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 淨空法師講述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 淨空法師講述

疑世出世抵觸

[日期:2010-08-1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淨空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丁、疑世出世抵觸 一、疑佛子治生有礙    二、教以可為世事不為世意 三、請解世事世意之義    四、佛訓道尊

一、疑佛子治生有礙

阿難復白佛言:「末世弟子,因緣相生,理家之事,身口之累,當云何?天中天。」

經文從這一段至第八頁第八行「可得度世之道」止,是本經的第四大段。在這一大段中,要討論的是「學佛」與世俗日常生活,究竟有沒有妨礙?有沒有什麼不方便之處?這對於初學佛的人,尤其是想學佛而又望門不敢輕進者的最佳指導,即使是老同修,也應該讀誦此文,三省吾身,是不是如理、如法,奉行佛陀教導,以求個心安理得。經文可分兩段,先問答世間法與出世間法有無牴觸,後段是世尊訓示佛法中要以道戒為重。這一節經文,是阿難看出眾生對於學佛的疑慮,深恐學佛不利家庭幸福,有礙於事業發展,所以大發慈悲,代眾生向佛請教說:「末世弟子,因緣相生。」這一句是問意所在,自來有疑,末世尤甚也。「弟子」指在家學佛者。「因緣相生」,佛經常說:萬法因緣生,此言善惡二事,皆由因緣;世間因緣,結世間果報;出世間因緣,結出世間果報。在家人的所作所為,都是世間因緣,怎能學佛超越世間,成佛、成菩薩呢?因此,才提出這個問題來請教世尊,意思是說:在家人學佛,免不了有理家之事,衣食的需求,為身口所束縛拖累,妨礙了修行,關於這個問題,應當怎麼辦,才能獲得兩全其美呢?天中天呀!其實,學佛、成佛、成菩薩,問題並不在乎出家或在家,且佛門中諸大菩薩大多數皆是現在家相,為在家佛子作模範,四十華嚴經裏,為我們示現的,有士農工商、各行各業,甚至包括外道身分者,於此當知,學佛是學覺、求覺,覺則不為一切事理所迷惑,正智照見人生宇宙的實相,何有在家出家之分?更有何世事妨礙呢?且看世尊的開示。

二、教以可為世事不為世意

佛言:「阿難,有受佛禁戒,誠信奉行,順孝畏慎,敬歸三尊,養親盡忠,內外謹善,心口相應,可得為世間事,不可得為世間意。」

佛陀非常慈悲,叫著阿難對他說:若是有人發心學佛,接受過佛陀教戒,「禁戒」是佛弟子自律處眾的規範,如三自皈、五戒十善、菩薩戒等,都是生活教育、行的教學,因此,佛弟子都要至心誠信受持,依教奉行。學佛第一要孝順父母,須知世出世間大道,順孝而已矣!在大乘佛法中,孝為地藏,能生育萬物,容忍萬物,學佛先要以地藏菩薩為導師,學順孝根本法也。人能順孝,心定和順,則可以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無量福慧,從此生起,誠聖學第一學處也。孝順之人,不敢惡於人,不敢慢於人,起心動念,造作行為,畏因慎果。「敬歸三尊」,是講恭敬歸依三寶,特別是要明了自皈依自性三寶的道理,前次舉壇經中六祖大師的開示已經講過。「養親、盡忠,內外謹善,心口相應」,這三句是佛教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行之事。「養親」就是善事父母,善養父母之身,身康健;善養父母之心,心安樂;善養父母之志,無負父母之期望。於佛法中尤以勸父母學佛,弘護正法,善養父母之法身慧命,才盡到養親之教。「盡忠」是教我們對國家、對社會、對大眾的服務,要盡忠心,負責任,盡職守,於佛法中,尤須護持正法道統,發揚光大,盡心盡力,協助培養儒宗佛祖,這才是一切眾生萬善萬福的根源,這是佛陀教誡弟子盡忠之意。「內外謹善」,內指心,外指身,身心之善行,表裏一如也。「心口相應」,楞嚴經中佛告訴阿難說:「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酬我所問...... 心直言直,中間永無諸委曲相。」由此可知,欲證得無上菩提,淨圓妙心,一定要從「心口相應」下手,就是心直、口直、行直。「直」是誠至極處之稱,也就是大菩提心中的「直心」,觀無量壽經上稱作「至誠心」。佛陀在此地的七句開示,是教人務本盡誠而已,而務本盡誠,正是世出世學之大本,世君子尚且能務本,何況學習大乘菩薩道者?若不從根本修學,正如建高樓而未立地基,其後果思之可得也!下面二句「可得為世間事,不可得為世間意」,是佛正答阿難之問。佛教我們說,世間事可以做,但是不可有世間意。

三、請解世事世意之義    (一)世事    (二)世意

(一)世事

阿難言:「世間事,世間意,云何耶?天中天。」

阿難聽了佛陀的教訓,但不知世間事和世間意,有什麼區別?為什麼可以做世間事,而不可以有世間意?於是更進一層,請佛為我們作一個明確的解釋,故有此問。下面是佛陀的解答,先解釋什麼叫世間事。

佛言:「為佛弟子,可得商販、營生利業,平斗直尺,不可罔於人,施行以理,不違神明自然之理,葬送之事,移徙姻娶,是為世間事也。」

世間事,無量無邊,佛陀在此處,只不過略舉幾個例子來為我們說明,使我們覺悟,佛法不離世間法,佛法不礙世間法,世間法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而且佛法的修行工夫,也正是在日常生活種種瑣碎的事務中,看破、放下,然後再提起。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說:做佛陀的學生,無礙於世間事,可以經營商業,可以販賣貨物,可以從事各種生產營利的事業,只要以誠敬忠信待人接物就好,所謂但取仁中利,莫求義外財,凡是合乎道義的利益,就可以去做,在四十華嚴裏,諸佛菩薩種種示現,就是榜樣。「平斗直尺,不可罔於人」,罔是欺騙,此二句是教忠信,買賣要公平,不可欺騙人,更不可害人。「施行以理」,這一句是教誠敬,凡事必須合情、合理、合法,以「仁愛信義」四德服務社會,造福社會,這樣就是學佛,就是行菩薩道。「不違神明自然之理」,此句是指吾人本性而說,人性本善,天理良心,是本有的性德,本性本具無量智慧,萬德萬能,故稱「神明」。此處意思是說,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本諸天理良心,求個心安理得。不然,縱使逃過法網,絕難逃過良心的責備。「葬送之事」,是慎終追遠之意,慎終者,喪盡其禮;追遠者,祭盡其誠,此人情至厚之道也。地方社會,能盡力推行,則民化其德,可歸於厚道。「移徙姻娶」,移徙是遷居,包括所謂的移民;姻娶,就是婚嫁,像這些都是世間事,都可以為之。我們從佛陀所舉的這幾個例子裏,就應該覺悟到,佛教與我們日常生活習慣,實在是沒有違背,佛並無制止。佛告訴我們不可以做的是世間意。什麼是世間意呢?

(二)世意

世間意者,為佛弟子,不得卜問、請祟、符咒、厭怪、祠祀、解奏,亦不得擇良日良時。

從這一節經文中所舉的例子,我們可以體會到,佛所說的世間意,就是指的「迷信」。「不可得為世間意」,就是教人不可以迷信,不可以做迷信的事,尤其不可以做迷信鬼神的事。迷信之事,也是有很多的,但願能於此體會得知,這些皆是世俗習氣。其實,若究竟言之,凡情識用事,皆世間意,四智菩提則超世間,此又不可不知也。佛說:做佛陀的學生,(一)不可以卜問,包括算卦、測字、看相、算命、風水、預卜吉凶禍福等世俗習氣。(二)不可以請祟,這一句是指那些巫婆、覡童(乩童)、扶鸞、駕乩、延請鬼神狐仙之類者,佛子不可以作。(三)符咒,佛子不可以學習畫符、念咒、驅鬼、治病等事。(四)不可以厭怪,這是外道邪術鎮壓之類。如古時泥木工之壓人術,中外皆有。漢武帝時,江充之禍,即是明證。江充是漢武帝的繡衣使者,一天,路逢太子乘車馬馳道中,馳道是皇帝專用的道路,太子車馬馳道中是不敬。江充是皇帝近臣,太子見到了,拜託他不要將此事報告皇帝,江充未聽,還是將這樁事報告皇帝。有一次武帝生病了,江充很怕,萬一皇帝死了,太子即位,有被殺頭的危險,於是設計陷害太子,故意在皇帝面前說,皇帝的病,是蠱祟所起,有人欲謀害皇上,武帝果然相信,就命江充帶著胡人巫師,掘地捕蠱,燒鐵鉗強人承認,老百姓冤死者數萬人。江充又說宮中有蠱氣,遂掘太子宮,得預先埋藏的木人,獻皇上,太子冤無由申,皇上將木人交江充斬之,皇后、太子皆自殺。武帝後來才知道是江充欺詐陷害,後悔莫及,遂滅江充三族。為佛弟子,絕不可為也。(五)不可以祠祀,此處所說的祠祀是指奉事邪鬼、邪神,拜拜、許願、還願之類者。(六)不可以解奏,所謂解釋怨仇,以疏文(書表)奏天帝鬼神之流者。(七)也不可以選擇良日良時,這也是習俗所尚,世人凡有所作,總要選一個黃道吉日,擇個好時辰。總而言之,佛所講的世間意,全都是世俗迷信,違背性理,不但為佛弟子不可以作為,就是孔子也說過:敬鬼神而遠之。子不語怪力亂神,是以世儒之高明者,也不為世間意。但是,時至今日,世風日下,佛、孔微言絕,而怪力亂神大興於世,蠱惑人心,眾競尚之,欲天下之不亂,不可能也。儒佛之教,皆以真理啟發人之正智,所以是理智,絕非迷信。在前面已經說過,善因必得善果,惡因定有惡報,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世事不可強求,必須要知道,迷信鬼神,求助鬼神,諂媚巴結鬼神,不但不能轉好運,反而越轉越糟、越壞,以至於不可收拾,那裏能得到一點好處呢?佛教我們不得為,孔子教我們敬而遠之,都是教我們破除迷信,啟發正智,凡是迷信的,都是世間意。然趨吉避凶,乃人之常情,既不得為世間意,那又應該如何做,才能真正得到身心吉祥安穩呢?下面經文,佛陀就要為我們說明做佛弟子所當為者,經文中有六點指示,是真正趨吉避凶的不二法門,是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必須依教奉行的。

四、佛訓道尊    (一)佛子施作當啟三尊    (二)道戒為尊天神敬伏

(三)道包天地人自罣礙    (四)善惡由心設喻便解

(五)戒行參天眾聖讚嘆    (六)智士自應如教奉行

(一)佛子施作當啟三尊

受佛五戒,福德人也,有所施作,當啟三尊。佛之玄通,無細不知。

這是佛陀對我們的第一點指示,說道:接受佛陀五戒的教學,又能確實修習者,一定是個有福德的人。福德就本經所講的是(一)長壽(二)大富(三)清淨(四)眾奉(五)德慧,而諸經所說大同小異,福德是果報,五戒正是其修因。佛弟子,修善因,得福果;有所施作,必依三寶。佛之玄通,無所不知,依教修學,定得感通。

上面講到佛弟子可以做世間事,不可得為世間意。之後,佛陀非常慈悲,又為我們指示六點趨吉避凶,自求多福大慧的修行法門。第一點,就是說佛弟子有所施作,應當啟白三寶,佛前焚香禱告是向佛報告,所作所為不違經訓是向法寶報告,與善師或道德之人商討請教,就是啟白僧寶,做事合乎天理良心,自然與佛玄通感應道交了。

(二)道戒為尊天神敬伏

戒德之人,道護為強,役使諸天,天龍鬼神,無不敬伏。戒貴則尊,無往不吉,豈有忌諱不善者耶。

第二點指示,是說明一切行為中,唯有道德戒行,最為諸天鬼神尊崇敬伏。能夠守持佛戒,有得於心的道德之人,道德隨其修學,日日提升,諸天天神更為擁護,使其道德格外具足威重,是道護為強。「役使諸天」,是天神敬伏道德人的具體行為表現,如唐朝的李通玄居士,終南山的道宣律師,皆有天神長期為服勞役。且高僧傳內所載,天神事奉道德之人的事蹟甚多,可以參看。「天龍鬼神,無不敬伏」。這是指四天王所屬的八部鬼神,他們見到持戒修道的人,無不恭敬伏侍。所以,「戒貴則尊,無往不吉」,佛門戒律精神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絕對不惱害眾生,與人為善,成人之美,是善行中最為可貴者,且戒之在心,他法難與之比。故戒德之人,一切作為,實在是無往不利,可見這是大吉大利的修行法。「豈有忌諱,不善者也。」這是說人所避忌而諱言者,如人心中恐怖不祥之事類,當我們明了道護為強的道理,那裏還有什麼忌諱?什麼不利的呢?是又何必自屈而為世間意呢?我在各地講經,時有人來問,第三次大戰眼看不可避免,何處最為安全呢?我告訴外人說,台灣最安全,告訴國人說,行善、積德、修道,最為安全,無往不吉也。

(三)道包天地人自罣礙

道之含覆,包弘天地,不達之人,自作罣礙。

這是第三點指示,道指真如、本性、真心,就是斷惑、明心見性之事,心量之大,經中比喻說:虛空在心,猶片雲之在太空。故心包天地,這是真實的事相,可惜迷人不達此理,不見此事,結果是自作障礙。楞嚴經說:「性空真覺,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而眾生之妄見,正是「妙明真心,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卻不知「本是無上菩提,淨圓妙心,妄為色空,及與見聞。」所以佛才感嘆的說:不達之人,自作罣礙,若得悟入,便超世間。

(四)善惡由心設喻便解

善惡之事,由人心作,禍福由人,如影追形,響之應聲。

這是第四點指示,說明善惡在於人心,而果報則如影隨形。這幾句話和感應篇上所說相同,語意淺顯,的是至理誠言。善因、福果,惡因、禍殃,心造身受,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果能明了此事真相,當起心動念之時,便知果報禍福,是真有智慧的大福德人。所謂眾生畏果,菩薩畏因也,此是佛陀教人修道求福的下手處,最初方便也。

(五)戒行參天眾聖讚嘆

戒行之德,應之自然,諸天所護,願不意違,感動十方,與天參德,功勳巍巍,眾聖嗟歎,難可稱量。

這一節經文,是第五點指示,盛贊戒行功德參天,勸勉認真修學。凡是律己者為小乘戒,利益眾生者是大乘戒,持戒行善有道德的人,自然與佛菩薩感應,諸佛菩薩,隨緣現相,不變本性,故曰自然,此是一說。又,菩薩度眾,隨緣現相,應以何身度,即現何身相,不違本體應之自然。懂得了這個道理,就曉得只要自己能持戒修善,不必求神、求仙、求菩薩、求佛,自然有感應的,既然有感應,當為諸佛菩薩所護念,那諸天鬼神那有不保護的道理呢!「願不意違」,是講事事順心如願,有求必應,心同佛心,口如佛言,身同佛行,自行化他,必定感動十方,心行稱性,無為無作,若日月經天,四時化育,是與天地萬物融合一體,同一化用,謂之與天參德。功勳巍巍,是指自行化他的功德大,世出世間一切聖賢無不讚歎,戒善之德,不可思議,讚歎不盡。我們讀了這一段開示,應當發心,一意專修此眾聖所讚的真實功德,無負佛陀慈悲教誨耳。

(六)智士自應如教奉行

智士達命,沒身不邪,善如佛教,可得度世之道。

這是最後一點開示,說明唯有智慧之人,才知道如教奉行。「智士」指有智慧明事理的人。「達命」是講通達明了因緣生法,自然之理,知天命也。「沒身不邪」,以達命故,所以終身不疑不惑,不為邪知邪見邪行。「善如佛教」,重在善字,就是說見得理明,守得心定,又能恆順眾生,隨喜中成就無量功德,所謂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戒、定、智慧三學具足,無不稱性,無不自在,才是善如佛教。依教奉行,雖然在家,也可以得證度出世間的菩提大道,成佛、成菩薩。以上將本經第四大段講完了,讀了這一段經文之後,才曉得在家學佛本無妨礙,也沒有什麼不方便,如理如法,善如佛教,必能使您的生活更美滿、更幸福,使你的生命,更有價值、更有意義了。

下面是本經的第五大段,說明阿難尊者,聞佛四番開導之後,自己慶幸遇佛聞法,獲大利益;然不聞佛法者,不免迷惑造業,於是悲憫眾生,請佛住世,這是阿難聽教的心得感想。

【書籍目錄】
第1頁: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第2頁:後漢沙門安世高譯
第3頁:事佛得報 第4頁:殺業責任
第5頁:師弟之分 第6頁:疑世出世抵觸
第7頁:阿難幸自憫他 第8頁:阿難諫頌
第9頁:聞頌信解
推薦 打印 | 錄入: | 閱讀: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