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至心之道

[日期:2011-01-0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見愚居士選集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至心之道

生死了乎,非一門深入,不克濟事。因研閱淨宗各書,方知彌陀為我發願立行,以期成佛。我違彌陀行願,以故長劫恒淪六道,永作眾生。了知彌陀乃我心中之佛,我乃彌陀心中之眾生。心既是一而凡聖天殊者,由我一向迷背之所致也。如是信心,可為真信。從此心心上發決定往生之願,行決定念佛之行,庶可深入淨宗法界,一生取辦,一超直入如來地,如母子相會,永樂天常矣。(復永嘉居士書)

藥無貴賤,愈病者良。法無優劣,契機則妙。在昔之時,人根殊勝,知識如林,隨修一法,則皆可證道。即今之世,人根陋劣,知識希少,若捨淨土,則莫由解脫。

餘自愧多生多劫,少種善根,福薄慧淺,障重業深。自量己力,非仗如來宏誓願力,決難即生定出生死。從茲唯佛是念,唯淨土是求。縱多年以來,濫廁講席,歷參禪匠,不過欲發明淨土第一義諦,以作上品往生資糧而已。所恨色力衰弱,行難勇猛。而信願堅固,非但世間禪講諸師,不能稍移其操。即諸佛現身,令修餘法,亦不肯捨此取彼,違背初心。奈宿業所障,終未能得一心不亂,以親證夫念佛三昧,慚愧何如!(淨土決疑論)

其餘一切法門,必須修到業盡情空之時,方可了脫生死。否則任汝工夫深,功德大,煩惱若有一絲一毫未盡,則仍然不能出離六道輪迴之外。以自力了生死,比仗佛力了生死,其難易奚啻天淵懸殊也。

汝幸宿有善根,於此法門能生信心。然須立深重誓,決不隨其餘經典知識言教,捨此法門令修他法。庶可不負此宿根與現緣也。

若讀諸大乘經,見其義理深奧,或親近禪教律密各宗知識,聞其所說親切,遂視念佛為平常,視彼為奇特,捨此修彼,則如稚子捨父母,重病棄良醫,欲得成人愈病,何可得乎!(復丁普靜居士書)

淨土乃特別法門,其餘乃通途法門。離則兩益,合則兩害。世移運衰,末法人根淺劣,欲求豁破無明,斷惑證真,甚難甚難!自未能度,而欲度他,何異溺海渡人。奉勸諸賢,不可我慢高大,還是真信切願,仗慈力念佛求生西方好。(上海法藏寺念佛開示)

念佛一法,乃佛教之總持法門。但有專念自佛,專念他佛,兼念自他佛之不同。專念自佛者,如諸經中深窮實相,以期悟證,乃於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等諸法中,以般若智照,了達此一切法,當體全空,親見本具妙真如性。及禪宗看念佛的是誰,並各種話頭,以期親見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者是,此名為實相念佛。

實相念佛諦理最深,然頗不易修。以唯仗自己戒定慧,及參究照察之力,別無他力輔助,若非宿根成熟,則悟尚不易,何況實證!

自他俱念,即所謂禪淨雙修者,有以專看念佛的是誰,以期明心見性,不以信願求生為事者,雖似禪淨雙修,實為有禪無淨。既無信願,莫由仗佛力以帶業往生。儻未到業盡情空地位,又不能仗自力以了生脫死。是知禪淨雙修,唯具深信願者,方能得益。否則固不如專致力於持佛名號一門也。(彌陀聖典序)

修行唯隨己身分而立功課,非可執一以論。但決定不可不依信願念佛,回向往生一法耳。一門深入,萬善圓修均可。若棄捨淨土,於別種法門一門深入,並萬善圓修,均不可以。以仗自力,決難現生了脫故也。

今之宏法者,多喜自立章程,不肯依前人之省心力,省功夫之法以行。雖其心廣大,然論其實益,則當遜古人所立之淨土法門多矣。為顯我為通家,不依前人成法,若是上上上上根人則可。否則固宜從省心力處用功,則利益易得矣。(復謝慧琳居士書)

凡修持宜專不宜雜,念佛一法,超過一切,或薦亡,或祈親壽,並一切所求,皆可如願。但以求生西方為主,萬不可求來生福報,若求來生,便無往生之利益矣。

修行用功,固宜專精。然凡夫妄想紛飛,若不加經咒之助,或致悠忽懈怠,倘能如喪考妣,如救頭燃之痛切,則於一行三昧,實為最善。若以悠忽當之,久或懈怠放廢,固不如兼持經咒為有把握。總之生死心切,誠敬肫摯,則專兼均可,否則專落悠忽,兼落紛繁。良以根本不真切,故致一切皆難得利益矣。(示修行方法)

末世學佛所宜注重者,在知因果與修淨土。以知因果則不敢自欺欺人,作傷天害理、損人利己之事。修淨土,則雖是具縛凡夫,便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諸餘法門,皆須煩惱斷盡,方可了生死。否則縱令大徹大悟,有大智慧有大辯才,曉得過去未來,要去就去,要來就來,尚不能了。況具足煩惱者乎!講淨土,要將淨土為佛法中之特別法門,下凡與上聖共修之道,末世眾生不修此法,則但種未來之善根,絕難現生出輪迴等道理詳說。

隋道綽禪師一生專弘淨土,講淨土三經近二百遍,可知一年之中當講四五遍,不以繁重為忌唯期人各悉知。今人則必不肯如是重重屢講也。古人以利人為本,今人以求名為本,若專講淨土,人或輕之,所以不肯專精致力於此一法也。(復郭漢儒居士書)

修行之人,須具決烈之心,任彼誚謗,我總了無疑慮。若聞人誚謗,便生退心,此種人亦是前生善根浮淺所致。不以佛所說者為依歸,而以愚夫愚婦所說者為根據。固當長在生死輪迴中,永受三途之苦,而欲得人天之身尚難,況了生死,超凡入聖,以至成佛之大利益乎!

淨土法門,以真信切願念佛,決定求生西方為宗旨。若念佛人不願求生西方,即為違背佛教。譬如王子寄居他國,不信自是王子,但願終日乞食,不至餓死,便為志得意滿,其知見之下劣,能不令人憐憫乎!(復楊宗慎居士書)

末世眾生,欲了生死,非仗佛力,決難如願。至於各宗法門,俱應研究。而智識淺鮮,世務紛繁之人,何能兼顧?

欲學余宗,必須淨土已得大通,了無疑惑方可。若淨宗不通,一學余宗,稍有所得,便將淨土置之度外,將來所得之益,只可作未來得度之因,決不能即生便出生死也。汝於淨土,尚未知門徑,何得便欲學唯識?

今之學佛者,多半皆屬好高務勝,欲於大眾前作通家,並非為了生死以學佛也。汝欲學佛,必欲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能如是者,乃真佛弟子。(復王智卓居士書)

末世眾生,欲於現生了生脫死,若不念佛,求生西方,決定做不到。何以故?以無力斷惑故。念佛求生西方,仗佛慈力,未斷惑者,亦可往生。既往生矣,惑業苦三,悉皆消滅。喻如片雪當於大冶洪爐之上,未至而化。以西方乃佛菩薩境界:凡夫到此,凡念不期斷而自斷。

須知念佛求生西方,乃佛法中之特別法門,多有參禪講經者,不以此法提倡。宜立定主宰,無論他如何說,汝總不依他話,另修別法。何以故,以念佛是仗佛力了生死,有真信切願,志誠懇切念,個個人都好了。其餘法門,皆須斷盡煩惱方能了,其難易相去天淵。(復周文珊居士書)

須將淨宗研究到無動惑處,方可泛閱各經論。倘淨宗未能了明,一經泛閱經論,難免隨經教知識語言轉,反將淨土置之度外。今人稍於經教有得,即注重於研究。稍於宗意有所發明,便注重於參究。其源總因不知自己是業力凡夫,不能自證解脫耳。

極深妙者,即極平常者,譬如一句佛號本極平常,念至及極,則百千法門,無量妙義,均可悉得。又如樹木,本極平常,而生根出芽,成幹成枝,出葉開華結果,實有不可思議之妙。故知看做平常者,方能實有諸己也。若唯知其深妙,則多分難以措之躬行,只成深妙之說語矣。(復周群錚居士書)

生信發願,念佛求生西方,人人皆能修,人人皆能得其實益。此佛法中之一特別法也。三根普被,凡聖同修。愚夫愚婦,皆能入於其中,大聖大賢不能超出其外。若於此法能生信心,雖是業力凡夫,即可現生了生脫死,超凡入聖。倘不於此法認真修持,而於如來所說一切諸法中隨修一法,或兼修各法,欲了生死,勿道即生不能了,或經百千萬生及百千萬劫,尚不能了者,多多也。何以故,以念佛求生西方一法,專仗佛力,自己但具真信切願,持佛聖號,則於臨命終時,決定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復丁普靜居士書)

汝既看過文鈔、十要,固不須又求(光)再開示也。今人每務虛名,不修實行,此是學道一大障礙。若不作假,則一滴雨一滴濕,作假,則如夢中吃飯,無益枵腹。(復何希淨居士書)

須知一句阿彌陀佛,持之及極,成佛尚有餘。將謂念彌陀經念佛者,便不能滅定業乎?佛法如錢,在人善用。汝有錢則何事不可為?汝能專修一法,何求不得。豈區區持此咒,念此功德,不得其餘功德乎?(復周智茂居士書)

勿謂緣想一佛,不如緣想多佛之功德大。須知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所有十方法界諸佛功德,阿彌陀佛一佛,全體具足。如帝網珠,千珠攝於一珠,一珠遍於千珠。舉一全收,無欠無餘。若久修大士,緣境不妨寬廣。境愈寬而心愈專一。若初心末學,緣境若寬,則心識紛散。而障深慧淺,或致起諸魔事。故我佛世尊,及歷代諸祖,皆令一心專念阿彌陀佛者此也。待其念佛得證三昧,則百千法門,無量妙義,堿皆具足。古人謂已浴大海者,必用百川水。身到含元殿,不須問長安。可謂最善形容者矣。(復高邵麟居士書)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豈有不救苦厄之事。觀音菩薩隨機示導,豈有不接引生西之理。念佛人臨終親見佛及聖眾親垂接引,何得此種死執著。果如是,則佛也不足為佛,菩薩也不足為菩薩矣。

生西當以信願為本,若遇危險念觀音,有信願命終決定生西方。或只專一念彌陀,有苦厄亦必解脫。古書所載,難更仆數。今於塵勞中則事事圓通,於修持中則事事死執,不當圓通而妄圓通,不當執著而死執著,此苦海之所以長沸,輪迴所以無息也。作此見者,直同小兒,如是之人,何足與議!(復如岑師代友人問書)

須知佛法有住持法道,直示真際二種不同。在凡夫分上,當依律儀而行。否則便為輕法,輕法則不能令人增長善根。如求法之人禮貌不恭,便不為說。況求皈依三寶乎?(光)於問法,固不過執。唯不自屈,而求皈依者,決不敢允許。非求人恭敬以自大也,乃欲人深生敬信,以得實益也。

若夫已證聖果之法身大士,若現凡夫身,仍依世儀而行。若現聖人身,則了無成規。如法華經中常不輕菩薩普禮四眾,而為授記曰,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乃至彼四眾以杖木瓦石打擊,避走遠住,猶復禮拜稱讚。此係大菩薩直示真際之宏規,凡夫何敢妄效?妄效則壞亂法道,其過極大。光恐居士或於經中見此行為,遂以住持法道之法為非,故為略說二種不同之所以,以期了無疑議也。(復承恩居士書)

佛法廣大,方便多門。念佛一法,知易行難。若能一心不亂,亦是無上法門。三根普被,帶業往生。念佛一法,尤其專心無二。若學此學彼,縱將三藏十二部讀得爛熟,仍於生死無關。勸足下一心念佛為佳。(復任慧嚴居士書)

【書籍目錄】
第1頁:【來自靈巖的法音】自序 第2頁:【來自靈巖的法音】新編序
第3頁:弘願與佛心 第4頁:靈巖遺風
第5頁:光明善導 第6頁:淨宗之門
第7頁:至心之道 第8頁:信願心海
第9頁:自力與他力 第10頁:迷妄與魔心
第11頁:名號與念佛 第12頁:故鄉風月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