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的經題是:
經題八個字,可以分做五個段落來作介紹:
第一、「阿難」——「阿難」是人名,他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弟,出家之後,做佛的侍者,也就是佛陀的隨從人員,在諸大弟子中,他是著名的——多聞第一。
第二、「問」——「問」,這一個字,在佛法中有五種說法。瑜伽釋論上說:(1)不解故問,於事理不明了,應該要問老師。(2)疑惑故問,這是見聞生疑、思惟起惑,也應當請教老師。(3)試驗故問,這是帶有考試老師或長者的發問。(4)輕觸故問,輕觸是說漫不經心,隨隨便便地提出問題發問。(5)利樂有情故問,這一類的發問,自己並無疑惑,只是看到在座大眾之中,有一部份人,對於事理,或佛所說的道理,還不明了,內心有疑;而且他們自己又不會發問。於是,聰明智者,為了利益大眾,故意裝作不知道,而代表他們發問,就叫做利樂有情故問。
本經經題中的「問」字,就是屬於最後一種。
這是阿難尊者,為了利樂有情,也就是說明知故問;目的是為了利益我們後世的大眾,而提出四個重要問題。換句話說,阿難所提出的四大問題,正是我們初發心者心中的疑慮,經過他的發問,佛陀慈悲開示解說,我們只要從這一問一答之中,領會世尊所說義理,就可以破除自己內心的疑情,對於修行的理論和方法,自然就能明了。以上是本經「問」字的意思。
第三、「事佛」——「事」是承事,「事佛」是講承事佛陀的教誡。佛教是教育,而不是宗教。如果是宗教,我們可以學,也可以不學;正因為它是教育,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要接受,不然,就會造成嚴重的錯誤和無比的損失,縱然是信仰各種宗教的人,也應當修學佛陀教育。
「佛陀」,是印度梵文的音譯,簡稱為「佛」,義為智慧、覺悟,凡是具足圓滿智慧,究竟徹悟的人,就稱之為「佛」。所以,「佛」不是鬼神,佛是大智大覺的人。
「佛教」是大智大覺的教育,「佛教」是智慧覺悟的教學。「佛教」的教學宗旨,是在徹底破除迷信,啟發正智,使人人能明辨真妄、邪正、是非、善惡、利害、得失,進而建立理智、大覺、奮發、進取、樂觀、向上的清淨慈悲救世的人生宇宙觀,達到解決眾生一切苦難,獲得圓滿、真實、幸福的生活目標。因此,佛陀教育,確是每個人都應當接受,應當依教奉行,這才叫「事佛」。
第四、「吉凶」——凡是稱心如意、事事如願的就叫做「吉」;凡是違背意願,一切事都不順心,乃至禍害災凶一類的就叫做「凶」。這兩個字,是評斷事佛的結果。「凶」字,是主要的疑慮;學佛,究竟是吉,還是凶呢?以上七個字,是本經的別題,別於他部。下面是:
第五、「經」——「經」字是通題,通用於一切經,凡是佛所說的言教,都稱作經。「經」字含義狠多,必須契合諸佛所證的真理,同時又契合大眾的根機程度的教枓書,才得稱「經」。自古以來,常以「貫攝常法」四個字來解釋:「貫」是貫穿的意思,這是指經典中的文義,都有嚴謹的體系、組織、結構,一脈貫穿,有條不紊。其次「攝」字,是說能攝受眾生,使得解悟。第三是「常」,「常」是永遠不變,超時間、超空間,是古今中外永不變的真理。第四是「法」,是法則、是原理、原則,一切賢聖凡外,皆應遵守。能具備以上所講的四義,才得稱之為「佛經」。所以,佛經是有條理、有體系的說明宇宙人生真相,而能使人人得以實證此真相的教科書。
經題八字,合起來講,就是佛的弟子阿難,請問釋迦牟尼佛說:「有人信奉佛陀教誡,依教奉行,所獲得的結果,是福德、吉祥、萬事如意?或者是有害處、不吉利的呢?」佛陀為之解答疑問的一部經。經題就介紹至此。
本經的內容:是說明學佛、做人的基本道理。可以說是初學入門教材,雖然是人天小教,實在是大乘佛法的根基;大乘佛法好比十層大樓,而人天小教,正是這大樓的地基。由此可知,這部經在整個佛法教學中,它所佔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我們學佛,應當從這部經學起;講經,也要從這部經講起。
本經的宗旨,佛告訴我們說:能夠依佛陀的教法奉行,一定得到吉祥自在。在教學之中,佛陀教我們「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為,「修行」就是修正自己身體、言語、思想、一切不正當的行為。佛陀教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息滅一切惡行,要說好話,利益眾生,存心更應當厚培誠敬心、平等心、清淨心、慈悲心、孝順一切眾生心,為度化眾生,不疲不厭的願心。三業清淨善良。善因,一定得善果。我們依照佛陀教導去做,一定能夠得到事事如意。可是,這裏面,有真假的標準,凡是依教奉行的,才是真的。只求個人利益的,那是虛偽的,所得的結果,當然是相反的。
本經的作用,是教我們對於佛陀教育生起信心,建立良好的修學態度,求正確的理解,破除邪見,和窮究因果的道理。
全經可以分作七個段落:
自初句「阿難白佛言」,至第三頁最後一行「奉行普聞」止,是本經第一大段。說明信奉佛教,依教奉行,所得到的果報是吉祥的。迷信,違反教誡,果報是不吉祥的。這是學者最為關心的事。
自第三頁最後一行「阿難復白佛言」,至第四頁最後一行「罪深如是」,是第二大段。討論殺生責任的問題。這是屬於戒律,也是實際討論我們生活行為的善與惡問題!戒律範圍韭常廣泛,在廣泛範圍當中,提出這一個代表性的問題來討論,希望我們從這一個問題,能夠舉一反三,因而體認到戒律的精神與功德利益,進而引發修學的意願,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自第四頁最後一行末句「阿難復白佛言」,至第七頁第三行「可不慎也」,是第三大段。討論「教」和「學」的問題。「教學」在人生生活過程中,最為重要。而教學成就與否,實在是決定在教師與學生的雙方心理、態度,及教學方法。如果,師生都具有優良的教學態度與方法,這樣教學,一定是成功的。佛教,既然是教育,當然重視教學;教師——和尚——善於開示,學生亦能善於悟入,成就究竟圓滿的智慧、見解,而後能服務國家社會,為一切眾生造福為目的。因此,佛陀教育可以說是,傳統最優良的教育。
自第七頁第三行「阿難復白佛言」,至第八頁第八行「可得度世之道」,是第四大段。解釋佛法與我們實際生活有沒有抵觸?有沒有妨礙?這個問題,尤其是在今天,確是一些想學佛的朋友們,猶疑而不能解決的問題;在這一段經文中,佛陀給我們明確的解答,使我們了解修學佛法,確實有益於生活之幸福美滿,而無所妨礙。經文至此,將我們初學佛法四個疑問都解答圓滿了。這四大段,是本經的問答主題。
自第八頁第八行「阿難聞佛說」,至第九頁第三行「未可取泥洹」,六行文是第五大段,說明阿難尊者聞法得益的心得和感想。
自第九頁第三行末後一句以下,是阿難說偈二十八首。偈頌,是詩歌體裁,四句一首,本經皆屬五言,可以演唱。這一段文字是阿難的心得報告。旨在助佛勸化大眾,應該要依教奉行,才能夠得到佛法殊勝的功德利益;而不辜負老師——佛陀——苦口婆心的教學。
最後一段四行經文,是大眾聞法信解,受持禮謝的文字,是全經的總結。
以上,將本經的經題、內容,簡單介紹至此。下面要為諸位介紹本經的翻譯人: