所起的善法通有漏與無漏,謂人天十善以及色無色定名為有漏善,若其所起的善法通四聖法界所有戒
定慧等名為無漏善。所起的惡法亦通於界內界外,謂與見思煩惱相應的種種諸業名為三界以內的法塵,與塵沙無明相應種種諸業名為三界以外的法塵,能障礙明心見
性,除此二者均為無記。此均為意根所緣的法塵,稱為三性。前五塵屬現量境界,法塵不是現量境界而是比量境界,不同於前五塵,只是意識獨影境而已,但是意識
不起而獨影境不會生起。耳識是依聲塵而起,日常聞聲時即用根性去聞,聞聲時如分別其音聲是耳識起作用,識有生滅,而性無間斷。意識最容易生起,眼識有九個
緣,耳識有八個緣,第六意識只有五緣,一個妄念起來意識即現前,睡時五根均休息,只有第六識還會作夢,所以修行即用第六意識。意識所緣的境界就是法塵,意
識與法塵不即不離。
◎
如果法塵是真有的話(假定),法塵應當有自性,如果有自性,它是有知覺的呢?還是沒有知覺的呢?如果是有知覺的話,它應當是心而不是塵。假定法塵有自性也
有處所,此有知覺的法塵好像是別人的身體,與你不是一體,別人心裏打妄想與你有什麼相干?意根緣法塵有善惡無記三性,現在所需要研究者:一為意的處所,一
為法塵的處所。法塵是心所生,抑離開心還另外有一個方所?假如法塵離開意根的話即是塵,塵是無知,它既然無知,又如何表示?如果別有方所又是無知,究竟是
什麼東西?外面五塵色聲香味觸和冷暖及虛空等相,除此之外,法塵在那裏?實在找不出來。法塵是意根所緣,不是外來的,在色空均找不到,它沒有一個究竟的所
在,所以更不應當說在色空之外還有一個法塵所居住的處所。是故當知法塵與心俱無處所,既無處所,二俱虛妄。打妄想就是意根緣法塵,能打妄想的是意,所緣的
境界是法塵,都是虛妄的,知道它是虛妄即覺而不迷了。以前不明白這個道理,怕打妄想,如今知道妄念是虛妄即不必怕它,不理會它就是了。不理會它,它還能障
礙甚麼?
◎
不念佛還好,一念佛妄想更多,但是知道它是妄想即不要理它,仍然念佛。如果妄想不斷,距一心不亂還有一段路程,要照顧佛號,不要照顧妄念,久而久之,妄念
自然會減少。今日學者稍有一點聰明智慧,即認為念佛是老太婆的法門,而對於禪密感覺興趣,殊不知學密宗是要顯教通達以後才能學密,西藏學者必須先研究顯教
十年,經考試及格後再學密,密咒屬於加行,教理不通達不能得益。學佛只求身心清淨而已,到了極處即顯光明神通。凡障礙身心清淨者即是魔,必須認清,古德說
「但盡凡情,別無勝解」。佛在經中叫先破分別執著的根本,即五陰六處十八界是根本,六道凡夫均因此而流轉,能破除此根本即是《華嚴經》中的一真法界。一切
萬法歸納為十八界,加七大為二十五圓通,圓通就是成佛,隨便拈一法均能見性成佛,其體即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明白此理即得大受用。
◎ 分別是第六識,執著是第七識,不分別即能把第六識轉為妙觀察智,不執著即能把第七識轉為平等性智;前五識未動,隨之而轉為成所作智(成本願力所應作事);第八識亦未動,等第六第七兩識轉了之後,自然就轉為大圓鏡智(即如來真智,本性清淨,離諸塵染,無幽不燭)。
◎
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謂之四科。五陰中,色陰即器世間之外色,與有情世間之外身,受想行識四陰即有情世間之內心。六入即有情世間身心,前五根(眼耳
鼻舌身)屬身,意根屬心。十二處(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十一色法(眼、耳、鼻、
舌、身、色、聲、香、味、觸、法處所攝色)即器世間之世界與有情世間之根身,意根與六識即有情世間之內心。四科諸法乃世間有為之相,四科開合不同,一切事
理全部含攝在內,對色心均迷者,輕者則簡說,重者則詳說。
◎
《楞嚴經》說一切眾生皆有一個常住真心,性淨明體,亦即法身,一切萬法皆是依性淨明體而現的相,若用常住真心即證得法身般若解脫,只要見性,無論在什麼境
界都能心安理得。把握著此一綱領,讀《楞嚴經》即容易悟入。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只求一個清淨心而已,亦即是得到楞嚴大定,一切境界現前,樣樣清楚,不受
境界的影響,不為境界所迷惑。此之謂大智大定,皆由於六根接觸六塵而得來。
◎
世尊過去說法時常說萬法因緣生,小乘說四緣,大乘說九緣,在物質世間中只說四大變化。情與無情均係由四大和合而生的,四大是地水火風,地大是指眼睛所能看
見的實在東西,水大指含有濕度的,火大指含有溫度的,風大指動態的,一切物相皆由基本的因緣和合而顯現出來的。阿難不會懷疑一切物相是自然生的,因為自然
生的是外道的理論,他會懷疑是因緣生的,因為佛常說因緣生萬法。講到真如本性說非因緣非自然,可以說得通,大家不會懷疑,如今說萬法(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
界)也不是因緣生的,這一點頗令人不解。《金剛經》上說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當你見到諸相非相時,你即見到實相。如來藏性隨緣不變,楞嚴會上是講成佛
大法,焉有戲論,實乃阿難先入為主之故。所以學佛不能執著,連佛所說的真實法了義法亦不能執著才是真實,凡是說得出的都不是真實的,佛教我們在事相上認識
理體。十番顯見之見性是帶妄的見性,帶了迷情的見性,性是如如不動的,佛菩薩與凡夫用六根對六塵不一樣,佛菩薩是用見性,我們是用第六意識,六塵緣影都是
虛妄分別,不是真如本性。
◎
直心正念真如就是第一義諦,心直言直就成功了,心口一致才能入道。古德說直心是道場,直心就是清淨心,欲想清淨,用直心讀誦經典方能通達實相。第一義諦就
是中道了義法,徹底究竟圓滿的無戲論法。心中統統不分別,心中如無十法界即住在一真法界;但是心中想著我現在是住在一真法界中,仍然還是沒有住在一真法
界。佛法很難講即在此,會聽的即能得度,十法界不執著,一真法界也不能執著。
◎
實相是指宇宙萬法之本體而言,實是真實,相指一切萬法,諸法實性真如一體,一切萬法即是實相,諸法空性本自寂滅,十法界一切諸相是虛妄的,有執著便是對待
差別,便是煩惱繫縛,無執著即實相。凡夫不能通達實相,是因為他有執著心有分別心,於是乎是非人我、染淨真妄都接踵而來。學佛所以要轉識成智,或說捨識用
根,說法不同,意思完全一樣,所謂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即是用觀照功夫,對於一切法一律平等即是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心無所住便是空義如義,便是平等一相,
便是菩提解脫,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滅即出三界。
◎
如來所說和合因緣乃顯示一切萬法均無自性,所以相是幻相,當體即空,如來藏性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相有成住壞空,而本性常住不變,相變性不變。如六根中之
眼根含見性,眼根有變化,而見性不變。對性相之理明白了即不造業,迷時業力支配生死,悟了之後是願力作主宰。地性堅,遇水堅性即失,水性冷,遇火則熱,幸
勿以質體當作性體,性體是如來藏妙真如性,真如如果真正可以被染法染污的話,即不能稱為真如,妙真如性即常住真心,從來沒有變過。平常說水是濕性,冰也是
濕性,把水燒開了還是濕性,就把濕性當作水之性體;此不過是比喻的說法,其實談到如來藏性,則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無從比擬,沒有辦法說出來的。迷時把真
如當作四大,悟時四大就是真如,性相也是一件事,而不是兩件事。
◎
由四大找出性體的根源,先說地大:地大粗者為大地,細者為微塵。把肉眼可以看見的牛毛上一粒微塵分為七分,其七分之一稱為羊毛塵;再分為七分之一稱為兔毛
塵,再分為七分之一稱為水塵,再分為七分之一稱為金塵;再分為七分之一稱為微塵,天眼才能看得見;再分七分之一為極微之微,稱為鄰虛塵。在理論上講永遠分
不盡,但鄰虛塵幾等於虛空,不能再分,實是空性,而非色性。此種分析空是權說而非真實說。如說當體即空,一般人並不了解,認為實在是有,那裏是空的,其實
虛空並不是分析空。虛空有四種狀況:無形不障礙、無數量、無邊際、無變動。三千年前世尊時代的虛空與現在的虛空同。所以虛空並不能生出色相,色相
絕不是虛空變現的,色非合空所成,空非析色而有,色法和合之時,合色祇能成色,決非可以成空;而空無形相,本不可合,縱許虛空和合之時,合空亦祇是成空,
決非可以成色。
◎
凡夫一生全是由業力支配;羅漢、辟支佛也是業力支配,因其未見性;三賢住的菩薩也是循業發現,人我執雖破了,而法我執未破。凡夫是隨染業,二乘權教循業發
現是循淨業。循者隨也,隨業所感而發起現行,業為能發現,色為所發現,如影隨形,所以九界眾生依正二報之色皆是循業現起。
◎
一切萬相,當體即空,作用亦空。相是要離,離相的同時修一切善,三輪體空與真如理體相應,離一切相與空如來藏相應。何謂空如來藏?即空諸一切虛妄染法之
相,並非本體而全無,也就是無相之實相,無一切妄法差別之相,只有一真平等實相。修一切善與不空如來藏相應,乃藏性隨緣之用,具足十界諸法,並非沒有相,
不過是無不相之實相。宇宙間無量無邊的法界歸納為十法界,現在我們是在十法界之中,悟了即一真法界,迷了的時候一真就變為十法界了。藏性體用雙彰即屬於空
不空如來藏,若言其無,則不捨一法,若言其有,則不立一塵,亦即無相無不相之實相。凡夫對於你我他很認真,佛也說你我他,但是隨順眾生說的,只有言說而無
執著。我們學佛亦應學此不變隨緣,一切放下;不能立刻全部放下,一年比一年輕一點,就有進步了。
◎
佛門中常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此二語雖然耳熟能詳,但日常生活仍然悠悠泛泛,何時才能入道?現在只有離一切相,修一
切善,訓練自己的心空空洞洞的,在二六時中以清淨心念阿彌陀佛,與三善道三惡道均不相應。種何因即得何果,念佛一定要以清淨心念,第一要把世緣擺脫掉,否
則臨命終時成為障礙。凡聖同居土與方便有餘土均是循業發現,不清淨的色相如果不捨離,欲想不循業發現是不可能的,作善業不受善報辦不到,作惡業不受惡報也
辦不到;所以必須離相,法相(有)與非法相(空)二邊都要離開,即離開了業力的圈子。
◎
業力好像是有因緣的,不是無緣無故起來的,世間智慧程度不夠的,觀察不到一切現象的根源。世間人只看到一半,羅漢有神通,能看到過去五百世的因果,再往上
去就不知道;權教菩薩比較高明一點,也執著一切萬法皆是因緣生的。佛也常說萬法因緣生,說四緣,說九緣,佛講的不錯,我們聽錯了,深一點的意思我們不了
解。《中觀論》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圓融不變的理體周法界,何必要因緣?又如說「定業沒有辦法改變」是對凡夫說的,是未見性的話,不知道隨
心應量。如來藏隨緣不變之體,有體必有用,其用乃隨九法界眾生染淨之心,而應其所知廣狹大小之量;雖則應量,猶必循順九法界染淨之業,而發現其粗妙善惡無
量之色。故曰:「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
信心清淨,信我的真心清淨本然,周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將來一定可以成佛。凡夫就是不敢直下承當,所以迷惑一切法是因緣生、自然有;若徹底悟入,
即可以證到「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從此以後不再造業了。如有人說:佛菩薩在九法界度眾生要不要循業?古德說:在因位中是循業,在佛果位上只有隨心。
如佛要示現的話,與一般人一樣,看似循業,其實並沒有實在的業,如同在戲臺上演戲一樣是假的,表演給我們看的。如觀世音有三十二應身,尋聲救苦,他老早就
成佛了,再退到菩薩位上度化眾生,他當然是自在的。
◎
修行人首先要求解,圓解深解,面面看到,解得淺、解得偏不能一生成就。三大阿僧祇劫成就的還是藏教佛,因其解不夠圓不夠深。可知圓修圓解不可不學,無始以
來所造的罪業一筆勾銷,不要太久,有幾年功夫即能見效。世間所有宗教學術對於人世間任何複雜問題都能解決,而對於循業發現則無辦法。讀誦大乘經典,講解太
重要了,今日能有一道場天天講經,各位有此殊勝機緣,實在難得,應當珍惜這種機會。
◎
阿賴耶為本,七識為末,有阿賴耶識才有七轉識,阿賴耶識是被熏,七識是能熏,可見前七轉識與阿賴耶識之密切關係。八識比如水,前七識比如波,不能說一亦不
能說異,因有七轉識所以才把如來藏變為阿賴耶識。如來藏是生滅與不生滅和合,生滅依不生不滅,不生不滅如水,生滅如波,故亦稱非一非異;其實並不是另外有
一個生滅的東西與不生不滅和合,幾時不執取外界境相,則阿賴耶識又變為如來藏。受苦受樂以及生滅本來是幻相,有為的幻相並不妨礙本性,波就是水,相就是
性,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如來藏就是阿賴耶識,如來藏全體隨緣,而其真性從未改變過。佛在經中反覆解說,不厭其詳,因其難懂。
◎
經云:「由業生相,深起繫縛。」業就是阿賴耶識中的業相,業就是造作,阿賴耶識的造作太微細了,二乘及權教菩薩均無此辨別能力,到第八地的菩薩才能見到阿
賴耶識。通常在佛法中根本無明亦謂之生相無明,「由業生相」,業指七轉識,相就是六粗相,即生死之相。古德對經文的解釋不一,因《起信論》有崇高的地位,
常作為論題的引證,在《起信論》中是指三細相中之無明業相,迷了心才動,覺了心不動;對於十法界樣樣明瞭,還有什麼可以動心的呢?心中一起念頭就有一個
相,阿賴耶識不斷的在動念頭,所以有十法界的幻相。把相當作真的,愈迷愈苦,愈苦愈迷,迷真如本性的最初的情況即是如此。「深起繫縛」是指三細一轉為六粗
相,六粗相一為智相,二為相續相,三為執取相,四為計名字相,五為起業相,六為業繫苦相。一般人以為世間聰明智慧好,其實聰明智慧高的煩惱也重,佛法重視
般若智慧,非世間之智慧。「智相」就是分別心,般若是對於世間事均清楚,但是同愚人一樣,一件事也不放在心裏。「相續相」是相續不斷的心相,前念過去,後
念又來,故名為相續,論其根源是依於分別。「執取相」是攀緣外境的相,喜則取之,惡則棄之,不知諸法實相,迷得更深。名字是人為的,是假的,是計所執
性,名字相、言說相、文字相,均是工具,「名字相」是分別假名假相;如知其自性本來空,不再執著一切,名一切相。相本來是假的,名字更屬假中之假。尋名取
著,造作身口善惡無記種種業,謂之「起業相」。依業受報,隨業而轉於六道輪迴,自己作不了主張,為業所縛而受苦,謂之「業繫苦相」。六粗通前面七個識,智
相、相續相是第七識,執取相、計名字相是第六識。第七繫縛我執,第六繫縛境界,如對內外境界都明瞭,不為境界所轉,即不會在六道輪迴受苦。明白此理,世出
世間沒有一件事情可以打動我們的心,即入了一真法界,最低限度也是圓初住菩薩,果能放下則本性中之清淨福德現前,要什麼有什麼。一切萬法都是自己的性變現
出來的,認真修學,一生可以作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